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0歲的女人相親有多難
如果,她漂亮就不會很難,如果,只是普通女人真的很難。畢竟,婚後新的家庭也要錢用。
② 30歲的女人很難找到對象了,這是為什麼
30歲的女人很難找到對象了,主要是外貌變老了、比他年紀大的優質男人變少了、她自己的眼光變高了。
首先,30歲的女人長相沒有競爭力了。女孩子二十多歲的時候是最美的,皮膚和精氣神各方面都是比較討男生喜歡的,但到了30歲,各種皺紋開始慢慢出來了,皮膚也變得不再那麼彈性有光澤了。多數男人都是外貌協會的,對女人的長相是比較看重的,長相如果顯老,男人一般是比較介意的。而且有些男人更加激進,一聽到女人已經30歲,連相親見面的機會都不願意給對方。
總而言之,30歲的剩女如果不適當降低擇偶要求,真的很難找到對象的。
③ 30歲的女人相親主要看什麼
我覺得30歲的女人相親的時候就是比較務實了,不會考慮長相,什麼的最重要的還是物質基礎,以及後定的後期生活是否穩定,工作是否穩定,以及一切家庭瑣事方面的。
④ 「圖」30歲女人相親現狀年齡真的是硬傷嗎
30歲要務實一點。。。好男人都被搶走了。。剩下的多半是有什麼缺點的。。只要能接受缺點,就可以結婚
⑤ 30歲女相親和30歲男人相親
其實,我覺得吧, 這個年齡段,男性,女性,都是參加相親, 但是,彼此的心態不一樣了,而且是發生了質變。 這也是,你現在能感覺到這種錯愕的原因。 30歲女性,得服老,從30歲開始,那真是王】小二 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無論是年齡,生育,容貌,身材,都在發生不可逆轉的衰老,這是客觀現實。 而這四點呢,對於女性婚戀來說,還是挺關鍵的。 再反觀30歲男性呢?他們的生育周期更長,相比較女性,在婚戀中,容貌,身材的得分權重,沒有像女性那麼大。 即,男性,女性,在婚戀中的考核點不同。 男性偏向工作收入有車有房,女性偏向年齡,容貌,身材,生育。 這就直接導致了,30歲以後,男性在婚戀中的價值貶值,比女性慢的多。 而且這些男性里,也不乏機運好的,能力強的,剛開竅的,30歲,人生才剛開始走上正軌,來到上升期,才剛開始發力。 像這樣的男性,他們在婚戀中,不光不貶值,還有能在40歲前,持續升值的。 這是女性先天不可能具備的後發優勢。 就因為在婚戀面前,工作,收入,大房子,好車,這些方面取得成就的意義,男性比女性,大的多。 不光如此,他們既能和同齡女性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他們又能和年輕妹子們打成一片。 因為,低娶高嫁,這是中國社會的普遍價值觀。 這對於30歲的女性來說,就特別難辦。 年齡小的,收入低的,長的帥的男性,由於物質硬體條件的欠缺,你們不一定看的上。 就算你看得上小奶狗,但婚戀是雙向選擇,這樣的男性短擇有可能約你開個房,但結婚,還是別奢望太多了吧。。 另外,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 但很多大齡女性弄不明白的事兒, 你也許覺得同齡男性各方面都不如你, 但你不要忽略一個事實,是什麼呢? 只有女人才會為難女人。 你競爭不過的,恰恰是那些,工作收入不如你,但確你比年輕漂亮的女性。 也許,剩下來的30歲男性,他們掌握的工作收入,社會地位,有可能確實不如你,但他們還是很容易讓那些小姑娘們心悅誠服的。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過了30歲,男性無意間,體現出的那種優越感的原因。 別看你們年齡都來到了30來歲, 但他們有的`選,而你們沒得選; 他們不著急,而你們已經開始著急; 他們依舊在給你們機會,而你們依舊抓不住機會。 30歲女相親和30歲男人相親2 雖然男的30歲之後精力大不如從前,但傳統意義上的大男主義根深蒂固,容易被世俗忽視,所以找對象相對容易,女性從生理角度來說,30以後也在走下坡,主要體現在面容,再有就是生產,女人從青春期到發育成熟,應當在25歲左右,30歲以後的女人找對象相比30歲以前的沒有優勢,但這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 30歲以上男人的相親心態是怎樣的? 