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怎樣畫女妝
古時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喜愛「貼黃花」,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部臉兩頰上畫成各種花紋;也 有用黃紙剪成各種花樣貼上的。
先秦時已有。畫眉文筆,式樣繁多我,有鴛鴦眉、小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梭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倒暈眉等名目。至今仍流行。
古代美女化妝法則
花鈿
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裝飾。
關於花鈿的起源,據宋高承《事物紀厚》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因故稱之為「梅花妝」或「壽陽妝」。
至宋朝時,還在流行梅花妝,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簾隙,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
貼花鈿成風也是在唐朝。花鈿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古時候做花鈿的材料十分豐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還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來做花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異錄》上說:「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見古時婦女的化妝方式不僅豐富,而且別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鈿的顏色有紅、綠、黃等,大家熟悉的《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口紅
古代稱口紅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塗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鮮艷,給人健康、年輕、充滿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女性的喜愛。這種喜愛的程度可以從《唐書·百官志》中看到,書中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這里寫到用雕花象牙筒來盛口脂,可見口脂在諸多化妝品中有著多麼珍貴的地位!
口脂化妝的方式很多,中國習慣以嘴小為美,即「櫻桃小口一點點」,如唐朝詩人岑參在《醉戲竇美人詩》中所說:「朱唇一點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後,由於受吐蕃服飾、化妝的影響,出現了「啼妝」、「淚妝」,顧名思義,就是把妝化得像哭泣一樣,當時號稱「時世妝」。詩人白居易曾在《時世妝》一詩中詳細形容道:「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近似含悲啼。」這種妝不僅無甚美感,而且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時還流行用檀色點唇,檀色就是淺絳色。北宋詞人秦觀在《南歌子》中歌道:「揉蘭衫子杏黃裙,獨倚玉欄,無語點檀唇。」這種口脂的顏色直到現代還在流行著。當然,無論是朱赤色還是檀色,都應根據個人的不同特點,不同條件來適當加以選擇使用,千萬不能以奇異怪狀的時髦為美。
傅粉
傅粉即在臉上搽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妝方式。據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費,竟高達百萬兩!對於傅粉的方法,清初戲劇家李漁的見解頗為獨到,他認為當時婦女搽粉「大有趨炎附勢之態,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顯其黑」,鮮明地道出了化妝與審美的關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還把傅粉等化妝方式同道德修養相聯系,指出美容應與自我的修身養性結合起來,如東漢蔡邕認為:「攬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粉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順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這種觀點,不僅頗有見地,而且寓意深刻。
額黃
