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大的河馬有多重
河馬約重2噸以上,大者可達3噸。
河馬是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僅次於大象和犀牛。
河馬是世界上最大的雜食動物(動物學家發現河馬有吞吃同類屍體的習慣,屬於雜食動物)
『貳』 河馬的外形特徵是什麼
河馬是世界上最大是的陸生哺乳動物,它們曾廣泛的分布在非洲的深水河流與溪流中,但是現在它們的分布范圍已大幅度的縮小,現在它們主要居住在非洲熱帶的河流間。他們生活中的棲息、覓食、交配、產仔、哺乳的等均在它們喜歡的河流附近的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進行。
河馬有著寬吻和大嘴,短粗的四肢之上的軀體像個又粗又圓的大笨桶。胃有3室且不反芻。嘴巴上面的鼻孔與眼睛和耳朵呈一條直線。河馬如此的身體構造,使它就算全身都潛伏水中,只要將頭頂露出水面就能完成嗅覺、視覺、聽覺以及呼吸等一系列動作了。
一般成年的河馬體長大約在3.1~4.2米,其中短短的尾巴長約46厘米,肩高約1.4米,母河馬平均體重1.2~1.4噸,年老個體1.8噸,野生雄性河馬平均1.5噸,最大的老年個體2噸以上,它們長約60厘米的下犬齒可達3公斤重。一般雌性河馬的下犬齒到25歲時就不再生長,但是雄性河馬的下犬齒會長到成年以後。
曾有記錄顯示,最大的野生雄性河馬體重可達2600多公斤,這已經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了,但更讓人震驚的是有些圈養的河馬標本卻可達3000公斤以上。甚至有更重的驚人記錄,雖然看起來並不可靠,曾有記載顯示有頭叫Hilberland的河馬體重記載是4500公斤左。雖然河馬看起來高大笨重,但是它們比最快的短跑運動員跑得還快,時速可達30千米到40千米,最快的時速可達48千米,但河馬的耐力並不好,所以它們是優秀的短跑運動員,但是對於長跑卻並不在行。河馬的腦袋可算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因為僅它們的一顆腦袋就大約重達200公斤。它們寬大的腳上有4個腳趾,其間有一層膜相連。
河馬笨重的身體上有一層厚厚的藍黑色的皮包裹著,上面還有磚紅色的斑紋,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體上幾乎沒有毛。河馬的格外厚的皮裡面是一層脂肪,所以它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水中浮起。但是當河馬暴露於空氣中時,它們皮上的水分會被大量的蒸發,所以為了避免脫水它們不能長時間的待在水外,只能盡量的待在水裡或潮濕的棲息地。
因為河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長在頭頂上,所以它們可以把大部分身體都停留在水中乘涼、防曬。沒有汗腺的河馬,卻有一種能夠分泌出類似於防曬乳一樣的微紅色潮濕物質的特別腺體,這種紅色的物質不僅能夠防曬而且能防止昆蟲叮咬。和所有厚皮動物一樣,河馬對蚊蟲的叮咬非常敏感。所以它們會和鳥類保持友好的共生關系,小鳥們可以在它們身上安逸的找自己的食物,同時也幫它們清除了蚊蟲叮咬的麻煩。它們還喜歡在沼澤地里洗泥巴澡,因為沾到它們身上的泥巴會形成一個可以防止蚊蟲叮咬的厚殼。
雖然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它們卻長著長大十厘米的獠牙,母河馬們具有極強的保護意識,它們會為了保護小河馬而發出領域性的攻擊,所以據統計非洲每年都會有數十人,因接近水邊遭到河馬的攻擊而喪命。
