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侗鄉美女載歌載舞圖片大全

侗鄉美女載歌載舞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12-21 18:14:54

㈠ 湖南中秋節都有些什麼風俗習慣

1、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2、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3、剝鬼皮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卻在八月中秋包粽子的習慣。

4、品茶賞月鬥文

中秋最濃的是情,香茗最濃的是味,留下你記憶猶新的情,你為之難忘的味,中秋佳節,古時候文人雅士喜歡品茶賞月鬥文,月餅象徵吉祥、團圓;茶則帶給人親切、溫暖的情懷,月餅糖分含量高,老人不宜多吃,而茶,特別是安化黑茶,最能消食去膩。

5、偷南瓜送子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 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床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為可使生子。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㈡ 中秋節的民間習俗活動有哪些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副副班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漢族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娥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娥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 。

玉兔搗葯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

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 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裡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姊姊們,到月宮陪伴嫦娥住了!

玄宗漫遊月宮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宮的傳說了。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相傳當時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統治,有志之士皆思起義抗元, 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一計策散布將有瘟疫的流言,要人們於中秋節買月餅來吃以避禍。大家買了月餅回家後切開一看,裡面藏了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於是民眾紛紛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月餅因而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

中秋節習俗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燒寶塔」

在少數地方,過中秋時有燒寶塔的習俗.當夜幕降臨,月光遍地,小夥伴們紛紛來到房前屋後的空地,拾來斷磚殘瓦,堆壘起一座座小寶塔,在一些大空地或廣場搭起大型寶塔,類似於主塔,寶塔中空,塞入柴草,這種活動,大人也往往興致勃勃地前來參與。特別是一些老人,還會在寶塔前擺上小供桌,桌上放著月餅、甜藕、桔子,柚子之類圓形供品,點上香和燭。當所有的寶塔都堆壘好了,有人高喊:「點火喲———」於是,一齊點燃寶塔中的柴草,紅紅的火焰升騰起來,火花爆響。不一會,一座座寶塔里外燒得通紅,十分壯觀,好看極了。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葯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葯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並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博餅
在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在一個大碗中放入6個股子,根據其中紅色點子的多少,有一秀、二舉、四進、三紅、對堂以及狀元6個等級獎項。

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岩尖變的。岩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 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葯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里抓魚。他們都忙著准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隻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後,對空鳴放火葯槍,以示對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後,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嘗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

鄂倫春人祭月時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擺上祭品,然後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將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稱「打月亮」;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歷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社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個階段。

八月十五月餅圓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匈奴,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葯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玩花燈·舞火龍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朴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齣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各地的中秋節習俗】

求愛·祈子

中秋節,因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於詩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們踏歌覓偶的最好時光,因而又是追求愛情的節日。少年男女們於月下歌舞嬉戲,見到意中人便可成為配偶。到近代,這類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於情趣。

拋帕招親

福建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是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乞月照月爬月

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於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灣,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妝飾美麗的女子踏著月光,往別人菜圃中偷摘大蔥及蔬菜,偷摘到之後
便預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灣有「偷著蔥,嫁好夫;偷著菜,嫁好婿」之諺語。

侗族的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中秋夜,不少地方還盛行著求子之俗。這是古代生育 崇拜的體現。這是因為月屬陰、屬女性神,同時又有追求愛情的活動,故求子之俗流傳於中秋節俗中。而求子之俗各地各不相同。

竊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於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於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於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後,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雲".在衡陽,凡是村裡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緣好,村裡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區,也有以瓜送子的習俗,與衡陽類似、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須是已經有兒女的人。他們先選中村裡最惡的一戶人家的瓜圓,從園中偷一隻大冬瓜,在瓜上畫娃娃的面目,再用一節五寸長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內,順著竹管往裡灌水,直到灌滿為止。送子人將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窩中,等主人回房睡覺時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動,水便順著竹管流了出來,就像小孩尿床一樣。而丟瓜的人家一早起來便罵,據說,罵得越凶,將來生的娃娃越健壯。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兒女,便要兒女拜送子的人"乾爹"、"干媽"。

在貴州也有偷瓜送子的習俗。晚上偷瓜時故意讓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罵,罵得越厲害越好。瓜偷來後,要為它穿上衣服畫上眉,裝成小孩的形狀,敲鑼打鼓,用竹輿抬送,送到無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須請送瓜人吃一頓月餅,然後陪伴著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瓜煮熟吃掉,認為從此便能懷孕了。

