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家覺得綜藝感最強的明星都有誰
說到綜藝感,我首先想到了魏大勛
綜藝感是什麼?我們知道,人在鏡頭前,跟在鏡頭後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如果拿平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話語、行動、來參加綜藝的話,難免會落下把柄,被網路上的小夥伴所攻擊,而大家對於明星更是要求的盡善盡美,因此明星在綜藝中會鉚足了勁,將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但是這其中還要有個性,還要有靈魂,最重要的是要還要有趣,所以,綜藝感這個東西並非每位明星都有。
② 朋友的前輩去世發在朋友圈,我該用什麼詞評論
朋友的前輩去世發在朋友圈可以送上輓聯表示慰問,常見輓聯如下:
1、何如一夢飛蝴蝶,竟使千秋泣杜鵑
2、鶴駕已隨雲影杳,鵑聲猶帶月光寒
3、魂游水底波瀾壯,名在人間草木香
4、劍空寶匣龍應化,雲鎖丹心鳳不來
5、荊花樹上知春冷,萱草堂中不樂年
6、了無遺恨留閨閣,自有餘徽裕後昆
7、流水夕陽千古恨,暮雲春樹一天愁清明節
8、流水夕陽千古恨,春風落日萬人思清明節
9、天不遺一老,人已是千秋
10、椿形已隨雲氣散,鶴聲猶帶月光寒
11、大雅雲亡梁木壞,老成凋謝泰山頹
12、扶桑此日騎鯨去,華表何年化鶴來
13、龍隱海天雲萬里,鶴歸華表月三更
14、明月清風懷入夢,殘山余水讀遺詩
15、平生風義兼師友,來世因緣結弟兄
16、騎鯨去後行雲黯,化鶴歸來霽月寒
17、千里吊君惟有淚,十年知已不因文
18、人間未遂青雲志,天上先成白玉樓
19、三更月冷鵑猶泣,萬里雲空鶴自飛
20、月階夜靜蛩聲切,竹院秋音鶴夢涼
③ 黎明和朱茵演的香港電視劇,黎明李嘉欣王菲朱茵洪欣領銜
上帝是公平的!
《原振俠》
【豆瓣7.6分《原振俠》,黎明李嘉欣王菲朱茵洪欣領銜,TVB史上顏值最高科幻劇】
在 香港四大天王 中,黎明是身高最高的,年紀最輕的,其他方面可能卻是爭議最多的。比如他曾經說,自己是四大天王中最早成為影帝的,可是他憑借《三更之回家》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是2002年,而劉德華2000年已經憑借《暗戰》成為了香港金像獎影帝。
不過,因為年輕,劉德華成為影帝時是39歲,而 黎明成為影帝時才36歲 。說是最早做影帝,似乎也說得過去。
四大天王是一個名號不是一個團隊,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和黎明都是各自發展的,但因為同居四大天王,互相之間卻是最激烈的競爭關系。
1992年,四大天王由香港無線正式推出,1993年,四大天王之間的競爭就已經到達頂峰。
1993年,最會來事的香港導演王晶,想借四大天王的熱度拍一部《四大天王》的喜劇電影,劉德華和張學友、郭富城三大天王都協調了檔期,確定出演,唯有黎明拒絕出演。最後,只拍出了三大天王合作的 《超級學校霸王》 。
雖然沒有出演《超級學校霸王》,可是那年的黎明,仍然聲勢鼎盛,成為最紅的天王。
1993年,黎明在香港紅館連開了20場《夏日傾情香港演唱會》,連發了3張專輯,並且第一次成為 香港無線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此前,連續三年都是劉德華蟬聯此獎項。
黎明在電影上的成績不如劉德華,但在1993年,卻因主演了一部經典的無線劇集《原振俠》,幫助他獲得了極高的熱度。
《原振俠》 1993年3月1日播出,改編自倪匡同名小說《原振俠》,又名《絕世傾情》,講述了年輕醫生原振俠的傳奇人生故事。