一般的河馬與尼羅鱷都對會實行和平共處的原則,但有時候尼羅鱷也會獵殺落單的小河馬,而河馬對此也會回擊尼羅鱷,它們還有殺死小型尼羅鱷的紀錄,但是河馬並不能像傳說中的輕松重傷3.5米以上的大鱷。盡管一般的河馬會在體形上比尼羅鱷占優勢,但是也有與一般年輕成年母河馬體形相等的尼羅鱷,比如古斯塔夫級別的尼羅鱷已經可以威脅到亞成年甚至較小成年的河馬了。河馬並非完全處於安全狀態,因為曾有過群獅獵殺成年河馬的紀錄。
『叄』 河馬是哺乳動物嗎
是的。
河馬是地球上已經存在很長時間的生物,是僅次於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每胎產一仔,雌河馬一般會帶著小河馬遠離群體生活兩個月,避免幼仔遭到攻擊。
河馬大部分時間都在湖泊和河流中度過,以保持涼爽。他們還會噴出油性紅色液體,以防止被曬傷。
河馬能長多大:
從體型來看,河馬屬於一種體型非常大的動物。從身體長度來看,河馬在成年之後的身體長度可以達到3.5-4.5米,尾巴的長度也有50多厘米。從身高來看,河馬的身高范圍在140-165厘米之間,跟它們長度相比差異比較大,是一種比較矮的動物。
從體重來看,河馬的體重范圍在3000-3500千克之間,是一種非常重的動物。具體來看,河馬可以長多大還跟其它因素有關,比如食物的充足程度,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河馬的體型相對更大。
『肆』 河馬的特點是什麼
河馬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原來遍布非洲所有深水的河流與溪流中,現在范圍已縮小,主要居住在非洲熱帶的河流間。它們通常棲息在河流附近的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而且有意思的是它們的生活幾乎都是在水中進行,如覓食、交配、產仔、哺乳等都是在水中。
偶蹄目、河馬科,英文名hoppopotamus。原來遍布非洲所有深水的河流與溪流中,現在范圍已縮小,主要居住在非洲熱帶的河流間。它們喜歡棲息在河流附近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
河馬的特點是吻寬嘴大,四肢短粗、軀體象個粗圓桶。胃3室不反芻。鼻孔在吻端上面,與上方的眼睛和耳朵呈一條直線。這樣它全體潛伏水中只須將頭頂露出水面就能嗅、視、聽兼呼吸了。
體長3.75-4.6米,尾長約56厘米,肩高約1.5米,體重3-4.6噸,下犬齒長約60厘米,可重達3公斤。河馬皮膚排出的液體含紅色色素,經皮膚反射顯得象是紅色的,引起了河馬出「血汗」的說法。
河馬極善游泳,在受驚時,一般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時間在水中,潛伏水下時一般每3、5分鍾把頭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可潛伏約半小時不出水面來換氣。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乾裂。
河馬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老年雄性常單獨活動。夜行性:它們幾乎整個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出來吃食,有時會順水游出30多公里覓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食陸地作物,以草為主,有時到田地去吃莊稼,食物短缺時,它們也吃肉,據稱,河馬是路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雜食)。河馬無定居:不在一個地方長期停留,每隔數日便遷到新地方去。
