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黃梅戲五朵金花,你還記得她們嗎
黃梅戲作為我國民間的五大地方戲之一,它發源於湖北省黃梅縣,所以被稱作黃梅戲,在安徽省得以發揚。
五朵金花之五,楊俊。楊俊嗓音細潤舒柔,唱起來聲情並茂,她扮相美,戲路子寬。屏幕上的楊俊親和,舉手投足間盡顯古典仕女的婉約與唯美。她雖然是五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但這並不妨礙她放出燦爛的光芒!
五朵金花代表著黃梅戲的時代,不管過去多久也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個貌若天仙又具特色的」五朵金花」
『貳』 黃梅戲五朵金花是
馬蘭,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是迄今為止國內既囊括了舞台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又囊括了電視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的唯一人。2007年,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吳瓊,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人,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1975年進入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班。在黃梅班裡經歷了五年的刻苦訓練。1980年包括吳瓊在內的五朵金花畢業了,同時進入黃梅戲劇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她無意中在資料館門口聽到了嚴鳳英的《三年日月濃如酒》,她覺得這是她聽過的最好聽的段子了,於是開始學習嚴鳳英的唱腔。她借來資料天天對著一棵小樹練習,後來終於練成了。那棵小樹也比其它樹先開花。隨之她主演了《女駙馬》,她把嚴鳳英模仿的惟妙惟肖,就像活生生的小嚴鳳英。這場演出獲得了極大成功,還送到國外去演出。隨後她又主演了由時白林作曲的〈孟姜女〉,從此後她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聲音。由她主演的《鳳靈》比馬蘭主演的《嚴鳳英》還要早幾年。曾被評為黃梅戲全國「十佳演員之一」。 吳亞玲,生於1961年,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曾榮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 中國安慶第二屆黃梅戲藝術節「表演銀獎」。她扮相俊美,氣質溫存,表演含蓄。她在電影《龍女》中演珍姑;電視劇《狐女嬰寧》中飾演嬰寧,《遙指杏花村》中飾演桂芳;舞台劇《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女駙馬》中飾演公主;《紅絲錯》中飾演張榴花;《千秋架》中飾演公主;尤其在《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更是生動的體現了她的表演風格,深受觀眾喜 愛。2002年憑借在《牆頭馬上》中「李千金」一角的出色表演獲得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楊俊1963年出生,安徽當塗人。現任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副院長,黃岡市政協副主席. 1980年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畢業後即分配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到團之後,在《春香鬧學》中飾演春香、《女駙馬》中飾演春紅、《天仙配》中飾演四姐等,又在電視劇《飄然太白》中飾演楊貴妃,《西遊記》中飾演白骨精……。1989年湖北省黃梅戲劇團成立,被調至該團,擔任主要演員,並任業務副團長。先後主演了《天仙配》、《女駙馬》、《未了情》、《雙下山》、《春江月》、《喜脈案》、《不倒的門樓》,以及黃梅戲電影藝術片《血淚恩仇錄》、黃梅戲電視連續劇《貂蟬》等。她主演的《未了情》,榮獲政府最高獎「文華獎」,她本人獲戲劇表演「梅花獎」;由於她表演技藝精湛,獲湖北省最高文藝獎「青年金鳳獎」、「牡丹花杯獎」;1995年,安慶市黃梅戲藝術節,她主演《雙下山》,又獲表演金獎 袁枚別名:袁玫國籍:中國民族:漢出生地:安徽省蕪湖市出生日期:1964年職業:演員,製片人畢業院校:安徽省藝術學校代表作品:《紅樓夢》,《公關小姐》,《孫武》 1978年考入安徽省藝術學校學習黃梅戲,畢業後與吳瓊、馬蘭、吳亞玲、楊俊 一道成為安徽黃梅戲的「五朵金花」; 1983年被中央電視台選中在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扮演襲人一角; 1988年成為廣東電視台演員劇團演員,後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孫武》、《情滿珠江》等多部家喻戶曉的影視作品; 2000年開始策劃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 2004年4月,《故鄉的雲》在廣州開機,袁玫正式出任執行製片人。
