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後甘宇失聯的17天:靠喝水吃野果充飢,晚上是如何生存的
在白天的時候甘宇靠喝水吃椰果沖擊,晚上的時候則在樹叢中避風避寒,在被相關人員發現時,這名男子已經在猛虎崗的山中躺了兩三天,萬幸的是救治的及時,並沒有生命危險。
天災人禍來臨時會帶來巨大的危害,對於普通人來說,在遇到地震時,一定要學會做好自我保護工作,在這次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在地震之後,這名男子放棄第一時間逃生,緊急打開兩個水閘,避免了下游村莊被淹,是一個非常敬業的人,同時也做了一件令人尊敬的事。
在遇到地震時一定要學會第一,時間保持冷靜,盡可能的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通知他人,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損失干預下落不明之後,甘宇的家人感到非常無助,因為在地震發生之後,施工現場出現了山體滑坡,有攻有被困。
2. 10種美味小野果,吃過都是爺爺輩,好多你肯定見都沒見過
第一種:杈杷果
又名健身果、相思果,這種果實呈艷紅色,果味濃甜芳香,肉質細嫩,清香甘甜,且無核,非常好吃。
第二種:馬泡瓜
有點像西瓜的濃縮版,青色的時候味道非常苦,變黃成熟後香味很濃,相隔甚遠都可以聞到,馬泡瓜果皮很薄,吃起來很是香甜。
第三種:刺梨
這種果實呈扁球形或圓錐形,表面上有密密麻麻的刺,極為扎手。果實成熟後會變成黃色,有的還會夾雜著紅色,將表皮的刺去掉,果肉酥脆,並且香味濃烈。
第四種:八月瓜
八月瓜果肉呈乳白色,口感滑嫩、香甜,具有與其他果品不相同的獨特味道。八月瓜除鮮食外還可以釀酒,製作成果漿和飲料。
第五種:火棘果
火棘果是一種可食可葯可觀賞的多用途花果植物,其味道跟山楂有點相似,口感軟糯。
第六種:拐棗
拐棗除可以鮮食外,可用作釀酒、制醋、製糖的原料,還可作成果露、香檳、汽酒等飲料,也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脯、果乾等。
第七種:楮實子
楮實子是一種野生水果,常常被人們忽視,以至於楮實子成為鳥兒的 美食 。楮實子外表面粗糙、具有細紋,整體跟楊梅有點類似,卻也完全不同。
第八種:蛇莓
在農村又被叫作蛇泡草,多長在潮濕的草地里,常常被當成野草莓吃,但它的味道是遠遠不及草莓的,而且這種食物含有少量毒素,還是少吃為好。
第九種:姑娘果
姑娘果成熟後,酸甜適口、風味極佳,可製成蜜餞、果醬保存。姑娘果中含有豐富的鋅,是水果中含量最高的,而且天然無污染,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第十種:龍葵
龍葵成熟後呈黑紫色的漿果,就跟葡萄一樣誘人,而在吃它的時候就跟吃桑葚似的,總是會將手跟嘴吃得烏黑。
3. 20種美味的野果子,你還記得幾種一起來認識下,漲知識不吃虧
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們,對漫山遍野的野果應該不陌生,哪些可吃,哪些不能吃,可是再熟悉了。因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這是唯一免費的零嘴。現在我們也都長大了,生活條件也好起來了,這些野果都已經成為了一絲甜味,深深藏進記憶里。來看一下,以下這些野果你都吃過幾種?
1.野生枸杞子
有的地方管它叫「狗奶子」,還有的地方叫它「血枸子」、「枸杞豆」、「血杞子」等。成熟時,紅彤彤的,一串一串,很甜。
人工培育的枸杞以寧夏枸杞最為出名,它的個頭十分的大,由於管理妥善,結出來的果實很整齊,產量也高。但是野生的枸杞子,由於環境惡劣,還要冒著被蟲鳥吃的風險,個頭很小,但味道很濃郁,這就是野生的魅力。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枸杞子能吃,每到秋天的時候就進山裡去找這種紅彤彤的果實來吃。長大之後,到廣東又發現了一道美味,枸杞葉瘦肉湯,用的就是枸杞的嫩枝葉。味道很鮮美,聽說同樣也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2.羊奶子
別名叫酸咪咪、胡頹子,果實成熟,變紅之後,味道很清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來泡酒。
羊奶子一般是在秋天開花到第2年的春夏之際,才會結果實。羊奶果樹是一種小型的灌木,如今被很多園藝愛好者做盆景栽培,既可以觀樹形,又可以觀果。
3.金櫻子
我們這里土話叫「糖嘰呀」,成熟之後的金櫻子呈現出橙紅色,將外面的刺颳去,將裡面的種子掏掉,它的那一層薄薄的果肉可咀嚼,有絲絲的甜味兒。還常見祖父拿金櫻子來泡酒,具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澀腸止瀉之功效。
4.南酸棗
酸棗是它的學名,但為了將它與另外一種酸棗區分開來,將它稱為南酸棗(南方特有)。有的地方也叫它鼻涕果,因為它它的果肉黏黏糊糊的,就跟鼻涕一樣。
到每年的初秋成熟,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黃澄澄的最好吃,有絲絲甜味,如果表皮仍然是青綠色的,那千萬不要去吃,很酸很酸。
勤勞的主婦們還經常拿它做一道可口的可儲存的零食叫酸棗糕,我們的土話叫「酸子片」。
4.野草莓
野草莓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主要生於山坡,草地,樹林下面一長就是一大片,結果的時候可喜人了,不拿個袋子或盆子摘它一下午不罷休。
