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穿內衣戴頭盔,美國女子橄欖球比賽服,為什麼設計成這樣
眾所周知,橄欖球是一項身體對抗極其激烈的競技體育,這項運動對球員身體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在NBA與橄欖球圈子有這么一句話,打橄欖球沒人要的球員都去NBA了,並且依靠身體條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2. 世界上有哪些名人或明星是阿森納球迷
我說的以下的人全部都是阿森納的球迷
周恩來
周恩來在1976年(78歲)逝世的時候,鏡報頭條是「阿森納失去了一位支持者」。在這篇文章的生平簡介里,我們知道周恩來曾在倫敦度過了許多年,並且追隨阿森納隊。
卡斯特羅
在93/94賽季客場對陣馬賽的比賽里,卡斯特羅出現在法國,並聲稱即便自己的安全得不到充分保證,他還是不惜一切的觀看自己自從1970/71賽季雙冠王時便一直支持的阿森納的比賽!!
Edward Heath
這個有些令人疑惑。他本來一直在這個名單里,直到他說他根本沒有聽說過溫格!
不過1999年7月15日的鏡報上寫道「前總理大臣Edward Heath告訴鏡報,『作為一個一生都支持阿森納的球迷,我認為所有頂級球會都應該在足總杯比賽里盡全力。』」
這很令人費解,不過他還是回到名單中,盡管他不知道誰是我們的主教練。
彭定康(Chris Patten)
前保守黨主席、最後一任香港港督。曾在廣播里宣稱「我死去時也是一名阿森納球迷」
本-拉登(Osama Bin Laden)
雖然原文把他歸在罪犯類,不過我覺得還是政治類更合適……
Aleksander Kwasniewski (波蘭總統,1974年在倫敦工作的時候成為了槍手球迷)
Brian Mawhinney (前保守黨主席)
Michael Portillo
Kate Hoey
Chris Smith
Labour MP for Islington & Finsbury (Sec. of State, Dept of National Heritage).
Stephen Twigg
Labour MP for Enfield Southgate。
Steve Hitchins議員
Islington議會領導人,Alex James的教子(Hitchins的父親經常和阿森納的傳奇球星一起打高爾夫)
Joe Trotter議員 (Islington市長)
Rupert Perry議員 (前Islington市長)
Iain Coleman
Labour MP for Fulham (被前助理Dominic McElroy批評為把阿森納的比賽放在工作之上)
Jeremy Corbyn
MP for Islington, North. Both a Labour MP and a Socialist.
Olof Palme (瑞典前總理大臣,1986年被刺殺)
John Greenaway MP
Shadow (Tory) Sports Minister.
John Bercow
Shadow Home Office minister, 保守黨的「後起之秀」
皇室成員
伊麗莎白女皇,女皇的媽媽(Denis Compton的忠實球迷,沒錯,是真的)
King Olav V of Norway (前挪威國王,可惜已去世,我們的忠實球迷)
Prince Harry (王子哈里,經常能在東看台看到他)
體育界
薩利文(Ronnie O'Sullivan)
斯諾克世界冠軍。曾經有人說他是熱刺球迷。不過在他為衛冕斯諾克冠軍熱身時,他說得很明白(自己是阿森納球迷)。因為在他應該全神貫注於斯諾克的時候,他說他無法抑制對阿森納奪取雙冠王的喜悅。
Darren Ferguson
沒錯,阿萊士-弗格森的兒子!!
Audley Harrison
2000年奧運會拳擊冠軍
約翰松(Lennart Johansson)
歐足聯主席,國際足聯主席一職的競爭者
大英扎吉(Filippo Inzaghi)
接受BBC采訪時承認自己是阿森納球迷。
Vladimir Kramnik, 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2001年7月在斯坦福橋和電腦對弈的比賽前,記者采訪時問他喜不喜歡足球,他的回答是「是的」,他喜歡英超聯賽。之後被問到是不是喜歡切爾西,他說「不是,我非常支持阿森納!」
Henry Cooper
我們一直把他當作西漢姆球迷。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他女兒是阿森納球迷。據說她開的咖啡館里擺滿了阿森納的各種紀念品。Henry Cooper也經常出現在海布里看台上。
Ferenc Puskas
「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自己在海布里長大,這是我唯一鍾愛的俱樂部——阿森納。」
Alf Inge Haaland
Frankie Dettori
當被問到他在一天中破紀錄的7次勝利後有什麼感受,他說他唯一高興的就是那一天阿森納贏了!