『叄』 黃梅戲幾位主要藝術家為什麼各奔東西
三十多年過去,青春俏麗的五朵金花現在都已步入中年,雖然紅顏不再,但她們都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成就斐然,成為那一代人不滅的記憶。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科技的沖擊,體制的改革,任何傳統藝術都要受到不同的影響,黃梅戲正是這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藝術家們也要生活,也難怪各奔東西。
名聲最大的余秋雨夫人馬蘭
馬蘭,62年生,安徽太湖縣人。說到黃梅戲,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馬蘭。馬蘭的名氣最大,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眾多的榮譽傍身。第一個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主演了黃梅戲電影《龍女》,主演了電視劇《嚴鳳英》,出演了《西遊記》唐僧母親。1983——1998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87年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1988年獲中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最佳女演員,2007年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馬蘭還有一個引入注目的身份是:著名文化學者、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夫人,兩人於1992年結婚,相差16歲,沒生孩子,兩人的結合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式的婚配。
早年成為影視演員的製片人袁玫
“五朵金花”還有一位,早已離開了黃梅戲舞台,轉行做了影視演員和製片人,她就是央視87版《紅樓夢》的襲人扮演者袁玫。袁玫演過紅樓夢之後,1988年南下廣東做職業電視劇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現為廣東省電視台製片人,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袁玫之所以也稱為五朵金花,是因為1981年和吳瓊、馬蘭、吳亞玲、楊俊一道赴香港演出而獲得這一名號的,但她幾乎沒有留下什麼黃梅戲的代表作。
『肆』 黃梅戲五朵金花是哪幾個
一、黃梅戲里的五朵金花分別是——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二、五朵金花:
【馬蘭】
記憶中的蘭花草
或許是名字好聽又好記吧,馬蘭是我最早認識的黃梅戲演員,在不知道嚴鳳英的時候,就知道了馬蘭,甚至是她讓我認識了嚴鳳英(電視劇《嚴鳳英》很小就看過,《打豬草》的唱段耳熟能詳。)後來的《劈棺驚夢》並不懂裡面深奧的莊子學問,田氏手舉斧頭在棺材前猶豫難決的畫面記憶猶新。某年春節晚會上的一個戲曲聯唱節目,鄧婕的一段川劇結束後開始四處詢問:「馬蘭呢?」這時,她手持一串風車(或者是花枝)在舞蹈演員簇擁下亭亭而出,真有種「眾里尋她千網路」,「千呼萬喚使出來」的絢爛。再後來,就是在報紙上看到她已為人婦。不怕人笑話,我是通過馬蘭才知道余秋雨的,才逐漸了解他的作品及為人。馬蘭與余秋雨的結合,延續了中國人千百年以來的「才子佳人」情結,相如文君,陸游唐婉,秋雨馬蘭,似乎都可以成為婉約雋永的愛情故事,但在今天,才子佳人的匹配又能得到多少支持者?才子,還能配得起佳人嗎?
散文家並沒有給馬藍帶來藝術上的再次騰飛,這是戲迷的遺憾,還是文學與戲劇的悲哀?婚後的馬蘭漸漸消隱了,她舞動了二十年的舞台也挽留不住一個女人「大江東去」的決心。在家庭與事業之間,馬蘭用行動選擇了前者。她是一個真性情的女人,愛,可以愛得轟轟烈烈,走,也可以走得坦坦盪盪,不帶走一片雲彩,不留下一絲牽絆。美麗的身影漸行漸遠了,最終化作記憶中童年小山坡上迎風搖曳的蘭花草。所有的掌聲與鮮花皆成為雲煙,而唯有「內心的平安才是永遠」。
【吳瓊】
好馬也吃回頭草
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有吳瓊這樣的勇氣,在她的黃梅生涯譽聲四起之時邁入流行歌壇,有在歌壇成績平平的情況下冒著背負「吃回頭草」的風險而心甘情願的回到了黃梅舞台上。光陰不再,斯人如舊,清麗的嗓音未曾發生過改變,改變的,是一個女人面對所愛事業的心態。這讓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出國熱潮中的影視演員們,最終回來了,青春與觀眾卻一起流逝了。吳瓊卻幸運得多,觀眾們並沒有忘記她,而是用寬容的掌聲迎接她的回歸。一個人如果能真正的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怎麼會不滿足,不快樂呢?