5.樹莓
樹莓在很多地區都有,而且每個地區品種還不一樣,叫法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叫懸鉤子,有的叫烏泡子,有的就叫泡子,有的叫3月泡,栽秧泡,覆盆子等等。
6.蛇莓
上面的樹莓它是長在藤條上的,是一種小灌木,而蛇莓是匍匐在地上長 的 ,是一種草本。這種果實雖然也一樣的特別的鮮艷,惹人垂涎欲滴,但大人一直教育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
但後面又有小夥伴們說他們小的時候吃過,沒啥事兒,所以到底也還是不知道哪種說法是對的。
7.龍葵
有的地方叫葵冷盤果,嫩尖尖用來煮雞蛋,苦甜苦甜的可以清火氣,黑色的果是成熟了的,可以吃。
也有的地方叫他黑黝黝或黑天天。
不過龍葵的的植物體內含有很多龍葵鹼,是一種有毒的物質,葉子不可生食,必須煮熟,青色的果實是不能吃的,只有當它的果實變得全黑,裡面的龍葵鹼含量才會降到最低。
8.杠板歸
杠板歸是學名,在我們那兒土話叫「蛇不過」,還有的地方應該叫「蛇倒退」。就是由於這種植物長得很快、長一大叢,而且枝葉上都長滿尖尖的倒刺,連蛇都穿不過,人要是不注意被劃拉上了,那就是一道道的血口子,然後就是刺啦啦的疼痛感。
到秋天它的果實就成熟了,長的一串一串的,像葡萄串兒一樣的。果子成熟的時候是藍紫色或者紅色的,不論是顏色還是形狀,真的就像迷你的小葡萄一樣。果實可食,放到嘴裡輕輕咀嚼,有深深的酸和微微的甜。
9.黑老虎
它是大血藤的果實,也叫冷飯團,成熟之後果實裂開來,呈現出紫紅色,味道清甜。
黑老虎的植株可作葯用,葯用部位主要是根部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還能治風濕骨痛。
曾經出現過種植黑老虎的騙局,商家給農民推銷黑老虎的小苗,承諾幾年之後可回收果實。誰知盤四五十塊錢一顆的小苗,還沒等長大結果,商販卻早已不見蹤影,聯系不上了。
而黑老虎的果實由於果肉可食用的部分非常的少,因此總是打不開市場。又由於它的栽培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結果產量也很低,因此總沒能被普及開來。
10.八月炸
說完黑老虎,就不得不提一下8月炸,一般這兩種果實都是同時成熟的,所以進山去不是找黑老虎,就是找8月炸。
如果說黑老虎的種植是一個騙局,那麼8月炸的人工栽培就明顯要成功一點點,因為目前水果市場上也常常能見到8月炸的身影。
11.野生獼猴桃
在水果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獼猴桃,其實它的原產地就是中國。在清朝末年被國外的植物學家發現並帶往紐西蘭,在那裡種植成功之後,這種水果開始風靡全世界。
在我國很多南方地區的山區里,仍然可以找到很多野生的獼猴桃藤。到夏末初秋,甚至整個秋天都可以進山去採摘它的果實。野生的獼猴桃個頭非常的小,汁水比較少,但是滋味很甜。
12.茶餅
又叫茶泡,它是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變異的組織,厚厚的肉質的果子,摘下來就可以生吃,味道甜絲絲的。
記得小的時候經常隨父母上山去撿油茶籽兒,父母很辛勤地去摘油茶籽,而我們幾姊妹在附近去找茶泡。
它主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片狀的,另外一種是包子形狀的,片狀的就叫茶餅,而包子形狀的就叫茶泡。
13.沙棘
沙棘,和羊奶子一樣同屬於胡頹子科,是一種落葉小灌木。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沙棘果實中的維C含量非常之高,比獼猴桃還要高。除了可以生食之外,還常常被加工為果脯、果酒、果醬、果汁等等。它的果實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因此又被栽培成為觀賞盆景。
14.香蒲的嫩莖
上圖這種長著一根香腸一樣的水生植物相信大家都見過,因為在某小視頻平台上看到過很多關於它的小視頻。但大家不一定知道它的名字,它叫香蒲。
大家知道嗎?它的嫩莖可以食用哦。雲南人稱它為草芽,也有的地方叫它「象牙菜」,特別嫩。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還可以打湯。
15.洛神花(紅桃K)
洛神花又叫玫瑰茄,有的地方又叫紅桃K,其果實為深深的紫紅色。
煲雞肉湯,加艾葉,女人喝,補氣色,補血。還可以 用做 蜜餞或者曬干煲酸梅湯和做花茶。
16. 菇娘果
姑娘果是茄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果實成熟之後,可生食味道酸甜可口,風味極佳,同時也可以製成蜜餞、果醬等等。
姑娘果主要有三個品種:紅色的叫紅姑娘,又叫燈籠果;黃色的品種叫黃姑娘或者直接叫姑娘,它的味道最甜、最多汁、最爽口,因此水果市場上它最為常見;還有一種紫色的叫紫姑娘,這個品種就比較少見了,而且果實有一點麻麻的、澀澀的,因此就更不被待見了。
17.構樹果
構樹在農村非常常見,是一種頑固的雜樹,非常難以清理干凈。但同時它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又是一種豬飼料,樹皮可以用來製作紙張。成熟了的果實還能吃,但是不建議多吃。主要是由於這種果實很容易招惹蒼蠅、蚊子等蟲蟲在上面產卵,因此非常的臟。
18.地菍
地菍,「菍」,這個字不讀nian第三聲,也不是第四聲,而讀nie第四聲,或ren第三聲。有幾個朋友是跟小美一樣,總是將這個字讀錯的呢。
