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小美女觀音像

小美女觀音像

發布時間:2022-09-01 18:10:46

❶ 觀音塑像前站立的一對童男童女有何來歷

觀音菩薩身邊還有兩個童子,男孩叫做善財童子,女孩叫做龍女。

善財童子是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只因頑劣不遜,阻擋了唐僧取經之路,紅孩兒雖然只是個小孩,但是身上法寶無數,三昧真火更是讓孫悟空無法抵擋,無奈之下孫悟空只好求菩薩現身,最終觀世音收服了紅孩兒,從此就成為了善財童子,專心在菩薩身邊修煉。

女童的身份在佛經之中就有所記載,是第十九天之娑竭羅龍的女兒,雖然沒有善財童子的知名大,但在佛經之中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存在。

龍女小時候非常聰明,8歲的時候文殊菩薩前去龍宮之中講佛,她聽了一會後,突然頓悟,於是就前往靈山拜見佛祖,隨後就以肉身成佛,這樣的速度,可見悟性之高。

要成佛必須就得歷經磨難,比如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歷經無數劫難才領悟到佛教的真諦,而唐僧經過9次轉世,歷經百次劫難才最終封佛,但是龍女僅僅只是聽過一次講經,片刻之間就成佛,那時她才8歲,這樣的速度也是讓人感慨。

成佛之後,龍女在法華會上一舉成名,隨後感嘆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的宏大志願,於是甘心成為童女身,協助菩薩一起幫助世人,也因此成為了菩薩身邊的右近侍,和紅孩兒一起輔佐觀世音。

(1)小美女觀音像擴展閱讀:

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之子,外號聖嬰大王,住在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是他的乳名。他使用一桿丈八火尖槍,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口裡吐火,他的鼻子會噴煙,十分了得,經常與人赤腳打鬥。

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用狂風捲走唐僧,和孫悟空大戰,假扮觀音菩薩騙擒豬八戒。孫悟空一時難以降服,幸虧觀音菩薩感知他們師徒有難,特意來降服紅孩兒,用玉凈瓶的甘露熄滅了三昧真火。

給紅孩兒戴上金手鐲,最終收服了紅孩兒,跟在觀音菩薩的身邊做了善財童子,最終成了正果。

龍女拜觀音

觀音菩薩身邊的女童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Sagara-nagaraja)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遂去靈鷲山禮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

佛經記述她是婆竭羅龍王的小女兒,是法華會上的有名人物。龍女自幼智慧通達,八歲時已善根成熟,在法華會上當眾示現成佛。為輔助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龍女又由佛身示現為童女身,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右近侍。

善財與龍女出現在四川大足石窟的以觀音為主像的雕刻群組之中,有紀年的共有三處:石門山第六號窟(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北塔第八號窟(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及北山第一三六號窟(南宋高宗紹興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 )。

❷ 河北這座雕像,魯迅贊她為「最美觀音」,是翹著二郎腿的觀音嗎

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你都可能見過佛和觀音菩薩。在佛教中,佛、觀音是佛教的象徵,寺院內供奉的佛、觀音造像既庄嚴又神聖。人們很難看到雕刻技術非常粗糙的佛像和觀音造像,我們也很難看到形狀獨特的觀音造像和佛像。即使有奇怪的觀音像在民間流傳,也沒有人能找到交叉著雙腿的觀音像。事實上,河南省石家莊市就有一座觀音像,雙腿交叉,表情逼真,吸引了大量遊客。

位於龍興寺的觀音,有1500多年的歷史。從隋朝到宋朝,龍興寺發展迅速,宋代達到鼎盛時期。趙匡胤曾下令,3000名工匠花了4年時間才建成高19.2米的菩薩。大慈悲菩薩自建成以來,已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我們不可小看這菩薩像。無論我們從哪裡看觀音像,你都會看到觀音像的眼睛。甘陰的親切形象,似乎在與你長談。有人說,她交叉雙腿是為了在長時間的交談中感到舒服,而不是因為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動作而僵硬。

除了梁思成,中國著名作家魯迅也稱贊了倒坐觀音。魯迅有機會看到觀音的畫面,感覺中國精湛的雕刻技術得到了體現。同時,魯迅也稱這尊觀音像是最美的觀音。如今,龍興的倒裝觀音是寺廟里最受歡迎的佛像之一,並繼續成為一個穩定的旅遊景點,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盤腿觀音嗎?在河北這座雕像中,魯迅稱贊她為「最美的觀音」。