額黃,又叫鴉黃,是在額間塗上黃色。這種化妝方式現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於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據《中國歷代婦女妝飾》中記:這種妝飾的產生,與佛教的流行有一定關系。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進入盛期,一些婦女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將額頭塗成黃色,漸成風習。南朝簡文帝《美女篇》雲:「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這里說的約黃效月,就是指額黃的化妝方式。唐朝額黃盛行時,溫庭筠在詩中吟出「額黃無限夕陽山」之句,李商隱也寫道:「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唐朝牛僧孺在《幽怪錄》中還專門記述了神女智瓊把額頭化妝成黃色的故事。至宋代時額黃還在流行,詩人彭汝勵歌曰:「有女夭夭稱細娘,珍珠落鬢面塗黃。」這些都反映出古代婦女喜歡額黃的情景。
畫眉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產生於戰國時期。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畫眉。漢代時,畫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畫越好看。《西京雜記》中寫道:「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這是說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像遠山一樣秀麗。後來又發展成用翠綠色畫眉,且在宮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幾道《六么令》中形容:「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米庄台記》中說「魏武帝令宮人畫青黛眉,連頭眉,一畫連心甚長,人謂之仙娥妝。」這種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鮮事。《中華古今注》中說楊貴妃「作白妝黑眉」,當時的人將此認作新的化妝方式,稱其為「新妝」。難怪徐凝在詩中描寫道:「一旦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
到了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元稹詩雲「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詩中也說「新桂如蛾眉」。為了使闊眉畫得不顯得呆板,婦女們又在畫眉時將眉毛邊緣處的顏色向外均勻地暈散,稱其為「暈眉」。還有一種是把眉毛畫得很細,稱為「細眉」,故白居易在《上陽白發人》中有「青黛點眉眉細長」之句,在《長恨歌》中還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時畫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見經傳的就有十種眉: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光是眉毛就有這么多畫法,可見古人愛美之心的濃厚。
古代化妝品——
古代女子的「眉筆」:
據說畫眉之風起於戰國,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婦女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好怪異的化妝哦,還是做現代人好)。
古代女子畫眉所用的材料,隨著時代的餓發展而變化。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畫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種黑色礦物,也稱「石黛」。
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磨石黛的石硯在漢墓里多有發現,說明這種化妝品在漢代就已經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
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螺子黛則是隋唐時代婦女的畫眉材料,出產於波斯國,它是一種經過加工製造,已經成為各種規定形狀的黛塊。使用時只用蘸水即可,無需研磨,因為它的模樣及製作過程和書畫用的墨錠相似,所以也被稱為「石墨」,或稱「畫眉墨」。
到了宋代,畫眉墨的使用更加廣泛,婦女們已經很少再使用石黛。
關於畫眉墨的製作方法,宋人筆記中也有敘述,例如《事林廣記》中說:「真麻油一盞,多著燈心搓緊,將油盞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煙凝上,隨得掃下。預於三日前,用腦麝別浸少油,傾入煙內和調勻,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燈花,用尤佳。」這種煙薰的畫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則被美其名曰「畫眉集香圓」。元代之後,宮廷女子的畫眉之黛,全部選用京西門頭溝區齋堂特產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紀20年代初,隨著西洋文化的東漸,我國婦女的化妝品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畫眉材料,尤其是桿狀的眉筆和經過化學調制的黑色油脂,由於使用簡便又便於攜帶,一直沿用到今天。
芳澤可親——妝粉
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以米粉研碎製成,古粉字從米從分;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因為它是化鉛而成,所以又叫「鉛華」,也有稱「鉛粉」的。
