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秦腔連唱的都有什麼
咸陽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兩部分,每個部分均由「苦音」和「歡音」(又稱花音)
兩種聲腔體系組成。苦音腔是秦腔區別於其他劇種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唱腔,演唱時激越、悲壯、深沉、高亢,表現出悲憤、痛恨、懷念、凄涼的感情。歡音腔則歡快、明朗、剛健,擅長表現喜悅、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和無板無眼四種。板腔稱謂有慢板、攔頭板、一錘安板、陰司板、二六板、拉錘二六板、帶板、尖板、滾板、二導板、雙錘板等。總歸稱是六大板頭、慢板、帶板、墊板、二導板和滾板。秦腔曲牌分為弦索類、擊樂類、嗩吶類、笙管類、海笛類、套曲類共6種。
早期樂隊分文、武兩部6人。
㈡ 秦腔有那些名家
1、馬友仙
馬友仙(1944~)女,漢族,原籍陝西合陽縣。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傳承人,秦腔「馬派」創始人。8歲考入咸陽大眾劇團,學演小旦、兼演青衣。
10歲時以一出《櫃中緣》唱紅了咸陽以及臨近地區。以後多年又陸續推出秦腔摺子戲《河灣洗衣》、《打魚殺家》、《走雪》等,以音色優美、唱做俱佳而轟動劇壇。
此後隨著藝術上的追求上進和技藝的不斷提高,又分別在秦腔傳統戲《五典坡》、《玉虎墜》、《三滴血》、《游龜山》、《紅樓夢》等大戲中擔任主角。
2、貟宗翰
自幼酷愛秦腔藝術,1952年進入西安三意社學員班學戲。師承著名藝人張朝鑒、李天堂、李慶增等。入科半年後就登台演出,開門戲為《蘇武廟》。
相繼又演出了《蘇武牧羊》《穆柯寨》《四進士》等戲,引起了群眾和領導的注目與重視。1960年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又經馬健翎、李玉敏、袁多壽等著名藝術家的嚴格訓練和教導。
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代表劇目有《趙氏孤兒》、《十五貫》、《魚腹山》、《殺廟》、《血淚仇》《二堂舍子》等。
他的許多優秀劇目和唱段被錄制唱片、磁帶、碟盤發行全國,甚至流傳海外。《打鎮台》一劇曾被中央戲曲研究院錄像,作為研究秦腔資料保存。
他的學生遍及西北五省,有的已成為國家一級演員,表演藝術家。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善於中縱向繼承、橫向借鑒,博採眾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表演方面注重刻畫人物內心,瀟灑穩健,剛柔相濟,質朴深沉;善於吸收兄弟劇種的特長,如京劇須生的身段做派、蒲劇的髯口、帽翅技巧、崑曲的步法指法等,使之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聲腔方面在繼承唱念韻味技巧的基礎上大膽借鑒京劇花臉唱腔的共鳴特色,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為探索秦腔須生新唱法創出了一條新路。
他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圓潤流暢,韻味濃郁醇厚,聲情並茂。尤其象《紅燈記》中李玉和的唱腔,堪稱其代表做,至今廣為流傳,被譽為「小浩亮「。2015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75年。
3、李愛琴
李愛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梨園世家,祖父是唱皮影戲的,渭北一帶年長的老人經常說「四楞子」李三的跑檯子,這李三就是李愛琴的祖父。
父親李萬祥農忙在家務農,農閑跟著祖父到集鎮村捨去演出。後來,祖父去世了,父親為了糊口謀生,就帶著5、6歲的李愛琴離鄉背井闖盪江湖。
李愛琴先在彭藝社扮小孩、演丫環,隨後到大華社,在李正敏、董化清先生的培養指導下,先後演出《探窯》、《三娘教子》、《五典坡》等戲。
由於嗓子好,吐字清,演戲投入,再加上年齡小,受到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被稱為「六齡童」。1954年參加陝西省軍區五一劇團,開始系統練功和學文化。