❸ 水月觀音像的作品賞析

這幀紙本的中堂國畫,寬七十五厘米,高一百六十六厘米,供奉在小客堂正中的一座雕刻精細、裝飾美觀的木龕內。兩旁有傳為宋徽宗趙佶畫的白鸚鵡、元代趙子昂畫的五馬圖、明代文徵明畫的山水、破山和尚寫的草書、清代王文治寫的行書、張船山畫的蜂猴(封侯)等。張大千畫的水月觀音菩薩,頭飾珠翠、身披纓絡,衣帶飄逸,露臂跣腳,斜倚岩石,怡然自得,凝視著水中的月影。如果沒有身後顯現的靈光,天空飄浮的祥雲、旁邊陳放的楊枝凈瓶,你一定還以為畫的是一位雍容華貴、眉目傳情的唐代美女呢!這幀畫的顏料設色十分考究。除纓絡、珠寶及衣帶、山石線條使用金色描繪外,其餘是用硃砂、石青、石綠、石黃等礦物顏料點染。所以,這幀畫四十年來毫不減色,鮮艷耀目,色彩如新。
水月觀音像來源於敦煌壁畫。一九四一年夏,大千先生不辭辛勞,帶領弟子們赴甘肅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處臨摹古代壁畫,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大千先生在成都舉辦畫展,展出他多年來心血凝聚的佳作。這幀水月觀音像,被繪畫界和參觀者公認為是他臨摹敦煌壁畫中最有神韻的一幅,紛紛為之傾倒、陶醉。因此,達官顯貴、古董商人和字畫收藏家們爭出巨金購買,相持不下。當時的省教育廳長郭有守只得請示省政府主席張群。張群最後同意由新都縣買下,放置在寶光寺內,這場風波才算平息。於是,新都縣長出面,縣中的「邦人仕女」們出錢,以一百石米的價格買回這幀畫,並請著名書畫家姚石倩先生題跋,記其原委。跋語有雲:「張君大千,蜀人而擅畫,名於一代。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作畫展於成都。有水月觀音一幀,是其一生傑作,計值百萬……」。

❹ 觀音一共有幾種,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

1、楊柳觀音(佛身):右手持楊柳,踞坐岩上,手持凈瓶。

2、龍頭觀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3、持經觀音(聲聞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

4、圓光觀音(梵王身):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

5、游戲觀音(帝釋身):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

6、白衣觀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

7、蓮卧觀音(天大將軍身):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觀音之小王身。

8、瀧見觀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9、施葯觀音(毗沙門身):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10、魚籃觀音(小王身):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

11、德王觀音(長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於臍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

12、水月觀音(居士身):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

13、一葉觀音(宰官身),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宰官。

14、青頸觀音(婆羅門身):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葯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卅三身中佛身

15、威德觀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天大將軍身

16、延命觀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17、眾寶觀音(優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卅身中之長者。

18、岩戶觀音(優婆姨身):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19、能靜觀音(長者婦女身):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20、阿耨觀音(居士婦女身):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21、阿摩提觀音(宰官婦女身):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卅身中之毗沙門身

22、葉衣觀音(婆羅門婦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卅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23、琉璃觀音(童男身):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24、多羅尊觀音(童女身):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25、蛤蜊觀音(天身):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

26、六時觀音(龍身):作居士裝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27、普悲觀音(夜叉身):衣端受風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28、馬郎婦觀音(乾闥婆身):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29、合掌觀音(阿修羅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30、一如觀音(迦樓羅身):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

31、不二觀音(緊那羅身):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執金剛身。

32、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33、瀝水觀音(執金剛神身):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4)小美女觀音像擴展閱讀

觀音菩薩在中國的傳入與發展: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魏晉時期,觀音菩薩是隨著魏晉時期凈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凈土宗的信仰是稱名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凈土即西方極樂世界。魏晉時期社會的動亂是造成這種信仰盛行的社會現實根源。哀鴻遍野、苦難深重的動亂社會,更促使人們信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在印度佛教龐大的佛菩薩王國里,中國民眾很快選擇了觀音菩薩,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廣大民眾祈望有一位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的救世主。

在頻生的天災人禍面前,束手無策、陷於失望甚至絕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這樣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基辛說:「宗教強化了人類應付人生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即死亡、疾病、飢荒、洪水、失敗等等。在遭逢悲劇、焦慮和危機之時,宗教可以撫慰人類的心理,給予安全感和生命意義,因為這個世界從自然主義的立場而言,充滿了不可預料、反復無常和意外的悲劇。」中國民眾信仰觀音菩薩原因即在於此。但是,中國民眾接受印度的佛菩薩卻又並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為中國菩薩。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音形象逐漸發生重大變化。

這個變化就是,觀音入主中國初期,觀音還是以「偉丈夫」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國早期觀音造像,例如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的木雕,觀音都是以男子漢形象出現,嘴唇上還有兩撇小鬍子。後來,特別是唐宋以後,觀音完全變為女菩薩,而且是非常秀美嫵媚的女菩薩。