安徽歙縣一帶,中秋節時,大人們讓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連娘帶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極臟。用這種方式表示送子。有詩說:"送子中秋記美談,瓜丁芋子總宜男。無辜最惜紅綾被,帶水拖泥那可堪。"

㈢ 「侗歌·侗鄉·侗人」——南侗歌樂之於侗族社會結構的多義性

談到歌、音樂,我們與之聯系的是審美、抒情、娛樂,常用「藝術」一詞表達它的價值。在我國西南邊陲生活著一支與樂共生的民族——「侗族」,他們的 大歌(嘎老)、小歌(嘎臘) 聞名於世,同時,令我深思的是侗族的歌樂在整個侗族的歷史延續、人格培育、文化傳承、社群交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說,在侗族社群結構的各個方面,侗歌發揮著作用,承載著多樣的「功能性」,同時,它又超脫一般語境下「音樂」的定義,讓音樂解脫、得以實現不同語義的突破。

侗族就是這樣一個與音樂相融的民族,可以說「歌唱」便是侗族人對於自我與民族身份認知的重要環節。侗人講「飯養身子歌養心」,歌唱滿足著侗人的精神需求與心靈啟迪。

在侗族數種歌樂之中,大歌是最復雜、最具藝術性之一種。侗語稱大歌為 「嘎老」[al laox] ,[laox]即為侗語中「大」、「老」之意,一種高級的、龐大的指代,[al]在侗語中往往是「歌」之意,將「嘎老」譯為「大歌」十分貼切。大歌傳唱於貴州南侗地區的黎平、從江、榕江、三江這四個南侗聚居的自治縣,同時,這些地區自古就有歌唱的習俗。明代詩人鄺露在其《赤雅》一書中,記述了侗人「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的歌唱場景,這被視作對侗族大歌的描寫。在岩洞鎮采訪時,老歌師肯定了這種說法,「閉目」便於長篇大歌的記憶、「頓首搖足」便是演唱到投入時的情不自禁。

1952年,參與土改工作的兩位音樂工作者「蕭家駒」、「薛良」意外地發現了噶老,推翻了「中國民歌僅有單聲部」這樣一種舊說,從此對少數民族音樂的發掘掀開新的一頁。什麼是嘎老?老歌師們普遍認可「嘎老是鼓樓里,男男女女對唱之歌」,具備多聲性的特點。雖然侗族絕大部分歌樂是抒發男女之情,但並非所有的侗族歌樂題材都是愛情,其間亦有不同題材,與侗族社會的不同結構緊密相連。

以上是馬名振《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侗族傳統音樂》中對南侗侗歌的劃分,其中大歌皆為多聲部,其他或徒歌、或兼具樂器伴奏,為單聲部結構。侗人喜唱自古以來的傳統歌曲,新編新創以「舊瓶裝新酒」、歌頌政府政策為主,數量較少。

(一)兒童教育

大部分的侗族男性與幾乎所有的侗族女性皆會侗歌,這種歌唱習俗的普遍性值得我們思考。從上述謠諺可發見,侗歌的傳唱以「心口相傳」為主,同時,侗歌在侗族社會的教育層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侗人世代不立文字,侗族社會結構的完整不可缺少教育傳承,所以侗歌理所應當地承載了教育功用,並通過「歌班」(高嘎)這條傳承線索得以維系。 「漢人有書,侗人有歌」 ,岩洞鎮歌師在參訪中將侗族的「嘎臘溫」(童歌)比作漢族的《三字經》、《弟子規》,可謂十分恰當。

當侗家孩子到了7、8歲時,父母便會把他們送到附近的歌班接受歌師的訓練,歌班可分男班與女班,並按班內孩童的年齡劃分為大、中、小三個班,這種傳統的師承便是教授侗歌的基本方式。歌師在此環節中舉足輕重,他是村寨中熟知本民族歷史文化、禮俗禁忌、倫理道德的長輩,是侗族內部的智者。對於侗家孩童的教育涉及「萬物起源」、「民族歷史」、「生產勞動」、「倫理道德」與「戀愛婚姻」等多個方面。

在我看來,「侗歌」就是侗族的書本、「歌班」就是侗族的學堂、「歌師」就是侗族內部德高望重的知識分子。

以上是一首有關「生產勞動」的「嘎臘溫」,活用童語、詼諧幽默、妙趣橫生,曲調則富有侗族常見羽調式的靈動。

(二)民族體認

各個民族都對「民族起源」的探討充滿興趣,並依此呈現出不同的「宇宙觀」、「民族觀」。上述是一首有記載的侗歌,其中「姜良」、「姜美」是侗人祖先,並暗藏有近親關系,這首古歌兼具侗人對周圍苗、瑤、客家的思考,反映出同一地域內、不同民族間的相互關系。