為排演《戚繼光斬子》,她曾向京劇名家李萬春先生學習;1956年以《戚繼光斬子》參加陝西省戲劇會演,獲演員一等獎,並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9年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同年,她入選參加陝西省演出團到北京以及滬、粵、鄂、滇、川等省市巡迴演出。
在演出團受益於秦腔名家的具體指導,其間又先後得到蓋叫天、紅線女、陳伯華等名家的指教,使她表演藝術水平有新的飛躍。
4、肖玉玲
肖玉玲,女,秦腔閨門旦。從藝40餘年,在秦腔閨門旦行當中獨樹一幟,對於每一個角色的塑造都性格鮮明,活靈活現。1958年,年僅18歲的她就主演了秦腔史上第一部電影《火焰駒》。
對於角色黃桂英的成功塑造,使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角。世稱「(小)肖派」。代表作品有《五典坡》中的王寶釧、《玉堂春》中的蘇三。
《狀元媒》中的柴郡主、《探窯》中的王寶釧、《紅珊瑚》中的珊妹、《孟麗君》中的孟麗君等藝術形象。2017年4月21日7時,肖玉玲在陝西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9歲。
5、康少易
出身梨園,自幼深得父親教誨和各位高師面傳心授,經幾十年舞台實踐,悟出了四功五法在於「范「的真諦,悟出了「不像不是戲「「太像不是藝」,此為戲也的至理。
悟出了藝術之道,無外由簡到繁,繁能而簡,繼而精,然達通靈化境者,非幾輩人之致力於此是不能完成的。因之,我們應遵循藝術之道以不懈之力,把戲曲藝術傳下去。
多年來,為秦腔、豫劇、蒲劇、京劇傳授了《四傑村》《鬧龍宮》《金錢豹》《反西涼》《殺四門》《鐵公雞》《金雁橋》《火燒裴元慶》《白水灘》等劇目。
特別是《盤腸戰》由陝西省京劇團康雲翔在北京演出獲得中國文化部金獎。傳子康雲翔秦腔、京劇,昆亂不擋的全能武生,授徒安波、冉星、王沖、同超、胡小毛等。
㈢ 求「秦腔四大名旦」李娟的介紹文章、資料
李娟
李娟,女,秦腔旦角。
1980年考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員訓練班,坐科8年,1987年隨全班成立院青年實驗劇團,任演員,主工刀馬旦、正旦等。
1987年赴京匯報演出,主演《盜草》;1988年參加陝西省首屆藝術節主演《盜草》,榮獲表演一等獎;1989年參加西北五省(區)「咸陽杯」、「公主杯」大賽榮獲表演一等獎,同年赴香港參加中國地方戲曲展演演出《盜草》、《屠夫狀元》、《隔門賢》等;1992年赴芬蘭參加芬蘭藝術節,主演《楊七娘》、《盜草》;1993年被評為「金延安」首屆秦腔「十佳演員」;1994年赴京參加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戲曲特技展播演出,並赴雲南、蘭州等地參加「西北薈萃」 戲曲演出;赴京參加第一、二、三屆全國藝術節演出;1995年參加第二屆中國戲曲「金三角」匯演,主演《殺嫂》,飾潘金蓮,榮獲優秀表演獎;1996年參加陝西省「易發杯」青年演員大獎賽,主演《楊七娘》,榮獲優秀表演獎,並赴京參加了央視「96春節戲曲晚會」的演出;1997年在大型現代戲《沙漠情》中飾張雁,參加全國梆子聲腔匯演,榮獲表演獎,同年榮獲陝西省「尖庄杯」電視大獎賽表演一等獎、陝西省「西鳳杯」廣播大賽一等獎;參加「97香港藝術節」,主演《殺嫂》(飾潘金蓮)、《借扇》(飾鐵扇公主)、《滾燈碗》(飾皮氏),受到香港觀眾和專家的高度贊揚;1998年赴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進行巡迴演出,主演《楊七娘》,同年被省文化廳、省文聯、省劇協授予「青年表演藝術家」、「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的稱號;2000年應邀參加德黑蘭國際藝術節,主演《楊七娘》,獲最佳表演分數,被譽為「西北第一靠」;2001年參加首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主演《楊七娘》,榮獲優秀表演獎;同年榮獲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並被評為陝西省「三八紅旗手」、模範共產黨員。