《原振俠》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梅小青監制,黎明和李嘉欣、朱茵、洪欣、王菲、吳岱融、錢嘉樂、魏駿傑、關海山、黎漢持等領銜主演,被稱為 TVB史上顏值最高科幻愛情劇 。
在《原振俠》中,黎明飾演神奇醫生原振俠,洪欣飾演他的女朋友藍綾,李嘉欣飾演科幻小說家黃匡的女兒黃娟,王菲飾演女特工海棠,朱茵飾演崇拜原振俠的女護士。
那年, 黎明27歲,朱茵22歲,洪欣22歲,李嘉欣23歲,王菲24歲 ,都處在顏值巔峰,四大美女都和黎明有不同程度的情感糾葛。這樣的《原振俠》,絕對稱得上顏值最高的科幻愛情劇。
《原振俠》的 劇情簡介 :
年輕醫生原振俠(黎明飾)在偶然機會下,救了科幻小說家黃匡(劉兆銘飾),黃匡獲救後半瘋半癲。美艷女子黃絹(李嘉欣飾)突然來相認,稱黃匡為其生父,但黃匡見到她卻十分驚恐。
原振俠覺得事有蹊蹺,要給黃匡作進一步檢查, 黃匡卻離奇暴斃。原振俠的女朋友藍綾(洪欣飾)勸他收手,不要再深入調查,免遭橫禍。原振俠不以為然,不久藍綾失蹤,暗戀原振俠的雲彩(朱茵飾)為救原振俠而死,神秘事件接踵而來……
黃絹的嫌疑最大,原振俠繼續調查,又遇到女特工海棠(王菲飾)也在追查黃絹,兩人攜手合作,自竟然又漸生微妙感情。
此時藍綾再度出現,卻與以前的藍綾判若兩人。
在《原振俠》中,充滿了隕石、外星人、不死葯、腦細胞科技和記憶喚醒等科幻元素,但現在看來,黎明和李嘉欣、朱茵、洪欣、王菲四大美女的盛世美顏,才是最大的看點。
甚至,魏駿傑、吳岱融和黎漢持等配角,當年都是顏值在線的帥哥。
24歲的王菲 ,當時還叫王靖雯,來香港發展4年,連發多張經典專輯,在香港樂壇幾大頒獎禮上接連獲獎。就在1993年,王菲獲得了無線首次頒發的國內最受歡迎女歌星獎,躋身樂壇天後之列。《原振俠》共有5首插曲,黎明唱3首王菲2首,其中一首就是王菲那年的主打歌《執迷不悔》。
《原振俠》是王菲的第一部電視劇,那時候王菲的酷帥氣質,已經迷倒很多人。同樣來自北京,高挑的身形,一個天王一個天後,當年黎明和王菲的CP也是有極高人氣的。
22歲的朱茵 僅僅出道2年,《原振俠》也是她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但在此前已經憑借和周星馳合作的《逃學威龍2》成名,其清純俏麗的玉女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當時,朱茵和周星馳也已開始戀情,所以和黎明沒有什麼故事。【在李嘉欣、洪欣和王菲三位身高170+的大美女身邊,朱茵很吃虧。】
同樣 22歲的洪欣 ,出道3年,也是第一次演電視劇,有一種令人迷醉的柔美,和黎明有一個浪漫的邂逅,符合大眾對偶像劇女主角的所有想像,可惜劇中和原振俠的經歷太苦情,沒有結果。沒想到在戲外,洪欣和李嘉欣成了真情敵;和朱茵成了真姐妹,現在都是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港普女F4的成員。
23歲的李嘉欣 是1988年的香港小姐冠軍,曾被譽為最美港姐,出道5年,已經在影壇和李連傑、周星馳、劉德華、張學友、張國榮等一線巨星有過合作,也包括黎明。
在《原振俠》中,李嘉欣是真正的女一號,和男主角黎明的關系也最千絲萬縷;而且,戲外馬上就傳出了和黎明的戀情。在宣傳期間,黎明和李嘉欣都是出雙入對,在黎明演唱會上,也多次看到李嘉欣的身影。
事實上,戲外的這些故事,增加了《原振俠》的話題和熱度,也是黎明在1993年如日中天的重要助力。
當然,《原振俠》最大的看點和賣點,還得是 天王黎明 。
在《原振俠》里,黎明不僅有四大美女環繞,自己本身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在短短的20集故事裡,他不僅各種款式的西裝、夾克、禮服換著穿,還有酷帥的皮衣、有型的飛行員裝、歐式復古軍裝;他不僅開摩托,開跑車,還開直升飛機,可以說把所有男生想玩的都玩遍了。
這樣的《原振俠》,哪個女生不愛?
