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古代四大美女,貂蟬為什麼也會列在其中
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本占星學書籍《開元占經》中曾引用史書所雲「刁蟬」其人其事
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四川省行政學院胡邦煒認為,在有些稗官野史中稱貂蟬乃關羽之妾,但是否如此還需要考證,封建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和貂蟬自身「侍妾」的地位決定正史不可能有詳載。
「貂蟬有無其人史無明載。」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孫家洲先是客觀陳述了歷史學上的定論。他又說:但是在《呂布傳》里,的確記載了呂布與董卓侍女有染的史實——「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而董卓怒刺呂布的史實也是見之於《呂布傳》的——「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把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由此可知,貂蟬這個人物也可能不是杜撰出來,而是史來有之,由於她的身份地位相當卑賤,所以可能只以「侍婢」一筆帶過。
另有學者周士琦發現,唐代開元年間的一本占星學書籍《開元占經》中曾引用史書所雲「刁蟬」其人其事。《開元占經》(此書今尚傳世,近年有新的印本)卷三十三:「熒惑犯須女。占注雲:《漢書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刁蟬以惑其君。』」遺憾的是《漢書通志》一書今已不存。
■木芝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
西施與范蠡歸隱西湖,老有所終;王昭君出塞,為睦鄰邦客死他鄉,內蒙草原上至今「青冢」猶存;楊貴妃因兵變被唐明皇賜死於馬嵬坡,歸宿問題在史書上均有根據。除貂蟬之外的三大美人都芳魂雖歸,青冢猶存,惟獨貂蟬生死兩茫茫,一縷香魂不知歸附於何處。
從考古方面來考察,到底能不能獲得貂蟬是否在歷史上存在過的痕跡呢?
學者孟繁仁先生告訴筆者,他經過考證找到了貂蟬的故里:
貂蟬故里在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傳說,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
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里,老死後就埋在這里。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台,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成都北郊居民、68歲的老人曾興發據稱也曾收藏過貂蟬墓碑
而由成都市民提供的一條線索更是立時震動史學界——成都北郊曾發現貂蟬墓葬。
線索提供者是成都北郊某文化站一位姓代的幹部。據他介紹,1971年,當地修一條鐵路支線時,曾挖出一個很大的墓穴,墓中挖出兩塊大碑,一塊隸書,一塊篆書。據碑文記載,這個墓穴的主人就是貂蟬。
而成都北郊居民、68歲的老人曾興發據稱也曾收藏過貂蟬墓碑。
他回憶說,1971年5月的一天,成都鐵路局某工程隊某分隊在這一帶修路,推土機在工作中突然掉進了一個長約8米、寬約6米、深有4米左右的大坑裡。工程隊當時來了20多個工人,說把坑挖成斜坡,好把推土機弄出來。挖著挖著,有人驚奇地發現坑四周都是彩色壁畫、圖畫,還有一些像老虎和其它說不出名字的動物圖案。接著挖出了兩塊合在一起的墓碑,有人說這肯定是古墓。工程隊就叫人把坑圍了起來,重新認真地挖。據他介紹,好像最先挖到了南邊的墳頭上,坑裡有兩扇紅沙石的石門,約有8厘米厚,分別是閘門和正門。進門後是一個廳,後來坑裡還挖出一段人的小腿骨、一綹頭發,他老伴還在坑裡發現一塊33厘米長、兩指寬的「銅片片」,在水裡擦洗一陣就干凈了,很亮。最後由於坑裡沒有挖出更多的東西,又沒有人說要保護,墓坑填滿後,鐵路就修了起來。兩塊墓碑挖出來後,曾興發說自己將隸書的那塊推回了家,該碑約80厘米見方,厚約6厘米,碑石青灰色,有50多公斤重,篆書那塊後來被村裡的娃娃打爛了,幾年後隸書那塊也被人拿走了。
曾興發老人還帶領記者們到當年的墓坑原址。在成都火車東站的貨場外,一個數條鐵路並排延伸的地方,老人告訴記者這是鐵路的編組線,他指著其中一段說:「這塊地方就是當年挖出碑的地方,現在離地面也只不過有幾米深。」曾興發老人所說的墓坑處,只是幾條鐵路線中的一條,不時有機頭穿梭,對貨物進行編組。
另據成都市38中學的退休歷史教師林耀青稱,他當年也曾親眼目睹此碑。他認為此碑可能是貂蟬長女之碑。他記得碑文中寫了墓葬地址為「華陽縣集賢鄉永寧里黃土坡……」。碑上刻著「夫人乃貂蟬之長女也,隨先夫人入蜀」以及「貂蟬,王允歌伎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等字樣。據林耀青介紹,當年古碑出土時,許多機務段的工人也都圍著看,他還給在場的幾十個人把碑文念了一遍。後來此碑被曾興發老人弄回家收藏,也確有其事。
這些曾經目睹和收藏貂蟬墓碑的成都市民都不相信「貂蟬虛構」說。
「貂蟬墓葬在成都」的消息傳出,立即引起有關研究專家關注。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四川省行政學院胡邦煒教授稱這一消息是「石破天驚」。他表示,從考古學的觀點出發,實物證據是標准,但從社會學與民俗學的角度去看,人證也是一種證據。貂蟬墓碑在成都出現過,顯然不是捏造。他認為歷史上應該有貂蟬其人的存在。對貂蟬是暮年入川,還是死後葬於蜀的說法,胡教授認為,兩種可能性都存在。在有些稗官野史中稱貂蟬乃關羽之妾,如果是這樣,隨關羽入蜀就有可能了。
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文史雜志》編審李殿元談起貂蟬時說,「貂蟬既然作為歷史人物可能存在,史料記載中又無確切下落,流落四川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她是呂布之妻,呂布被殺後,她不可能在中原再呆下去,最大可能就是找個隱蔽的地方埋名隱姓,當時的四川應是最理想的地方。」(