善演劇目有:《盤店》(飾楊八姐)、《放飯》(飾趙景棠)、《隔門賢》(飾芙善妻)、《打路》(飾黃桂英)、《三娘教子》(飾王春娥)、《周仁回府》(飾李蘭英)、《屠夫狀元》(飾黨鳳英)、《兒大不由爹》(飾玉芹)、《活捉三郎》(飾閆婆惜)、《借扇》(飾鐵扇公主)、《盜草》(飾白素貞)、《留下真情》(飾趙大蘭)、《遲開的玫瑰》(飾姨媽或喬雪梅)、《楊七娘》(飾楊七娘)、《殺嫂》(飾潘金蓮)、《四進士》(飾楊淑貞)等。
為秦腔四大名旦之一。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委員、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藝術指導。
誕辰:1968年,農歷戊申年
㈣ 秦腔 三娘教子 唱詞
全劇劇本
(王春娥上。)
王春娥 (引子) 守冰霜貞節為本,效寡居教子成名。
(念) 可嘆兒夫喪鎮江,每日織機度日光。但願我兒龍虎榜,留下美名萬古揚。
(白) 奴家,王氏春娥。配夫薛廣,去往鎮江貿易,不想命喪鎮江,多虧薛保搬屍回來,可恨張、劉二氏,見兒夫一死,一個個另行改嫁。是我對天洪誓大願,永不改嫁,撫養前房之子,取名倚哥,南學攻書去了。我不免機房織絹便了。正是:
(念) 雲霧不知天早晚,雪深哪知路高低。
(二黃慢板) 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嘆,
思想起我兒夫好不慘然。
遭不幸薛郎夫鎮江命染,
多虧了老薛保搬屍回還。
奴好比南來雁失群無伴,
奴好比破梨花不能團圓。
薛倚兒好一似無弓之箭,
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
將身兒來至在機房織絹,
等候了我的兒轉回家園。
薛倚哥 (內白) 走嚇。
(薛倚哥上。)
薛倚哥 (二簧原板) 有薛倚在學中來把書念,
懷抱著聖賢書轉回家園。
眾學友一個個說長道短,
他道我無娘親好不慘然。
因此上回家去,
(薛保上。)
薛保 (白) 這般時候,還不見東人回來,待老奴外面看來。
薛倚哥 (二簧原板) 與母爭辯,
又只見老薛保站立門前。
(白) 參見薛保。
薛保 (白) 東人回來了。
薛倚哥 (白) 回來呢。我媽呢?
薛保 (白) 你母親在機房織絹。
薛倚哥 (白) 帶我去見。
薛保 (白) 且慢,隨老奴後面用飯。
薛倚哥 (白) 見過我媽,再吃飯。
薛保 (白) 你就要來嚇。
(笑) 哈哈哈……
薛倚哥 (白) 就來的。
(薛保下。)
薛倚哥 (二簧原板) 聽說是我母親機房織絹,
走上前施一禮兒見母安。
(白) 參見母親。
王春娥 (白) 罷了。兒嚇,回來了?
薛倚哥 (白) 回來呢。
王春娥 (白) 為何今日下學甚早?
薛倚哥 (白) 先生不在學中,故而回來甚早。
王春娥 (白) 那書來背。
薛倚哥 (白) 媽嚇,吃完了飯在背書。
王春娥 (白) 背了書再去用飯。
薛倚哥 (白) 要背就得背。
王春娥 (白) 將臉朝外。
薛倚哥 (白) 是。
王春娥 (白) 背嚇。
薛倚哥 (白) 媽嚇,我忘了書尾。
王春娥 (白) 自有忘了書頭,哪有忘了書尾的道理?
薛倚哥 (白) 不錯,忘了書頭了。媽嚇,你提我一句。
王春娥 (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薛倚哥 (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王春娥 (白) 「為……」
薛倚哥 (白) 媽嚇,咱們家裡為什麼?
王春娥 (白) 「為人謀而不忠乎?」
薛倚哥 (白) 哦,「為人謀而不忠乎?」唬唬唬,香爐瓦燈喚喚呵唬。
王春娥 (白) 往下背。
薛倚哥 (白) 往下背。
王春娥 (白) 叫你往下背。
薛倚哥 (白) 叫你往下背。
王春娥 (白) 咀。
薛倚哥 (白) 咀。
(白) 也罷。
(二簧搖板) 手執家法將兒來打,
薛倚哥 (二簧搖板) 你打別人孩兒好不害羞。
(白) 媽嚇,你要打,生一個打,養一個打。你打別人的孩兒,好不害羞,好不害臊。
王春娥 (白) 兒嚇,這兩句話,哪個教道與你?
薛倚哥 (白) 飯也會吃,書也會念,這兩句話,還不會說么?
王春娥 (白) 話倒是兩句好話,可惜兒太講遲了。
薛倚哥 (白) 你今天不打我,我還不說呢。
王春娥 (白) 哎,天嚇!
薛倚哥 (白) 哎,地嚇!白相去哉。
王春娥 (二簧原板) 小奴才一言問住了我,
閉口無言王氏春娥。
叫一聲薛郎夫陰曹等我,
等候了你的妻同見閻羅,
我那薛郎夫嚇……
(薛保上。)
薛保 (二簧原板) 小東人下學來機房闖禍,
好一似火上又把油潑。
(王春娥哭。)
薛保 (白) 哎呀!
(二簧原板) 三主母在機房啼哭悶坐,
轉面來問一聲東人一個。
(白) 東人。
薛倚哥 (白) 干什麼?
