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文姜、庄姜、宣姜都是什麼人她們之間都發生了什麼是姐妹嗎
宣姜就是那個史學家筆下臭名昭著的禍水。其實,年少及笄的宣姜,原本也渴望一個美滿的愛情一個幸福的家庭,她僅十五歲就被父親安排嫁給了衛國的一個公子,日夜幻想如意郎君的模樣,最後被郎君的父親覬覦,不得已嫁給了一個老頭。這樣的宣姜是可憐的,她甚至連說「不」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她沒有選擇。
宣姜是齊僖公的大女兒,姜氏,姓名沒有詳細的記載,齊國是個美女頻出的國家,齊姜和宣姜這一對絕世妖冶的女子,都是齊僖公的女兒,而衛宣公的寵妃也是齊國人,這樣看來衛國向齊國求婚,定是看中了齊國優良的資源,因此見到宣姜後才起色心,這都是後話。「衛之宣姜,謀危太子,欲立子壽,陰設力士,壽乃俱死,衛國危殆,五世不寧,亂由姜起。」 史書里認為引起衛國五世動亂,都由宣姜一人引起。其實,宣姜作為一個弱女子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握在手裡,她不能選擇自己的夫君,甚至不能夠有選擇,在她的世界裡只有服從,只有依靠男人,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她才能活下去,才有權力說話。
文姜是宣姜的妹妹,這個文姜不僅有芙蓉之姿,還相當有才華,因此被稱為文姜。她因為和哥哥齊襄公的私情而聞名於史冊,哥哥齊襄公是個標準的公子哥,身長八尺有餘,長相俊朗,又會寫詩,舉手投足之間魅力十足。妹妹文姜一直仰慕哥哥,齊襄公也很愛這個美麗的小妹妹,兩人親密無間,一直到成年。久而久之,兩人之間的親情轉化為愛情,並且齊襄公為了文姜放棄了很多,他為了和文姜在一起,殺死了文姜的丈夫魯桓公,又殺死了公子彭生,濫殺無辜又在政治上無甚作為,一心只想著和文姜鶯鶯燕燕,最後慘死在亂臣賊子手下,獨留文姜嘆息。若文姜是個普通人家的女子,若他倆不是兄妹,若齊襄公不是帝王之子,他們應該會幸福得多,但是生命從來沒有這些假設,他們的出生就決定了一生的悲劇。
姐姐宣姜的命運,也如水上的浮萍漂忽不定。她本來是要嫁給衛國的公子的,結果卻被衛宣公給娶了,正值妙齡的宣姜不得不嫁給比自己大幾十的老頭。她對生活的期許也就不那麼大了,隨後也跟其他女人一樣為衛宣公生下了連個兒子,兒子的出世,讓宣姜有了更多的想法,她對愛情不再抱有期望,於是渴望在權力上有所施展。忘恩負義的衛宣公寵愛宣姜,就把舊愛夷姜給拋棄了,冷落夷姜連同急子,急子原本十分受寵,但是由於父親更喜歡宣姜和她的兩個兒子,對急子的愛也就漸漸淡了。宣姜不滿足自己的地位,她想要掌握整個衛國,作為太子的急子便是她第一個要解決的人。
宣姜同和她有相同想法的朔商量好辦法怎麼殺掉急子。讓急子出使齊國,然後埋伏在半路上准備殺掉急子,在母親那裡得知消息的壽,忠厚仁義的便想保全哥哥,於是在出發前借口為其踐行,而灌醉了哥哥,自己替代急子出使齊國,結果壽就成為了急子的替死鬼。知曉真相的急子,急忙前往希望還能挽救弟弟壽的性命,不想卻一樣死在奸人的屠刀之下。急子和壽一死,小兒子朔便即位,剛即位四年,害死太子的事東窗事發,衛國人就把他趕下台了。而宣姜,她的哥哥齊襄公為了齊、衛兩國的共同利益,強迫她下嫁給庶子昭伯,又生下了五個孩子。至此,宣姜才明白無論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棋子。
庄姜跟宣姜和文姜還算是有點關系,她是姐妹倆的姑姑。庄姜,姜姓,謚庄,齊庄公的嫡女,得臣的同母妹妹,齊僖公的異母姐妹,衛庄公的夫人。這位夫人聽說十分有文采,據傳《詩經》里的千古的名篇 《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就是出自她之手,但是後世有很多專家又推翻了這個說法。庄姜也是個美人胚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便是當時的人對庄姜美貌的描寫。只是,這也是個悲情的女子,溫柔賢淑的庄姜嫁給衛庄公後,一直沒有生育,經歷了衛國的宮廷政變和人情世故後,當初如璧的佳人容顏已改,閱盡人世滄桑,孤獨地老死在深宮中,對庄姜是最可怕也是最殘忍的事情。
2. 齊國美女宣姜,一生與衛國三父子糾葛不斷,她最後的結局如何
“妖艷的春秋前兩姜,讓齊衛走鋼絲。 天生禍於人國,不如無鹽佐伯王! ”
是用詩引出今天我們故事的兩位女主角,春秋齊名的美人姐妹花,宣姜和文姜。
這兩個美女到底有著怎樣震驚世界的美貌,又有怎樣落魄的人生呢?
他的父親宣公還沒有繼承王位,所以不敢公開宣布他,只好交給外面。
此後衛宣公繼位,獨寵夷薑母子,立急子為太子。 急子這個時候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16歲的時候通過媒體,迎來了齊國的長女。
聽說無宣荒淫度的痼疾復發,齊女姜氏有絕色美顏,便派了急子,自己構築高台與宣姜結婚。
急子公派回來後,妻子成了繼母,為了保護身份,急子也不得不恭敬地受命。
宣姜成為寵物後,急子的母親夷姜失去了寵物。 宣姜又生了兩個兒子,公子壽和公子朔。
3. 春秋初期,齊國的三位大美女上演了什麼戲碼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來自齊國的三位絕色女子,並且這三個人都與齊國大名鼎鼎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有關系。後來人們稱號這三位女子為「齊氏三姜」
她們中的兩位是齊桓公的姐妹,另一位是他的姑姑。說到這里就要羨慕一下齊國王室的優良基因了,這三位女子的外貌,這樣說吧,我們今天能想到的描述美女的詞語,最初都是誇贊她們的,比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幾個人若是生活在唐宋,我相信文人騷客一定會寫出無數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兄弟情深相互爭死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是宣姜的故事還沒完。後來衛國的政局一片混亂,衛宣公死後宣姜的兒子公子朔上台,但沒多久就被政敵趕下台了,公子朔就跑到齊國向舅舅齊襄公救援,齊襄公派兵幫助侄子重新奪回了國君的位置,到了衛國,齊襄公一見妹妹宣姜還是這么貌美如花,對衛國人說了:「我妹妹還這么年輕就讓她守寡,你們不是欺負我齊國的女人嘛?不行你們得在衛國的王室成員中重新找一位帥哥給她當老公」
於是在強勢的齊王逼迫下,宣姜「被迫」(這兩個字得加引號)以太後之身嫁給了倒霉太子公子急的弟弟公子碩。
各位沒有聽錯,太後宣姜她後來又嫁人了,而且是嫁給一個和她沒有血緣關系但得叫她小媽的帥鍋。
最初啊,這位新郎官公子碩是在及其不情願以慷慨赴死的心態走進了洞房。娶這樣的女人,公子碩能不憋屈嗎?是不是有聽眾要為他掬一把辛酸淚吧。
4. 春秋戰國有哪些美女
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褒姒其實不能算春秋戰國,烽火戲諸侯博美人一笑卻是春秋的開頭,史稱是絕色了,不過身不由己,不過是一件禮物最後還成了一個男人無能的借口!
