⑴ 美女泡茶 成語
黯然神傷 黯然:心情抑鬱沮喪的樣子。情緒低沉,心神憂傷
茶飯無心 沒有心思喝茶吃飯。形容心情焦慮不安
奪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淚無法控制地從眼裡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動
歸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樣急。形容回家心切
柳泣花啼 形容風雨中暗淡的心情
滿臉春風 形容心情喜悅,滿臉笑容
滿面紅光 滿面:整個面部。形容心情舒暢,精神健旺的樣子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時發生。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復雜。
悲歡離合 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悲喜交集 悲傷和喜悅的心情交織在一起。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涼。後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採納哦……
⑵ 古代的美人壺是什麼
一、西施壺
千年西施,壺中美人。這「壺中美人」,說的就是紫砂壺中的西施壺。西施,原先叫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壺型圓潤飽滿。曲線如少女身材一般妙曼,壺嘴如少女的櫻桃小嘴,細膩的砂質如少女吹彈可破的肌膚,讓西施壺有著少女一般的媚感。
二、美人肩
「美人肩」又稱「圓珠壺」,其形韻宛若古代女子端莊可愛,帶點宮廷的雍容華貴,有大家閨秀之風范。造型飽滿,大方得體,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制壺者不但要傾注情感,還要擁有高超技藝,才能塑造出靈韻交融的美人肩。
三、文旦壺
「文旦」釋義:「文」指柔和、外表、容態;「旦」指戲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贊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充分體現出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豐神綽約,俊俏天成。
(2)美女泡茶技術大全擴展閱讀
紫砂壺四大美人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顧景舟款四大美女紫砂壺分別刻繪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引自網路
如果你是一個紫砂壺愛好者,一定聽說過顧景舟的大名,顧景舟是製作紫砂壺的文玩,大家每年都會有很多價值上億的富豪,求得顧景舟的一頂紫砂壺,顧景舟製作的紫砂壺價格高達上百萬,而且每年製作的紫砂壺限定限量,可謂千金難買一壺,第一個獲得國家部委授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壺藝家。
四大美人壺代表了顧景舟最高藝術境界和水平,很難想像這樣一款美輪美奐精妙無比的紫砂壺耗費了多少的精力和時間,這也是顧景舟自己登峰造極的一個作品,代表這紫砂壺界的最高水平,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完美無缺的藝術品,氣質壓人脫俗,造型流暢靈活,工巧雕琢。
⑶ 紅樓夢中共有幾次品茶各喝的是哪種茶並且各用的是什麼茶具以及泡茶的方法
首先是茶品,紅樓夢里的幾種茶堪稱是茶中的精品,如:楓露茶,這種茶我不是太知,可能屬於特種茶品吧,再如:六安茶(產於安徽),老君眉(即君山銀針,產於洞庭湖),普洱茶(產於雲南),龍井(產於杭州西湖),這些都是我國著名的茶品,在古代都是貢茶。這些茶品同樣也反應出當時賈府的顯赫與奢華。
其二是泡茶的水,好的茶要用好的水來泡才能顯現出其特殊的品質來。紅樓夢里說到泡茶的水,最突出的莫渣指過於第四十一回 《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里妙玉招待賈母一行中所用的。她給賈母上的茶是用「舊年蠲的雨水」,這還不奇,後單獨招待黛玉,寶釵,寶玉時用的是五年前她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時,收的梅花上的雪,用鬼臉青的花瓮埋在地下「今年夏天」剛取出的!雖然按現在的科學來說這樣並不一定可取,但在當時肯定是極其罕見又極其高檔的「茶水」了!可見泡茶之水的講究之處!
其三,茶具。好馬配好鞍,美女配英雄。這好的茶好的水,同樣也需要好的茶具。在紅樓夢里,好的茶具是不勝枚舉!最典型最珍貴最奇特的還是《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里妙玉使用的茶具!大家看:給賈母上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給賈母隨行人員上的是「一雀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給寶釵用的是「□瓟斝」;給黛玉用的是「杏犀□」;給寶玉用的是「綠玉斗」,取笑寶玉時妙玉拿出的是「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一個大海」!都是奇品精品!