河馬繁殖期不固定,全年均繁殖,每產一仔,孕期227-240天,仔獸出生時體重27-45公斤。在人為飼養下約3歲性成熟,在野外5、6歲成熟。壽命40-50年。
河馬的皮下脂肪約5厘米厚。人們常獵殺它取其脂肪、肉和厚皮。脂肪可得90公斤。當地人非常珍視它的肉。牙齒質量也很好。
『伍』 河馬的外形有什麼特徵
河馬有著寬吻和大嘴,短粗的四肢之上的軀體像個又粗又圓的大笨桶。胃有3室且不反芻。嘴巴上面的鼻孔與眼睛和耳朵呈一條直線。河馬如此的身體構造,使它就算全身都潛伏水中,只要將頭頂露出水面就能完成嗅覺、視覺、聽覺以及呼吸等一系列動作了。
一般成年的河馬體長大約在3.1~4.2米,其中短短的尾巴長約46厘米,肩高約1.4米,母河馬平均體重1.2~1.4噸,年老個體1.8噸,野生雄性河馬平均1.5噸,最大的老年個體2噸以上,它們長約60厘米的下犬齒可達3公斤重。一般雌性河馬的下犬齒到25歲時就不再生長,但是雄性河馬的下犬齒會長到成年以後。
曾有記錄顯示,最大的野生雄性河馬體重可達2600多公斤,這已經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了,但更讓人震驚的是有些圈養的河馬標本卻可達3000公斤以上。甚至有更重的驚人記錄,雖然看起來並不可靠,曾有記載顯示有頭叫Hilberland的河馬體重記載是4500公斤左。雖然河馬看起來高大笨重,但是它們比最快的短跑運動員跑得還快,時速可達30千米到40千米,最快的時速可達48千米,但河馬的耐力並不好,所以它們是優秀的短跑運動員,但是對於長跑卻並不在行。河馬的腦袋可算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因為僅它們的一顆腦袋就大約重達200公斤。它們寬大的腳上有4個腳趾,其間有一層膜相連。
河馬笨重的身體上有一層厚厚的藍黑色的皮包裹著,上面還有磚紅色的斑紋,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體上幾乎沒有毛。河馬的格外厚的皮裡面是一層脂肪,所以它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水中浮起。但是當河馬暴露於空氣中時,它們皮上的水分會被大量的蒸發,所以為了避免脫水它們不能長時間的待在水外,只能盡量的待在水裡或潮濕的棲息地。
因為河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長在頭頂上,所以它們可以把大部分身體都停留在水中乘涼、防曬。沒有汗腺的河馬,卻有一種能夠分泌出類似於防曬乳一樣的微紅色潮濕物質的特別腺體,這種紅色的物質不僅能夠防曬而且能防止昆蟲叮咬。和所有厚皮動物一樣,河馬對蚊蟲的叮咬非常敏感。所以它們會和鳥類保持友好的共生關系,小鳥們可以在它們身上安逸的找自己的食物,同時也幫它們清除了蚊蟲叮咬的麻煩。它們還喜歡在沼澤地里洗泥巴澡,因為沾到它們身上的泥巴會形成一個可以防止蚊蟲叮咬的厚殼。
雖然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它們卻長著長大十厘米的獠牙,母河馬們具有極強的保護意識,它們會為了保護小河馬而發出領域性的攻擊,所以據統計非洲每年都會有數十人,因接近水邊遭到河馬的攻擊而喪命。
一般的河馬與尼羅鱷都對會實行和平共處的原則,但有時候尼羅鱷也會獵殺落單的小河馬,而河馬對此也會回擊尼羅鱷,它們還有殺死小型尼羅鱷的紀錄,但是河馬並不能像傳說中的輕松重傷3.5米以上的大鱷。盡管一般的河馬會在體形上比尼羅鱷占優勢,但是也有與一般年輕成年母河馬體形相等的尼羅鱷,比如古斯塔夫級別的尼羅鱷已經可以威脅到亞成年甚至較小成年的河馬了。河馬並非完全處於安全狀態,因為曾有過群獅獵殺成年河馬的紀錄。
