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辣鹽雞條怎麼做簡單又好吃
配料:
生雞脯肉150克,玉蘭片、香菜、紅柿子椒少許,雞蛋清1個,熟花生油500克,精鹽、味精、紹酒、精蔥、鮮姜、大蒜、澱粉少許。
操作:
第一步 生雞脯肉切成長3厘米,寬2~3厘米,厚1厘米的條;香菜梗切成段;蔥順長切成長3厘米,寬1厘米的條;姜去皮切成末;蒜切成末。
第二步 取一個碗放入蔥條、薑末、蒜末、精鹽、味精、紹酒、香菜段等調料汁,雞條另放一碗,加雞蛋清、澱粉漿好。
第三步 把炒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等油燒至五成熟時,將鍋端離火,放在鍋墊上,將雞條徐徐下入滑散,炒鍋放回火上,放入玉蘭片、柿子椒條,大火炸炒半分鍾後急速倒入漏勺內,濾去油,再把炒鍋放回火上,倒雞條等,將調料汁放入,翻炒幾下,放點明油即成。
⑵ 有哪些好吃的家常菜做法
【油炒花生米】
花生米1碗、油1湯匙、鹽適量、高度白酒半湯
1.首先把黃生米用清水洗去灰塵,再攤開晾一下,把花生米晾乾
2.鍋內加入油,冷油下入花生米翻炒,有些人這一步就做錯了,選擇熱油下入花生米炒,這樣很容易把花生米炒焦了。這樣是防止高油溫很快造成外熟內生的結果。
3.炒花生米時要用小火不斷的翻炒,把花生米炒制微黃就可以了,並且有噼噼啪啪的花生爆的聲音,吃一粒嘗一嘗有8-9分熟就可以了。
4.加入半湯匙高度白酒,拌勻,關火。這個方法可以使花生米更加酥脆還不易返潮。酒會蒸發了,吃不到酒味。花生米涼了以後,撒上適量鹽拌勻即可,一盤酥香可口的花生米就炒好了。
【酥炸帶魚】所需材料:帶魚500克、油鹽適量、姜幾片、胡椒粉1/2茶匙、十三香1/2茶匙、澱粉3湯匙
1.將帶魚段放在冷水中解凍(我買的是冰凍的帶魚段),將帶魚剪去頭尾,摘去內臟,魚腹內的一層黑膜一定要去除掉,那個特別腥,將帶魚段沖洗干凈。
2.將鹽、薑片、胡椒粉、十三香放在魚段內,攪拌均勻,腌制15分鍾。
3.將澱粉放在盤內,將帶魚段均勻的沾上一層澱粉,帶魚段都裹好澱粉後,放在盤內,不要疊加在一起,靜置10分鍾,使澱粉回潮,都黏在帶魚段上,炸時不會掉粉,脫落。
4.鍋加油燒至6-7成熱,先放入一條,馬上周圍起密集的小泡,油溫就可以了,將帶魚段逐條下入,如果油量少,分兩批炸,不要一次性放入,將魚段炸至定型。
5.轉中小火,將魚段炸至外皮金黃、酥脆,撈出控油,裝盤即可。
⑶ 涼拌菜的調料配方竅門有哪些
1、麻醬汁。將芝麻醬用香油調稀,加入鹽、味精、香油、和蒜泥調和均勻。這種調味汁拌食葷素原料均可。常見的有:麻醬豇豆、麻汁黃瓜等。
2、咸鮮汁。取碗,加入1勺生抽、1勺香油、1勺花椒油,再加入1勺糖、2勺鹽、2勺醋拌均。這種調味汁多用於涼拌素菜。
涼拌菜關鍵在配料!大廚教你10種配料秘方和9種製作秘籍,快收藏
3、酸辣汁。1勺鹽、1勺香油、1勺花椒油、2勺辣椒油、3勺糖、3勺白醋。注意:酸辣味的調味汁白糖一定要多放一些。
4、蔥油汁。取碗加蔥末和鹽拌勻,將熱油澆在蔥上面,再加入八角、草果、小茴香、蔥頭,味精、麻油即可。適合拌制蔬菜和肉類,比如:蔥油雞、蔥油萵筍等。
5、麻辣汁。1勺鹽、半勺糖、2勺醋、2勺辣椒油、2勺生抽、1勺香油、1勺花椒油。一般製作涼拌肉菜時多用麻辣汁。
涼拌菜關鍵在配料!大廚教你10種配料秘方和9種製作秘籍,快收藏