其四,烹茶。這就講究火侯和水溫了,否則糟蹋了好的茶品。現在的科學可以精確的測量出來,但那時是憑經驗的,要有很高的茶藝才能不失茶的純正。在紅樓里妙玉堪稱是茶道高手,有的茶是要煮的,有的茶是用不同溫度的水泡的,書中道「妙玉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這兒她知道用特殊的炊具燒水,另泡一壺說明她知道好茶不可直接泡在用者的杯中。
其五,品味。還是說妙玉吧 !她針對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茶和如歲配茶具(茶具也影響茶味的)以適合他們的品味。最簡單的例子還是這一回里的,當她把茶端給賈母時,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這兒就看出她的茶道與悟人來了!她人孤僻,少與人接觸,但端出的茶讓這一群挑剔的人卻無從挑剔,其茶道可見一斑!
第54回元宵節夜宴上,鳳姐准備的杏仁茶也是配製的。它用冰糖、杏仁研末,沖細茶製得,有潤肺、消食、散氣之功效。賈母對鳳姐預備的鴨子肉粥、棗兒粳米粥、杏仁茶等夜點不感興趣,獨喜歡杏仁茶,正合年高之人節下消食化氣之把賈母飲茶習慣和鳳姐的投其所好,一絲不亂地直接寫出,又暗含作者對飲茶功能的深刻了解。
櫳翠庵品茶一回中,當妙玉捧茶給賈母時,賈母初以為是六安茶而不吃,當被告知為老君眉後方才吃。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不利於健康的因素:賈母方才吃了酒肉,而茶葉功效中就有醒酒去肥膩之勞,再加上賈母年事已高,脾胃虛弱,飲滋味醇和的茶葉較適合。因為茶葉中一般發酵茶的去膩解酒的功效要好於不發酵茶(綠茶),所以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因飲食中多酒肉,所以他們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喝的多為再加工茶中的緊壓茶或紅茶等等。
小說中第63回壽怡紅開夜宴,有一段寫林之孝家的查夜來到怡紅院,和寶玉的對話中提到了普洱茶。普洱茶,出產於雲南西雙版納、思茅等地,集散在普洱縣。自唐始用,到宋時已列為貢品名茶。是黑茶中的一種,屬完全發酵茶。它的品質特徵是: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滋味醇厚回甘,並有獨特的陳香。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有降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原文中: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笑說:該沏些個普洱茶吃。襲人晴雯二人忙笑說:沏了一盄子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大娘也嘗一碗,都是現成的。可見怡紅院里常備普洱茶為事實。此回中幾個丫鬟為寶玉過生日,事先襲人晴雯已備好一壇上好的紹興黃酒,泡好了一壺女兒茶,又寶玉有話: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了一會兒,林之孝家的建議丫頭們沏茶。這種種細節的描寫,也足見寶二爺這一圈子裡的人也知曉茶性,深懂養生之道。第62回中還寫到眾人用茶為湘雲醒酒。由此可見,到了清代茶以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了。
以茶待客,《紅樓夢》中兒是有親戚朋友來一般都有以茶待客的描寫。第1回,甄士隱命小童獻茶,招待賈雨村;第3回黛玉初到賈府,鳳姐相見後,一面說話,一面已擺了茶果上來,鳳姐親為捧茶捧果。又第8回寫寶玉到梨香院薛姨媽處,薛姨媽擺了好幾樣細茶果來留他們飲茶。第26回,賈芸進見寶玉,襲人端了茶來,賈芸忙站了起來,笑道:「姐姐怎麼替我倒起茶來?」;第41回,賈母、寶玉等人到翠攏庵,妙玉以各種名茶招待。最為隆重的以茶待客之禮是元妃省親的時候。這位皇妃娘娘回歸賈府時,那禮儀太監請元妃升座受禮,頓時兩旁奏樂升起,隨即舉行「茶二獻」隆盛禮儀。每一次獻茶都要叩頭禮拜,二獻之後,元妃隨即降座,奏樂方止。
1、以茶作祭,茶祭自占以來就是喪禮的重要部分。《紅樓夢》中亦有茶祭的描寫:如第14回,秦可卿死後,王熙風向辦理喪事的僕人交代了六項任務,其中之一就有「奉茶」一項;當秦氏的靈樞停在鐵檻寺里時,和尚也要向亡人奠茶;第58回,賈寶玉聽說葯官死了很是悲痛,即以清茶一杯祭亡靈。
2、以茶定親,婚禮中茶是少不了的物品。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叫作「卜茶」、「茶禮」女方吃了男方的茶,就表示己定親。[7]《紅樓夢》第25回,王熙鳳在怡紅院遇見林黛玉,就問起日前贈送暹羅國茶是否嘗了。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使喚起人了。」鳳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眾人聽後一齊笑了起來。
3、以茶贈友,將茶葉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在中國古代是屢見不鮮的事。《紅樓夢》中也有不這樣的情節,第24回,寫王熙鳳送暹羅貢茶給林黛玉;第26回,寫寶玉給林黛玉送茶;「丫頭佳蕙笑道:『我好造化,寶玉叫往林姑娘那裡送茶葉,花大姐姐交給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給林姑娘送月錢來,正分給丫頭們呢。見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兩把錢給我,也不知多少。」林黛玉獎賞送茶丫環,是表示對寶玉的謝意,其中茶葉所蘊涵脈脈深情,只有他們兩人才能領會。
(五)《紅樓夢》中的茶詩、茶聯