『陸』 河馬張大嘴巴,嘴巴大得象片天。河馬呵呵大笑,笑得地動山搖。說明河馬的什麼特
說明河馬體型比較大。
河馬嘴巴可以張開超過150度,上顎的犬齒周長超過230mm,下顎犬齒露出牙齦的部分就有300mm長,總長度可達700mm。河馬一詞的意思是河中之馬,這是希臘人對這種強悍野獸的稱呼。而古埃及人的猜測則更為正確,稱為河中之豬。
河馬在歷史上生活在非洲幾乎所有的河流和湖泊里。裝飾在古埃及紀念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尼羅河流域有大量的河馬。
河馬生活在非洲熱帶水草豐富的地區,往往由10多個群體組成,有時可形成數百個的大群體,單個河馬大多被成年雄性動物趕出群體。河馬是兩棲哺乳動物。他們擅長游泳和潛水。白天,它們通常呆在水中或河邊的草地和蘆葦中。夜間在草地上覓食,它們可以遷徙數百米到數公里尋找食物。
(6)河馬大美女擴展閱讀:
河馬的特點:
河馬的特徵是嘴寬,四肢短,身體像桶。胃腔不會反芻。鼻孔在鼻子的上方,與眼睛和耳朵在上方成一條直線。所以所有的潛水只要把頭頂露出水面就可以聞,看,聽和呼吸。
河馬是極好的游泳者,害怕的時候會避開水。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水裡,潛伏在水下的時候,通常每隔3,5分鍾就出來呼吸一次,但可以休眠大約半個小時不出來呼吸。皮膚長時間脫水後會變干。
河馬成對或小群體活動,年長的雄性通常單獨行動。幾乎整天都在河邊或河邊睡覺或休息,晚上外出覓食,有時游30多公里覓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爾吃地里的莊稼,主要是草,有時到地里吃莊稼,造成很大的破壞。
河馬的繁殖期不是固定的,常年繁殖,每窩產崽,妊娠227-240天,出生仔魚體重27-45公斤。它們在人工飼養下大約3歲時達到性成熟,在野外則是5、6歲。壽命40-50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河馬
『柒』 河馬的生活習性是什麼
普通的河馬為了躲避白天的酷熱和節省體力常常呆在水中,由於它們的眼睛、耳朵和鼻子都長在頭的頂端,因此當身體全部浸入水中後,它們仍能呼吸和觀察四周。它們是群居性動物,通常10~15隻生活在一起,這樣可以保護它們不受敵人的襲擊。年幼的河馬十分容易受到傷害,有的時候為了躲避鱷魚,會爬到母親的背上尋求保護。近一半的河馬在年幼時就死掉了。
地盤的爭斗
許多雄河馬會十分野蠻地保衛它們的領土,這些處於統治地位的雄河馬享有和領地內所有雌河馬交配的權力。當這只雄河馬受到挑戰的時候,兩個對手會向對方嚎叫,露出自己的大牙齒。或用尾巴把糞弄得到處都是,如果沒有一方退卻,它們就會發起兇猛的進攻,用鋒利的牙齒咬對方,直到有一方退出。有時候這種打鬥會使河馬死亡。
水下的移動
雖然河馬大部發時間都在水中休息,但是它們是出色的游泳能手和潛水專家。水流可以輕松地流過它們光滑的皮膚,並且蹼狀的腳趾可以當做槳。在水下時,耳朵和鼻子都會合上以防止水的進入。河馬通常能在水下呆5分鍾,有時會更長。在深一點的水中,它們有時會在河底或湖底行走。
矮河馬
偶蹄目河馬科,體形似河馬,但較小。身上裸露無毛,僅唇及尾部有一些硬毛。鼻孔大而圓。耳小位於頭側。皮膚的分泌物為透明的黏膠物質,紅棕色的皮膚色黏膠液下折射出血紅色,易使人們產生它也和河馬一樣分泌「血汗」的錯覺。妊娠期192~210天,每胎產1仔,初生存體重3.4~6.4千克。分布於西非的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也見於賽拉利昂、幾內亞和奈及利亞和低地森林區。