它是一種集葯用、觀賞、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它的果實在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是深紫色的,果肉呈紅紫色,既是小朋友們的零食,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所以小的時候我們吃完地菍,滿嘴烏黑,由於吃得太多了,嘴巴已經紅得發黑了。
19.桃金娘
俗稱姑娘子,別名山稔,是南方特有的野果,成熟的果實是紫黑色或者紫紅色,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用來泡酒。果實能補血、滋養、安胎。
桃金娘的花也超級好看呀,由於它四季常青開花漂亮,花期也很長,容易種植容易成活,因此常被園林綠化所利用。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中和華南地區。
20.野地瓜
野地瓜,有的地方又叫地瓜泡。在四川的農村有這么一句諺語,「5月5地瓜生,6月6地瓜熟,7月半地瓜爛」,這里的地瓜不是紅薯也不是涼薯,而是這種野果。
野地瓜是長在一種多年生的常綠匍匐藤本植物的莖稈之上,由於它的莖干是匍匐在地上生長的,所以這種果實常常被半埋在土裡。別看它的外表不起眼,而且還臟臟的,但是它的味道卻很清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最喜愛的零食。
以前這種野果非常的多,一采就是一大把,十幾斤,現在可是越來越少了呢。
4. 超全 | 小時候吃過的野果、野菜,你還記得嗎
甜,但粘手粘喉嚨,有時吃點,吃時注意不要吃到它的芯子。
果實長得有點怪,有頭有身子,小時候看像一個胖娃娃,現在看分明就是一個羅漢嘛,要不然怎麼叫羅漢松呢?紅的和烏紅的果實都可食,甜味。
別名:糖罐子、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山雞頭子,分布於華中、華東、華南、西南。
果實酸、甘、澀,性平。
別名:拐棗、雞爪樹,雞腳爪、萬字果、萬壽果等。我國大部份省份區均有零星分布,花期5-6月,果期9-10月,性平,味甘。可生食、解酒、熬制果糖、飴膏、制飲料、釀酒、制醋、製成果脯。
別名八月炸、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黃狗腎、木王瓜、土香蕉等。
分布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等地。
花期4-5月,果期6-10月,性微寒,味香甘,可生食、做湯、製作蜜餞等。
別名:涼粉子,木蓮,涼粉果。味酸、性涼,果實可用來製作涼粉。
別名:半春子、甜棒槌、雀兒酥、羊奶子,羊母果。
原產中國,北半球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屬胡頹子科常綠灌木,果熟時味甜可食。
別名:獼猴桃、毛桃、藤梨、白毛桃、毛梨、毛梨子、獼猴梨、桃、羊桃、幾維果。
摘回家後用鋸末覆蓋「烘」一段時間變軟後可食。小時候摘回來,每天沒事就去捏捏變軟了沒有,捏住一個軟的就趕緊拿出來解饞。
別名:山菩提、蛇白蘞、見毒消、山葡萄、接骨藤。
多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結黑色球形小漿果,性平、味甘,可生食、蜜餞、釀酒等。
別名:山荔枝,生於海拔340-1400m的混交林中。6-7月採摘開放之花朵,乾燥;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別名栗子、毛栗,又名栗、中國板栗。
原產於中國,分布於越南、台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於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於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跟榛子很相似。
別名: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分布於東北、華東、華北、西北及西南地區。
果實形似栗子,外殼堅硬,果仁肥白而圓,有香氣,含油脂量很大,吃起來特別香美,餘味綿綿,有「堅果之王」的稱呼。
苦櫧子屬一種天然林木苦櫧的野果,可做成苦櫧豆腐食用,但苦澀味較重。小時候放學時在樹下尋找,高處用石頭打落,也不知打破多少人家房瓦。
別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樹、細葉桐、鐵櫟。
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生於杯狀殼斗中,十月成熟,可制豆腐或釀酒。
可食,味苦。也叫橡實、橡子、橡栗,有的地區叫做橡碗子。
橡子主要產於我國的鄂東山區。 橡子澱粉含量達百分之六十左右,是人類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可製成橡子面、橡子涼粉。
味甘辛,性寒。桐油是一種優良的帶乾性植物油,具有乾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等特性,用途廣泛。
年幼時常將桐油子放入火中烤熟,奇香無比,食之頭暈嘔吐。
別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豆梨、小澀梨、糖喱子、鳥梨等,多分布於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域及東北南部。
性寒,味甘酸澀,可生食、熟食、泡酒、釀酒等。