老雷德克納普(Harry Redknapp)
雷德克納普在小時候是阿森納球迷。所以當他兒子每每表示自己的夢想就是為阿森納效力時我們絲毫也不驚訝。
Jan Molby
「阿森納過去是,現在也是我最喜歡的球隊。我小時候在丹麥就是阿森納球迷……我喜歡Liam Brady……他就是個天才。」(1999年6月環宇足球雜志)
Henrik Larsen
這個拉爾森是1992年和Johnny Jensen一起贏得歐洲杯的那一個。
Damon Hill
一級方程式車手(他父親好像也是阿森納球迷)
Tony McCoy
馬術冠軍(我們知道,弗格森對馬很有興趣……)。對於弗格森,他說:「看見他過來和我敬酒我知道我麻煩來了。我告訴他阿森納一定會在下次遇見曼聯的時候取勝,結果他聳聳肩走開了。」
Daley Thompson
Michael Watson (拳擊手)
Justin Edinburgh
Rod Laver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選手之一)
Greg Rusedski (英加混血的網球明星)
Kelly Holmes (奧運會英雄)
Mark Ramprakash
Stuart Barnes (英式橄欖球隊員)
Johnny Herbert (一級方程式車手)
Mark Blundell (一級方程式車手)
Martin Offiah
英式橄欖球聯賽明星,為曼聯電視台工作!?hmmmmm.....
Kit Symons (一度很誘人的轉會目標)
Warren Barton
Lee Hodges (Barnet前鋒)
Stuart Nethercott
Andy Impey (那麼幹嘛還在對我們的時候進了2個球!)
Roland Butcher
Frank Warren (拳擊運動的推動者)
Karren Brady
Gary Mason (拳擊手)
Jim McDonnell (拳擊手)
Suzanne Dando
Trish Johnson
前女子高爾夫選手。習慣在比賽時穿著阿森納的休閑衫(被評論為「不合時宜的穿著」)!
Jamie Spence (高爾夫選手)
Vinny Pazienza (拳擊手)
Jim Staples (愛爾蘭橄欖球後衛)
Neil Tovey (非洲國家杯得主的隊長)
Phil Tufnell
Danny Granville (足球運動員,效力過切爾西,曼城)
Tony Kay (前埃佛頓球員?)
Matthew Fleming
Giuliano Grazioli (Stevenage Borough前鋒)
Nigel Payne
Jason Euell, and Carl Cort
Chris Armstrong (托特納姆「前鋒」)
Jovo Bosancic (Barnsley)
Francois Pienaar
1995年橄欖球世界盃冠軍隊隊長。
Gifton Noel Williams (Watford前鋒)
Thomas Castaniede (法國橄欖球球星)
Alfie Burden
斯諾克選手。孩童時代曾經是阿森納青訓營一員,腿部骨折後改了行。在海布里接受BBC采訪時,頭戴一頂阿森納的帽子。
Danny Cadamarteri
Tim Henman
Kevin Phillips (南安普敦前鋒)
John Regis
奧運會跳高運動員。Cyrille的堂弟
Chris Okoh (拳擊手)
Danny Williams (重量級拳手)
Adrian Dodson (超重量級拳手)
Takaloo (愛爾蘭出生的拳擊手。輕量級比賽冠軍)
Mickey Stewart (英格蘭板球隊選手)
凱文-坎貝爾(Kevin Campbell)
前阿森納前鋒。在2001年埃佛頓(那時他已經轉會埃佛頓)對陣阿森納之前說:「我依舊是阿森納球迷。我現在為埃佛頓效力,但是我每周都會收到阿森納球迷的來信祝我好運,但這周例外。我能有今天都離不開阿森納工作人員以及所有我身邊的人的幫助,我永遠不會忘記阿森納的球迷。阿森納是一所學院,他們總能制定出最高的標准。」
Phillippe St Andre
法國橄欖球明星。溫格的忠實球迷。
Mike McFarlane OBE
跳遠與動員,1982英聯邦運動會200米金牌得主。
Stephen Kabba
年輕的水晶宮前鋒。
Bjarte Engen Vik
北歐滑雪選手,多次獲得世界冠軍。他說:「我在5歲的時候就有了阿森納的球衣。……。如果讓我選擇做一個阿森納的球員還是做一個滑雪運動員,我會選擇做一名槍手。」
哈坎-蘇克(Hakan Sukur)
土耳其前鋒。
Ian Poulter
職業高爾夫選手。在他的高爾夫球鞋上面印著阿森納隊徽(而且是老隊徽!),以及他的名字。
Willie Ryan
馬術選手。在衣服上綉著阿森納的大炮。
David Felgate
網球教練,前戴維斯杯選手。在溫布爾登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是阿森納球迷。
Keith Brewer
職業撞球選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選手。
Tim Sherwood
前布萊克本球員,作風暴力。轉會托特納姆讓阿森納球迷對他恨之入骨。一直在阿森納球迷名單以及非阿森納球迷名單里徘徊。曾經在一次采訪里聲明自己很高興成為熱刺球員,因此我們把他除名了。
後來他的一位好友說:「他是一個忠實的槍手迷!!在Thomas, Rocky的年代(80年代末)他經常在看台上看球……這幾年在他家庭聚會上我總能看見他穿著阿森納的T恤。」
Tim在球場下是一個很好的人,他的家人都是阿森納球迷。所以他又回到這份名單里。
音樂界
Elvis
貓王……
Dido
多家報紙都提到過她是一個忠實的阿森納球迷。坎貝爾的前任女友。
Chris Lowe (PSB)
John Lydon
Martin Ling
Martin Gore