薛保 (二簧原板) 你的母教訓你非為之過,
為什麼將好言當作了惡說,
東人哪……
薛倚哥 (白) 你少管我們家裡閑事。
薛保 (白) 噯……
(二簧原板) 這才是養子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來師之惰。
老薛保進機房雙膝跪落,雙膝跪落,
(白) 三娘嚇……
(二簧原板) 問三娘發雷霆卻是為何?
王春娥 (二簧原板) 老薛保你不必苦苦哀告,
三娘言來細聽根苗:
自古道養嬌兒終身有靠,
又誰知小奴才平日無故,半路途中,跌了奴一跤。
薛保 (二簧原板) 勸三娘休得要珠淚雙掉,
老奴言來細聽根苗:
千看萬看,看東人年紀小,
望三娘念東人下世早,
只留下這一根苗,必須要輕打輕責,饒恕他一遭,下次不饒。
王春娥 (二簧原板) 你道他年紀小,心不小,
說出話來雅賽銅刀。
自古道,人無有千日好,
花開哪有百日姣?
織什麼機來把什麼子教,
(白) 也罷,
薛保 (白) 三娘忍耐了吧!
王春娥 (二簧搖板) 割斷了機頭兩開交。
(王春娥哭。)
薛保 (白) 哎呀!
(二簧搖板) 見三娘怒沖沖把機頭割斷,
嚇得我老薛保膽戰心寒。
走上前來好言相勸,
尊一聲三主母細聽根源:
都只為老東人鎮江命染,
是老奴千山萬水,萬水千山,搬屍回還。
(白) 老奴好恨!
王春娥 (白) 恨著何來?
薛保 (白) 三娘,
(二簧搖板) 恨只恨張、劉二氏,他把心腸改變,
一個個反穿羅裙另嫁夫郎。
王春娥 (哭) 哎呀……
薛保 (白) 老奴好喜!
王春娥 (白) 喜從何來?
薛保 (白) 三娘,
(二簧搖板) 喜只喜三主母發下洪誓大願,
你言道永不改嫁教訓兒郎。
王春娥 (白) 哎呀……
薛保 (白) 三娘不言,老奴明白了。
王春娥 (白) 明白何來?
王春娥 (二簧搖板) 他,他,他,他言道我不是他的親娘。
薛保 (白) 現有家法在此,頂在頭上,跪在你母親面前,你就言道:「母親嚇母親,孩兒下學回來,一言冒犯母親,現有家法在此,望母親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打兒一下,如同十下;打兒十下,如同百下;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你母親有愛子之意,她就不打你了。
薛倚哥 (白) 這兩句話我會呢。
薛保 (白) 東人回來。你母親問你,就說你自己講的,不要說老奴教道於你。
都只為兒年小,他年老,兒小他老,他老兒小,無依無靠,娘心不安。
(白) 也罷!
薛保 (白) 三娘教訓了罷。
王春娥 (二簧慢板) 手執家法將兒來管,
薛保 (二簧搖板) 老薛保向前忙遮攔。
你要打將老奴責打幾下,
《三娘教子》改編自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李漁的《無聲戲》中的一回。《三娘教子》馬連良飾薛保、張君秋飾王春娥。
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僕薛保。薛廣在鎮江,適遇同鄉人,以白金五百兩,托帶回家。不料其人吞沒白金,購一空棺,停厝荒郊,以為薛廣靈柩,回鄉報知張氏等,舉室嚎啕,使薛保運回靈柩安葬。後家漸衰落,張、劉不能耐貧,先後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與薛保茹苦含辛,撫養倚哥,送之入學,己則織布以易升斗之栗。
倚哥在學堂被同學譏為無母之兒,氣憤回家,遂不認三娘為母,語語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將刀立斷機布,以示決絕。幸薛保竭誠勸導,母子始和好如初。薛廣在鎮江生意衰敗,後叢伍,官至兵部尚書。十幾年後薛倚金榜題名,新科狀元。父子相認團圓一家,榮歸故里。而此時薛倚的大媽、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都來認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回家照顧老伴,勸劉氏也回家照顧老伴和幾歲的孩子。並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
㈤ 秦腔介紹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咸陽美女秦腔大全擴展閱讀: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之一。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