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
關於米粉的製作方法,在《齊民要素》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viper膩的「粉英」,然後放在日中曝曬,曬干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由於這種製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製作米粉,仍然採用這種方法。
還有一種香粉,是用粟米製作,類同上,只是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便成香粉,由於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脫落。和米粉相比,鉛粉的製作過程復雜得多,從早期的文獻資料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含了鉛、錫、鋁、鋅等各種化學元素,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過脫水處理,所以多呈糊狀。自漢代以後,鉛粉多被吸干水分製成粉末或固體形狀。由於它質地細膩,色澤潤白,並且易於保存,所以深受婦女喜愛,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單純的米粉、鉛粉以外,古代婦女的妝粉還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
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還有以產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稱官粉);荊州的「范陽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增加為多種顏色,並摻入了各種名貴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大批妝粉實物相繼出土,有的盛在精緻的缽內,有的安裝在絲綢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從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妝粉,被製成特定形狀的粉塊,有圓形、方形、四邊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還壓印著凸凹的梅花、蘭花以及荷花紋樣。
奼紫嫣紅話胭脂
胭脂是古代婦女常用的化妝品,歷代典籍中有關胭脂的寫法有很多,如「焉支」、「煙支」、「鮮支」、「燕支」、「燕脂」、「閼氏」等等。
它是一種紅色的顏料,有種說法認為古代胭脂的真正產地是匈奴境內的焉支山,而「閼氏」這個名稱,是對匈奴人對宮廷婦女的一種稱呼,原指貴族正妻,因為這些貴族婦女常用「閼氏」妝飾臉面,所以「閼氏」成了她們的代稱呼。
據說胭脂傳入中原和張騫出使西域有關。所謂「胭脂」實際上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後被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艷的紅色顏料。
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這兩種胭脂都可經過陰干處理,使用時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塗抹。
到了大約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義。《紅樓夢》44回中有一段關於胭脂的描寫,說得非常形象。這種胭脂「也不是一張,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樣。寶玉笑道:『鋪子里賣的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上挑上一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用一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裡,就足夠拍臉的了。』平兒依言妝飾,果然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除了紅藍外,製作胭脂的原料還有重絳、石榴、山花以及蘇芳木等。重絳是一種絳紅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較濃重,不及紅藍鮮艷透明。在漢魏時常常被用來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種紅色顏料,在隋唐時常用來煉染女裙,時稱「石榴紅裙」,但也可用來製成胭脂。
與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種野生植物,經過提煉加工,則可為化妝材料。蘇方木也名「蘇木」,它的顏色雖比較黯淡,但作為染料餓歷史卻很長,早在魏晉時期就是一種主要的紅色染料。
由於胭脂的推廣流行,漢代以後,婦女作紅妝者與日俱增,且經久不衰。從大量的文獻記載以及形象資料來看,古代婦女化妝,往往是脂粉並用,單以胭脂妝面的比較少見,具體做法可分為三種:
