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工養殖珍珠方法
河蚌的人工育苗技術
我國用於培育淡珍珠的貝類最主要的是三角帆蚌。
1、在河蚌繁殖期到來時,一般直接從成熟的珠蚌中挑選懷卵的雌蚌,待其受精卵發育到鉤介幼蟲時,及時地用黃顙魚採集(寄苗)。每平方米流水育苗池可放寄生有鉤介幼蟲的小魚20-30尾。育苗池要掌握一定的水流量,但流量不可過快。
每天要給寄苗魚投喂餌料,讓其正常生長,在水溫30℃以上,鉤介幼蟲只需4-7天便可成熟,25-30℃則需7-9天。寄生在魚體上的鉤介幼蟲,脫落後即開始營自由生活,稱為稚蚌,這個過程叫脫苗。稚蚌(1-2毫米)在育苗棚的淺水池中進行流水培育直到1厘米左右的幼蚌。
2、從幼蚌培育到手術蚌有很多方法,但浙江的養蚌戶在生產中廣泛採用大水面小網箱培育手術蚌的方法,效果相當明顯。將1厘米的幼蚌直接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手術蚌,時間縮短到3個月左右。這項改革使當年繁苗、當年手術育珠有了可能。
這種木框小網箱一般規格為(40-45)厘米×(40-60)厘米×10厘米,用杉木(或毛竹)條釘制,杉木條規格一般在(1.5-2)厘米×(3-4)厘米。木框釘好後用2厘米網目的網片封閉,上部留縫合口。
網箱底部用塑料薄膜墊底,以放置肥泥。每隻網相投放幼蚌150-200隻左右為宜,這樣在當年入秋有望60%以上幼蚌培育成手術蚌。
培育水體面積應在10畝以上,水位1.5-2.5米。稚蚌入箱前3-5天,應根據水體環境(新塘或老塘)、魚類放養量(有一定比例的花、白鰱50-200尾/畝),先施基肥,培肥水質。
使水色呈淡褐色或黃綠色,透明度30-40厘米。稚蚌在3厘米前,水質不能過肥,否則稍高的氨、亞硝酸根離子濃度就會抑制其生長。
3、培育過程中,應根據透明度和水色變化及時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一次,每次150-250千克/畝濕豬糞,肥料必須經充分發酵腐熟。最好不要用雞鴨糞肥,建議使用專業復合肥料(用量可按說明書),這樣既安全,肥效又高。
稚蚌長到了3-5厘米時,可以適當增加施肥量,提高水體肥度(透明度30厘米)。另外,每隔10-15天應施生石灰一次(10千克/畝)。整個培育期間,水色變淡、透明度增加時應及時追肥。但切不可讓藍綠藻繁盛,或透明度降至25厘米以下。
如能按要求科學管理,不到3個月60%的幼蚌即可達到手術規格。
淡水無核珍珠手術操作技術
採用貝類外套膜上皮組織、移植到育珠貝體內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術工藝。經多年努力,我們將撕膜法工藝和系統化消毒技術科學結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術操作工藝、流程,以及手術操作質量管理措施。
通過對手術操作工的培訓和養殖生產實踐表明,該工藝及其管理措施,不僅使「大、光、圓、艷」的優質珠率大大提高,同時手術後珠蚌成活率達95%以上,並可有效地預防蚌病的發生。
(1)美女養殖珍珠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蚌的養殖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場址的選擇
1、池塘
養殖面積因地制宜,小的池塘為3~5畝,大的池塘從十幾畝到幾十畝都有,水深1.5~2米,水質一般都較肥,餌料生物豐富。池塘中可混養草魚、鯿魚、鱅、鯽魚,放養密度為100~200尾/畝,不宜放養或極少量放養競食性魚類如鏈魚等,切勿放養肉食性魚類如青魚、烏鱧等。
2、河流
無污染的河流,氧氣充足,水質清新,水體呈流動狀態,物質交換充分,適合三角帆蚌的生長。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庫等,水域面積較大,選擇岸邊或汊彎處水體較淺的水域進行珍珠養殖,水體流動性較大,水質清瘦,溶氧豐富。環境因子復雜,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生態環境的選擇
1、水質條件
水深1.5~2.5米較為適宜。一定速度的流水,對育珠蚌的生長及珍珠培育極其重要。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鹼的范圍,以7~8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體不利於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過在育珠水體中潑灑生石灰水的方法進行調節。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長,可以通過施加有機肥的方法進行控制。