6、糖醋汁。將少許薑片和花椒放入水中熬煮片刻撈出,再放入白糖煮至溶化後出鍋,晾涼後再加入醋和少許鹽、香油拌勻。 糖醋汁一般用於拌制蔬菜,比如糖醋藕片、糖醋蘿卜等等。
7、蒜泥汁。將大蒜製作成蒜泥,加入鹽、味精、麻油和鮮湯調和均勻。此調味汁葷素皆宜,如:蒜泥海鮮、蒜泥豆角等。
8、醬油汁。用醬油、香油、雞精、鮮湯調和製成,料汁為紅黑色咸鮮味,用於拌制或蘸食肉類食材,如:醬油雞、醬油肉等。
9、蝦油汁。用料有蝦籽、作法是先用香油炸香蝦籽後,再加鹽、味精、香油、紹酒、鮮湯等調料燒沸即可,成品為白色咸鮮味。拌食葷素菜皆宜,常見的有蝦油冬筍、蝦油雞片等等。
10、蟹油汁。用料為熟蟹黃、鹽、味精、薑末、紹酒、鮮湯。製作方法和蝦油汁相似,蟹黃先用植物油炸香後加調料燒沸,為桔紅色咸鮮味。常用來拌食葷菜,如:蟹油魚片、蟹油鴨脯等。
涼拌菜關鍵在配料!大廚教你10種配料秘方和9種製作秘籍,快收藏
下面是一些涼拌菜加工秘籍,是大廚大多年總結出來的好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加糖醋的涼拌菜不能放味精雞粉,因為糖醋加雞精味精會產生谷氨酸二鈉,會產生酸澀味道,所以除了糖醋,加點鹽就可以了。比如老醋花生米等。
2、鹵味醬肉不能做到10成熟。醬貨鹵水多半是肘子、牛腱、豬頭肉等動物性食材,如果煮到全熟,再浸泡幾個小時就不能吃了,基本都爛了。所以,這種冷盤做到七八成熟就OK了,再關火浸泡一晚上,味道恰到好處。
3、新鮮蔬菜做涼拌菜不要太早
⑷ 六種超級好吃的雞肉做法介紹
【川味口水雞】 做法:1.雞腿反復清洗去除血沫,冷水下鍋,加蔥段、薑片、料酒、鹽,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8分鍾,關火燜8分鍾;2.取出煮好的雞腿,迅速用涼水沖一下,放在冰水和冰塊里迅速降溫收緊,這樣肉質才會爽脆;3.將冰水降溫後的雞腿取出,斬塊裝盤;4.姜和蒜加鹽搗成泥,加所有調料調成一碗汁,雞塊上擺滿花生碎和香蔥,倒上料汁即可。
【白斬雞】 做法:1.雞宰殺後清洗干凈;2.先入沸水鍋燙一下,提起,再連續燙,反復三次;3.只放入料酒,再接著中火煮10鍾左右,將雞翻身,再煮10分鍾;4.雞入冷開水中浸涼,撈出瀝干後擦點麻油就可以切了,沒有切完的雞就浸泡在前面煮好的冷卻後的雞湯里;5.調蘸汁:小碗或者碟子里放入蒜泥和生薑碎,加入醬油,紅油,麻油,蔥和白熟芝麻。
【豉油雞】 做法:1.雞肉洗凈放盤內備用 姜切絲,蒜切末備用;2.鍋內倒入適量花生油,再倒入同等量的醬油 倒入少許香油,加少許鹽. 把鍋內的料調和均勻;3.把雞肉放入鍋內使每塊雞肉上都沾上醬汁,蓋上鍋內中火煮;4.待開鍋冒氣10秒後改小火打開鍋蓋翻動一下每塊雞,再蓋上鍋蓋煮一分鍾再翻,用同樣的方法直到雞肉熟;5. 加入蒜米和姜絲,再燜煮2分鍾, 把雞肉斬塊,鍋內醬汁倒在雞肉上即可。
【鹽焗蜜汁烤雞腿】 做法:1.雞腿洗凈,蒜粒剁碎,洋蔥切絲;2.雞腿放入盆中,加入蒜蓉、洋蔥絲、鹽焗雞粉、黑胡椒粉和鹽,拌勻,再倒入一密封容器,冰箱冷藏腌制一夜;3.腌制好的`雞腿放烤網上,刷上一層蜂蜜水,送入預熱200度的烤箱,烤焙30分鍾即可。
【香酥雞條】 做法:1.雞脯肉切成長形的條狀,取一大碗,裝入雞條,加料酒、鹽、雞精、胡椒粉抓均,腌漬10-20分鍾;2.腌好的雞肉表面均勻的沾上麵粉;雞蛋一個打散,將沾了麵粉的雞條再在蛋液中浸泡,使表面均勻的掛上蛋糊;3.再扔進麵包糠中打個滾,使雞條表面均勻的裹上麵包糠;4.炒鍋倒半鍋植物油,大火燒至油溫六成熱時轉中火,下入掛好糊的雞條,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撈起濾干油份。