矮河馬棲息於溪流、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帶。它的性情孤獨,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白天隱藏在岸邊的洞穴中睡覺,晚上在樹林間漫步,覓食樹葉、嫩芽和落下的果實。當地居民為食其肉而加以捕獵。據說,矮河馬肉的味道似野豬肉。矮河馬數量稀少,瀕於滅絕,現已受到保護。
『捌』 大p,小p,菠蘿分別是那幾位網球明星
大p是指美國的羅迪克,因為他發球時要翹臀所以才有這個稱號。
菠蘿是德爾波特羅,因為音譯像菠蘿,所以才這么叫。
小p我不清楚,貌似沒的,我幫你問一下。
費德勒【奶牛】2004年,費德勒在溫網衛冕成功,他回到家鄉參加瑞士安聯公開賽時,賽事總監代表家鄉人民,送給球王一頭名為「朱麗葉」的瑞士奶牛作為禮物。從此之後,費德勒在網壇所向披靡,成為現在男子網球運動的主宰者。中國球迷們漸漸親昵地稱羅傑為「奶牛」。遺憾的是2007年7月,朱麗葉因產奶量未達標,被送進了屠宰場。不過它為球王留下了一頭小奶牛「雪絨花」。
薩芬【河馬、沙皇】沙皇這個外號,是中文媒體授於薩芬的,原因很簡單:他來自俄羅斯,帶著韃靼漢子的不羈和張狂,在屬於他的那個年代裡,儼然是一位打算征服世界的沙皇。而被大家稱為「河馬」則源於有一段有趣的故事。2004年,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薩芬用天馬行空的英文語法給記者們講了一個冷笑話——河馬來到猴子面前說:「我不想作一隻河馬!」於是他給自己塗上了斑馬的花紋。但猴子說:「你還是一隻河馬。」河馬頓時醒悟了:「我很高興做一隻河馬,這才是真正的我!」面對鴉雀無言的聽眾,薩芬又補充了一句:「我也是,我高興做自己。」從此之後,所有球迷都知道他原來就是那隻「河馬」。
休伊特【野兔、兔子】休伊特被戲稱為「兔子」,主要是因為他擅長移動,步伐靈活,在球場上動如脫兔。又因為「澳大利亞的兔子」是西方的一個諺語,指遇不到制勝天敵,溫柔的小兔子也能給澳洲造成外來物種入侵。這與休伊特在網壇的發展軌跡和性格特點極為相似。慢慢地,「C'mon先生」變成了「澳洲野兔」。
羅迪克【糯米、大P】在網球網論壇,說起羅大P幾乎無人不知。這個綽號沒有技術含量,大家對其含義一目瞭然。借用「二外女生CC」的話說:當羅迪克發球的時候,更能凸顯「大P」兩個字的意境。糯米的說法相對特別一些。2005年,超女之風吹遍中華大地。羅迪克的粉絲們從「玉米」和「涼粉」身上得到啟發,取羅迷的諧音,便有了「糯米」一說。
納達爾【納豆、豆子】Rafa外號的背後並沒有復雜的故事,只是因為他的名字Nadal用中文讀起來很像「納豆」。這個外號還有個衍生版本,大家更喜歡親切地叫他「豆子」,而納達爾的粉絲則被成為「豆粉」或是「豆飯」,與「奶粉」們相互映襯。
加斯奎特【豆腐】稱加斯奎特為「豆腐」,這個說法來自於民間,但卻在網球網論壇發揚光大,建議原版作者去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在2007年上海網球大師杯後,這個綽號已經趨向於官方化,背後的典故就是:這個年輕人打球太水,心理素質太軟,做人太白,跟豆腐差不多。
穆雷【小太陽、僵屍】穆雷剛出道的時候,曾被擁躉稱為「小太陽」,取「振興英國網球的新希望之意」。無奈,大家在看過一段時間,產生審美疲勞之後,發掘他那單薄的身形、蒼白的面色和一對尖銳的虎牙,還有臉上常常浮現出一絲不易被察覺的笑容——因此得名「僵屍」,粉絲們寄希望於未來,希望有朝一日,穆雷也能讓他的對手在球場上不寒而慄。