別名:酸湯桿、苦柴子,果實夏秋採集,曬干或鮮用皆可。果澀、微苦。
別名:山丁子、山定子、林荊子; 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近球形,紅色或黃色,味酸而澀。
別名:火把果、赤陽子、紅子、豆金娘、水搓子、木瓜子。
火棘果實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礦質元素,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各種飲料。
別名:山楂子、山楂、紅果子、小葉山楂、南山楂、牧虎梨、浮萍果、大紅子。
野山楂個小,沒什麼果肉。
別名:烏飯樹、西燭葉、烏米飯、米飯樹、烏飯子。
多分布於中國南部各省,以華東、華南地區。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為常綠灌木。性平,味酸甘,果實可生食、製作飲料、香料、釀酒。
成熟果實甘甜,常常吃的滿嘴發黑,酸酸甜甜的滋味,那感覺至今回味,無法忘懷。
別名:牛金子、魚鱗木、赤蘭、石柃、山石榴。
漿果卵圓形,徑6-10mm,成熟時紫黑色,頂端冠以宿存萼檐;內有種子1顆。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別名:崗稔、當梨根、山旦仔、稔子樹、豆稔、烏肚子等。
中國南部各省,兩廣地區極為常見。
性平,味甘,可生食、製作飲料、釀酒,果實半生熟的時候不能多吃,否則會消化不良。
別名:刺梨、茨梨、文先果、送春歸、團糖二、木梨子等。我國華南、西南地區,貴州、雲南分布較多。
性涼,味甘酸微澀,可生食、果汁、果醬、果酒、果脯、糖果、糕點等。
別名:金剛刺、金剛藤、烏魚刺、鐵菱角、馬加勒、筋骨柱子、紅燈果、金剛根、金剛骨、山梨兒。
春季常見,嫩芽可吃,嫩滑微澀。菝葜的果實,味澀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
別名:金鈴子,和苦瓜同屬於葫蘆科、苦瓜屬植物,但不同種,籽裹著的外皮鮮紅且比較甜。
別名:山莓、覆盆子、三月泡、四月泡、夢子、山拋子、樹莓、泡兒刺等,廣泛分布在我國除東北、內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
性溫,味甘酸,可生食、熟食、制飲料、釀酒。
別名:牛臠子、鐵包金、烏梢蛇。
別名:澳洲曇華、芭蕉芋、食用美人蕉、食用蓮蕉、食用曇華、粉芋、葛芋、旱芋、藕芋、姜芋、旱藕、蕉藕。
開花時摘下來,可以吸到裡面的花蜜,甜甜的,就像甘露一樣!
果實球形,先端圓鈍或微尖,稍黃色,密被短柔毛;果肉薄,乾燥,離核性;花期3-4月,果期8月。
別名:大鑽、黑老虎、過山龍藤、紫根藤、十八症。
聚合果近球形,直徑6~10厘米,熟時紅色或黑紫色。
別名:玄及,會及,五梅子,山花椒,壯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華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別名:蛇泡草、龍吐珠、三爪風、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雞冠果。
小時候父母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說千萬不要去摘「蛇莓」吃,說這種野果子是毒蛇愛吃的食物,是有毒的不能吃。
別名:滇橄欖、橄欖(雲南、四川)、庵摩勒、余甘果、余柑子、牛甘、油甘、油甘果。
其果鮮食酸甜酥脆而微澀,回味甘甜,故名余甘。
別名:秘魯苦蘵、小果酸漿。
果未成熟時味極酸,成熟後呈黃綠色,完全成熟後呈紫紅色。長在一種小矮植物上,摘時得選外面那個皮是黃或暗色的,那就熟了,否則不好吃。
別名:地石榴、地枇杷、地膽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等,主要分布於貴州,四川,等西南及華南地區。性寒,味微甘,可生食。
別名:算盤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風、山金瓜、臭山橘、饅頭果。
別名:鋪地錦、地紅花、地石榴、野落茄、地蘭子、紫茄子、地腳茶等;
分布在中國南部各省,海南除外,性平,味甘,可生食、釀酒。
別名:五倍子樹、山梧桐、黃瓤樹、欺樹、鹽霜柏、鹽酸木、敷煙樹、蒲連鹽、老公擔鹽、五倍子樹。
這種果子吃的人可能很少,咸鹹的,小時候把嫩葉采來喂豬。跟槭樹有點相像,槭樹對有些人特別敏感。
別名:杜鵑、紅杜鵑、滿山紅、清明花、清時花、山歸來、山石榴。
花可吃,味酸酸的甜甜的。
別名:暹羅米、玉蜀、玉茭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等。
沒有甘蔗,甜桿就是替代品。
學名:暫不詳(當地稱:酸甜桿子);味:酸,甘甜,汁多。
野生生長,家養者其酸甜味不如野生者,每於七月中上旬成熟,成熟後開棕紅色小花,成熟後桿較硬,直接食用,味酸。
別名茶子木花,油茶樹開花季節拿著吸管在花中吸蜜,比蜂蜜甜多了,環保又營養。
又稱茶掛,茶掛顧名思義是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葉子。
茶耳應該是茶樹葉的變態體,色白(有的微紅)形狀像油茶樹葉,但特別厚,味甜,鬆脆,很爽口,一般以樹腰上的新枝為多。
茶泡,是油茶樹果實的一種變態體。
色白,有的微紅,有包膜,形狀像不規則的桃子,可以食之,果肉特別厚,味甜,鬆脆,很爽口。
別名:芰、水菱、風菱、烏菱、菱角、水栗、菱實、芰實、菱實。
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後食用,亦熬粥食。味甘、性平。