【麻辣雞丁】 做法:1.雞肉切丁,加鹽醬油,1勺澱粉,2勺清水腌15分鍾;2.黃瓜、紅椒、干紅辣 椒切丁,蔥白切末;3.將1/2勺醬油、香醋、香麻油,1勺澱粉,5勺清水倒碗調勻;4.熱鍋倒油 下雞丁炒2分鍾,至變色盛起5底油爆香紅椒,干辣椒,花椒6下黃瓜加鹽炒勻;7.下雞丁, 倒芡汁炒勻8翻炒至芡汁均勻包裹即可。
⑸ 麻辣干雞條怎麼做好吃
麻辣雞肉乾的做法
雞胸肉2塊 放在水中 加2片姜 煮熟
煮熟的雞胸肉晾涼 順著紋理撕開
炒鍋加一點點油 下花椒 辣椒末 八角炒勻後,放入雞肉炒勻。並加入老抽。喜歡咸一點就再加點鹽
炒好的雞胸肉取出 放入烤盤
烤箱180度 烤15分鍾 即可。
⑹ 小時候吃過一種叫雞條的辣條
是 棒棒雞 吧
⑺ 湘菜有哪些名菜
1、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是湖南省的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通常以鱅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2、臘味合蒸
臘味合蒸是湖南地方傳統名菜,屬湘菜系。是以臘豬肉、臘雞、臘魚、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做法簡單,其臘香濃重、咸甜適口、柔韌不膩,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湖南地區地勢較低,氣候溫暖潮濕。新鮮的肉類食品不宜儲存,但經煙熏後的臘肉卻能防腐耐貯。漸漸的,百姓也養成喜吃臘肉的飲食習慣。早在漢代時,湖南先民就用臘肉製作佳餚。到清代,此類菜餚已很出名,「臘味合蒸」就是許多臘味菜餚中的一種。
3、東安子雞
東安子雞又叫東安雞、官保雞,是一道地方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因用東安新母雞烹制而成,故名。東安子雞成菜呈紅白綠黃四色,雞肉肥嫩,味道酸辣鮮香。此菜曾入選2010年上海世博會四大傳統湘菜名錄。=製作步驟大致為:將雞宰殺後放入湯鍋內煮,七成熟時撈出待涼,切成小長條。炒鍋放油燒至八成熱,下雞條、姜絲、醋、花椒末等煸炒,再放鮮肉湯燜至湯汁收干,放蔥段、麻油等,出鍋裝盤即成。
4、麻辣子雞
始創於清朝同治年間,是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正宗湘菜名餚之一。取出內臟,有「有吃麻辣子雞就有吃湘菜」之說,麻辣子雞以長沙百年老店玉樓東酒家最負盛名。麻辣子雞在同治年間,首創於長沙玉樓東酒家。廚師選用500克左右的母子雞為主料,配以辣椒、黃醋、大蒜和多種調料烹制而成,味道鮮美,很受歡迎。清末曾國藩之孫曾廣鉤登樓用膳,即席賦詩曰:"麻辣子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後經長沙市滯湘酒家的廚師精工細作,味道更佳,民間又流傳有這樣一首打油詩:「外焦內嫩麻辣雞,色澤金黃味道新,若問酒家何處好,滯湘勝過玉樓東。
5、口味蛇
