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江山更愛美人』有何典故
『愛江山更愛美人』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引申而來
是李煜與娥皇、小周後的風流故事
其典故是:
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
由於他生於七夕,李璟特別高興,說:「今宵為七夕,吾兒恰於此日降生,但願他終生幸福,萬事如意,就為他取名「從嘉」,讓他一切從「嘉」吧!」李煜是他即帝位後改稱的名號。
從嘉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前額寬闊,兩頰豐滿,口生駢齒,一目重瞳。在歷史上,虞舜、楚霸王項羽都是重瞳。
保大十二年,是從嘉生活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這一年他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首先,娥皇有著非常動人的容貌。
她有一雙清澈如水的丹鳳眼,皮膚白如凝脂,氣質雍容華貴,有少女成熟而動人的曲線。其次,娥皇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婚後不久,娥皇歸省雙親。此時恰逢秋雨連綿,秋風蕭瑟,佳人離去,獨守空幃,從嘉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娥皇的面容、身影不斷閃現在眼前,娥皇的芳澤不斷從錦枕上散發出來,他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小別勝新婚。娥皇歸來,才使從嘉期盼的心得到撫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覺得娥皇的可愛。一天,娥皇起床後對鏡梳妝,從鏡中發現從嘉正在痴痴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那麼深情,那麼專注,她發現後不由得一笑,高興地哼起一首歌曲。
為了烘托氣氛,從嘉讓宮女呈上美酒,夫妻對酒談情,小飲幾杯後,娥皇兩頰泛紅。"酒不醉人人自醉",斜倚綉床,脈脈含情地看著從嘉。
接著,揮動著沾有酒跡的羅袖,抽出一綉線放在嘴裡,嚼了一陣兒之後,突然將紅絨唾向從嘉,從嘉不由一驚,爾後大笑,隨即把這一幕寫成了新詞。
與從嘉結婚後不久,娥皇彈奏琵琶的高超技藝很快顯露出來。她彈奏的琵琶常使人聽得如痴醉,可與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相媲美。
一天,娥皇在從嘉書房裡查閱曲譜,偶然得到一冊曲的殘譜。她感到分外驚喜,她要看看這首舞破盛唐江山的"仙曲"的廬山真面目,美中不足的是這只是個殘譜。
她連忙奔向琴室,操起琵琶試彈。她專心致志,冥思苦想,按圖索驥,憑著她深厚的音樂功底,終於使失傳200多年的名曲復成完璧。根據自己的理解,娥皇對結尾進行了改動,原曲的結尾漸緩漸慢,搖曳而去,娥皇改成了倏然而止。
該曲在宮內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君臣上下一致贊嘆娥皇的過人才華。
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這時從嘉已做了皇帝,並更名為李煜。本來,從嘉只想做一個風流才子,瀟瀟灑灑地過一生。但上蒼卻讓他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做了太子,做太子不到一年,角色還沒演好,又做了皇帝。)
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為了增強娥皇戰勝疾病的信心,他將自己寫的書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
就在娥皇病情日重,最需要李煜陪伴的時候,風流成性的他卻對娥皇的妹妹產生了戀情,並很快發展到頻頻幽會,這深深刺痛了娥皇的心。
娥皇病重後,她的妹妹從老家揚州前來探視。娥皇之妹因為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因後來也被封為皇後,人們便把她稱作小周後。小周後比娥皇小14歲,李煜與娥皇結婚時,小周後年僅5歲。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混沌未開的小女孩已出落成15歲的婀娜少女。
小周後天生活潑,美麗可愛,深受李煜母後的喜愛,時常派人接她到宮中小住。小周後酷似初入宮時的娥皇,只是她比娥皇更年輕、更活潑。隨著接觸的增多,李煜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小周後這次來探望姐姐,被安排住在瑤光殿的畫堂里。
這天中午,午睡之後,李煜身著便裝去看望小周後。為了給小周後一個意外的驚喜,他不讓宮女通報,徑直走向畫堂。來到畫堂門口,室內一片寂靜,原來小周後午睡未醒。他悄悄掀起竹簾向里觀看:
小周後身著睡衣躺在綉榻上,睡衣薄於蟬翼,那醉人的曲線,濃密、烏黑的秀發散鋪在錦床上,睡美人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少女特有的體香一縷縷地傳來,李煜不由得如痴如醉,更想近前看個真切,嗅個滿足,便掀簾而進,卻不料碰響了珠鎖,發出了雖然不大而在他聽來卻是震撼心魄的響聲……
小周後猛然驚醒,扭頭一看,李煜正尷尬地站在門口。這時,李煜只好硬著頭皮走向前去,說道:"寡人本想看看小妹,不料驚動了小妹的好夢,真是抱歉之至!"
