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女子化妝的步驟
1、敷鉛粉
古人化妝的第一個步驟是敷鉛粉,作用與現在打粉底類似,都是為了凸顯自己膚白貌美,畢竟「一白遮百丑」。唐人喜歡在粉中摻入西域香料,稱迎蝶粉;宋人將益母草、蚌粉等調制玉女桃花粉;明人則以玉簪花為主料,制玉簪粉。
唐朝的眉形豐富多彩,唇妝種類也異常繁多,僅晚唐30多年時間里,唇式就出現了17種之多,圓形、心形、鞍形,其中最風靡的要數櫻桃形和花朵形。古人崇尚「櫻桃小口一點點」,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女孩子們先用白色打底以覆蓋唇色,然後用口脂在嘴唇正中畫出唇形。
② 古代新娘出嫁當天,要先進行開臉儀式,為何大多數女人都疼得淚流滿面
因為這種開臉是古代人覺得從黃花大閨女到婦人的一種象徵性的標志。只要開臉了,就意味著她正式成為了一個婦人。而在他們結婚的當天,開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一般情況下一個女子一生只能夠開臉一次。開臉就相當於現在的整容,而且當時是沒有麻醉葯的,自然非常的痛苦。
其實在古代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開臉並不僅僅是為了這樣一種美容的方法,它更是一種祈福的儀式,這樣說可能比較好一些。據說這個典故還和隋煬帝有關。因為隋煬帝愛美嘛,宮中美女那真是成千上萬吶,但是就這樣他還是不滿足,看到喜歡的女子都會拉進宮中。而且啊,他經常微服私訪,只要是看到心動的美女直接把她搶走了。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個非常美貌如花的姑娘。她在出嫁的時候就很怕隋煬帝過來把她搶走,所以她在出嫁之前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人給自己開臉,在路上遇到侍衛前來詢問的時候,他們就說,這是神女能夠通靈的。是為一看果然端莊雅座。就信以為真,果斷放行,就在那之後開臉這個儀式就流傳了下來。
③ 古代新娘出嫁當天,為何要進行開臉儀式呢
自古以來,結婚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走入婚姻,結婚過程中也要遵守很多的規矩,尤其是占據主導地位的男人,娶老婆是要三媒六聘的。古代男人雖然在婚姻方面三妻四妾,但是妻子和小妾的地位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光從婚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妻子是要用八抬大轎接到家裡來的,小妾則隨意用一頂小轎從後門抬進家中,在娶妻子的時候是要經過很多繁瑣的儀式,家裡還要宴請親朋好友來吃飯,而那切就比較的簡單了,甚至連宴席都沒有,直接叫人來開臉,然後成為小妾。古代女子在嫁人之前都是要進行開臉的,看到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較的納悶,什麼叫做開臉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有一位心高氣傲的女子,不願意這樣偷偷摸摸的嫁人,想要風風光光的嫁人,畢竟女子一生只能舉辦一次婚禮,所以對於自己的婚禮也是比較看重的,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人給自己開臉,然後命人將轎子做成描金繪銀的蓮花座,打扮完成之後就坐上了花轎,路途中果然遭遇了給隋煬帝找美女的侍衛,侍衛攔下了轎子,但是抬轎子的人卻對侍衛說,教子中的不是新娘,而是神女,他們辦的也不是婚禮,而是請神儀式。侍衛一開始也不信,掀開轎子一看,蓮花座上坐著一位女子,神情端莊,臉上光潔如玉,就和仙女一樣,所以侍衛就相信了,不敢攔下女子,直接放行,女子嫁人當天要開臉的儀式就流傳了下來。
④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從古至今女性都有一顆愛美之心,現代人們的化妝品五花八門,款式、型號之多,數不勝數。在古代沒有這么高的科技,他們都用胭脂、螺子黛、鉛粉、畫面靨等化妝技術來裝扮自己,這些我們聽都沒有聽過,但是當時古人的化妝技巧一點都不失我們現在的水準。
六、第六步點朱唇古代的女性將口紅稱之為唇脂,人們將唇脂塗在嘴唇上。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塗法,唐宋時期流行點絳唇,就是將唇脂只塗在兩片唇的中間,以顯示櫻桃小口之美。直到後來漸漸的演變成塗滿整個唇部。