夏姬的確是無敵了,屬於鬼見愁,從公子蠻、夏御叔、孔寧、儀行父、陳靈公到楚莊王、屈巫、連尹襄公、王子熊側,美了起碼40年,客觀上滅了陳國、滅了夏家、滅了屈家,不過從主觀呢?也不過是男人的玩物,倒是屈巫對他可能是一片真情!
齊國大概是那個年代美女出產概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了,庄姜、宣姜、文姜、哀姜等等,詩經里大堆對他們的描述
庄姜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宣姜是過於美貌而被公公衛宣公所佔,「新台之案」後來引發了一堆的事變
文姜,更強些,直接跟哥哥姜諸亂倫,「齊大非偶」的主人公,"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哀姜是上面兩位的侄女,嫁個了表哥魯庄公,可惜最終成了怨偶。她是另一句話「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女主角,最後被叔父齊桓公姜小白所殺。
齊桓公一堆的大小老婆,理論上都是美女,尤其可以肯定的是蔡姬mm,因為湖上盪舟過於happy,被桓公退回蔡國,可是一轉頭又嫁給了楚成王,直接導致齊國聯軍滅了蔡國,而後又打到了楚國,著名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就誕生於這場戰事
西施,這個不必說了,春秋時還有與她其名的毛嬙:「故善毛嬙,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以及據說與他一起入吳的鄭旦!
和宣姜一個遭遇的還有秦哀公之妹孟贏,應了一句老話紅顏薄命,也成全了伍子胥的傳奇經歷。騙娶了她的楚平王落了個死後被鞭屍的下場。
息夫人也就是「桃花夫人」,強者的時代,紅顏破國,「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入楚後受盡寵愛,生兩子,卻三年不語,王維詩雲:「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就是說她了。文王死後,文王的兄弟又看上了她,她歌以絕之
驪姬少姬姐妹,都是姿色過人,後者早死所以沒什麼名氣。其實驪姬的一輩子挺慘的,小國公主,國滅被俘,坐了老國王的新寵,不過是那個時代無數人命運的翻版,而作為母親,為兒子爭奪儲君之位沒什麼大錯,不過演了後來上演無數次的後宮爭斗戲碼,可惜她是失敗者,而且敗在註明的春秋五霸晉文公的故事裡,所以就被活活樹成了反面典型。
秦國公主弄玉,秦穆公得女兒,傳說中蕭史弄玉,神仙眷侶,怎麼著也應該是個美人兒,不然多殺風景
衛靈公夫人南子,美色、亂倫、姦情,還有與孔子的緋聞,真是傳奇的女子
還有一位出名的美人是楚莊王的許姬,「絕纓」典故的女主角,能讓唐狡不顧一切,連國王的女人都不管了,在黑暗中妄圖一親芳澤,美貌阿~
然後說戰國
那位開放到一定程度的秦國太後、昭襄王的母後羋八子,用美色籠絡了匈奴的義渠王,為女主垂簾的開端!
而同時代趙武靈王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開端是吳娃即孟姚,「美人鼓琴,心慕其貌」
其後又有幫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如姬、幫孟嘗君出逃的燕姬、立異人為世子的華陽夫人,都是一時寵姬,風騷一時的美人。更不用說秦始皇的母親趙姬!
還有一名出名的美女是楚國李嫣,也就是春申君妄圖呂不韋而送給楚王的mm,此人的故事可以參見《尋秦記〉:)
5. 庄姜、文姜、齊姜、宣姜,春秋時期為何那麼多姜姓美女
庄姜、文姜、齊姜、宣姜,春秋時期為何那麼多姜姓美女?
文:枯木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在史書上記錄女子名字的禮法和規則,筆者前文做了簡單探討,我們得知,那時候惟只有周王室以及諸侯國貴族的女兒,嫁給諸侯國君主並被成為王後,才有可能被史料記載。如此一來,能夠被列入春秋戰國時期史書的女子少之又少,從目前資料來看有名字的大概在百位左右。
而被列入春秋戰國史料的女子的姓名,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那就是一般是兩個字(少數三個字),第一個字是君主(丈夫)的謚號或者女子的國別、排行等,第二個字是女子出身家族的姓氏,男前女後的目的是為了彰顯封建時期男尊女卑的禮法制度,是春秋戰國時期史書記錄規則。
再進一步查閱,您就會發現,姜姓女子在史書中出現的概率較高,諸如 庄姜、文姜、邑姜、齊姜、宣姜、哀姜 等等,遠比其他姓氏的女子要多,而且故事大多非常精彩,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前面講過,華夏同源,然而在原始社會因為部落不同,環境差異,再加上崇拜圖騰的原因,每個部落的稱謂各不相同。如《國語•晉語》說 「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其中少典氏和有蟜氏的「氏」並非後來姓氏的「氏」,而是記錄祖先部落名稱。
從部落進一步分化,逐漸產生了「姓」,代表某一傑出部落成員的後代,諸如上面的黃帝和炎帝子孫。如今可以追溯的有上古八姓,分別為 姬、姚、媯、姒、姜、嬴、姞、妘(一說為妊) ,然後在封建制度下,這八姓子孫後代隨著人口繁衍增多,逐漸以封地、官職、謚號、排行等為標志,以區別同姓不同後代,於是產生了「氏」,比如姬姓又分為孟氏,季氏,孫氏、孟孫氏、季孫氏等等,正如《通志·氏族略》所講: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我國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人倫觀念和道德約束,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 「同姓不婚」 ,《通志·氏族略》: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其中很有科學道理,同姓是同一血脈後代,從現代科學來說近親結婚容易產生不良基因,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這個道理,當然還有一個小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實力紐帶,從而團結更多的力量。
在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觀念的約束下,同姓不婚,再加上當時貴族和庶族是不通婚的(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因而,每個諸侯國子女的婚姻對象只能是其他不同姓的諸侯國或者周王室以及貴族子女。而如何了解哪一個諸侯國或者貴族是不是同姓呢?這就需要簡單介紹一下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雖然商代就有分封制,不過那時候諸侯僅僅有公、侯、伯、男、甸等,並沒有諸侯國。直到西周滅商後,便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國,對象為王室同姓和異性功臣,諸侯國享有世襲統治權,據統計約有130多個諸侯國。我們依據上古八姓和知名姓氏進行簡單開列:
姬姓: 周朝王姓,起源於黃帝,黃帝居住在姬水邊,便以姬為姓。春秋時期周王室和宗室,以及 晉國、魯國、吳國、衛國、鄭國、燕國、曹國、蔡國 等53個諸侯國的國姓。
媯姓: 起源於虞舜,舜居住在媯水邊,後代便以媯為姓。周武王滅商後,分封黃帝、唐堯、虞舜之後,春秋時期為 陳國 國姓。
姚姓: 起源於虞舜,和媯姓同源,舜生於姚墟,居住在媯水邊,後裔便以出生地為姓。春秋時期為 姚國 國姓。
姒姓: 出自夏禹,夏朝王姓。春秋時期為 杞國、越國、褒國、曾國 等諸侯國國姓。
姜姓: 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姜為姓。春秋時為 齊國、紀國、申國、許國、呂國 等諸侯國國姓。
嬴姓: 源自舜帝時期重臣皋陶。春秋時期 秦國、徐國、葛國 國姓。
姞姓: 源自黃帝之子。
妘姓: 祝融八姓之一,源自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後裔。
子姓: 殷商王朝家族的姓氏,源自舜帝時期的大臣偰,春秋時期為 宋國 國姓。
羋姓: 出自祝融之後季連,祝融八姓之一,戰國時期為 楚國 國姓。
西周王朝, 從數量上來說 ,姬姓子孫是當時諸侯國最多的封國,有 53個 諸侯國。 從尊貴上來說 ,西周初期只有三個公爵,即 宋國 ,子姓公爵,繼承商朝後裔; 虞國 ,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仲雍之後虞仲; 虢國 ,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至於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勢,諸侯各自為政,紛紛稱公,楚國還稱王,都不是正式分封。
因而,從上面可以看到,在同姓不婚的宗法制度下,諸侯國之間通婚,姬姓諸侯國最多,因而相互之間通婚很少,只能和其他諸侯國結親,於是出現這一現象:少數姓氏的諸侯國子女炙手可熱,可待價而沽;而姬姓大諸侯國還好說,小諸侯國就會出現很難找到匹配對象,不得不嫁給同一個人。
比如 齊桓公 ,就娶了很多諸侯國同姓公主,比如周王室的 王姬 ,衛國的 衛姬 姐妹,鄭國 鄭姬 ,密國的 密姬 ,蔡國的 蔡姬 ,葛國的 葛贏 ,徐國的 徐嬴 ,宋國的 宋華子 等。而在沒有合適的匹偶情況下,同姓為婚現象也時有出現,比如晉獻公接連娶了同姓有戎國 狐姬姊妹 和驪戎國 驪姬姊妹 。
少數姓氏諸侯國子女雖然不愁嫁娶,可是並非開篇「姜氏」女子出現較多的主要原因。在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相互征戰,依靠的是實力和地盤,而不是公爵的尊卑。 因而婚姻多為政治婚姻,是諸侯國之間相互交結的主要紐帶和憑仗。
若論地盤面積,春秋時期最大的應該為楚國,下來是晉國、秦國和齊國。 然而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逐鹿中原,楚國地廣人稀,並且自稱蠻夷(《史記·楚世家》: 「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遊走邊緣地帶,和中原習俗相差較遠。中原諸侯國都以禮儀治邦,自然也看不上楚國,因而中原和楚國結親較少,因而子姓王後很少見有記載,直到戰國末期才有一個羋八子。
從面積上來看,秦國應該第二大 ,不過同樣因為在春秋時期屬於人口並不密集的國家,這也是為何秦國接連遷都,向中原靠攏的原因。再一個是秦國進入周朝「圈子」較晚,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因而中原諸侯國相對和秦國結親較少,直到秦穆公稱霸後才得以名顯,因而嬴姓女子記載較少。
地盤第三位,應該是晉國(也有認為是第二) ,雖然晉國地盤不如楚國和秦國,可是 放眼春秋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稱雄最久的只有晉國 ,無論是晉文公稱霸,還是戰國七雄就佔到韓魏趙三國,可以充分說明晉國的人力物力非常充裕。可是若同前面所說,因為晉國是姬姓,和周天子同姓,並且同姓53國,因而就女子嫁出去作為王後就面臨很多競爭,況且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基本上是圍繞著晉、齊、秦、楚、宋等國來展開,因而本國王後大多不是姬姓,這就是為何那時候關於姬姓女子記載較少的原因。
那麼,從地盤排列,也該排到齊國 ,齊國因姜子牙立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因為地處海濱,可以煮鹽,這是當時重要的經濟來源。到了齊桓公時期,重用管仲,勵精圖治,尊王攘夷,南征北伐,從而富甲一方,兵甲數萬,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在位四十餘年,對諸侯國的政治軍事影響極大。即便是齊桓公去世後,後代子孫也是挾齊桓公餘烈,因而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最強的諸侯國之一。
在實力的感召下,諸侯國自然願意同齊國結親,況且齊國是姜姓,屬於少數姓氏,同姓諸侯國只有紀國、申國、許國、呂國等國,因而可以針對大多數諸侯國輸出姜姓宗室女子,諸如姬姓周王室、晉國、魯國、吳國衛國、鄭國等,嬴姓秦國,羋姓楚國,子姓宋國等,都不是同姓可婚。而齊宗室僅僅一家,並且齊國實力強大,因而嫁出去大多必然是王後,這也使得史書記載成為可能。
當然,姜姓女子被史書記載較多,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關於姜姓女子的故事太多 。諸如有關容貌姣好的美女衛庄公夫人 庄姜 ,《詩經·衛風·碩人》描述其美貌: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成為千古以來美女的唯一標准。
還有有膽有識的 美女齊姜 ,晉文公流亡在齊國時,齊桓公將宗室女齊姜嫁給晉文公,晉文公美女在懷,吃喝不愁,「樂不思蜀」,不思進取,因而齊姜勸勉晉文公,並和晉文公舅舅狐偃合夥才把晉文公送上稱霸之路。
當然,也有道德敗壞的姜姓美女,比如齊僖公二女宣姜和文姜。 宣姜 本來是嫁給衛公子伋,結果其父衛宣公看上了截胡,生了兒子公子壽、公子朔,後來宣姜想讓公子朔立為太子,讓衛宣公殺害公子伋,公子壽替死,公子伋也被殺。兒子公子朔即位後被國人殺死,為了平衡勢力,其兄齊襄公讓宣姜又嫁給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頑,生三子二女,因而宣姜是嫁給父子二人。 文姜 更是不堪,同其兄齊襄公亂倫,齊襄公殺死其丈夫魯桓公,造成齊魯政治危機。正如馮夢龍評價 「宣姜淫於舅,文姜淫於兄,人倫天理,至此滅絕矣!」