茶有兩大功能:一是功利性功能,即茶功能的物質基礎。茶能清甘怡人、提神減疲、抗病除去、延年益壽。一是清賞性功能。清賞茶也是一種精神性功能。清賞茶是一種精神享受,與欣賞一幅名畫,品味一首名詩無大異。甚至茗茶與詩畫創作直接聯系起來。品茶服從於藝術,藝術融入品茶中,讓人們品出茶中之味,藝術之味。這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絕招。《紅樓夢》里有不少茶詩茶聯。以茶入詩詞,風格獨特充滿濃厚生活氣息。如第50回寶琴與湘雲對成一聯:「烹茶水漸沸。煮酒葉難燒」。第17回中寶玉為瀟湘館題聯:「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第23,寶玉所作的「四時即事」詩四首,其中有三首詠及茶事:「倦綉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夏夜即事》)「靜夜不眠因酒喝,沉煙重撥索烹茶。」(《秋夜即事》)「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冬夜即事》)第76回,黛玉、湘雲相對聯句,情調凄清,猶如寒蟲悲鳴。後來妙玉聽到截住,於是三人同至攏翠庵,現烹茶,由妙玉續完所剩十三韻,其中有句:「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徹旦休言倦,烹茶更細論。」這些詠茶詩、茶聯把《紅樓夢》中的茶文化推向了高潮具有極大藝術魅力。
四、《紅樓夢》中茶文化對人物塑造和情節推進的作用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是把飲茶及其習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描寫的。他通過寫茶的種類、煎茶用水、飲茶用具,以及茶祭祀和吃年茶、茶泡飯、以茶敬客等等,展現了我國十八世紀中葉封建貴族之家的風習和茶文化的深遠影響。其次,從文學創作的角度考察,《紅樓夢》所寫茶、飲茶活動,都是為他塑造人物、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認識而服務的。同時通過這些描寫,起到烘託故事氣氛、豐富小說情節的作用。
(一)從飲茶中表現人物的不同地位和身份
小說也借茶之名劣來表明地位之高低。如賈母是一家之母,她必須喝貢品名茶老君眉;寶玉是一位浪盪公子,多情愛幻想,喝神仙茶才適;黛玉,一個江南女子,多愁善感,須喝龍井茶才能展現出她的天生麗質,高雅不俗的氣質。而一般之傭人也只能喝普通的劣等茶了。 第41回寫賈母帶領眾人游覽大觀園,至攏翠庵,老太太即向妙玉道:「把你的好茶拿來。」妙玉捧上茶來,老太太又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即笑答:「知道,這是老君眉。」六安茶為享譽九州的名品。老太太為何不吃?老太太世事明察,人生經驗極為豐富,深知養身之道。第109回老太太彌留之際睜開眼來要茶喝,邢夫人進了一杯參湯,老太太拒絕說:「不要這個,倒一杯茶來我喝。」這表明老太大一生知茶好茶。她豈能將名茶弄混。老太太是對的。老君眉更適合她。老君眉葉片彎彎,滿披白毫,純凈如壽星之眉;製成茶葉,嫩、勻、鮮、凈,色澤潤綠。尤共是其品性與六安茶頗為不同:六安茶「味苦」,茶汁滯澀。而老君眉則「味甘醉」香氣高爽宜人。老太太年高體弱,又素喜甜味,今日游興正濃,心情極好,當然要老君眉而不要六安茶。妙玉,是一位「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的女尼,對於茶事是十分精通的,所以她能未卜而先知老太太之意。這就是說,六安茶、老君眉都不是小說家編織小說情節時隨意安排的,而是有其充分的理論和人物性格依據的。在這些地方,讀者或可疏忽,但曹雪芹卻是一絲不苟的。賈母對茶葉的挑剔,而劉姥姥接茶後一飲而盡且又嫌茶味清淡,把兩個人物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刻畫的入情入理。符合賈母德高望重,一家之母的身份。取老君、長壽之意,顯示身份。最有意思的是賈母吃了半盞後便遞給了劉姥姥吃。而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劉姥姥散居鄉下,體力勞動繁重,日常生活中飲食方面口味也較重,所以說出如此之話,便很自然了。日常生活習慣的差異,吃茶習慣的強烈對比與反差,更襯託了賈母的寬厚慈愛、地位尊貴,從而也間接地刻畫了賈母的性格。從妙玉的備茶老君眉的行為中,曹雪芹把妙玉的深懂茶道、做人之道的一個檻外人的性格,也刻劃的細致入微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妙玉的高談闊論,隨手能拿出那麼多稀奇古怪、令人呱舌的茶具,連「詩禮管纓」的榮寧二府都相比遜色,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禁要問,妙玉究竟是什麼樣的身世呢?她如何有如此名貴的茶具呢?據有學者考證,妙玉本是一位金枝玉葉,因種種原因才帶發修行。筆者以為無論妙玉身世如何,其不凡出身則已當定論。曹雪芹此處多言妙玉論茶具,與前文賈母不吃六安茶而擇妙玉特備的老君眉時是一致的。從賈府中這諸多名貴的茶具,完整的茶具展示,也顯示了賈府這一名門望族在當時社會的豪華與氣魄來。王熙鳳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爺爺時代就管理各國的來使朝貢,所以她能拿出「進貢」的暹羅茶分贈給姐妹們。這些看起來都是閑閑的一筆,但卻在小事、細節上突出了人物的地位和身份。