【吳亞玲】
成功男人旁邊的女人
吳亞玲讓我想起了鄰家的阿姨,同學的母親,小學的音樂教師,惟獨沒有想到她的真正身份----黃梅戲演員。從外形與演唱上看,吳亞玲在五朵金花中都不是最具優勢的,第一次演電影就被馬蘭壓倒,委委屈屈地做了個小丫環,卻又出彩得令人過目難忘。吳版的黛玉過於豐滿了,葬花時的驚鴻一瞥卻又神似「他日葬儂知是誰」病瀟湘。或許在藝術成就上,吳亞玲比不過馬蘭、吳瓊,從她身上,我卻看到了一個平凡女人的幸福與真實。蔣院長很帥,雖然現在發福了,卻多了幾分儒雅氣質。他們兩人在一起,總讓我想起某個小學同學的父母親,一個很溫馨和諧的家庭。也許正是事業上的平淡讓她得以有建立一個普通家庭的機遇。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平凡得不值一提。不知不覺間,她已完成了一個女人與生俱來的完整使命,擁有了一個女人可以擁有的幸福。
【袁玫】
是過客不是歸人
袁玫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演員,而非黃梅戲演員。迷上黃梅戲之前,是將她當一個純粹的影視演員看待的。紅樓中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湘雲與襲人----她們的扮演者竟都是黃梅戲演員出身,多年後才突然發現這一點,是巧合還是緣分?不知道袁玫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時沒有紅樓,如果她沒有離開戲曲舞台,現在的黃梅戲界又是怎樣的狀況,她又會在其中占據怎樣的位置?歷史不會因一個人而改變,歷史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二十年後的紅樓聚會,襲人姐姐坐在台下悄悄擦著眼淚,二十年前的哪個夢不僅僅孕育著機遇與希望,也意味著放棄與遺憾。如果五朵金花真的能有重聚的那天,袁玫又會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她們一同成長起來的這片熱土上呢?畢竟她在舞台上灑下的汗水並沒有銀幕上那麼多,畢竟這一去已是二十年。正應了紅書中關於襲人的那句判詞:「堪稱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伴隨一生的,往往都不是最初的愛。
【楊俊】
牆內之花牆外栽
一個人很難身兼數職而將事業搞得有聲有色,蔣院長與夫人的分工合作使各自事業增色不少,而楊俊從藝又從政所得到的成績也未曾讓人失望過。藝術加政治總讓我想起江青,在我保守的觀念中,演員就該一心一意的去詮釋自己的角色,藝術與政治永遠也不可能有完全融合的那一天。或許是年齡增大了,舞台變下了,楊俊的轉型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少了藝術的激情,多了人到中年的成熟與理性。楊俊的作品我不太熟悉,只看過《孟姜女》與《嫦娥》的片段,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她卻深受華西分舵主龐小虎的大力推崇,據他稱是:「唱腔獨特,柔中帶硬」。是不是這樣,還想聽聽各位的看法。
『伍』 黃梅戲四大名旦
有這么一說嗎?沒有聽過。
你要是問黃梅戲「五朵金花」,那我倒是答得上來。
大「五朵金花」是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新世紀「五朵金花」是何雲、程小君、吳美蓮、王琴、仝婷。
『陸』 黃梅戲幾位主要藝術家為什麼各奔東西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黃梅戲中最享有盛名的一定是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五朵金花”,她們分別是: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和楊俊,如今除了仍留守在安徽黃梅戲劇院的吳亞玲外,其他四位早就流落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馬蘭現和丈夫余秋雨在上海定劇,吳瓊則北上京都發展,袁玫在飾演了襲人之後留在了廣州,楊俊則在湖北黃梅戲舞台上打拚。
一、馬蘭:隨夫定居上海四、楊俊:在湖北黃梅戲舞台上開創新天地對於黃梅戲的故鄉,其實一直是有爭議的,有人說,安慶是黃梅戲的故鄉,可是也有人說,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湖北的領導就做出“讓黃梅戲回鄉”的運動,於是楊俊這位“五朵金花”中最年輕的一位被湖北領導看中,楊俊也因此離開安徽出走湖北,在湖北黃梅戲舞台上紮根了20年後,楊俊如今已是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柒』 黃梅戲五朵金花都是誰