傳說Dave Gahan (Depeche Mode)是一位阿森納球迷,但是樂隊里的成員Martin Gore證實不是這樣。不過Martin Gore本人卻是一位絕對的阿森納球迷。在樂隊演出和阿森納比賽沖突的時候,大家經常看到他在舞台上查看阿森納的最新比分。
Roger Taylor
女王樂隊(Queen)的鼓手。2001年足總杯決賽出現在貴賓包廂。
Sacha Distel
在接受德國雜志「Der Spiegel」采訪時說:「我很高興自己是名法國人,如果有人問我我最喜歡的法國球隊是什麼,我會回答說——阿森納。」
John Williams
SKY樂隊成員。
Dame Alicia Markova
傳奇性的芭蕾舞演員。1910年生於芬斯伯里公園(倫敦),在小時候經常觀看阿森納的比賽。
Casino Steel (真名是Stein Groven)
Lisa L'Anson
廣播1台的DJ,。
Tony Hadley (Spandau Ballet)
The Kemps (Gary and Martin,Spandau)
John Keeble (Spandau)
Marc Almond
Roger Waters (ex Floyd)
Andrew Ridgeley (WHAM!樂隊的另一個成員)
Buster Bloodvessel
Michelle Gayle
女演員轉型的歌手。在節目里公然的表現出對阿森納的支持。
Ray Davies (the Kinks)
Dave Davies (ditto)
Angus Young (ACDC)
Roger Daltrey (The Who)
Tippa Irie (瑞歌舞明星)
Shovel
M people的打擊樂手
Leroy Thornhill (The Prodigy )
Tony Cad Robinson
Aswad的貝司手
Graham (Blur樂隊)
Alex (Blur樂隊)
Skin
Skunk Anansie的性感的,令人恐懼的主唱。
Gavin Rossdale (Bush主唱)
Crispian Mills (Kula Shaker主唱)
Blak Twang
1998年Mobo獎有史以來第1位獲得最佳hiphop藝人的英國人。在他的錄影帶里充滿阿森納2002賽季的主場隊服。
Clem Cattini
龍卷風樂隊的鼓手(一曲「Telstar」在60年代拿下歌曲榜冠軍)
Corey
「毀壞」(Damage)樂隊。他們的專輯中的第一支單曲永遠是一場阿森納比賽的評論。
Aled Jones
Pete Tong
頂級的DJ,古怪的老頭子
Judge Jules (又一位DJ)
Jimmy Ray (流行歌手)
Ultimate Kaos
他們的一盤錄影帶就是在海布里附近排的。
DJ Disciple
一流的美國家庭DJ。
Matthew Good
前Matthew Good樂隊成員。如今已解散,他成立了一個新樂隊。Matthew Good樂隊的標志就是仿照阿森納隊徽設計的,他們的網站直接有阿森納官網的聯接,他的新樂隊網站也一樣。
Rachel Stevens (S Club 7 樂隊成員)
Bradley McIntosh (S Club 7 樂隊成員)
Paul (S Club 7)
Sharleen Spiteri
Texas樂隊的歌手,亨利的妻子。
Black Crowes的鼓手
Rollo of Faithless (Dido的兄弟)
Mark Nevin
Nicole Appleton (「聖女」(All Saints)樂隊成員)
Neil Finn
歌手。據說他的一張專輯名字叫做「一比零」,以此表達對阿森納的喜愛。(當年1-0主義的阿森納……)
Tall Paul(舞曲DJ)
James 'Sterling' Moss (DJ)
Gilles Peterson (DJ)
當被問到「如果你可以殺人並且逍遙法外,你會殺誰?」他的回答是:「Tim Sherwood。(因為對維埃拉的飛鏟
Damien Harris (Midfield General)
Wookie
"Garage" 的成員。
Midway Still
Steve Earle
鄉村歌手。
Chris Shiflett
Foo Fighters的吉他手。在錄制唱片時穿著阿森納的T恤。在他的一盤錄影帶里也是如此。
Samantha Mumba
愛爾蘭R&B歌手及影星。2001-2002賽季在看台上頭戴阿森納的帽子觀看比賽(阿森納客場對曼聯),在維爾托的進球後她像導彈一樣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Jason Perry
Eddie Grant
在回到蓋亞那以前,他說唯一會懷念的就是阿森納和熱刺的比賽。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他也表示自己支持阿森納。
宗教
George Carey (Canterbury大主教)
Jonathan Sacks (猶太教首腦)
罪犯()
John Gotti
Gambinos頭目。 每月都會收到阿森納隊刊。
Ronnie Biggs
著名的火車大盜
Mad Frankie Fraser
支持阿森納,那麼還不是太瘋……
Reg Dudley
所謂的「軀體殺手」
Dave Courtney
前倫敦強盜,據說是Vinne Jones電影角色的原形。暢銷自傳「停車,我要下去」一書的作者,並在他的最新作品「瘋狂的精神病人」中提到了自己的槍手情結。
Charlie Kray
Roger Levitt
Levit集團的所有者。臭名昭著的騙子。
Robert Maxwell
我肯定我讀到過他關於他足球野心方面的話:控制他所支持的球隊——阿森納!注意,這是罪犯的板塊……
科學家
Robert Winston教授
試管授精方法的先驅
其他
Lord Marshall of Knightsbridge
Tim Angel
「Angels & Bermans" 的服裝供應商。英國電影協會主席
Karen Millen
流行設計師
Erling Kagge
挪威探險家,第一個獨自到達南極點的人。
Nick Scheele
福特汽車執行總裁。住在底特律,不過生於Essex.