小說第82回黛玉請寶玉喝龍井茶,龍井茶產於杭州西湖龍井村。自宋代以後被列為貢品名茶,屬於細嫩綠茶,它有四絕: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外形扁平挺秀,光滑勻齊,芽毫依稀可見,色澤翠綠悅目,香馥若蘭,滋味甘鮮,頰齒留芳,沁人心脾,湯色明亮。清代康熙皇帝在杭州創設行宮,把龍井列為貢茶;傳說乾隆下江南時曾到龍井獅峰山下胡公廟品飲龍井茶,將廟前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足見龍井茶的珍貴。[8]賈寶玉下學回家,到瀟湘館看望林妹妹,黛玉忙吩咐丫餐紫鵑道:「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二爺如今念書了,比不得頭里。」這說明寶玉在林妹妹心中的重要,然而寶玉一下學第一時間就來看這位妹妹,不能不說二位是心有靈犀的。林妹妹生於江南自喜飲綠茶,又好龍井,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林黛玉也是一個飲茶高手,超凡不俗。
(4)以茶來展現不同階層的生活
《紅樓夢》中的太太小姐到大觀園的藕香榭中飲茶,欄桿外放著竹案,上面擺著茶筅茶具,各具盞碟,還有專事煽風爐煮茶水的丫頭。而同樣是喝茶,第17回寫寶玉到襲人家,給寶玉倒茶,襲人家當然拿不出成窯杯和「老君眉」,所以襲人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杯子和茶葉來招待寶二爺。小說第77回寶玉去看被趕走的丫鬟晴雯時,看到的是用黑沙吊子盛茶,茶碗有油膻異味,茶咸澀無味,而晴雯卻覺如同甘露,一氣都灌了下去。這在文中前後飲茶上透露著主僕之地位天壤之別,讀來令人心酸。富人、窮人就連使用的茶具,飲的茶都是如此懸殊這種無聲的對比,反映在封建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強烈反差。
在小說第8回中,當寶玉得知留給他的楓露茶被李奶奶喝去的時候,不僅摔了茶杯潑了茜雪一裙子,還要趕走李奶奶。而平日里最講平等、寬容、民主的寶玉竟為了一盞茶水而發如此之火,而且李奶奶還曾是他的奶媽。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原因便是李奶奶亂了規矩,下人是不能躍級享受的。可見封建社會等級之尊嚴!無論個人性情如何,社會觀念還需嚴格遵循。在封建社會里,尊卑有別,階級劃分強烈。小說也借茶之名劣來表明地位之高低。如賈母是一家之母,她必須喝貢品名茶老君眉;寶玉是一位浪盪公子,多情愛幻想,喝神仙茶才適;黛玉,一個江南女子,多愁善感,須喝龍井茶才能展現出她的天生麗質,高雅不俗的氣質。而一般之傭人也只能喝普通的劣等茶了。
紅樓茶文化的深刻蘊含,還體現為茶中真切地反映出封建社會末期的人倫、人際關系以及各色人等所遵循的行為規范。紅樓茶事,足可作為當時宗法等差制度和禮教的極好注腳。[9]除夕祭宗祠,賈母端坐高堂,長房長媳尤氏給賈母獻茶,長房長孫媳秦氏給賈母同輩的祖母們上茶。然後,尤氏又給邢夫人等人、秦氏又給眾姐妹上茶。鳳姐和李紈等只能在底下伺候。獻茶畢,邢夫人等起身服侍賈毋,賈母吃茶,閑話片刻離座回府。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等級分明,一絲不苟。但在別的一般場合中,又是摻有某種感情因素的。比如第3回鳳姐親自為黛玉捧茶,既是出干對老大太的敬重,也是對初來的黛玉的憐愛。第40回賈母等人至瀟湘館,黛玉親自用小茶盅捧了一蓋碗茶來奉與外祖母,而未給別人奉茶,其中是既有禮也有情的。第20回寫寶玉一人在房中想吃茶丫頭們都不在,恰遇小紅經過,替他倒了茶。秋紋、碧痕聽說此事,便啐了小紅一口,罵道:「沒有臉的下流東西!—你也拿鏡照照,配遞茶遞水不配!」小紅是做粗活的丫頭,是沒有資格給寶二爺倒茶的。寶玉和小紅偶然破了這個規矩,就成了不能容忍的過錯。第67回寫襲人至鳳姐房中,倒茶的既不是鳳姐也不是平兒,而是豐兒。第89回寫寶玉因思念晴雯而傷感,心內煩悶,要襲人陪座吃飯。飯後上茶本是襲人的事,但這時襲人與寶玉的關系有了臨時性改變,因之侍茶者便是另外的丫頭了。茶中的人際、人倫關系的就是如此地耐人尋味。
(五)茶對情節推動的作用
第8回,寶玉第一次去梨香院探望寶釵,寶釵即主動要求細賞寶玉的通靈玉,當她反反正正看過、又把正面那八個字念了兩遍之後,忽轉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里發什麼呆?鶯兒聽後,並沒有去倒茶,而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經此啟發,寶玉當即要看寶釵的金項圈。看了上面的字之後,寶下說:「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兒』」於是鶯兒再次不失時機地笑道:「是個癲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金玉良緣」之論由此拉開序幕。但寶釵沒有讓鶯兒繼續把此論展開,只要她「微露意」就打住,所以再次斥她不去倒茶。這里的兩次「倒茶」,均系隱語,主僕之意均不在茶,兩人心照不宜,配合默契。第76回「聞秘事鳳姐訊家童」亦有異曲同工之妙。訓完兩個頑劣家童,鳳姐忽然叫「倒茶」,「丫頭們聞聲而去,但誰也沒有倒茶進來。原來,這「倒茶」二字只是摒退眾人的隱語。第15回有一處寫及茶,其中寶玉要秦鍾叫智能兒倒茶吃,也是意象性的,意即:「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用「香銷茶盡」為榮、寧兩府的衰亡埋下了伏筆。接著敘述林姑娘初到榮國府,第一次剛剛用完飯,就有「各個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直到老祖宗賈母快要「壽終歸天」時,推開邢夫人端來的人參湯,說:「不要那個,倒一鍾茶來我喝。」在整個情節展開過程中,不時地談到茶。如按照榮國府的規定,吃完飯就要喝茶。喝茶時,先是漱口的茶,然後再捧上吃的茶。夜半三更口渴時,也要喝茶。來了客人,不管喝與不喝,都得用茶應酬,這被看作是一種禮貌。如第二十六回,賈芸 看望寶玉時,「只見有個丫鬟端了茶來與他」,賈芸笑道: 「姐姐怎麼替我倒起茶來?」 至於宴請時,茶也是不可缺少的待客之物。當林姑娘初到賈府,見到鳳姐後,「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為捧茶捧果。」即使在某些隆重的場合,獻茶也是不能少的。如賈政接待忠順親王府里的人,也是「彼此見了禮,歸坐獻茶」。在第十三回秦可卿辦喪事,太監戴權來上祭時,「賈珍忙接陪讓坐,至逗蜂軒獻茶。」第十七回元妃省親時,「茶三獻,元妃降座。」說明茶既是榮、寧兩府的生活必需品,又是不可缺少的待客之物。 《紅樓夢》中提到的茶,都是茶中極品,其種類很多,各有偏愛。如第八回寫寶玉回到房中,茜雪端上茶來,「寶玉吃了半盞,忽又想起早晨的茶來,向茜雪道:『早起斟了碗楓露茶, 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後出色的。』」可見寶二爺喜歡的是耐沖泡的楓露茶。在第四十一回中,賈母到櫳翠庵飲茶,妙玉捧出一小蓋鍾茶來,賈母說: 「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說:「這是老君眉」,可見高齡的賈母不喜歡喝濃香的六安茶,而偏愛清雅的君山銀針老君眉。
