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苗族女孩為什麼大多數都那麼漂亮
苗族算得上是一個大的民族了,在世界各個地方都有苗族人,而苗族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屬於我們中國了。像苗族一般居住在雲南、貴州、四川的相比較多一些,苗族人的歷史文化也是相當的豐富的。說起苗族,首先想到的就是苗族的姑娘,我們都知道苗族姑娘大部分,長得都是非常漂亮的,水汪汪的大眼睛、青澀的表情俊俏的臉龐,看著就像是生活在大山裡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姑娘,尤其是讓男孩子看著就覺得的心理歡喜,還有他們有特色的服飾妝著還有漂亮的頭飾。
像這種苗族姑娘我們更多時候是在電視上看到的,她們穿著服飾鮮艷、頭飾精緻,尤其是當他們笑起來的時候格外好看。在苗族年輕女子的戀愛是自由的,不受父母干涉的,姑娘和小夥子在年輕的時候都有充分的社交自由。在苗族當地我們都知道有很多傳統古老的習俗,比如每逢節日,也就是當地趕場的日子,當地的少數民族會利用聚會的時間來對唱情歌,唱情歌在當地是談情說愛的一種體現方式。像生活在貴州的少數民族苗族,他們都很喜歡唱歌,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對對方的愛意、喜歡,而且苗族唱歌的聲音也是十分動人的,歌喉就像百靈鳥一樣清脆。他們大部分都生活在大山裡,幾乎很少與外界人過於接觸,每天在山裡自由快樂的生活。
② 玉米影視苗族歌曲美女版過得怎麼壽平屯
1、首先進入玉米影視。
2、其次在其中搜索苗族歌曲美女版。
3、最後即可找到過得怎麼壽平屯。
③ 有一個女歌手叫阿什麼朵朵的歌
阿幼朵,又名雷阿幼朵,漢名雷珍萍,苗族女歌手,1977年04月29日出生於貴州省黃平縣,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 歌手[1],國家一級演員[2],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43]中央民族歌舞團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3],貴州省平安餐桌工程形象大使[4]。
1999年,阿幼朵在貴州省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一舉奪得金獎[5],榮獲國家民委組織的「迎接新世紀民族民間歌手選拔賽」貴州賽區第一名[6],從而進入演藝圈。2005年1月,她成為首位在音樂聖殿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貴州原生態歌曲的歌手[5],2005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干一杯》[7],同年5月,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鄉村青年文化名人」榮譽稱號[8]。2007年,推出專輯《醉苗鄉》[9]。2009年,推出專輯《快樂就唱歌》[10],同年推出單曲《阿幼朵拜年歌》
本名:楊朵
藝名:阿朵朵
藝術經歷
從小愛唱歌,愛寫作,當過酒吧歌手
生活感悟中寫出來二十餘首原創詞曲!
並於2018年開始給自己製作原創歌曲
2018年發行第一支個人單曲《歲月知秋》
又連續發行勵志搖滾《7890》古風《彈指一揮間》以及甜式情歌《romance情書》。
這里有兩個人,應該有一個是你想找的那個。
④ 抖音上唱再見的苗族女孩是誰
張馨兒。根據查詢抖音官網得知,抖音上唱再見的苗族女孩是張馨兒,抖音,由位元組跳動孵化的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
⑤ 苗族為什麼被歷朝追殺,娶苗族姑娘要多少錢,苗族女
沒追殺,他們就是打敗仗遷徙了,沒有這么嚴重,古代封建王朝和現在不一樣,我來告訴你苗族的歷史吧。
