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贊美祖國古詩有哪些七言律詩56字
贊美祖國的七言律詩古詩有:
1、《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釋義: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黃鶴樓》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釋義: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盪盪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3、《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宋代辛棄疾
莫避春陰上馬遲。春來未有不陰時。
人情展轉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
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別語慰相思。
短篷炊飲鱸魚熟,除卻松江枉費詩。
釋義:不要再因「春陰」而逗留不去,應早日出發,因為整個春天都沒有不陰的時候。人們輾轉閑中看,客路崎嶇疲倦才知道。
梅花像雪,柳細如絲。試著聽不要說話來慰解相思。到了松江那樣一個綽有詩情畫意的地方,當你在小船上吃著鮮美的鱸魚飯時,別忘了作幾首詩寄回來啊。
4、《春思》唐代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釋義:鶯歌加燕語,通報新年的來臨,馬邑與龍堆,相距數千里路程。我家就在這城裡呀,鄰近漢家宮苑,心兒卻隨明月飛到了遙遠的邊陲。
機中的錦字迴文抒發我深深的怨恨,樓上的花兒似乎在譏笑我孤枕獨眠。借問我的軍中主帥竇憲車騎將軍,你何時才能班師回朝刻石燕然。
5、《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清代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釋義:祖國沉淪感慨不能停止,到海外去尋找知音。金碗已經缺總要補,為國犧牲不敢愛惜自己的生命!
嗟嘆險阻,感嘆飄零。關山萬里作英雄行為。不要說女子不能成為英雄,每晚牆壁上的龍泉寶劍在做龍鳴。
Ⅱ 通遼美景的詩句
1. 關於通遼的詩句
關於通遼的詩句 1.描寫內蒙古大草原的詩詞用
、《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2、《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敕勒歌》【南北】無名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5、《初春小雨》【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6、《立春偶成》【宋】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7、《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8、《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輸綠漲橫池,直塹回塘灧灧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9、《出塞作》【唐】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躲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雪嫖姚。
10、《豐樂亭游春》【宋】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11、《寄劉駕》【唐】曹鄴
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
悵望美人不攜手,牆東又發數枝花。
12、《塞上行》【唐】鮑溶
西風應時筋角堅,承露牧馬水草冷。
可憐黃河九曲盡,氈館牢落胡無影。
13、《邊方春興》【唐】高駢
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鍾。
笙歌嘹亮隨風去,知盡關山第幾重。
2.贊頌內蒙古通遼市的小短文
通遼之側,有位於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草原在松遼平原的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地區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北部與呼倫貝爾大草原接壤,在科爾沁的西面,則是錫林郭勒盟。這里地域遼闊,有大面積的天然牧場,這里還是清朝著名的孝庄文皇太後(康熙皇帝的祖母)的出生地。
在這里,藍天與白雲的相依,處處都是駿馬羊群。在這里可以體驗地道的蒙古族牧民的生活:騎騎蒙古馬在草原上賓士,住住草原上的蒙古包,夜晚參加草原上的篝火晚會,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和蒙古姑娘一起圍著篝火跳舞。
草原中的大青溝,這是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一條長達24公里的林中大溝。蒙古人稱為「沖忽樂」,是「科爾沁沙地綠色明珠」。這里樹木蔥郁,溝底泉水匯成一條蜿蜒而清澈的溪流,兩岸樹草叢生,是難得的清凈之處。
3.關於通遼景色的小短文
通遼之側,有位於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草原在松遼平原的西北端,包括整個百興安盟地區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北部與呼倫貝爾大草原接壤度,在科爾沁的西面,則是錫林郭勒盟。這里地域遼闊,有大面積的天然牧場,這里還是清朝著名的孝庄文皇太後(康熙皇帝的祖母)的出生地。知
在這里,藍天與白雲的相依,處處都是駿馬羊群。在這里可以體驗地道的蒙古族牧民的生活:騎騎蒙古馬在草原上道賓士,住住草原上的蒙古包,夜晚參加草原上的篝火晚會,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和蒙古姑娘一起圍著篝火跳舞。
草原中的大青溝,這是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一條長達專24公里的林中大溝。蒙古人稱為「沖忽樂」,是「科爾沁沙地綠色明珠」。這里樹木蔥郁,溝底泉水匯成一條蜿蜒而清澈的溪流,兩岸樹草叢生,屬是難得的清凈之處。
4.關於通遼的文章
通遼市地處祖國北疆,歷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發祥地。
早在五千多年前,科爾沁草原就已經開始有人類生息。大約三千年前,這里的古代居民已進入了奴隸社會。
據考古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和生活器具證實,通遼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東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時,燕國在如今的河北省和遼寧省交界一帶,就是現在通遼的中南部地區,為防禦東胡人入侵,而修築的燕長城遺跡,如今在奈曼旗、庫倫旗境內仍清晰可辨。
這證明最晚在春秋中葉,東胡人便已揭開了通遼古代文明的序幕。後來,東胡人為燕國所敗北撤,秦王朝統一中國後,通遼的中南部地區屬遼東郡與遼西郡管轄,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漢初,匈奴主宰了包括通遼境內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繼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東胡族的後裔鮮卑和烏桓族。 漢武帝時,曾三次出兵匈奴後獲勝,使通遼同內地的聯系更為密切,大大促進了這一地區生產力的發展和繁榮。
東漢末年,鮮卑族首領檀石槐統一了鮮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軍事聯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廣大地域,科爾沁草原亦屬軍事聯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時期,在鮮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科爾沁草原上,又興起了新的民族契丹。
契丹族自4世紀中葉,就游牧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聯盟,受唐朝控制。
在隋、唐之際,當時的整個通遼都在以契丹人為地方長官的中原王朝的統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超過以前任何時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到了遼代,通遼畜牧業已經十分發達。金王朝建立後,通遼行政上歸北京路臨潢府管轄。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國,通遼納入了蒙古帝國的版圖。到了元朝時期,通遼歸遼陽行中書省大寧路管轄。
明朝統一蒙古高原後,通遼又屬「三衛」所轄之地,大部分屬「扶余衛」管轄。16世紀末,努爾哈赤稱帝,改國號為「大金」,通遼基本上受大金所控制。
到了清朝,改往日部落制為盟、旗制,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建哲里木盟。哲里木盟是首統盟,當時包括4部、10旗。
後來清政府又先後在蒙古王公貴族的封地設廳、府、州、縣的建制,哲里木盟基本上歸長春、昌圖、洮南三府管轄。在清代,哲里木盟在政治、軍事、經濟上曾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里孕育了清代國母 孝庄文皇後,清末名將 曾格林沁,抗日英雄 嘎達梅林等。同時這里還有中國安代舞之鄉的美稱。
旅遊資源豐富:有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清溝 有亞洲之最的沙漠水庫 莫利廟水庫。有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的霍林河煤礦。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哲里木盟10旗歸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轄,同時受東三省監督和節制。 偽滿洲國時期(1932年至1945年)哲里木盟先後改稱興安南分省、興安南省、興安南地區,分別隸屬於興安局、蒙政部、興安總省。
解放戰爭時期,哲里木盟先後改稱哲里木省、哲里木盟,分別隸屬於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興安省、遼西省、遼吉省、遼北省。 1949年4月,哲里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53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銷,所屬各旗縣市歸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管轄。1954年4月,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哲里木盟建制恢復,管轄范圍與撤銷前相同。
1969年7月,哲里木盟劃歸吉林省。1979年7月,哲里木盟復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9年10月,撤銷地級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級通遼市,轄科爾沁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原哲里木盟霍林郭勒市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縣級市,由通遼市代管。通遼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科爾沁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記得採納啊。
5.贊美「內蒙古」的句子有哪些
1. 歸曉坐在內蒙某個加油站的一個簡陋休息室,臟玻璃上滿是水霧,外邊,有名副其實的鵝毛大雪,美極了。——墨寶非寶《歸路》
2. 我不忍心地踏著腳下肥嫩的青草,趕著羊群來到草原。這廣闊無垠的草原多美啊,到處都是養眼的綠色;這里草原的天空多美啊,以藍色為底色的天空中覆蓋著幾朵悠悠的白雲,藍中帶白的天空真美!