還有憂郁王子凱文科斯特納
影星代米摩爾
3. 講一個女生在男生隊里打橄欖球的,有誰知道是哪部片子嗎
足球尤物 She's the Man(2006)
少女薇歐拉(阿曼達·貝尼斯)長相青春可人,笑起來也殺傷力一片,可漂亮的她卻是個瘋狂足球迷。但該死的學校居然砍掉了女生足球項目,教練也不許薇歐拉進男子隊伍,她只能在家悶悶不樂。這時,本該去新學校報到的雙胞胎弟弟賽巴斯蒂安卻決定離家出走兩個星期,去倫敦追求自己的音樂夢。
薇歐拉突然靈機一動,為什麼不代替身材相似的弟弟報名呢,何況弟弟學校的足球隊正是自己以前足球隊的最強敵手!足球的吸引力加小小的復仇心態,心動不如行動,造型師一番打扮,薇歐拉果然報名成功!但一切可沒她想像的容易,住進男生宿舍的她要保持不穿幫簡直太困難了!更讓薇歐拉不知所措的是,她居然愛上了英俊室友杜克(錢寧·塔圖姆)。
大帥哥一心把她當成知心兄弟,薇歐拉更第一個知曉了杜克喜歡學校最漂亮的奧莉維亞的消息。還以為事情不會更糟,她卻發現大美女奧莉維亞喜歡上了有點書獃子氣的賽巴斯蒂安,當然,也就是自己!誰讓女扮男裝的薇歐拉完全符合大美女完美情人的條件——敏感而又善解人意。壞事一籮筐而來,不僅塞巴斯蒂安的前女友莫妮卡來湊熱鬧,連弟弟賽巴斯蒂安也居然提前回來了,偏偏這傻弟弟還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經被佔用了……
4. 女人橄欖球聯盟什麼時候打 哪個電視台能看見 求解!!!
現行的賽季是從每年的九月到一月,和NFL一致,決賽放在NFL「超級碗」的半場時間。每周的時間是星期五晚上開賽,還不知道哪個電視台能看到。可以在網路裡面或者是谷歌裡面輸入LFL搜索視頻,可以看到一些視頻,不過也就看個稀奇,多看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去看WNNF,自己搜索WNNL就知道了。請給分
身穿性感火辣運動服的美女們在一塊路邊的草地上訓練,她們拿著橄欖球橫沖直撞,不時還會有一點走光的跡象。這就是美國「內衣橄欖球大聯盟」西雅圖迷霧隊首日訓練的情景,50多名風格迥異的美女使出了渾身解數,只為能夠爭取到一個參賽的名額。
廣告招聘上百美女蜂擁而至
「內衣大聯盟」此前只是在超級碗比賽前進行「墊場」的比賽,但在2008年8月內衣大聯盟正式推出聯賽,而且將此前的6支球隊擴充到了10支,因此這四支新軍就必須要進行人員的擴充。
西雅圖迷霧隊在網站上登出了廣告,專門招募想要參加比賽的美女進行試訓。廣告上要求參加試訓的女孩子們必須要穿著性感,但又不能只穿著內衣出場;另外,參加試訓的美女們還必須是西雅圖的居民。
這條廣告吸引了上百名美女前往參加試訓,但由於參加橄欖球比賽對於體能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最終只有50人參加了試訓。這50名美女不僅是體能過人,而且青春靚麗,就連現場的西雅圖迷霧主帥都頻頻點頭,對姑娘們的表現表示了滿意。而在訓練地附近的建築工人也被美女吸引過來,坐在草地旁駐足觀賞。
漂亮性感球隊選秀目標明確
在應征的美女當中,球隊將選出12名主力以及幾名替補。由於在應征之時,只考察姑娘們的身體素質以及相貌等外在條件,因此這些美女們的工作可謂是五花八門,從現代舞演員、街頭表演者到私人體能教練,只要是跟運動或者舞蹈沾上一點邊的都來參加了試訓。
西雅圖迷霧隊主帥公布了12人的主力名單,替補名單將在隨後進行公布,這就意味著姑娘們必須開始參加各種不同的訓練。除了體能以及橄欖球技巧訓練之外,她們還將接受許多理論的教育,甚至她們使用的書籍也是大學橄欖球課所使用的。
「這項運動非常的性感,但這只是外表上的東西。我們需要做的是以激烈的比賽吸引觀眾們的目光,這樣球迷們才會真正的尊重我們。」34歲的米歇爾這樣說道,「因此,女孩們不僅要漂亮和性感,還需要動感十足,這才是真正的魅力。當然,作為橄欖球運動員,足夠的知識也非常重要。我們必須重視這一點。」
2004年NFL總決賽(即「超級碗」),中場休息時兩支分別名叫洛杉磯夢之隊和紐約快樂隊的名模橄欖球隊打了第一場7對7內衣橄欖球賽,即「內衣碗」。這群姑娘們向觀眾們展示了緊綳的身體,強悍的鏟球動作和漂亮的內衣。許多男性觀眾發出感嘆,原來橄欖球比賽也可以如此性感!
