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肥東長臨河大建設項目
法律分析:建設共有科創小鎮項目、十八聯圩生態濕地項目、長臨河文旅小鎮培育項目、長臨花港文商旅綜合體項目、江淮僑鄉·六家畈項目、趙家巷田園綜合體項目、臨湖北苑三期和四期項目等23個省市重點建設項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二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本法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和村莊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有關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
⑵ 合肥一日游哪裡好玩。
一日游: 逍遙古津→教弩梵鍾(明教寺)→包河秀色→包公祠→蜀山春曉
合肥科教一日游: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島、合肥科技館、合肥氣象科技園、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名人館、合肥野生動物園、徽園等。
合肥名勝古跡一日游:包公祠、清風閣、包公墓園、明教寺教弩台 、李鴻章故居、李鴻章享堂、逍遙津、瑤崗、劉銘傳故居等。
合肥城市生態一日游:生態公園、南淝河上游景區、苗圃、合肥林業高科技示範園、大房郢水庫、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等。
水鄉古鎮三河一日游:楊振寧舊居、孫仲德紀念館、劉同興隆庄、民俗館、小南河遊船、英王府、萬年台、鵲渚廊橋、三縣橋、古街、一人巷、慶禪寺等。
紫蓬山生態環保一日游:西廬寺、仙人洞、和尚井、野柿園、李典墓、佛園、龍頸古榆等。
岱山湖純情山水一日游:情人谷、天鵝島、跑馬場、軍體樂園、垂釣中心、觀光游湖等。
景點: 包河秀色 在城東南的舊城牆外側,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後裔居住之地而得名,風景區內還建有包公祠和包公墓,更使這一名勝古跡流芳百世,萬民敬仰。 明嘉靖年間,在包公幼年讀書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並置有龍頭、虎頭、狗頭三鍘;兩邊廂房陳列著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訓》及包氏家譜等展品。祠東六角亭有井一口,傳說貪官污吏喝了井水頭痛難忍,故名「廉泉」。包河東南佔地3公頃的松柏叢中,是包公及其夫人、子孫的墓園。 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新建了青天閣、包公紀念館、功德廣場、水面噴泉等。整個風景區庄嚴肅穆,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遊艇盪漾;兩岸垂柳婆娑,嘉木蔥蘢,是人們拜謁先賢、觀賞游覽的好去處。 交 通 公交6、11、28、47、106、109、134路可達。
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肅祠」,坐落在合肥環城南路東段風景優美的包河公園香花墩小洲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築群。現有的祠堂建築是清光緒年間所建的,庄嚴古撲。包公祠是紀念宋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開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為白牆青瓦構築的封閉式三合院組成。主建築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嚴不阿,表現了「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的凜然正氣。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長廊;東面有一六角龍井亭聳立,內有古井,號「廉泉」。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著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清末舉人李國葦根據傳說寫了《井享記》,發出「抑或孝肅祠旁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是未可知也」 的議論,世人改稱「廉泉」。其祠四面環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支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有關史冊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無私、竟及於物」,因此傳為佳話。與包孝肅祠緊連的是包河南畔林區的包公墓。 交 通 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到達。 門 票 25元
包公墓 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與包公祠緊緊相連。整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包公曾言: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故有「不肖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墓園由主墓區、附墓區和管理區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誌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 交 通 6路、11路、28路、47路、110路均可到達 門 票 20元