中國佛教對觀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現在編造觀音菩薩的新的身世,這就是廣泛流傳的觀音為妙善公主說。印度的男觀音變成了西域興林國妙庄王的三公主。這種女觀音身世說,最早見於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以此為藍本,還陸續出現了《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觀音得道》等一大批觀音故事書。這些觀音故事的廣泛流傳,深入人心,致使中國化的女觀音菩薩,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觀音菩薩。

❺ 觀音菩薩的化身像

一、楊柳觀音(佛身):右手持楊柳,踞坐岩上,手持凈瓶。 ­ ­二、龍頭觀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三、持經觀音(聲聞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四、圓光觀音(梵王身):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五、游戲觀音(帝釋身):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與普門品中「或被惡人受,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相應­­­­六、白衣觀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七、蓮卧觀音(天大將軍身):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觀音之小王身。 ­­­­八、瀧見觀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九、施葯觀音(毗沙門身):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十、魚籃觀音(小王身):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漁籃即馬郎婦觀音故事很生動。原陝西民風悍凶,不知有三寶。元和十二年忽有一孤身美女提籃賣魚,人皆競欲娶之。女子說:有一夕能誦《普門品》者,可歸,早晨有廿余能誦徹。女子再授《金剛般若》,至晨能背者猶十人,續再授《法華經》全帙,給三天期限,結果獨有馬氏子能。馬郎迎娶後女子即稱病,須臾便死,體且爛壞。瘞埋後數日,一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啟開視之,唯見黃金鎖子骨。老僧說此為觀音大士,憫汝悲障重,垂方便示化。此後陝西地方誦經者益多。宋黃庭堅《觀音贊》說:「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十一、德王觀音(長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於臍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十二、水月觀音(居士身):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十三、一葉觀音(宰官身),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宰官。 ­­­­十四、青頸觀音(婆羅門身):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葯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卅三身中佛身。 ­­­­­十五、威德觀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天大將軍身。 ­­­­­十六、延命觀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十七、眾寶觀音(優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卅身中之長者。 ­­­­­十八、岩戶觀音(優婆姨身):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九、能靜觀音(長者婦女身):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二十、阿耨觀音(居士婦女身):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二十一、阿摩提觀音(宰官婦女身):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卅身中之毗沙門身。­­­­二十二、葉衣觀音(婆羅門婦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卅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二十三、琉璃觀音(童男身):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二十四、多羅尊觀音(童女身):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二十五、蛤蜊觀音(天身):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據《觀音慈林集》卷下載,唐文宗一向極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進貢為口實,大加收括民財,致怨聲載道。觀音聞知後為解救眾生,變為蛤蜊,示現於皇宮的廚房。文宗見後驚奇,請終南山恆政禪師致問,乃知觀音化現教示,即下旨停罷貢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觀音殿,沿海漁民額手稱慶,家家奉供,稱為蛤蜊觀音。 ­­­­­二十六、六時觀音(龍身):作居士裝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二十七、普悲觀音(夜叉身):衣端受風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二十八、馬郎婦觀音(乾闥婆身):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二十九、合掌觀音(阿修羅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三十、一如觀音(迦樓羅身):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普門品中有:「雲雷鼓掣電,降雹澎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配圖的經本多畫有雷電降電與觀音埸面­­­­­­三十一、不二觀音(緊那羅身):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執金剛身。 ­­­­三十二、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三十三、瀝水觀音(執金剛神身):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

❻ 觀音都是女的嗎

觀世音菩薩本來是超出六道不在五行的菩薩,可以隨時化生成男人、或女人、或小孩、或老人或總統、或乞丐等等無數形象,來到我們中間,救苦救難。
在印度、尼泊爾、西藏、泰國等地區,觀音菩薩像多是男人塑像,我國內地則多為女人塑像,但也有男觀音像。
所以你家供奉的男面相觀音菩薩很正常。

❼ 國內最風流觀音,因坐姿成網紅,她的坐姿到底怎麼了

一、改變了坐姿

我們在這座觀音廟中可以看到觀音的坐姿不是在蓮花台上,而是一隻腳捲曲,另一隻腳自然垂下垂,這樣看上去是特別悠閑自然的,所以說因為這樣的一個坐姿才成了網紅,人們認為這樣的觀音坐姿也是一個必然好看的樣子,因為這樣也能顯示出特別的悠閑,不是那麼的庄嚴。



我們在很多的寺廟當中都看到了,觀音或者是一些神像的存在,稍微的改變一下讓我們也會回味無窮的,所以說很多的旅遊景點能夠吸引很多遊客,也是因為一些不同的變化,才能讓遊客們更加的喜歡到這里來旅遊,我們在旅遊的時候一定要放鬆心情,讓自己的身心得到緩解,才能讓我們在每一個地方更加的留戀往返。