當時的「內衣碗」通過福克斯有線電視預付費收看,標價19.95美元。轉播商預計能賣出400萬戶,但發售僅一周客戶就超過了這個數字。這項中場秀從2003年就開始預熱,快樂隊隊長、前《體育畫報》泳裝模特愛沃霍特拋下一句:「想看,去買票吧
之後「內衣碗」作為「超級碗」中場的固定節目一直進行到2007年。2009年「內衣碗」升級為LFL,原本擔心受經濟危機影響無法按時開賽,最後事實證明美女、內衣和橄欖球組合的誘惑無人可擋。
2009年,美國女子內衣橄欖球大聯盟(簡稱LFL)正式誕生,聯盟由來自洛杉磯、達拉斯、菲尼克斯、西雅圖、聖地亞哥、芝加哥、邁阿密、坦帕、亞特蘭大和新英格蘭的10支球隊組成,球隊選拔隊員時不求最壯只求最靚,球員清一色的性感美女。每場比賽都引來大批球迷到場觀戰,比賽火爆程度絲毫不亞於NFL。
內衣橄欖球聯盟(Lingerie Football League)的賽事於2009年開賽,該聯盟由10支女球員球隊組成,每支隊伍上場7人。隊員被要求身穿運動胸罩和極短的運動褲上場比賽。因此場上球員身體碰撞後,發出的並非往日橄欖球賽場上雄性的吼叫,而是充滿女性魅惑的「嬌嗔」。
捷克「內衣碗」
不帶護具貼身肉搏
2月底,捷克繼美國「內衣碗杯」賽之後,也在國內舉辦了一場首屆性感英式橄欖球賽,兩隊美女選手在首都布拉格的Tipsport球場閃亮開場。同樣的身材火辣,同樣的性感迷人,內衣美女相比美國女子的「內衣碗」美式橄欖球,捷克少女們幾乎不佩戴護具,英式橄欖球美女們近身肉搏,更令觀
眾看得熱血賁張。
首場比賽效果不錯,大約吸引了6000名觀眾到現場觀戰,其中不乏女性觀眾。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性感美女橄欖球賽還會在捷克的其他城市巡迴比賽,最後返回布拉格。
5. 美國女子橄欖球員穿內衣比賽,設計特別引熱議:為什麼這樣設計
橄欖球在國外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比賽非常的激烈,並且經常需要進行身體接觸,所以橄欖球運動員都有著極強的身體素質,美式橄欖球還衍生出了女子橄欖球運動員穿內衣參加比賽,這樣的設計引起了熱議: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其中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經濟危機導致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下滑的狀況,內衣橄欖球比賽在推廣上也變得力不從心,管理層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多的問題,現在留下來能正常經營的球隊只剩下了四支。每一件事物出現都有它的道理,女子內衣橄欖球比賽也曾風靡一時,祝願它未來有好的發展。
6. 美國有沒有女子冰球和橄欖球職業聯賽
一:美國內衣美式足球聯盟,也稱美國內衣橄欖球聯賽,英文簡稱是LFL。成立於2008年10月12日,10支球隊的球員將只穿內衣褲、頭盔和護肩作賽,LFL聲稱要和標榜陽剛的NFL來搶收視率大餅。以身材火辣的美女和超性感的內衣做為號召,內衣美式足球始於2004年,當時是超級杯中場休息的串場付費節目,甫推出就引發不小的爭議。但是宣傳效果非常好,就成為每年超級杯的固定串場節目,2008年正式成立聯盟。
二:美國NCAA女子冰球聯賽屬於大學性質的聯賽並非職業聯賽。NCAA中包括了很多體育種類的的美國高校體育聯賽 NCAA美國大學體育總會)它是主管全美大學體育事務的組織,總部設於印地安納波利斯,其主管學校以四年制大學為主;社區學院或二年制專科學院 由主管,四年制小型學院則由NAIA主管。
NCAA共設24個比賽項目,其中球類運動13項,非球類運動11項
球類運動1.美式足球(美式橄欖球,Football)
2.棒球(Baseball)
3.足球(Soccer)
4.冰球(Hockey)
5.網球(Tennis)
6.排球(Volleyball)
7.高爾夫球(Golf)
8.籃球(Basketball)
9. 曲棍球(Field Hockey)
10.長曲棍球(Lacrosse)
11.壘球(Softball)
12.水球(Water polo)
13.保齡球(Bowling)
非球類運動14.室外田徑(Outdoor Track&Field)
15.室內田徑(Indoor Track&Field)
16.擊劍(Fencing)
17.摔跤(Wrestling)
18.拳擊(Boxing)
19.體操(Gymnastics)
20. 步槍(Rifle)
21.穿越國家(Cross country)
23.賽艇(Rowing)
24.滑雪(Skiing)
華裔女子的資料:朱慧雯(Julie Chu)
朱慧雯(英語:Julie Chu)於1982年3月13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市,畢業於哈佛大學,是美國著名的華裔女子冰球運動員,是現任美國國家女子冰球隊隊長,曾獲得過3枚冬奧會獎牌、4枚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金牌和5枚世錦賽銀牌、並且2次獲得全美女子冰球聯賽冠軍。2007年獲得了頒給全美女子冰球頂尖球員的特殊榮譽獎項「巴蒂·卡茲麥爾獎」。
7. 英式橄欖球講解大全
英式橄欖球運動2009年進入奧運會,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但在中國,英式橄欖球還是一項剛開展不久的新興運動.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式橄欖球講解,歡迎閱讀!