口味蛇是一道湖南省傳統的名菜,其中以寧鄉口味蛇最為出名,是長沙大眾熟知的名菜,屬於湘菜系,長沙大小餐廳飯館不可或缺的風味主角菜;此菜選用高蛋白,低脂肪,肉質細嫩的本地蛇作原料,配製以鮮、香、辣為主要特徵的口味。蛇肉的膽固醇含量很低,對防治血管硬化有一定的作用。蛇肉質地細膩、滋味鮮美,而且還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美味佳餚。
6、永州血鴨
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款地方傳統名菜。永州血鴨分為多種,有江永,道縣,新田、寧遠、藍山、東安、雙牌等多個說法。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此菜。具有美味、開胃涼血的特點。經過歷代永州廚界精英潛心鑽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鴨」以其獨特的口味聞名於世。
7、湘西外婆菜
湘西外婆菜是一道美味的菜餚。外婆菜原是湘西本地一道常見家常菜,原料選自湘西地區的多種野菜。如:馬齒莧、蘿卜丁、大葉青菜、湘西土菜、肉沫等。口感極好,嚼之有勁,品之逾香,具有開胃下飯,降血脂、軟化血管、滋養容顏的功效。
8、毛氏紅燒肉
毛氏紅燒肉又名毛家紅燒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餚,屬於湘菜系。氏紅燒肉以五花肉為主料,白糖、料酒為有色調味料燒制而成。成菜後,色澤金黃,油而不膩。成菜後,色澤紅亮,肉香味濃,無油膩感。因在燒制過程中加入了少許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帶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膩。
9、組庵魚翅
組庵魚翅又叫紅煨魚翅,是湖南省地方傳統名菜,屬湘菜菜系。此菜顏色淡黃、汁明油亮、軟糯柔滑、鮮鹹味美、醇香適口。組庵魚翅用料講究,製作獨特。此菜味道醇厚,魚翅糯軟,營養豐富,實為菜中珍品。解放前,曲園酒家操作此菜,頗得食客贊賞。
10、辣椒炒肉
辣椒炒肉是以辣椒、五花肉作為主要食材,以豆豉,大蒜子,醬油,油鹽,味精等作為輔料製作而成的一道菜餚。口味香辣。辣椒炒肉是湖南人每家每戶必吃的招牌「土菜」,是最具代表性的湘菜之一。
⑻ 好吃的家常菜做法
我們常說這道菜味道像媽媽。實際上,這個味道讓我們想起了我們的母親。捫心自問,我以前肯定抱怨過我媽做的飯。為什麼又是這個?太難吃了,又咸又難吃。從此,我離開了母親,開始懷念。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無法超越的菜,那就是媽媽的拿手好菜。母親的味道伴隨我們度過童年,長大,變老。你最忘不了的你媽的一道菜是什麼?讓我們來看看美味的家常菜。
1.炒荷蘭豆的做法
[材料]
原料:荷蘭豆150克。
調料:大蒜3瓣,食用油適量,鹽,雞精少許。
[實踐]
1、原件准備好了;
2.荷蘭豆洗凈,大蒜切碎;
3.炒鍋加入適量油,放入蒜末炒香;
4.在荷蘭豆火中翻炒至變色;
5.調入鹽,翻勻;
6.調入雞精,翻勻;
7.加入少許水或高湯將鹽融化,立即關火出鍋;
8.成品。
[提示]
1.荷蘭需要大火翻炒,炒到透明有光澤,才會嫩;
2.因為荷蘭豆水分不多,放鹽可能不會融化。可以加一點水把鹽融化;
3.爆炒素菜,用大蒜使其變香很重要。添加微信號evip88教你時尚搭配技巧!