2、營養鹽類
鈣鹽是育珠蚌最需要的鹽類。蚌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育珠蚌的生長及珍珠的合成依賴於鈣的吸收,保持水體中Ca2+含量為15毫克/升以上,可通過施加鈣肥來補充鈣源。鎂、硅、錳、鐵等不僅是育珠蚌生長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餌料生物生長所必需的,通過施加有機肥、無機肥來補充這些營養元素。
稀土能促進育珠蚌分泌珍珠質,加快珍珠的形成。在稀土營養源中,以硝酸型稀土效果為最佳,珍珠增長速度最快。在育珠蚌生長旺季每月施加稀土營養源一次,使池水呈0.1毫克/升的濃度。
3、餌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適的餌料生物為硅藻、金藻、綠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動物和細菌等有機碎屑。所以培養豐富的餌料生物對珍珠養殖至關重要。水體的肥瘦、餌料生物的豐欠可通過水色來反應,水體顏色以黃綠色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為宜,並且保持育珠水體「肥、活、爽、嫩」的狀態。
Ⅱ 怎樣辨別人工珍珠與野生珍珠
野生珍珠是十分珍貴的,分為淡水珠和海水珠,與家養珍珠相比有以下區別
大小:野生珍珠普遍較小,家養珍珠普遍較大
圓度:野生珍珠呈現出多種姿態,並不是正圓,家養珍珠普遍較圓。
熒光:在x射線中,所有養殖珍珠均會發出熒光。但天然珍珠中,只有淡水天然珍珠和某些澳大利亞的天然珍珠才會發出熒光。
X射線:天然珍珠在x射線的照射中,在任何位置,所產生的衍射圖有六次對稱,所出現的是六方圖案的斑點。養殖珍珠只有在一個衍射位置才能產生六次對稱圖。在這個位置時,若把珍珠轉動90°,將產生四次對稱圖。
是否有珠核:家養珍珠一般有珠核(珍珠中間有一個顆粒)野生珍珠一般為沙子等
光澤:野生珍珠的光澤通常比家養珍珠更加精美
下圖中手串為天然珍珠,首飾為養殖珍珠
Ⅲ 什麼是淡水珍珠,它是杭州的特產嗎
淡水珍珠不是杭州的特產,而是諸暨,西施故里,那裡才是珍珠的特產。不過有沒有被騙具體看珍珠的品質而言。給你看個標准,自己對著看看。
我們知道,一顆好的珍珠主要從其顏色、光澤、形狀、光滑度、大小等五個方面來作為挑選評價的辨別依據。據悉,國家權威部門對珍珠評價有以下幾個標准:1、珍珠的顏色包括體色、伴色、暈彩三方面:體色珍珠對白光選擇性吸收產生的顏色稱為體色,體色是珍珠本身整體的顏色。伴色伴色是漂浮在珍珠表面的一種或幾種顏色,最常見的伴色是粉紅色、藍色、玫瑰色、銀白色和綠色。暈彩暈彩,也稱之為光彩,是指在珍珠表面或表層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暈彩主要有粉紅、綠、黃、橙、藍、紫等或多種色彩組合的彩虹。滾動珍珠,可能看到有兩種或更多彩虹顏色出現在珍珠表面或表層。2、光澤是珍珠品質鑒定的首要原則。上品的珍珠必須具有強的珍珠光澤。一般而言,珍珠質層越多、珠層越厚、排列有序度越高,則珍珠光澤越強,珍珠表面越圓潤,也具有更好的彈性及很少的表面瑕疵;而光澤差的珍珠看上去黯淡無光。<
杭州玫爾妮珍珠網
www.melny.com
>3、珍珠的形狀是指珍珠的外部形態。俗話說「珠圓玉潤」,一般情況珍珠是愈圓愈好,但稀少的不規則狀的異形珍珠則更加珍貴。這些造型如果巧妙地設計和應用能達到意想不到的美學效果和極高的藝術價值,被珠寶界廣為收藏。4、光滑度:越光滑越好,光滑、潔凈、細膩者為佳。
5、大小珍珠的大小指單粒珍珠的尺寸。正圓、圓、近圓形養殖珍珠以最小直徑來表示,其他形狀的養殖珍珠以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來表示。珍珠的大小與價值關系極為密切,一般言之,越大越貴重,是因為大顆粒的珍珠甚少,一般以小顆粒居多。中國舊有「七分珠,八分寶」之說,就是說直徑約為9毫米的圓形珠就是「寶」了。一般珍珠的大小按直徑(毫米)可分為下述六個等級。厘珠
直徑=2.0~5.0mm,一般8.0mm以上最後,對整件飾品珍珠來說,其品質標准應該和整件首飾鑲嵌的珍珠作統一的評定,並非只取其中的一顆來決定整件飾品的品質。首飾上的珍珠品質越相近,首飾的整體評價才越高。要想了解更多珍珠的相關信息可以登陸杭州玫爾妮珠寶網
www.melny.com
Ⅳ 怎麼養珍珠
一、方法:
1、珍珠是在貝體內形成的和貝殼類似的物質。不論是天然珍珠或是人工培育的珍珠,都是由於貝類在偶然條件下受到外界有刺激性的細小雜物進入並接觸其外套膜時,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一種珍珠質,將這些微小雜技層層包裹而形成贅生物,經過一定時間便形成了珍珠。