黃梅戲五朵金花是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玫。
1、馬蘭
袁枚這個名字被人們記住多半是因為《紅樓夢》里的襲人。其實,和飾演湘雲的郭霄珍一樣,袁枚也是黃梅戲演員出身。
不過,在出演了《紅樓夢》之後,袁枚走了一條與戲曲完全不同的路。她南下廣州作了影視演員,現在,又以製片人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盡管她離開了黃梅戲的藝術舞台,但是袁枚非常懷念唱黃梅戲的那段日子,她說:「黃梅戲在我後來的藝術道路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捌』 黃梅戲四朵金花是誰
http://cul.sohu.com/20060824/n244981218.shtml
五朵金花
第一朵金花:馬蘭
目前所在地:上海目前身份:「文化使者」
其實說馬蘭是文化使者是因為她的婚姻,因為和余秋雨結婚後,作為演員的馬蘭的社會角色似乎是有了一個微妙的變化,她的黃梅戲事業也成為了她一生奮斗的目標,特別是為黃梅戲時代特徵的凸現,馬蘭始終在不遺餘力地嘗試著。很多人認識馬蘭是從1984年的央視春節晚會開始的。那時她剪著短短的頭發,穿著格子短裙,整個人就像是一朵清香的蘭花。此後她的舞台形象也深入人心,一直到後來的電視劇《嚴鳳英》等,她把黃梅戲的美展示給觀眾,觀眾也因此記住了黃梅戲,記住了馬蘭。
第二朵金花:吳瓊
目前所在地:北京目前身份:簽約歌手
吳瓊在「五朵金花」中是最小的,也是公認唱功最好的,她聲音委婉動聽,如珠落玉盤餘音繞耳,能高能低、能細能厚。她扮相俊美,舉手投足恰到好處,動作自然到位而不造作,能悲能喜,不管大戲小戲都能成功把握。1992年,吳瓊離開安徽調到北京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由此開發了她走向歌壇的新路。不過,吳瓊在歌壇發展的成績顯然不及在黃梅戲上,人們看到她,喜歡她依然還是因為她的黃梅戲,而不是她的某一首歌。前不久,吳瓊又出了一首新歌《我很滿足》。這是她闊別舞台6年後重新登上舞台,用她自己的話說她已經很滿足了。
第三朵金花:袁玫
目前所在地:廣州目前身份:製片人
說起袁玫的名字似乎讓人覺得有些半生半熟的感覺,其實她就是在電視劇《紅樓夢》中飾演襲人的演員。當年在《紅樓夢》選角中,導演王扶林選擇了很多戲曲演員,其中只有兩位演員是唱黃梅戲出身的,一位是飾演史湘雲的郭宵珍,一位就是飾演丫鬟襲人的袁玫。現在的袁玫也離開了安徽,離開了黃梅戲,她南下廣州當了一位影視演員。不過現在的她卻以製片人的身份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儼然是一個女強人的樣子,年初拍攝的20集電視劇《故鄉的雲》便是由她製片的。盡管離開了黃梅戲舞台,但是袁玫依然熱愛黃梅戲,她曾不無感慨地說:「黃梅戲在我後來走的藝術道路中發揮很大作用。」
第四朵金花:吳亞玲
目前所在地:安徽目前身份:黃梅戲演員
在當年的「五朵金花」中,只有吳亞玲還在安徽,堅守在傳統黃梅戲的舞台上。在許多編排的新戲里擔任女主角,並頻頻在電視畫面上亮相,還協助夫君管理著黃梅戲劇院。吳亞玲曾說「我歷來遵守的是順其自然」,可見其平靜淡泊的心態。吳亞玲是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並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她扮相俊美,氣質溫存,表演含蓄。尤其在《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更是生動地體現了她的表演風格,深受觀眾喜愛。吳亞玲認為:黃梅戲需要創新,但是黃梅戲也要回歸,黃梅戲區別於其他戲種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演唱全部是本嗓演唱,不用假嗓。
第五朵金花:楊俊
目前所在地:湖北目前身份:黃梅戲演員
楊俊較其他「五朵金花」,她和吳亞玲都不被我們熟知,但是在黃梅戲的舞台上,她們則是響當當的人物。她的嗓音細潤舒柔,唱起來聲情並茂,尤其能抒發出人物的感情。1989年湖北省黃梅戲劇團成立,楊俊從安徽調至該團,擔任主要演員,並任業務副團長。目前,仍然在湖北黃梅戲劇團,並是絕對的台柱。
『玖』 戲曲界的五朵金花都是誰