3. 天漸漸的黑了,我們來到一個蒙古人的家裡,蒙古人住的是一座座蒙古包。熱情好客的蒙古人用乳酪、牛奶、羊肉等很多豐盛的飯菜來款待我們。這里的風景美,人也很美。
4. 零下二十幾度的雪地上策馬騰飛,完全沒有冷的感覺,不受任何羈絆,一路向南。歸曉等了好久也不見他回來,將自己裹成個粽子,圍巾包著大半張臉,冒著風出來。灰青色的天空還殘留著幾顆星。黎明前最後的黑暗。 ——墨寶非寶《歸路》
5. 在我印象中;藍藍的天,碧綠的草,成群的牛羊,強壯的蒙古漢子騎著白馬,溫柔的蒙古姑娘躺在草地上靜靜的看著變化多端的白雲。於是,我懷著美好的企盼,出發了!一路上愜意極了。聽著錄音機里流淌出的優美的音樂,看著兩旁的樹林。已經是秋天了,樹上不是落下幾片金黃的樹葉。陽光照在上面,金燦燦的。
6. 內蒙古 我想和你去內蒙古,去一望無際的草原。 放眼望去,一片青蔥碧綠,隱隱可見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如同草原上盛開的巨大花朵。我們躺在草原上休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 我為你倒上一碗滾燙羊奶,透過絲絲熱氣,偷偷瞧你蹙起的眉頭。
7. 對於草原上出生的牧民們來說,草原並非像旅行團所說的那般神奇,它就是一塊人間的綠毯,它就是一個民族崢嶸歲月的剪影。風吹過的時候,它搖動婀娜的舞姿;蒼鷹飛過的時候,它捎去對綠野外世界的祝福。它並非與世隔絕,它並非如人所說的那般莫測,它也天真的像個孩子,它也性情中人,雨季,一樣頑劣。
8. 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藍,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9. 而青淮卻早已在內蒙古騎在如夢一般的廣袤的草原上,沿著血紅的夕陽下綢緞一般飄向遠方的無名溪流,深入大地的懷抱,像以往以夢為馬的孩子,總在流淌的璀璨星河陷入沉睡。 ——七堇年《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10.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1. 你那斑斕的靈魂 ,讓我選擇了愛上你, 吾信不滅 ,吾身不死。——白文軍《內蒙古通遼霍林郭勒》
12.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唐】劉禹錫
13.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南北】無名
14.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立春偶成》【宋】張軾
15. 西風應時筋角堅,承露牧馬水草冷。 可憐黃河九曲盡,氈館牢落胡無影。——《塞上行》【唐】鮑溶
16. 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 悵望美人不攜手,牆東又發數枝花。——《寄劉駕》【唐】曹鄴
6.描寫通遼市風景的文章
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通遼市科左後旗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鎮25公里,總面積8183公頃。保護區境內分布著成「丫」形交匯的兩條溝谷,即大青溝和小青溝,溝長24公里,寬300—400米,深50—100米。在兩條溝谷內由泉水匯集成兩條溪流,常年不結凍,兩條溪流匯合後進入柳河流域。大青溝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目前發現植物709種。其中木本植物122種,草本植物587種。在兩條溝壑內分布著天然珍貴闊葉林、國家二級珍貴樹種核桃楸、水曲柳等樹種。溝壑外坨甸地帶是人工針葉和天然闊葉混交林。由於具有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多種動物和鳥類在這里棲息繁衍。目前發現的野生動物有野豬、狍子、狼、梅花鹿、狐狸等。據考察,大青溝境內僅食蟲益鳥就有9目17科38種,如啄木鳴、杜鵑、雲雀、山雀、伯勞等。
大青溝保護區是科爾沁沙地中僅存的一塊原始森林植物群落,它包括三大植物群落:大果榆植物群落、蒙古櫟植物群落、水曲柳植物群落,依次分布在大青溝的溝上、溝坡和溝底。它的存在對研究我國北方古地理、古植被、古氣候以及科爾沁沙地森林演繹規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始森林內,奇花異樹,溪流潺潺,純乎自然。「夫妻樹」、「五兄弟」等自然景觀更是天作之美。
大青溝溝美,陡峭俊秀;水美,溝谷之內泉水潺潺,山水之間靈光閃動;霧美,清晨團團雲霧時遠時近,或濃或淡,山水在雲霧間增添了朦朧之美;花美,一年四季花開不斷,粉白的杏花,名貴的大花芍蘭,素有北國梅花之稱的南蛇藤等應有盡有;樹美,樹木種類繁多,有的蒼翠挺拔,有的形態怪異,英姿綽約,尤以楓林秋色而聞名。金秋時節,站在溝頭,放眼遠眺兩岸溝坡層林盡染,色彩紛呈,似兩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眼前,真可謂不是香山,勝似香山。
素有「沙漠綠洲」、「沙海明珠」和「天然野生動植物基因庫」等諸多美譽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青溝,以奇特的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湖泊和周邊地區廣袤的沙漠,以及當地蒙古族獨特的接待禮儀和飲食習慣構成的自然生態和民俗旅遊產品,不僅在 內蒙古享有盛譽,而且在大半個東北也名聲鵲起。
Ⅲ 描寫田園風光的詩
最後一縷最美,最美的斜陽又踏上了歸家的遠程。此時的農家生活正是我們最嚮往的那種溫馨而又親和的家,那種農民們勞作回來後感到的舒適而又溫暖的家。 這樣的生活只有這里才會有,不知多少個春春秋秋,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匆匆的依舊一片片滑落下來,依舊一片片舒展開來,不管是開花結果還是枯萎荒涼。
這兒彷彿已經隔離了多年,而多年的遺忘總也尋找一塊心靈潔凈的土壤,在飢餓時添飽肚皮,在快樂時自由來往。
也不知走了多少年,時鍾的步子是那樣長,永遠的走,只是永遠的停留,停留了若干年,若干年只是求得這種安定與幸福的農家生活,讓這里的人感到了生命的真實與心靈的執著。
這里的動物愛那種傍晚一群一隊地站在門外享受那餘光普照的生活,這里的人們更愛那種飯後踏上最後一縷陽光尋求幸福的生活。
心在流浪,血卻在這兒飛濺?