2、餌料生物:水中餌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營養豐富,就生長好,從而珍珠也就長得快,且質量高。主要餌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
3、光照和通風光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對育珠蚌和餌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來源;光影響著水環境的理化性狀;光對育珠蚌的顏色、生殖和行為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豐富珍珠的光澤也有利。通風的環境水波盪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還可促進上下水團的運動和熱量的傳遞。
4、無機鹽無機鹽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鈣是育珠蚌貝殼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鈣形式存在),育珠蚌的養殖場所一般要求每升水含鈣10毫克以上。此外,還有鎂、硅、錳、鐵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水的酸鹼度(PH值):中性的水域(PH7~7.5)最適宜於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質的分泌。大多數淡水水域的PH值為6.5~8.5;硬水水域偏於鹼性。酸鹼度超過一定限度都會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和生存。
6、一定速度的流水,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義。生產實踐證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澤較靜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澤好,產量也高。
7、構成珍珠和貝殼的物質大部分是碳酸鈣。碳酸鈣隨結晶時條件的不同而形成方解石、霰石等,珍珠是由霰石構成的,而貝殼是由方解石構成的稜柱層。
8、水溫:育珠蚌的生長、發育、繁殖和分布都直接地受到水溫的影響和控制,珍珠的形成和生長也同樣受到水溫的制約,育珠蚌對溫度變化幅度的耐受范圍。
二、知識點:
1、中國的天然淡水珍珠主要產於海南諸島。珍珠有白色系、紅色系、黃色系、深色系和雜色系五種,多數不透明。珍珠的形態以正圓形為最好,古時候,人們把天然正圓形的珍珠稱為「走盤珠」。
2、珍珠並非是天然寶石,它生成於某些貝(蚌)中且未能排除時,它的細胞膜就會分泌出珍珠質液,將外來異物一層層地不斷包裹起來,久而成珠。由於每次所包裹的珍珠質層極薄,因此,一粒珍珠甚至由幾千層珍珠質包裹疊加而成,歷經3—6年時間方能形成。珍珠全年皆產,通常以十二月較多。
(4)美女養殖珍珠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歷史功用
1、珍珠葯用在中國已有2000餘年歷史。三國時的醫書《名醫別錄》、梁代的《本草經集》、唐代的《海葯本草》、宋代的《開寶本草》、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的《雷公葯性賦》等19種醫葯古籍,都對珍珠的療效有明確的記載。
2、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中說,珍珠「有治目膚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葯本草》認為,珍珠可以明目、除暈、止泄。在元朝,商人們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飲用,認為它既可以滋補,又可以防暑。元好問在《續夷堅志》中記載:「洮水冬日結小冰……圓潔如珠……盛夏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
3、明代李時珍更加重視珍珠的葯理作用,認為珍珠的葯效在美膚,因而在《本草綱目》中特別寫道:「珍珠味咸甘寒無毒,鎮心點目;珍珠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塗手足,去皮膚逆臚;墜痰,除面斑,止瀉;除小兒驚熱,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令光澤潔白」等。同時,它還記載了珍珠葯用的多種方法。
4、明代陳繼儒轉引《獨異志》說,唐武宗李炎在位時,宰相李德裕以珠寶粉、雄黃、硃砂煎汁為羹,每食一杯約耗錢三萬,過三煎則棄其渣。當時流行煉丹術,人們認為,珍珠粉、雄黃等物,經過提煉後服用可長生不老,鶴發童顏。