❷ 花中的四君子分別代表古代四大美女中的哪一位
梅,竹,蘭,菊,稱之為:歲寒四友,四大美女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蘭配昭君,昭君出塞好比「蘭生幽谷,無人自芳」; 梅配貂蟬,貂蟬拜月和梅頗有寒意;西施配竹,都有品質、操守,謙虛而剛毅之精神;楊貴妃羞花之色配菊,在於深秋百花凋落時,還可以傲霜雪而開放之。
❸ 四大美女誰最美
最喜歡王昭君。因為昭君基本沒缺點了。王昭君楊冪版也很美
西施(沉魚)
王昭君(落雁)
貂蟬(閉月)
楊玉環(羞花)
四大美人的缺陷與彌補:
楊貴妃狐臭,發明了花瓣浴
西施腳大,發明了長裙
王昭君削肩,發明了披肩
貂蟬耳朵小,發明了大耳環
來自網友紅瀟的詩
昭君冢·卷香簾
花香愜意飄如煙,月下人兒愁難眠。
黑暗罩得煙氣冷,昭君欲泣不表情。
畫圖難識娟容顏,白蓮一株美比仙。
後宮佳人萬萬千,卻是昭君出身賤。
畫師一氣改容顏,元帝撩畫甩一邊。
昭君怨恨同誰訴?冰雪嬌容為誰姝?
世人只聞昭君艷,嬌羞怯怯只等閑。
幸爾匈奴求美人,只望昭君便出神。
佳人芸芸不忍放,昭君一出壓眾芳。
元帝一見昭君面,撩來圖案仔細看。
昭君本是貌兒嫣,畫中昭君丑萬千。
元帝自悔看圖案,未料昭君如此娟。
風蕭蕭兮落水情,元帝目送昭君行。
朔漠罩得人眼迷,昭君回望空尋覓。
環佩叮叮空中鳴,一江春水未曾停。
天生麗質潔如玉,為國出塞嫁單於。
人生如夢空感慨,芙蓉一株命不該。
世人唯喜昭君行,不曉芙蓉落淚情。
再度回首望長安,迷離夢幻罩縷煙。
遙望胡月涼如水,多想回國撫故園。
孤獨一人空悲泣,月兒圓圓人不圓。
牽戀故國惟上書,未料成帝令從俗。
怨恨獨在曲中生,琵琶一聲千古情。
人在匈奴心在漢,思戀折得人心寒。
一汪素淚看紅塵,獨自倚窗思鄉人。
剛毅潔氣空外現,柔情如水無人見。
塵風迎盡昭君淚,情擲沸水人憔悴。
淘盡繁華欲輕生,枉添閑愁再難逢。
遺恨未盡空幽怨,葬死胡沙情滿天。
落纓獨撲芳魂冢,徒任凄涼卷香簾。
❹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銀幣
王昭君銀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於1992年發行的中國傑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九組中的一枚,其背面圖案選取了昭君出塞場景。王昭君紀念銀幣為圓形精製銀幣,含純銀22克,直徑36毫米,面額5元,成色90%,發行量為30000枚,由沈陽造幣廠鑄造。其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並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王昭君懷抱琵琶造像,背景飾以宮女儀仗、匈奴人、駱駝及中國長城,環刊王昭君及其生卒年份字樣,並刊面額。
❺ 十字綉中有沒有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圖案
有的 現在很多十字綉店都有賣(還可以買已經綉好了的成品)我是重慶的 像成都 廣州 四川這些地方都是有的啊 只要你仔細找找 說不定在超市都能買著``
❻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貂蟬啊
沒有,是虛構人物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則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恰巧為王允瞧見。
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系。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配給呂布,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後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6)四大美女圖案大全擴展閱讀:
按照《三國演義》以及其他演義的記載,貂蟬涉及王允、呂布、董卓三人,如果真有這個人物,正史中一定會有她的記載。然而,其他三人的事跡均在,卻沒有貂蟬這個人物。
在《三國志》《後漢書·王允傳》中詳細記載了王允、呂布誅除董卓的事。其中提到,漢末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遷漢獻帝於長安。
董卓自為太師,非常驕橫,大臣、將士只要說話不小心,觸犯了他,就要掉腦袋。更有甚者,「法令苛酷,愛憎淫刑」,冤死者達「千數」,以致百姓在路上都不敢說話,只能用眼神交流。
一些大臣怕保不住自己,都暗暗地打算除掉董卓,這其中就有司徒王允和尚書僕射孫瑞等人,他們常常一起密謀誅卓。當時董卓手下有一個心腹叫呂布,是一個出了名的勇士(並未提到義子關系)。
董卓知道人們都恨他,所以叫呂布隨身保護著他。人們懾於呂布的勇猛,不敢對董卓下手。後來,王允利用兩人都是並州人的關系,設法買通了呂布。
《後漢書·呂布傳》《三國志·呂布傳》都記載了這么兩件事。一則是:董卓叫呂布守中閣(內廳),而呂布「私與傅婢情通」。對此,呂布「恐事發覺,益不自安」。
唐代顏師古在《漢書》上注稱:傅婢,就是打理主人衣服衽席之事的侍女。這個與呂布私通的傅婢,應是董卓寵幸的侍女,否則呂布不會感到「益不自安」。
另一則是:有一次,呂布稍不如董卓意,董卓拔出手邊的戟就扔了過去,幸虧呂布眼疾手快,把身子一側,躲過飛來的戟。後來呂布向董卓賠了不是,董卓也表示寬恕他,但呂布「由是陰怨卓」。
呂布向王允講述了自己差點被董卓殺了的事,王允覺得時機已到,就把誅殺董卓的密謀告訴呂布,讓他做內應。
呂布起初礙於「父子」般的情分猶豫不決,王允啟發他道:「你姓呂,與董卓本來就是不骨肉至親,如今你擔心自己的性命還來不及,還提什麼父子之情啊?董卓擲戟之時,想到過父子情嗎?」
呂布覺得有道理,於是答應了王允。隨後,大家經過周密布置,趁董卓朝會之際,呂布終將董卓刺殺。
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都提到一個傅婢,勉強可以視其為傳說中的貂蟬。但是她跟王允毫不相干,王允不可能利用她實施「美人計」。