別名:酸漿草、酸酸草、斑鳩酸、三葉酸、鹽酸仔草、酸箕、三葉酸草、酸母草、鳩酸草、小酸茅,雀林草。
別名:白茅根 、茅根、蘭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花茅根等。
田邊較多,咀嚼甘甜。
別名: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涼粉葉、鐵箍散、六月凍、臭黃荊、觀音柴。
葉可制豆腐,俗稱豆腐柴,青氣味較重。
別名:仙人草、涼粉草。涼粉是南方夏季消暑解渴的最佳綠色飲品,一直被人們所喜愛。
別名:地軟、地木耳、地耳。雨後採收,洗凈,去雜質,鮮用或曬干,可食,味淡性寒。
別名: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花菇。
香菇是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素有「植物皇後」美譽。
別名:黑木耳、光木耳;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素可葷;單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
別名:松毛菌、鉚釘菇、瓊毛菇。
菌肉白色後期帶粉色,味溫和,中部肉厚。菌褶稀,延生,稍厚,稍寬,靠近柄處有分叉,污白色至灰褐或褐色。
夏秋季在針葉樹等混交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別名:青蓬、艾蒿、草蓬、艾蓬、野艾 。清明時節以嫩葉做米果。
別名:佛耳草、追骨風、絨毛草。鼠耳、無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黃花白艾、茸母、黃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綿絮頭草。清明時節可做果吃。
別名:家薴麻、野麻、白麻、園麻、青麻。性味:性寒,味甘。麻葉可用來做果吃。
別名:出隧、綠節、菰菜、茭首、菰首、菰筍、菰蔣子、菰手、茭筍、茭粑、茭瓜、茭耳菜等。
別名筍,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
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上山挖筍,是一件樂事~
純天然綠色食品。製作出的菜餚風味獨特,煙筍燒肉、煙筍燒鴨、油燜煙筍、煙筍火鍋等菜深受廣大食客朋友的喜愛和青睞。
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未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
冬筍既可以生炒,又可燉湯,其味鮮美爽脆。食用時最好先用清水煮滾,放到冷水泡浸半天,可去掉苦澀味,味道更佳。
別名:「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
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
別名:木丹、鮮支、卮子、越桃、水橫枝、支子花、山梔花、碗梔等。
別名:里梅花、朝開暮落花、籬障花、喇叭花、白玉花、豬油花、打碗花、燈盞花、白飯花。
木槿花味甘性涼,小時候奶奶常摘來做麥飯~
別名:強瞿、番韭、山丹、倒仙;
百合的主要應用價值在於觀賞,其球根含豐富澱粉質,部分品種可作為蔬菜食用。
別名:桃膠,桃樹幹上流出的樹脂。夏秋採收,曬干。味苦性平。
其廣泛的應用於民間偏方,燉湯做菜,都是一絕!
學名不詳,只記得小時候在食用時多用水漂洗多時。
別名:木豆、柳豆、埔姜豆、番仔豆
分為白樹豆及花螺樹豆兩大品系,但亦有赤褐色及黑色種子之變異種產生。
別名:野莧、光莧菜、細莧、白莧 。採集嫩莖葉入沸水鍋焯後,撈出清水洗凈,可製成多種菜。
別名:拳頭菜、貓爪、龍頭菜。我國各地普遍生長,長江以北較多。
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多分布於稀疏針闊混交林。 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嫩莖炒、燒、煨、燜都可以。亦可曬干、腌漬。
別名:薇菜、紫蕨、紫萁貫眾,北起山東(嶗山),南達兩廣,東自海邊,西迄雲、貴、川西,向北至秦嶺南坡。也廣泛分布於日本、朝鮮、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地)。
嫩莖葉水焯後可拌、炒、蒸、做湯、做餡。亦可曬干、腌漬。
別名:魚腥草、臭菜,我國主要分布於陝西、甘肅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長於田埂、水溝等陰濕處。
夏、秋季採摘嫩莖葉,開水焯水焯後清水漂洗炒食或做湯,也可涼拌。冬、春季可挖嫩根莖洗凈腌食。
別名:苦菜、滇苦菜、田苦賣菜、尖葉苦菜;生於山坡路邊荒野處;中國普遍有分布。
多用作飼料,為飼養幼鵝的好青飼料,也有栽培作蔬菜,葉有苦味,人多不喜食。
別名:馬蘭、馬萊、馬郎頭、紅梗菜、雞兒菜、路邊菊、田邊菊、雞兒腸(南方民間)、泥鰍串(四川)、狗節兒(四川德陽綿陽地區)等。
別名:馬莧,五行草,長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馬齒菜,馬生菜。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卧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
別名:地菜、薺、靡草、花花菜、護生草、羊菜、雞心菜、百花頭。