在第六十三回中寫到襲人、晴雯、麝月、秋 紋、芳官、碧痕、春燕、四兒等八位姑娘為寶玉過生日,夜宴即將開始,不料林之孝家的闖進來查夜,於是寶玉便搪塞說:「今日因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頑一回。」於是林之孝家的建議給寶玉「該泡些普洱茶吃」。因為普洱茶最去膩助消化。晴雯忙說:「泡了一茶缸子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說明女兒茶的效用與普洱茶相似。在第八十二回中,寶玉放學到瀟湘館來看望黛玉,黛玉叫紫娟:「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泡一碗。」可見這位弱不禁風的千金小姐,愛的是清淡雅香的龍井茶。龍井茶在清代是不可多得的貢品,黛玉用此珍品款待心上人寶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回中寫寶玉在秦可卿床上昏昏睡去時,被警幻仙子引去,寶玉一到太虛幻境,「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來。寶玉自覺香清味美,迥非常品,因又問何名?警幻道:『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紅一窟。』」
《紅樓夢》中提到的茶具,雖然大多是古代珍玩,多為今人所不知或少知,但在使用上,還是道出了「因人施壺」的奧秘。如在第四十一回,櫳翠庵品茗時,妙玉給賈母盛茶用的是「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上,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給寶釵盛茶用的是「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鐫著『���』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秘府』一行小字」。給黛玉用的「那一隻形似缽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鐫著『點犀盉』」。給寶玉盛茶用的是一隻「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斗」。後來又換成「一隻九曲十環二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大盞」。給眾人用茶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而將劉姥姥吃過的那隻「成窯的茶杯」,就嫌「腌臢了」,擱在外頭不要了。至於下等人用的茶具又如何呢?如寫到晴雯因生得艷若桃李,性似黛玉,被王夫人視為妖精攆出賈府後,在臨終前,寶玉私自去探望她時,晴雯說:「阿彌陀佛! 你來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寶玉問:「茶在哪裡?」晴雯說:「那爐台上。」寶玉 看到「雖有個黑煤烏嘴的吊子,也不像個茶壺。只得桌上去拿一個茶碗,未到手,先聞得油膻之氣。」兩者相比,天地之別。
《紅樓夢》中對沏茶用水也有獨到的描述。在第二十三回賈寶玉作的春、夏、秋、冬之夜的即事詩中,有三首寫到品茶,其中二首寫到選水煮茶。如《夏夜即事》詩:「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內柳風涼。」說炎夏以採集荷葉上的露珠沏茶為上;在《冬夜即事》詩中談到「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認為冬天用掃來的新雪為佳。在第四十一回中,當黛玉、寶釵、寶玉在妙玉的耳房內飲茶時,黛玉問妙玉道: 「這也是舊年的雨水?」 妙玉回答道:「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統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瓮一瓮,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 回來了,你怎麼嘗不出來?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么輕清,如何吃得!」 近代科學認為,雪水和雨水,都屬軟水,用來泡茶,香高味醇,自然可貴。用埋在地下五年之久的梅花上的雪水,更屬可貴了。因古人認為「土為陰,陰為涼」,入土五年,其水清涼甘冽自是無可比擬了。這種掃集冬雪,埋藏地下,在夏天燒水泡茶的做法,至今還樂為我國不少愛茶人所採用。
