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什麼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② 美女西施到底姓什麼中國四大美女之一醫施姓西還是施
美女西施,其實他是姓施的,然後他是住在村子的西面,所以叫她西施
③ 美女西施到底姓什麼
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別名:西施、西子、先施、麗姬、西西
(3)歷史上的四大美女西施的姓氏擴展閱讀: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一詞,講述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諸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
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西施殿於1986年奠基,1990年10月7日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
④ 西施到底姓什麼
西施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美名在華人世界可謂人盡皆知。人們在形容一個女子非常美麗時,往往會用「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這個成語,而「沉魚」一詞,就是專指西施的,因為魚兒看到她的美麗都驚得游不動了,所以只能沉入水裡。西施在華人的心中已經是美的化身,人們往往把美好的事物比之西施,比如形容西湖之美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探究西施到底姓什麼,卻始終沒有確切的結論。如今比較正式的說法是姓施,名夷光,但這是很晚才有的說法,而且還存在爭論,僅僅在幾十年前,對於西施到底姓什麼,人們還是莫衷一是的。蘇東坡就因為西施的姓氏,鬧出過文壇公案。
蘇東坡在吟詠西施的詩句中有過:「他年一舸鴟夷去,應記儂家舊姓西。」但是《韻語陽秋》認為,蘇東坡不至於不知道西施不姓西,只是為了押韻,順手寫了個「西」字。清人何文煥作《歷代詩話考察》時,卻為蘇東坡辯護,說「姓」字可能是「住」字,「殆傳寫之訛,昔人亦曾辯之。」可見,做這種解釋的人還不止他一人。
西施到底姓什麼,在過去是無考的。認為她不姓西的原因,是因為有個「東施效顰「的典故。倘若西施姓西,那東施豈不姓東?所以那些覺得蘇東坡出錯的人認為,東、西指的是住所位置,不是姓氏。宋之問在《浣紗篇贈陸上人》里寫到:「攜妾不障道,來住妾西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那時也沒有人認為她姓施。
其實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姓和氏是分開的,女子稱姓,男子稱氏。所謂姓,指的是一個人的血統,但是在上古時,一般只有貴族才會專注於自己的血統譜系,普通平民對姓則比較模糊,而氏,則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比如商鞅是衛國的公族,衛是周朝的同姓諸侯,所以商鞅的姓,應該是周的國姓,即姬姓。由於商鞅是衛國人,所以以國名衛為氏,稱之為衛鞅;而他又是衛國的公族,所以也稱為公孫鞅;商鞅仕秦後,被封在商於,所以也稱商鞅,這衛、公孫、商,都是他的氏。
後來姓與氏逐漸合並了,都稱為姓。西施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正是姓氏開始合並的年代。作為一個民間女子,也許對她自己的姓並不清楚,於是就把居住的方位作為姓了。如果她住在一個村子的西邊,人們就把她稱為西施。而封地名稱、居住方位等要素,正是中國姓氏合並後,姓的形成來源之一。商鞅可以因為他的封地是商於而稱商鞅,西施為什麼就不能因為她居住在西邊就叫西施呢?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日本也是一樣的。明治維新前,日本只有貴族才有姓,平民是沒有姓的。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要求每個百姓都要起一個姓,於是人們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或周邊景物作為姓,這就有了今天的「松下」、「山田」等日本姓。就此而言,蘇東坡說西施姓西也是沒錯的。
而且,既然人們認為那時西施的姓氏屬於無考,那麼蘇東坡說她姓西也算不得鬧了笑話。可是硬要為尊者諱,替他辯解,把「姓」說成「住」之訛,那」應記儂家舊姓西」就該寫成「應記儂家舊住西」了,然而這根本就不像詩句,何況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之手。何文煥如此為蘇東坡辯護,與其說是替這位大詩人遮掩,還不如說是讓他出醜,蘇東坡如果在天有靈,知道後世有人把這么不堪的詩句硬按在他頭上,不知會作何感想,也許要大啖幾塊東坡肉才能壓驚了。
由於西施的姓氏長期沒有定論,因此各種說法都有,但有些說法就過於怪誕了。曾經有一位著名教授說,西施其實就是夏姬,這位教授的腦迴路如此清奇,也真讓人啼笑皆非了。
眾所周知,西施是一位忍辱負重,以身報國的美女。她不但容貌美麗,在人格上也是高大的,是公認的千古第一美女。兩千年來西施在國人心目中已經鑄就了牢固的正面形象,是不容玷污的。而夏姬何許人也,她雖也位列春秋戰國四大美女之列,但卻以妖淫著稱。她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姦,以至於九個男人因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可謂千古第一盪婦。以千古第一盪婦來替代千古第一美女,是萬萬不能被國人接受的,何況夏姬的生平也很難考證,其身世究竟如何並無公論。「兩間居主人」秦似有詩雲:「夏姬西子事難明,南國偏憐一女生。」可見兩位美女的身世都難考證,夏姬就是西施的說法也難以被認同。而」南國偏憐一女生「指的是一位不為世人熟知,卻備受文人士大夫推崇,而且身世確切可考的美女綠珠。文人們記住綠珠,不僅因為她的美色,而是她懂得報恩的美德和對愛情的堅貞。