2.腰果百合炒芹菜的做法
[原材料]
食材:芹菜(這是芹菜嗎?),腰果,百合,和一點洋蔥。
配料:鹽、水澱粉(水和澱粉的混合物)
[准備工作]
1:百合提前泡了半天。
2:選擇百合,選擇黑色的部分或者用剪刀修剪。
3:將芹菜洗凈,用絲綢切片機切去表皮邊緣。
4:斜著切成段。
5:鍋中水燒開,放入芹菜,焯水1分鍾。
6:取出晾涼。
[練習]:
1:鍋燒熱,倒油,將腰果炒至金黃色。
2:另起鍋,燒熱,倒油,放入蔥花炒香。
3:加入焯水的芹菜。
4:加入百合。
5:加入油炸腰果。
6:放入適量的鹽。
7:翻炒後加入調好的水澱粉。
8:翻炒至芹菜表面布滿均勻晶瑩的汁液,加入適量雞粉,出鍋。
9:上菜。
[溫馨提示]:
1.如果芹菜比較老,感覺表皮有硬絲,可以用削皮器把它削掉,這樣口感更嫩。
2.中小火炒腰果。火大了就容易糊。
3、水澱粉勾芡,但不要濃,盡量放,太濃會影響美觀,薄薄一層,晶瑩剔透的感覺最好!
3.涼拌黃瓜條的做法
[原材料]
黃瓜兩根、蒜粉適量、鹽兩勺、白糖兩勺、生抽5g、香醋30g、香油20g、雞精適量、胡椒粉適量、剁椒醬少許(不愛吃辣的不用)。
[實踐]
1.兩根嫩黃瓜,洗凈;
2.黃瓜去皮切小條,大蒜切粉;
3.將黃瓜和蒜粉放入透明碗中,加入兩勺鹽,拌勻,蓋上蓋子腌制15-20分鍾(夏天可以放冰箱冷藏);
4.當看到黃瓜已經腌了大半碗水,過濾出腌好的黃瓜水,加入兩勺白糖,拌入5克生抽、30克鎮江香醋、20克香油、雞精、胡椒粉,腌制10-15分鍾即可食用。
[提示]
1:一定要選擇鮮嫩的黃瓜,最好是青皮的,細長的,表面有非常粗糙的顆粒。這樣的黃瓜中間沒有大籽,口感會很脆很爽口;
2:一定要先用鹽和蒜末腌制。鹽的味道不錯,水出來了,大蒜殺菌了,黃瓜削皮切小點更容易入味;
3:第一次加鹽的鹽水一定要過濾掉,這樣黃瓜的味道才不會咸澀;
4:鹽水倒出後,要加入大量的糖。第二次腌制後,黃瓜的味道會變甜;
5.冷盤的靈魂在於醬料,所以上面給出的配料比例是比較准確的,調料的品種應該是不會變的。比如醬油一定不能改成醬油或者其他醬油。個人比較喜歡鎮江香醋,當冷盤用比山西醋更好吃。山西醋比較酸,但是生吃會有澀味。當然,如果你更喜歡山西醋,那是你個人的喜好。
4.芥末和酸木耳的做法
[材料]
黑木耳、芥末油、精鹽、白醋、紅糖、香菜
[實踐]
1.把木耳泡在水裡,洗干凈。
2.將白醋倒入干凈的小碗中,加入精鹽和紅糖。
3.攪拌均勻成酸甜汁。
4.把木頭在沸水鍋里焯一下,取出來,放涼。
5.將調好的調味汁澆在木耳上,拌勻。
6.根據喜好混合芥末油,撒上香菜。
[提示]
紅糖比較溫和,適合冬天涼性蔬菜。將醋與糖混合可以減輕醋的酸味。冬天用醋和紅糖調成調味汁,可以用來拌菜,味道溫和。夏天可以用醋拌白糖。
吃芥末的時候,難免會淚流滿面。在我們農村,芥末被稱為「嗆鼻」。可想而知,吃芥末有多舒服。這里介紹兩個「淚流滿面」的小方子。
①呼吸療法:吃芥末時,要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因為芥末的辣味可以減少辣味刺激而不經過鼻腔(芥末受熱後呈現出辛辣刺鼻的味道)。
②聞酒療法;吃芥末的時候,在面前放一小杯白酒。當你覺得自己無法控制正常吃蔬菜時芥末的刺鼻氣味時,可以低下頭聞聞白酒,緩解「嗆鼻」的痛苦。
5.冬瓜薏米湯的做法
[原材料]
冬瓜500克,薏米半小碗。
[實踐]
1.准備好原料,冬瓜洗凈去皮去籽,薏米提前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
2.將處理好的冬瓜和薏米用適量的水煮沸,小火煨10分鍾左右。
[提示]
薏米不容易燙。提前加水泡可以更容易燃燒。全程不加鹽不加油。想減肥的人可以多吃!