英式橄欖球講解:
橄欖球運動起源於英國,原名拉格比足球,簡稱拉格比(Rugby)。因球形似橄欖,在中國稱為“橄欖球”。英式橄欖球可分為聯合會式橄欖球(Rugby Union)和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兩大陣營,一般意義上的英式橄欖球是指聯合會式橄欖球(Rugby Union)。
最高的的榮譽有:在Rugby School還樹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This stone commemorates the exploit of William Webb Ellis.” “此碑紀念W·W·埃利斯的勇敢行動”。甚至連Rugby football的最高榮譽,Rugby World Cup的獎杯也是以Webb Ellis命名,稱為Webb Ellis Cup。
英式橄欖球的歷史起源:
拉格比是英國中部的一座城市,那裡有一所拉格比學校是橄欖球運動的誕生地。
據傳說,在1823年的時候,該學校舉行了一次足球比賽,當時比賽十分的激烈,其中有一個名叫威廉·韋伯·埃利斯(William Webb Ellis)的16歲的小男孩,因為比分落後,情急之下,他竟然抱起地上的球就向對方的球門跑去。以後再學校的足球比賽中,抱球跑的情況經常發生。雖然在當時這個舉動違反了足球的規定,卻給人們一個新的啟示,這種抱球跑的現象,給比賽增加了激烈競爭的對抗氣氛,時間一長也就被人們接受了,成為一種合法的動作。就這樣,一項新的,有利於身體全面發展,具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橄欖球運動,逐漸地從足球運動中派生出來了。
後來的歷史學家經過仔細考證,發現這個故事純屬子虛烏有,但是傳說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已經深入人心。這樣在英格蘭誕生了拉格比足球(Rugby Football),在英國及英聯邦地區,漸漸推廣,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方愛好運動人口的興趣,19世紀末流傳到北美和大洋洲後又產生了很多變種。於是一項對於身體全面發展具有很高鍛煉價值的新的運動項目——橄欖球,就從足球運動中派生出來了。
英式橄欖球的演變:
橄欖球起源
拉格比本是英國中部的一座城市,市中拉格比學校是橄欖球運動的誕生地。這所學校里立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此碑紀念W·W·埃利斯的勇敢行動”。據說,在1823年該校學生埃利斯在一次足球賽中,因踢球失誤,情急之下抱球就跑,引得其他球員紛紛效仿,這雖是犯規動作,卻給人以新的啟示。
1876年足總成立後為了把原來的足球與其它足球運動區分開來,稱之為Association Football(聯合足球),這個名字讀起來很拗口,所以簡稱為Soccer。
經過澳大利亞人的改良,英式橄欖球逐漸演變出澳式橄欖球。澳大利亞本土,熱愛橄欖球運動的人不在少數。
流行於愛爾蘭的蓋爾式足球,雖為獨立發展產生,而且使用圓形球,但與橄欖球運動有幾分相似,也常會被拿來作比較。
美式橄欖球
橄欖球運動由英國傳入美國。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東部經常舉行一種類似足球的比賽,參賽者只要把球踢過對方的得分線即得分。參賽球隊隊員多達30人,有時更多。由於這種美式橄欖球最初只許用腳踢,故取名FOOTBALL,即足球之意,沿用至今,有人仍把這種橄欖球稱為美式足球。
1880年,美國對橄欖球比賽方式進行了改革,規定每方隊員11人,其中後衛4人、前
鋒7人,有替補隊員。比賽分4節,每節15分鍾,第1、2節之間和第3、4節之間,各休息2分鍾,第2、3節之間休息20分鍾。比賽在長120碼、寬160英尺的場地上進行。端線前10碼處各設一球門線,兩條球門線之間距離為100碼,球門設於端線正中,體制與英式橄欖球相同。美式橄欖球用球較英式橄欖球略小些,球長11至11.5英寸,橢圓的長軸為28至28.5英寸,短軸為21.25至21.5英寸,重14至15英兩。
比賽時,隊員帶球至對方球門前的得分區觸地得6分;還可以再踢一次定位球,如踢出的定位球越過對方球門橫木,還可以再得1分,其它情況射門均得3分;持球隊員被守方擠出端線,守方得2分。當帶球隊員4次被對方摔倒而未能前進10碼時,改由對方並列開球。