秦腔所演的劇目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它的傳統劇目豐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備受觀眾喜愛的曲目有《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梵王宮》、《法門寺》、《鐵公雞》、《長坂坡》、《賣華山》、《臨潼山》、《斬單通》、《取洛陽》、《三娘教子》、《櫃中緣》、《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獻西川》等。
膾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貫》、《火焰駒》、《大登殿》等。
新中國建立後還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秦腔所用的樂器,文場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揚琴、嗩吶、海笛、管子、大號(喇叭)等;武場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鑼、小鑼、馬鑼、鐃鈸、鉸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樂器當然是板胡,其發音尖細清脆,最能體現秦腔板式變化的特色。
秦腔的唱腔定型發展在唐朝,隨著社會的安定和富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就越來越豐富。長安也是國際化的都市,秦腔的發展也就自然不在話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慶典和節日,當地的人們都要組織演唱集會。家裡蓋房子也要請秦腔的藝人來家裡安神。
咸陽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兩部分,每個部分均由「苦音」和「歡音」(又稱花音)兩種聲腔體系組成。苦音腔是秦腔區別於其他劇種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唱腔,演唱時激越、悲壯、深沉、高亢,表現出悲憤、痛恨、懷念、凄涼的感情。
㈥ 秦腔中老腔有那些著名的曲目
《白逼宮》、《斬李廣》、《黃河陣》,、《玉嬋淚》(一)西安秦腔一團演出、《玉嬋淚》(二)西安秦腔一團演出、《玉嬋淚》(三)西安秦腔一團演出、《玉嬋淚》(四)西安秦腔一團演出、《玉嬋淚》(五)西安秦腔一團演出、《玉嬋淚》(六)西安秦腔一團演出、《雙鐲記》(一)陝西咸陽秦腔劇團演出、《雙鐲記》(二)陝西咸陽秦腔劇團演出、《雙鐲記》(三)陝西咸陽秦腔劇團演出等等經典劇作...
㈦ 大家幫我找下秦腔《探窯》唱詞,謝謝了~!!!
秦腔《探窯》一折:
王夫人(唱):叫家院前邊把路引,
看望我女兒出南門。
怨一聲相國心太狠,
親生女當作路旁人。
再怨聲蠢才太烈性,
身奔寒窯願受貧。
霎時看到寒窯近,
不由老身痛在心。
來在坡前轎停穩,
想必是來到兒窯門。
院 子(白):稟夫人!來到三姑娘寒窯。
王夫人(白):上前叩門!
院 子(白):是!三姑娘開門來!太夫人到了!
王寶釧(唱):啊~~~~~!來了!
耳聽窯外有人喚,
不知何人來叩門。
薛郎夫一去無音訊,
寒窯里哭壞女釵裙。
院 子(白):三姑娘開門來,太夫人到了!
王寶釧(唱):哎~~~~!
耳聽老娘到來臨,
急忙上前開窯門。
一見娘親珠淚落,
老娘呀~~~~!罷了娘!
寶釧跪倒拜娘親。
王夫人(唱):見嬌兒珠淚交流實難忍,
好似鋼刀剜娘心。
先前容顏似花粉,
如今相貌認不真。
兒本是相府千金體,
怎落個寒窯受苦人。
王寶釧(唱):娘啊~~~~!
老娘不必淚紛紛,
聽兒把話說原因。
我的父在朝官一品,
所生我姐妹共三人。
我大姐二姐能孝順,
與蘇龍魏虎結成親。
單丟下你兒寶釧女,
綵球兒單打貧窮人。
說什麼婚姻門戶要相稱,
富配富來貧配貧。
人都盼丈夫把官坐,
兒不嫌牽馬墜鐙的人。
王夫人(白):我兒快快站起來。
王寶釧(白):母親!娘啊!母親偌大年紀,怎能冒此風霜,來到寒窯,孩兒只說今生今
世,再難見到娘親一面,誰料想今日母女相會!
王夫人(白):兒啊!自從你奔赴寒窯,你父不許家人探望與你,為娘今日背著你父來看
我兒,不料我兒成了這般光景。
王寶釧(白):母親呀母親!自從我那薛郎從軍以後,杳無音訊,孩兒日夜憂思,染病寒窯,
啊!今見母親嘛!
王夫人(白):怎麼樣?
王寶釧(白):兒的疾病才起了大變。
王夫人(白):兒啊!摻娘進窯,看看我兒光景如何!
王寶釧(白):寒窯窄小,母親如何去得!
王夫人(白):哎~~!我兒住得為娘我也就看得!
王寶釧(白):如此,待兒與你打掃。
王夫人(白):慢著!寶釧!摻娘來~~~~~~~~!
(唱):進得窯門用目看,
王~~~王寶釧,娘的兒啊~~~~~~~~!
不由老身心痛酸,
這樣的光景怎住慣,
可憐我兒王~~~王~~王寶釧!
我想叫叫一聲兒啊~~~~~~~~!
這都怪你父心腸太狠,將我兒逼成這般光景,你叫為娘我怎不傷心,怎不心疼,說是兒啊!快快隨娘回上相府,在莫要抱怨負氣,受此煎熬了!