教弩梵鍾(明教寺) 梁武帝時又在台上建有鐵佛寺。唐大歷年間又重修擴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戰火。現在的明教寺,聳立台上,雄偉壯觀,乃清光緒十一年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雲游募化,按原樣重建而得。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廟,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風鈴叮鐺,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耀,直刺雲天,顯示了我國佛教寺宇威嚴莊重的建築特色。寺內鍾鼓齊鳴,梵音繚繞,充滿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交 通 公交1、2、3、46、101、102、106、115、118、119、128、132、134、136、168路可達。 門 票 10元
逍遙古津 位於老城區東北角,古為肥水上的津渡,與教弩台僅一步之遙,以三國時期的古戰場而載入典籍。 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而合肥守將張遼只有七千人。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多謀善戰的張遼,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趁吳方立足未穩之際,於當天夜晚,親率勇士八百,突入吳營,打得吳軍丟盔棄甲,膽戰心驚。而後回城固守,孫權屢攻不下,只得撤軍。途中,又遭張遼的伏擊。孫權措手不及,狼狽逃竄,在部將的掩護下,縱馬躍過西津橋(後稱飛騎橋),奪路而逃。從此逍遙津因此戰役而名聲大振。 如今,這里已辟為公園。園內不僅完整地保存一座曹魏大將張遼的衣冠冢,還有一尊橫刀躍馬的張遼塑像;東吳孫權敗陣的飛騎橋也在園內恢復重建,更豐富了逍遙津的內涵意境。 交 通 公交2、102、118、132路可達。 門 票 5元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的故居位於合肥市淮河路的中段,這里已成為了合肥市的商業步行街。李家的祖先由江西遷來合肥的肥東,自李鴻章這一代起開始發跡。李鴻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餘五人也身居高位,在當時非常地顯赫。他們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蓋淮河路中段的半條街,時稱「李府半條街」。 而如今,李宅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顯赫,1997年前,合肥僅存了2處李氏家宅。一處為李鴻章故居,另一處為李鴻章侄孫李國蔬(李鶴章孫)的住宅,皆為典型的江南清朝民居建築。1999年秋,李鴻章故居修竣,共五進,佔地2500平方米,有專室介紹李鴻章的生平,以較為翔實的資料、實物、圖片、模型,客觀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的風雲變幻的一生。 門 票 15元 * 真正的故居在肥東的長樂鄉金安村後面的一個村子,那裡有 他們家的祠堂和後人,還有族譜等。從合肥乘車的話可以從客運站坐到長樂或者湖濱的車,(可以在合肥隨便問一個人到客運站怎麼走)。告訴司機你到金安下車。是個村子的路口,司機會提醒你的。下車後向村子裡走,如果不確定的話就問村民到臨河集怎麼走,步行時間越30分鍾可以到達。那裡是個古村落,大青石條鋪就的路面上有歷史的車轍留下的痕跡。一路上可以看到農田,河流,小橋,還可以帶上釣具去小河垂釣。是個好地方。門票是免費的,你可以問那裡的村民,他們會帶你去李家祠堂。 三河鎮 位於合肥市肥西縣,距離合肥市區30多公里,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穿其間而得名,踞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小鎮已具雛形。歷史上此地曾發生過吳楚之戰,1858年,太平軍也在此發生過激戰,由此留下眾多歷史遺跡,如城牆、天王府四合院等。 三河鎮也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古鎮,其景觀情調不亞於蘇南周庄。同時,薈粹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場。 三河鎮的飲食文化發達,當地不論男女都能做幾個拿手好菜。於是三河鎮的土菜聲名遠播,在合肥市出現了很多冠以「三河」之名的飯店。然而要品嘗三河的美食,還是要去三河鎮。在那裡隨意找家稍有規模的飯店就可品嘗到正宗的土菜了,且回味無窮。 岱山湖 地屬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冬暖夏涼,空氣污染指數常年為20左右,達到優良標准。四面青山環繞,山水交融,水隨山轉,別有洞天,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46米。湖底為砂質,水清見底,四面山坡緩緩鋪入水中,坡度小於15度,形成幾處天然的沙灘,丘頂多呈渾圓狀態,一座山丘發育有多種岩石層,既有火成岩,也有水成岩,還有變質岩,大部分山丘的主體岩性多為花崗岩、片麻岩等。水面有寬有窄,湖邊有灣有港,自成體系,具有開展各類水上項目的理想環境,湖邊山區森林覆蓋率90%以上,有400多種植物,如馬尾松、洋槐、元竹等。 