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劉三姐的歌曲都有哪些
電影《劉三姐》中的歌曲有:
1、《序曲》
2、《山頂有花山腳香》
3、《漁船雖小能安身》
4、《小小鯉魚不吞鉤》
5、《蜜蜂過嶺為花開》
6、《只有山歌敬親人》
7、《我家不是財神廟》
8、《不種芝麻他吃油》
9、《採茶姐妹上茶山》
10、《心想唱歌就唱歌》
11、《今天看見鍋煮飯》
12、《眾人水來眾人山》
13、《對白》
14、《山歌不唱憂愁多》
15、《隔山唱歌山答應》
16、《你歌哪有我歌多》
17、《財主請來當奴才》
18、《勸你莫進聖人門》
19、《富人只會吃白米》
20、《這里是條清水河》
21、《財主心腸比蛇毒》
22、《姐妹二人梭對梭》
23、《花針引線線穿針》
24、《財主有把鐵算盤》
25、《砍柴過嶺又過坡》
26、《砍來虎頭墊柱腳》
27、《這里原是老虎口》
28、《眼望青山難出籠》
29、《才把金鉤丟下水》
30、《好籃從來不裝灰》
31、《一隻小船輕悠悠》
32、《刀切蓮藕絲不斷》
33、《世上那見樹纏藤》
34、《山歌好比春江水》
前33首歌曲是由傅錦華、蔡秀英和李敏玲演唱。而《山歌好比春江水》本是歌舞劇《劉三姐》的插曲,歌曲原唱為黃興寧,後經喬羽、雷振邦改編成為《劉三姐》主題歌。
(1)壯族歌曲視頻大全美女擴展閱讀:
電影《劉三姐》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1961年蘇里執導的《劉三姐》,第二個是1978年吳永剛、陳正鴻聯合執導《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的劇情:
劉三姐被財主迫害,到外婆家投親。財主莫懷仁的管家莫進財強奪獵戶李小牛的獵物,劉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進財把獵物還給李小牛。隨後,莫懷仁利誘劉三姐為妾不成,便以討租、強索田地來威脅劉三姐。劉三姐約財主對歌,財主請來三個酸秀才,劉三姐用山歌戰勝了他們。莫懷仁勾結官府,禁唱山歌,陰謀迫害劉三姐,並要拿劉三姐問斬。劉三姐在鄉親們的掩護下,時隱時現,把莫懷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陣中。後來,劉三姐和李小牛告別親人,轉到外地傳歌去了。
關於劉三姐:
1、壯族民間傳說人物:劉三姐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古代民間傳說歌手,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當成節日來紀念她。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2、祖海演唱的歌曲:《劉三姐》
《劉三姐》是祖海演唱的歌曲,出自專輯《夢·蝶變》。
3、張藝謀執導劇場:《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實景劇場,傳唱最久遠的民族山歌,史無前例的灕江風情巨獻。《印象·劉三姐》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以及兩位年輕導演 -- 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它集灕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4、2010年舒暢主演電視劇:《劉三姐》
《劉三姐》是中共廣西柳州市委、北京天星億源影視文化公司於2010年聯合拍攝的電視劇,由餘明生執導,李功達任製片人,舒暢、劉冠翔、肖雨雨、程怡等領銜主演。該劇以唐代的柳州為背景,講述「壯族歌仙」劉三姐歷盡悲歡、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故事。
5、2018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編排的民族歌劇:《劉三姐》
《劉三姐》是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攜手桂林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歌劇,該劇獲得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劉三姐》已於2018年7月25日、26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㈡ 廣西民歌有哪些
1、趕圩歸來阿哩哩
《趕圩歸來啊哩哩》是一首描寫彝族姑娘趕圩歸來時的歡樂心情。 廣西詞人古笛詞、黃有異曲, 唱出名的是廣西歌舞團的唐佩珠、彝族著名歌唱家曲比阿烏等。演唱者還有羅寧那、吳彤、阿果、湯燦、輪回樂隊等。
2、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廣西歌舞劇《劉三姐》的主題曲,其詞曲原創均出自廣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於柳州彩調劇《劉三姐》,定型於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彩調劇和歌舞劇《劉三姐》反映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以山歌為武器帶領鄉親們與惡霸財主作斗爭的故事。