王寶釧(唱):我想叫一聲母親,母親!這是你而甘心情願,來此寒窯,孩兒我怨著誰來,
兒已對父發誓言,寧願餓死不回還。
王夫人(唱):今日隨娘相府轉,
不與你父何相干。
王寶釧(唱):老娘且坐,聽而言,啊!
(白):丫鬟院公,說是你們就地而坐了!
王夫人(白):你坐了!
王寶釧(唱):兒把那前後情細講一番,
父為兒擇配難中選,
才命兒飄彩結良緣,
綵球兒打中貧窮漢。
我父悔婚把臉翻,
相府將我薛郎趕。
三擊掌氣走王寶釧,
誓死不回相府院。
身奔寒窯到城南,
曲江池畔烈馬現。
西涼興兵起狼煙,
我薛郎降馬封官上金殿。
那魏虎心中不服拿本參,
說候軍都府官太顯。
改調征西先行官,
薛郎夫一去音訊斷。
兒在寒窯望眼穿,
日夜憂思疾病染。
只說母女相見難,
幸喜今日娘來見。
也算是疼愛兒一番!
王夫人(唱):兒啊~~~~~~~!
為娘聽言心傷慘,
我兒為何出此言。
娘好比風中之燭雪中炭,
還要兒披麻戴孝送墳園。
你不回相府娘埋怨,
娘抓兒養女為哪般。
王寶釧(唱):母親呀啊!~~~~~!
母親不必將兒怨。
聽兒把話說心間,
骨肉之情心不變,
莫奈何富貴貧賤隔崇山,
寒窯里住罷相府轉,
難道說不怕惹人恥笑惹人嫌,
母親莫把兒掛念,
全當是沒要你兒王寶釧。
王夫人(唱):千言萬語勸不轉,
好個烈性王寶釧。
為娘將兒多憐念,
送來了錢米度飢寒。
(白):丫鬟院子,與米賜予你家三姑娘!
王寶釧 (白):慢著!啊!母親!相府之物孩兒我一概不要。
王夫人 (白):奧!喔是為娘我的私財!
王寶釧 (白):雖是母親的私財,孩兒我也是不用。
王夫人 (白):是你這般烈性,難道還讓為娘我帶回不成?
王寶釧 (白):這~~~~!
王夫人 (白):丫鬟院子,銀米留下,你們先回相府,太夫人今晚要在這里陪伴你家三
姑娘!
王寶釧 (白):哎!母親!寒窯這般光景母親如何住得!
王夫人 (白):我兒住得為娘也就住得。
王寶釧 (白):唉!母親不回相府這卻怎處呀?啊!母親!孩兒情願跟上母親回上相府,這
銀米嘛~~~~~~~!
王夫人 (白):怎麼樣?
王寶釧 (白):也不必留下了!
王夫人 (白):怎麼我兒情願隨娘回上相府!
王寶釧 (白):嗯!
王夫人 (白):如此甚好!丫鬟院子外邊搭轎侍候。
(唱):兒啊你聽話抬轎轉,
王寶釧(唱):兒寧死不回你相府門。
王夫人(唱):兒啊!你不送娘!你,你,你心何忍!
王寶釧(唱):王寶釧我跪倒送娘親。
王夫人(唱):娘哭兒來頭昏暈,
王寶釧(唱):兒哭娘來淚濕襟。
王夫人(白):罷了寶釧,娘的兒!兒啊~~~~~!
王寶釧(白):母親!母親!娘啊!