岱山湖以其獨特的湖光山色聞名遐爾,「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大而氣象萬千」,勾畫處了岱山湖的景色特徵。湖中一孤島,名曰天鵝島,面積約170畝,島上植被繁茂,花草香溢四方,島上有一天池,大旱不涸,淫雨不溢,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碧水晶瑩,共長天一色。 有詩人雲:「平湖天上落岱山,流水稻花拂雲煙。」岱山湖湖中小島千姿百態,別有情趣。湖東北有翡翠島,上有一塘碧水,四周鬱郁蔥蔥。天鵝島宛如一隻展翅俯身在湖面引水的天鵝,呼之欲出,頗具神韻。出翡翠島過狹窄水道,眼前豁然開朗,撲面一島,彷彿一隻奮力擊水前行的巨大烏龜,憨態可鞠,名曰「龜行島」。 蜀山 坐落在合肥西郊9公里處,海拔284米。這里滿山遍野都是鬱郁蔥蔥的蒼松翠柏和引人入勝的奇花異草。乘觀光索道上到山頂的觀光旋轉餐廳,廬州美景盡收眼底。 在蜀山周圍先後建成了2萬余畝水面的蜀山湖(董鋪水庫),佔地400畝的烈士陵園,面積70公頃植物園和度假村,八十餘公頃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動物園,長達370米的「安徽第一畫廊」——蜀山畫廊,及十二生肖園、匹特搏彩彈射擊娛樂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櫻花園、月季園、楓樹林等。 交通:18、21、29、34路到蜀山森林公園、觀光索道和野生動物園,108、114路到蜀山湖和植物園。
徽園 位於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安路以西,繁華大道以北,東面毗鄰明珠廣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西傍大學城,和少兒活動中心隔街相望。徽園佔地二十公頃,園區整體規劃以安徽行政區劃為基本框架,長江、淮河環繞其間,東部皖北園區採用皇家園林建築風格,西部皖南園區以徽派建築水口園林為主要思路。 徽園大門的五根花冠狀圓柱,象徵著建國五十周年,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取得豐碩成果,那五個大理石球,便是碩果累累之意。與大門相連的橋稱之世紀橋,造型像電話的聽筒,似乎讓人們傾聽著中國歷史的聲音,同時也預示著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通信極為發達,以世紀橋為分界點,東面的水域稱為淮河,西面的水域便是長江。世紀橋通往的廣場便是世紀廣場,廣場為橢圓形,面積一萬平方米,每逢節假日,這里都有大型的文藝演出,白色帳篷下的階梯是世紀廣場的看台,供遊客休息、觀看演出。 各地在相應的區位上均建有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建築,既相對獨立成園,又與相鄰園和整個園區相得益彰。既有「黃山秀色、巢湖帆影、祗園風韻、九華佛光、李白吟月」等優美的人造景觀,又有展示安徽社會經濟發展巨大成就的各類現代化展館。徽園是了解安徽的窗口,也是理想的觀光、娛樂、休閑場所。 四頂山 在肥東縣南。山臨巢湖,四峰兀起,故名。海拔174米。又傳說古仙魏伯陽鑄鼎煉丹於此,故又稱為四鼎山,古有「廬陽一郡勝境」之說。唐代有人建寺,後方自勉建朝霞書院於此,皆毀。四頂山有「四頂朝霞」景觀。傳說魏伯陽煉丹聚集的仙氣不散,形同朝霞。山上有洞穴奇石、「煉丹池」。池在西峰上,南北長約20米,東西寬15米,深 l米多,山泉終年不竭,清澈見底。「仙人洞」長3米,寬1.4米,高2米,可容數人。「伯陽井」又名「蜀井」,也在西峰,深不見底,水清味甘。另有「鸚鵡觀天」石、「老蚌含珠」石、「棋盤」石、「都御史座」石、「釣魚台」、「天將守門」等自然景觀。 巢湖 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處於安徽省江淮丘陵的中部,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它東西綿延一百八十里,環湖四百餘里,占巢湖市,廬江,肥東,肥西和合肥四縣一市境地。四面環山,波光帆影,景色嫵媚。明代文人葉善守在《登牛山望焦湖》一詩中寫道:「風定湖水平,風生湖水活。波浪 撼天高,趁風峭帆出。遠疑天上來,還向天際沒。日暮凈如濯。」 流入巢湖的河汊溝渠縱橫交錯,其源遠至英,霍二山,水面面積達一百二十萬畝,水產資源豐富,尤以產銀魚、蝦米、螃蟹著稱。 巢湖風景優美。宋人劉某游巢湖詩雲:「天與水相通,舟行去不窮。何人能縮地,有術可分風? 宿露含深墨,朝曦浴嫩紅。四山千里遠,晴晦已難同。」巢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群峰羅列,參差相映,座座峰巒,姿態萬千。有「崎嶇萬山下,萬山高且崖」的萬家山,有「回首望諸峰,短雲飛片片」的大秀山,有「仰視天開闊,俯尋路一線」的芙蓉嶺。離城東北十餘里 的亞父山(既旗山),是楚霸王項羽謀事范增的故鄉,有亞父祠,亞父井,亞父冢等遺跡。東南的濡須山(今東關)和七寶山(既西關),形勢險要,向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吳楚之爭,三國時魏吳之爭,都在此時進行過激戰。宋代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曾對巢山景色嘆到:「何曾蓄筆硯 ,景物自成詩。」這山水之勝,林壑之美,詩人們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