苗族是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但苗族的歷史發展十分緩慢,在現代苗族的文化和習俗中仍保留了許多十分古老甚至原始的成分。在研究古代苗族的文化時,必然要聯繫到楚族文化的關系,並進而追溯苗、楚的淵源關系。對於古史傳說時代南方的各氏族或部落之間的淵源關系,歷來爭論不休,史籍記載也撲朔迷離,不易分辨。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這些氏族或部落的活動范圍大體相同,主要在殷周之世的荊蠻之地。荊蠻,乃以荊州的地名而得名,泛稱居其地之各部落的民族。共同的生活環境,使他們產生共同的文化特徵是不足為奇的。因此,荊蠻地區的楚民與長期生活在這一地區的苗族先民,在文化上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別是楚建國之後,成為我國南方各族融合中心,強盛時曾統轄南方綿亘千里的疆土,群蠻、百濮、粵、群舒、庸、糜以及夜郎。滇、吳、越等古代諸族,皆受其統治。在風俗習慣以及文化上相互影響。因此,我國南方的現代民族,特別是苗族中,尚有不少楚文化的特色遺留下來。
上古中華部落集團
在中國,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夏商周三代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生和發展時期。這三代的文明,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正當夏商周三代文明在黃河流域發生和發展時,長江中下游也發展起了農業文化,它同黃河流城一南一北,同時發展著我國的原始文化。而苗族的先民都是創造這一地區文化的始祖。
從考古學類型來說,楚文化與大溪文化、屈家嶺文以及相當於龍山文化階段的青龍泉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據考古發現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繁多,極其復雜,它表明在這一地區多民族居住的特點。同時也表現了文化上的創造和交流十分興旺以及在各古代民族形成自身的燦爛文化過程中互相滲透的現象。
開天闢地
苗族與楚國的文化遺跡
苗族與楚族先民的古代分布,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廣袤地區。據考古資料證明,長江流域存在不少農業部落遺址,如湖北鄖縣青龍泉、京山屈家嶺、巫山大溪等遺址,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和稻種等出土,另外還石斧、石錛、石鑿、網墜、魚鉤、箭鏃、紡輪等漁獵工具。此外,新石器文化的湖南澧縣和常德西部白馬湖以及四川眷井溝和湖北宜昌楊家灣等地遺址,文化上與之有著密切關系。屈家嶺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祖」是一種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習俗的反映。屈家嶺文化與龍山文化相近,同屬父系氏族社會時代的遺址。與荊楚地區湖熟文化中用穿孔的龜甲保護男性生殖器的葬制,以及在苗族祖先崇拜的祭典中所表現的對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系列活動等,都具有相同的文化特點。楚族、苗族的葬制多為土葬,但在山區亦有利用崖洞作墓葬的習慣。如1980年在江西貴溪縣滬溪河畔發現了一批戰國崖葬的楚墓。墓里有37具棺木和大批文物。崖葬墓在苗族居住的黔西北、黔東南,黔北等地也有發現。懸棺葬,多葬生前有影響的苗人。黔西北兩種葬式都有發現。有一座崖墓葬曾發現過十多具棺木的苗族墓,與瀘溪河畔戰國崖墓葬有類同之處。
苗族懸棺
苗族與楚國的兵器比較
苗族先民「不畏猛毒,出入持刀,負弩,農隙即以漁獵為事」。苗族的刀和弩是生產工具又是武器,很早就已自製。相傳,苗族人民當男嬰出世後三天,即稱其體重,並按重量將親友饋贈或早已儲備的生鐵冶煉後埋於土中。每年生辰之日取出再煉,年復一年,直到十五六歲時才將鐵打成佩刀帶在身上,謂之「苗刀」。因久煉成鋼,質地堅固。這種刀的外形與楚國出土的刀相似。苗族使用的弩,與楚國的弩也極相似。弩的產生,原出於楚。據說是出自孤父,後來傳至楚琴氏,再向外傳。在長沙發現很多弩機,可證楚地乃生產弩的基地。