④ 為什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不喜歡港片
為什麼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不喜歡港片?
我想主要原因有二點:1 目前香港電影題材單一 。2 香港演員青黃不接,演員老化情況嚴重。
曾經的香港影視圈,是令人矚目的造星基地,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涌現出一大批影視歌壇明星,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同時帶動電影業的發展。
當時的明星成龍、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周星馳、張國榮、狄龍、劉青雲、梁家輝、譚詠麟、鄭少秋、曾志偉、陳小春、董驃、古天樂、梅艷芳、吳倩蓮、葉倩文、林子祥、任達華、王菲、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林正英、張曼玉、袁詠儀、周慧敏、周海媚、鄭裕玲、關之琳、劉嘉玲、鍾麗緹、張敏、朱茵、鍾楚紅、沈殿霞等等太多了,想到的就這么多,林青霞和王祖賢沒算進去,因為她們是台灣的。
導演當然不能放過這么多明星,於是各種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拍的又好看,比如成龍的電影(好多啊,不一一列舉了),還有其他《甜蜜蜜》、《胭脂扣》、《白發魔女傳》、《英雄本色》、《縱橫四海》、還有那個《監獄風雲》(這個你們懂得,哈哈)、《刀馬旦》、《開心鬼》系列、林正英的 搞笑 僵屍電影系列、《富貴逼人》賀歲片系列、《法外情》、《似水流年》、《少林寺》、《重慶森林》、《倩女幽魂》、《賭神》、《黃飛鴻》系列、《大話西遊》系列、《花樣年華》、《青蛇》等等太多了。
但是現在呢?這些影星要麼退出影視圈了,沒有退出的也都老了,當時的吳鎮宇(87年成名)、張家輝(89年開始演藝生涯)還是算嶄露頭角呢,現在他們都50左右了。
現在港片翻來覆去就是警察黑幫,看不到生活片子,演員都是那幾個人輪著上,(哪幾個演員大家估計都知道),男明星還能扛扛,女明星就找內地的......唉!
最後圖片放《甜蜜蜜》吧,張曼玉和黎明一起唱《甜蜜蜜》的時候,懷念下曾經的香港電影。
大家好,我是每天為您推薦一部好電影的最愛酷電影,期待您的關注!
現在不止年輕人吧,包括我這種港片的死忠粉都已經不太喜歡港片了,其原因歸根結底可以歸結為港片的沒落吧!香港電影的衰落,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首先,咱們從導演、演員說起。
十年前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香港影視演員有誰,我會回答「周星馳、劉青雲、梁家輝、黃秋生、梁朝偉、張學友、任達華、吳鎮宇」等等等等,好演員太多了。十年後的今天,同樣的問題,我發現答案居然是一樣的。
這說明了什麼,應該不言而喻吧,最近今年香港電影的演員,好像和十年前還是一撥人,嚴重的後繼乏人。除了滿屏幕的古天樂,你印象中還有其他能鎮得住場的新生代香港演員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值得單獨寫一篇文章了。不過,說到底還是,滋生優質香港電影的土壤和時代,已經過去了。
大家再看看現在的香港導演吧,市場已經決定,他們拍電影的主流受眾群體是大陸觀眾,作品需要更加迎合我們的口味,無形中就讓所謂的「港味」漸行漸遠。可惜的是,在失去了他們原本擅長的東西之後,做的並不是很好。
其次,咱們再說說大環境。
估計有很多老影迷和我一樣,細數一下自己喜歡的那些經典港片,發現有三四成的影片是不可能在國內上映的。迎合國內市場,就勢必需要放棄一些港片的原則。於是,我們再也看不到王晶無下限的 搞笑 、邱禮濤大尺度的恐怖、杜琪峰對現實的諷刺。
在未來,將只有「中國電影」一個標簽,不會再有「香港電影」、「台灣電影」,這是時代的進步,大勢所趨無可抵擋。作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也不能忽視中國的存在。連好萊塢都要為了中國,對電影做出改變。
年輕人不喜歡港片?