讓美麗的生活洞穿生命,這里會讓一切更壯美,更美麗?
平緩的山坡上鑲嵌著一塊塊粉紅色的蕎麥田,路邊鋪著碧綠的青稞地,圓木建成的圍欄順著彎彎曲曲的土路,一直通向遠方的原始森林,藏式吊腳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路旁,煮奶茶的淡藍色煙霧中,牛群、羊群時隱時現……整個氛圍呈現著一種中世紀鄉土意味。
黃龍鄉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山區小集鎮,頗富特色。全鄉主要佬民為內地移民的漢族,為適應環境,長期以來他們在房屋建築、飲食等方面都已具有明顯的藏區特點,但日常生活習俗仍然保持著漢族的習慣,形成較為獨特的民風民情。遊人如果到當地農家作客,通常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品嘗酥油茶,喝一碗青棵酒,再騎上主人的高頭大馬去山間牧場一游,能充分領略到這里的田園風光。
數萬畝挑花梨花和數十萬畝金黃菜花,把彭州鄉下點染的繽紛斑斕,構成了彭州旖旎的川西風情。日前,以中國鄉村游為主題的2006彭州首屆田園賞花節在葛仙山鎮和紅岩鎮拉開大幕。
此次田園賞花節由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葛仙山鎮、紅岩鎮人民政府承辦,從3月18日起將延續至5月份。
開幕當天,在葛仙山熙玉園區和紅岩梨花坪,數以萬計的市民,踏著綠茵,賞花於淺丘田園,並參加了以「中國鄉村游」為主題的2006彭州首屆田園賞花節開幕式。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敖玉明宣布田園賞花節開幕。
漫步於鄉間小路,觀賞成片的菜花、梨花、桃花,體驗鄉村的淳樸自然,一杯清茶和著清涼的心境,這三月的鄉下是一幅別致的畫卷。
一條條小河宛如藍色的緞帶纏繞著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遠處一座座造型古樸、色彩和諧的小屋,一派美麗動人的田園風光!
一座座古老的風車,風車的風葉像張開的翅膀,迎風轉動,與綠草、野花構成了獨特的景緻更為這童話般世界增添神奇色彩!
一對對色彩鮮艷、精緻絢麗,象徵著甜蜜愛情的木鞋!還有那華麗的鬱金香傾倒無數情人……
鬱金香飄香的季節,嬌艷嫵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傳芬芳……
黃龍鄉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山區小集鎮,頗富特色。全鄉主要佬民為內地移民的漢族,為適應環境,長期以來他們在房屋建築、飲食等方面都已具有明顯的藏區特點,但日常生活習俗仍然保持著漢族的習慣,形成較為獨特的民風民情。遊人如果到當地農家作客,通常都會受到熱情的款待,品嘗酥油茶,喝一碗青棵酒,再騎上主人的高頭大馬去山間牧場一游,能充分領略到這里的田園風光。
幽幽湖邊,風車,綠草,小房,多愜意
紅紅火火鬱金香花田,陣陣芳香,風車悠悠轉!這是夢嗎?
高高的建築也是一種藝術品,古典、優雅,像一幅濃郁的油漆彩畫!
到處彌漫著綠色,連空氣也飄著青草味
四周一片綠油油,綠色的驚艷,風車也停下來,陶醉在美景中……雨絲細膩的、輕柔的、無聲無息地甚至是沒有顏色地從天際來到人間。輕呵著方寸的土地,摩婆著土地上的生靈萬物。
目光橫越濕潤,穿過玻璃的透明,開始找尋這雨絲的蹤跡,想撲捉它輕捷的身影。
然而它的調皮卻用透明回對著我和大地,那飛動的舞姿始終不能落入眼簾。可這並不能阻隔我對它的感觸,目不能及並不代表心靈不可抵達。
我知道它此時就是我心中的模樣,正順著思海里那條清晰的紋路,飛落到窗前的疏葉上,然後匯聚成珠,從葉的一端滑向葉的另一低角,從晶瑩施放到欲滴,旋而滴嗒成曲。這一程的行徑,不恰似一個不用陽光透射也懂得眨動眼睛的精靈嗎?
雨絲細膩的、輕柔的、無聲無息地甚至是沒有顏色地從天際來到人間。輕呵著方寸的土地,摩婆著土地上的生靈萬物。
目光橫越濕潤,穿過玻璃的透明,開始找尋這雨絲的蹤跡,想撲捉它輕捷的身影。
然而它的調皮卻用透明回對著我和大地,那飛動的舞姿始終不能落入眼簾。可這並不能阻隔我對它的感觸,目不能及並不代表心靈不可抵達。
我知道它此時就是我心中的模樣,正順著思海里那條清晰的紋路,飛落到窗前的疏葉上,然後匯聚成珠,從葉的一端滑向葉的另一低角,從晶瑩施放到欲滴,旋而滴嗒成曲。這一程的行徑,不恰似一個不用陽光透射也懂得眨動眼睛的精靈嗎?
靈動就是彼岸。這樣的微雨,如何不讓人心動?如何不讓人憑窗凝目?
當雨絲細蒙蒙地拉灰視線,內心深處的那份燥動竟安然地靜默下來。就好象眼前在陽光下原本雜亂的房建,在雨絲洗去纖塵的喧浮後,在灰色不經意的渲染下,開始顯露出它的錯落有致。白灰的建築以格子的線條正好映襯著灰濛無際的天空.。
而遠處的房屋迷離在若隱若現中,披著神秘的輕紗,晃動著參差的樹影,在雨中傳遞著幻覺的美魅。那青與黃在深秋的替代中,亦消減了幾寸陽光的分明和逼人,多了一份柔和在風中低吟。它的或痴或嗔,都是詩人筆端難辭的深情。
田園里更有忘季的青菜,揚著碧嫩的臉,在雨絲的滋潤下開始綠油油地歌唱。即使是隔著柵欄,我亦能聽到它們的歡呼,一叢叢、一簇簇......
於是,在這個時候我會打開柵欄,讓自已散漫在田園小徑。拋卻雨傘的橫隔,與微雨做著最近距離的接觸。
直至絲絲的涼意穿透我薄薄的長裙,我才意識到季節的替換。身居南方就是這樣,經常就在毫無界線的准備下,迷糊闖進一個新的季節。不過這樣也好,讓許多的醒悟突然出現在自已懵懂的笑容里,而不是捕捉在莫名的季節替換感嘆中。
此際微雨蒙蒙,雖已堪稱冬雨,可它獨有的氣息里卻卷著不言的溫柔。喜歡它悄悄地落在我的肩上、發絲上、以親吻的方式,用深藏的甜蜜包圍著我。
幾束搭在肩前的發絲,漸而有了它剔透、朦朧的身影,低目望著它,想像著自已因它而將變得更加的美麗,微笑已然瀉滿我的唇角,穿透冬的薄寒......