貴陽地區苗族弓弩
苗族與楚國的鳳鳥圖騰崇拜
鳥圖騰崇拜,是楚與苗族先民的共同特徵。楚人崇敬鳳、鸞。有人認為鳳凰就是祝融的化身;《白虎通·五行》記載:祝融者……其精為鳥,離為鸞。也有人認為:驩兜也為鳥名,驩兜即驩頭,又作驩兜,也稱丹朱,古文作鴅熠。《尚書》注雲:鴅應為鵬。人面鳥喙而有翼」就已說明驩兜的鳥圖騰崇拜。圖騰的產生,一般與其始祖有關。原始人深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植物或無生物有親緣或其他特殊關系。該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或者是保護者的象徵,並受到全氏族的崇拜。苗族人民認為自己的始祖是洪水泛濫時兄妹婚配而繁衍的後代,其中又提出了卵生的始祖傳說。特別是在黔東南地區流行的《十二個蛋》、《楓香樹》、《妹榜妹留》或《蝴蝶媽媽》等古歌里,提到了巨鳥「科啼」、「樂啼」卵生天地和「繼尾」、 鵲宇」,或「基宇」孵卵繁衍苗民的經過。至今苗族在衣服,裝飾(頭飾、首飾)以及刺綉花紋等工藝造型上仍多以鳥為主題。
苗族錦雞舞
黔東南婦女盛裝戴各種頭飾或者其他飾物,其中有一種類似展開的孔雀式的銀角或鳥形頭飾,每根角端還綴上一束羽毛。男子多以羽為頭飾插在頭上。六枝的苗族男子用錦雞尾羽一束二三尺長插在頭上,一般用一根白色雞毛。現在,男子多短發,不戴頭帕對也將羽毛插在蘆笙上作為裝飾。鳥圖騰崇拜在服裝上也有不少跡象可尋,如黔中地區苗族婦女的飾物一一背牌,就有表示「雀鳥眼」和「鳥翅膀」的挑花圖紋,「鳥翅膀」正好在雙肩部位。黔東南和大苗山有用白色羽毛飾邊的「鳥衣」,以及各地苗族婦女的白褶裙,展開後就象孔雀開屏。苗族鳥圖騰崇拜在口耳相傳的古歌或民間故事中更是屢見不鮮,此處不再贅述。至於楚族的鳥圖騰崇拜,不少出土文物有所反映。
楚國服飾
江陵縣望山一號墓(戰國時代的楚墓)出土了彩繪木雕小座屏和木雕彩漆雙鳳虎座鼓,就有明顯的反映。小座屏全器長51.8厘米,高15厘米,厚僅3厘米,卻雕有蛇、蛙、鹿、雀(或鳳)等五十五個動物,構成一幅互相爭斗的畫面。圖象布局對稱,若從中間分開,兩側為相同畫面。圖象以背身向下俯沖呈啄蛇狀的鳥(或雀、鳳)為中心,下面有兩條蟠結成一團的蛇,蛇頭伸向兩面,咬住兩只奔武梅花鹿的前肢。兩邊各有兩復鳳,咀唧蛇,爪攫蛇。兩側匯合的雙風共唧一蛇,雙爪攫二蛇。座屏底座和兩側邊框上都有動物(主要是蛇)浮雕。有的蛇正伸頭咬住欲逃的蛙。整個圖象以鳥(或鳳或雀)為中心,它是唯一的勝利者。雙風虎座鼓是形象對稱的一對鳳凰足踏虎背。雙鳳的身上系著一個雙面鼓。雙鳳踩在虎背上仰首高嗚。得意非常,而猛虎卻馴服地卧在下面,任鳥在背上踩踏.從圖騰角度分析,兩件文物構成了鳥圖騰與蛇與虎圖騰爭斗的勝利。這是楚國強盛歷史的真實寫照。原始社會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很多,但在同一地區居住的氏族,同為鳥圖騰崇拜,其關系非同一般。
楚國鳳鳥鼓
苗族與楚國的巫文化
楚文化,一般指楚建國後之文化。但是,楚國的巫官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它繼承了九黎與三苗的巫教。古史傳說時代的顓頊可能是蚩尤部落的一個大巫或宗教主,在蚩尤戰敗後曾歸附於黃帝部落。當時,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於是,黃帝便命顓頊逼令其原九黎部落順從黃帝的教化。嗣後,三苗延續了九黎的巫教。據《呂刑》載: 「三苗昏亂,相尚聽於神」。楚人繼承了巫教,盛行巫風,祭祀鬼神。巫師行術,必用巫歌、唱禁咒辭。古藉上對荊楚地區祭鬼活動的記載甚多。在《楚辭》中也有不少記述。王逸《楚辭章句》:「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漢書·地理志》載:「楚地……信巫鬼,重淫祠」。