6.咖喱肉菜飯的做法
[原材料]
大米適量,蝦12隻,魷魚爪1隻(魷魚也可以),胡蘿卜、洋蔥、豌豆、大金咖喱塊各50克,鹽適量,雪葡萄籽油(或色拉油)2湯匙。
[實踐]
1.將大米洗凈,放入電飯鍋中加水備用。
2.蝦、魷魚爪洗凈,切成1cm的塊;胡蘿卜、洋蔥洗凈,切成1cm見方的顆粒;豌豆洗凈備用。
3.將切好的蝦片、魷魚、胡蘿卜丁、洋蔥放入電飯鍋中,與米飯拌勻,然後加入適量的鹽拌勻。
4.加入咖喱和葡萄籽油(色拉油也可以)攪拌均勻。
5.蓋上電飯鍋,按下「烹飪鍵」。飯熟了,會自動變成『保溫鑰匙』。此時加入豌豆拌勻,然後蓋上蓋子小火燉15分鍾即可食用。
[提示]
咖喱本身是鹹的,所以在烹飪過程中,鹽的量要控制好;咖喱分為微辣、中辣、超辣,選購時注意區分;米飯中再生水的用量也要控制好,要比煮白米飯少,否則煮出來的米飯會發粘,影響口感;做菜的時候最好不要加有特殊氣味的油,比如花生油,會掩蓋海鮮的味道。
7.紅燒肉的做法
材料:排骨(五花肉)400g。
輔料:青椒、紅椒、黃椒、豆腐乾100克。
調料:豆瓣醬25g,甜面醬10g,醬油10g,料酒5g,鹽3g,味精2g,植物油20g,蒜適量。
練習:
1.將帶皮的肥瘦豬肉刮凈洗凈,放入湯鍋中,煮10分鍾,八成熟時取出冷卻,切成長5厘米、寬4厘米、厚0.2厘米的薄片;
2.彩椒洗凈,用斜刀切成型;
3.郫縣豆瓣醬剁成糊狀。
4.炒鍋放中火,下油加熱,放入薑片、蒜片,炒至干,再將肉片略炒(炒至最佳狀態的那個燈盞窩);
5.倒掉多餘的油,然後加入青椒、郫縣豆瓣醬、甜面醬、料酒、精鹽、味精、醬油,翻炒,打碎。
紅燒肉製作小技巧:
1.選擇肥瘦相連的豬腿肉。煮肉的時候,應該是碎的,熟的,軟的,所以不能太爛。
2.將肉片放入熱鍋中翻炒,加入少許鹽將肉片炒至吐油,四周微微捲曲,呈燈窩狀。
8.糖醋排骨的做法
配料:豬排、蔥、姜、白糖、料酒、精鹽、保寧醋、植物油、高湯。
練習:
1.將排骨剁成兩三厘米的小塊,加入蔥、姜、料酒、精鹽腌制30分鍾左右。
2.籠蒸20分鍾左右。把鍋放在中火上,加入植物油。油熱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糖。煎至金黃色。
3.鍋內放入高湯和排骨,加入糖和醋,用文火燒至湯干、汁濃、絲碎。
4.上桌,淋上熟油,出鍋。
9.口水雞的做法
配料:雞肉
練習:
1.雞肉用少許鹽腌制15分鍾左右,鍋里放冷水,放入整隻雞腿和雞胸肉。將冷水澆在雞面上,加入適量的鹽和一勺料酒,與蔥、姜同煮。
2.蓋上蓋子大火燒開,然後把上面的浮沫打掉。
3.然後轉中火,煮5-7分鍾。烹飪後,蓋上蓋子,不用揭開蓋子,燉10分鍾。將鍋內的雞肉全部蒸熟,最大程度保證雞肉的鮮嫩。
4.雞肉煮熟後,取出放入冰水中冷卻。目的是收緊雞肉,保持入口彈性。
5.將醬油、姜蒜汁、芝麻醬、花椒油、白糖、醋、味精、紅油、香油倒入碗中,淋在雞條上,撒上芝麻、花生粉、蔥花。
10.辣子雞的做法
材料:
1隻整雞................,1000克左右。
80克紅辣椒............