在《紅樓夢》中談到的茶俗也有很多。在第七十八回中,寶玉祭花神賦《芙蓉女兒誄》:「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殼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反映了以茶為祭。在第八十九回中,寶玉因見了往日晴雯補的那件「雀金裘」,頓時見物思人,在夜靜更深之際,在晴雯舊日居室,焚香致禱:「怡紅主人焚付晴姐知之:酌茗清香,庶幾來饗。」同樣亦是茶祭。在第二十五回中,鳳姐笑著對黛玉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 」這反映了古時的以茶為聘。再如第三回中,林如海教女待飯後過一時再飲茶。第六十四回中,寶玉暑天將茶壺放在新汲的井水中飲涼茶等等,都是飲茶的經驗之談。
好了,你加分吧~~~~~~~`
⑷ 關於美人與喝茶的詩句
1、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桑茶坑道中》楊萬里(宋)
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塌純無蹤。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漲,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
2、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桑茶坑道中》楊萬里(宋)
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3、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山泉煎茶有懷》白居易(唐)
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4、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山泉煎茶有懷》白居易(唐)
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5、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琴茶》白居易(唐)
兀兀:性格高標而不和於俗。陶陶:和樂貌。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皎然(唐)
誰能知飲茶如衫歷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品令·茶詞》黃庭堅(宋)
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8、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渣搜,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滿庭芳·茶》黃庭堅(宋)
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納蘭性德(清)
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宋)
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1、散誕向陽眠。
將閑敵地仙。詩情茶助爽。
葯力酒能宣。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2、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麵曲池。
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
記著南塘移樹時。 10、見月連宵坐。
聞風盡日眠。室香羅葯氣。
籠暖焙茶煙。 11、延英引對碧衣郎。
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
宮人手裡過茶湯。 1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13、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作車。 14、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15、田田詩客句,閑傾荷露試烹茶。 16、亂飄僧舍茶煙濕。
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
漁人披得一蓑歸。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1.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 吳文英《無悶·催雪》2.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 張大烈《阮郎歸·立夏》3.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
—— 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4.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5.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6.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 李濤《春晝迴文》7.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
(文同) 8. 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仝大碗茶。 (蘇軾) 9.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
(陸游) 10. 飲茶除假寐,聞磬釋塵蒙。 11. 丑妻終勝長為客,薄酒能無更飲茶。