《隋書·地理志》記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顧炎武也說:「湘楚之俗尚鬼,自古為然」。後來居住這一地區的苗族也是如此,據湘西《永綏廳志》記載:統計苗族祭鬼活動有七十堂之多。另記載:苗族在農暇時漁獵所得,也要先祭鬼而後食。苗族有謂36神,72鬼之說,但實際上認為鬼神無處不在,無所不有,信奉萬物皆有靈都可附有鬼神。更由於無力對抗疾病和災難,只有祈求於鬼神。苗族覡辭連巫師也不甚了了.可見覡神辭門類甚繁,多達百餘種,用對偶句唱述。與《楚辭》用於祭祀的《九歌》有相似之處。楚國的《九歌》是屈原把楚國民間祭祀時由主祭和巫師所唱的迎神和送神等祭歌加工改編而成的。苗族的一些覡辭可能就是屈原所作《九歌》的一部分原型。苗族覡神辭的內容有用於祭祀祖先的,如接龍、椎牛、椎豬、吃牯臟(鼓社)。有驅邪祛病的敕水咒以及盟誓洗心、早魃求雨、擇吉占卜、相命等。 《楚辭·招魂》與苗族的招魂巫辭也有相似之處。
楚國壁畫
苗人與楚人的尚武精神
楚人與苗族同有尚武精神。楚人認為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恥辱,死後見不得祖先。因此有楚好戰之說。這與古代蚩尤「尚利好殺」嗣後被人們視為「戰神』』的傳說不無關系。與苗族的「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也有些相象。苗族尚武,一是傳統文化影響,一是出於自衛。歷史上千百次的征討和反抗,促使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習武之術,其中不乏楚之遺風。武術,又稱國術,是中華民族健身護體之術。歷史上各民族間的爭斗,加強了武術之發展。現在很難區分那些套術創始於哪個民族。但現今苗族的武術,仍具有自己的特點。
芭莎苗族
苗人與楚人的神話傳說
楚國奉女媧為開天闢地之神。苗族則傳說伏羲女媧是兄妹,為洪水泛濫後僅有的倖存者,人類就是由他們兄妹繁衍而來。有關女媧的事,殷周時尚不多聞。到了戰國時期,也就是楚國強大時期,廣為流傳,大概是由於楚國的擴張而廣泛傳播,成為後來漢族和其他許鄉少數民族的人類起源故事。有關伏羲的傳說最早載於《易系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包犧氏即伏羲。名字的稱呼形式與苗族相同。苗族稱男人時前面常常加一個「p044」(黔東南舟溪話),或「p035」(養蒿話,音譯為「包」或「膊」,意為兄或哥)。苗族至今還存有祭祀祖先時使用的始祖兄妹的木雕像,雖然各地苗族對兄妹的名字稱呼有伏哥伏妹、伏羲女媧、姜央兄妹、央公央婆、兩相兩芒(葫蘆兄妹)、儺公儺母等各有不同,但皆指同一始祖先。
伏羲女媧圖
苗族文學與楚國文學
楚人的文學與苗族的民間文學也有共同之處,特別是格式上有共同點。楚辭《離騷》用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屈原的《離騷》是「述已之始生,以至壯卜大,迄於將終……稱古帝、懷神山、呼龍虯」,放言遐想。有人說,屈原在沅湘之間九年,行吟澤畔,《離騷》之作是篇千古奇文,是他的代表作。楚辭體的詩歌,傳統稱為「騷體」,其特點是喜用古代神話和傳說,創作上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時常用楚國方言並運用了楚語的雙聲疊韻和重疊字。騷體詩較多地運用「兮」字來調節詩句的節奏或用作語助詞。運些風格特點與苗族口耳相傳的古歌幾乎完全相同。苗族韻《加》(最古老的一種詩歌),是苗族神話、史歌和故事匯集的結晶。《加》長達一萬多行,詩句中常有提問或回答,從開天闢地開始,人類起源,各種種自然現象的產生,民族遷徙和發展……內容豐富,活潑動人。在其內容方面,則與楚辭《天問》有相似之處。《加》的開頭便提出「哪個生來最早啊?」慢慢追間到苗族傳說的姜央、修紐、火耐、剖帕、府方等,一直唱到「霧罩生白泥,白泥變成天,霧罩生黑泥,黑泥變成地」。「天和地相粘,地和天相連。兩塊厚東東啊,相連在一起 ….」
楚國服飾