在微笑的時候,我誠然會想到你。原來不論是月色如水,還是微雨蒙蒙,只要你心存感動,美麗將永遠存在
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奶奶家做客。在路上,我看見道路兩旁的稻子都抽穗了.. 陣風吹來,稻子就跳起舞來.菜園里,黃綠相間的日本南瓜掛在綠蔭蔭的藤上.矮矮的九月豆上掛滿了彎彎的豆莢,就像彎彎的香蕉.玉米就像一個個長鬍子的老道,在風中理著長鬍子. 果園里,柿子黃黃的,像一個個黃燈籠.還沒成熟的橘子綠綠的,正在枝頭上盪鞦韆呢! 金秋的田園真美麗!
回答者:隨風倒犯得上 - 試用期 一級 5-27 19:43
一條條小河宛如藍色的緞帶纏繞著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遠處一座座造型古樸、色彩和諧的小屋,一派美麗動人的田園風光!
一座座古老的風車,風車的風葉像張開的翅膀,迎風轉動,與綠草、野花構成了獨特的景緻更為這童話般世界增添神奇色彩!
一對對色彩鮮艷、精緻絢麗,象徵著甜蜜愛情的木鞋!還有那華麗的鬱金香傾倒無數情人……
鬱金香飄香的季節,嬌艷嫵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傳芬芳……
幽幽湖邊,風車,綠草,小房,多愜意
紅紅火火鬱金香花田,陣陣芳香,風車悠悠轉!這是夢嗎?
高高的建築也是一種藝術品,古典、優雅,像一幅濃郁的油漆彩畫!
到處彌漫著綠色,連空氣也飄著青草味
四周一片綠油油,綠色的驚艷,風車也停下來,陶醉在美景中……
這就是鄉春的景色。
今日我去鄉下奶奶家裡玩。那裡養了許多雞,有率領小雞覓食的母雞、聳著尾巴的雄雞,它們一身金黃色的羽毛,紅色的雞冠,可愛極了!雄雞還有五彩繽紛的尾巴呢!那裡的人也養了許多看門狗,我一進奶奶家,就被奶奶養的狗給嚇壞了.那隻狗叫黑虎,性格根名字真是配得上號!汪汪汪的聲音不把人給嚇壞才怪呢!不過它一見我奶奶就搖搖尾巴,不敢哼一聲!你說那的生活有不有趣啊!
Ⅳ 周末愉快美女,浪漫金秋,快樂同行[比心][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咖啡][咖啡],怎麼回復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Ⅳ 對男生來說,用美女圖片桌面壁紙還是用自然風景比較好
360壁紙裡面有美女和自然風景,都很適合男生,還可以設置自動定時更換,這樣輪流用這兩個分類就可以了。
Ⅵ 關於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詩句和句子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詠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唐·高駢《對雪》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黲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李白《北風行》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柄釵。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盡,
萬徑人蹤來.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梅花》【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1.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王安石 【作品】: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4.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6.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7.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8.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9.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14.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5.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16.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17.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雪驚筍欲抽芽
18.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迴向東去
19.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李白《將進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杜甫《野望》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杜甫《閣夜》
其餘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王維《老將行》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李頎《古從軍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白居易《長恨歌》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祖詠《望薊門》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盧綸《送李端》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柳中庸《徵人怨》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8、《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9、《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冬夜答客》【唐】鮑溶
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車馬犯寒過。
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
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憶古丈夫,一言重山河。臨風彈楚劍,為子奏燕歌。
12、《早冬》【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13、《負冬日》【唐】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14、《冬夜》【唐】白居易
家貧親愛散,身病交遊罷。眼前無一人,獨掩村齋卧。
冷落燈火暗,離披簾幕破。策策窗戶前,又聞新雪下。
長年漸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學坐忘心,寂莫安可過。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來四年,一千三百夜。
15、《觀放白鷹其一》【唐】李白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雲霄萬里高。
16、《守歲》【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17、《風雪中作》【唐】白居易
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老夫何處宿,暖帳溫爐前。
兩重褐綺衾,一領花茸氈。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穩眠。
是時心與身,了無閑事牽。以此度風雪,閑居來六年。
忽思遠遊客,復想早朝士。踏凍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為身君父,身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語形骸,吾應不負爾。