別名:沙蔥、麥蔥、山蔥;
莖細而大,吃起來很香,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長。生長在沙地的叫沙蔥;生長在水澤里的叫水蔥。野蔥開白花,結的果實像小蔥頭一樣大。
別名:山椿、虎目樹、虎眼、大眼桐、椿花、香椿頭、香椿芽。
即芋艿。因其葉似荷,故名。老一輩窮苦人餐桌上常見。
別名:夜息香、南薄荷(山東),水薄荷(雲南),魚香菜(四川)、狗肉香(貴州)、水益母、接骨草(雲南昆明),土薄荷,仁丹草,野仁丹草、見腫消(江蘇)。
小時候摘葉子,用來泡水喝。
廣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長於淺湖、池塘和溪流。葉似箭頭,有肉質球莖,可食。
許多小時候或是圖新鮮、或是真的條件差去吃的野果子、野菜,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再吃了。
看到這些野果、野菜,你是否也追憶起一些兒時的畫面呢?那時你吃過哪些野果、野菜,也歡迎補充和分享~
5. 小時候的零食,山裡的野果子,小夥伴來認領一下,都吃過哪些
從農村出來的小夥伴們兒時,應該吃過不少野果,那些山間的美味,是我們小時候不可多得的免費的零食。我記得小時候最愛在農閑時和母親一起進山去打柴,母親忙著打柴,而我們就雀躍著到處尋找小野果。不用害怕會中毒,因為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父母早已耳提面命,我們也已然熟記於心。
這篇文章帶大家一起回憶那些曾經吃過的野果,找一找兒時的回憶,大家都來認領一下,看自己都吃過哪幾種。
1.樹莓
樹莓有的地方又叫覆盆子,是春天裡最常見的野果。各地的方言均不一樣,有的地方叫泡,有的地方叫三月泡,還有的叫栽秧泡。
魯迅在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這樣寫著: 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自從學過這一文,我就深深地記住了它的名字。從此以後每吃一次樹莓,就會想起魯迅的這篇文章中的這幾句話,然後心中生起幾分竊喜,我竟然和大文豪有一樣的愛好。
2.三月泡
每個地方的樹莓長得還不太一樣,形成了不一樣的小品種,比如上圖的這一種樹莓和第一種樹莓,長得是不是特別像,但只有吃過的人才能了解它們的不同。
第1種果小、甜味淡、比較酸,第2種果子比較大,中間是空的,甜味很足。
3.川莓
這是一種成熟之後為烏黑色的樹莓,它的葉子也和前兩種不一樣,非常的寬大。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川莓的成熟季節在下半年,也就是大概在秋天。
在有的地方叫刺泡,有人說好吃,有人嫌它籽大,但在沒有野果吃的時候,它就是最大的美味。
4.烏泡子
這一種泡在我們的叫烏泡子,應該學名也是叫樹莓吧,只是不一樣的品種。這一個品種看到圖片都想流口水,因為你別看著它汁水很足的樣子,但是它的酸味也是最大的。
5.地瓜兒
地瓜兒又叫野地瓜,是長在地上的一種野果,可以說是味道最好的一種了,不接受反駁。
它成熟的季節是每年最熱的時候,大概7、8、9月份吧,有的時候到11月份還有的刨。
在最熱的時候,頂著大太陽,聽著知了聒噪的叫聲,也要去刨的野果,就只有地瓜兒了,哈哈,因為味道確實挺不錯。
6.雞拔腿
吃過這個東西的人,年紀應該都不小了,我猜大部分人應該都是70後了。
別稱很多:有的地方叫雞腳草,有的地方叫雞瓜子,還有個叫毛雞腿,還有的地方叫雞耿耿。你們那叫什麼呢?
葉子翻過來是白色的,所以又叫翻白草。它在土裡面長著瘤狀的塊根,剝掉外面褐色的皮,露出裡面白白的「肉」,就可以放到嘴巴里去咀嚼了,像紅薯一樣脆脆甜甜的,不會有渣,整個都可以吞下去。
7.冷飯果
冷飯果是紫金牛科的一種小灌木枝條上面長的小果實,果實成熟的時候,顏色變得通紅通紅的,還帶著一點通透感,這種灌木的枝條非常的柔軟,時常用來捆柴。當時吃不下的果實,就這樣帶回家之後再繼續摘著吃。
這種果實味道比較好,現在想要吃也很難看到了。
8.野草莓
野草莓是在野外自然生長的一種野果,我們常吃的水果草莓就是野外的野草莓馴化而來的,他們往往果實碩大,香味濃郁,味道很甜,而野外的草莓一般個頭比較小,味道有點酸澀。
不過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夠吃到這樣的野草莓,已是不錯的了。
9.涼粉果
學名為薛荔果,別名涼粉子、木蓮、冰粉子、涼粉果、鬼饅頭、木饅頭等,是桑科榕屬的小灌木結出的果實。
在當時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涼粉果可是很饞人的一種野果,不光是小孩子對它垂涎三尺,很多的大人也愛它。只因它在炎炎夏日的時候,是非常難得的解暑佳品,做成手搓涼粉就是一絕,在當時是比冰淇淋還美味的甜品。
10.羊屎果
我們那叫它羊屎果,我也真是醉了,但是其實是很形象的,你看它果實的大小和顏色就和羊糞蛋子是一樣一樣的。雖然名字不好聽,但是果實味道還是不錯的,很香甜,尤其是完全成熟的時候,香味是很濃郁的,還未成熟的時候味道就有點酸澀了。
11.蛇泡
又叫蛇莓,這是一種爭議比較大的野果子,有的人說能吃,有的人說不能吃,吃過的人說味道比較淡,不怎麼好吃。
更多的人說不能吃,像在我們那,老人就說這種野果是給蛇吃的,或者說是被蛇吃過的。因為有的時候它的莖葉上面會有白色的泡沫,老人說這就是蛇吐的口水,所以最好不要去吃。
12.羊奶果
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有的地方叫羊奶奶,有的地方叫班楂,有的地方叫馬奶提。
這個果子在有的地方長成了心形,是不是特別有意思?