❽ 三十三種觀音叫什麼名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貎,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區別。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數,則仍應與《普門品》、《楞嚴經》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此類觀音各相之間也不是嚴格區別,很多特徵並不是唯一的,有些觀音像圖既可作此解,亦可為彼說。據載清代卓峰曾繪出三十三觀音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延寶七年鶴州筆《觀音變相》繪藝很美。
1、楊柳觀音:右手持楊柳,踞坐岩上,手持凈瓶。
2、龍頭觀音: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3、持經觀音:箕坐岩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
4、圓光觀音: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
5、游戲觀音: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與《普門品》中「或被惡人受,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相應。
6、白衣觀音: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
7、蓮卧觀音: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三十三觀音之小王身。
8、瀧見觀音:在高山倚岩而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9、施葯觀音: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10、魚籃觀音: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遇羅剎鬼,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11、德王觀音:趺坐岩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手臍前,表三十三身之梵王。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
12、水月觀音: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三十三身炎辟支佛。
13、一葉觀音: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宰官。
14、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葯傳世害人而呑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佛身。
15、威德觀音:箕坐岩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天大將軍身。
16、延命觀音: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17、眾寶觀音: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之長者。
18、岩戶觀音: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19、能靜觀音: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20、阿耨觀音: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洲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21、阿麽提觀音:常乘白獅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門身。
22、葉衣觀音: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23、琉璃觀音: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自在天身。
24、多羅尊觀音: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為密宗所奉。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25、蛤蜊觀音: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緣出唐文宗食蛤,遇觀音現於其中的故事,也釋為表三十三身中菩薩身。
26、六時觀音:作居士裝束。表三十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27、普悲觀音:衣端受風立像。表三十三身之大自在天身。
28、馬郞婦觀音: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29、合掌觀音: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30、一如觀音: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普門品》中有:「雲雷鼓掣電,降雹澎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配圖的經本多畫有雷電降電與觀音場面。
31、不二觀音: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三十三身之執金剛身。
32、持蓮觀音: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三十三身之童男童女身。
33、灑水觀音: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❾ 番禺蓮花山中的望海觀音

蓮花山望海觀音寶像,是港澳知名人士何厚鏵先生倡議,何賢社會福利基金會率先捐資、各方善者襄助建造的,於1994年10月23日建成開光。觀音寶像總高度為40.88米,用120噸青銅鑄成,外貼純金180兩,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 2000年7月寶像重塑金身,經大師灑凈上供更為璀璨奪目,氣勢恢宏。 觀音寶像正對東南18度,她庄嚴而又慈祥地望著浩瀚的獅子洋,望著珠三角大地,她日夜佑護著這方土地和百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望海觀音深得人們崇敬。每逢初一、十五、觀音誕以及重大節日的晚上,觀音寶像和整個觀音聖境都會放出萬道金光,照耀方圓數十里,真一個霞披獅海、光澤南天的神聖境界。 東面遠望,空闊無邊,這就是獅子洋,洋面輪船穿梭、漁帆點點,好一個蟹嶼螺洲,碧波萬頃的壯觀景象啊!中外遊客無不在此留連,深深吸上幾口清新的空氣,飽覽珠江口的美麗風光。 觀 音 閣 觀音閣,是望海觀音的配套工程,於1997年10月20日(農歷九月十九日觀音誕)落成。觀音閣是大型仿古單體建築,三層,面闊七間開,有外廊,建築面積3872平方米,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營造。觀音閣雄偉莊重,氣勢恢宏,古色古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觀音文化場館。 在工藝方面,整個建築用料精良,作工精細,獨具風格。閣中所有木雕,包括門窗、斗拱、神龕、供案等都是用名貴的紅木製作;地磚是專門研製的仿古階磚;所用的青磚,全部是經過水磨的真正的古磚,磚縫不大於三毫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閣內3362個天花井藻和數百條橫梁的彩繪,都是用手工繪制的,一個井藻,就要一個畫工仰卧四天才能描繪出來。可見,這個工程的確是非同凡響的仿古建築的成功之作。 觀音閣宏大的殿堂內,收藏的玉雕、木雕、鑄銅、彩瓷各種造型的觀音聖像共一千尊,計有主觀音像兩座——13米高的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觀音像和2.5米高的漢白玉正觀音像,一至三層樓兩側分別是木雕觀音像、鑄銅箔金觀音像和彩瓷觀音像,每層各18尊像。 50多種造型的觀音小瓷像900多尊,浮雕觀音像40多個。因此,觀音閣是名副其實的「千佛閣」。觀音閣的外廊是獅子洋畔最好的觀景台,珠江口風光、觀音閣花園、朝聖亭、放生池、竹林等等可以盡覽無遺。飛閣流丹,水天一色,綠草如茵,的確又是一番景象。

閱讀全文

與小美女觀音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7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8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5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49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30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7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4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5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1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3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2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6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2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