達維登科【勞模】達維登科本人不一定喜歡這個綽號,但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家普遍認為稱他為勞模,實至名歸。自加入職業網壇以來,達維登科參加過的單打比賽已經超過了450餘場。雖然頭發越來越少,但世界排名卻越來越高,堪稱ATP里的勞動模範。就連他自己也說:「只要妻子在身邊,我就等於帶上了整個家庭,在哪兒生活都是一樣的。」這種將網球事業和賽事獎金收入視為終生奮斗目標的覺悟,在ATP並不多見,因此球迷們每每說起勞模,都不由得心生敬佩。
羅布雷多【蘿卜】很許多音譯得來的綽號一樣,蘿卜取羅布的發音,叫起來脆生生的,因此在球迷中間流傳廣泛,從來沒有產生過歧義。
費雷爾【穩定男】這位2007年開始竄紅的西班牙選手,因為其穩定的表現得名。球迷為他沉著冷靜,鮮有失誤的球風折服,久而久之,大家已經忘記了大衛·費雷爾這樣一個很普通的名字,直接稱呼他為「穩定男」。
伯蒂奇【鳥人、小唐】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稱呼托馬斯·伯蒂奇:小唐·鳥人。兩個名字都是從極具中國特色的英文名翻譯中得來的,小唐從托馬斯的「小托」演變而來,鳥人則是因為伯蒂奇的「BERD」與BIRD相似,二次轉化之後,終於變成了鳥人。這兩個綽號充分說明了中文的博大精深。
迪約科維奇【炸雞、小農民】迪約的中文綽號足以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逐個說明一下:炸雞取「當紅炸子雞」的意思,在迪約初露頭角的時候,中文媒體普遍用過這類詞彙。2008賽季後,迪約科維奇已經從新人變成了舊人,所以這個綽號可能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大約就是「小農民」。這也是球迷對他的一種昵稱,因為他出身貧瘠的塞爾維亞,這么叫似乎更親切一些。
安西奇【土人】只有中國大陸的球迷才會稱呼安西奇為土人,他的粉絲則自稱「土家族」。這個綽號源於超級瑪麗的2006年中網之行。在參賽之餘,他逛了秀水,買了疑似侵犯知識產權的光碟,做了不少國外普通觀光者都會做的事情,卻被球迷戲謔地稱「土得掉渣」。從此之後得名「土人」。
費雷羅【蚊子、大爺[】蚊子就是費雷羅,費雷羅就是「蚊子」,因為他球風飄逸,綿里藏針,每個球都暗藏殺機,就像是蚊子叮人一樣。不過,這是2003年全盛時期的費雷羅。自從被病魔糾纏上之後,瀟灑的費雷羅幾乎存在與球迷們的回憶之中。久而久之,另一個綽號誕生。「大爺」絕對沒有辱罵的意味,球迷們對此的解釋是:雖然納達爾、迪約科維奇、穆雷以及加斯奎特等85後球員大批涌現,費雷羅似乎只能被後浪逐前浪的歷史洪流慢慢淹沒,他已經屬於上一輩的網球選手,所以被稱為「大爺」也不為過。也有球迷說,長此以往,可能有一天費雷羅會被稱為「祖宗」。這樣的綽號,在老球迷的細細咀嚼之後,恐怕只能嘗到心酸的味道,和長久的遺憾吧。
岡薩雷斯【鋼絲、火炮、如花】岡薩雷斯因其雷霆萬鈞的發球得名「鋼絲」和「火炮」,不過很多中國球迷更喜歡稱他為「如花」。因為細看他的相貌,與周星馳電影中的某個角色頗為神似。
馬休【菠蘿、窩囊】馬休的名字為PAUL,可譯為保羅,所以得名菠蘿。又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總是功虧一簣,被球迷戲稱「法國天字型大小窩囊」,後簡稱「窩囊」。
格羅斯讓【果醬】這位法國老將名字的發音與中文「果醬」近似。
克萊門特【花蝴蝶、頭巾男、檸檬】他是個典型的法國人,以佩戴各種花色的頭巾著稱,所以人稱「頭巾男」或「花蝴蝶」。另外克萊門特的發音近似「科萊芒」,因此也常常被叫做「芒果」。
吉內普里【吉普】根據中文的語言習慣,「吉內普里」四個字取「吉普」兩個字作為簡稱。
托索諾夫【屠夫】跟吉普一樣,根據中文習慣,托索諾夫就變成了「屠夫」。
尤茲尼【優質泥】姓氏的諧音。
喬·約翰森【糖果、瓶瓶】小約翰森的小名為「Pim」,是種糖果的名字,後來被球迷根據音譯發展成為「瓶瓶」。