美式橄欖球運動競爭激烈,動作粗野,為防止受傷,參賽運動員要戴頭盔、肩墊、肘墊、臀墊、膝墊、股墊、護手、護脛等護具。
美國大專院校橄欖球運動開展早,人才輩出,1876年,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四所大學組成了美國第一個大專院校橄欖球聯盟。美國六百多所大專院校橄欖球隊分屬60個橄欖球聯盟。美國職業橄欖球運動興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參賽者一場比賽可掙得600美元。在金錢引誘下,許多大專院校主力隊員畢業後便進入職業隊。各職業隊隊員不得參加業余隊比賽。各職業隊組織都歸屬在全國橄欖球聯盟。該聯盟下屬一些聯合會和賽區,各賽區獲勝者爭奪全國職業橄欖球賽冠軍。
英式橄欖球的規則:
英式橄欖球(Rugby)。英式橄欖球可分為兩大陣營:聯合會式橄欖球(Rugby Union)和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一般意義上的英式橄欖球是指聯合會式橄欖球(Rugby Union)
裁判
每場比賽有3名裁判員,1名主裁判員負責執行規則,掌握比賽和計時;2名邊線裁判員各管1條邊線,當球或持球人出界時舉旗向主裁判示意。
球場規格及比賽用球
比賽場地長160碼(1碼=0.9144米 ),寬75碼,兩球門線相距110碼,端線距球門線25碼,兩線之間為端區。球門兩根門柱相距18 英尺(5.64 米);橫木離地面10英尺(3.048米);球門柱高出橫木1英尺(0.3048米)以上。球為橢圓形,狀似橄欖,球長11~11 英寸(27.94~29.21厘米),縱周長30~31英寸(76.2~78.7厘米),橫周長24~25 英寸(60.96 ~64.77厘米),球重13 ~15盎司(382.72~425.24克)。
英式橄欖球的球門像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H,兩個門柱相距5.64米,在離地3米處有一個橫梁。射門時,球只有通過兩個門柱之間,而且飛躍橫梁(over an opponents' cross bar),進球才算有效。
時間及得分規則
進行一場英式橄欖球比賽需要80分鍾,只有上下兩個半場,半場之間休息10分鍾。每隊有15個參賽隊員,前鋒8個、後衛7個。
觸地得分是Rugby中得分最高的方式:當進攻隊員攻入防守方的得分區內持球觸地,“達陣”得5分,英文叫Try。
除了Touch(觸地得分)是用手得分,其它的3種得分方式Conversion kick(追加射門), Penalty kick(罰踢射門), dropped-kick(落踢射門),都是要靠腳來射門得分的。追加射門,進球得2分;罰踢射門,進球得3分;落踢射門,進球得3分。
比賽結束時,以得分多的隊獲勝。
開球
比賽開始或得分後,按規則踢出的第一個球。英式橄欖球開球規定為:每半場開始,由開球隊員在中線中點處作定踢;一方得分後,由另一方在中線中點處或在該點後方作落踢。開球方的隊員必須站在球的後方,對方隊員必須站在本方半場的10碼線後,所踢出的球要越過對方的10碼線。
基本進攻
比賽開始時在中線踢定位球開球。開球隊的隊員應站在中線後面,防守隊的隊員應站在本方 10碼線的後面;守方隊員必須在開球隊員將球踢過10碼線之後,方能搶球。每次得分後,由對方在中線重新開球,繼續比賽。規則規定,傳球時,不得向前傳,只能回傳或橫傳。攻方隊員超越持球隊員接球時判越位,由對方隊員在越位地點罰踢任意球。常用的傳球方法是雙手低手傳球。持球隊員受到對方沖搶或攔抱不能前進時,球必須立即撒手,不得再向同隊隊員傳球。已被持球隊員撒手的球,雙方隊員都可爭搶。比賽中不得沖撞或阻擋不持球隊員。對持球隊員可以採用抓、抱、摔等方法阻礙其前進,並可進行合法沖撞,但只許以肩撞肩,不得沖撞胸前或背後。踢人、打人和絆人為重要犯規。犯規後由對方隊員在犯規地點罰踢任意球。次要犯規則在犯規地點對陣爭球。
越位
指隊員處在不可參與比賽而且容易犯規的位置上。英式橄欖球比賽判定越位的規則是:在比賽的一般狀態下中,無球的進攻隊員處在帶球者或踢球者的前方即為越位;在司克欄、冒爾、勒克以及爭邊球時,隊員若逗留或前進到特定的越位線前面時即為越位,判給對方一次罰踢。美式橄欖球比賽判定越位的規則是:每次對陣進攻,當球放在地上時,任何隊員只要越過爭球線,即為越位;踢任意球時,同隊隊員超過限制線也為越位,判犯規隊後退1.525米。