1、在化妝之前先將胭脂與鉛粉調和,使之變成檀紅——即粉紅色,然後直接抹於面頰,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經被調和成一種顏色,所以色彩比較統一,整個面部的敷色比較均勻,能給人以莊重、文靜之感,所以多用於成年婦女;
2、先抹viper,再塗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兩腮,所以雙頰多呈紅色,而額頭、鼻子以及下頜則露出viper的本色來,中國古代傳統畫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說,就是根據這種化妝方法而來(實物可見唐寅的繪畫,裡面大多數女性都是這樣化妝的),從圖象來看,這種妝式常用以青年,歷史書中的「桃花妝」一詞,即指這種妝式;
3、先在面部上塗抹一層胭脂,然後用viper輕輕罩之。由於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稱也不同,濃艷者稱「酒暈妝」,稍淺一些稱「飛霞妝」。
據記載,紂王愛將凝固的花汁給寵妻愛妾染指甲和化妝面容,因這種化妝品最早源於燕國,所以後人就把它叫作「燕脂」。
遠在漢代,中國女子已廣泛使用口紅。從二千多年前的前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的漆器梳妝箱中,除有發綹、梳子和香粉外、還發現有燕脂。
眉筆在古代又名「黛」,歷史也頗悠久。據文獻記載,侍奉前漢宣帝的京都知事張敞最愛為其妻用黛畫眉。後漢初期,長安地區的女子盛行畫「寬眉」,當時用的是青藍色眉筆。到了唐代,則流行畫蛾須(觸角)眉。
唐代還流行「紅妝」、「朱臉」和「紅臉」,這是女子在化妝前先在臉部抹上viper,再塗上紅色胭脂。據傳說,楊貴妃去後宮同雙親告別時,淚水縱橫,臨上車時,因天氣寒冷,臉上的淚水竟凍結成紅色的薄冰呢!……此外,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貴妃因體態豐滿,每當盛夏季節便熱得喘不過氣來,汗水盈盈,每當她用手絹抹臉時,手絹就變成紅色的了。
唐代大詩人也寫過《時世化妝》一詩,詩中描述了當時長安女子流行在唇上塗黑油(稱為「烏膏唇」),臉上抹viper的化妝術。
公元601年,高麗僧把口紅傳到日本,所以當時的《吉祥仙女圖》中的仙女們的唇上都塗有口紅,但日本女子普及口紅化妝還是在十八世紀初,那時的女子為了使口紅抹得濃些,都愛在塗口紅前先在唇上塗上墨。
--- 小貓pu老鼠 傳呼 道具 |【引用該樓並直接回復】
『貳』 古裝美女的畫法
古裝美女的畫法如下:
1、畫個八字劉海,大圓頭,兩個橢圓做雙雲發髻。
2、半圓畫出臉,再用兩個半圓畫耳朵。
3、畫上兩個圓點做眼睛,畫兩個圓圈做腮紅,畫個彎彎的嘴巴。
4、寫個數字6做衣袖,對稱畫個反著的6字。畫出V字衣領。
5、畫個長長的半圓做裙子,畫個弧線連接兩片衣袖。
6、裙子上畫幾道平行的弧線,營造出百褶裙效果。
7、塗上顏色,上衣用粉色,下裙用黃色。
4、 那眼神優雅、嫻靜,雙眼回盼流波,像是俏麗的江南女子;但又掛著一絲倔犟的波紋,又帶著北國女兒的神韻。
5、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6、 挑眉淡掃如遠山,鳳眉明眸,顧盼流離間皆是勾魂攝魄,玲瓏膩鼻,膚若白雪,朱唇一點更似雪中一點紅梅孤傲妖冶,簡直活脫脫一個從錦畫中走出的人間仙子。
7、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8、 魔鬼般惹火的身材,一頭大波浪形金黃卷發發出耀眼的光芒,修長的大腿穿著一條鵝黃色的超短迷你裙,顯出身材的完美絕倫。
『叄』 轉 看看韓國女人是怎麼化妝的
看看韓國女星一張張精緻得難以抗拒的臉吧,70 年代初出生的金南珠、沈銀河、高小英…還有新生代的"韓國第一美女" 金喜善、"野蠻女友"全智賢,她們優雅的形象令中國的女孩子們趨之若鶩,而要學習和打造韓國式的靚麗。 首先就要認識其文化基調: 1、韓國女性跟女性一樣,視化妝為禮儀,沒化妝就等於沒有禮貌,一般女人不化妝是不能出門見人的,所以走在韓國街頭,即使是路邊擺攤兒的老大媽也常常是塗著亮麗的口紅; 2、在韓國人的美容觀念中,護膚佔有重要的地位,這似乎已經成為典型的東方美容觀了; 3、彩妝方面,韓國女性秉承和發展了東方的整體性和完美性,從膚色到各細部的化妝都一絲不苟,色彩的搭配也多採取"屢戰不敗"的保險組合。 下面,我們就對韓國式的美容化妝作個全景展示,供朋友參考。 韓國風格妝容要訣 ●厚白的粉底韓國女性偏愛白色肌膚,為了達到"白"的效果,她們會把粉搽得很厚,韓國出品的粉底通常都有偏白或矯色的功能。 ●細眉韓國女性在眼妝方面最講究的是雙眉,韓國女孩子的眉毛通常都非常細,有的是將眉毛整條剃掉,再畫上細眉。 ●橙、咖啡色眼影橙色、咖啡色眼影是韓妝的主流,而年輕人則開始選擇一些淺色系列。 ●少用胭脂韓國女性多喜歡搽很厚的粉,所以胭脂搽得很淡,甚至不搽。 ●深色唇韓國女性多喜歡用深色唇筆,勾一條很深很明顯的唇線,而且不論季節,都必定堅持以深色示人。 ●繽紛甲韓國女性基本都喜歡七彩繽紛的指甲油。 ●直長發韓國女性大都喜歡留一頭直直的長發,年輕一些的則喜歡把長發染成啡金色。 韓國女性化妝細節 ●發型--七色亮彩爭"鋒頭" 1.韓國的發型早已擺了傳統的盤頭式樣,隨之而來的不僅是變幻多姿的發式,更有讓你瞠目結舌的七色彩虹。 2.先進的染發技術讓頭發也能"隨心換色",退色劑可以使黑頭發慢慢蛻變成棕色、黃色、甚至灰白色,然後再加入自己喜歡的顏色,擁有一頭鮮亮的銀發或是黃發也不難。 3.發型的修剪也能充分展現個人魅力,記得HOT 中五位成員那各具特色的發型嗎,或垂發遮面,或長發披肩。 ●眉型--展示圓弧形的魅力 1.眉型不是細細地將現有的眉毛描成圓弧形,而是將眉毛的末端稍稍刮掉,將眉毛的整體輪廓修成圓弧形。 2.描眉時用的不是眉筆,而是眼影,這樣才能帶來柔和的感覺。 3.用眉筆整理眉毛末端的線條。 4.眉毛前端可以不用眼影,而用透明的睫毛液細心梳理。 ●眼影--點睛之筆決不馬虎 1.