《天問》全篇長三百七十四句。主要內容是針對宇宙未形成以前和形成以後天地之間的各種自然現象,神話傳說、歷史事實等提出一百七十二個疑問。先從宇宙問起,然後就天上的日、月、星、辰發問,再就地理知識發問。從古代的傳說和歷史一直問到楚國。全篇層次、條理非常清楚。苗族的《加》與之有相似之處,可能是其原始素材之一。楚辭的《九章》,屈原被放逐時的作品,也有不同認識,若按舊的排列則為《惜誦》、 《涉江》、 《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頌》、《悲回風》,其中《涉江》一說為屈原被放逐,過長江、洞庭湖到漵浦路上所作。從鄂渚(武昌)到漵浦時,而舍舟陸行,從枉渚到辰陽,叉復東至漵浦。一路之上,除重敘詩人的政治理想,還描寫了一些景物,用楚國方言、地名,如鄂渚、沅、湘、方林,枉渚、辰陽、漵浦等。楚方言如「運」即轉, 「長鋏』』即長劍, 「辛夷」即木筆,「壇」即中庭等。其中還有些楚方言,如「亂曰」苗語意為』「論」或「論是非」,《離騷》與《九章·涉江》等篇都有「亂曰」 作詩句的結語,譯成白話文時一般譯成「尾聲」,可能不妥。按苗語的含意應譯成「論日」、「按道 理說」較妥。
屈原
又如《懷沙》的「沙」用漢語解很難通,但用苗語譯成「歌」 (湘西苗語「沙』』為「歌」),《懷沙》即 抒發心中索掛懷念之歌。除此之外,楚辭的《九歌》,應 該是楚國的民間宗教舞歌,王逸在楚辭章句里說: 「九歌 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佶鬼而 好祀,其祀必作歌樂鼓舞以乘諸神。屈原放逐,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此作九歌之曲」。朱熹在楚辭集注中說: 「原既放逐,見而感 之,故頗為更定其詞,去其泰甚」。王逸或朱熹的注釋,都說明《九歌》是集民間祭祀歌之精華。苗族先民的祭祀歌中,除祭祀祖先和對世界萬物溯源外,有一些內容是表示人 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嚮往,或對愛情的追求,戀愛中的歡樂與痛營等等與生活結合緊密的事物。在祭典或歡宴時,多由巫師主唱,有的稱為「酒歌」,邊喝酒邊唱歌,或者邊舞邊歌。《尚書·伊訓》稱九歌「恆舞於歌,酣歌於室」。《詩經》載: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九歌雖是巫歌,但其內容不全是歌頌神明的,還有不少人世間的故事,既和祭神有關,又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與神之間,由既歌且舞的巫覡來溝通。這些都與現今仍盛行於苗誒地區的祭祀活動相同。
百鳥衣
苗語與楚語的異同點
在楚辭與楚方言中,我們可以找到與苗語音義相似的詞彙。在《方言》一書中,揚雄對楚國荊揚之鄙稱呼兄為「膊」的原因未詳。其實,苗語對兄的稱呼就是「膊」或「包」「荊揚之鄙」乃苗族先民曾居住過的地區,此稱謂乃苗語無疑。此外,還有不少意義相同或相似的詞彙,如楚方言的「革「、」耆」 (音垢,意為老者),「孀」(音游)「惕」(音羊,意為遊玩),「戾」(音雷,意為到達), 」泄、戲」 (意為休息)「陂」 (音比,意為山), 「繳」(意為多)等,與苗語的音義皆相同。
苗族鳥形步搖
諸民族節日各不相同,有的經過互相影響逐漸統一,但有的則仍是某一民族固有的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的端陽節,本來是荊楚人的浴蘭節. 《大戴禮記》日:「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沐蘭湯兮沐芳華」,故謂之沐蘭節。又謂之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草懸於門上以解毒氣。這一天,競渡和競采雜葯。後來,成為紀念屈原投汨羅江,並以投粽子祭祀。苗族至今以五月五日為節,舉行儀式,喝酒踩鼓舞,龍舟競賽,向江水中投食等活動。現在幾乎全國都過端午節,有的以龍舟競賽作為主題了。此外,荊楚人於四月八為節,此日諸寺設齋,以五包香湯浴佛,有的迎八字之佛於金城,設幡幢鼓吹,以為法樂。是日,有求子者向寺閣供奉薄餅以祈子。苗族亦以四月八日為一大的節日,據說是紀念一位民族英雄,但也有其他說法。以湘西與黔中地區的活動最為隆重,有唱歌、跳蘆笙,鼓舞、體育活動等。四月八作為節日,古有荊楚,今有苗人慶之,只是度節原因各說不一。