綜上所述,在春秋戰國時期姜氏女子記載較多的原因有 三點 , 第一 是雖然姬姓諸侯國多,並且記載歷史以姬姓為多,然而同姓不婚,因而姬姓王後記錄較少; 第二 是齊國是春秋第一霸主,實力強大,當時諸侯國都紛紛向齊國求婚,以締結政治婚姻,到了戰國時期也是七雄之一,一直是實力強大的諸侯國; 第三 是姜姓王後本身故事也很多,不少波詭雲譎,具有傳奇色彩,因而也被史書多記載。這就是為何史料出現眾多「姜」姓美女的原因所在。
2020/9/10榆木齋
參考書目:
《周禮》
《禮記》
《儀禮》
《春秋左氏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國語》
《戰國策》
《詩經》
《史記》
《通志·氏族略》
6. 春秋時期的大美女「宣姜」,為何會嫁給了一個糟老頭
春秋戰國時期,一個諸侯割據,權利變換,風起雲涌,百家爭鳴的時期。這個時期里同樣是男權很高的時期,但也不免會有一些女人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一抹色彩。其中一個美女,後人稱她為紅顏禍水,但她卻有著坎坷不幸的一生,她就是宣姜。
然而這事被衛宣公另一個兒子壽發現了,於是就趕忙告訴了伋,但伋知道後卻一心想赴死,於是壽把他灌醉,穿上他的衣服上路了,結果不出意料的被當成了伋殺死,隨後醒來的伋知道以後,因為內疚也死了。所以衛宣公的這兩個兒子都死了,而原因就是因為宣姜。
7. 紅顏宣姜的滿紙荒唐
自古紅顏多禍水,在春秋時期褒姒當屬第一,烽火戲諸侯就是發生在褒姒身上,導致周朝被迫遷都從此一蹶不振。相比褒姒,宣姜沒有那麼美,她的故事也沒有那麼轟動,可是這故事讀起來給人帶來的卻不是對家國大事的感嘆,而是對故事中人的惋惜。
宣姜的故事要從春秋時期衛國國君衛宣公說起,衛宣公是個荒淫無度的主,不然怎麼能和美女扯上關系呢,就像周幽王不是個好東西才為了褒姒烽火戲諸侯一樣。早在衛宣公的爹衛庄公還在的時候,他就勾搭上了他爹的小老婆,名義上是自己小娘的一個女人,名字叫夷姜。當時也是因為他爹還在,不敢太放肆,但是衛宣公怎麼能讓這么好的設備閑置呢,本著勤儉節約絕不浪費的基本原則,索性就把夷姜偷運出宮,來了個金屋藏嬌,把設備充分用於生產線。不過這衛宣公還算有良心,等到自己老爹衛庄公駕鶴西去自己當了國君,就把自己昔日的情人夷姜接到了宮中並且立為後,看來這渣男也不是一開始就渣啊,甘蔗也是嚼著嚼著才嚼出渣的。
後來夷姜為衛宣公生了兩個兒子,公子伋和公子黔牟,公子伋被立為世子,也就是王位的繼承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平淡的日子總是過得那麼快,來到了公子伋16歲這一年,公子伋已是一位眉清目秀英俊異常的翩翩少年,不僅長得帥而且武藝高,不僅武藝高而且還讀書多,當時人稱天下第一公子,整個天下都知道公子伋是個好孩子,衛宣公心裡也挺美的,自己得意洋洋的以為這就是龍生龍鳳生鳳呢。這么好的一個兒子,心想著他也成年了,怎麼地也得給他娶個媳婦兒吧,於是衛宣公就把這事兒交給了公子伋的老師右公子職,公子職接了這個活兒,他知道當時齊國齊僖公的女兒漂亮得傾國傾城,算是天下最漂亮的,於是公子職帶著禮物和單位的介紹信就去了齊國給公子伋求婚去了。到了齊國,齊僖公一聽是給天下第一公子提親,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這樁親事。公子職臨走之還還特地把女兒叫出來,見了一面,讓公子職瞧瞧,你家公子伋很優秀,咱大閨女也絕不丟人!
公子職回去之後立刻向衛宣公做了詳細的徹底的入木三分的匯報,一個勁的誇獎,齊僖公的女兒多麼多麼多麼的漂亮,多麼多麼多麼的般配。衛宣公這老色狼一聽,未來的兒媳婦這么漂亮,嗯,很好很好,不錯不錯。萬萬沒想到說這話的時候,衛宣公已經動了賊心啊,沒過多久就開始修建行宮,取名新台,還美其名說是給朝中的公卿們消暑度假的,為這些高級公務員來設立一個度假的地方。但實際上呢,另有打算吶。在他的督促下新台修得很快。等新台修好之後就把公子伋叫過來說:「孩子啊,你長大了,該出去走動走動了。這幾天你就代表我去一趟宋國,增進增進衛宋國兩國的傳統友誼。」衛宣公就這樣打發了公子伋。然後又找來左公子泄前往齊國迎親,臨走之前叮囑說先把兒媳迎到新台,我要先看一看,幫兒子把把關!於是公子泄就帶上了單位的介紹信和厚重的聘禮去了齊國。那一邊齊僖公熱情接待並回贈了不少陪嫁的珍寶,高高興興把女兒送上車,前往衛國成親去了。
顛簸的馬車上,宣姜不只一次的撥開馬車的簾子向外張望,畢竟是要嫁天下第一公子,說不激動那是騙人的,就算旅途勞累宣姜也開心。折騰了兩天一隊人馬終於來到了衛國,下了車一看,哎呀,一座宮殿,十分的富麗堂皇,新穎別致,宣姜見了這更加心情激動,公子伋竟為自己修建了這樣一座宮殿,這是哪呢?就是新台嘛。
宮殿修好了,宣姜也到了,各方面都已就位,那還等什麼,第二天就舉行了婚禮。婚禮不太隆重,賓客似乎也不多,宣姜蓋著紅頭蓋,她看不著只能聽,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想太多。自己的心中幸福滿滿,估計就是給她看,她也沒有心思,因為心中滿是對公子伋的期待。不一會現場漸漸安靜下來,婚禮結束了,終於結束了,結束了該干什麼呢?那就是入洞房啊,撲哧一下新郎一進洞房就吹滅了洞房裡的燈,脫了衣上床兩只肥手一把就抱住了公主,然後一身肥肉就貼上來了。公主有些失望,怎麼會這么胖呢,因為在想像當中公子伋貴為天下第一公子,身材應該不會太差吧,應該是那種高高的並且非常健壯的類型,她想問,可是現在這個人只是呼哧呼哧的喘氣。黑暗中這位喘著粗氣的男人一頓猛虎操作,二話不說就直接到位了。宣姜是更加失望了,這天下第一公子,原來是個急色鬼,不是說公子伋沒有成過親嗎,原來都是騙人的。
一夜無話天亮了,宣姜被一陣鼾聲吵醒了,一扭頭看自己的老公,身上的雞皮疙瘩嚇掉了一地,天!吶!我身邊躺個什麼人?那肥頭大耳身材臃腫一臉的麻子嘴打著呼嚕還流著哈喇子,這就是十七歲的公子伋?十七歲貴為天下第一公子的伋子。這簡直就是霜打的癩蛤蟆呀!尖叫一聲,把癩蛤蟆給吵醒了,懶蛤蟆嘿嘿笑了。宣姜顫抖的聲音道:「你,你就是伋子?」說完暈了過去。於是《詩經》中就有了這么一首詩,詩的名字就叫《新台》:
大概意思就是:
在那之後宣姜整日以淚洗面,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過這些做法非但沒用,反而讓衛宣公更加喜歡宣姜了,得不到你的心,那我就要征服你的心,征服就是我衛宣公的樂趣(真是賤啊)。後來齊僖公也知道了這件事,他又能怎麼辦呢,總不能帶兵去打人家吧,女兒和軍國大事孰輕孰重齊僖公還是能掂量的,再說衛宣公也是個國君,嫁給國君也不比嫁給太子差,雖然這個國君長得像癩蛤蟆。再後來公子伋從宋國回來了,他也知道了這件事,他什麼也沒有做,什麼也沒有說,他就是這么好,不哭不鬧默默接受,他是個孝子,他願意把最好的給自己的父親。