餐飲介紹 到合肥,葡萄魚、懷胎魚、油爆蝦、安慶素火腿、素烤鴨等是遊人必嘗的美味佳餚。 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烹飪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名菜曹操雞,俗稱「逍遙雞」,相傳是當年曹操鍾愛的葯膳雞,皮黃骨酥,肉白細嫩,別有風味,比之燒雞、扒雞之類,勝過百倍。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得主棗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鴻章大雜燴」。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宴請美國賓客時,廚師急中生智的發明。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咸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 合肥的點心小吃也頗有名氣,尤以麻餅、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點著稱。麻餅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黃山菜館、長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劉鴻盛餃面館及綠楊村酒家,均頗有特色,是餐飲的好去處。 特色菜 到合肥,葡萄魚、懷胎魚、油爆蝦、安慶素火腿、素烤鴨等是遊人必嘗的美味佳餚。 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烹飪後骨酥肉嫩,回味無窮;名菜曹操雞,俗稱「逍遙雞」,相傳是當年曹操鍾愛的葯膳雞,皮黃骨酥,肉白細嫩,別有風味,比之燒雞、扒雞之類,勝過百倍。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得主棗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到合肥,不可不吃「李鴻章大雜燴」。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宴請美國賓客時,廚師急中生智的發明。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咸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 合肥的點心小吃也頗有名氣,尤以麻餅、烘糕、寸金、白切四大名點著稱。麻餅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蚌埠路的黃山菜館、長江路的淮上酒家、淮河路的劉鴻盛餃面館及綠楊村酒家,均頗有特色,是餐飲的好去處。
特色菜 合肥四大名點 介紹: 合肥四大名點是合肥出產的麻餅、烘糕、寸金、白切的統稱。以配料豐富、風味獨特、包裝雅緻而名聞遐邇。麻餅形如月餅,表面金黃.圓邊淺黃,表皮芝麻顆粒飽滿,分布均勻,食之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烘糕金黃油潤,疏鬆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清香可口。白切片具有片薄甜脆、質白透明的特點,並帶有濃郁的芝麻香。
曹操雞 介紹: 曹操雞一稱「逍遙雞」。合肥名菜。相傳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卧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添加中葯.烹製成葯膳雞,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並常要吃這種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其製作須選用1000克左右仔雞,宰後風干,上料油炸.放入20多味中葯和香料製成的鹵湯里鹵制,然後再入原汁鹵缸悶制而成。其皮黃骨酥,肉白細嫩,有別於燒雞、扒雞。
包公魚 介紹: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為毛主席做了紅酥包河鯽魚這道菜,深得贊賞。這道菜是冷盤,魚經醋等調味和小火長時間燒燜,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李鴻章大雜燴 介紹: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曾宴請美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李即命廚師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廚師只好將所剩海鮮等余料混合下鍋,燒好上桌,外賓嘗後贊不絕口,並詢問菜名,李用合肥話說:「雜碎」(即雜燴諧音)。此後,「大雜燴」便在美國傳開,合肥城鄉也仿而效之,遂成名菜。主要原料有海參、魚肚、魷魚、玉蘭片、腐竹、雞肉、火腿、蛋黃糕、鴿蛋、豬肝、干貝、冬菇、咸鴨蛋黃、菠菜、雞湯等燒燴而成,具有醇香多味、鮮咸可口等特點。
廬州烤鴨 介紹: 廬州烤鴨原系宮廷御膳美食,明時流入豪門至民間。該產品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1987年分別榮獲安徽省和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1983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購物介紹 特 產 合肥主要土特產品有:羽毛扇、巢湖銀魚、大閘蟹、虎皮金桔蛋、竹黃雕刻等。此外,作為省會,安徽各地的土特產、有名工藝品盡皆雲集於此,如涇縣的宣紙、宣筆,歙縣的徽墨、歙硯,蕪湖鐵畫、鳳陽畫、界首陶瓷、符離集燒雞、淮北口子酒、毫州古井貢酒、碭山酥梨、黃山毛峰茶、安徽祁紅茶、安徽屯綠茶、安徽猴魁茶等,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合肥商業中心區在長江中路及金寨路一帶。城隍廟小商品批零市場、中菜市綜合商場、壩上街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及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安徽大市場、長江批發市場、東方商城、瑤海傢具世界,在省內外頗有影響;合肥百貨大樓、鼓樓商廈、商之都、樂普生商廈等一批大型現代化綜合商場,已構成了合肥商業網點的骨架。