Ⅶ 阜新風景區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阜新有被考古專家譽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的8000年前查海文化遺址,1996年被國務院核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堪稱「東北一絕」的海棠山國家森林公園,那裡有260多尊藏傳佛教摩崖造像;有以沙山、碧水、森林而聞名遐邇的大清溝風景區;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風情和風俗及素稱「東藏」的瑞應寺。 查海遺址博物館風景區 查海遺址博物館位於阜蒙縣沙拉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92年,設4個展室、一個全景畫館。查海遺址總面積為3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聚落址, 距今7600年,加樹輪校正超過8000年,是人類從游牧轉向定居到形成村落的開始,堪稱「中華第一村」。1987年至1994年間,在8000平方米范圍中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上千種,發掘了半地穴式房址55座、墓葬12個及大量的窖穴、灰坑。其中,玉玦等玉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真玉製品,被譽為「世界第一玉」;龍紋陶片把中華民族崇拜龍圖騰的歷史向前拉長了3000年,被譽為「華夏第一龍」。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因此將阜新譽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 海棠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海棠山風景區位於阜蒙縣大板鎮,地處醫巫閭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之一,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融為一體的典範。普安寺始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83),道光賜匾額,與瑞應寺並稱藏傳佛教東方中心。現保存完好的摩崖造像267尊,最高的5米,最小的僅30厘米,姿態殊異,影像傳神,鬼斧神工,曠古奇絕,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譽為中國東方「民族文化瑰寶」。由三座山峰形成的999米卧佛形象逼真,其軀幹上由裸岩組成的「壽」字線條清晰, 遒勁有力,為「東藏」名山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海棠山四季分明,風光旖旎,春賞山花,夏觀雲海,秋看紅葉,冬踏瓊雪,四時景各異,其樂俱無窮。 大清溝水庫旅遊景區 位於彰武縣境內的西北部,距縣城五十公里。與內蒙古哲里木盟庫倫旗相鄰,北與內蒙古大清溝自然保護區接壤,東與省級彰武縣清溝自然保護區相接南與彰武縣大冷鄉程溝村相連,總面積9448畝,其中水面2600畝,海拔高度為130--235之間。這條溝長幾十里,溝深五十到一百五十米,溝的波度二十到二十六度,溝底五十到一百五十米,溝頂寬二百到八百米。這條溝的源頭在內蒙古哲盟科左右旗。大清溝風景宜人,這里珍、奇、古、怪,植物奇特、景色秀麗,多年來吸引著中外遊客、專家和學者宜。大清溝四季長青,花開不斷。溝內百餘種,各種植物達七百種左右,其中木本植物百種以上。按自然分布基本形成了以水曲柳、蒙古櫟、大果榆為代表的三個植物群落。葯植物二百餘種,觀賞植物三四十種以上,一年四季花開不斷,赤橙黃綠青蘭紫真是五彩繽紛、百花齊放。如春夏開花的芍葯、百合香線菊、稠李、野玫瑰、杜娟大葯杓蘭等;碩果滿支的南蛇藤,其紅果黃萼,素有北國梅花之稱。纖維植物分布也很廣。野生果樹資源也不少,生野菜植物資源也較豐富。此外,還有猴頭、雲芝、黑木耳、磨菇等真菌山珍植物資源。 瑞應寺風景區 瑞應寺風景區位於阜蒙縣佛寺鎮,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康熙親題匾額,並封一世活佛為「大清東部蒙古老佛爺」。道光賜四世活佛行政印章,寺廟屬民800多戶,僧人3000多名,是東北地區唯一享有「政教合一」管理特權的寺廟,是清代八大國廟之一。瑞應寺三面環山,卧谷十里,大雄寶殿、大召寺、長壽塔、祈願殿、活佛宮、哲學院等藏式佛教建築群與佛寺水庫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渾然天成,是蒙古族東部地區著名的朝拜聖地,素有「小布達拉宮」美譽,民間稱「東藏」。目前,在瑞應寺持戒修行的七世活佛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僅有的六位活佛之一,每年來這里進香、請活佛摩頂祈求家庭合睦、事業騰達、親人平安的信眾絡繹不絕。 海州礦國家礦山公園風景區 海州露天煤礦2005年關閉,2006年列為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是世界上罕見的集旅遊、考察、科普於一體的工業遺產旅遊資源,也是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的新亮點。曾是「一五」時期全國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亞洲第一、世界聞名的現代化大型露天煤礦,為共和國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其電鎬作業場面先後為1954年B2郵票和1960年五元人民幣圖案,北京世紀壇300米甬道石壁上刻有海州露天礦誕生日。在一百多年的開采歷程中,海州露天礦創造了無數個中國乃至世界上的「第一」,堪稱中國現代工業活化石。置身長4公里、寬2公里、垂深350米、負海拔175米的世界上最大人工廢棄礦坑,會令人產生巨大的視覺震撼和心靈震撼。 那木斯萊自然保護區 那木斯萊又叫「那木斯蓮矮」,蒙語意為「開蓮花的泡子」。它位於彰武縣四合城鄉境內,是遼寧省彰武縣那木斯萊蓮花泡自然保護區核心部位。這里景色秀麗,尤以盛產蓮花而著稱。來此游覽,既可以飽覽大漠風光的粗獷,又能領略水鄉秀色的嫵媚,真可謂一舉兩得。登上那木斯萊管理所的二層小樓舉目遠眺,可見遠山含黛,沙丘逶迤,過渡地帶特有的自然風光盡收眼底。在綠樹白沙的懷抱中,千餘畝水面波光粼粼,猶如鑲嵌在沙海中的珠璣。當熱心的船工搖動雙槳,小木船咿咿呀呀地把你送向荷花深處,你彷彿進入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境。那一株株從微山湖引進來的紅蓮、白蓮、當地產的古蓮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或怒放、或含苞、或結蓬,千姿百態,煞是好看。 阜新「萬人坑」紅色旅遊風景區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國防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市紅色旅遊景區。位於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南山,始建於1968年,佔地2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05平方米,有死難礦工遺骨館11座、大型圖片展覽館和紀念碑各1座,是全國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形象的大型死難礦工群葬遺址。阜新 「萬人坑」形成於1936年至1945年間,日本侵略者為了掠奪阜新煤炭資源,殘酷奴役、迫害煤礦工人,造成13萬名礦工死亡,主要分葬在4處「萬人坑」,被史學家稱為「南有南京大屠殺,北有阜新『萬人坑』」。 只有這座「萬人坑」保存下來,約埋葬死難礦工4萬,是日本侵略者侵略、屠殺、殘害中國人民的歷史罪證. 張三豐故居 據明史記載:一代道教大師、武當宗師張三豐,是遼東懿州人,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距阜新縣城55公里,距阜新市區70公里。為紀念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獨創武當太極神功的道教大師,家鄉人在他的故鄉修建了張三豐仙居。 張三豐的祖父自稱是道教祖師之一張陵的後人,於宋代末年攜家眷來到遼東。其父在元太宗時曾經入仕,後來歸隱。其母就是在懿州城生活時生下了張三豐。在20世紀90年代的電視劇《少年張三豐》里,張三豐也自報家門,說自己生於遼東懿州城。 懿州城是元朝的北方重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遼代。歷史上著名的契丹蕭太後曾將此城作為陪嫁送給她的三孫女,此城也因此祥興。在元代,懿州城曾長期作為遼陽行省的行署存在。元代統治者主張儒、道、佛三教並興,該城內的三清宮就是當時北方最大的道觀。懿州城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好的遼代古城。城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土築城垣,周長4600多米。該城西、北兩面城牆遺址尚存,約高1至2米,北面城牆長約80米,西面城牆長約100米。城內另套有一座與之平行的土築城垣,早年清晰可辨,因村民取土,現在僅存100米左右長的土棱,可為懿州城曾經擴展的明證。城牆及點將台等古遺址清晰可見。 距今900多年的懿州古塔屹立在古城中,位於古城中部稍西,建於懿州遼•太平三年(1023年)。城內建有寶嚴寺等廟宇。古塔坐基周長43.72米,塔高約32米,八角13級密檐磚築佛塔,塔身八面築有龕室,內置磚雕坐佛一寺,龕室兩側除北面雕兩尊天王造像外,余之七面龕室兩側各雕脅侍一尊,上雕室蓋飛天,造型精美,是阜新地區保存最好一座佛塔,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營子鄉位於繞陽河畔。東臨彰武縣哈爾套鎮,南臨建設鎮,西臨務歡池鎮,北與平安地鎮接壤。全鄉8個行政村,39個自然屯,總人口12019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1626人,全鄉總面積11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35000畝,森林覆蓋率30%,101國道從西向東橫穿而過,交通便利。