小周後連忙說道:"不知陛下光臨,請恕小妹未曾迎駕之罪。"說到這里,小周後才意識到自己尚穿著睡衣,急忙施了一禮退向了屏風後面更衣。
更衣之後,小周後重新施禮坐下,便問起姐姐近日的病情。談話之中,小周後無意中向李煜看去,發現姐夫以一種異樣的目光注視著自己,而且姐夫的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孔。小周後羞澀地低下頭來。
為了打破尷尬,小周後說道:"到今日才明白,陛下的一隻眼睛和大舜的一模一樣。"
"是啊,人們將他與唐堯、夏禹並稱三代,那是天下為公的時代。他不但是有名的聖君,還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美滿的家庭。"
"如何幸福美滿呢?"
"他有恩愛的一後一妃,這一後一妃不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都對他一往情深。王後叫娥皇,和你姐姐同名,王妃叫女英,是娥皇的胞妹。她們姐妹倆雙雙嫁給了舜帝,舜帝南巡時病死於蒼悟山,她們姐妹倆哀毀而死。姐妹倆的眼淚灑在竹子上,後來的竹子就出現了斑點,後人叫做「湘妃竹」。
我不想做什麼聖君,只想和大舜一樣有一雙美麗多情的後、妃,此生足矣。"李煜說完,眼睛直直地注視著前方。小周後雖然年齡不大,但異常聰慧,情竇初開,聽了李煜的話,已隱約聽懂姐夫的弦外之音。但她一點思想准備都沒有,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惶恐地低頭不語。
李煜一言既出,自感過於沖動,便借故告辭。回到澄心堂,回想這次與小周後的會面,一時心潮難平,便填寫了一首詞
看完這首詞,小周後完全明白了姐夫的心意。尤其那一句"相看無限情"寫得多麼含蓄,又多麼濃烈,多麼引人遐思啊!她不禁想起姐夫說的大舜和娥皇、女英的事來,莫非姐夫就是大舜再生,姐姐和自己就是娥皇、女英?
要不,為什麼姐夫的眼睛長的和大舜一樣,姐姐恰好也叫娥皇……
而在李煜那邊,"午睡驚夢"事件之後,小周後充滿青春的面容,鶯鶯燕燕的聲音,豐滿動人的體態,隨時隨地晃動在眼前,就連睡夢中也常常與小周後相會。他的整個身心都被小周後吸引了,熱戀的火焰烤著他,他實在不能堅持下去了。
何況,以帝王之尊,小周後為什麼不能為我所有呢?只是,娥皇正在病中,不能不照顧她的情緒。於是,他寫下了約小周後夜半到移風殿幽會的密信,派宮女送給小周後。
接到密信,小周後認定自己就是女英第二,決心按期赴約。三更之後,月光朦朧,萬籟俱寂,小周後輕出畫堂,慢慢向移風殿走去,只是腳下的金縷鞋發出有規律的響聲,讓她感到驚心動魂,只好脫下金縷鞋,提在手上,前瞻後顧地向移風殿走去。
來到移風殿,推開殿門,只見李煜正站在花架前望眼欲穿地等著她的到來,她猛地撲向李煜的懷抱。由於初次與男性接觸,渾身上下猛地一陣顫抖,嬌喘吁吁地對李煜說:"奴家把一切都交給你了,任你盡情地愛吧!但願日後不要辜負奴家啊!"