3、山歌年年唱春光
《山歌年年唱春光》是一首無伴奏混聲合唱原生態歌曲,原唱為廣西那坡「尼的呀」合唱團,由梁紹武詞、傅馨曲,風格為中速稍慢、民歌風,七字歌譜,用黑衣壯的方言演唱。歌曲內涵豐富、旋律優美,音樂欣賞價值高。
4、藤纏樹
《藤纏樹》,改編於劉三姐經典民歌《世上哪有樹纏藤》,由姐弟歌手齊秦齊豫聯手演繹。藤纏樹,取自於九腔十八調的客家山歌。
5、月亮女兒
《月亮女兒》這首作品由著名音樂人浮克精心創作具有少數民族風情的民族流行樂。張燕的演唱甜美清澈,婉約靈動。聽起來清新自然,旋律優美動聽,朗朗上口。MTV由著名導演楊東升精心製作。畫面唯美,色彩鮮艷。
㈢ 廣西民族風情特色的歌曲
1、《山歌年年唱春光》
是一首無伴奏混聲合唱原生態歌曲,原唱為廣西那坡「尼的呀」合唱團,由梁紹武詞、傅馨曲,風格為中速稍慢、民歌風,七字歌譜,用黑衣壯的方言演唱。歌曲內涵豐富、旋律優美,音樂欣賞價值高。
《山歌年年唱春光》屬於黑衣壯民族多聲部無伴奏山歌,領唱者黃春艷,2001年9月首次由那坡黑衣壯歌手小合唱隊合唱,歌曲首次亮相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獲得成功後,2002年5月在全國群眾歌詠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2002年9月13日小合唱隊正式成立為 「尼的呀」合唱團。
2、《劉三姐》
《劉三姐》是祖海演唱的歌曲,出自專輯《夢·蝶變》。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在廣西匯演中脫穎而出的《劉三姐》享譽中外,動人的旋律曾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劉三姐》的「出爐」使廣西原創歌曲形成一個高潮。
3、《趕圩歸來啊哩哩》
是一首描寫彝族姑娘趕圩歸來時的歡樂心情。 廣西詞人古笛詞、黃有異曲, 唱出名的是廣西歌舞團的唐佩珠、彝族著名歌唱家曲比阿烏等。演唱者還有羅寧那、吳彤、阿果、湯燦、輪回樂隊等。
《趕圩歸來啊哩哩》,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反響,成為廣西民歌中的經典,至今傳唱不衰。
4、《愛我中華》
是為1991年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創作的會歌。譜曲時廣泛採用廣西、雲南等地少數民族的音調。歌曲原是二段體。第一樂段曲調較活潑,節奏跳躍,音域較窄。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多次在中央電視台的春晚中歌唱,還被編入初中生音樂教材,並名列31首被「嫦娥一號」搭載的歌曲之中。該歌曲歌詞深刻,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受全球華人所喜愛。
5、《大地飛歌》
1999年,由著名作曲家徐沛東、作詞家鄭南為宋祖英量身定做的 《大地飛歌》在首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一亮相便好評如潮。
從此,這首幾乎成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代名詞的主題曲迅速紅遍大江南北,甚至唱到了海外各個國家和地區。接下來的幾屆民歌藝術節的活動里,這首《大地飛歌》被屢次翻唱。
㈣ 壯族歌曲好聽的
壯族
歌曲我認為可以分兩種,一是
山歌
,二是現在流行的
壯語
歌曲。我很喜歡的有壯家娃、
貝儂
、朋友請到
壯鄉
來、你不要離開……還有壯語
歌手
小
阿信
的歌,過往、
心中
的
劉三姐
、夢中有你、
木棉花開
就回來、酒干就賣瓶、
家鄉
水力……你
可以網
上搜搜一下有好多,都挺好聽的
㈤ 萬物生 壯族美女 唱的 好像是中央電視台 誰知道 我昨天看到的
好像是《黃金100秒》吧
㈥ 好聽的廣西山歌有哪些 歌名
廣西比較出名的山歌有:
1、《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廣西歌舞劇《劉三姐》的主題曲,其詞曲原創均出自廣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於柳州彩調劇《劉三姐》,定型於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彩調劇和歌舞劇《劉三姐》反映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以山歌為武器帶領鄉親們與惡霸財主作斗爭的故事。
㈦ 壯族的歌,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
經典曲目:《吹片木葉唱首歌》、《明日趕歌圩》、《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
《阿妹唱嘹歌》《表哥》 《壯鄉美》《思念歌》 《山歌》_韋晴 《山歌》《 嘹歌飛揚》《送客歌》 《壯鄉印象》 《甜甜山歌傳傳情 》《阿哥趕馬過山來》
㈧ 壯族集體舞歌曲
http://v.ku6.com/show/_Z7OJNGgWw-7OM-s.html
《歌催月圓》,蠻經典的壯族舞蹈,很歡快。
拜託給個積分好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