這是一首關於「風的來源」的起源歌,春夏秋冬四季由「風」來劃分,這是侗族對於四季起源的理解。

(三)生產勞動

侗鄉長久以來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的農耕生產結構,自然而然,農業生產的知識傳授必不可少。

這是一首採用民間常用的「十二月體」結構的侗歌,教育侗人不同時節、不同勞作。歌詞反映出侗人長期以來留下的寶貴生產經驗,對傳統農業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倫理道德

侗族是一個向善的民族,在侗鄉內,重視倫理道德的觀念灌注進每一個侗人的體內。這些侗族傳統美德,與漢族長期形成的美德觀念存在共性、又兼具個性。侗歌對倫理道德在侗族內部的塑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母恩情之深,這是高於任何民族共通的道理。

「薩歲" [sax siis]是南侗文化中最大的神,又被稱為"薩瑪"[sax mags]、"薩丙"[sax biing],[sax]在侗語中意為「祖母」,[siis]意為「首要的」、"最重要的「。薩歲是侗族父系社會中的「母性崇拜」,侗人普遍認同,薩歲是反抗外敵、保衛村寨的「女英雄」,因其對侗族的巨大貢獻而設壇祭祀,薩歲的神壇也被稱為 「薩壇」 。可以說南侗地區,每個侗族村寨的大大小小事件,都會有「祭薩」的參與,以求保佑平安與順利。「祭薩」活動的核心便是 「哆耶」 [dos yeeh],一種祭祀歌舞,其中演唱的歌曲被稱為 「耶歌」 [al yeeh],歌詞中必定有襯詞「耶」字參與。祭祀形式以侗人踏歌起舞、一問一答為主,在這問答之中,關於「薩歲」的英雄故事便通過口耳相傳,刻印在每個侗人的心中。

侗族是一個尚巫、尚鬼神的民族,實際上,這種「巫文化」形成的文化共同體,有利於侗族內部的認同與團結。侗族傳統的民間信仰中,鬼尚惡、神尚善,例如惡鬼「薩變」,其屬苗族,傳說中年輕女子死去後,她會在墳頭假裝哭泣,如果有人上前安慰,「薩變」就會趁機吸干他的血,這告誡侗人「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再者,除了「薩歲」這樣一個絕對地位的神外,仍有司職各個領域的小神,例如「薩並」(龜祖母)、「薩棉比」(棉祖母)、「薩花淋」(愛情祖母)等等。鬼是侗人對於外部勢力的想像,神是侗人對內部穩定性的渴盼,一外一內促成了侗族結構在精神與信仰體認上的一致。

(一)朋友檔

「高伴」 [gaos banl]是一種以地緣聯系為基礎的組織,[gaos]可理解為「一撮」、「一撥」,[banl]可理解為「朋友」、「夥伴」,亦即學者所指出的「朋友檔」。「朋友檔」有男性朋友檔、女性朋友檔,可以說每個侗人自始至終都屬於某個「高伴」之內,「高伴」又與侗族「歌班」密切結合,形成社交組織與傳承組織的二位一體,實際上,在侗族「歌」與「社交」緊緊相連,唱侗歌同時也是「朋友檔」與「歌班」的主體行為。

男性侗人只有加入「朋友檔」,才有資格獲得不斷增加的社會權利、公共資源。日常生活中,「朋友檔」也會參與村寨中的「紅白喜事」、「架屋」、「滿月酒」等活動,在春耕秋收之時,「朋友檔」也會互助出力。這樣一來,通過禮物饋贈或幫工的方式,侗族內部的個人事項轉化為公共事項,地緣關系得到不斷地維系。

在某種程度上,女性「朋友檔」更像是一個「待嫁群體」,「朋友檔」與「歌班」相交集,以之有了與別寨男性「朋友檔」(或「歌班」)交往聯姻的機會。「朋友檔」是女性侗人融入社會化組織與「再親緣化」的關鍵。

(二)「款」組織

「款」 [kuant]是南侗地區內部的自治組織,以契約關系為紐帶,通過民主推選產生「款首」。「千人團嘩,百人合款」描述的便是以地緣關系為主的多歌班交互與以契約關系為主的款組織治理。自宋元以降,中央政府與南侗存在治理的「雙軌制」,官方與地方相互制衡,侗族內部彼此認同的仍是「款」這樣的地方自治組織。學者將「款」定性為「地緣性的半軍事自治、自衛組織」。