火筆畫 介紹: 火筆畫源於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用特製高溫鐵筆,借鑒國畫技法,運用遠近虛實、濃淡相間的方法,烙灼而成,很有特色。
竹簧雕刻 介紹: 竹簧雕刻,系在竹簧上刻畫花鳥、人物、山水而成。表面光滑細膩,呈象牙色,別有風格。
發綉 介紹: 發綉,系以人發或動物長毛代線,以針代筆,綉制而成的手工藝術品。綉製品黑白分明、深淺有度,畫面色澤素雅,堪稱藝術佳品。 包公祠的景色很不錯,適合散步。玩的話徽園,很大,強烈推薦,不過門票也不便宜。植物園,以前去的時候是免費,現在不知道怎麼樣了。逍遙津,杏花公園,都是不錯的公園。當然逍遙津也是要門票的,只要沒有什麼活動一般是5元,杏花免費。
李府就沒什麼必要了,雖然說是一景,但實在沒什麼意思。記得在徽園那還有歡樂谷還是叫什麼的,去年新開的,好像也不錯,門票好像和徽園差不多。
⑶ 劉湘如的八:關於《美人坡》
建一
第一次粗讀《美人坡》我感到這應該算是一部好書,但我同時也有不少猶豫,作者接觸了別的人不大願意接觸的主題,題材背景大了些,時間跨度也太長,在文學受到經濟規律制約的今天,它的市場價值究竟如何我真的不敢肯定,在我細讀第二遍時我漸漸改變了想法,因為有些被感動了,我是個幹了幾十年的老編輯呀,不會輕易就有這種被激起感情的感覺?原來是我對於小說中一些人物事件生活細節太熟悉了,熟悉就產生親切了,作者描寫的是整個20世紀後半期的中國社會的變遷和人性嬗變,這是個十分重大的題材呀,但他寫的並不刻意做作,而且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真實再現有的地方甚至寫的淋漓盡致,還有一點就是它與目前市場流行的那些即時應景故作姿態輕飄飄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我決定推薦這部書做這部書的責任編輯。憑心而論,從劉湘如先生這部書中是可以見到作者有深厚功底的,他在全書中寫到有名有姓的人物甚多,但人物個性並沒有重復現象,這就是不可否定的成功。這應該是一部知識分子佔主體活動的小說,各種人物的故事交往中涉及到哲學歷史,詩歌音樂,琴棋書畫,情愛知識,中醫西醫,乃至儒釋道學,易經八卦,河圖洛書,楹聯妙語,歷代經典,當代民謠,風水禮俗……等等,可謂是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無所不及,寫了那麼多並沒有一點兒賣弄的感覺,這很不容易。還有重要的就是它作為一部長篇小說,它的人物故事情節一直引人入勝,一切以內在的詩心貫穿,不留一點痕跡,我應該說是喜歡這部小說的,所以我做了責編,我想到我們即便不賺錢甚至賠本也應該出版這樣的書。當二審、三審一路順利通過時,我為自己能夠編了這樣一部作品而興奮,也為作者而感到高興。 2004年1月中國(北京)圖書定貨會上傳來好消息,長篇小說《美人坡》定單一路攀高,我們首印一萬冊,據我估計,如果封面設計的好一點,這部書在進入市場後首印數目是遠遠不夠的,這一現象令我感到高興而欣慰,說明我當初的顧慮可能是多餘的,這也說明純文學圖書並不一定是完全沒有市場的。《美人坡》當然是一部純文學作品。但它有很好的故事情節。我聽說在我們決定出版前它一直在民間以少數人傳閱的形式流傳,作者創作這部書歷經十餘年歷史,還聽說這部書問世以來作者既不願意炒作又秘不示人所以很難為出版社和讀者所知。我在這部書的編輯評語中寫了一段話,可能說的太高,但我覺得基本上應該說的是我的心裡話。我也聽到別的一些評價,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是新世紀出現的不可多得的長篇中的力作。還有的認為這部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人物形象鮮明對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不同追求的人物刻畫,表達了較為深刻的社會思想內涵;我的一個朋友最先向我推薦此書時極言此書從人生人性落筆,讀後令人掩卷深思,具有很高的歷史美學價值,說他反復詠讀此書不忍釋卷,「文學品味堪稱一流價值甚至超過某些名著」……鑒於這些先期的介紹,我有事先的思想概念,並不是說我受到別人的影響,我自己讀過以後覺得這部書真的很不錯,這也是說我作為一個責編我是高興的。《美人坡》原來分為上下部,我們從出版成本考慮,出版時合為一部,這樣也便於讀者閱讀。全書計約五十萬字,是皖籍作家老象(劉湘如)傾多年心血寫成。編輯評語寫的是這樣一段話:這是一部壯麗的史詩性的著作,又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情、婚戀經典。作品在20世紀60年代初至新世紀之交的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在道德、愛情、婚戀、命運的錯綜復雜的關系糾葛中,展示出20世紀後半期中國社會風雲幻變雲涌星馳的人生狀態。小說歷史跨度大,場面壯闊,內容豐富,人物各具特色,在婚戀和社會狀態等一些重大問題方面均有全新的展示和探索,有令人拍案叫絕的可賞性和思辯性,展示了極其深刻的社會內涵,具有強烈的社會現實主義精神和不可多得的歷史人文主義精神。小說大體表現:六十年代初一群來自災害之年死亡鄉村的農家孩子,希望通過讀書、進城、工作、升遷之路發跡自己的生活命運,經過十年動亂、十年彷徨、二十年改革開放中的人性嬗變,各自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演繹了一幕幕觸目驚心聳人聽聞的活劇。