李煜沒有言語,只是緊緊地把她抱在懷里,然後萬般柔情地擁著小周後走向綉榻,二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李煜回到澄心堂,激動地將昨夜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詞
夫妻之間對於彼此的感情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在女性一邊尤其如此。開始娥皇對於李煜近幾日很少來看自己感到納悶。後來,她見到了妹妹,說是已被姐夫接來多日,幾次來看姐姐,都碰上姐姐在昏睡。聽到這里,娥皇什麼都明白了,她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沒有再與妹妹交談。
娥皇死後,回顧10年來的恩愛生活,李煜痛心疾首,內疚不已。他親臨娥皇靈前哭祭愛妻,並寫下長達2000多言的祭文。在祭文中,他橫溢的才華,真摯的感情,極力頌揚娥皇美麗的容貌、超人的才華,重溫了他們伉儷情深的恩愛生活。最後,不顧自己的身份,署名"鰥夫煜"命鐫刻在娥皇陵園的巨碑上。
(1)貴州大美女讀祭文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帝王:
一、周幽王姬宮湦與褒姒
周幽王對褒姒非常寵愛。後來,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有了兒子後,周幽王對她更加寵愛。最終周幽王竟然廢黜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後來周幽王立她為王後,故稱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後,姬伯服為太子。
如此愛屋及烏,褒姒之福而國家之患也。太史伯陽因周幽王太過寵幸褒姒,認為禍患已經形成,誰也無法改變,西周必會滅亡。最終西周果然滅亡。而周幽王丟了江山卻流傳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雖然聽之荒謬,但是這個博美人一笑的典故令天下女子動容啊!
二、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
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
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唱罷,拔劍自刎。項羽悲痛萬分,最後於烏江慷慨地自刎。項羽的《垓下歌》使這位鐵血男兒多了一些柔情,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廣為傳頌,同富貴,共生死,凄美而震撼。
三、漢宣帝劉詢與許平君
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第十位皇帝。18歲的劉病已先被上官太後封為陽武侯,隨後即被立為皇帝。改名劉詢。許平君出生在一個境遇凄慘的家庭里。許平君的父親名叫許廣漢,許廣漢和劉病已是忘年交。
很自然的,劉病已認識了許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讓人感傷的帝國情事。而這位許平君更是史有明載得到皇帝丈夫愛情的為數不多的後妃之一。當時劉病已的處境貧寒並沒有妨礙他和許平君之間的夫妻情誼。
許平君對丈夫體貼入微,劉詢活了十七年,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有人噓寒問暖是個什麼滋味。他對不嫌棄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結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出生還不滿百日,劉病已被霍光選中,成為大漢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初登大寶的劉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權重。作為武帝的託孤忠臣,霍光的確是兢兢業業為漢家天下著想,劉病已感激霍光擁立之餘又有幾分忌憚。於是劉詢對霍光是禮敬有加,對霍光,劉詢對他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就只除了一件事——立皇後。
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後人選,甚至於集體上書。然而,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
這道尋故劍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講述皇帝眷戀舊情的心意。總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開始一個個請立許氏為皇後,許平君成為大漢皇後。這便是典故「故劍情深」的源頭。患難夫妻,糟糠之妻,劉病已對許平君的愛之深,情之切,令世人感動。許平君應該是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後吧!
四、漢光武帝劉秀與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間,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劉秀沒即位前曾說:「作官當作執金晤,娶妻當得陰麗華」。
當時的劉秀還沒有天下大志,覺得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當執金吾,娶陰麗華。劉秀即位後,欲封陰麗華為後,但當時的政局不穩,劉秀只能封郭氏為後。後來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後,立陰麗華為後,此時的陰麗華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這就是傳說中最浪漫的事,與你慢慢變老。
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作為皇帝劉秀算是很痴情專一的皇帝了。陰麗華一生謙德,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不曾干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劉秀一生信任陰麗華,全靠她的輔佐而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這才出現了「光武中興」的時代。
然而像他這樣的帝王、像他和陰麗華這樣少年盟誓、一生相守的皇家浪漫愛情故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也就這么一個吧。
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與馮潤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方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帝愛上了太後的親戚馮潤小姐,於是把她娶到宮里。
可是太後卻不喜歡馮小姐,沒隔多久,就以馮小姐得病為由,把小姐趕出宮外,並且立馮潤的妹妹為後。孝文帝斗不過太後,就忍了下來。三年之後,馮太後去世了,孝文帝立即把馮潤小姐接進宮內。可是馮潤小姐回宮後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還毒死了另一個嬪妃高美人,並把她的孩子搶來當繼子。
孝文帝太愛馮小姐了,忍受了她所做的一切。後來,馮小姐又策劃謀殺孝文帝,未遂。孝文帝還是很愛她,又忍受了這一切,沒有殺她。
但孝文帝的心已經碎了,終於在33歲那年鬱郁而終,在臨死前下遺詔,要馮小姐隨他到天堂見面,死也要一起死。這樣的男人真是痴情到無可救葯,不管他所愛的人對他如何殘酷,他還是愛著她,就連死也要在一起。然而痴情總被無情負,可憐可嘆啊!