古代女子代妝步驟之多,一點都不輸我們現在,愛美之心人皆有知,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女子都有一顆愛美,熱愛生活的心。而不同的化妝方法也體現了不同朝代的各式各樣的審美觀念。
⑤ 老年間的新娘「開臉」啥意思為啥開怎麼開由誰開疼不疼
披嫁衣做新娘,是女人一生最美麗的幸福時刻。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出閣前的描眉畫鬢是必不可少的,模樣再不濟的姑娘這時也會打扮的光彩動人。
老年間姑娘出嫁,不像現在有專業的化妝師貼身服務,大都是找身邊的熟人梳妝打扮,其中有一項至關重要的環節,就是給新娘「開臉」修容。
開臉也叫做開面、絞面、絞臉,是舊時姑娘出嫁前必須舉行的一種修容儀式。通過用特殊工具去凈面頰和脖頸上的細微汗毛以及修齊鬢角,讓皮膚看上去更加的白凈、光滑和細嫩。
雖說女性的臉頰汗毛不比男性那麼濃密,但還是有一層薄薄的絨毛,以致民間有「黃毛丫頭」一說。姑娘出嫁前是不能「開臉」的,只有披上嫁衣時才有這個資格,而且一輩子僅有這么一次。
俗話說,「小媳婦,過了門,開臉才是婆家人」。一般來說,開臉是在娘家進行的,也就是在出嫁當天進行的。開臉後,還要將當姑娘時的辮子散開,在後腦殼上挽成發髻,並插上簪子及各種飾品。
自此之後,姑娘再也不是涉世未深的黃毛丫頭了,而變成了一個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姑娘的小媳婦兒。
這種婚嫁習俗的由來,據說與 歷史 上有名的暴君隋煬帝楊廣有關。傳說楊廣當上皇帝後窮奢極欲,貪戀美色,命人在民間廣為搜羅美女,弄得有女兒的人家惶惶不安,紛紛找婆家希望盡快嫁了出去。
奉命搜羅美女的差役,依仗權勢為非做歹,橫行霸道,有時連出嫁的新娘子也不放過。有人便想了一個對策,將新娘臉上的汗毛除凈,塗脂抹粉,裝扮成仙女的模樣,謊稱祈福的神女來應對。
如此一來,差役看到轎里的新娘面如凝脂,眼露盈光,臉頰上一根汗毛也沒有,絕非凡間女子可比,自然心中頓生詫異,難免會有幾分惶恐,豈敢貿然無理?
當然,這種民間傳說是不可信的。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開臉後的新娘,能夠增添幾分姿色,讓面龐看上去更加的白凈,光滑,細嫩,顯得生動漂亮,招人待見。
開臉可不簡單,在過去那算得上是一種技藝,主家是要登門相請的,而且事後還會酬謝打賞的。開臉的工具並不復雜,主要包括鑷子、絲線、錢幣等。
開臉時,依照老輩人的規矩,新娘坐姿以南北方向為宜,切忌東西方向。 操作者先用毛巾熱敷一下新娘臉部,再將草木灰塗抹均勻,為的是減輕疼痛和避免引起不適。
接下來,便用紅色的兩根絲線,勾勒成有三個頭的線陣,兩手各拉一個頭,線在兩手間綳緊綳直,另外一個線頭用嘴咬住拉伸,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形狀,緊貼著新娘的面頰,兩手做分開和閉合動作,來回切換中不斷移動即可。
大約半天的功夫,姑娘額頭、鬢角的汗毛以及眼皮上下、眉毛上下和鼻樑兩邊的細小汗毛等都被絞得一干二凈,臉頰皮膚變得白皙水嫩,紅潤有光澤,而且眉毛也會修成彎彎的柳葉眉。
在開臉的過程中,開臉者口中還要念念有詞,比如「左彈一線生貴子,右彈一線產嬌男,一邊三線彈得穩,小姐胎胎產麒麟。眉毛扯得彎月樣,狀元榜眼探花郎」等等,都是一些討口彩的吉祥話。
新娘「開臉」後,就不能隨意走動了,穿上鮮艷的嫁衣,頭上蒙上大紅的蓋頭,腳上蹬著一雙銹著龍鳳成祥的小紅鞋,安安靜靜等著迎親的花轎到來。
婚嫁是人生最大的喜事,誰不期待和和美美,白頭偕老。因此,這為新娘開臉的人選必須慎之又慎,不僅開臉的技藝精湛,而且還必須是有福氣的人才好。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請心地善良、相貌端正、人緣極好的「三全」中年女性為新娘開臉。「三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全活人」。即父母健在,有兒有女,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興旺的人。
開臉可是個手藝活兒,學會不難,想做好卻不容易,手法不對,疼得要命。有句老話是這樣形容開臉情形的:「四腳相叉,四目相向;有人咬牙,有人忍痛」。
不難想像,開臉就是生生地將臉上汗毛拔下來,新娘不疼才怪呢?技藝的高低,也僅僅是疼痛的程度而已。
不過,現在的新娘不用擔心,今天的化妝技巧再也不需要這樣「開臉」了,然而作為有趣味的婚嫁文化,我覺的還是值得了解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