沃林卡【四蛋】根據名字Stan音譯得到這個極具中國色彩的綽號。
卡納斯【葯王】這位阿根廷選手因涉嫌服用違禁葯品多次受到ATP的調查,並在2005年時得到一張禁賽兩年的罰單,這在當時是相當嚴厲的處罰。不過卡納斯一直聲稱自己遭受了不公正對待,四處上訴,希望能還以清白。在這樣的背景下,球迷一直將其成為「葯王」。
巴格達蒂斯【大鬍子、小巴】2006年在澳網一戰成名之後,不少人都因為那把大鬍子而記住了他,這也成了他獨享的綽號。另外,也有不少球迷因其中文譯名,而親切地稱呼他為「小巴」。
納爾班迪安【海豚、肉球】納班的這兩個綽號皆因他的身材。有人說是水桶型的,也有人說那是「純粹的圓形」,所以才有了「肉球」一說。另外納班不僅身材像海豚,有時候他嘟起嘴巴的樣子也與海豚神似。
涅米寧【冰人】並不是因為他與比約·博格有任何相似之處,只是因為他來自芬蘭。那裡留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冰天雪地,從那兒出來的人被理所當然冠以「冰人」的綽號。有些時候,為了與F1車壇的芬蘭冰人相區別,球迷也會稱他小涅。
費什【魚】Fish就是魚,魚就是Fish。
馬里塞【二郎神】只因他眉心那兒有道豎起的皺紋,看起來像一個緊閉的眼睛,便得名「二郎神」。
沃達斯科【蟋蟀】因為模樣俊俏,被球迷奉為「西帥」,即西班牙帥哥,隨後便慢慢易化為「蟋蟀」。
米爾尼【野獸】身材高大,發球威猛,不少衛視體育台的觀眾都聽許乃仁主播稱呼他為「白俄羅斯野獸」,令大家印象深刻,網路上慢慢便有了「野獸派」。
庫茲涅索娃【鋼牙妹、褲子】褲子是從中文譯名簡化而來的,鋼牙妹則說明褲子娃第一次來中網時,那副牙套給中國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施奈德【師奶】這也是中文譯名的一種變化,師奶與施奈近似,又因為施奈德在網壇年頭以久,資歷深,被稱為師奶也不為過。
薩法洛娃【鬼娃】這個姑娘絕對不是第一眼美女,特別是她那雙眼睛,猛地一看,會產生驚悚的錯覺。假如還是不知道大家為何叫她「鬼娃」?那就去看看《驅魔人》和《鬼娃嬌娘》這兩部電影吧。
巴托麗【大白兔、麗麗】麗麗這個名字叫起來很親切,也容易上口,就是巴托麗的昵稱。叫她「大白兔」並不是說她的移動像休伊特那麼敏捷,純粹是因為她那兩個門牙。另外要注意一下,之所以是大白兔,而不是小白兔,這是與身材有關的。
達尼利都【尼姑】「利都」與尼姑諧音,久而久之便成了綽號。
查克維塔澤【小郡主】在查克維塔澤還沒有躋身TOP10的時候,已經有大批的球迷喜歡上了這個長辮子姑娘。因為與「法國貴婦」皮爾斯頗有幾分相似,因此被稱為「小郡主」——身份和地位都比貴婦高,因為青出於藍嘛。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很看好她的前程。
德門蒂耶娃【仙女】德娃自出道以來,因為她迷人的氣質,讓不少球迷驚為天人,因此得名仙女。
杉山愛【332】因為中文譯名諧音,所以被稱為332。
莫里克【茉莉】茉莉與「莫里」是同音。
揚科維奇【圍棋、女勞模】其實塞爾維亞有不少「維奇」,但在網球網論壇上一提到「圍棋」,大家都知道是特指揚科維奇。另外,因其在上個賽季不辭勞苦,瘋狂參賽,現在也有人稱她為「女勞模」。
佩特洛娃【高貴】在網球網論壇有一個頗受爭議的ID「高貴的佩娃」,受這個名字的影響,不少網友在提到佩特洛娃時,都喜歡用「高貴」來代替。
『玖』 最大的河馬有多大
河馬體長3.75-4.6米,尾長約56厘米,肩高約1.5米,體重3-4.6噸,下犬齒長約60厘米,可重達3公斤。雄性河馬到成年時還會長,但雌性河馬到25歲時便停止成長。雌性比雄性小,體重一般不會超過1500公斤。最大的雄性河馬的體重可達 3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