不喜歡就不喜歡吧,因為會有更多的「中國電影」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
大家好,我是只說電影不打官司的秋局,歡迎關注,分享更多的電影新觀點:)
說起現在年輕人不喜歡港片,我們就要先了解香港電影的過去,清楚香港電影為什麼落寞以及香港電影現在在做什麼,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香港電影鼎盛時期的基本情況。
香港電影以邵氏和嘉禾兩家電影公司最為知名。
首邵氏有四大導演,李翰祥、胡金銓、張徹和楚原。
代表作包括《梁山伯與祝英台》、《倩女幽魂》、《龍門客棧》、《笑傲江湖》、《獨臂刀》,《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天涯明月刀》等,此外邵氏電影還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功夫小生,較為知名的有王羽、狄龍、姜大衛、傅聲、羅烈等。
嘉禾電影公司,首先是李小龍,他的出現直接改寫了嘉禾的 歷史 ,四部半電影部部叫座,為嘉禾打了一個很好的翻身仗。後來嘉禾電影公司又出現了洪金寶、成龍這樣的功夫喜劇代表人物,後輩還有林正英、元彪、元華、鍾發、錢嘉樂等等。
新藝城作為後起之秀培養出像石天、麥嘉、黃百鳴、徐克等七怪,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諸如《最佳拍檔》《開心鬼》系列。新藝城七怪最知名的自然是徐克,他是香港電影新式武俠代表人物,《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黃飛鴻》等等。吳宇森和徐克聯手打造了《英雄本色》之後徹底翻身,之後的《喋血街頭》《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奠定其暴力美學大師的地位。
此外當然也有杜琪峰銀河映像、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以及王晶的情色片,都是組成香港電影重要的類型片。香港電影到了90年代末期開始走下坡路,之後雖然有《無間道》《寒戰》這樣的經典,不過和輝煌時期還是不能相比的。
我們探討香港電影的衰落,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原因:
1、市場變化:香港電影的主要市場是台灣,隨著台灣的沒落,缺乏市場支撐的香港電影走向了沒落。
2、後輩資源不足:隨著香港電影標簽化人物的老去,後輩新生匱乏,即使像老牌公司英皇在新人培養上也是捉襟見肘。
3、標簽化退去:美國好萊塢曾經分析香港電影,它是世界上唯一不用考慮過程的電影,只要享受快樂就好,不用糾結是不是合理,這就是香港電影另類的存在以及市場的認可。但是,現在的香港電影發展靠的是中國大陸市場,為了滿足中國電影市場的受眾需求,香港電影不斷被同化,缺少了香港電影自有的特點和辨識度。
4、經典難以復制:王晶說周星馳是最好的喜劇演員,未來30年也不會有超越他的存在,俗話說,時事造英雄,缺乏香港黃金期的土壤,很難復制經典。
5、香港導演的魂已不在。香港導演的基本功非常好,像我合作過的《雪山飛狐》導演譚友業譚導,但是,他們現在已是為了掙錢和玩票,缺少了香港電影輝煌期的那種執著,那種為藝術獻身的魂。
以上是我個人認為年輕人不喜歡港片的原因,當然也因為隨著改革開放,各國各種類型片的引入,打破了以前香港電影在中國相對壟斷的態勢。
作為一個「不喜歡」港劇的年輕人,說說我自己不喜歡的原因吧
正所謂十里不同天氣。
內地與香港雖然交流密切,但畢竟在香港生活的年輕人並不多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在深圳,也會去香港,可是我聽不懂粵語,所以看港劇,原聲聽不懂,港普又不太喜歡。
比起看港劇,我可能更喜歡看國產劇。
香港電影正在衰落,輝煌時代已經過去。
現在的港劇,演員的陣容、服化、劇情都沒有過去的韻味了,不能給當代年輕人以精神沖擊。
以前看周星馳的電影,看徐克的電影,看林正英的電影,都會為當時的技術和文化感嘆,但現在的香港電影已經做不到了。
所以,觀眾流失也是正常。
現在很多人會懷念90年代的香港的帥哥美女,其實我們懷念的是90年代的審 美文 化。
90年代的香港的衣著服飾住行和文化,在世界流行文化中,都是佼佼者我們現在經常會提起復古港風,指的就是90年代香港的服飾妝容審美。
現在的香港,審美風格漸漸與內地接近,服飾妝容審美獨特性漸漸被內地追上。
互聯網的進步帶來了國外的文化。以前,大家都看電視,電視里播放什麼我們就看什麼,可選擇的餘地不多。