Ⅳ 淡水珍珠有金色的嗎
淡水珍珠有金色的。
一般的珍珠是白色的,有時有米黃色或粉色的光澤,也有些珍珠帶有黃色、綠色、藍色、棕色或黑色的顏色。黑珍珠尤其因其鮮有而昂貴。
金色珍珠雖然在緬甸、馬來西亞、日本、中國、澳大利亞等有生產,但是產量都少,而且一般情況下金色珍珠與白色南洋珍珠共生或伴生一起,只有印尼是世界上唯一獨立養殖金色珍珠的國家。
中國南海熱帶地區的珍珠蛤生命周期較長,能生成較大而完美的珍珠,是中世紀主要的珍珠產地。黑龍江中的淡水蛤也能生成珍珠,但顏色不透明,純白色,產量很少,在清朝時作為稀有的貢品,稱為「東珠」,只有皇家成員才能佩戴東珠飾品
黑珍珠是最珍貴的:
生產黑珍珠的珍珠貝母來自會分泌黑色珍珠質的黑蝶貝。黑珍珠的美在於它渾然天成的黑色基調上具有各種繽紛色彩,最被欣賞的是孔雀綠、濃紫、海藍等彩虹色,它強烈的金屬光澤會隨著珍珠的轉動而變換,不是其它改色珍珠可以比擬。
優質黑色珍珠的年產量估計不超過15萬顆,其中40%通過一年一度的國際拍賣會出售。大多數黑珍珠粒徑集中於9mm至10mm之間,大約有6成以上黑珍珠粒徑不超過11mm。
因此一般把11mm作為黑珍珠的珍品的界限,而15mm以上精圓形黑珍珠因非常稀有,連現成的可參考市場價格都沒有,足見其昂貴稀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淡水珍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珍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黑珍珠
Ⅵ 植入珍珠後是什麼樣子的
人工只要把制備好的外套膜表皮的小片,用工具把它移植到另一個體的外套膜結締組織中,等細胞增殖後,就形成珍珠囊,隨著珍珠質的不斷分泌,就養殖成無核珍珠。
把一定形狀的外來物,插入貝殼和外套膜之間,在外來物周圍便分泌出珍珠質,附著在殼的內壁上,便可形成所謂佛像珍珠、半圓珠等。
蚌的外套膜受到異物(砂粒、寄生蟲)侵入的刺激,受刺激處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陷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細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細胞分泌珍珠質,層復一層把核包被起來即成珍珠。
人工養殖的珍珠,是根據上述原理,用人工的方法,從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細胞小片(簡稱細胞小片),與蚌殼制備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結締組織中,植入的細胞小片,依靠結締組織提供的營養,圍繞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質,從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
(6)美女養殖珍珠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人工抄養殖有核珍珠:
用一種厚貝殼為原料,製成球形的珠核,在選擇養育了1-2年的未成年珍珠貝,切取它的外套膜,隨後把珠核插入一個成年的珍珠貝的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
同時放一片外套膜的外表皮小片,使表皮細胞的一面緊帖珠核表面,等細胞增殖包圍珠核後,就形成珍珠囊,並不斷圍繞珠核表面分泌沉積珍珠質,久而久之,就形成體大而圓的人工有核珍珠。
Ⅶ 人工珍珠怎麼養出來的
一、人工養殖珍珠如何形成
根據天然珍珠的成因理論,用人工的方法將貝類和外套膜切成小片,移植到另一貝類的組織中,被移植的外套膜小片經過一系列的變化之後,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質而形成無核珍珠。此外,在移植外套膜小片的同時植入用蚌殼或其他原料製成的珠核,經過一系列變化,包圍珠核形成珍珠囊,再分泌珍珠質,沉積在珠核的周圍而形成人工珍珠。
二、人工養殖珍珠和天然珍珠的區別
簡單來說,珍珠其實就分為兩大類,即野生珍珠和人工養殖珍珠。很多人對「人工養殖珍珠」都有很深的誤解,認為這不是天然珍珠!在這里給大家糾正一下人工養殖珍珠與野生珍珠一樣,都屬於天然珍珠,而且市場上99%的珍珠都是人工養殖的。
野生珍珠
野生珍珠應該很好了解,就是不靠任何人工手段的干預,在貝類、海螺體內自然形成的珍珠,可以說非常的罕見,適合做成首飾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野生珍珠只有4種,即海螺珠、美樂珠、鮑魚珠和芥子珠。
人工養殖珍珠