我身邊有幾個30歲上下的未婚男青年,在我眼中條件還不錯,但一直以來相親各種被嫌棄,總體情況如下: 1、他們的共性:1、身高175-179,不胖也不矮但都<180,所以被非180不要的女生直接pass。 2、都不是頂帥。都只能說看著還可以,肯定不醜,比一般人氣質好一些,但都不是帥成明星的那種。根據我的經驗,只要沒帥成胡歌那樣,在很多女生眼裡一律按宋小寶處理,pass。 3、都是長三角 公務員。眾所周知,公務員一眼看到頭、死工資,上限不高,達不到一些女生年入三五十萬的要求,pass。 4、都不是頂有錢。家裡基本都是公務員、教師之類的背景,家裡雖然有房有車、旱澇保收、也總體過得比較小康,平時可以難得奢華一下,但滿足不了某些女生的birkin自由、lindy自由夢想。 5、社交圈子都不大,但都有一定社交關系。這個點其實是人之常情,但是對於某些小公主而言無法接受。某些小公主眼裡:你作為男的,你要出去做事業、賺錢,但你不能有社交關系,尤其不能和別的女人有任何交際,否則你就是渣男。 所以一方面因為社交圈子不大、很少接觸適合的女生很難脫單;另一方面,因為好歹有社交關系,所以某些小公主完全不接受,覺得他們的世界只能有自己。 6、相麻了。心態?必須相麻了唄……這年頭一年相十幾二十個,換你你也麻。女生還一直抱著「相親是給你個追我的機會」,愛答不理高高在上那種還算溫和的,頤指氣使逼男生各種買買買的也不少,還有些田園女拳的各種吐槽我朋友們各種條件不好的。 他們後來乾脆這類女生直接pass了。且一次相親,少則兩人吃飯+喝咖啡,多則兩邊拖家帶口甚至還有兩個介紹人一大桌子來,還都得男生請客花錢……成本太高了。 7、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覺得他們優秀、他們也覺得,包括組織部也這么覺得。但是,他們的相親經歷告訴我們:在很多相親女眼裡,咱這樣的男生,明明那麼普通還那麼自信,打心眼裡看不上這種自以為是的男的。 我們吃飯時聊起這事兒,他們都吐槽說:都說相親的優質女生多、優質男生少,咱多少也都算比較優質的男生了,遇到的怎麼全是小公主呢?這年頭相親你們見過單身優質女么? 我只能安慰:一方面,女生因為被爹媽拖出來相親,多少思想上過不去這道坎吧。另一方面吧,很多真·優質女,都是學校里或者剛畢業就被一些條件一般的男的軟磨硬泡到手了,哪還能出來相親呢…… 30歲女相親和30歲男人相親3 一、30歲男人相親看重什麼 現在很多男人說女人現實,其實一些男人,他們或許比女人還要現實許多。對於很多男人來說,既然選擇了相親,那麼勢必要將家庭條件,作為女人的一個加分項或者減分項。 也就是說,家庭條件好,那就是加分項,反之,家庭條件不好,那便成為了她的減分項。 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有容貌、能掙錢,男朋友也非常愛她,但是最終卻不能夠娶她。這是因為什麼?因為她的男朋友王柏川,承受不了她的家庭。一個男人他可以愛你,但是結婚卻不能不考慮你的家庭。 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女方的家,如果是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那麼他再愛你也會選擇放棄你。 男人現實嗎?當然現實,畢竟一個家庭的負擔不是小負擔。自由戀愛的樊勝美,與王柏川的愛情,尚且因為女方的家庭就破碎了,那麼對於絕大多數相親的人來說,就更在乎家庭條件了。 女人希望男人有工作,男人自然也希望女人有工作。沒有男人希望自己的妻子,以後是依靠自己來生活的,相反,他們更希望妻子能夠帶給自己一些助力。 其實,對於一些工作穩定的男人來說,他們不僅要求和自己相親的一方有工作,而且也必須是穩定工作。 可能總會有些人在面對這樣的要求時,會辯駁兩句,不過有這樣的要求也沒有錯,畢竟如果兩個人不是處於同一水平線時,是很難相處下去的。相親的兩個人,在開始之初本來就沒有愛情可言,自然大家會更看重自己的要求。 