主人公從少年時代即因個性獨特步入坎坷傳奇生活,又在傳奇生活中屢遭美女情結,從「盜芋風波」、「野草事件」、「紅顏被劫」、「難中逢艷」、「獄中遇奇」、「救牛神話」、「美人施計」、「心理強奸」到「首長婦人誘奸」、「首長女兒逼婚」、「首長侄女婚變」……直至美人淪落,風雷驟至,黑幕突現,真相大白,政要翻船……主人公在復雜多變的神奇經歷中,與一直糾纏半世紀的「首長」一家人交織著鮮為人知的愛情和仇恨的命運奇緣。愛恨交織、情仇交織、緣份交織,勾心鬥角,起落沉浮,組成了作品中凝重、厚實、撲朔迷離的一個個故事場面,使全書顯得異彩紛呈,引人入勝。作品中凝練生動的語言,個性活脫的人物形象,環環相扣的人物故事,更使本書的藝術特色顯得真實、鮮明、感人肺腑,擁有揪人心魄的藝術魅力。評語寫的好當然是為了順利通過,但我認為也不為過。現在這部書與讀者見面了,我也可以問心無愧松一口氣了。這部書從構思、起筆到寫成歷經很多年,所以它又是一代人心路歷程的生動寫照,作者在成書後感言說年年風情千般史,字字泣血一部書。這很不容易,我為作者感到高興。(註:原載《文學報》本文作者為長篇小說《美人坡》責任編輯) 長篇小說《美人坡》作品研討會舉行 ——
昨天下午,著名作家劉湘如的新作長篇小說《美人坡》在肥舉行了作品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由省文聯、省作協、中國作協、中國工人出版社和安徽市場報社等單位聯合主辦,著名作家魯彥周、著名文藝評論家蘇中、省文聯主席陳發仁以及許多作家、文藝理論家、評論家會聚一堂,為這部小說的出版搖旗吶喊,同時也就小說的表現形式、精神內涵等許多方面的問題作了探討。《美人坡》與其它走紅的小說不同,它最初是以傳閱的形式在民間流傳,後經出版必行。《美人坡》是劉湘如傾注多年心血寫成,上下部計約五萬字。在小說內頁的內容介紹上寫著:這是一部壯麗的史詩性的著作,又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情、婚戀經典。 魯彥周:我與湘如是老朋友,十幾年來我對湘如的了解主要是通過他的作品。印象中的湘如不聲張、不炒作,就是埋頭寫作,至今已創作800餘萬字。《美人坡》開篇就寫得很大膽,不花哨,大氣勢,從60年代寫到世紀未,40年時間,通過人物命運反映時代歷史,這樣的寫法現在不多了。作品沒有迴避現實,而是直面曾經發生的事。這些年有許多怪現象,寫農民的作品不多,其實最艱苦的是他們,最受歧視的也是他們。湘如恰恰抓住了這一點,從農村寫起。希望他能夠繼續堅持自己的現實主義寫作道路。
白榕:我是花了50個小時聽夫人讀完了這部45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嚴肅的小說,也是一部痛苦的小說,有強烈的歷史感、滄桑感、批判現實主義精神。我與湘如相交30年,早就喊他司馬湘如,看來是喊對了。小說主人公命運坎坷,但上半部中還是一個人在抵制社會的繩捆鎖綁。我們也是知識分子,雖然不是來自農村,同樣經歷過這些溝溝坎坎。
方遒:女人是一面鏡子,作品藉助女人這面鏡子,透視出人性的美、丑。小就主人公還算得上一個窮則獨善其身的知識分子,美人們則未能抵制住誘惑,唯錢是貪,唯性是貪,最終走向毀滅。小話對國民人性的思考很敏銳,稱其為一部醒世之作也不為過。
蘇中:我是在任編輯時與湘如相識的,始終認為他是一個多才、多產的作家。《美人坡》回溯歷史時直面人生,描寫現實也是直面人生。表面寫美人,實則具有批判精神,包含了對現代社會不良社會風氣的內在批判,當代文化知識應該具有批判精神,這是其可貴之處。《美人坡》成功之處在於寫了許多性格不同、姿色不同、風韻不同的女性的特點,文筆甚好,使作品可讀性增強。
劉湘如:這些年我多寫詩歌、散文、而寫這部小說是出於一種很樸素的心理,想抒發自己的感受,希望寫一部能夠反映出對社會、人生認知和感受的作品。書中人物一直活在我心中,我想把他們寫出來。這部書94年就開始寫了,但我一直是靠業余時間寫作,也沒什麼壓力所以拖的時間很長。本來計劃寫150萬字,分上、中、下三部。寫作過程中思路也在不斷調整,寫了幾十萬字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整理,最終寫成上、下兩部。對於書名,大家都說好,我也滿意,但我認為還是有涵義有意義的。杜甫就有美人香草之說。人生就像爬坡,美人也不是指美麗的人,而是指人性的完美。辛方生開始想走於連的道路,成為上層人,但因為性格的不同,轉而想包容社會現象,但知識分子的本質最終讓他只能妥協。大家提到人稱變換的問題,我也反復考慮過。出版社也給了意見,認為以前也有先例,比如魯迅的《祝福》。後來我乾脆想就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人稱分寫上下部。這部書剛面市上架就出現暢銷現象,各大新華書店都在要求增加定數。出版社目前正在加班加印,這點我很欣慰。 《美人坡》正因為豐富酣暢,故事跌宕起伏,姿態萬千才具有吸引力。
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作家喬延鳳談道,最近接了不少電話,對於《美人坡》有很多好評,也有爭論。其實對一部作品有多種評價和認識也是理所當然的。一部引不起大家討論和爭辯興趣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語言美還是真誠的話——研討會上的一個熱點話題就是劉湘如的語言風格。劉湘如是公認的語言大家,這部書的特色,陳發仁戲稱劉湘如的父母是資深農民。劉湘如本人也是肥東人,那裡出現過中外歷史上許多大人物。包公、李鴻章等等。因此他的語言相當生動簡練美妙。
李正西認為,《美人坡》的優點就在於「意真詞朴」,沒有平鋪直敘。
曹為認為這種語言風格白而雅,是中國文學在新時期的豐碩成果。人稱「他」變「我」——小說的上半部使用第一人稱,而下半部則使用第三人稱,這一點也引起了不少追捧和爭議。
蘇中認為上、下部敘事人稱的轉化有個性特色。
而季宇則認為作品寫作手法是根據寫作需要而改變的,前半部寫農村生活需要客觀,所以作者自然而然選擇了第三人稱。而後半部描寫現實生活對主人公的蹂躪壓抑,注重內心情感的抒發,使用第一稱易於宣洩情感。