六、北齊後主高緯與馮小憐
高緯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北齊武成帝高湛的長子,母親為胡皇後。少年時容儀美好,為父親寵愛,拜為王世子。是北齊的最後一位皇帝,共在位12年,一生干盡荒唐之事,在歷史上也屬於惡君昏帝的「典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殘暴的男人,卻是一個痴情種!高緯本是好色之徒,無能之輩,但認識了馮小憐之後就再也離不開她了,就是上朝時也把她抱在懷里。馮小憐得寵,皆因她和高緯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彈琵琶,工歌舞」(《北史》),一樣有著藝術天分,一樣是不可多得的實力派。
小時候的馮小憐,出身寒微,是我見猶憐;被高緯寵幸之後,是呵護備至、愛憐有加。周朝進攻齊國時,高緯竟說,只要馮小憐無恙,戰敗又如何?
被虜後唯一個請求就是「乞還馮小憐」。高緯用情之深,馮小憐深受感動,後來雖然換了兩個丈夫,但還是想著高緯,一天彈琴時弦斷了,於是作詩一首:「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然後自殺。高緯為情所迷,就愛情而言,他絕對算得上痴情種。
七、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玄宗個人素質優秀,善騎射,通音律、歷象之學,多才多藝。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了。李隆基人到中年,他的愛情竟然從博愛轉化為專一。
楊玉環和李隆基實在是千年等一回的恩愛夫妻,他們倆恩恩愛愛雙雙對對,「春從春遊夜專夜」,楊玉環的美貌也讓李隆基「盡日君王看不足」。當然,為討楊玉環的歡心,李隆基也對楊玉環的兄妹封官加爵,楊國忠從流浪漢搖身一變當了金吾兵曹參軍,楊玉環的妹妹也成了虢國夫人。
李隆基恨不得把整個天下都給了楊玉環。他們倆一個是梨園始祖,一個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對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謂流傳千古,還有很多詩詞歌賦來贊美,也許愛情就是這么美好而令人羨慕吧!
八、南唐後主李煜與娥皇
「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代表性的一位。李煜年逢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
娥皇有著動人的容貌,雍容華貴的氣質,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李煜一首《長相思》:「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兩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寫盡對娥皇的深切思念。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
李煜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並寫了《後庭花破子》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這也是世人熟知的那首亡國之作《玉樹後庭花》。
九、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後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即位後,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當時的朝政煥然一新。孝宗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後來人們把孝宗統治時期稱贊為「弘治中興」,明孝宗朱佑樘的後宮只有皇後張氏一人,恩愛如民間夫婦。
孝宗和張皇後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再者說,張皇後本人的性格也許較為活潑,對孝宗有足夠的吸引力和約束力。有史料稱張後為「驕妒」,從後來她在政治斗爭中扮演的角色來看,張後確實也絕非庸常之輩。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朱佑樘最具人格魅力,他勤政,為人寬和,私生活嚴於律己。雖然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情節,但是面對無盡的誘惑,他能始終如一地愛自己的妻子,難能可貴,其實愛情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而作為帝王,這樣的平淡就可貴了。
十、清世祖順治與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親政。順治皇帝也是歷史上罕見的痴情的皇帝。他固執,率性而為,一旦痴迷,則難以自拔。
因為深愛董鄂妃,他可以不顧任何政治影響、不顧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戀塵世。關於他和董鄂妃的愛情傳說,幾百年下來經久不衰。順治皇帝與他第二個皇後大婚時,按照當時清代的規定,王爺們的福晉要進宮侍宴。
順治皇帝由此與襄親王的福晉董鄂氏相識相愛,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因此憤而自殺。博穆博果爾死的同年,順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董鄂妃接到宮中,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順治皇帝還一度要廢第二任皇後,而冊封董鄂妃為皇後,可由於皇太後和大臣的反對,以及政治影響,他無奈只好作罷。