學歷,也是男人在相親時會考慮的一方面。對於高學歷的男人來說,他們認為與自己匹配的,也應該是同樣的學歷,或者比自己稍微低一些的女人。 打個比方,男人如果是本科畢業,他們可能希望找的就是,本科或者專科的女生,男人如果是博士,對於他來說博士是與自己相匹配的,其實這不是學歷的差別,對於他們來說,學歷相當可能更容易溝通一些。 男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美麗的女人,如果相親的女人有著出色的容貌,自然是讓他們心生歡喜,在沒有權衡其他方面條件的時候,他們率先會對這位美麗的女人產生好感。 不過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他們雖然喜歡美麗的女人,但這並不代表一個毫無思想、沒有工作的灰姑娘就能夠讓他們付出真心。 在很大程度之上,一個五官端正、在事業方面能夠給與男人助力的女人,和一個容貌出色,但是卻只能拖累男人的女人,他們還是會選擇第一個女人。正如中國無數的帝王一樣,當美人與江山不可同時獲得的時候,他們大多數會選擇江山。 近年來,相親市場雖然火爆,但牽手成功率卻持續走低,究其原因還是人心慢慢變得現實起來。兩人相親不說廢話,直接開誠布公,女的會問男生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例如男生的房車,收入等一系列問題。 在這些問題面前,一大批男生會相繼被淘汰,女生選擇的機會也會大大降低。而最後看中的男生,卻不一定會成功,因為相親是雙方選擇的過程,不只是女生,男生也會精心考量你的條件,然後做出選擇。 二、33歲單身男人心理分析 不要說男人是外貌協會,試問誰看人第一眼不是看臉蛋和身材的。「我愛你,因為你心靈美」這種話的意思是:前提是你有靚麗的外表,再談心靈美。臉蛋兒和身材絕對是衡量女人氣質一個不可或缺的標准。 其次,男人也像女人一樣,期待另一半可以有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減輕自己的負擔。好吃懶做,只想找個有錢的老公是行不通的,最好自己也有獨立經濟能力。沒有獨立經濟能力,不僅以後婚內不好過,可能還很難嫁出去的。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能間接地透露出她的家教,男人都想找個大方得體的女人,言行舉止顧忌對方的感受,和這樣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才會舒服,日子才能過下去。 男人面對婚姻特別理性,不會輕易結婚,當然也不會輕易離婚。所以,他們相親時會格外重視女方對婚姻的看法,比如說:是否以家庭為重,認為孝順老人是應做的等等。 這些都是要在日後相處時候慢慢發掘,顏值決定要不要相處,品質決定可以相處多久!所以想要相處了解,不能不顧及自己的形象! 三、相親時男方看重的是什麼 1、妝容和行為舉止 對於初次見面的兩個人來說,男人首先會觀察女人的妝容,所以相親的時候,可以畫個淡妝,體現氣質又不失禮貌,除此之外,女人的行為舉止一定要落落大方,否則會讓男人敬而遠之。 2、經濟狀況 相親的時候,一般兩人都會要求互相了解一下對方的經濟狀況,對於經濟獨立的女人,男人一般都會想要去深入了解,所以作為一個女人,也需要努力奮斗,有份自己的事業。 3、對待婚姻的態度 相親都是奔著婚姻去的,所以了解女人對待婚姻的態度也成了男人最看重的一點,兩個人的婚姻態度不同,那麼這次相親八成都是失敗而告終。 4、脾氣性格 性格是兩個人在一起的重要條件,所以相親的時候,很多男人都會看女人的性格是否對自己的脾氣。 5、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了,也可以彰顯遇事的處理情況,這個我們並不能選擇,只能從其他的四點好好表現了。
⑥ 一位上海30歲女博士擇偶標准走紅網路,你如何看待她的要求