「款」組織有大、中、小三個規模,彼此層層遞進、互為隸屬,圍繞「款」產生「款首」、「款約」、「款坪」、「款兵」,其中「款坪」是「款」組織集會的場所, 「款約」 [kuant yedc]類似於「款」組織的律法條文,「款首」也必定能背唱「款約」。在侗人觀念中,侗族大歌區域的劃分也是通過「款」的范圍劃定,例如「六洞」、「九洞」、「二千九」等。

某種程度上,「款」組織與「款約」也影響著政府政策的制定,這種長久形成的內部條律,融入了侗族自身的「宇宙觀」、「價值觀」、「習俗」、「風土」。

(三)鼓樓對歌與「行歌坐月」

侗族鼓樓對歌與「行歌坐月」均是圍繞男女交往、婚戀展開,整個南侗地區男女從交往到婚戀與歌唱行為息息相關。鼓樓對歌圍繞著「來」與「去」兩次空間轉換,同時又為「行歌坐月」的開展做了鋪墊。

鼓樓對歌具體所指:侗族男歌班與女歌班於侗寨鼓樓對唱「嘎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促進同族異寨間男女交往。鼓樓對歌往往集中於春節期間,此時正處節慶、農閑之時,村寨男女有一定時間忙活個人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加強了青年男女間的聯系,也促進了寨與寨、村與村間的交互與聯絡。

以黎平縣岩洞鎮鼓樓對歌為例,形式主要分為「請姑娘」與「吃相思」。 「請姑娘」 [l lagx miegs]主要指一個寨子的男歌班,邀請另一寨女歌班到本寨鼓樓對歌。「請姑娘」一般安排在每年春節的正月初三、初四、初五與初六四天,尤其以初五的對歌活動最為繁盛。在正式鼓樓對歌前,男女歌班在一起吃長桌宴,盡興之時,姑娘們會捧起米酒唱起「酒令歌」:

男歌班眾人彼此商討後,唱出:

酒足飯飽後,一眾人便去鼓樓對歌,傳達彼此的愛意。

「吃相思」 [weex yeek]往往又被稱為「為也」,不像「請姑娘」單方面的邀請,「吃相思」是雙方互相做客、互相走訪對歌的形式,一般安排在春節初九或初十進行,做客三天。去「主寨」做客的「客寨」一方不需要攜帶禮品、但要帶去屬於本寨的大歌與侗戲,「客寨」一方宰牛殺雞,以最好的飯食款待賓客。期間加以「攔路歌」、侗戲表演、鼓樓對歌、「行歌坐月」,最後送客出寨,於「花橋」處再次唱起「攔路歌」,表達對賓客的戀戀不舍。「為也」既是侗族男女互通友誼的方式、又是侗寨之間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

「行歌坐月」 往往安排於鼓樓大歌之後。鼓樓中集體對唱的大歌與「行歌坐月」中兩人情意綿綿地對唱「琵琶歌」[al bic bac]與「牛腿琴歌」[al is]形成對比與聯系。正是鼓樓大歌給予青年男女相識的契機,他們得以通過「行歌坐月」這樣一種小型的互動,拉進兩人間的感情;「行歌坐月」中的情歌相比鼓樓大歌,更私人化、柔情、纏綿。在這個過程中,男女二人或許會互通信物,立下愛情之約。

七日的黔東南之行,瑤族、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為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的熱情好客、善良朴實令人感動。其中侗族、侗族文化、侗族歌樂震撼著我的心靈,不曾想遙遠的西南邊陲有這樣一支少數民族,他們將音樂融入侗族社會的各個結構層次、扮演著多重角色,與侗族血脈共流淌。可以說,沒有侗歌就沒有侗族的文化、就沒有侗族社會的繁榮。

久久不能忘記的是侗鄉的「行歌坐月」,鼓樓里、伴著月光,男歌師彈著侗琵琶、侗家女兒用「假嗓」唱著琵琶歌,在昏黃的燈光下,侗家女兒眼神的一瞬讓我難以忘懷!啊,我要再次回到侗鄉、與青山綠水擁抱、與侗歌共呼吸!

說到底,實在是想回山裡,書讀不進、飯咽不下。最近在讀水稻種植、植物學、物種起源方面的書籍,想來為種田、養雞養鴨做些准備吧。

閱讀全文

與侗鄉美女載歌載舞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342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171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09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48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638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672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673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1935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24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1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07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482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442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989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26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2863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769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786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968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