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女歌星全部名單
01
周旋:她作為現代中國流行音樂的女歌手代表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她在三、四十年代所取得的輝煌,以及她作為今後國民流行女歌手的引路燈作用,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
02
鄧麗君:她的歌是柔情的,聽她的歌彷彿置身於蜜罐,真個叫柔情似水。她留下的歌是一座寶庫,一座中華民歌的寶庫,最關鍵的是在鄧之前,幾乎沒有如此音色、如此曲風、如此唱腔都結合在一個人身上的先例。
03
王菲:她的風格與林憶蓮又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後來聽到那首《天空》,真是驚為天人,林憶蓮是都市中的感性麗人,而王菲則是空靈的,周旋時空隔得太遠,她的聲音一直在天上、不染塵埃;鄧麗君是人間情歌天使,總是讓人感受到她的存在。
04
齊豫:如果說哪位女歌手的歌聽起來有如歌如泣的感覺,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她,齊豫,一個人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碰到對的人,這個人是幸福的、幸運的。而齊豫的聲線則適合唱諸有較多內心感受的抒懷歌曲。她的《歡顏》、《橄欖樹》真是經典中的經典。
05
林憶蓮:一個單眼皮的、確實談不上端莊的(但她的身材很棒哦)女歌手,雖然是香港人,但國語歌在台灣一樣棒。而林憶蓮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女歌手,從她開始,歌唱技巧、歌曲曲風越來越趨近國際音樂元素。
06
蔡琴:真正是品質優良的女中音。實際上我聽她的歌不多,主要是傳唱較廣的幾首如:《你的眼神》、《被遺忘的時光》等,特別是她的氣質加上特有的綿厚的女中音,在安靜的夜晚獨自聽來,別有一番滋味。
『貳』 中國所有女歌手的名字
中國女歌手有:楊冪、鄧紫棋、張惠妹、梁靜茹、蔡依林、孫燕姿、王菲、鄧麗君、張韻涵、李宇春、周筆暢等等。
1、周筆暢,1985年7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華語流行樂女歌手、詞曲創作人、演員。2005年獲超級女聲全國亞軍出道;2006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誰動了我的琴弦》。
『叄』 香港有哪些女歌手
90年代前較出名的歌手:徐小鳳、梅艷芳、葉倩文、林憶蓮、甄妮、陳慧嫻、杜麗莎、彭羚、陳松伶、黎瑞恩、周慧敏、葉麗儀、湯寶如、葉德嫻、鄺美雲、關淑怡、鄧麗君。
2000年前後較出名的歌手:王菲、鄭秀文、陳慧琳 、容祖兒、楊千嬅、關心妍、謝安琪、梁詠琪、莫文尉、Twins、何韻詩、盧巧音、葉佩雯、何嘉莉、車婉婉、趙學而、鄭希怡、鄧麗欣、薛凱琪、衛蘭、王菀之、詠兒、鄭融、吳雨霏、黃伊汶、鍾舒曼、鄧紫棋、官恩娜、吳若希、鍾嘉欣、徐子珊。
2010年後:黃山怡、林欣彤、鄭欣宜、鍾舒祺、許靖。
相關介紹:
1、黃山怡(Kandy Wong),1987年10月16日出生於香港,藝名糖妹,香港二人歌唱組合糖兄妹的主音,早前簽TVB三年藝員合約。作品有《女人俱樂部》、《沖上雲霄2》、《幕後玩家》等。2017年1月,糖妹榮獲Billboard Radio China 香港地區年度突破女歌手獎。
2、林欣彤(Mag Lam),1990年7月21日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歌手。 獲得2008年十八區超新星歌唱大賽冠軍,第16屆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學生會歌唱比賽冠軍。2010年參加TVB《超級巨聲》第二季,因翻唱G.E.M.的歌曲《A.I.N.Y.(愛你)》而讓人熟知,最終獲得香港TVB選秀節目《超級巨聲》第二季冠軍。
3、鄭欣宜(Joyce Cheng,1987年5月30日-),香港女歌手、演員,香港著名電視劇演員鄭少秋和已故著名電視節目主持沈殿霞所生的女兒。2008年參演電視劇《畢打自己人》而出道。2010年參演曾志偉導演執導的電影《七十二家租客》進軍影壇;同年7月2日簽約星煥國際有限公司,成為旗下歌手。
4、鍾舒祺(Sukie Chung)於1985年7月16日在香港出生。2001年與姐姐(香港歌手,鍾舒漫)一同前往英國留學,後轉往美國西雅圖修讀音樂系,2005(年或以後)轉往洛杉磯Musicians Institute就讀,於2008年順利畢業。
5、王菲(Faye Wong),1969年8月8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女歌手、影視演員。1987年底,王菲由北京到香港定居,經朋友介紹拜戴思聰為師學習唱歌。1989年,她以《仍是舊句子》在香港出道。
香港女歌手鄧紫棋1991年8月16日生於中國上海,4歲移居香港,中國香港創作型女歌手。2009年1月,奪得叱吒樂壇流行榜「叱吒樂壇生力軍女歌手金獎」,是該獎的首位未成年獲得者。2011年,鄧紫棋在香港紅館舉行5場個人演唱會。
2012年,單曲《What Have U Done》成為該年度香港四台冠軍歌之一,並奪得IPF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全年最高銷量女歌手獎」2013年5月,憑專輯《Xposed》入圍第24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女歌手。2013年4月,鄧紫棋在香港紅館啟動 「G.E.M.X.X.X.Liv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14年,參加《我是歌手第二季》,奪得總決賽亞軍。同年3月,獲得個人第一個國際性獎項——第27屆KCA美國兒童選擇獎「最受歡迎亞洲藝人」。2014年12月10日,鄧紫棋在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為自己的蠟像揭幕。2015年2月18日,鄧紫棋參加201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自彈自唱其自創的歌曲《多遠都要在一起》。