多數韓國人擁有一對不怎麼大的眼睛,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眼部的化妝成了她們決不能馬虎的一個步驟,特別是眼線。既然是化妝就不能少了畫眼線。 2.眼線通常用眼線液,達到放大眼部的視覺效應。 3.在眼影選擇上多以接近膚色的淺色眼影為先,如杏黃色、粉紅色、金黃色、銀灰色等,相反突出眼部立體感的深色眼影並不受韓國女性鍾愛。 ●粉底--盡顯高貴氣質 1.先用稍帶紅色的液體粉底霜輕輕塗抹於整個臉部,用手輕輕拍打直至滲入皮膚吸收。 2.再用帶有黃色的粉底霜少量塗於臉部,用手指輕輕抹勻,黃色粉底霜具有和諧調理皮膚光澤的作用。 3.千萬別忘了胭脂,輕輕點上粉紅或橘黃色的胭脂,會給自然的皮膚增添活力。 4.還可以用粉底霜勾畫外圍唇線,再用光亮潤唇油展現嘴唇的本色。 ●唇色--完美唇型加豐盈色澤 1.記得一定要先用唇線筆勾畫出唇廓,唇型則採用經典的美人標准。 2.塗唇膏前可以先用護唇膏補充水分,同時也方便上色。 3.顏色的選擇上,正紅系列一直是"受寵"的對象,由於韓國人膚色較白,大紅、深紅、橙紅、絳紅等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出眾效果,甜美迷人。 韓國女性五款流行妝容 ●容妝一:回味典雅 眼部杏黃色眼影均勻塗在眼蓋上,外眼角用少許粉紅色作點綴,用眼線筆自然地描好眼線,最後刷上睫毛膏,使眼睛顯得清晰而有神。 唇部先描出理想的唇型輪廓,擦上唇膏後塗上唇彩,一個鮮明潤澤的唇部化妝告成。 臉頰兩腮輕輕掃上腮紅,令白皙膚色更顯高貴。 ●妝容二:勇於透明 眼部不使用眉筆,而利用眼影刷和眼影,將棕色和白色混合後使用,畫出不露痕跡的眉型。用不帶珠光的近膚色塗在眼窩上,再塗淺桔黃色,眼線要盡量貼近睫毛,並且不畫眼尾。唇部用桔黃色護唇膏均勻塗抹,或用透明唇彩來增加光澤。 臉頰在顴骨上方用杏黃色腮紅,因要體現原本膚色,所以腮紅不能太重。 ●妝容三:品味性感 眼部在眼窩處均勻地塗上了金色眼影,眼角部位則塗上淡淡的杏紅色,上下眼線部位則使用蘋果綠眼影,出來的效果就是眼部華麗又有質感。 唇部深紅色唇膏可以勾勒出鮮明嘴唇,後塗上有光澤的唇彩。 臉頰微微泛起粉紅色。 ●妝容四:玩味時尚 眼部選擇黃綠色的眼影來處理眼眉,拉長眼線至眼尾外,強調濃密,卷翹的長睫毛可以先刷上無色的纖維睫毛油來增加長度,再反復刷上帶小閃片的睫毛膏。 唇部不畫唇線,用稍帶粉紅色的金色珠光唇膏畫出亮澤的嘴唇。 發型塗上定型發膏後用手指隨便抓捏幾下,讓波浪型頭發自然垂下固定,營造羅曼蒂克的自然感覺。 ●妝容五:女人味十足 眼部白色珠光粉均勻塗於整個眼窩,橙色珠光粉塗於雙眼皮部位,藉助眼線液畫出很粗的眼線,然後用睫毛膏刷翹睫毛。 臉頰以顴骨為中心順著斜線輕輕塗上橙色腮紅
『肆』 古代女性如何畫眉
在答題前先一起欣賞一首詩,朱慶餘的《近試上張籍水部》
說真的,宋詞君第一次知道女性畫眉是從這首詩知道的,然後我還驚訝,原來古代女子也會畫眉,接著查了資料,驚呆了,每個朝代還流行不同的款式和眉形,而且畫眉還有很長的 歷史 ,比詩詞還長,比儒家思想還長,好吧,原諒我的無知。
其實,畫眉早在商周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那時候女子都是把自己的眉毛刮掉,用黛(這是一種偏青黑色的顏料)來畫眉毛,那一時期流行蛾眉。
秦漢和魏晉南北朝,則一直流行細長眉。這個時候用的是畫眉石來畫眉,用的時候,放在硯台上,不是毛筆的那個哈,研磨成粉末,再加水,塗上眉梢。
到了唐宋兩代,眉形就不在只是一種流行方式,唐朝剛建立的時候,眉形偏濃且闊長,到了玄宗時期,眉形又跟漢朝一樣了,追求纖細修長,再往後又變成了眉形短而闊。畫眉的方式雜用前面說到的黛和煙墨,而煙墨比畫眉石更簡單,已經加工好,用的時候加水就可以塗了。
元代,開始流行一字眉,明代的眉形則是纖細帶著彎曲,清代就更進一步,不僅彎曲,還要眉頭高眉尾低,整個呈現的是纖細修長。
宋詞君通過把畫眉的 歷史 走一遍,順便在裡面夾雜了題主要的答案,具體方法比較簡單,在此不贅述。如今的畫眉更簡單了,一枝畫眉筆,左一下右一下,再塗點口紅,擦點粉底,是不是可以出門了,就是需要一兩個小時而已。女性朋友,你們說是嗎?
歡迎關注每天讀宋詞,愛詩詞也愛美哦。
(唐代節度使家族盛妝女眷)
「古代」,是個太寬泛的概念。
就中國來說,1840年以前,都可稱古代。「上下五千年」,只能擇其要說個大概。
五千年前,中國古代女性也畫眉么?
盡管尚無確鑿證據,但據推測,大概率是會的。
目前中國出土的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物中,已有石質、骨質、木質等裝飾物,顯然女性佩戴的可能性更大於男性。
新石器時期的仰韶、高廟、紅山、良渚文化出土物中,玉質裝飾品數量明顯增多,且更適於女性佩戴。
(唐初淡妝女子)
飾品與化妝,應該屬於「如影隨形」發生的 社會 生活現象。
上世紀80年代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所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K2:296-1號青銅小立人,雙眉和眼眶描畫黛色;K2:58號青銅頭像,雙唇塗了硃砂。
三星堆遺址的特殊條件,使遺物保存完好。其他遺址不過不能很好保持數千年前的原貌而已。
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曰:「(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燕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塗之作桃花妝。」
可知,「胭脂」一詞,來自「燕支」,北朝後改「支」為「脂」。以紅藍、重絳、石榴花、蘇方木等,合以牛髓、豬胰等製成。張騫出使西域,亦帶回那邊的「胭脂」。
上說燕脂「起自紂」,時間上倒可與三星堆銅器互證。當然,大大早於這個年代的可能性更大。