平淡的日子依舊過得那麼快,一轉眼宣姜的肚子大了起來,到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下一個可愛的小公子,取名壽。公子壽的出生讓宣姜的心情好了很多,不管怎麼樣兒子是可愛的。心情漸漸好起來的宣姜願意出門走走了,在宮里四處轉轉,抱著兒子看看花草蟲魚什麼的。世界很大嗎?不大,世界很小,世界原本就很小,而不是到了今天才變小的,在那個時候就很小,抱著兒子看花鳥蟲魚的宣姜碰到了一個不該碰的人,一個翩翩公子,一個身材高挑且健壯的翩翩公子,這個人是誰呢,在衛國誰還能有這樣的風采呢,當然就是公子伋。這看起來就是一件在偶然當中的必然事件,那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吹,空中的蜻蜓時而在水面點起輕輕的波紋,就在兩個人眼睛對上的那一刻,他們都呆住了,甚至連旁邊的宮女奶媽也呆住了,宮女奶媽不禁在心裡不經感嘆 : 多麼般配的兩個人,就像金童玉女一樣。「這就是傳說當中的公子伋嗎?」宣姜腦海里浮現出這樣的字樣,她猜對了,玉樹臨風,英氣逼人,這是他第一時間對伋子的評價,伋子是這一輩子他見過的最帥的少年了。為什麼會出現在宮里呢,他的府邸在外面呀。這一趟回來,伋子是來自己的娘的,也就是說衛宣公的正牌太太,也就是衛宣公搶了自己親爹的那個小妾啊。回來看自己的娘沒有錯,但是錯就錯在碰上了不該碰的人,「難道難道難道就是她嗎?」伋子他的頭也大了,他也猜對了,他知道宣姜漂亮,但不知道居然可以如此的漂亮,可以漂亮到光芒四射。四目相對兩個人的臉都紅了,伋子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慌慌張張的走開了,他不敢回頭看,因為他能夠感覺到宣將灼熱的雙眼就緊緊的撲在自己的後背上。
那一次的偶遇之後,這兩個人都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原本已經決定任命的宣姜,又在心頭燃起了新的希望,伋子是他心目當中的白馬王子,伋子才是他真正想要而且應該得到的男人,如果能夠和伋子在一起,就算是浪跡天涯遠走他鄉下田種地也是心甘情願的,內心多年的壓抑一下子迸發出來,也不管自己已經幫衛宣公生了公子壽,當時就下了決心,要找機會和伋子私奔。伋子這邊也同樣陷入了困惑當中,老實說人非草木,面對如此美女,而且是本該屬於自己的一個美女,誰也不可能泰然自若,伋子也是這樣的,他也是正常的人,盡管在此前他選擇了忍受,選擇了認命,可是現在五味瓶被重新打翻,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她原本就應該是我的女人!可是即使這么想,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伋子的性格與宣姜剛剛相反,完全不是那麼果斷,反而有點陰柔,但是不管怎樣,他抑制不住想要再見到宣姜的沖動。
果斷的宣姜和寡斷的伋子,雖然思想上有差距,但是兩個人的行動上卻有了默契。兩個人都很想馬上再見到對方,於是宣姜就開始找借口去夷姜也就是伋子的娘那裡聊天,為什麼老去夷姜那裡聊天呢?按道理來說他們同為後宮的女人,應該互相敵視才對。因為她知道伋子是個孝子,經常會去看自己的娘,所以呢,他去拜訪夷姜就是為了碰上伋子。而伋子這邊呢?也明顯的增加了去看望自己母親的次數,同樣也是為了碰上宣姜。兩個人就這樣經常碰上,而且不止一次,每次碰上都不會放過機會送秋波,搞的伋子有時心花怒放,有時不知所措。但是限於夷姜這個中間人在,他們也只能限於這種來電的溝通方式。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天兩個人又在一個屋子裡碰上了,而恰好夷姜出去了。二人世界,現在是二人世界,孤男寡女乾柴烈火會發生什麼呢?機會難得!機會難得!顧不了許多了,宣姜單刀直入直接了當的問:「為什麼我每次使眼色你都裝作沒看見?」
「我是真的沒看見」。伋子不敢去看宣姜的眼睛
」難道我不夠美?」
「你很美」
「難道你不知道我原本是你的?」
「我.....」伋子頓了一下,輕聲說:「可是可是我父親?」
「你父親怎麼了?我是你的,你為什麼不帶我走?」
伋子一直沒說話,在心裡他有過這樣的沖動
「但是,但是公子壽,公子壽怎麼辦呢?他是我的弟弟啊」伋子一急就把心裡話說出來了,這是他的顧慮在。
宣姜非常直接,她早就想過了,毫不猶豫的就說:「帶走,一起走!」
「帶走?那父親該怎麼辦?」。正說到這個最關鍵的時刻夷姜回來了,於是對話在關鍵點中斷。
在那一次對話以後的伋子心情異常煩躁,父親和美女,美女和父親,只能選擇一個,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以前的伋子都是對父親言聽計從,就現在的他像剛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第一次萌生了反抗家長的想法。如果頭天晚上他夢見了和宣姜私奔,那麼第二天晚上他又會夢見嚴詞的拒絕了宣姜。他始終下不了決心,一晃兩個多月過去了,兩個多月來始終不敢去見宣姜,他是怕碰上宣姜怕見到她那一雙勾魂又冒火的眼睛,他不敢面對。有困惑找老師,伋子壯著膽子把自己的困惑和苦惱都告訴了老師右公子職,他問老師:「我該怎麼辦呢?」
老師反問:「你很看重世子的位置嗎?」
「不!」伋子毫不猶豫的說
「那我告訴你帶她走,也用不著去到戎狄那麼遠,你們逃到齊國去就好了,齊僖公本就想要你做他的女婿,他不會責怪你的。」
「那父親該怎麼辦?」
「衛宣公本就不是個東西,你難道不知道當初你娘就是你爺爺的人,你爹都做得出來,你怎麼就不能做,再說了,那原本就是你的老婆」
大量的思想工作之後,終於讓及子動了心,他答應了老師,聽老師的話。青年當然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可惜呀,這一切已經晚了,怎麼晚了呢?伋子在決定和私奔之後就開始做准備,盤纏的衣物都准備妥當了,又派人去看看前往齊國的道路,一切都准備好了,匆匆忙忙去探望母親,實際上是來找宣姜的,母子二人言談之間及子就問起了宣姜最近的情況,「一個多月沒來過了呀」
「怎麼不來了?」及子吃了一驚忙問
「難道你不知道她又懷上了?」
及子聽到這話腦袋就嗡的一下,就在那一刻,他知道這一切已經over了,完了。如果說從前有一個公子壽已經夠麻煩的話,如今又懷上一個,這又該怎麼辦呢?而宣姜大著肚子怎麼帶他走呢?等她生孩子?生完以後黃花菜都涼了。的確,黃花菜已經涼了,因為這幾個月的時間里宣姜每天都在等,在等伋子的答復,可是不但沒有消息,以孝為本的伋子連母親都不來探望了,難道就為了躲著自己嗎,如今自己又成為兩個孩子的娘親,宣姜心裡最後那一絲希望也滅掉了。
又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伋子的又一個弟弟公子朔出生了。伋子本以為自己能放的下,可是知道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才知道他根本放不下,他愛宣姜,但他知道一切都沒可能了,不過他把對宣姜的愛轉化到了對宣姜的兒子們的身上,他喜歡公子壽和公子朔,只要有機會就帶著他們玩。可是宣姜永遠不會知道,伋子曾經有過的決定,她所知道的就是伋子拒絕了他,她開始恨自己得不到伋子,他不在想和伋子私奔,而是想如何去報復他,世界上最可怕的恨是什麼?就是因愛生恨,而且是女人因愛生恨!