很多人不敢去相親角,特別是城市中央的相親角,去相親角的一般不是本人,而是對方的父母,他們都是本地人,退休之後無事可干,在相親角為自己的孩子相親,而房子是門檻,也是標配,對於外地人來說,在城市裡面安家並不容易,所以光是房子這一點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擁有自己的小窩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本地人對伴侶的要求也比較高,上海有一名30歲女博士,寫了一張擇偶的標准走紅網路,那麼你如何看待她的要求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總之,如果總是帶著目的去找伴侶,反而不一定能夠找到,有很多人相親了無數次,仍然是單身,如果自己和愛情無緣的話,不結婚也可以過一輩子。
⑦ 女人30歲後怎樣相親成功率高 詳細�0�3
女人三十,結婚勢在必行了。你可以說你很有個性,但是事實證明,大多數30 女人都是相 親成功結婚的。相親,是個看似容易,其實學問高深的東東。每一個經歷了 N 次這種活動 的人都知道相親有三個階段 女人三十,結婚勢在必行了。你可以說你很有個性,但是事實 證明,大多數30 女人都是相親成功結婚的。相親,是個看似容易,其實學問高深的東東。 每一個經歷了N 次這種活動的人都知道相親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觀望積累期,表現是 扭扭捏捏,緊張不安。就跟學生頭一次入學考試一樣,心裡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如臨大敵。 第二次或者以後再次約會的幾率不高,一般都是「一次光」,自此,相忘於江湖。 第二階段: 大膽開拓期,當相親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見多到不見就跟丟了東西一樣時,就不會再緊張, 也不會再挑挑揀揀。基本上是有就見,並且再也不會羞答答的,不好意思問這問那,而是跟 「片兒警」一樣,對對方的家庭,愛好,學歷,工作乃至七姑八姨,侄女外甥都了如指掌。 在 這個時期,如果能遇到一個談得來,各方面條件也算可以的人,則一定要抓住,因為這就是 「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不能妄想以後還有更好的,我們要以「黑瞎子掰棒子」的故事警 醒自我啊。 第三階段:守株待兔期。一旦錯過了最佳的時間,當相親從習慣再次變成煎熬, 能做的只有依靠前世的陰德了。既然後悔沒有任何的效果,那就寄情於工作或孝敬父母吧, 順便等待從天而降的「超大號餡餅」。阿門,送上祝福,也只能祝福了。 綜上所述,不管男 男還是女女,一定要在自己最為黃金的時期把自己嫁掉或者俘獲芳心,也只有這樣才能安慰 無數人的心,爸爸媽媽的,親朋好友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 誰陪你告別單身擇偶標准不 能「求全」 「我還不至於淪落到徵婚的地步吧?」經常聽到有單身族迫不及待地與徵婚劃清界 限以示自己身價還在。不少大齡青年似乎一直對此諱莫如深,視徵婚為丟人,特別是有些女 性寧願終身不嫁,也不會鼓起勇氣跨出這一步。因此,在婚姻介紹所,外地人徵婚比例遠高 於本地人,男性多於女性。(實習編輯:張一鳴)心理熱點: 當我們在對一們異性產生興趣或愛上某個異性時,都希望彼此有身體上的接觸……[有九種感情叫做愛情]
⑧ 我昨天被一個30歲的相親女拒絕了,現在我很不爽,想知道大家覺得這個女子怎麼樣
相親女拒絕了,這不很正常的。婚姻是自由的,來相親的女人,一定要同意嗎?你家是辦企業的,雖然說線多,但也是有不看重錢的,看人品的。人品有時候比錢更重要的。在說談戀愛,也是需要緣分的,沒有緣分不會走到一起,想開點吧。
⑨ 31歲城市打工女返鄉,一天相親5次,為何農村「一妻難求」
31歲的進城務工女孩李麗(化名),最近和自己談了3年的男友,因為各種現實原因分手了。
得知消息的家人,好像早有預料,於是催促李麗返鄉,目的就是相親。
返鄉第二天,李麗的微信朋友圈曬出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最前面排列整齊的是三輛轎車,之後是一輛麵包車,最後是一輛電動車。