20克胡椒................
姜..................一塊
..................6,7瓣丁香
料酒配適量的................
鹽、糖和............適度。
白芝麻..............適量
練習:
1.全雞清洗干凈後,去頭去爪,剁成2cm左右的小塊;大蒜切片,干辣椒切小塊。
2.將料酒和鹽倒入雞塊中,拌勻,腌制20分鍾。要放足夠的鹽,成品的鹹味取決於此時放的鹽。
3.把鍋里的油加熱。很燙的時候,倒入雞塊,炸到雞塊表面變成棕色。移除它們。
4.鍋內留適量底油,放入蒜片爆香,干辣椒和花椒,炒出辣味,再倒入炒好的雞塊和薑片。
5.繼續翻炒,加入少許糖,撒上白芝麻,炒勻出鍋。
備注:
1.腌雞塊的時候,一次性放夠鹽,因為炸好的雞塊表面不可能再好吃了,所以一定要提前放夠。
2.炸雞塊的油要燒得足夠熱,使雞塊表皮迅速炸干變脆,這樣炸雞塊外嫩里嫩。油不夠熱的話,皮沒燒多久,裡面的肉就炸老了。
3.辣椒和胡椒需要更多的量,所以吃起來很過癮。吃完還有很多食材,可以繼續做其他菜。
⑼ 如何製作口水雞
口水雞的做法如下:
1、在鍋中倒入水、料酒、加入蔥段、薑片,放入雞腿。
2、花生裹入袋中碾碎,撒入白芝麻,放入蒜末,撒入辣椒粉,倒入老抽、辣椒油,撒入鹽、雞精。
3、用鍋中水沖調,雞腿撈出,切成塊,淋上調好的醬汁即可完成。
⑽ 涼拌調料做法
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在准備冷盤的時候都會加入很多種調料,但是味道總是差強人意。其實冷盤的本質不是調料的多少,而是調料的比例。
今天邊肖就和大家分享三種有代表性的冷盤醬製作方法,以及一些冷盤加工秘籍。學了就能成為冷盤高手,做什麼冷盤都行。
1.芝麻醬。芝麻醬用香油稀釋,加鹽、味精、香油、蒜泥,拌勻。這種醬可以和肉、蔬菜原料混合。常見的有:芝麻醬豇豆、芝麻醬黃瓜等。
2.咸鮮果汁。取一個碗,加入1勺醬油、1勺香油和1勺花椒油,然後加入1勺糖、2勺鹽和2勺醋拌勻。這種醬多用於涼拌素菜。
3.酸辣汁。鹽1勺,香油1勺,花椒油1勺,辣椒油2勺,糖3勺,白醋3勺。注意:你必須在酸辣醬里多放些糖。
4.蔥油汁。在碗中加入蔥花和鹽,拌勻,將熱油倒在蔥上,然後加入八角、草果、茴香、蔥、味精和香油。適合拌菜拌肉,比如蔥油雞肉,蔥油生菜。
5.辣汁。鹽1勺,糖半勺,醋2勺,辣椒油2勺,醬油2勺,香油1勺,花椒油1勺。一般做涼拌肉菜都是用辣醬。
6.酸甜汁。將少許薑片和胡椒粉放入水中煮一會兒,然後取出,加入白糖,煮至融化,出鍋。冷卻後加入醋、少許鹽和香油,拌勻。糖醋汁一般用來拌菜,比如糖醋蓮藕片,糖醋蘿卜等等。