春花秋落,歲月輾轉,一轉眼十六年年過去了,這一年及子三十三歲,公子壽十六歲。宣姜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找到報復及子的機會,實際上他知道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找到這樣的機會,品行端正,行事謹慎,你找不到他任何的疏漏,而整個衛國沒有一個人不喜歡他的。天哪,長相英俊,品行端正,行事謹慎,這么好的天下第一公子,本應該是屬於我的,可是我卻得不到他。伋子越是優秀,宣姜就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是痛恨。其實宣姜也問過自己的內心,遲遲不能下手的另外一個原因,始終還是對這個優秀的男人懷有幻想,他甚至想過去殺了衛宣公,然後把自己還給及子,成為這個優秀男人身邊名正言順的女人。
荒淫無度的衛宣公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宣姜知道自己時間已經不多了,等到伋子當了國君自己恐怕就沒機會了,所以在一切還來得及的時候宣姜決定做最後的嘗試,這一天宣姜探聽到伋子又來探望他娘夷姜,夷姜似乎身體也不大好,自從宣姜來了衛宣公基本就冷落了夷姜。宣姜知道這是能見到伋子的唯一可行方案,宣姜准備趁這個機會向伋子攤牌。果不其然,伋子真的在夷姜那兒,而且夷姜恰好已經又出去了,機會難得,機會難得!「這十多年來多年了,你知道你對不起我嗎?」宣姜開門見山直接問到
伋子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這是怎麼了
「過去的不說了,眼瞅著你爹體就不行了,我問你你願不願意在你爹死後立我為夫人?如果你願意,今天我就能讓你爹死。」此時宣姜已經是無所顧忌了。
伋子一聽,被嚇住了,連忙說到:「不行,不行,你不能殺我爹。」
宣姜再也沒說什麼,哭著就走了,只留下不知所措的伋子在那裡。
哎,這可能就是男人處理問題的方式和女人之間的區別吧,伋子理性,宣姜感性。從姨姜那趕回來的宣姜,剛一進門撞見了衛宣公,衛宣公一看自己的愛妃哭的稀里嘩啦,心疼的趕緊問怎麼回事兒啊,宣姜就借著眼淚哭訴起來:「姨姜生病了我好心去看他,誰知他還打我還罵我不要臉,說我本來是她的兒媳婦就勾搭上了老公,是亂倫,禽獸不如,還說等你死了她就是太後,那時候讓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不想活了,求求你,你把我送回齊國吧。」果然衛宣公大怒也不分青紅皂白,找到姨姜就是一通臭罵還要打入冷宮,姨姜平白無故被罵一頓,滿腹的委屈啊,想想這十幾年以來就等於守活寡呀,不哭不鬧為你管理這後宮,沒有得到任何獎賞等來的卻是冷宮,知道自己活下去也沒有什麼好結果了, 索性一咬牙一跺腳,一拍屁股一瞪眼,而當晚上吊自殺了。
伋子本來就是自己的,我卻不能得到他,他若是不好也就罷了,可是他太好了,太優秀了,越是優秀就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恨。宣姜每天都徘徊在這個死循環里,受不了如此折磨,決定毀掉他!當一個女人不但得不到自己心儀的男人還要整天面對癩蛤蟆的時候大概就會這么想,感覺這就是能讓自己釋懷的方式。於是宣姜就開始給衛宣公吹枕邊風:「伋子怨恨我們母子,揚言要殺了壽和朔把我搶回去做老婆,你要給我們做主啊。」衛宣公開始是不信的,可是這耳邊風天天吹再加上這人一老了就容易犯糊塗,糊塗著糊塗著就真以為伋子要搶走宣姜。終於在一天吃夜宵的時候,宣姜故意把公子朔叫到身邊,打算今晚給衛宣公上一劑猛料。等到飯吃的差不多了,宣姜支開了伺候的宮女,開始表現的有些不舒服。
「愛妃何事憂心?」衛宣公問道
「外面的流言蜚語太多,我最近老是睡不好,總是夢到他們說的事情成真了。」
「何事?」
「就是及子他為了搶走我,他就........」還沒說完呢,就嚶嚶的哭了起來
衛宣公可能是剛吃了點東西血糖有點高,聽了半天也不說話,宣姜這時候一把拉過公子朔對著衛宣公就說:「我不管,反正遲早我也要做伋子的老婆的,來朔,叫爺爺!」
這一下真是將了衛宣公的軍了,說中了他的軟肋,衛宣公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兒子伋子再把宣姜搶回去,這樣的話就是我搶了我爹的小妾,我兒子又搶了我的小妾,這笑話可真鬧大了。「那你說怎麼辦吧!」衛宣公不耐煩的說。「你說怎麼辦?他不死,我們就死,你看著辦!」這一回輪到衛宣公一咬牙一跺腳一拍屁股一瞪眼兒了,他決定殺了自己的大兒子!可是這么優秀而且孝順的兒子,能以一個什麼名聲殺了他呢?這樣吧,他對宣姜說:「你爹正要討伐紀國,要我們這邊出兵幫忙,我就派伋子出使齊國,拿著白氂前往約定出兵日期,路上我們埋伏刺客,刺客見到手持白氂的人就殺,拿著白氂和人頭回來領賞,你看如何?」什麼是白氂呢?古時候啊,代表國家出使旗幟的上端會繫上一根氂牛尾,而諸侯級別的用白色啊,這就是白氂。
殺人的計劃就這樣制定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隔牆有耳啊,誰在旁邊聽著呢?你可能想不到,是剛剛成年的公子壽。當年伋子知道自己和宣姜無緣的時候,把對宣姜的愛全都轉移到了宣姜的兒子壽和朔的身上,也就是說壽和朔基本上是在伋子的關愛下長大的,伋子對於壽和朔來講,真的是如父如兄的一個人。公子壽當然不願意讓哥哥死,他立馬就找到了及子,將陰謀一口氣告訴了伋子,他知道只要伋子逃到任何一個國家,以他的才乾和賢能,都會成為備受歡迎的座上客。即便有一天自己繼承了國君的位置,也可以到時候把哥哥請回來還給他。可是及子卻說:「逆父命而求生,不可!」意思就是不聽老爹的命令那是不行的。實際上呢,伋子知道這一切都是宣姜的謀劃,他可能也知道宣姜恨自己,但他的內心深處還愛著宣姜,今生得不到,只好求來生,如果自己的死能讓宣姜高興,那就是死了,也值。公子壽再三懇求哥哥逃走,可及子就是不走,見到勸不動哥哥,公子壽失望的走了。
公子壽從伋子那裡離開以後,一直在想辦法救自己的哥哥,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師左公子泄,把事情前後說了一遍。公子泄仔細聽了以後連嘆三聲,並且搖了搖頭。當時在魏國沒有人比左公子泄更有學問的,他的一笑一怒可都是學問。「老師你怎麼連嘆三聲啊?」公子壽問到。
「公子啊,我這三聲嘆息是為了三件事,第一聲嘆息,是親爹居然要殺親生兒子,第二聲嘆息,是兒子明知送死也要去,第三聲嘆息,是看你好心做壞事啊。現在誰也救不了伋子了。」
「老師我怎麼是好心做壞事呢?」
「公子啊,我問你你知道衛國第一劍客是誰嗎?就是及子,如果你不告訴他,路上縱然有人要殺他,十有八九也是無法得逞的。如今你告訴了他,他甘心死反而活不了了,你說你是不是好心做了壞事。」
原來如此,公子壽瞠目結舌,公子壽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害了哥哥,他感到慚愧感到後悔,事到如今別無他法,他決定要為哥哥做點什麼。