13.菇娘
姑娘果又叫燈籠果,這種植物分布很廣,在中國的南北均有分布。它的果實其實是圓球狀實心的,不過它的外面有一層薄薄的花萼瓣包裹著,像封閉起來的小燈籠一樣。
14.拐棗
拐走的模樣長得很怪異,但是味道不錯,在本文介紹的這些野果中,味道指數可以排在前面。
它長在一種高大的喬木上,有時候樹木能長到10多米,甚至20米高,所以要吃它並不容易。
15.茶泡(茶餅)
茶泡或者茶餅是山茶樹的葉片或者果實受到一種真菌的感染,而形成的一種變異形態,變成了厚厚的肉質性的組織。
當其發育成熟之後,味道脆脆的,甜甜的,是四、五月份常見的野果。
16.地稔
又叫地稔子,一種匍匐在地上生長的草本植物結的果實。分布很廣,在很多南方地區野外均可見,因此很多小夥伴們童年的時候都吃過這種野果。
果實完全成熟的時候是烏黑烏黑的,把表皮的刺稍微弄掉就可以放到嘴巴里吃了。咬的時候止水很足,味道清甜,但是吃完之後嘴巴就會變得烏黑烏黑的。
17.沙棘果
沙棘果是胡禿子科沙棘屬的一種小灌木的枝條上長的小漿果。這種小漿果不但產量很高,它的味道也還不錯的。在以前行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沒有糧食吃的時候,這種果子還做過他們的救命的糧食,因此現在有的地方又叫它「救兵糧」,「救軍糧」。
沙棘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現在常被製作成果汁出售 。不僅如此,沙棘樹還具有很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呢。
18.龍葵
龍葵果在我們這兒叫黑黝黝,因為它的果實完全成熟之後是黝黑黝黑的。果實比較小,像黃豆粒那麼大小,味道是酸中帶著一些甜。
不過吃龍葵果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點果實沒有成熟,還是青綠色的時候,千萬不要吃,第2點不能多吃。原因在於龍葵全株含有一種叫龍葵鹼的生物鹼,對人有微毒。果實完全成熟之後,龍葵鹼的含量會降低,所以可以吃,但是也要少吃。
龍葵是一種很常見的小野草,在我國南北均有分布,所以吃過龍葵果的小夥伴們應該不在少數。它開的花像辣椒開的花,是那種白色的小花朵,中間帶著黃色的花蕊。
在沒開花結果之前,它的枝葉還很嫩時,可以採摘下來當白花菜吃,是一種比較美味的野菜哦。
這18種常見的野果,是不少小夥伴們童年免費的零食,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給了我們不少甜的記憶。農村出身的你,吃過幾種呢?
6. 酸酸甜甜小野果 | 你小時候吃過嗎
人們說,對於嗅覺的記憶會很久遠;但是童年的味覺記憶,卻是一生都在追逐魂牽夢縈的課題。
我生長於大興安嶺腳下的小鎮( 有鹿的地方:博克圖|位於呼倫貝爾的神奇小鎮 ),以下是童年伴我長大的野生果子,個個美味多汁,大都默默無聞。
夾著我香甜美好的童年記憶,奉送給你。
如果你看過,便會認得。
如果你吃過,便會記得。
如果你來過,便會懂得。
1. 藍莓(都柿)
在大興安嶺林區,每年八月的時候,新鮮的藍莓被採摘下山,一大清早放在市場上賣。 藍紫色的顆粒上結著晶瑩的白霜,飽滿透亮 。 野生的藍莓 多汁 ,果皮薄得一碰即破。一入口汁液便融進舌間齒縫, 野生的味道著實凜冽 ,酸意浸人。小朋友們會拌著白砂糖,一吃就吃一碗,吃完了齜牙咧嘴出去嚇唬人,因為紫色的汁水會沾染牙齒和嘴唇,好像妖怪一樣。
人們喜歡把藍莓熬煮成果醬,將藍莓榨汁,或是用藍莓釀成果酒。 果醬酸甜濃郁;藍莓汁清新爽口 ;而藍莓果酒顏色鮮亮,酸甜而柔和,聞著便讓人醉了半截。 隨著藍莓的名氣越來越大,山林里的野生藍莓也因著過度採摘而越來越稀少,人工的種植園越來越多。
聽著姥姥講述著:「都柿(藍莓)叢兒都不高兒,拿一個小撮子,在上邊輕輕一撮,這邊就『嘩啦啦』倒在桶里了。」
「那時候山裡的都柿多嗎?」
「多呀。滿樹的都柿粒兒壓得枝椏一順兒倒。采那個去都不用帶水,渴了就吃一把, 剛採下來的都柿帶著白霜兒,甜酸甜酸,迎著風一吹,綠色的小葉兒都迎風飛揚……」
2. 高粱果
高梁果,薔薇科,草莓屬。 味道甘甜,遠勝草莓。
夏天的草原、路旁、山坡、溪邊,都可以見到這種小果子的影子,陽光燦爛,高粱果花開嫩白,隨風搖曳,蜜蜂會蜂擁而至採花播粉。果子成熟後,香味兒 遠遠飄散,整片空氣里都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花果香。
小時候見到高粱果會高興得跳起來,流著哈喇子有多少吃多少,吃到了甜香濃郁的高粱果,就連做夢也都是美滋滋的。 記憶里,再沒有比它更美好的味道了。
早年間,山東人將高粱果的秧子從朝鮮帶回,便有了「高麗果」這一稱呼(朝鮮舊稱「高麗」),而大小興安嶺的高麗果是原產野生,隨著山東人闖關東,逐漸把這名字帶去了東北,由東北口音演化逐漸變成「高粱果」。
高麗果因為好吃,也被山東人民不斷養殖、改良,為中國草莓品種的培育貢獻著優良的基因。而大興安嶺的野生高粱果卻越來越稀少,上一次吃到,應該是多年以前了。
3. 牙格達(紅豆、蔓越莓)