(唐初淡妝貴婦)
那個時候的女性,「塗脂抹粉」同時,也就畫眉了。
《楚辭.大招》雲:「粉白黛黑,施芳澤只。」《注》:「言美女又工妝飾,傅諸脂粉,面如白玉,黛畫眉鬢,黑而光澤。」
「黛」,就是「黑」,也是「墨」,所以亦稱「粉墨」。
《戰國策.楚策》:「彼周、鄭之女,粉白墨黑。」《注》:「別本作『黛黑』。」
《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畫眉的「黛」「墨」,即是天然黛石或人工「炭條」抑或乾脆用墨。
五代時,曾有治墨大師,皇家因其墨好,收買來燒去煙灰,專門給女眷宮女畫眉。
後來,又有專門用於畫眉的青黑色顏料,稱為「黛螺」。唐顏師古《隋遺錄》稱之為「螺子黛」或「螺黛」。
(晚唐盛妝貴婦)
不過,也有「粉白黛綠」一說。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
盛唐,亦是女性「塗脂抹粉」化妝之盛世,女子畫眉也多姿多彩。
唐代女性的「眉式」有十多種,從敦煌壁畫看,「主流眉式」有「長蛾眉」「柳葉眉」「桂葉眉」「翠眉」四種。
「長蛾眉」長而細。 李賀《十二月樂辭》雲:「長眉對月斗彎環」。
「柳葉眉」中間略粗,兩頭尖細,形似柳葉。 韋庄《女冠子》曰:「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桂葉眉」是唐代女子崇尚的闊眉之一種,狀如桂葉。 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所畫如是。
「翠眉」以石綠化成,亦為 時尚 ,即似韓愈詩所雲。 唐和凝《楊柳枝》詞曰:「映花時把翠眉顰」亦是。
(唐代翠眉菩薩像)
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說:「前代婦人以黛畫眉,皆雲『眉黛遠山』。今人已不用黛而用墨畫眉。」
可見,宋以前,「黛石」畫眉仍為 時尚 ,而宋已改用「墨」。
《紅樓夢》第三回說到寶玉初見黛玉,問過名後,欲送黛玉一「字」道:「《古今人物統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遂成「紅樓」一曲婉約哀歌。
「畫眉」,是唐代女子化妝的「重頭戲」之一,另外還有「紅粉妝」和「花鈿」。
「紅粉妝」,即用紅色胭脂塗染面頰和雙唇。此風俗始於秦漢。李白《浣紗石上女》雲:「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
貴族婦女以胭脂或丹青在臉頰、額頭或太陽穴兩邊畫圓點或其他圖形,稱為「花靨」。「花鈿」就更復雜,是在眉目或額頭之間用金、銀、玉翠等製成五顏六色的裝飾物,此亦為貴婦之化妝方法。
(晚唐盛妝女子化妝要點)
唐後期開始,貴族女子化妝更加「程式化」。包括花鈿、畫眉、斜紅、點唇、妝靨和胭脂紅妝等等。就平民女子的化妝來說,基本只花鈿、畫眉、點唇幾種。
自然,不管幾道程序,畫眉,總離不開「修眉」。
唐朱慶餘詩雲:「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是講畫眉的顏色。
唐張說詩則曰:「自憐京兆雙眉嫵,會待南來五馬留。」
這個「京兆」,說的是西漢京兆張敞。《漢書.張敞傳》載:「敞為京兆,……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
這本是「戲言」,說張敞天天給老婆修眉畫眉,起個綽號叫「眉憮」。後來,「眉憮」成了「眉嫵」,形容修過、畫過的眉毛好看,以致後來專門有了一個「詞牌」叫「眉嫵」,亦名「百宜嬌」。
(盛妝宮女)
總之,修眉畫眉,秦漢以來就是個「技術活」。
而且,唐代的化妝包括畫眉,對後世之女子化妝影響深遠。
早在 戰國 時,就有 婦女用燒焦的柳枝在眉毛上塗畫,使眉色深邃。《米庄台記》中說「 魏武帝 令宮人畫青黛眉,連頭眉,一畫連心甚長,人謂之仙娥妝。」這種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鮮事。
後來人們發現了「石黛」,一種黑色礦物,可以用於染眉。描畫前必須先將石黛放在石硯上磨碾,使之成為粉末,然後加水調和。畫眉,加上之後的點朱唇,胭脂等,後來被統一納入漢妝的體系。 漢代 的眉妝越畫越好看。《西京雜記》中寫道:
「 司馬相如妻文君 ,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這是說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像遠山一樣秀麗。
除了石黛,還有銅黛、青雀頭黛和螺子黛。
銅黛是一種銅銹狀的化學物質。青雀頭黛是一種深灰色的畫眉材料,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傳入。螺子黛則是 隋唐時代 婦女的畫眉材料,出產於波斯國。《中華古今注》中說 楊貴妃 「作白妝黑眉」,當時的人將此認作新的化妝方式,稱其為「新妝」。難怪徐凝在詩中描寫道:「一旦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
到了 宋代 ,女人們就不再用石黛了,而是用畫眉墨。 宋人筆記 中記載如《事林廣記》:
「真麻油一盞,多著燈心搓緊,將油盞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煙凝上,隨得掃下。預於三日前,用腦麝別浸少油,傾入煙內和調勻,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燈花,用尤佳。」
今天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製造出屬於自己的 宋代眉粉 。
兩漢時期可以說是上承先秦列國之俗,下開魏晉隋唐之風,開辟了中國畫眉史上的第一個高潮。漢代眉妝分為數種樣式,那麼在漢代最常見的眉妝是什麼樣子的呢?