相較於野生珍珠的稀有,人工養殖珍珠則顯得親民許多。人工養殖珍珠主要分為海水珍珠與淡水珍珠,淡水珍珠的品質都很一般,價格也不等。市面上常見的海水珍珠有4種南洋海水珍珠、日本akoya海水珍珠、馬貝珍珠以及廣西南珠。
南洋海水珍珠
南洋產出的珍珠大多品質都很好,像知名的南洋白珠、南洋金珠以及大溪地黑珍珠都屬於南洋海水珍珠!南洋珍珠最大的特點就是個頭大、直徑一般在9~20mm,十分招人稀罕!另外,南洋珍珠的光澤度也很好,珍珠層也厚,難怪受到大家的追捧啦!
Ⅷ 怎樣養殖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
一、珍珠養殖的水域條件
養殖珍珠的水域條件,歸納為水深、水流、水的酸鹼度、無機鹽和餌料生物等。
1、水深養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為好。
2、水流一定速度的流水,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義。生產實踐證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澤較靜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澤好,產量也高。
3、水的酸鹼度(PH值)中性的水域(PH7~7.5)最適宜於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質的分泌。大多數淡水水域的PH值為6.5~8.5;硬水水域偏於鹼性。酸鹼度超過一定限度都會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和生存。
4、無機鹽無機鹽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鈣是育珠蚌貝殼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鈣形式存在),育珠蚌的養殖場所一般要求每升水含鈣10毫克以上。此外,還有鎂、硅、錳、鐵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餌料生物 水中餌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營養豐富,就生長好,從而珍珠也就長得快,且質量高。主要餌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
6、光照和通風光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對育珠蚌和餌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來源;光影響著水環境的理化性狀;光對育珠蚌的顏色、生殖和行為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豐富珍珠的光澤也有利。通風的環境水波盪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還可促進上下水團的運動和熱量的傳遞。
7、水溫 育珠蚌的生長、發育、繁殖和分布都直接地受到水溫的影響和控制,珍珠的形成和生長也同樣受到水溫的制約,育珠蚌對溫度變化幅度的耐受范圍,有三項溫度是最基本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
(1)最適溫度范圍:15~30℃。在這個水溫范圍內,育珠蚌生長和發育正常,珍珠質分泌旺盛,珍珠生長快。
(2)最低溫度:10℃。在這個溫度以下,育珠蚌的新陳代謝處於停滯狀態,活動微弱,珍珠質分泌基本上停止。
(3)最高溫度:35℃。溫度超過35℃,育珠蚌的生長受到阻礙,新陳代謝作用中的異化大於同化,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同時,高溫造成育珠蚌缺氧而窒息。
8、水化學指標 中等硬水(總硬度10~15)最好,要求每升水含氨氮0.4~2.0毫克,以利於浮游植物的快速生長。磷酸鹽0.4~1.6毫克,硫酸鹽40~180毫克,硅酸鹽10~14毫克,鎂18~55毫克,鈣10毫克以上。
養殖水域底部應無水生維管束植物及青苔,因為水生植物既和餌料生物爭奪無機鹽,植物及青苔死亡腐爛後又產生有毒物質,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在放養育珠蚌之前應先將維管束植物及青苔予以清除。
