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雜技界知名度最高的吳橋人是誰
雜技之父--孫福有
孫福有,生於1882年,1945年2月17日病故於重慶,吳橋縣孫龍庄人。孫福有少年時代家中貧苦,父親早亡,跟著母親艱難度日。從小在吳橋民間雜技的熏陶下自練雜技,由於無師指點,孫福有吃了很多的苦頭。有一次,他看見一個耍馬叉的藝人表演馬叉,認為這是一個少吃苦頭的技藝,便潛心練習。約九歲時因與母親賭氣扛著馬叉隻身出門賣藝。孫福有在外一待就是十數年,回家時掙回了三十塊大洋。約在1902年孫福有跟范屯兩個姓王的雜技小班到京、津、東北、高麗演出,一年後去了俄羅斯。在俄羅斯加入了一個名叫巴羅斯基的馬戲團演出,後轉到伊扎克馬戲團。1904年孫福有回家,給母親帶回來約三百塊大洋,母親為他娶了一房媳婦。
1910年,孫福有從俄國再次回到吳橋,帶走女兒孫玉香、侄子孫吉堂等人,以「孫家班」的形式在伊扎克馬戲團演出。孫福有自身經過多年演藝活動,又學習了俄羅斯的馬戲、空中節目等,成為一位出色的演員。
1918年起,孫福有從俄羅斯繞道阿富汗、印度,於1920年回國。1928年,南下廣州、香港一帶。在香港時,得到香港商人資助,進一步擴大班底,建起了中國第一個大蓋篷,並將團名改為「中華國術大馬戲團」。
1929年,從香港到越南西貢,演出四十天,收入二十萬。後又到新加坡、緬甸、印度等地,期間馬戲團購進馬24匹、大象9頭,以及一些其他動物。在吉隆坡購置了動物大篷和小篷。在印尼購買了3輛轎車、5輛摩托、2部發動機。馬戲團陣容不斷擴大。孫福有在國外演出活動一直進行到1932年。
1933年,黃河決口,數十萬災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黃河賑災委員會電請中華國術大馬戲團回國賑災義演。孫福有率中華國術大馬戲團經香港、汕頭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演出。不到一旬收入二十多萬大洋,悉數賑濟災民。此時的馬戲團已有120餘人,馬40匹,象12頭,獅、虎、熊等50多隻。
抗戰爆發後,在戰亂中馬戲團正常演出無法進行,只能勉強維持,先後在江西、貴州、四川等地活動。1943年,在桂林結識了田漢,經田漢和桂林市長陳恩元的提議,將團名改為華僑國術馬戲團。
1945年,華僑國術馬戲團流動演出到了重慶,孫福有病故。一代雜技宗師離開了他為之貢獻了畢生的雜技事業。重慶各界為孫福有舉行了極其隆重的葬禮,當地軍界、政界、演藝界及其他各界近萬人參加了葬禮。
孫福有故去後,該團由其夫人余慧萍率領。1947年余慧萍離團定居上海。該團由孫吉成率領,1948年由於戰後環境艱難,該團無法維持而解散。
我也是一個吳橋人!!!!!
② 吳橋雜技有哪些
1、中國吳橋雜技團,雜技藝術迅猛發展,經全團藝術家的精心努力創作了《獅子舞》、《晃板》、《頂技》、《雙層鞦韆》、《柔術滾杯》、《龍舞》、《空中技巧》等。
2、吳橋雜技是河北省的漢族民俗雜技藝術。提到"雜技之鄉"人們多以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素稱。據有關史料記載,吳橋雜技歷史最悠久。相傳,吳橋是孫武後代的封地。吳橋姓孫的人也確實不少,以孫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孫、後孫、牌坊村等不下十多個村。吳橋古城東南面是一群土丘傳說是孫臏與龐涓打仗時擺"迷魂陣"的遺址。土丘南面十里處有個孫公廟村,村東有座孫公廟,廟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孫臏。中國吳橋雜技團,建立於1955年,是雜技之鄉唯一的專業文藝團體,陣容龐大,設備齊整,實力雄厚它匯集了雜技之鄉最著名的雜技藝術家100餘人,中國吳橋雜技團的演出節目構思新穎,技藝純熟表演驚險、奇特、幽默、滑稽,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
③ 當代著名雜技藝人有哪些
孫福有(1882-1945),吳橋縣溝店鋪鄉孫龍村人,自幼熱愛雜技藝術,練就一身精湛技藝。少年時家鄉遭遇旱災,農田絕收, 他和鄉親們一起背井離鄉,出外謀生,20歲獨自賣藝,出山海關一路闖盪到莫斯科,在一家雜技班當雜工,賣票、看房子、收拾道具,在繁重的工作中,仍不忘記苦練技藝,同時潛心揣摩俄國雜技藝術。經過兩年苦心鑽研,已經能夠出演《飛刀》、《馬叉》、《鑽刀門》等十幾個節目。他的演技既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又吸收了俄國雜技的精華,在莫斯科紅極一時。後來又從國內招募演員,增加了《空中飛人》、《跳板》、《大車輪》等10個大型節目,曾在俄國轟動一時。
1917年,孫福有獨立建班,先後輾轉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十幾個國家演出。經過多年的辛勤經營,1929年,組建了中國第一個馬戲團——中華國術馬戲團, 1930年,南下港澳和東南亞十幾個國家,聲譽日高,曾被泰國國王邀請到皇宮演出,被授予金質勛章一枚。這時的孫家班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節目最齊全的馬戲團,擁有14部汽車、120名演員、6隻老虎、9頭大象、4頭獅子、8隻豹子、10隻熊、30匹馬,經常上演的節目達50多個,坐席容納3000多人,鐵路運輸達16節火車皮,先後出國演出達18年之久,遍及30多個國家,在全世界影響很大。孫福有身為團長照常登台獻藝,拿手好戲是雜拌子,棒子、雪茄、禮帽、文明棍在他手中飛來飛去,神出鬼沒,使人眼花繚亂,驚嘆不已。耍飛刀更是一絕,用5把板斧代替飛刀,甩手出去,可甩十來米,緊擦合作者的頭、頸、肩上、腋下,插在身後木板上,讓人驚心動魄。孫家班每到一處,華僑們便奔走相告,引以為榮。