這張圖片的配文是:「返鄉第一天的相親隊伍,壯觀吧!」
李麗的這條朋友圈,瞬間引起了熱議,也揭示了農村男多女少,一妻難求的扎心真相。
再次,農村女孩數量本來就少,且大量流失。
進城求學的,進城務工的很多女孩,都堅定地選擇了留在城市生活,加劇了農村男女比例失調的現狀。
所以,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也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更無關男多女少,婚戀市場上較量的,最終還是要看一個人的綜合實力,而這綜合實力的關鍵是人品、知識和能力。
我們很難想像,一位人品端正、飽有知識、擁有多種能力的人會成為「剩男」。
也藉此文,給更多處於婚戀困境的人指明努力的方向。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點贊、討論、轉發。
⑩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34歲美女相親遭群嘲
最近幾天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社會新聞:
女人過了30歲就這么慘嗎?這個社會就這么現實?
如果真是這樣,現在社會上有這么多剩女,這種現象該如何解釋?
過了30歲的剩女們究竟能否找到他們心目中的幸福生活?
女主叫郭盈光,海歸碩士回國。她第一次去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就被人山人海的家長和鋪天蓋地的相親廣告震撼了,於是萌生了自己體驗相親的想法。她用胸前的攝像機記錄下了一切,也被這一切再次震撼。
她認為自己雖然年齡並不算小,但還是有不少信息值得贊賞,比如說碩士畢業、一等榮譽學位、父母均為知識分子等……
她連續幾周,拿著這張紙,去公園里舉起來,給聚在那裡的大爺大媽們看。
大爺大媽們看著一位美女舉牌子,自然都很感興趣的圍上來,熱情的問這問那。但是一問她的年齡,畫風立馬就變了……
「什麼?你是83年的? 這么大,你這個情況麻煩了! 」
一位阿姨說,「奧, 勇氣可嘉 !」然後轉頭走了。
兩位大伯還就學歷展開了討論:
一位說:「你看她讀到碩士,沒什麼用。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讀個大專、本科就蠻好的。」
另一位更直接:「古人說, 女子無才便是德 。」「讀了好多書,很難配!」
大爺大媽們為了開導她,甚至給了一個更形象的比喻:
郭盈光發現,幾乎所有人關心的焦點都集中在她多大了,而不關心其它她認為值得稱道的信息。當一聽到她已經34歲的消息後,叔叔阿姨們直接就下了判決書,意思可以概括為:「你完了,我替你感到惋惜」。
「碩士畢業、一等榮譽學位、父母均為知識分子等」這些她引以為傲的信息,相比於34歲的年齡問題,竟然顯得毫無分量?
郭盈光一度非常沮喪,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那麼,女人過了30歲,真就如同郊區房一樣,會大大貶值嗎?
我們先從男女婚配的價值觀講起。
眾所周知,自幾千年前以來,世界文明幾乎都是 男權社會 。男權社會的結果是男性掌握社會權力,也就是更多的資源。
這是由男女的社會分工不同所造成的。男性更偏重於從事競爭性強、高強度的工作,女性更偏重於照顧家庭、低強度的工作。
其實更早的世界中,母系社會是主流。母系社會生活主要以採集為主,而後來狩獵時代乃至農耕時代來臨後,強壯的男性便發揮出創造社會資源的主要作用。而女性則由於要生孩子、照顧孩子等原因,逐漸退居幕後。
男權社會並不意味著男性更加輕松愜意,相反,對於家庭來講,這同時意味著男性要能夠為家庭提供生活的資源。如果男性無法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源,那麼男女結合的家庭生活將會比較困難。
為什麼男女婚配,女方通常會要房要車,還索要不菲的彩禮?