可是,董鄂妃在宮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寵早已超過那個平庸的皇後。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寵愛,從為董鄂妃舉行隆重的冊妃典禮上就可以看出來。頒布詔書,大赦天下。在清代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順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悅之情與天下人分享,給予董鄂妃他所能給予的極致。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病逝,順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
為了表達他的悲痛,順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妃。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順治帝讓學士撰擬祭文,命朝中大臣,皇親國戚都去哭陵。
並親手撰寫了飽含深情,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後行狀》來悼念愛妻,回憶了董鄂妃的種種往事,追封她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多情天子的歡喜與哀痛,也只能通過這些方式表達。順治死後,陵墓旁葬著兩位皇後,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悲痛欲絕,原本就痴迷佛學的他,更是消極厭世。最後,順治皇帝積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僅僅三個多月後,就溘然離世。能讓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見,董鄂妃絕非一般女子。而順治皇帝的痴情也是令人羨慕和惋惜。
2. 中國歷史上三大祭文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祭文是《隴岡阡表》、《祭妹文》和《祭十二郎文》。
1、《隴岡阡表》
《瀧岡阡表》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祭文之一。這篇文章是歐陽修在他父親死後六十年所作的墓表。在表文中,作者盛贊父親的孝順與仁厚,母親的儉約與安於貧賤。歐陽修手書的《瀧岡阡表》碑刻保存完好,2006年列入第三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祭妹文》
《祭妹文》是清代文學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這篇祭文從兄妹之間的親密關系著眼,選取自己所見、所聞、所夢之事,對妹妹袁機的一生做了繪聲繪色的描述,滲透著濃厚的哀悼、思念以及悔恨的真摯情感。
文章記述袁機在家庭生活中扶持奶奶,辦治文墨,寫她明經義,諳雅故,表現出妹妹的德能與才華。寫的雖然都是家庭瑣事,卻描述得「如影歷歷」,真切可信。
3、《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學家韓愈一篇對其侄十二郎所寫的祭文。文章既沒有鋪排,也沒有張揚,作者善於融抒情於敘事之中,在對身世、家常、生活遭際朴實的敘述中,表現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2)貴州大美女讀祭文擴展閱讀
祭文是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 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
它是由古時祝文演變而來,其辭有散文、有韻語、有儷語。而韻語之中,又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之不同。祭文出現於漢代。古時的祭文在內容上可分四類,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驅除邪魔,祈禱降雨,而多用於哀悼死者。
新時代,大興科學,破除迷信,應該反對,但是用於哀悼死者還是可以的。因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辭,就應該以真摯的感情與質朴的風格寫作為好。祭文是讀給人聽的,特別是給死者後人聽的,所以內容以表彰死者功德為主,並要通俗易懂。
舊時寫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較濃厚,多為亡親亡友而作的追記、生平,稱頌死者,念起來如哭如泣,如咽如訴。
3. 貴州美女百靈歌手又出新歌《把幸福留在身邊》,她還有哪些代表作
雲上山水,最美的地方,幸福花兒飛,歡樂黔家福,來了你就不想走等等
4. 貴州出美女那句話是怎麼說的
那句話是:貴州出美女,女孩美如花。貴州出美女,女孩美如花是一句非常流行的俗語,貴州有很多美麗的地方,其中海口和遵義都以出現美麗的女孩而聞名。貴州的文化也在影響著全國的流行文化,比如當地的民歌、舞蹈、摺子戲等,讓貴州的文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 關於一位秦朝美女
唯可考的記載是一篇關於她的祭文,祭文中表示她是樊於期的妻子,後愛慕長安君。
樊於期原為秦將,因得罪於秦王,「父母宗族皆為戮沒」,逃亡至燕國投奔太子丹,「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後荊軻刺秦王前私見樊於期請其頭顱進獻,以獲得刺殺契機,樊於期因與秦王有滅族之仇,故自獻頭顱與荊軻。
長安君,姓趙氏,名成嶠(《史記》作成蟜)。秦莊襄王和趙姬的兒子,秦始皇之弟。秦王趙政即位八年後,率軍造反,言秦王為呂不韋之子,非趙氏之後。秦王遣軍平叛,成嶠兵敗被殺。
附:《宓辛祭文》:
秦王嬴政年間,有美人宓辛自沉於長安君府第井中,今已兩千餘載矣。復有後人曹氏述其生平,蓋其哀憐,殊令人掩卷長嘆。於是祭之曰:
嗚呼!卿生於七夕,而殞於七夕,當時雖一無所求,寧知千載以下復無人意屬於卿耶?