那時候會播放港台劇,《鹿鼎記》、《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新龍門客棧》《射鵰英雄傳》,還有林青霞、周潤發、周星馳等等的電影,雖然播放的次數不多。
印象中幾乎沒怎麼播放過美劇英劇韓劇日劇,智能手機普及後,每個人手機都有好幾個視頻APP,可選擇性更多,再加上韓劇、日劇、美劇、英劇的確有很多精彩的電視劇,比如《使女的故事》《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權力的 游戲 》《李狗嗨》《非自然死亡》等等等等。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看完這些電視劇電影之後,分給港劇的時間就沒有了。
小時候也看了不少港劇,比如《談情說案》、《珠光寶氣》、《公主嫁到》、《搜神記》《封神榜》等等,2015年大火的《使徒行者》,我們也是追著看完了。
香港電影也看了不少,香港有名的導演和演員,也都很清楚。周星馳是香港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電影幾乎每個年輕人都看過。
我們並不是絕對的不喜歡港劇,如果碰到劇情好、演員陣容強大、畫面美炸的港劇和電影,還是會看的。
原因很簡單,香港現在很難拍出高質量的電影。
當年,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
按照當時香港電影行業規律,千萬票房的電影,拍片和宣傳的成本不超過300萬港幣,但是現在300萬港幣很多二流演員都請不來。
所以,90年代後拍片的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而香港電影沒落,使得電影從業人員北上,香港電影人員斷檔,沒有了優質明星的電影,自然沒有好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一個概念逐漸在中國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港片的感覺,僅僅留在回憶中,而標志這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很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這個概念在這幾年也逐漸形成。
這也是現在很多越來越懷念舊港片。
第一可以直接接觸外國片了,第二國產片的發展有了進步!第三港片進步大大,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都老了。唯一優勢就是可拍一些大陸不給拍的題材
當年文化大革命時或後,全國人民只能聽到和看到,東方紅,樣板戲,說書,相聲,評彈,京劇,黃梅戲。當中還不能太過露骨的愛和情,說錯話都是要坐牢的。八十年代,國產電視電影很少有愛和情,戰爭片為主。突然,進口日本的電視劇也很保守。八三年的一部香港射鵰英雄傳,火爆全國,華麗的畫面,讓人耳目一新,當中的愛情故事,讓人看的津津有味,黃蓉,一聲聲的靖哥哥,讓多少男人銷魂。一部射鵰英雄傳讓多少家庭買了電視機,後來香片不斷。最主要還是女演員比大陸的漂亮。片子的畫面,和音響也好。情結也敢拍。愛情會有床戲,打鬥也精彩幽默。國產片,無法比。現在,國產片,深入生活,片子質量很好。投資的錢也是天文數字。香港片反而什麼也不行了。還有前幾年韓劇大流行,現在日本動漫讓年輕人追逐。香片沒事場了。
我就覺得現在的港片好像越拍越差!好像只是為了坑錢掙票房其他方面都不理!隨便找個小鮮肉阿豬阿狗就去拍片搞得不倫不類的還要大勢宣傳!也是差強人意啊!而且四大天王和星爺成龍等等的很多天王巨星甚至是王晶這些製作人等等很多著名導演都老了真的是後繼無人啊!所以現在的港片真的遠遠及不上以前的輝煌歲月!反觀現在中國大陸的電影就越來越好!越拍越有看頭!
⑤ 有哪些香港、台灣的藝人普通話說得好
相比較而言,台灣藝人的普通話比起香港的來說要標准得多,這和台灣大力推廣普通話有關,當然香港許多藝人也不錯。
台灣藝人馬景濤一說話,那個抑揚頓挫,那個放鬆的感覺,感覺他說的普通話比較標准,讓人聽著特別舒服。
⑥ 《請吃飯的姐姐》的節目里,這四位女神真的太可了 ,你知道是哪四位嗎
有一檔綜藝《請吃飯的姐姐》,由陳法蓉、蔡少芬、朱茵、洪欣四人擔任餐廳的合夥人,與年輕的幫廚一同探尋新鮮生活,解鎖美食之旅,節目一經播出,姐姐合夥開飯店,秀色可餐的四個美女說著不流利的普通話,相互調侃,完全不留情面,可以說是繽紛美味與新鮮爆梗齊飛,引起大家強烈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