(唱):娘今離去寒窯門,
怎知你兒一片心,
從此不允你相見,
眼含著淚我閉窯門。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之一。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
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陝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一詞在我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曾把京劇稱為"亂彈",還有的劇種也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但是,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
秦腔的唱腔定型發展在唐朝,隨著社會的安定和富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就越來越豐富。長安也是國際化的都市,秦腔的發展也就自然不在話下。今天的天水每到了有重大的慶典和節日,當地的人們都要組織演唱集會。家裡蓋房子也要請秦腔的藝人來家裡安神。
秦腔以關中方言語音為基礎,特別是涇河、渭河流域諸縣的語言發聲為「正音」。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之一。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
始於陝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亂彈"一詞在中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崑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曾把京劇稱為"亂彈",還有的劇種也以亂彈命名,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但是,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為主的梆子腔系統的總稱上。
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載:「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盧綱,咸陽人,音屬宮而雜商,如神虎之嘯風,雄而且壯,為當時之傑」。
演員吐字以涇陽、三原語言為「標准」。史書記載明代中葉咸陽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組建戲班,演唱「康王腔」。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咸陽的秦腔班社已為數眾多,如保符班、江樂班、華慶班、雙才班等。乾隆時期(1736—1795)翰林院學士嚴長明(江蘇人)宦遊陝西,酷愛秦腔,所著《秦雲擷英小譜》記載關中秦腔班社共有36個,並以禮泉、周至、渭南、大荔為四大流派。
秦腔班社演出,不僅為當地人鍾愛,赴北京演出亦愛歡迎,被稱為「傳情在無意之間」,「啞趣傳神許擅長」。此時,演員白雙兒、豌豆花和金墜子等隨涇陽錦綉班演紅西安城內。
1912年,李桐軒、孫仁玉、范紫東和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影響,辦起「易俗社」,並編寫出《一字獄》等劇本。咸陽各縣以「易俗社」為榜樣,先後成立了「高興班」(長武),「馬家班」(武功),「秦貴社」(禮泉),「益民社」(咸陽),「曉鍾社」(乾縣)、「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團體。
1937年中共陝西省委(駐涇陽縣雲陽鎮)、關中工委(駐旬邑縣馬家堡),相繼成立了七月劇團、關中劇團、關警劇團等,創作演出《大上當》、《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劇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飾等方面都有創新。
建國後,咸陽地區有專業劇團14個,創作了大批新劇目,涌現出眾多知名演員,如郭明霞、王麥蘭、舒曼莉、馬金仙、趙斌、王義民、昝金香等,新秀如趙改琴、王平、白萍、馮武耕、王亞萍等。這些演員均先後在西北、省、市會演大賽中獲獎。
據1989年統計,咸陽市有市直戲曲團體3個,縣秦腔劇團11個,共有演職人員1100餘人。藝術創作人員30餘名,演出本、摺子戲100餘部。
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演變,蔚為大觀",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明代萬曆間(公元1573-1620年)《缽中蓮》傳奇抄本中,有一段註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詞,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體,說明秦腔在當時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傳到其他地方了。
㈧ 有誰知道秦腔香山寺上面的合唱劇詞
華語群星 - 香山寺還願(香山寺)(秦腔版)
詞:佚名
曲:佚名
詞
為王當年錯事做,悔不該差人化白雀
欺神毀像王有過,因此上得病在朝閣
幸喜孤王病好可,同催劉表送來葯
正行走來用目看,春夏秋冬不一般
到春天萌芽出土面,到夏天日曬海底干
到秋天百花結成果,到冬天雪打變地寒
彎彎曲曲水不斷,坡坡坎坎景相連
深山有景懶得看,君妃二人把願還
為王進了頭道殿,四大天王來站前
見一個手持青鋒劍,一個琵琶弄絲弦
見一個手打黃羅傘,天王李靖把塔端
為王進了二道殿,見兩個童兒站兩邊
一旁站的白鸚鵡,一旁楊柳弄絲弦
上坐的菩薩缺手眼,她為孤王體不全
為王提衣跪當殿,上坐的菩薩聽我言
王封你千手並千眼,千秋萬代受香煙
(8)咸陽美女秦腔大全擴展閱讀