12. 雅倩樊蠻誦長恨,飲茶亦可擬芳斟。 13. 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唐】白居易 14.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15.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16.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17.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自從神農氏發現茶,將它作為一種葯予以記載之後,茶的品飲方法經歷了千年的起承轉變,從粗獷走向優雅。
茶的走向,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文明發展走向的一個縮影。 春秋時期,茶葉是一種蔬菜,人們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後配飯吃。
可能還會添上油鹽醬醋之類,我是沒吃過,十分好奇這味道。不過現在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涼拌茶菜」「油茶」之類,大概也是從那時候就開始了。
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時候茶還被當成祭品,奉獻給祖先和神明。 漢朝的時候,茶葉終於被作為飲品推廣,「武陽買茶」這個典故,可以看得出,至少在富庶的人家,茶已盡作為一種商品來消費。
不過漢朝人喝茶的方式仍然很奇怪。一般採摘後的茶葉都是做成餅狀的,類似今天的普洱餅。
喝之前,先把餅烤紅,然後再在陶器里邊把它搗碎。最後充入沸水,加上蔥姜等調味品。
這樣一鍋熱騰騰的羊肉泡饃就做好了。哦呸,是一碗香噴噴的茶終於泡好了。
不過這樣的節奏也太奇怪了吧。漢朝人,你們的茶咸不咸啊? 再來看,三國兩晉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玄學盛行的時代。
什麼叫玄學?簡單理解就是哲學。不過深層次分析就是,科舉制還未發明,此時的讀書人做官只有靠走關系,或是家庭名望這兩種方式,所謂的舉孝廉。
那你想啊,大批的讀書仔沒有公務員考試可以參加,更沒有公車上書的機會。那既然與政治無緣,就只好在自己的個人生活上瞎折騰了,這個時代也是歷史上出奇葩最多的時候。
這個時代的有關茶的文化,也沒什麼好講的,無非是喝的人越來越多,喝法則跟前輩一樣。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提出了「以茶代酒」的概念。
這個概念多偉大,以至於到現在我們中國還常常提起。其實說白了,自從中國人提出了這句話開始,我們就已經比別的民族早進入斯文的時代了。
喝茶的民族跟喝酒的民族怎麼比?就好比秀才與野蠻人。互相瞧不起吧。
中國歷史後半段發生的很多事都可以用這個偏見來解釋。 大唐盛世,對茶最偉大的貢獻恐怕是出現茶聖陸羽,一部《茶經》奠定了中華茶道的基礎。
茶具之精美自不必說,被日本人尊稱為「唐物」,與他們自己粗糙的「和物」分開。唐三彩出現,瓷器開始千變萬化。
茶馬古道也形成了,茶葉開始出口。金銀類的高檔茶器也漸漸受到歡迎。
種種跡象表明,茶的時代到了。只是這時候喝茶的時候已經不加蔥姜之類的了,我大唐國民早就品出了茶葉本真味道的曼妙。
宋朝,什麼都是最高級,簡直可以說是中國歷朝歷代中的LV,奢侈的王朝。連皇帝都寫了本關於茶的書叫《大觀茶論》,親自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而且將民間的茶和皇家的茶分開,在福建設立官焙,專做皇家茶,叫龍團鳳餅。特供無處不在啊。
宋朝人終於不再沉迷於煮茶了,而是點茶,所謂點茶其實喝法有點像今天的咖啡。日本人到現在還是點茶法,沖泡茶粉來喝。
有機會的朋友可以現場體會一把。每個人點出來的茶,要比味道,圖案,色澤等等,這個叫鬥茶。
插一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裡面提到曲水流觴。其實說的就是一種游戲。
就是將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個水循環系統上,轉來轉去,然後你可以在水面選一杯來喝。 明朝,朱元璋是個土包子,忍受不了那麼多規矩,不喝茶粉,不喝茶餅,只喝散茶,直接拿開水一沖。
跟今天普通人喝茶是一樣一樣的。同時由於發酵工藝的發明,喝了幾千年綠茶的中國人,開始喝上紅茶、黑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麼呢?紫砂壺也是在這時候發明的,第一泡茶利器誕生了。 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時代,幾乎人人都喝茶。
地球上有五億人口在飲茶,四億在中國。那些百年的老茶館,都是從清朝。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鷓鴣天
【內容】:
寒日蕭蕭上鎖窗,
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
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
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
莫負東籬菊蕊黃。
++++++++++++++++++++++++++++++++
【年代】:南宋
【作者】:陸游
【作品】:臨安春雨初霽
【內容】: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年代】:南宋
【作者】:蜀妓
【作品】:鵲橋仙
【內容】:
說盟說誓,說情說意,
動便春愁滿紙。
多應念得脫空經,
是那個先生教底?
不茶不飯,不言不語,
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閑,