就在伋子要出發的頭天晚上,公子壽來為伋子踐行。兄弟兩個都知道這是生死離別,於是一夜痛飲。雖然伋子是哥哥,但是論起酒量來公子壽畢竟是青春無敵啊,遠遠在他之上。這兩個好兄弟一杯一杯的干著也不知道喝了多久,直到伋子昏昏睡去,等到天亮了,夢中驚醒,手下人回報說公子壽回去了。於是及子下令出發,於是所有人整頓行囊,准備上路。可是在這個時候發現少了一樣東西,什麼東西呢?就是白氂,諸侯出使他國,這是必須有的,那這個白毛哪去了呢?什麼人來過呢?只有一個人在昨天晚上來過,難道是弟弟偷走了?伋子急了,連忙命人去找。時間不長,手下人回報說公子壽拿著白毛登船走了。啊?伋子大吃一驚,他比誰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偷了自己的白氂,就是代替自己去送死啊。伋子趕快下令急忙上船出發去追。
伋子匆匆忙忙上了船,著急萬分,一定要在弟弟遇上刺客之前趕上他。船很快,可是伋子還想更快。終於在霧氣隱隱的河面上看見了公子壽的船,他鬆了一口氣,還好追上了。但是隨從提醒說公子不是追上了是遇上了,伋子這才注意到公子壽的船是迎面而來的,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怎麼回事?伋子急忙迎上去把來船截住了,兩艘船越來越近,兩船之間相隔兩丈上下相對而行,伋子手中持劍縱身一躍,輕飄飄的飄到了對面的船上,伋子的隨從都吃了一驚,但沒人能跳得過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兩條船越走越遠。畢竟伋子是衛國第一劍客,他能做到的事情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到了公子壽的船上,卻不見公子壽,船上的人都是凶神惡煞的壯漢,個個手上都拿著刀,伋子根本就不怕,以他的身手,要是打起來,片刻之間這些人統統都是自己的劍下鬼,他掃視了一遍,見到了一個角落裡放著的白毛:「你們殺了他?」那一夥壯漢有點詫異,怎麼這個人一飄過來就這么問呢?他怎麼知道他,難道要為這個人報仇?於是不由自主的這幫人里有人點了點頭,伋子里他有些不敢相信,這十幾個人當中又有人傻乎乎的提過一個人頭來,那當然就是公子壽的了。伋子頓時之間情緒失控,大喊大叫起來,這個自己從小到大最疼愛弟弟的人頭就在自己眼前,還是為自己而死,是誰,誰也會失控吧。十幾個人看見他這樣子,都提起了刀,他們緊張死了,殺了弟弟大哥來了,從這大哥剛才跳船的身手來看,這分明就是一個高手,大家的小命可能就快沒了,而且如果這些兇手知道他們面對的是衛國第一劍客,他們可能死也不敢接這個活。水流很安靜,船速也不快,船駛過的水面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紋,突然之間,波紋被濺起一片紅色。是的,是船上的伋子也被殺了,伋子怒吼著就沖進了這伙人當中去,不為別的,只求一死。在這個世界上,爹要殺自己,曾經的愛人要殺自己,弟弟為自己而死,自己再繼續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可能自己死了大家就都會解脫吧。
有時候事情真的很難說的清楚,也很難想像,同樣在後宮長大,有些人很殘忍很貪婪,有些人卻很仁慈很有愛。整個春秋歷史上最糟糕最殘忍最愚蠢的衛宣公偏偏有兩個人世間最好的兒子,這是上天的公呢還是不公呢?或者又是對誰的公和對誰的不公呢?按道理來說殺死了伋子最大的受益者是誰?當然是公子壽了,他就是下一個王位繼承人。可是公子壽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要當繼承人,他想的只有一點哥哥不能死!於是發生了這幕悲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公子,詩經上就有了這么一首詩:
燈昏已入夜,偌大的宮殿里只有衛宣公和宣姜兩個人,宮女都被支走了,衛宣公不願意讓其他任何人知道這件事。夕陽慢慢沉下去,眼前的燭火被風吹的忽明忽暗,宮殿里寂靜的有些可怕,只有衛宣公來回踱步的聲音,彷彿是擺鍾的鍾擺一樣,噔。噔。噔。。只是不知道是這寂靜可怕還是這人心可怕。
等了一個時辰,又等了一個時辰,不知道過了多久,遠處終於傳來了馬蹄聲,衛宣公和宣姜都不自覺的緊張起來,他們知道來的那個人會拎著伋子的人頭。背著西山的余暉,他走了進來,把兩顆人頭放在了衛宣公和宣姜面前,並解釋了事情的緣由。衛宣公的身體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大呼這是為何!然後他看向兩顆人頭,頭發纏在一起,眼球幾乎就要凸出來,血一滴一滴的滴在地板上,似乎在向他流過來,這就是他最優秀的兩個兒子!衛宣公這時候也不忍再看,他又看向宣姜,宣姜已經哭的嘶啞了聲音,嘴裡不停的喊著一個人的名字,衛宣公覺得該是公子壽吧。可是衛宣公大概是錯了,宣姜在喊的那個人,是伋子。無論以任何理由,宣姜曾經不止一次的想害死你,無論以任何理由,宣姜還是因為得不到你而已。此刻,看到地上的人頭,她知道她和伋子,此生是真的,再無緣了。
8. 文姜:一場退婚引起的連鎖反應,真實的她究竟是什麼樣的
文姜:春秋四大美女之一,齊僖公之女,魯桓公的夫人。風華絕代的文姜遭鄭國公子忽退婚。自此,這場退婚引起了一些列的連鎖反應:
文姜與兄長齊襄公有了禁忌之戀。
文姜匆忙嫁去魯國,和魯桓公生子。
魯桓公發現文姜和齊襄公的私情後被殺。
齊襄公獨斷專行被殺死。
文姜回到魯國,助兒子魯庄公使魯國迅速壯大起來。
但是,這一切也可能是一場強加的陰謀。
01
春秋小霸王齊僖公有兩個女兒,名動春秋的姜氏姐妹好,家世好,顏值高,是各諸侯國國君、世子們爭相競爭的理想對象。
其中大女兒宣姜嫁給了衛宣公,婚姻一波三折,身不由己。而妹妹文姜的婚姻亦不如意。
文姜的姓名不詳,所以叫文姜是指有才華的姜姓女子。可是世人知道她卻是因為她的亂倫,而並不關注她的才華,事實上,史書自《左傳》開始對她的才華似乎刻意隱瞞了下來。
到了文姜該出嫁的年紀,齊僖公給她物色了一個如意郎君,玉樹臨風的鄭世子姬忽。
鄭國在鄭庄公的管理下,隱隱成了各諸侯國不容忽視的力量。而姬忽會是未來的鄭國國君。
文姜見過姬忽,早已芳心暗許,聽父親的打算,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齊僖公和鄭庄公通氣,鄭庄公自然也沒有拒絕,能有強齊結盟,是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想做的事。
鄭庄公回去和姬忽說了這件事,結果姬忽拒絕了。
什麼理由呢?
「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
很難猜測他這樣做的理由。
是覺得鄭國已經強大起來,不需要聯合別的諸侯國,可鄭國不過彈丸之地,深受自己位置限制;
是覺得齊國是個強國,不想要一個強勢的妻子,怕將來受齊擺布?
還是因為宣姜的婚姻,知道太過美麗的女子可能會給自己惹麻煩?