居民主要以蒙、漢、滿三個民族為主,民風純朴。 十家子瑪瑙城風景區 阜新是「中國瑪瑙之都」,瑪瑙產量佔全國70%以上,重達66噸的「阜新瑪瑙王」堪稱世界之最。阜新瑪瑙雕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巧、俏、絕特點,從三國到清末一直是宮廷貢品,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瑪瑙雕刻《水簾洞》就產自阜新。兩年一屆的「中國•阜新瑪瑙節」,雲集30多萬名海內外客商、寶玉石大師及遊客,欣賞和購買瑪瑙工藝品。十家子瑪瑙城位於阜蒙縣十家子鎮,佔地1萬平方米,是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遼寧省十大旅遊紀念品市場之一,也是全國瑪瑙加工、集散和文化中心。7大類、200多個品種、上千種樣式的瑪瑙製品遠銷海內外,是留存記憶、保健吉祥、饋贈親朋的精品。 關山風景區 關山,蒙語稱「翁因敖拉」,意為被封的神山,歷來為契丹和蒙古貞所尊崇。位於阜蒙縣大巴鎮,地處醫巫閭山最北端,總面積80平方公里,是集觀光、休閑、餐飲、娛樂、科教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關山種畜場是國家級重點種畜場、省級自然保護區,關山賓館的鹿宴、烤全羊、手把肉及新鮮蔬菜、水果均產自本地。關山歷史文化厚重,有元代的成吉思汗祠堂,唐代的點將台,現代的林彪571秘密軍事倉庫,尤以遼代肖氏皇族墓葬群最為著名,是研究遼代歷史的網路全書。早在古時,關山就以絢麗多姿的山巒美色和糜鹿成群的動物王國而成為遼代皇家獵場。國內最大的吐默特左旗旗敖包,在每年七月十三日的敖包節都吸引上萬名信眾祭拜、祈福。 烏蘭木圖山風景區 烏蘭木圖山是蒙語,漢譯為「紅木之山」,位於阜蒙縣八家子鄉,長10公里,總面積30.8平方公里,海拔831.4米,是阜新境內第一高峰。山形詭奇,怪石林立,一峰一態,一石一姿,各具特色,將軍峰昂首挺立,石椅子巧奪天工,懸空寺陡峭奇絕,三天門鬼斧神工,登山龜緩緩欲動,望天蛙栩栩如生,梨山讀畫幽美恬靜,孝女登山萬古揚名。八大窪景觀,窪窪有別,獨立成景。這里動植物種類繁多,景色優美,每年金秋十月,山上山下一片紅,十里八村聞果香。具有神功奇效的麥飯石泉水在山腳下汩汩流淌,叮咚作響,不僅滋潤著這里的花草樹木,還哺育著山下居民健康長壽,使此地成為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阜新人民公園 阜新市人民公園位於市中心區,是阜新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佔地面積24.16公頃,其中綠化面積19.19公頃,林地面積14.28公頃,水上面積1.2公頃,草坪面積2公頃,花草種植面積9000平方米,園內建有花卉觀賞區、動物觀賞區、水上活動區、休閑娛樂區、景園觀賞區、園務管理區等六個景區。公園內植被茂密,花草樹木一百餘種,是市區建園最早的公園,在市中心發揮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公園的年客流量達60餘萬人次,是阜新市人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 丁香花海 沿三塔溝風景區公路逶迤前行,在東北方向約一公里處,可以看到一座開滿紫丁香的丁香山。數百畝的丁香花海,沿舒緩的 山勢重疊而上,陽春五月,細雨蒙蒙,微風過處,遊人置身花海,相隔數里,便可聞到散發著既甜又苦的丁香花氣。撥開丁香花叢,星星落落的綉線菊點綴其間,給滿山的紫色增添一點點意外。 多功能的鬧德海水庫 彰武縣西北滿堂紅鄉北側與內蒙古接壤處,有個鬧德海水庫,這是一座東南至西北走向的鋼筋水泥建築。壩長160米,滾水壩高32米,壩底至壩頂高41.5米,壩頂寬14米。壩頂是連接遼寧、內蒙古的重要通道。
[編輯本段]阜新特產
大扁杏 1993年從河北引入,現有面積10萬畝,有1.7萬畝進入結果期,年產杏核12.5萬公斤,年產值100萬元。主要品種有龍王帽、一窩峰。龍王帽果實長扁圓形,縫合線深而明顯,果面黃色,陽面略有紅暈、肉薄,纖維多;離核,杏核,杏仁扁平,肥大,正面較圓,平均單果重23.5克,核重4.95克,仁重0.86克,果實7月中旬成熟,發育期90天左右。一窩峰杏核、仁較龍王帽小、厚,正面呈心型。大扁杏食用部分是杏仁、杏肉,營養豐富,含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及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是傳統的保健食品和醫學上的營養滋補品。 大扁杏結果早,定植後3年即可開花、結果,4—5年進入初果期,6年生後進入盛果期,每公頃可產杏仁450kg,產值可達22500元。此外,大扁杏耐乾旱、瘠薄土壤,適應性強,可改善生態環境,在阜新地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元蔥 細河區華東鎮位於阜新市東部,全鎮耕地8000畝,其中菜田2000畝。蔬菜生產在華東具有悠久歷史,是阜新市區蔬菜供應的重要基地。華東鎮自60年代從事蔬菜生產,70年代始引進元蔥生產,通過多年試種,選出以熊岳元蔥為主栽品種。它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經過多年的實踐,群眾總結出一套育苗栽培,管理的技術,使熊岳元蔥在產量、品質等方面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全鎮每年種植面積達1500畝,產量450公斤,產值400萬元,遠俏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省市,元蔥已成為華東鎮一大支柱產業,已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格局。 元蔥是一種易栽培,好管理、耐儲存的春夏菜,七月中旬收獲,在0—5℃范圍內可保存6個月,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礦物質含量較高,具含有特殊物質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等多種保健功效,味道鮮美,食用方法多種,也可做多樣食品的調味料。 紅袍杏 紅袍杏在阜新縣國華鄉已有60多年的栽培歷史,屬地方優良品種。果實近圓形,果面紅黃色,果肉桔黃色,肉質細密,含纖維少,香味濃,品質上等。平均單果重35克,最大的50克,離核,可食率達85%。紅袍杏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杏核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果實6月20日成熟,8—9成熟時,在常溫下可貯運7—9天,完熟後,可貯運5天左右。該果品遠銷吉林、黑龍江省部分大中城市,1997年曾出口新加坡。國華鄉現有紅袍杏5000畝,20萬株以上。其中結果樹面積10萬株,總產可達100萬公斤。 阜新瑪瑙 阜新瑪瑙文化積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說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瑪瑙和使用瑪瑙的人群。阜新瑪瑙加工歷史悠久,從遼代開始,阜新民間就有採集、挖掘、加工瑪瑙的生產活動。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 目前,阜新瑪瑙藝術品已形成七大系列、200多個品種、數千種款式,以「巧、俏、絕、怪、新」為典型藝術特色的「雅活」更為突出。巧:為人之靈氣,設計構思精巧,雕刻技藝精湛,可謂巧奪天工。俏: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瑪瑙天然俏色,紋理圖案及質感,所表現的人間萬物栩栩如生,逸趣天然。絕: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於自然高於自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使之成為出神入化的絕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今人拍案叫絕。怪:從作品的創意、設計、造型到技法,勇於超越古人,打破常規,鬼斧神工,使作品充滿了鮮明而獨特的個性,極富藝術想像力,使作品動人心魄。 阜新花生 阜新花生種植業近年來發展較快,現已實現向規模化和基地化方向發展。從2006年60.2萬畝猛增到今年的144.5萬畝,種植規模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全市花生產量預計達到28萬噸, 阜新花生米質好,宜食用,是南北方餐桌上的必備食品
[編輯本段]阜新美食