八字眉
古代婦女眉式名。據《事物紀原》說,漢武帝曾令宮人畫八字眉,後歷代相沿習,尤盛行於中、晚唐時期,其雙眉形似「八」字而得名。眉尖上翹,眉梢下撇,眉尖細而濃,眉梢廣而淡。
遠山眉
遠山眉,最早源於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流,故悅長卿之才而越禮焉。」「遠山眉」,也有詩句"眉如遠山含黛,膚若桃花含笑,發如浮雲,眼眸宛若星辰」,形容女子漂亮非凡。遠山眉細長而舒揚,顏色略淡,清秀開朗。
愁眉
愁眉脫胎於「八」字眉,眉梢上勾,眉形細而曲折,色彩濃重,與自然眉形相差效大,因此需要剃去眉毛,畫上雙眉。《後漢書•梁冀傳》言:「(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此舉影響很大,「至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諸夏皆放(仿)效。此近服妖也。」由此還產生了一個新的詞語——「愁蛾」,後世常用以形容女子發愁之態,謂之愁蛾緊鎖。
黛眉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產生於戰國時期。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畫眉。漢代時,畫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畫越好看。《西京雜記》中寫道:「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這是說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像遠山一樣秀麗。後來又發展成用翠綠色畫眉,且在宮廷中也很流行。
柳葉眉
眉型彎曲的幅度相當大,同時呈現弧型的這種眉毛,且從眼頭長長的到達眼尾的後方,在漢代有這種柳葉眉的女子,都是善良無比、心腸特軟的溫柔佳人,不過生有這種眉型的女子並不多。前蜀,韋庄《女冠子》詞:「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元楊維楨《冶春口號》之六:「湖上女兒柳葉眉,春來能唱《黃鶯兒》。」《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配著她那柳葉眉兒,杏子眼兒,玉柱般鼻子兒,櫻桃般口兒,再加上鬢角邊那兩點硃砂痣,合顋頰上那兩點酒窩兒,益發顯得紅白鮮明。
古人怎麼修飾眉毛
關於漢代女子妝眉的方法,除了描畫之外,還需要藉助工具修飾。漢劉熙《釋名•釋首飾》:「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即古人畫眉是先拔去眉毛,然後再描畫上去的。在馬王堆一號漢墓中的五子漆奩中就發現有一把角質鑷,長17.2厘米。鑷片可以隨意取下和裝上,柄製作精細,並刻有幾何紋飾。《釋名•釋首飾》中寫:「鑷,攝也,攝取發也。」《太平御覽》卷七百一十四引《通俗文》:「披剪須發謂之鑷。」可見,鑷即拔去發須之用。當然,除了發須,眉毛當也屬此列。實際上,古代女子也並不都是完全拔去眉再畫之的,只是畫一些特殊造型的眉時,才不得己拔去,和現代人其實是一樣。
古代女子們的閨房之樂特別有趣,像現代女子們化妝打扮是為了取悅自己,但是,在那個謀生與謀愛一樣艱難的古代,女兒家們畫眉打扮,為的無非是拴住男人的心。
我們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們一般都是用「黛」描眉,眉毛的樣式在唐代流行宛如葉子那般粗寬濃的眉毛,而宋代女子們的眉毛比較小巧溫婉,流行纖長的眉毛。
除此之外,關於畫眉有關的詩詞,我最喜歡的還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寫的《菩薩蠻》里「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在這里,溫庭筠用精緻華麗的筆墨描寫了庭院深處女子思念良人的場景。她原本是妙齡年華,生得婀娜多姿,宛如花兒那般明艷動人,奈何良辰美景沒人陪著欣賞,她也不想梳妝打扮。
在這里,也能夠看見唐代比較流行的「小山眉」與「娥眉」,顧名思義,即像青山那般彎彎的眉與細長的眉形。
這首詞寫的是一個女子起床後的片段,大多數女孩子起床後都會施粉黛、穿新衣。然而詞中的女子並沒有這樣做,她起床後十分慵懶,懶得畫蛾眉懶得梳洗,一個「懶」字可謂是點睛之筆,細膩描寫女子閨怨心情。從這也能得出古代女子畫眉二三事。
用螺子黛畫呀!
用的是一種銅鏡照面吧?!
『伍』 眉型有哪幾種
眉形有弦月眉、一字眉、三角眉、ㄟ字眉、柳葉眉、八字眉等,具體如下:
拓展資料:
眉形即眉毛的形狀。大約分為弦月眉、一字眉、三角眉等。眉形從某個角度來說反應了一個人的性格態度。一對漂亮的眉形,就像名家設計的頭發一樣,對我們有絕對的加分效果,不同眉形給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同。
一、眉形分類
1、一字眉:給人一種有擔當,思想縝密,做事有計劃,給人果斷明快的印象,適用臉型較長的人。
2、弦月眉:讓人感覺你是一個感情細膩,思慮深遠,而且氣質優雅的人。適用瓜子臉。