Ⅸ 飼養珍珠的方法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之分,養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珍珠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1)珍珠養殖的水域類型育珠蚌的生活環境是水域,水域環境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育成。一般說來,凡能養魚的水域都可以養殖珍珠。
2)珍珠養殖的水域條件養殖珍珠的水域條件,歸納為水深、水流、水的酸鹼度、無機鹽和餌料生物等。
1、水深 養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為好。
2、水流 一定速度的流水,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義。三角帆蚌在水流暢通的河道中養殖生長良好。生產實踐證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澤較靜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澤好,產量也高。
3、水的酸鹼度(PH值) 中性的水域(PH7-7.5)最適宜於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質的分泌。大多數淡水水域的PH值為6.5-8.5;硬水水域偏於鹼性。酸鹼度超過一定限度都會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和生存。如果呈酸性,可施石灰水中和;若呈鹼性,可施有機肥改變。
4、無機鹽 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在水體中溶有很多種無機鹽。這些鹽類對育珠蚌的生長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鈣是育珠蚌貝殼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鈣形式存在)。因此,育珠蚌的養殖場所要求一定量的鈣,一般要在每升10毫克以上。 此外,還有鎂、硅、錳、鐵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餌料生物是育珠蚌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水中餌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營養豐富,就生長好,從而珍珠也就長得快,且質量高。主要餌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三角帆蚌以食硅藻為主,兼食原生動物和有機碎屑等。 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泥沙碎屑的含量,決定著水體的水色和透明度。從水色的深淺,可以估計出水中餌料生物的多少。餌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以黃綠色的水體最宜於養殖育珠蚌。養殖水域的透明度以30厘米為好。
6、光照和通風 光照是生物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光直接產生熱效應,從而對育珠蚌和餌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來源;光影響著水環境的理化性狀;光對育珠蚌的顏色、生殖和行為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豐富珍珠的光澤也有利。 風起波動。通風的環境水波盪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還可促進上下水團的運動和熱量的傳遞。
7、水溫 溫度與生物的代謝作用有密切的關系。育珠蚌的生長、發育、繁殖和分布都直接地受到水溫的影響和控制,珍珠的形成和生長也同樣受到水溫的制約,育珠蚌對溫度變化幅度的耐受范圍,有三項溫度是最基本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
(1)最適溫度范圍-15-30度:在這個水溫范圍內,育珠蚌生長和發育正常,珍珠質分泌旺盛,珍珠生長快。
(2)最低溫度-10度以下:在這個溫度以下,育珠蚌的新陳代謝處於停滯狀態,活動微弱,珍珠質分泌基本上停止。
(3)最高溫度-35度以上:溫度超過35度,育珠蚌的生長受到阻礙,新陳代謝作用中的異化大於同化,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同時,高溫造成育珠蚌缺氧而窒息。 養殖水域底部應無水生維管束植物,因為水生植物既和餌料生物爭奪無機鹽,植物死亡後又產生有毒物質,影響育珠蚌的生長。如在有水生維管束植物的水域中養殖育珠蚌,應予以清除。