苗族龍舟節
根據以上的論述,可以推想苗族先民不「楚族先民是遠時代同一部落聯盟的兩個部落。由於長期的共同生,產生了彼此相似的始祖傳說、圖騰崇拜和文化、習俗。後來楚族日益強盛,尤其在建國以後,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輝煌的楚文化,其中不少是中華古代文化中的精華。近年出土的楚文物甚至使今人都贊嘆不絕。但是,苗族先民卻經歷了極大的歷史坎坷,不斷遷徙,對苗族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影響很大,居住地區極其分散,不能形成統一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由於苗族社會發展極為緩慢,至今尚保存著不少原始文化的殘跡。使我們得以藉此與楚族文化比較,探尋數千年前楚、苗先民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
⑥ 贊美苗族的詩詞
1、苗族姑娘
作者:短刀 現代
你在古苗河的溫眸中沐浴
流水親吻你每一寸肌膚
你是湘江打磨千年的玉
你是月光下晶瑩剔透的永恆
苗族姑娘
是誰卸下了你銀飾的花冠
教高山的流水托起你沉睡的夢
你是整個山谷的公主
壁立千仞是鐵將軍把守
誰都不能輕易靠近
你是天地間最美的虹
苗族姑娘
出門的時候母親為你做好了衣裳
蠟染的駿馬盡情飛度
錦綉的鳳凰自由騰飛
你是深山清澈的泉
你是江天金色的鳳凰
我開始懷疑我的聽覺
你一定是從遠古一路歌唱而來
我開始懷疑我的視覺
你走路的時候河水泛著金光
我開始懷疑我的嗅覺
你回眸一笑山花正開得爛漫
我開始嫉妒那吻你的河水
我開始敬畏那護你的高山
你是水中的阿狄麗娜
你的溫柔讓星光迷亂
苗族姑娘
苗族姑娘
頭戴王冠
身穿史詩
2、我是苗族人的漢子
作者:淡言 現代
我是苗族人的漢子
命中給過我陡峭的山峰,蔥郁的森林
伸手可及的鳥鳴
只要邁開腳步就能與草尖私語
我的財富不止於大山和溪流
不止於生輝的銀飾,古樸的吊腳樓……
苗家妹動人的情歌也會
一次一次讓我的血液
千回百轉
我有古銅色的肌膚,鋼鐵鑄成的軀干
山的脊樑
我有大自然賦予的靈性
只需大吼一聲
群山就會回敬我一萬次回聲
無須舞台,無須伴奏
歌聲是從骨子裡流淌出來的
青苔輔就的地毯
只須借一片森林作背景
就讓彩虹掛在樹梢上
啄木鳥的鼓點就會讓你魂不守舍
我不是手執經筒修行的信徒
我也依戀
山外燈紅酒綠的滾滾塵世
喜歡夜色中璀璨的霓虹
喜歡那些異族的兄弟和姐妹,喜歡
那些與命運抗爭的子民,同情
街頭乞討的殘疾人,流浪的狗貓……
我從不相信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
我只知道
太陽是從苗寨的對面坡爬上來的
越過我家的屋檐
與裊裊升起的炊煙相遇
把溫暖傳遞給吊腳樓前掛著的
一排排豐腴的玉米
我是苗族人的漢子
我用一把蘆笙吹響愛情,親情,豐收
我的歌聲高過山峰
長過直白向東的河流,只因
我是蚩尤始祖的後裔,苗家的漢子
3、西江千戶苗寨
作者:陳林海 現代
夜幕比我先到達西江
漫山遍野的燈光
早已為我准備好一場輝煌的盛宴
我木呆著
不知道從哪開始
才能摸到時間的軌道
雨是匆匆趕來的
一臉倦容
被我攙扶著從山腰走到山腳
吊腳樓躲在歷史的暗角
看熱鬧的人群
擠走了荷塘一夏的蛙鳴
我在想
第一盞燈是在哪個屋子裡最先點亮
然後再傳播火種
如果一年點亮一戶
那麼千戶千年的光陰
又要經歷多少艱辛磨難風吹雨打
這個屹立在天地間的露天博物館
把苗族文化擺放在山野間
用現代的方式演繹著
我真想像山間來回逡巡的風
從這一扇門穿過另一扇門
從這個朝代走到另一個朝代
(註:西江千戶苗寨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
4、苗族哭嫁
作者:獨上西樓 現代
哭完所有親人對自己的好
哭來所有親人
相送的豐厚嫁妝
明天我就離開父母
離開兄弟姐妹
離開生我養我的小村寨
隨喜歡又陌生的阿哥
去到從來沒有呆過的家
相處一個村寨的陌生人
今天
有一千個理由任性
今天
仍然是父母親最疼愛的閨女
今天
是兄弟姐妹們
形影不離的玩伴
今天