卿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孰之過也?或當初未至桂樓,未遇長安君,未必艱貞若是。然此天命使然乎?人性使然 乎?予未之知也。
初,卿以絕代風華,傾倒天下。六國少年,王孫貴胄,浪子游俠,莫不欲築金屋以藏,蓋卿之容貌,卿之惠敏,窮宋玉之力,而難述其萬一也。
及娉樊於期,相夫教子,安樂怡然。使畢生而已,或有朱顏辭鏡之嘆,未必有抱恨之絕也。然果天妒紅顏乎,未意波瀾之驟起於平湖。
識長安君,初,欲拒而不可,再,欲近而不能。而卿心碎,而卿腸斷,雖千夜夢回,而情絲不斬。焚心燃血,情何以堪?後人憐者非獨卿之容顏,卿之情苦,不更堪憫乎?
愛而不可得,此亘古一恨也。卿竟至絕身而絕此恨,而未知情可絕於卿,未可絕於世也。才子多情,佳人薄命,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嗚呼!卿誠何辜,卿又何福?生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卿魂於海,浩波渺茫;卿魂於風,徘徊久長;不可招兮不可揚,不可追兮不可望;香已消,玉已殞,臨風憑吊,空斷我腸!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注釋:在秦王嬴政當國的時候,有一個美麗的女子名叫宓辛,她自投於長安君府第中的井中而死,這件事距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後來有一個姓曹的人記述了她的生平事跡,其事凄慘而又使人惋惜,讀後讓人不得不掩卷長嘆。所以我就寫了下面的祭文,其詞曰:
嗚呼!你生於七夕,卻也死在七夕,雖然在當時你並不奢求有人會寫祭文給你,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千年之後還不會有人去做這件事呢?
你因為心中的貞節一念,而遭到了別人的拋棄,以致於孤苦無依,無處寄身,這雖然說是命中註定,上天給予的,但是拖累你到這等地步的,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假如當初你沒有到過桂樓,沒有碰到過長安君,那麼你也就不會這樣因貞節而殉葬了。到底這是上天的原因呢,還是人本性的原因呢?我實在也說不清楚。
當初,你曠世未有的風姿華茂,讓天下人都為你而傾倒。六國少年,王孫貴胄,還有那些浪子游俠們,無一不想把你當作寶貝來珍藏。你姣嬈的容貌,你聰慧賢淑的品性,就是窮盡宋玉的文力,也難以描述你美好的萬分之一。
當初在你嫁給樊於期之後,輔助丈夫,教養子女,生活安定又平和,充滿了快樂。假若你一生就這樣度過,那麼即使有紅顏衰老的感嘆,卻不會再有抱恨而亡的慘劇了。然而這果真是天妒紅顏嗎,誰也不會料想波瀾會在平靜的湖面上突然生成。
在你認識長安君的時候,第一次,你想拒絕他卻沒辦法拒絕,第二次,你想接近他卻已不能再接近了。你的心因此而碎,你痛苦得肝腸寸斷,但是即使你夜夜都受相思之苦的折磨,你卻始終無法斬斷這情絲之一線。你的心如火焚,你的血在燃燒,你的這份情深的讓你無法忍。後來的人不僅為你傾國的容貌感到惋惜,而你那份苦苦倦戀的情,不更是要讓後人為之哀嘆而同情嗎?
有所愛卻最終無法得到,這是古今以來的一大恨事。沒想到你居然用拋棄身體的方式來隔絕這種情恨,可是你卻不知道情恨雖然可以與你自己斷絕,可終沒法與整個社會斷絕。才子多情而佳人薄命,天地為爐而造化為工,陰陽為炭而萬物為銅,一切都是天意!
嗚呼!你又有什麼過錯,你的福分卻又是如此淺薄!生前的一切既然都不再追念了,而身後的一切卻又一無所知。你的魂魄歸依於大海,波涌無窮;你的魂魄憑依於和風,駐足不去;招不來啊揚不起,追不及啊望不到;你香魂既已消,玉魄又已隕,我臨風憑吊,只是一人傷心而已!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