五大戲劇之一黃梅戲,當年紅極一時的五朵金花,現在她們都在哪兒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涌現了很多表演藝術家,早期有嚴鳳英、王少舫、黃新德等老一輩大師,後有馬蘭、吳瓊、韓再芬、張輝等後起之秀。其中黃梅戲五朵金花尤其引入注目,曾名噪一時,她們分別是馬蘭、吳瓊、吳亞玲、楊俊、袁玫,她們是改革開放以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佼佼者。她們都是安徽藝術學院同屆畢業生,一起分配到安徽黃梅戲劇院,以後各奔東西,在各自的舞台上綻放光彩,她們都取得哪些成就,她們現在的境況如何?
五大戲劇之一的黃梅戲
名氣最大的余秋雨夫人馬蘭
馬蘭,62年生,安徽太湖縣人。說到黃梅戲,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馬蘭。馬蘭的名氣最大,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眾多的榮譽傍身。第一個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主演了黃梅戲電影《龍女》,主演了電視劇《嚴鳳英》,出演了《西遊記》唐僧母親。1983——1998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87年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1988年獲中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最佳女演員,2007年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終身成就獎。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馬蘭還有一個引入注目的身份是:著名文化學者、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夫人,兩人於1992年結婚,相差16歲,沒生孩子,兩人的結合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式的婚配。
余秋雨和馬蘭
跨界歌壇又回歸舞台的吳瓊
吳瓊被譽為「五朵金花」中唱功最好的,唱腔有幾分嚴鳳英的韻味,但沒有其他四朵金花長得漂亮。吳瓊是安徽蕪湖人,62年生,在80年代初成名,獲得過眾多獎項。吳瓊多才多藝,1990年曾參加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獲得過業余組通俗唱法第二名,91年到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老師。92年離開黃梅戲舞台轉戰歌壇,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流行歌曲。那些年經常看到她在一些大型晚會上演唱流行歌曲,在央視舞台上也經常看到她的身影,還連續5次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2003年,吳瓊重回安徽黃梅戲舞台,家鄉觀眾不僅沒有忘記她,反而更追捧她。2008年在合肥和北京舉辦黃梅戲個人演唱會,2012年獲得中國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現為國家一級演員。
吳瓊在40歲的時候,遇到了比自己小15歲的演員阮巡,這是吳瓊的第一次戀愛,婚後因流產再也沒生孩子,但夫妻一直非常恩愛。
吳瓊飾演江姐
轉戰黃梅戲故鄉湖北的楊俊
1989年楊俊到湖北演出,恰逢湖北省准備成立湖北黃梅戲劇院,因黃梅戲發源於湖北的黃梅縣,所以湖北想把黃梅戲請回娘家發揚光大。198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成立湖北黃梅戲劇院,落址黃岡市。湖北有關領導聽說楊俊在湖北演出,就和她接洽,力邀其加盟湖北,沒想到楊俊欣然同意。因安徽黃梅戲劇院人才濟濟,資源有限,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到了湖北就可以挑大樑,有大好的發展前景,所以楊俊就毅然地來到湖北,和她一起來的還有優秀青年小生張輝。
楊俊來湖北後,湖北的黃梅戲得到了很多的發展,他們創作演出了《孟姜女》、《和氏璧》、《雙下山》、《貂蟬》、《妹娃要過河》等一批劇目,在全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楊俊曾任湖北黃梅戲劇院院長,現任湖北省戲曲劇院院長,是國家一級演員,國家戲劇最高獎「梅花獎」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201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楊俊