蒙族餡餅 蒙族餡餅是阜新地區蒙古族的一種風味麵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地特產的蕎麥面制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干烙水烹的方法製成。 明末清初,餡餅麵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經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餡細為特點,烙制後形如銅鑼,外焦里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透過餅皮可見裡面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慾。 蒙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麵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漢族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蒙族有句常話:「好吃不如餡餅」,看來餃子和餡餅是同等上乘佳品。 清溝魚宴 彰武縣境內的大清溝,水清、溝深,藻類繁多,為魚類的生息、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這里的魚,由於攝食自然食物生長而成,因此,肉質細膩,無異味,並有著天然綠色食品的美譽。大清溝盛產鯉魚、鰱魚、鯽魚、鯰魚、草魚、甲魚等30多種魚類,目前,最大的魚達40多公斤。 清溝魚宴可謂色、香、味、型樣樣俱全。糖醋魚酸里帶甜,焦汁魚甜中帶咸,干燒的棗紅色,紅燒的金黃色,溜魚片乳白色,清溝魚宴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魚鮮味美、口味純正。食用的魚均採用現吃現捕現作的方式。二是烹調技術高超。不同的魚採用不同的做法,用魚的不同部位,可做出不同口味的佳餚。三是烹調方法花樣繁多。有紅燒、干炸、糖醋、清燉、清蒸、酸辣、滑溜等20多種。 『購物去處』 阜新鑫維瑪瑙城、大商新瑪特(解放大街店,西山店)、大商千盛百貨、大世界、新天地廣場、阜新興隆大家庭、女人街(一街,二街,小女人街)、大眾步行街、金水街 阜新商貿城 花園市場 華園商廈 『美食廣場』 阜新西市場不夜城、新瑪特五樓小吃廣場、千盛一樓美食廣場、興隆大家庭五樓美食廣場
Ⅷ 贊美祖國自然風景的佳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其實很多的,只是我們的看詩的角度不同罷了,各人有各人一體會~!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望天門山李 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注釋]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2.楚江:即長江。
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迴旋向北流去。
4.回:迴旋。5.出:突出。
6.日邊:天邊。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1. 瀲灧:波光閃動的樣子。2. 空濛: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灧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
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
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作者詠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可謂所見者大。北方下雪天的風光,千萬里都是冰封雪飄,這就寫得氣魄宏大,北國即北方,千里、萬里兩句是正文即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在北方雄偉的景物要推萬里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所以先寫長城、黃河,再寫高山、高原。登高遠望,在冰封雪飄的北方,看到長城內外只是白莽莽一片,再看黃河之水,上下游已經結冰,頓時失掉滔滔滾滾的水勢。
「山舞銀蛇……試比高」這是寫北方雪後的群山和高原雪後的群山呈銀白色,山跟山綿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銀白色的蛇在舞動,在陝西和山西一帶的高原上,蓋著雪,在高處望去,象白蠟樣的象群在奔跑著。這里寫的銀蛇和蠟象的銀和蠟,都是形容雪的白。
這里更重要的是寫北方山和高原與天公比高,寫出雄偉的氣象。「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紅艷艷的太陽跟雪裹著的大地山河互相映照,格外里顯得嬌艷。
紅裝指紅太陽,素指白色的絲織品,素裹指白雪包裹土地,作者地祖國山河的贊美,除了指出雄偉的一面,也指出嬌艷的一面。寫紅日跟雪蓋的大地相映照,既雄偉又艷麗,具有氣象萬千之概,總之上純借景抒情——對祖國在好河山的熱愛。
下片寫人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人物競折腰」承上啟下過度寫出英雄人物地祖國山河懷著崇警 心情。
「惜秦皇漢武……射大雕」列舉五個英雄從物。他們。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啟居,玁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yōu)止。
憂心烈烈,載(zài)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pìn)。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mù)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kuí)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清晨,春姑娘穿著美麗的衣裳,舞著暖風,招展地笑著向我們走來,給大自然披上了新裝,使萬物顯現出無限生機.一縷縷金黃色的陽光撒向剛披上新裝的草地,陽光照耀著小草上的露珠兒,露珠兒顯得晶瑩透亮,美麗極了!……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樣乾枯炎熱,不像秋天那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樣寒冷.而春天是一個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母親,母親就像大地,母親生下我們,我們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於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來過.
哦!春雨呀,原來你跟著春姑娘一起來到大地,使大地生機勃勃,散發著清新的氣息.你靈巧的手,拔動著人們的心弦,拔動著人們美好的希望.
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隨風飛。
空中飄著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輕輕地飄揚;然後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
黃河水如同一群在狹窄的狹谷里奔騰的駿馬,擠在河灘中間那條只有五六十米寬的河道里直瀉而下。
像一顆珍珠鑲嵌在祖國西北壯美大地上的青海湖,閃耀著神話般的色彩.
淡藍色的雁歸湖靜靜地躺在綠色的環抱之中,就像是鑲嵌在一片天然翡翠上的一塊藍色寶石。
風撫弄著莊稼,時而把它吹彎,時而把它揚起,彷彿大地在進行有節奏的呼吸,那一檔檔成熟的小麥也都有了生命,風從那邊來,傳來麥穗與麥穗間的細語。
我閉緊嘴,風卻像是一隻有力的手,窒息著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時地張一張嘴。就在這一剎那,它也會往我的口腔里揚一把土,類似一個惡作劇的孩子。
二月里的春風,在白天,暖洋洋的,帶點潮濕味兒,吹在臉上,卻有點像棉花絮拂著臉上的味道;可是一到夜晚,特別是深夜,那股尖厲勁兒,真有點像剪刀呢。夜風在河灘里飄動著,沙灘里的柳樹,像喝醉了酒似的,使勁地舞動著她滿身的嫩油油的枝條。
風來了。 先是一陣陣飄飄的微風,從西北的海灘那邊沙沙地掠過來,輕輕地翻起了夜行人的衣襟,戲弄著路上的枯葉。曠野里響著一片輕微的簌簌聲。一會兒,風大了,路旁的高粱狂亂地搖擺著,樹上的枯枝克喳克喳地斷落下來。一陣可怕的嘯聲,從遠遠的曠野上響了過來,陰雲更低沉了。沉雷似乎已經沖出了烏雲的重重包圍,克啦啦啦像爆炸似的響著,從西北方向滾動過來。
盛夏的傍晚。一陣陣輕柔的和緩的小北風,飄出完達山谷,掠過牡丹江面,把果園里的香味,把大江上的波浪的清涼,一絲絲,一股股地吹送進江南岸的龍泉鎮,漸漸地,鎮子里的暴熱和喧鬧消歇了。馬路旁的白楊、垂柳,庭院中的丁香,海棠,也全從酷暑的睏倦中醒了來。清風在綠葉間簌簌流動,花香在屋檐下悄悄飄盪。一切都是愜意的,寧靜的。整個沿江排開的小城,如同一個仰面靜卧的巨人,正用它全部身心去感受晚風的恩澤,去盡享風中那淡淡的幽香和濕潤的爽意。
五月的微風,飄著道邊槐花的清芬,輕輕地吹拂著路人的面頰與發鬢,吹拂著人們的胸襟,溫柔的慰撫,有如慈母的雙手。
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的澹香,連著一息滋潤的水氣,摩挲著你的顏面,輕繞著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的愉快……
山風卷著松濤,像海洋的狂瀾似的,帶著嚇人的聲浪,從遠處荷荷地滾來,一陣陣地刮著崖頭刮著樹,打著板壁打著門,發出怖人的巨響。有時且揚起尖銳的悲嗚,像是山中的妖怪在外巡遊一般。
廬山的風,自是風,不挾灰,也不帶塵。它撫摸著行人的皮膚,不熱亦不冷,稍微有點涼絲絲的,總像是北國的秋風。尤其是當人漫步林中,最能感覺到它的輕柔、潔凈、清爽、沁人心脾,梳人靈魂。
好厲害的風啊!