又那得功夫咒你。
1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嘗,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面。碧雲般的熱氣裊裊而上,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乾渴頓解; 兩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後,精神倍增,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飲後,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樂的事情,隨著毛孔散發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渾身都感到輕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彷彿進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悠悠地飛上了青天,「蓬萊山,在何處?」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優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於是後代詩作反復摹擬其意。
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
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借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採制的季節(在百花開放之前採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2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卧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干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棲衡岳東林,自號衡岳沙門。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
前二聯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後十聯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採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外,每聯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美整飭。 3唐朝詩人元稹的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這是一道饒有趣味的詩,在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嫩芽,曲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飲茶之時,應是夜後陪明月,晨前對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謂「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痴絕翁》);而茶可洗盡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關於採茶的,我們來看唐朝劉禹錫的《西山蘭若試茶歌》(節選): 山僧後檐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暮春時節的清晨,那時山上晨氣清稀,露香猶在,在山寺後的綠茶叢中採摘形如鷹嘴的嫩芽,讓人感受到的是幻術般的露的芬芳和風雅發生。 煮茶、煎茶需要潔凈的茶具, 5「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唐·陸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聯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茶盞》); 講究用輕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鶚在《茶》中就曾寫道:7「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後(分乳即泡茶),寒夜客來時」;更需水沸適度: 8「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過程是別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蘇軾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畫情景細致入微,又兼傳神寫意,頗有獨到處: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這樣一幅畫面:一個凄冷的夜晚,詩人獨自到江邊汲水,江畔寂寥無人,正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景象。
踩在釣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隨入;小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