堅守安徽黃梅戲舞台的吳亞玲
吳亞玲,1962年生。1980年,吳亞玲和同班的9位同學一起被當時的省黃梅戲劇團選中。1981年,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這5個女孩赴香港演出,引起轟動,並獲「五朵金花」稱號。當時吳亞玲一人身兼《天仙配》中的五姐、《女駙馬》中的公主二角。
在多年的藝術道路上,吳亞玲在舞台上成功扮演了眾多角色:《天仙配》中的五姐和七仙女、《女駙馬》中的公主、《龍女》中的珍姑、《無事生非》中的李碧翠、《紅絲錯》中的章榴花、《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鞦韆架》中的公主、《長恨歌》里的梅妃、《挑女婿》中的張麗英、《牆頭馬上》中的李千金、《雷雨》中的繁漪。
吳亞玲為黃梅戲付出了自己心血,也收獲了眾多榮譽。她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獎」獲得者,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
吳亞玲不僅事業有成,而且家庭圓滿,丈夫是安徽黃梅戲劇院院長,女兒大學畢業,在北京也有自己的事業。
吳亞玲飾演林黛玉
早年成為影視演員的袁玫
「五朵金花」還有一位,早已離開了黃梅戲舞台,轉行做了影視演員和製片人,她就是央視87版《紅樓夢》的襲人扮演者袁玫。袁玫演過紅樓夢之後,1988年南下廣東做職業電視劇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現為廣東省電視台製片人,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袁玫之所以也稱為五朵金花,是因為1981年和吳瓊、馬蘭、吳亞玲、楊俊一道赴香港演出而獲得這一名號的,但她幾乎沒有留下什麼黃梅戲的代表作。
袁玫飾演襲人
三十多年過去,青春俏麗的五朵金花現在都已步入中年,雖然紅顏不再,但她們都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成就斐然,成為那一代人不滅的記憶
『拾』 黃梅戲五朵金花都是誰
為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楊俊, 女,漢族,196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農工民主黨黨員,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委員。
袁玫,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製片人。1981年赴香港演出,1983年即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台。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
吳瓊,女,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80年吳瓊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1991年進中國音樂學院進修。1992年離開黃梅戲舞台轉戰歌壇,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 從此踏入流行樂壇。2008年於安徽合肥及北京成功舉辦了黃梅戲有史以來第一場個人演唱會。2016年首次反串生角主演黃梅戲《太白醉》。
(10)馬蘭袁枚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在學生時代,楊俊就為一個非常全面的學生。在安徽黃梅戲藝術學校,主攻方向為黃梅戲的刀馬旦,最終以全班女生第一的成績,成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一名演員。
當時,「五朵金花」競相開放。「那時外界認知為比較能演,因為在把握人物內心上天生比較敏感,而在演唱方面要稍微弱一些。」小小年紀,一方面不知道自己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另一方面又渴望著被認可、被關注。
吳亞玲憑借在新編黃梅戲《牆頭馬上》中飾演的「李千金」一角摘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成為馬蘭、黃新德、楊俊、韓再芬、李文、趙媛媛等人之後又一位獲梅花獎的黃梅戲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