性描寫的是與非——既寫美人,必有愛情。《美人坡》中有一些篇幅的性描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食色性也是句老話,現代作品也有很多涉及。
唐先田認為只要是按照審美標准和道德標准來描寫愛情和性愛就是可貴的,他肯定了《美人坡》也是以此為標准寫作的。而對於讓人回味的性描寫,作家們則認為是少有的成功。
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認為在靈與肉中,劉湘如寫的是靈,是高尚的性,認為賈平凹和衛慧他們寫的是肉,那是低俗的性,而劉湘如寫的是靈給人美感。是中國文學的一大成功。
另外,掙扎還是逃避小說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知識分子的剖析受到作家們的普遍贊賞。奮斗則困難重重,掙扎則四處碰壁,所以文中的主人公辛方生最終選擇了逃避,小說生動的描寫和深入的刻畫頗能引發人們的共鳴。
吳雪認為這體現了小說家的社會責任感。
許春樵則形容這是「做人的代價」,失敗不是社會、政治、性格哪一部分造成的,而是個人操守與現實的慘烈碰撞。這種矛盾性、分裂性作家描寫的非常的成功,也挖掘得很成功。不得不逃,又無處可逃,這種困惑、迷惘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悲劇。 ——長篇小說《美人坡》創作心語
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的長篇小說《美人坡》出版之後,在我因身體及其他原因拒絕了在出版地北京召開研討會的情況下,在很少有全國性媒體介入宣傳的情況下,在沒有任何炒作方式的情況下,卻意外的在讀者中產生了轟動效應,這真的要特別感謝互聯網了,該書剛出版,新浪等全國性的大網站就把它放在讀書版的頭條,緊接著就見到讀者的各種評論,網上每天都能見到大量讀者發來的帖子,我作為該書作者真是異常感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打開了一切的塵蔽,把事物的本真還原給讀者和群眾,這實在了不起!該書在新華書店脫銷後,有的讀者甚至從邊遠省份寫信到我單位要我賣書給他們,我雖然沒有書賣卻很高興。這些年我常常聽到「好酒也怕巷子深」的說法,對於文壇的炒作現象一直不以為然,現在看來人間自有公道在,真正的評判還是在讀者之中。正如有的報紙後來在報道中說,我寫這部書從構思、起筆到寫成歷經20多年,20多年中世態人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它又是一代人心路歷程的寫照。我在後記中寫了兩句話::年年風情千般史,字字泣血一部書。這是真情實感。我無法忘記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歷的大動盪,人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坎坷也包括意外的歡悅,大起大落生離死別的事太多了。社會變遷改變了各類人原來該走的生活道路,從而演繹著不同的人生風景。一些人曾在各種軌跡上堅持人生底線的掙扎。另些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變換著自己的位置,充當各種各樣角色,完成或美或丑的表演。這一切都是我縈繞於懷的創作沖動。應該說,我寫從上世紀後半期過來的這一代就是我們這一代人,他們的子女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所以故事在客觀上滿足了各種讀者層的需要。我打小生在農村,在那裡生活、讀書,長大成人,親眼見到一些農村孩子在那個時代通過讀書進城改變自己命運的過程,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新一代人從農村走進城市的過程,各自都有不同的遭遇,我還沒有坐下寫他們時,我的腦里常常就是他們的影子,我和他們一道喜怒哀樂一道感受悲歡離合,我坐下來寫他們時,寫著寫著我就會流淚,淚水一次次打濕我的稿紙,我有時無法寫下去,不是因為寫不出而是因為太傷人。比如辛方生這一人物,他志向遠大但成長總是與苦難相伴,因為出身不好處處受到歧視,父親因為貧困挨餓吃榆樹葉漲死了,為了救活母親的命,11歲的小方生偷了隊里的兩快山芋,遭到毒打差點致死。寫到這里我就伏在桌上哭了,因為我自己就有類似的經歷。此人高中時又因在校刊上發表作文被打成反動文章,取消了上大學的資格,年僅18歲就被污為「雙料」反革命含冤坐牢,這種種遭遇使他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他內心的自尊與自卑總是交替出現,在事業、生活、愛情等方面屢受挫折,最後不得已只得去巴結上司的寵愛,他的一切都是為了與現實拼掙,一切都是以真實、沉重、痛苦為代價換來的。他骨子裡流動著的是孤獨……當我把他當作不折不扣的中國式於連來寫的時候,我就常常被自己的淚水打斷寫作的計劃了。我在書中寫了一群各不相同的女人,有人問我那都是真的嗎?我說是!誰都知道文學來源於生活,像王艷芳的艷麗嫵媚放浪情懷;巫美晴的含情脈脈炙熱如火;林麗雅的冰清玉潔淳樸如水;以及李詩燕的美麗矯情,邊艾那的艷麗鄙吝,王敏的俏麗狡詐……這些外表美麗各呈豐姿的女人,卻是內心復雜各顯個性。她們都是在類似的生活原型中隨手拈來的,有的我在年輕時都打過交道。當然沒有人會去對號入座。我也寫了不少男女間的性事,但那是自然發展的,情節需要的,而不是為寫而寫,有時候幸福的性事卻顯得很悲壯,比如辛方生在興河中學遇到市長年輕的美夫人一幕,那是乾柴遇烈火,辛方生又高興又害怕,高興是當年的情人竟成了市長夫人,自己正愁沒上升的階梯呢,但最終是害怕戰勝了高興,他們間的性事因為辛方生的心理障礙而沒能成功!一位北京的評論家看了此書說:「你寫的是靈與肉的美。在靈與肉中,有的人寫的是肉,是比較骯臟的性;你寫的是靈,是帶著美麗的性,給人有一種生命的律動感和享受感,一點也不覺得是在寫性……」這話很讓我欣慰。