再說,這個傅婢,僅是董卓與呂布決裂的一個心理因素,不是形成誅滅董卓的核心人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貂蟬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貂蟬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❼ 我國四大美女的籍貫是那裡
中國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今浙江諸暨)人,貂蟬:東漢末年山西忻州人,王昭君:西漢時期南郡秭歸人,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
(7)四大美女圖案大全擴展閱讀
1、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2、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
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3、貂蟬
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
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4、楊玉環
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❽ 中國有哪些「四大」
1.「四大發明」
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四大美女」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3.「四大古都」
西安古稱長安,位於黃河流域關中平原中部秦嶺北麓,地跨渭河南北兩岸。東有華岳、西據太白,南依秦嶺,北臨渭水。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邊緣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
洛陽黃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古稱豫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
4.「四大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順序)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5.「四大才女」
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貌美如花。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在得卓文君幫助後也終得成名天下。
蔡文姬: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學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東衛家,被擄至南匈奴後再嫁給匈奴左賢王。後被曹操贖回,在"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不能兩全的痛苦中終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歸來後蔡文姬嫁給了董祀。
李清照:南宋傑出女文學家,以詞著名,兼工詩文。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李清照文詞絕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
上官婉兒,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❾ 我想綉古代美女圖案十字綉,請問什麼圖案最具收藏價值
您的問題,想綉古代美女圖案十字綉,當然是傳統題材「四大美女」「四大名旦」圖案最具收藏價值!
❿ 讓千萬人羨慕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出生在哪裡呢
貂蟬的籍貫有很多說法,包括陝西米脂,山西忻州,河北邯鄲永年人。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於小說戲劇中的的美女,曾登場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民間傳說其為山西忻州人,與名將關羽為同鄉。也有人真根據實物和史料作出另一個推斷,貂蟬極有可能是河北邯鄲永年人。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關於貂蟬的出身,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其人本姓霍,無名,山西忻州人,與名將關羽為同鄉。自幼人才出眾,聰敏過人,因而被選入漢宮,任管理宮中頭飾、冠冕的女官,故稱『貂蟬』(官名)。
貂蟬的故事:
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恰巧為王允瞧見。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系。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配給呂布為妻,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後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妾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望貂蟬,貂蟬和呂布相約來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假意對呂布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見,發怒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從而留下一個「呂布戲貂蟬」的千古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