得分
隊員在對方得分區內持球觸地,或隊員射門時球從球門架橫木之上及兩球門柱之間穿過即為得分。英式橄欖球得分的形式為:持球觸地得5分,稱作達陣。達陣後,得分隊還可以在通過達陣點與球門線垂直的假想線上定踢射門一次,射中得2分;因一方犯規而獲得的罰踢射門以及在比賽進行中的落踢射門,射中得3分。美式橄欖球得分的形式為:持球觸地達陣得6分;達陣後定踢射門,射中得1分;比賽進行中射中得3分;在對方得分區內,把對方逼成死球,算作安全得分,得2分。
爭球
對陣爭球時,各方出3名前鋒隊員,並肩各站成一橫排,面對面躬身互相頂肩,中間形成一條通道,其他前鋒隊員分別站在後面,後排隊員用肩頂住前鋒隊員的臀部,組成3、2、3或3、4、1陣形。然後,由犯規隊的對方隊員在對陣一側1碼外,用雙手低手將球拋入通道,不得有利於本隊。當球拋入通道時,前排的3對前鋒隊員互相抗擠,爭相踢球給本方前衛或後衛隊員,前衛和後衛隊員必須等候前鋒將球踢回後,方可移動。罰踢
英式橄欖球運動比賽規則。指發生犯規後給予不犯規隊的一種踢球。可採用任何一種踢球形式。可將球踢向任何方向,或將球踢出後再去獲得球。還可向裁判員表示將罰踢改為攻踢球門。但射門必須採用定踢或落踢的形式。罰踢時,同隊隊員必須在球的後方,對方隊員必須退到離球10米遠且平行於球門線的地方或球門線上。
出界
球出界時由對方隊員在球出界地點拋球入場。雙方前鋒隊員在距邊線5~15碼之間,面對邊線各排成一縱隊,兩隊相距2英尺(0.6096米)。當拋球隊員拋球到他們頭上時,雙方隊員跳起爭球,爭球時既可將球接住,也可將球拍擊給本隊隊員。英式橄欖球的協會組織:
1839年以後,這項運動在劍橋等大學逐漸開展起來,並相繼成立了格拉比俱樂部。1871年正式成立了英式橄欖球協會,經常進行比賽,此後,英式橄欖球很快傳入了歐美國家。1890年,建立了國際橄欖球組織,1906年,在法國舉行了國際橄欖球比賽。自此以後,英式橄欖球運動,在不少國家都開展起來了,並不斷不發生變化,許多國家都創造出了適合自己國家的橄欖球運動,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現今世界上,有94個之多的國家流行橄欖球運動,國際最高的組織機構是國際橄欖球理事會(I·R·B),它是由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士四個國內協會加上紐西蘭、澳大利亞和南非三個國外協會所組成的;它的主要任務在於制定橄欖球比賽規則以及橄欖球運動的開展政策。
8. 赫敏現實中跟誰結婚了
截止2021年6月,赫敏在現實中並沒有結婚。
赫敏是她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的角色,她的真名是: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代表作有哈利波特、壁花少年、美女與野獸等,艾瑪·沃特森,感情經歷豐富,被曝光過交往過很多男友,最終都無疾而終,她還是未婚姑娘。
情感經歷:
2006年,第一位男友TOM,橄欖球運動員;
2007年,第二位男友是皇家戲劇學院的同學格斯·威洛比,很低調的結束了戀情;
2008年,第三位男友是切爾西鑽石的繼承人弗朗西斯·布列;
2009年,第四位男友是個英國金融家傑·巴里摩爾;
2009年,第五位男友是搖滾樂隊的鼓手,是艾瑪的布朗大學同學拉斐爾;
2010年,第六位男友是個廣告模特,也是樂隊主唱喬治·克雷格;
2011年,第七位男友是美國演員約翰尼·西蒙斯,兩人因戲生情。
2012年,第八位男友是牛津高材生威爾·亞當莫維茲,兩人交往了快兩年。
2014年,第九位男友是牛津大學橄欖球運動員馬修·詹尼。
2015年,第十位男友美國男演員羅伯托·阿奎爾,兩人曾共同出演《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2016年,第十一位男友William是矽谷某科技公司高管。
2017年,第十二位男友是寇德·歐沃斯崔,兩人正式公開戀情到結束戀情只用了短短六個月的時間。
近期,艾瑪·沃特森交往了新男友,這名男子名叫作里奧·亞歷山大·羅賓頓(Leo Alexander Robinton),是一名來自美國加州的企業主。兩人現在感情穩定,十分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