『肆』 三個女歌手組合的有哪些
大陸:黑鴨子組合
台灣:SHE 閃亮三姐妹 ING
韓國:orange ses
歐美:Atomic Kitten (原子少女貓)
『伍』 華語女歌手排名(前三十)
1、鄧麗君
出生於台灣雲林縣,是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的靈魂人物,地位無人能及,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也再合適不過了。她對音樂和語言極具天賦,能以中、英、日和粵等多種語言演唱。
她的曲風常常是江南小調中夾雜著多種音樂元素,用抒情的演唱方式,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代表作品有《我只在乎你》、《在水一方》、《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2、蘇芮
出生台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歌手,31歲才以一首《酒干倘賣無》一曲成名天下知。蘇芮雖然成名比較晚,但是這並不影響她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她以一身黑衣,如閃電俠一般,在華語樂壇掀起一股黑旋風。
蘇芮把黑人靈歌融入華語流行音樂中,演唱風格鮮明,獨樹一幟,用熱情、高亢和搖滾,將攝人心魄的歌聲傳遍大江南北。
甚至連眾多男歌手都翻唱她的歌曲,尤其是《一樣的月光》這首歌曲,哪怕是放在30年後的今天,也依然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其代表作品有《是否》、《牽手》、《一樣的月光》等。
3、王菲
出生在北京,18歲隨家人移居香港,以一曲《容易受傷的女人》的女人受到關注,曾榮獲過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香港十大勁歌金曲亞太最受歡迎女歌手等獎項。
王菲是首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歌手 ,其代表作品有《紅豆》、《容易受傷的女人》、《執迷不悔》、《我願意》等。
4、蔡琴
出生於台灣高雄市,1979年以一曲《恰似你的溫柔》出道並成名,從出道至今,發行唱片50餘張。蔡琴雖然相貌身材一般,但是,以其波瀾不驚、低回委婉的歌聲,如美酒一般,芬芳馥郁,征服無數觀眾。其代表作品有《你的眼神》、《被遺忘的時光》、《恰似你的溫柔》等。
5、梅艷芳
1963年出生於香港,1982年踏入歌壇,在1985-1989年連續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女人花》、《親密愛人》、《一生愛你千百回》等歌曲在大陸流行。1998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
『陸』 我是歌手裡所有女歌手的名字
我是歌手裡所有女歌手的名字如下:
第一季:陳明,黃綺珊,尚雯婕,辛曉琪,彭佳慧;
第二季:周筆暢,茜拉,韋唯,鄧紫棋,羅琦;
第三季:韓紅,張靚穎,陳潔儀,黃麗玲,李佳薇,譚維維;
第四季:李玟、哈雅樂團、徐佳瑩、容祖兒、蘇運瑩;
(6)三大美女歌星的名字擴展閱讀:
《我是歌手》是中國首檔頂尖歌手音樂對決真人秀。節目是由立白洗衣液獨家冠名播出。作為湖南衛視「領SHOW2013」的開篇之作,湖南衛視傾全台之力,集結了樂壇資深唱將、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了獨一無二的頂級豪華音樂盛宴。
此檔節目引進於韓國MBC電視台頂級歌手競賽真人秀節目《나는 가수다(我是歌手)》。節目的目的在於選出最強的歌手,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
《我是歌手第一季》於2013年1月18日起於湖南衛視每周五晚22:00播出,羽泉獲得冠軍,林志炫居亞軍。《我是歌手第二季》於2014年1月3日於晚間20點10分黃金檔播出 ,韓磊奪歌王 。《我是歌手第三季》於2014年12月正式啟動,2015年1月2日22:00首播,韓紅奪歌王。《我是歌手第四季》於2016年1月15日晚22:00播出,李玟奪歌王。
我是歌手包括普通賽、復活賽(第二、三、四季為突圍賽)、踢館賽(第三、四季)、半決賽(第一、二季)和歌王之戰。
第一季和第二季普通賽共分為5輪,每輪演出分兩場。每輪有7名歌手參與競演,在選歌上,除了第一次參賽可以唱自己的代表作,其他一定要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每場均有500名觀眾聽審參與表決,500名聽審來自五個不同年代,專家顧問只對參演歌手的表現作出點評,並不參與評分和篩選的工作。
每次工作人員進行票數計算時,都會有專業的專家進行現場監督,對每位選手的票數都是十分認真負責,杜絕黑幕現象。每位歌手都有一位「經紀人」,「經紀人」一般由湖南衛視主持人擔任。歌手被淘汰,相應「經紀人」也被淘汰。另外,節目無固定主持人,主持人一般由參加競演的某位歌手擔任。
每期七名歌手演唱完畢之後,每位聽審選擇3位自己認為本場表現最佳的歌手。每輪的第一場和第二場競演所得票數相加,總得票率累計最低的選手被淘汰出7人陣容,由新加入的一位歌手頂替。被淘汰的歌手在淘汰後的第二期中作為壓軸返場演唱,返場演唱不再計入投票。
第一季復活賽邀請在節目中被淘汰的選手再進行一輪比賽,勝出者可和留下的6位選手角逐年度歌手。第二季突圍賽則是新補進的歌手與已淘汰的歌手都要參加突圍賽,優勝者進入歌王爭霸賽。
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淘汰賽制,在常規比賽的基礎上,在每兩場一輪的競演後增設了踢館賽,將賽制升級為「2+1」的模式。前3輪比賽每輪3場,按先後順序為排位賽、淘汰賽和踢館賽。最後一輪則有4場,分別是排位賽、淘汰賽、突圍賽和總決賽。節目組的目標是:每場都有人員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