1、技術進步
中國珍珠產量的飛速增加,首先得益於鉤介幼蟲人工採集技術的突破和稚、幼蚌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雖然河蚌的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技術尚未解決,河蚌在生產中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工繁殖。但在生產中已能從鉤介幼蟲的採集開始進行大規模培育稚、幼蚌,從而使手術蚌的來源有了根本保證。這項技術的普及推廣,使大江南北的農民很快掌握,而且已經完全做到了規模化生產。
其次,專業從事手術操作的女工隊伍已經形成。在湖南漢壽、安徽貴池、蕪湖等地的有此鄉鎮已成了手術操作工的產地,每個鄉鎮的手術操作工就可達上萬人。育珠手術已成了當地勞務輸出的重要途徑,通過師傅教徒弟式的發展,手術操作工隊伍穩定、壯大,並得以延續,使手術操作環節的人力有了保障。
第三,蚌病控制技術已經突破,育珠蚌養殖技術有了一定提高。培育浮游生物、肥水養殖育珠蚌的技術借鑒了“施肥養魚”的池塘養殖技術模式。在生產管理上,主要是改穿孔吊養方式為“網袋、網夾”的籠養方式。在大規模生產中,網箱培育手術蚌技術的改革進步,使當年育苗、當年手術育珠有了可能,縮短了珍珠育成周期。
2、存在的問題
河蚌育珠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也帶來了不少問題。目前,珍珠生產已不再是獲得巨額利潤的項目,暴利的年代已經過去。但是,多年育珠生產的高盈利性,使從業者無視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作用,盲目生產仍在繼續。
⑴中國的珍珠產業協會還不健全,有些地方或成了半官方的組織,缺乏行業協調和自律,珍珠的生產完全無序化,限制產量和提高質量任重而道遠。
⑵由於珍珠產量的不斷增加,整個市場對珍珠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雖然珍珠深加工技術也在進步,珍珠產品的用途更加廣泛,但是低檔珍珠仍會面臨過剩。“大、光、圓、艷”的標准內涵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在群眾性生產中,通過延長養殖周期來提高優質珠的比例,是適應市場的唯一途徑,這在客觀上也起到了限制年產量的效果。但是珍珠業界尚未做到主動地、自覺地限制珍珠產量。
⑶通過成熟珠蚌採集鉤介幼蟲以培育稚、幼蚌的方法沿用多年,導致三角帆蚌種質退化日趨嚴重。珍珠蚌生產性能和抗病力不斷下降。
⑷手術操作工缺乏正規培訓,新技術、新工藝難以推廣應用。操作工隊伍勞動、用工等管理更無從談起。育珠手術操作的季節性,使操作工隊伍保持“候鳥式”的流動性,這是育珠業生產方式落後的又一集中表現。
⑸養殖生產中,不僅僅是普通農民和中小養殖場,即使是大公司,落後的生產管理仍十分普遍。珍珠企業和大多數養蚌農民一樣缺乏科技意識,“廣種薄收、聽天由命”仍然是育珠生產管理的主導思想。河蚌育珠行業技術標準的制訂和推廣剛剛開始,工作還相當艱巨。
3、解決問題的途徑
淡水珍珠生產尚未進入“微利時代”,但我們也要防患未然,使該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①應從種質資源抓起,加強蚌種選育工作。
②應從操作工隊伍管理入手,積極推廣手術新工藝和系統化消毒技術。
③通過政府、行業協會等途徑宣傳、培訓,提高河蚌育珠業主的科技意識。推廣普及科學的養蚌育珠技術理論和知識。
④推廣群體控制技術,使河蚌育珠業整體成活率有所提高。
⑤加強行業協會建設,發揮協會作用,自覺限制珍珠年產量、努力提高珍珠質量。
⑥進一步開展大直徑正圓淡水有核珍珠的應用性研究。
⑦進一步開發利用低檔珍珠,拓寬用途。
Ⅹ 人工珍珠和天然珍珠有什麼區別啊
區別有:形狀不同、結構不同、顏色不同。
具體如下:
1、形狀不同
天然珍珠質地細膩,光澤柔和,透明度高(多為半透明),人工珍珠因成珠年代短,質地鬆散,光澤不強,表面常有「小包」俗稱「廉子包」或「揪」。
(10)美女養殖珍珠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作為寶石用的珍珠,一般可從四個方面去評價和刪選:
1、光澤,占價格比重的40%;
2、形狀,占價格比重的30%;
3、大小,占價格比重的20%;
4、顏色,占價格比重的10%;
珍珠光澤在珍珠的評價中占據極重要的地位,它是決定珍珠品質的關鍵。珍珠按光澤中該強度大致可分為三種:
1、強光澤:出現在一級珍珠中,該珠表面晶瑩潤澤、虹彩清晰,能照見物體。
2、中等光澤:出現在二級珍珠中,該珠表面基本 透凈,能照見或部分照見物體。
3、弱光澤:出現在三級珍珠中,該珠表面呈珍珠光澤或弱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