無從知道,反正他就是覺得 「齊大非偶」 。而鄭庄公也沒有勸他娶文姜的意思,由著他推了這門婚事。
說起來,這個姬忽真的挺招人不待見,他在又一次支援齊國戰事的時候,齊僖公想把另一個女子嫁給他,他同樣拒絕了。徹底得罪了齊國。
他還和好幾個諸侯國結怨,以至於鄭庄公死後,他成為鄭昭公,鄭國逐漸衰落,他更是被殺死。鄭國再也沒了爭霸的資格。
02
姬忽的退婚徹底打擊到了文姜,她文姜,有家世,有才華,有美貌,從來只有她拒絕別人,卻不想被姬忽拒絕,還是什麼「齊大非偶」的破理由。
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打她的臉,讓她如何能淡然接受。
她病了,心病,日日發呆,閉門不出,憔悴不堪。
她的同父異母的兄長諸兒實在看不下去,於是天天去她那兒,溫言寬慰,又想各種辦法逗她開心。
一日不行,十日,百日。
終於文姜漸漸忘掉退婚的事,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兩個人之間漸漸變得很微妙,竟互生情愫。
最後交付身心。遂至一發不可收拾。
文姜看起來日漸嬌媚。齊僖公看出了門道,一番詢問才發現自己的兩個孩子有了私情。
這還了得,文姜不能繼續在齊國待著了。
正巧這個時候,魯桓公來求娶文姜。齊魯兩國本就世代通婚。齊僖公答應下來。
公元前709年七月,魯桓公派公子翚到齊國迎接文姜。 九月,齊僖公護送文姜出嫁,到達歡地。
齊僖公很重視文姜這個女兒,文姜到魯國後,齊僖公於同年冬天,派夷仲年到魯國訪問,並探望文姜。
文姜被立為夫人,三年後生下太子同,即後來的魯庄公,後又生下公子友。
兩個人不夠恩愛,卻也相敬如賓。
在齊僖公有生之年,文姜並未回過齊國。
公元前698年,齊僖公去世,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
公元前694年的春天,齊襄公與魯桓公相約濼地,文姜請求同去。
03
說起來文姜已經有十五年未曾回到齊國,她的請求魯桓公自然不會拒絕。
就是他的不拒絕,葬送了他的命。
回到齊國,多年不見的齊襄公與文姜再也顧不得其它廝混在一起,沒了任何顧忌。
魯桓公知道後,很氣憤,質問文姜,把他魯桓公的臉面置於何地。狠狠地罵了她一通。
這還了得,文姜何時受過這種責罵,一氣之下,她把魯桓公的責罵告訴了齊襄公。
齊襄公也很生氣,心想自己捧在手心的人兒,你敢責罵,不是找死嗎?他本來就看魯桓公不順眼很久了,甚至兩國之前還打了一仗,新仇舊恨湧上心頭。
你想死,我就成全你。
到了四月的一天,齊襄公宴請魯桓公。將魯桓公灌醉後,讓公子彭生將魯桓公抱上車,並給了他暗殺的任務,上車後,彭生折斷了魯桓公的肋骨,殺死了魯桓公。
消息傳來,魯國舉國嘩然,沒成想魯桓公去齊國待了幾個月竟被殺了。無奈懼於齊國的威嚴,魯國不敢怎樣。只能拿彭生出氣。
說:「寡君畏懼齊君的威嚴,不敢安居,前來修友好之禮。禮儀完成而未能回國,沒有地方追究罪責,請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諸侯中清除丑聞。」
要彭生是吧,給你。
齊襄公於是殺死公子彭生來向魯國賠罪。
這筆賬就這么屈辱地算了。
魯桓公死了,文姜不敢回到魯國,就在糕地住了下來。
魯國新上任的國君是魯庄公,文姜的兒子。魯庄公請求文姜回國,但遭到了拒絕,只能由她去。
這之後,文姜與齊襄公數次相會。
公元前686年,不得人心的齊襄公被殺死,齊國混亂。
04
齊國混亂,公子小白搶先魯庄公支持的公子糾一步回到齊國繼位,是為齊桓公。
齊魯關系緊張起來。
開始,文姜依舊住在糕地,指揮魯庄公處理政事,後來回到魯國,專心助魯國與別國結盟,征伐,發展壯大。
文姜憑借自己特殊的身份,以高超的政治才能遊走於各個諸侯國,為魯國謀取利益。
齊桓公雖是魯庄公的舅舅,但並不鳥他,文姜不得不親自去齊國見齊桓公,促成齊魯的結盟。
幾年之後,齊桓公又准備伐魯,並聯合好幾個諸侯國東西夾擊魯國。
文姜出使東邊的莒國,說服莒國在齊國發動的戰事中作壁上觀,以防唇亡齒寒。
莒國答應,在冬天的戰事中沒有出兵,使得魯國只遭遇了西邊的戰事,並未戰敗。
在文姜的坐鎮下,魯國的經濟和軍事得以發展。魯國強大起來。
公元前673年,文姜去世。
走完了她毀譽參半的一生。
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文姜的淫亂並不存在,《春秋》上有多處記載文姜,大部分是做為魯桓公夫人的文姜與齊襄公會面,去齊國,去莒國,斡旋。
與齊襄公會面並不一定就是廝混,更可能是促使齊魯結盟。
《左傳》說文姜淫亂可能是為了解釋魯桓公的死亡,將魯桓公的死亡解釋為情殺,進而編造出姬忽退婚,文姜與齊襄公有私情,魯桓公發現後被殺。而這些並不存在於《春秋》
那麼問題來了,倘若魯桓公真是為此被殺,魯國怎麼可能接受得了文姜,讓文姜依舊享有魯國國母的身份?
《左傳》文學性決定了它的不嚴謹,它的記載充滿了「合乎禮」與「不合乎禮」,在這種前提下,齊僖公送文姜入魯是不合乎禮的,為魯桓公被殺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文姜更可能是個有出色政治才能,在魯庄公初期執政的女人,魯庄公繼位時才十二歲,只能由文姜攝政,而她的成功為後來逐漸建立起來的男權制度所不容忍,就如同戰神婦好卻不見於史端一樣。
另外,即便文姜和齊襄公真有私情,在那個年代並不算是多麼見不得人的事,齊國本就開放,況且還沒有形成相關的禮法制度來約束。
9. 宣姜是春秋第一大美女,為何卻會嫁給了一個老頭
宣姜的第一次婚姻,因為被騙婚,嫁給了又老又丑的色鬼衛宣公。她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也是無奈的一生。
十幾年轉眼即逝,宣姜生下了兩個兒子,開始漸漸忘卻年少時候的心動,一顆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而衛宣公,是真的老了,時日無多。就在此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宣姜的小兒子心思縝密陰毒,設下計謀利用自己的母親,害死了太子和他的親生大哥,從而得到了繼承衛國的機會。宣姜悲憤交加,還沒有從這個打擊中恢復過來,又被衛國和齊國聯手,在她被灌醉後,把她送進了衛太子同胞弟弟的房間。宣姜的結局如何,史書沒有記載,只知道,她最後又生了三男二女。
10. 誰能幫我弄清楚庄姜,宣姜,文姜
詩中這個女人,乃是春秋時期的一位著名的美女,齊庄公的女兒,衛庄公的老婆,史稱庄姜
宣姜比庄姜晚生了幾十年,才十幾歲便已經是色動天下的國際美女了。
文姜被公認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詩經》中對她有大量的詩歌吟誦,可見其人在當時是多麼的星光閃耀。《有女同車》一詩便是描寫的她:「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踞。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這首詩告訴我們,文姜不僅如花般美麗,而且舉止優雅,氣質高貴,並且頗為賢德,簡直就是內外兼修的高手。
庄姜和宣姜都是美女星河中燦爛搖曳的明星,文姜更是燦爛星河中最亮麗通透的那顆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