有一萬個理由哭嫁
我們以習俗的名義
給你幸福和庄嚴的儀式
哭嫁一個月
哭出所有的情感
前面那些手足情深的日子
在親情傾注中
我淚流滿面
請允許我哭得像個孩子
在哭嫁聲中
穿上苗族最美麗的服裝
戴上最愛的銀飾
我是從天上下凡的仙女
跨過娘家的門檻
美麗而自信
在我跨入婆家大門的那一刻
我會發自心裡微笑
給我深愛的人
和我喜愛的未來
我將成為最美的妻子
我將成為最好的媽媽
我站在哪裡啊
都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5、假如苗語消失了
作者:尋安 現代
假如苗語消失了
世界將缺少一件交流的工具
民族森林裡將有一棵古老的大樹死亡
只留下乾枯的軀體
所有的知識,所有的傳承
都將隨飄葉落下,化作泥土
供養給其他的大樹
幾百年後
那美麗的苗服,那精緻的銀飾
那潔白無暇的鴿子花,那多子多福的石榴圖
所有的種種……
都將接近死亡,或已經死亡
只留下一件件毫無生命力的器物
甚至連器物都不會留下
腐爛、風化在歷史的長河中
再過幾百年後
也許會有學者、考古學家知道但那又怎樣,徒留一聲聲可憐的嘆惜
到那時,還有幾個人
會記得"苗年」,會記得「四月八」
會挑花,會刺綉,會織錦,會蠟染
會製作那美麗的銀飾
對於苗族人而言,誰還會記得
也許都忘了
忘了苗族的歷史
忘了苗族的文化
忘了苗族的節日
忘了苗族的風俗
一切有關苗族的
苗族人都忘了
如果有一天
你遇見了我
我說我是苗族
但是
卻只能說其他民族的語言
只知道過其他民族的節日
你會怎樣看我
是憐憫,是嘲笑
還是無奈,又或是一笑而過
當今的社會
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
都遵循著自然的法則
強者生,弱著亡
苗族的語言正在逐步走向死亡
苗族語言的再生力正在不斷衰減
新生的事物,都一律沿用其他民族的名稱
什麼電腦,什麼手機,直接照搬
最可怕的是
許許多多的大人們,不再教導孩子們說苗族的話
不敢想像,幾百年後
苗族將往何處而去
還能往何處而去
⑦ 為什麼布依族男孩不能娶苗族女孩
首先,布依族的先民是貴州的土著,苗族是在古代遷移到貴州來的,在歷史上兩個民族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爭斗。小規模家族性的這在哪裡都存在。如果你的父母強烈反對你和苗族女子的婚姻,估計會是這個原因
大家都知道苗族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貴州附近,但是還有很多人生活在苗族的家庭中的,只是部分人生活在貴州一帶,苗族是一個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民族,她們都是非常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苗族的人性格非常的爽朗,都是直來直去的,有什麼不滿意就會直接說,最讓人羨慕的一點是她們所喝的水和呼吸的空氣都是非常新鮮的,所以她們會比城市裡面的人健康的多。
更多的是苗族的人美女是非常多的,而且都是有著很高的才藝,大家都知道苗族的美女喜歡用歌聲來表達,不管生活的是否開心都喜歡用歌聲來表示,所以這一點是讓漢族人無法接受的,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工作有壓力或者不開心的時候,會去KTV唱歌,以此來泄憤,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歌聲來回答,這個原因也是為什麼漢族人不喜歡娶「苗族美女」的原因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都是不同的,畢竟每一個女孩都希望嫁的是本地的人,也希望可以留在自己的家鄉,但苗族的美女都是住在山上的,如果一下子離開了自己從小到大的環境,所以很容易對於性格造成影響,男方是肯定不會願意主動去女方家裡,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原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