「牙格達」是鄂倫春語,是一種紅色的酸酸的果子。 老舍在《林海》一文中曾提到它,把它叫做 「北國紅豆」 ,可用來釀做紅豆酒。它有個大家更為熟知的名字,叫做 「蔓越莓」 ,這個名字從美國漂洋過海而來,因美國出口的蔓越莓零食而逐漸被人們熟知。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吃蔓越莓曲奇,但在沒查資料之前,我實在難以將曲奇里小小酸酸的紅色顆粒和小時候在大山裡吃過的熟悉的果子聯系起來。
圖里河 (地名)山上的牙格達長得極厚,樹下面貼著地皮兒在長著,俯下身去采上許多,捧在手裡像血紅色的珍珠。
4. 酸木漿
6、7月份在草叢里就能找見。
一種小眾的食物,屬於 蓼科的草本植物 ,不知最初的人是怎樣在荒煙蔓草中發現了它的。
從底部撕開莖子上微泛著紫色的一層外皮,裡面露出綠色的嫩肉,一口咬下一截兒, 酸酸的草木香瞬間溢在口裡,十分清爽。
5. 羊奶子(藍靛果)
因其形狀使然,被人們叫做羊奶子,也叫黑瞎子果。
乍看藍靛果和藍莓有些相像,都是 如瑪瑙一般藍紫色的漿果 。
藍靛果屬於忍冬科,是嚴寒的寵兒, 零下50℃的低溫 也凍不死休眠中的它,即使是花朵能忍受-8℃,真正是迎寒綻放。它的味道與藍莓不同,個人覺得藍靛果更好吃。
它的知名度不高,被發現得較晚,適宜的生長區更是極少,可稱得上是 世界珍稀 。
6. 山丁子
這種野果在山上隨處可見,它們長在樹上,往往需要爬樹才能摘到。如果生吃,最好等到天氣冷了的時候,不然會很酸。如果加工一下, 放在糖水裡煮成半熟,如同做罐頭一般,就是難得的美味了 。
蒙古人還有一種食用方法,把它做成 山丁子茶 。秋後採集葉、果實,炒或煮,再曬乾粉碎。煮茶時,將葉、果裝在布口袋裡, 加青鹽、鮮奶,煮出的味道甜香美妙 。
7. 稠李子
稠李子,小時候一直被我們叫做「臭李子」。每年春天它會開著成串的白色花朵,8月份開始結果成熟, 甜甜的,但微有些澀 ,吃的時候也會染得舌頭變紫,牙齒會染黑。
它的葯用功能很強大,甚至可以治療腹瀉,但不可多食。
把「臭李子」採摘回來以後放一夜,或者放在冰箱中冷凍,再吃就會更甜。
8. 刺玫果
刺玫果,又叫 野薔薇 。夏天, 野薔薇花開很是漂亮 ,粉色的花朵帶著沁人心脾的清香。
刺玫果很多,小時候但凡看見了都要摘幾顆的, 果子紅紅的很惹人愛 。但是它沒法直接吃,裡面的籽帶著絨毛,要避免粘到人的身上,否則會引起瘙癢,更要注意不能把它們吃進腹中,否則容易引起腸炎。它的果肉只有一層薄薄的皮。
刺玫果的果子曬干之後可以用來泡水喝,當然也可以煮熟了再食用。 它的維C含量極高,是素有「維C水果之王」之稱的獼猴桃的130倍, 所以被歐洲各國視為「治療壞血病特效葯」,是迄今為止的 「維生素記錄保持者」 。
9. 菇娘兒
「菇娘兒」並不是山裡長的果子,但在東北以外並沒有見到過。據說它 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洋氣著呢。
東北人應該大多都吃過菇娘兒,這里的「娘」讀三聲,然後兒化要特別重,這樣讀出來才是一種水果的名字。
東北的院落及田地里都能看到它的秧兒,果實是亮黃色的 ,外麵包裹著一層薄薄的「衣服」,掛在葉子旁,像燈籠一樣。
媽媽小時候,會把果實裡面瓤兒都擠出來,只留一層薄薄的果皮,做成哨子,含在嘴裡,一吸一咬,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成為她們那個年代裡女孩子們的玩具。不過做這種玩具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技巧,小時候媽媽也教過我方法,可我總是研究到一半就把它吃掉了。
10. 榛子
榛子是堅果 ,不過我也還是把它放在裡面了,因為它們在樹上剛摘下來的時候,的確像水果一樣水嫩。 綠色的像花萼一樣的葉子將幾顆榛子連在一起,將綠色的葉子剝開,裡面是帶殼的榛子,不過這是它們往往是純白色的。 把殼砸開之後,裡面的瓤兒(也就是榛仁)水水嫩嫩,吃起來脆脆的。
在市場上賣的我們見到的榛仁堅果,已經經過晾曬、去皮加工,高溫烤制了,於是完全換了另一種樣子。
四庫 (地名)里頭的榛子樹長得特別高,榛子長得也多。秋天人們會組團開車去采,那往往是驅車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的深山老林呢。
離開越遠,越懂得懷念。
離家兩萬里,每當想起故鄉,蒙古蒼穹紛繁復雜的星星垂墜在夢的邊緣,大興安嶺山林里的璀璨珍珠、盤根錯節的枝椏,小溪從草地中間斜穿過來,被高高低低的黑色土地和石頭憋成了彎彎曲曲的樣子,溪水寒涼。
希望大興安嶺的果子都能走出大興安嶺,走到繽紛遙遠的外部世界,在蕾小綠的小天涯里撐起回家的小船。
大興安嶺的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我沒有吃過的野果子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有限也沒有一一列出,如果你知道其他的,歡迎補充。這些野果砸,歡迎來我家品嘗喲!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