它活像個失去了理智的瘋子,在這寬闊的庭院中顛顛撲撲,亂碰亂撞。它時而把地上的柴草碎葉旋捲起來,忽地扔到東邊,忽地拋到西邊,忽地卷上高空飛舞,又忽地推到一個牆旮旯里不動了。
窗前的老榆樹,被風一刮,搖搖晃晃,枝丫掃著屋檐,發出唰啦啦唰啦啦的響聲。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麼嫵媚,夏那麼火熱,冬那麼含蓄。
秋,收獲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冬一樣迷人。
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
1、我的祖國,大河奔騰,浩盪的洪流沖過歷史翻卷的漩渦,激流勇進,洗刷百年污濁,驚濤駭浪拍擊峽谷湧起過多少命運的顛簸。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美孕育了瑰麗的傳統文化,大漠收殘陽,明月醉荷花,廣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還在熠熠閃爍。我的祖國,人民勤勞,五十六個民族相濡以沫,東方神韻的精彩,人文風貌的風流,千古流傳著多少美麗動人的傳說。
2、像巨龍般騰越在崇山峻嶺、沙漠戈壁的長城,是由城關、城牆、敵台、烽火台等構成的,是我國古代各地和各民族統治集團間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它是兩三千年來,由各族人民反復多次修築而成的,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和堅強意志,成為我國古代文明中的一項光輝燦爛的瑰寶。
3、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雲彌漫,環觀群 峰,雲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雲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4、遠處安詳的駱駝山靜卧在綠樹煙雨間;南面深沉的象鼻山在雨中巋然不動,仍在暢飲灕江水;西面的老人峰須眉畢現,頭巾在舞弄雨絲;而近處的伏波山,正玉立於碧水縈回的灕江之濱,彷彿一位輕紗拂面的仙女,是那樣的神奇、秀美和迷人。啊!桂林的每一座山都是一幅清新的畫,一首朦朧的詩,一支悠揚的歌!
5、最美的風景是鼓浪嶼的自然交響。鼓浪嶼之景,縱沒有「角聲滿天秋色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般的悲愴,卻也含帶著「大江東去浪淘盡」一樣的豪氣。這塊千百年來經大海沖刷的旖旎小島上,有挺拔的榕樹,與天齊壽;有屹立不倒的鄭成功,意氣風發;有風華絕代的歐式庭院,俏麗不減當年。
6、最美的風景是外婆家的小橋流水。逢到暑假,最快意的事便是坐著烏篷船,聆聽搖櫓聲聲,細數水波瀲灧,拋開心中的思緒,融入這水天一色的和諧。黃昏時分,晚霞便在天邊揮毫潑墨,灑下小鎮上難得的豪情。仲夏時分,荷花開始肆無忌憚,小池裡滿眼都是粉紅。陽光意有所動,滿腔詩情,不禁吟誦起「映日荷花別樣紅」這般美輪美奐的佳句。
7、我的家鄉桂林,山清水秀,連天上的神象也到此喝水。因為山形酷似一頭伸著鼻子喝水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山」。象鼻長180米,寬100米,山體佔地1.3萬平方米。它神奇壯觀,形神兼備,象腳之間造就的水簾洞如同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月水」奇景。象鼻山是桂林的象徵,桂林的城徽。
8、水,那麼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麼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恆。
這是一篇有關於描寫大自然的佳句 描寫自然風光佳句的文章,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5、春雨連綿,灑在院里的梧桐樹上,沙沙沙像音樂家輕輕拔動琴弦,又像蠶寶寶在悄悄吞食桑葉.6、冬天來了!冬像一位愛干凈的小女孩兒,渾身雪白,連幕布也由金黃而變得雪白了.冬戴著雪白的絨帽,渾身穿著白色的絨衣褲,腳上著一雙白皮靴,就像一個可愛的白絨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揮著雪花向大地飛舞,去清除那裡的污垢.雪花們順從地聽從冬的指揮,舞動著美麗的六角形身體,飄落在大地上.不一會兒,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7、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8、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9、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10、近了,近了,我已聽到春天的腳步聲了,這一切都報告著春天的到來,我整個心都飄了出去,飄到那鮮艷的花兒上,飄到那油綠的草地上.追答:春天的江南是美麗的,風很柔和,空氣很清新,太陽很溫暖;大田裡的麥苗像一片海,星羅棋布的村莊是不沉的舟,縱橫交錯的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邊的柳枝吐了嫩芽,蘆葦邊鑽出來放時透青了;河道里平靜的水,從冬天的素凈中蘇醒過來,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最先是朝陽的山坡處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黃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潤著泥土,浸濕了去年的草植;被雪蓋著過了冬眠的草根蘇醒復活過來,漸漸地倔強有力地推去陳舊的草植爛葉,奮力地生長起來。在同時,往年秋天隨風搖落下來的草木種子,也被濕土裹住,在草殖著根須,爭取它們的生命。
今年的節氣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們還很弱;蝶兒可是一出世就那麼挺拔。好像世界確是甜蜜可喜的。
天上只有三四塊不大也不笨重的白雲,燕兒們給白雲上釘小黑了子玩呢。大自然在春天曾經顯得俏麗、歡樂,像一個眺用將來的姑娘;草地變成金色,秋天的花朵露出它們蒼白的花瓣,雛菊現在很少用白色的眼睛截破草地,色調轉為濃重,陽光已經傾斜,讓橙黃色的和倏忽的微光,讓長的閃亮的痕跡溜進樹林裡面,這些痕跡象向你告別的婦人的拖在地上的袍子一樣,很快就過去了。
當春間二三月,輕隨微微的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因的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時,那些小燕子,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人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萬里晴空,陽光燦爛。
春姑娘曬得都眯縫起眼睛來了。那嫩綠的新葉,那田野的薄霧輕煙,象她的衣衫。
隨著她春意的步伐,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簡直要頂著腳站出來啦。
正如名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這壯麗的土地,這昂揚的中華奏曲,熱血揚溢,如此奇麗雄壯!
1. 哪一個國家有如此之多的秀麗風景?哪一個國家的土地上存在著這樣群山綿延,江河蜿轉的壯麗版圖?唯我中華,唯有我壯麗的中華!我愛我的祖國!
2. 中國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巍峨的昆侖,高聳雲霄的珠穆朗瑪峰;奔騰不息的長江,浩瀚無垠的青海湖……給這幅畫卷添彩的,還有藍天和大地。
3. 祖國白雲在天空中變化著,演繹著自然界最精彩的「魔術」。
4. 它屹立在中國的西方,像一個堅守崗位的哨兵,在最高峰眺望著祖國大地。
5. 美麗的灕江、浩瀚的青海湖……也在祖國這片沃土上展現出他們的風采,他們展顯的,是大自然那聲聲不息的活力啊!
6. 祖國文化燦爛,祖國人才輩出,但是祖國的風光秀麗確是別具一格,數不勝數。那綿亘蜿蜒的萬里長城,那遼闊無垠的元,那別具一格的江南水鄉…….
7. 每次我去旅遊是看見了名山秀水,我不經贊嘆道:「祖國山水,如此多嬌!」
8. 祖國的美景啊,形成了一幅神器美麗的燦爛畫卷!我愛祖國的景秀山河,更愛美麗富饒和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