《香山寺還願》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香山寺還願》中,發行於2017-05-10,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網路歌手演唱的《香山寺還願》,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愛上秦腔》中,發行於2018-09-10,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2、大羅莫邪演唱的《香山寺還願》,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香山寺還願》中,發行於2019-08-23,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㈨ 陝西秦腔名人
1、馬友仙
馬友仙,女,秦腔旦角。1944年(農歷甲申年)生,漢族,陝西省合陽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項目傳承人,秦腔「馬」派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青聯委員,中國表演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文聯常委,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藝術專家」。
㈩ 秦腔的簡介(2)
秦腔《淤泥河》中蓋蘇文“耍牙”的表演技巧
《淤泥河》是秦腔傳統摺子戲。蓋蘇文,毛凈應工,此戲中講究“三耍”,即“耍領子”、“刷眼神”、“耍牙”。尤其獨特的“耍牙”表演為人物的面孔增添了凶惡的表現力,藝術效果特強。蓋蘇文頭戴紫金冠,插雙翎,吊狐尾,別鬢毛,掛“紅張”(頜下),扎紅靠,紅彩褲,登紅色虎頭靴,手提三股叉。
李世民連人帶馬被陷淤泥河中,做一連串掙扎欲沖出淤泥河的表演後,蓋蘇文在“雷錘”鼓點中從上馬門躍到台前,左腳站定,右腳抬起,左手抓領子,右手舉叉,口吐上到“八”字牙亮相。接著向右轉身(收牙)至上馬門定頓,引出四角子,至台右角,一轉身到台中,右腳抬起,包腳,左手握叉扎地,右手抓領子,口吐上中雙勾牙亮相。四角子在蓋蘇文走進台中的同時圍蓋跑圓場,蓋收勢收“牙”至台右角,,四角子雖至台右角一字型站定,蓋端叉踢左腿接催步,跨右腿左轉身,擺左腿到台左“黃場”,即伸臂大笑三聲四角子接笑,音尾繞台口下場,蓋同時走向台右尾跟四角子,跑至下馬門,扎“左弓箭式”,隨著“擺刀穗’鑼鼓伴奏,左手抓領子,右手抓叉把順掄數圈,接著繞頭領子沖著觀眾掃一圈,把叉頭對著台右角,左手摟韁,向右歪著身子和頭,合著“倉、倉、倉”三點鑼鼓聲,雙手雙腳交叉跳躍三下(表示高興),接著“扎右弓”箭式,在鑼鼓節奏中掄叉吐雙分上下“牙”(一牙斜沖上,一牙斜沖下,牙尖都朝外勾)亮相,頭擺動,表示得意。然後合著“倉——倉”兩聲收錘鑼鼓節奏,雙手端叉,右手將叉把通到左手,摟韁,站左“丁字步”吐下中上勾“牙”(一牙在中直下,一牙沖上向外勾)亮相。片刻雙眼隨著頭左右擺動兩下隨著鑼鼓節奏,轉身超前恨踏三步,由慢變快從下馬門下場。
屍吊
亦稱“大上吊”[劉全進瓜],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漢調二簧、眉戶等劇種均有此特技。演出前,先將一根長吊桿,平綁於入場口的柱子上,桿的一端在台口,另一端藏於台內側。劇中人上吊時,站椅上,將白綾吊圈綁於桿頭,然後將吊圈套在脖子,蹬倒椅子。這時台內即將吊桿一端壓下,右移,使桿頭上翹並伸出台口,使上吊者高高吊於台前。演員在化妝時,腰裡扎一橢圓形鐵裹肚,上端有兩個鐵鉤,由胸部直通脖頸。上吊時,往脖子上套的吊圈一定要套在鐵鉤上,然後將一水袖繞脖搭肩,以作掩飾,另一水袖下垂,呈現出活人被弔死的景象。至今已不用此技。
秦腔的唱腔
咸陽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兩部分,每個部分均由“苦音”和“歡音”(又稱花音)兩種聲腔體系組成。苦音腔是秦腔區別於其他劇種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唱腔,演唱時激越、悲壯、深沉、高亢,表現出悲憤、痛恨、懷念、凄涼的感情。歡音腔則歡快、明朗、剛健,擅長表現喜悅、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和無板無眼四種。板腔稱謂有慢板、攔頭板、一錘安板、陰司板、二六板、拉錘二六板、帶板、尖板、滾板、二導板、雙錘板等。總歸稱是六大板頭、慢板、帶板、墊板、二導板和滾板。秦腔曲牌分為弦索類、擊樂類、嗩吶類、笙管類、海笛類、套曲類共6種。早期樂隊分文、武兩部6人。
秦腔的自樂班
自樂班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票友下海,幾個人,不需舞台燈光,伴著鏗鏘鑼鼓幾件簡單的樂器便可演繹人間悲歡,在西安沿著城牆根走一圈,隨處可見。作為一種在關中農村很常見的民間娛樂組織,自樂班主要是唱秦腔戲。在城牆根下聽自樂班,天作幕布地為台,無拘無束。唱戲的投入,聽戲的也投入。唱者多為關中漢子,方面闊口,狀極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條嗓音破空飛去,撞在城牆上,踅回來,聲猶震耳。
秦腔自樂班,演員即觀眾,觀眾即演員。從周秦漢唐一路走來的西安人,他們迷戀秦腔,並不全因它土生土長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驚的撕扯吼叫最能表達他們靈魂的渴望震顫。這個城市,地下埋有皇陵,地上建有寺廟,陰氣重於陽氣,人們用秦腔驚天地泣鬼神的陽剛之氣,來平衡幾千年郁積的陰氣,據說能達到陰陽平衡、剛柔並濟。
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當地人個個都會唱幾句,村村都有"自樂班",逢年過節,便是村民過戲癮的最好時光。
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戲,板胡響處,鑼鼓起時,高亢的唱腔響遏行雲,那種氣勢豪情,與軟語呢喃的劇種絕對是兩重天。
秦腔的常見劇目
秦腔所演的劇目有神話、 民間 故事 和各種公案戲。它的傳統劇目豐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備受觀眾喜愛的曲目有《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梵王宮》、《法門寺》、《鐵公雞》等。新中國建立後還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膾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貫》、《火焰駒》、《大登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