7.蒜泥。將大蒜打成蒜泥,加入鹽、味精、香油和鮮湯,拌勻。這種醬適用於肉類和蔬菜,如大蒜海鮮,蒜豆等。
8.醬油。用醬油、香油、雞精、鮮湯勾兌而成。醬料紅黑咸鮮香,用來拌或蘸肉料,如醬雞、醬肉等。
9.蝦油汁。用蝦仁,方法是將蝦仁放入香油中炸熟,然後加鹽、味精、香油、紹酒、鮮湯等調料煮沸。成品呈白色,有鹹味。適合搭配葷菜、素菜,如蝦油冬筍、蝦油雞片等。
10.蟹油汁。配料是熟蟹黃、鹽、味精、薑末、九韶和鮮湯。方法與蝦油汁相似。蟹黃用植物油炒,再用調料煮,呈橘黃色,咸鹹的。常用來拌肉菜,如蟹油魚片、蟹油鴨胸等。
下面是一些涼拌菜的加工秘訣,是廚師多年總結出來的好方法。希望他們能幫到你:
1.糖醋醬沙拉里不能放味精雞粉,因為糖醋醬和雞精味精會產生谷氨酸二鈉,會產生酸味,所以除了糖醋醬,加點鹽就行了。比如老陳醋和花生。
2.鹵汁肉不可能10%熟。醬鹵大多是肘子、牛筋、豬頭肉等動物性成分。如果是全熟,泡幾個小時,就不能吃了,基本都爛了。所以這種冷盤七八成熟就可以了。然後關火泡一晚上,味道剛剛好。
3.不要過早給新鮮蔬菜調味做沙拉。因為提前加醬會改變菜的顏色,影響賣相。最好在客人到來之前調味。可以將蔬菜焯水,冷卻後瀝干水分,然後拌好醬汁准備,上桌前倒入即可。這樣做出來的冷盤有形無湯,能更好的保持蔬菜本身的顏色,營養成分的損失微乎其微。
4、冷盤內臟(如五花肉、肥腸、口器、豬肝等用水做的冷盤)最好配蒜蓉菜或辣椒油,再配香菜或辣椒,味道很棒。邊肖個人更喜歡用大蒜調味。大蒜菜的製作方法是:將大蒜切碎或搗成蒜泥,然後加入醬油、醋、香油和鹽拌勻。
5.如果要在沙拉中加入味精和雞精,最好先融化。一般涼拌前,先用少量溫水融化味精或雞粉,再用鹽等調料做成高汁。吃之前倒在冷盤上拌勻。比如涼拌土豆絲,麻油拌蕨菜,都是這樣做的。
6.甜沙拉。如果你想減少熱量或使菜餚更甜,不要加更多的糖,只需加一點點鹽。這就是人們說的「要變甜,加點鹽」。也可以倒一點檸檬汁,酸甜可口,果香濃郁,比如糖醋蘿卜,糖醋蓮藕等等。
7.用青菜做冷盤不能加醋。這是因為大多數綠色蔬菜含有鎂離子。當它們在醋酸中遇到氫離子,就變成脫鎂葉綠素,變成讓人食慾不振的棕黃色,從而大大影響成品菜的口感和賣相。
8.如果製作辛辣的冷盤,最好加入一些切碎的堅果。辣是疊加的復合味。這種加了一些碎堅果的冷盤會有更豐富的感覺和味道。比如麻辣肚絲,加點香菜或者金針菇,把調好的麻辣辣椒油倒在上面,拌一盤,最後撒一大勺烤花或者熟芝麻。又嫩又脆,麻辣,能殺人!
9.海鮮冷盤不要加味精和雞粉。做涼拌海鮮菜非常好吃。在中西餐中都很常見,比如蟄皮冷敷,橘子拌辣椒等等。本來是天然的味道,卻被一勺味精或者雞精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