很奇怪的是,為什麼像教授這種學識淵博的精英人士,會提出這樣荒謬的看法。無獨有偶,民國時,有一位叫經亨頤的議員,也是個教授,還是大學校長,居然在議會里提出議案,要把故宮拆了,還得到了其他議員的響應。要不是軍閥吳大帥以其虎威堅決抵制,現在就沒有故宮了。想來那些議員、教授,按理都是明事理,識大體的社會名流,為什麼會有那些匪夷所思的想法?難道是知識太多導致腦迴路短路?還是太想博眼球?相比之下,蘇東坡對西施姓氏的望文生義就顯可愛得多,也質朴得多了。
附:吟詠西施的詩句出自蘇軾《次韻代留別》, 見《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排印
⑤ 西施姓什麼
施夷光西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今浙江蕭山臨浦薴蘿村。同范蠡同卒於陶(定陶)。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後西施就失去了音信。施夷光世居諸暨臨浦薴蘿山下薴蘿村(今浙江諸暨臨浦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至今蕭山臨浦仍然保留了施家渡和薴蘿兩個自然村落,施姓後裔生活在浣紗溪畔。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⑥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介紹是什麼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山村。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相關典故
西施給後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容顏。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撲騰」一聲沉入了水底。
於是乎,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成為美的化身和代名詞,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西施的故事由來已久,歷來在民間流傳廣泛。西施原名夷光,是戰國時代越國薴羅山施姓樵夫的女兒,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
⑦ 古代西施姓什麼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
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⑧ 【歷史】美女西施到底姓什麼
西施,本名施夷光。
9月19日出生,農歷八月二十五,具體生卒年不詳,一說卒於公元前473年。
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沉魚,春秋末期的浙江諸暨一帶人氏,又稱西子,是家喻戶曉的美人,2003年浙江省諸暨市興建了西施殿加以紀念。
生平
浙江諸暨薴蘿山下有兩個村子,分為東西兩村。村中的人大多數姓施,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大家稱其西施。西施經常與夥伴們在江邊浣紗。當時的越王勾踐為了報復吳王夫差,便想獻上美女鄭旦等人迷惑夫差,其中就有西施。
勾踐命樂師教西施歌舞儀態,過了三年,讓范蠡帶著西施進獻給吳王。范大夫見到吳王,跪拜著說:「東海賊臣勾踐,感大王之恩德,遍搜境內,得善歌舞者,以供灑掃之役。」可是伍子胥進言:「臣聞: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
吳王不聽其勸諫,馬上把西施收了下來,並在姑蘇台建造春宵宮,在靈岩山上建造館娃宮,還修築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戲遊玩。夫差對西施寵愛至極,出入都是效仿王妃的派頭和排場,他沉迷於西施的美色,荒廢朝政,勾踐趁機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然後乘虛而入,一舉消滅吳國。
(8)歷史上的四大美女西施的姓氏擴展閱讀:
相關成語:
1、沉魚之容
西施天生麗質,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於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2、東施效顰
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西子捧心」被視為絕世美態,同里東施看見覺得十分美麗,於是摹仿西施捧心皺眉,然卻跟西施有著皆然不同的面貌,結果同里的人紛紛走避或閉門不出。典出《莊子·天運》後世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地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紅樓夢·第三十回》:寶玉心中想道:難道這也是個痴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自嘆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不但不為新奇,且更可厭了!
⑨ 歷史上美女西施究竟姓什麼真的很美麗嗎
古有西施美若天仙,東施望之,則有了東施效顰,西施之美,是典型的中國人崇尚的一種病態美,柔美的西施是一個怎樣的人或許許多人並不了解,當然了,西施是個怎樣的女子不重要,只要知道西施是個典型的大美女,自古至今西施都是四大美女之首,就足夠了。
西施在進了吳宮之後,夫差不負眾望,卻是被西施迷得神魂顛倒,西施的目的正是如此,讓夫差為了西施不理朝政,沉溺女色,沉溺於美酒之間,為了西施,吳王甚至還專門修建了春宵宮殿。
與夫差形影不離的西施,不僅僅是影響了吳國內政,更是將吳國內部消息偷偷傳遞回了越國,傳給了越王勾踐,為越王勾踐東山再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⑩ 西施姓什麼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姓:施。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