因為 這符合男女婚配的基本價值觀 。從冷冰冰的經濟角度看,男方買得起房子,意味著家庭有基本立足點;買的起車,說明財產還有富餘,更能維持生活;出得起彩禮,一方面說明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娘家嫁女兒也不虧。
中國婚配仍然以傳統的男婚女嫁為主,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講的是女隨男。男性如果不付出一些必要的成本,表現出一定的經濟實力,女性肯定不願意嫁過來。
在這種傳統的婚姻模式下,女性的主要社會功能就體現為生孩子以及照顧家庭,所以年輕的女性自然更受青睞。
從女性的生育使命來講,34歲,確實已經過了最佳生育年齡,的確會在婚姻市場上遭遇一定的歧視。
剛才說的是男女婚配的基本價值觀。但我們知道,新時代,的確有了一些變化。優秀職業女性的比例在不斷提高,這給男女婚配帶來了新的挑戰。
由於男女平等社會觀念的進步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的獨立意識和職業意識有了很大改善。
越來越多的女性追求思想獨立,並在職場上取得不俗的成績。有些女性成為職場女強人,寧可做單身貴族也不願被婚姻家庭束縛;也有的女性「雙肩挑」,成為媽媽的同時仍然堅持職業發展。
新式女性的確對傳統婚姻價值觀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新式女性不必完全依附於男性而存在 ,因而男女婚姻中的角色分工便不一定非得是「男主外,女主內」。
但她們仍然在意男性的社會能力,不希望找一個比她差的男性,因而事業上越優秀的女性,反而可能越難找到合適的配偶。她們對於配偶的標准提高了,但男性對女性的要求卻可能仍是年輕、漂亮,還有將來好生孩子。
大量剩女的產生便是基於這樣的社會背景。 除非男女的婚配價值觀進行調整,否則問題無解。
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巨大,男性想要維持男權家庭的傳統地位,需要非常努力及優秀,才能賺得足夠的社會資源。同時女性也更加優秀,使得這一狀態更加難以達到。
男性不得不調整婚姻策略,承認女性的地位提升 ,認可女性的職業價值,以共同支撐婚姻生活。另一方面,男女文化水平的相近,有助於價值觀契合交流,共同促進事業發展。
女性可能需要適當調整降低對配偶期望。 女性本身已經非常優秀,再對男性提出高彩禮的同時要求男性更加優秀,將必定導致選擇范圍過窄。
但新的問題在於撫養孩子。 女性由於生理的因素,同時也在情感上與孩子更親,因而必定需要承擔養育孩子的任務。這必然導致職業發展受限,嚴重者甚至事業和家庭都受影響。
所以現在有不少夫妻選擇做丁克。
所以剩女問題,本質上,是 傳統婚姻觀和新時代婚姻觀的觀念碰撞。
那麼剩女如郭盈光們,該如何面對年齡大了這樣殘酷的現實?
郭盈光在被采訪時如是說:
郭的意思是, 女性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還是要以愛情為基礎 。追求幸福才是生活的真諦,婚姻如果並不同向幸福,那便不是必需品。
我對郭的觀點表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也許可以暫時委屈求全匆忙走進婚姻,但現在近三分之一的離婚率,不正是不成熟婚姻敲響的警鍾嗎?
不過,其實婚姻和愛情是兩碼事,甚至在古代兩者並不掛鉤。歐洲國家500年,既崇尚柏拉圖式的愛情,又把婚姻看成是資源的對接,也就是說,兩者並無關系。
愛情可以浪漫唯美,婚姻則是柴米油鹽。 也許對於走進婚姻的男女,門當戶對更關鍵,愛情倒可以慢慢培養。
也許擺在大齡女面前的其實是兩個選擇:
無論選擇如何,沒有對錯。說白了,是為自己的價值觀,要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
婚姻,是如此現實。我卻願,男女都能保留一份純真,少些經濟計算,多些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