標准型眉。給人舒展、大方、優美的感覺。
3、柳葉眉,眉頭和眉尾基本上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這樣的眉形比較百搭,會給人精緻秀氣的感覺,沒有攻擊性。
4、三角眉:性格堅毅,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放棄。做什麼事都能堅持到底,因此屬於好眉形之一。
5、ㄟ字眉:個性很高傲、固執,對自己很有自信,比較相信自己,不容易信任別人。
適用行業/臉型: Model、自由業/方型或圓型臉都可
劍眉上揚:富正義感又很剛強正直,缺點是不自量力,有點任性。
適用行業/臉型: 律師、業務人員/臉圓者
眉毛雜亂:心思沖動、任性,而且喜怒無常,對人際關系會有負面影響。
二、自然畫法
1.用眉刷蘸取淺色眉粉,以平刷的方式從眉頭向眉峰淡淡地掃上一層輪廓。
2.再蘸取深色眉粉,將眉刷豎起,描繪出眉毛下緣的輪廓,
從距離眉頭1cm的位置一直拉到眉尾。
3.依然將刷子豎起描繪眉尾的部分,呈現出銳角的細線條。
4.千萬不能從眉頭到眉尾都一樣深淺,否則會令眉毛顯得非常粗。
5.初步完成後,如果雙眉仍有眉毛教稀疏的部位,可以用眉筆輕輕勾畫。建議將眉筆橫過來畫,畫出的眉色不會過深或太硬。
6.最後,從眉峰至眉尾的位置描畫出柔和的線條,將有空隙的部分填補上色。
網路--眉形
『陸』 古代女子的眉毛有哪幾種
1、柳葉眉
柳葉眉,眉毛兩頭尖,呈柳葉型。是一種經常受到稱贊,女子都喜愛給自己描畫的眉形。眉型彎曲的幅度相當大,同時呈現弧型的這種眉毛,且從眼頭長長的到達眼尾的後方。
2、分梢眉
古代婦女眉式名,即因眉梢分叉而名之。眉尖細而色濃;眉梢廣、分叉而色淡。據《海錄碎事》載,曾盛行於唐代玄宗時期。
3、長眉
漢代在貴族婦女中流行以長眉為基本式樣的眉妝。長眉是在蛾眉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它的特點是長而闊。
4、八字眉
漢武帝曾令宮人畫八字眉,後歷代相沿習,尤盛行於中、晚唐時期,其雙眉形似「八」字而得名。眉尖上翹,眉梢下撇,眉尖細而濃,眉梢廣而淡。
5、遠山眉
最早源於劉歆的《西京雜記》卷二,遠山眉的特點是細長而舒揚,顏色略淡,清秀開朗。
除此之外還有雲紋眉、蝶翅眉、柳葉眉、蝠形眉、螳螂眉、鴛鴦眉、花眉、直眉、環眉、刁眉、方眉、尖眉、點眉、鴨蛋眉、棒槌眉、葫蘆眉、火焰眉、壽字眉等。
《丹鉛續錄》載:「唐明皇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又曰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柒』 眉毛種類的圖片
1、柳葉眉:細彎長柔和嫵媚,適合小臉、眉峰在1/2處。
2、高挑眉:(又名為歐式眉、細、彎適合方臉和圓臉)整條眉有上揚挺拔的傾斜度,眉峰的弧度上挑拉長,有拉長臉型的作用。
3、一字眉:(冷靜、溫柔適合長臉)平直、短粗、微有眉峰。這種眉型顯得純朴可愛,在視覺上有強烈的效果,可使得臉變短,窄額頭變寬些,一字眉形適合長臉。
4、標准眉:也叫自然眉,眉頭比眉尾低一點,眉峰在整個眉的2/3處,這種眉自然,大方適合東方人的臉型。基本上適合任何臉型。
5、劍眉:文雅、陽剛形狀似寶劍、粗濃略長稜角分明,適合男士,劍眉,直而末尾翹起略呈劍形的眉毛,俗稱倒八字眉。
6、大刀眉:陽剛、正義、形狀似刀,粗、濃、稜角適合男士。
歷史的眉形的理解:
1、晉朝
晉時還有翠眉,當時很流行的面妝就是 「翠眉警鶴譬」。(見崔豹《古今注》)我們從江淹的《麗色賦》及多首唐詩申都可以看到詠翠眉的文句。翠眉已成為美女的代稱。此外,還有柳葉眉,或稱柳眉,指畫成綱長的秀美之眉。
2、北朝
北朝時期,敦煌石窟中的女子眉式有兩種,一為細長倒八字眉和上翹細長眉,如西魏第285窟的供養比丘就為此眉。這就是梁簡文帝《詠美人妝詩》中的「散黛隋眉廣,胭脂逐臉生」的描述。另在顧愷之的《列女圖》中亦可見到。另一種為闊一字眉和闊八字眉。
一字闊眉,眉形粗闊,眉尾稍翹。如北魏第254窟,屍毗王本生中的飛天,北周第428窟,中心柱北向龕壇沿供養人,和第263、431、435窟以廢北周第296、297中女子眉飾。闊八字眉,這種眉型以闊為主,兩眉距離較近,尤其眉頭接近,眉尾翹,雙眉為八字底。如西魏第285窟諸天女眉飾。此眉與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卷》中女子八字長眉近似。
3、隋代
隋代相繼出現了畫眉史上的高潮,隋煬帝重金從波斯進口大批螺黛,以供後宮女子畫眉之用。顏師古《隋遺錄》載:「由是殿角女爭效為長蛾眉,司宮吏日給黛五斜,號為蛾綠。螺子黛出波斯國,每顆值十金。後征賦不足,雜以銅黛給之,獨繹仙得賜螺子黛不絕」。可想而知,昂貴的螺子黛,亦使「黛螺」成為眉毛的美稱。
隋代莫高窟壁網中也繪有長眉女子,如第62窟西壁龕頂北側持拂天女。敦煌此時除了長眉,尚有闊、短一字眉和兩眉雙連闊柳眉。如第305窟北壁下部供養人等。此外,敦煌隋代洞窟中還出現了一種上挑壽眉,如第313窟北壁說法圖中飛無,時尚有八字闊眉,如第303窟中心柱座東向西供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