1933年,黃河決口,數十萬災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黃河賑災委員會電請孫福有回國賑災義演。孫福有率中華國術大馬戲團回到上海,在上海虹口扎篷義演31天,72場,場場爆滿,數以萬計的演出收入全部悉數賑濟災民。在此次演出期間孫福有結識了田漢、周揚、夏衍等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並保持著密切的聯系。1937年,**戰爭爆發後,孫福有率團從江西、湖南、廣東到達廣西,在日軍空襲間隙演出,李宗仁、白崇禧都成為座上賓。
1938年,中華馬戲團開始走上逃難生活。1942年,在桂林結識了田漢,經田漢和桂林市長陳恩元的提議,由「中華國術馬戲團」改名為「華僑國術馬戲團」。1943年,孫福有率團到達重慶,在較場口支起大蓋棚,常年演出。半個多世紀以來,馬戲團先後四次出國演出18年,巡迴演出多個國家和地區,均輝煌一時。八年抗戰,損失巨大,馬戲團從30年代「應有盡有、樣樣精彩」的頂峰而逐步垮了下來,作為中國第一個大馬戲團結束了,但他創造的劇團組織結構等形式被繼承了下來,孫福有的弟子和傳人在解放後成為全國各大城市雜技團的骨幹力量。
1945年2月17日,一代雜技大師在重慶離開了人世,終年61歲,消息驚動整個山城,送葬隊伍從校場口一直排到嘉陵江邊,馮玉祥、田漢、白楊等著名人士參加了殯葬儀式。
孫福有一生從事雜技事業,他用其畢生的心血,潛心研究,勇於創新,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雜技藝術的發展,是中國雜技史上有影響的一代宗師。
王寶合
倆手三球跟鬼賽王寶合5歲學藝,7歲登台,擅長表演:三仙歸洞、口中吃針引線、軟功縮骨,人送綽號「快手王」。
在雜技大世界景區中有一個典型的雜技小院,小院面積不大,自然幽靜,這就是「鬼手居」。兩個瓷花碗、三個小紅布包,一張鋪著毯子的平台。一位老人已年過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點仙風道骨之感,他的右邊擺著一張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
這是吳橋的傳統節目「三仙歸洞」,表演者是吳橋雜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藝術家王寶合。王寶合已年過六旬,他3歲喪母、6歲跟著父親王福春(著名老藝人,五十年代曾任吳橋縣群藝聯合會主任)早年在北京天橋賣藝。五十多個藝術春秋不但使王寶合學會了一套雜技絕活,還練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表演「三仙歸洞」,不同於大台節目,它與觀眾近在咫尺,且由觀眾參與進來,重在「賣口兒」(即語言表達),難在「救戲」(即收回無意或故意露出的馬腳)。它要求表演者手法運用靈 活,頭腦反應迅速,語言表達機智。節目看似小戲法,實則真功夫。但這對王寶合來說似乎駕輕就熟,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2002年他應邀到香港演出,被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譽為「鬼手」。
王寶合是位多面手,他的縮骨功夫也非同尋常,節目《穿小襖》是他的保留節目,《口中穿針引線》更是令人叫絕稱奇,但他最偏愛的還是「三仙歸洞」,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王寶合帶著他心愛的「三仙歸洞」,走過了很多地方,1951年,他隨父親赴朝鮮戰場進行慰問演出;1953年,去革命聖地延安慰問演出;1955年,成立「雜技二十團」,赴雲、貴、川、桂演出……回憶當年場景,王寶合至今記憶猶新,心潮難平。在去往拉薩的途中,當地藏民和哨卡軍人看到是來自雜技之鄉的藝人們,常常手拉手擋成人牆,不讓前行,渴求演員為他們表演。在一些藏族村落,虔誠的藏民看了他們表演的魔術後欣喜若狂,對演員們敬若神明,紛紛向演員們敬獻哈達,還要求演員為他們摸頂「賜福」。
王寶合就是這樣帶著「三仙歸洞」走過了幾十年,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對吳橋雜技的愛始終如一,如今也多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吳橋雜技走向世界,希望吳橋雜技旅遊能日漸興旺,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絕技後繼有人,「祖輩留下的傳統藝術不能失傳,我要一直把它傳下去。」現在有不少年輕人想拜王寶合為師,王寶合目前還在認真挑選適合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