《美人坡》起筆於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我創作勢頭正旺,已經出版了好幾部散文和報告文學集,但我想寫一部傳世巨著,開始的名字叫《櫻桃與芭蕉》。不料因為瑣事和工作調動就耽擱了下來,一晃就到80年代末期,我已經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了,心想應該為自己的作家名分爭點氣,於是又寫,把書名改叫《烏鴉》。我大約堅持了一個月時間,不斷的社交活動使自己很難坐下來,又是寫寫停停。我是個業余作家,有一分非常好的工作,寫作對於我沒有太多壓力。直到2000年開始,我決定全身心投入這部長篇寫作中。我花了兩年時間把它從頭到尾梳理了三遍,最後定成了上下部50萬字。這時我聽說一本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小說也叫《烏鴉》,而且很暢銷,我決定改書名。忽然想到我寫的菲村後面有個土坡叫榆樹坡,我父親60年就是吃那裡的榆樹皮撐死,與榆樹坡相鄰有個美人坡村,村上世世代代常出美女,我設了個扣子把兩處扯到一起,書名就叫《美人坡》吧!又想到杜甫屈原都有過香草美人之譽,美人象徵高潔的人品,人生就象爬一道山坡,完美的人生總是十分艱難的,我對這書名很滿意。 《美人坡》正在熱銷時,安徽省文聯和有關新聞單位聯合在合肥召開了一次研討會,70多歲的著名老作家魯彥周抱病參加了會議。他說:「我很感動,很長時間沒有讀到這么厚重的作品了……」我聽了更加感動。後來有的媒體作了深入采訪報道說:「與其它走紅的小說不同,《美人坡》最初是以傳閱的形式在民間流傳,直到現在正式出版發行。」這段話很真實,因為寫作的時間太長,有時寫好一部分就被人拿去看了,所以不少故事情節是未出版先傳開的。《美人坡》是我傾注多年心血寫成,有人評論它是一部壯麗的史詩性的著作,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情愛經典。這些我並不在意,它至今未在社會上產生更大的影響我也並不在意。我倒是覺得,對於一個作家或作品來說,榮譽和金錢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讀者對他的作品本身的評判。 2005年8月記於合肥十步齋(原載《中國作家通訊》《新安晚報》)
⑷ 中國十大壽星
中國十大壽星,指中國老年學學會在北京發布的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他們是:阿麗米罕·色依提、迪拉熱姆罕·蘇力坦、圖如普·艾麥提、田龍玉、打蘭彎、黃乜依、付素清、謝運貴、羅乜昌、曾張氏。
全國壽星排行
1、阿麗米罕·色依提(128歲)
唱了一百年情歌、經歷三個世紀,依然容顏不減、歌聲不斷的百歲美女至今依然讓人迷戀。她,就是名列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第一名,來自新疆疏勒縣128歲的維族老人阿麗米罕·色依提。
長壽秘訣:永葆童心、歌聲不斷。
2、迪拉熱姆罕·蘇力坦(125歲)
在新疆克孜河、蓋孜河和吐曼河的三河沖積平原上,在古絲綢之路西北邊陲重鎮疏附縣,隱居著一位125歲的壽星,她就是維族老人迪拉熱姆罕·蘇力坦,2018年首次上榜,就名列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第二名。
長壽秘訣:養生午覺必須睡好。
3、圖如普·艾麥提(122歲)
千古流淌的葉爾羌河,是新疆著名的長壽河,喝了122年葉爾羌河水的維族老人圖如普·艾麥提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戶籍年齡最高的男性壽星。★長壽秘訣:常吃堅果、終身勞動。
4、田龍玉(121歲)
湘西古鎮鳳凰城,居住著一位和毛澤東同年出生,2018年125歲的土家族老人田龍玉,端莊的形象、豐盈的肌膚曾做過多家機構的形象大使,她也是十大壽星中肌膚最富有彈性的老人。
長壽秘訣:生活規律、家族長壽。
5、打蘭彎(121歲)
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的雲南貢山縣,生活著一位喝了100多年米酒,抽了100多年旱煙的傳奇人物,她,就是僳僳族121歲、雲南省最長壽的老人打蘭彎。
長壽秘訣:生活就圖個隨心所欲。
6、黃乜依(117歲)
「山清水秀生態美,人傑地靈氣象新。」巴馬美麗的生態環境吸引著成千上萬追求長壽夢想人們的目光,而117歲的壯族老人黃乜依的生活同樣充滿傳奇。成為當今廣西最長壽的老人,名列中國十大壽星排列榜第六名。
長壽秘訣:不求活得久,只求活得開心。
7、付素清(116歲)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自古就是頤養天年的四川,一方水土養育了付素清,她是當今四川省最長壽的老人。
長壽秘訣:倔強的性格、堅毅的精神。
8、謝運貴(116歲)
巢湖之水天上來,浮槎山上奇石栽。岱山湖上船夫號,四頂朝霞映紅海。在美麗的安徽肥東縣,生活著一位116歲的漢族老人,她就是江淮第一壽星謝運貴。
長壽秘訣:飲食隨意、從不挑食。
9、羅乜昌(116歲)
紅水河,一條神奇的長壽河。在600多公里的流域中分布著上林、東蘭、巴馬、鳳山等中國最大的長壽之鄉集群,都安縣116歲的瑤族老人羅乜昌就世代居住在這。
長壽秘訣:心態平和、子孫孝順。
10、曾張氏(115歲)
本溪,中國楓葉之都。「關門山上層林染,楓葉荻花美家園」。在這座歷史悠久、魅力四射的花園城市中,生活著一位115歲的漢族老人,她就是迄今東三省最長壽的老人曾張氏,名列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第十名。
長壽秘訣:心寬、凡事想得開。
(4)肥東大美女擴展閱讀:
2014年10月21日,中國老年學學會在北京發布了第七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大壽星平均年齡119.7歲,來自7個省份、6個民族。
十位壽星中包含1男9女,前三位老人均來自新疆地區。其中,最長者為來自新疆疏勒縣的128歲維族老人阿麗米罕·色依提,她的長壽秘訣是:永葆童心、歌聲不斷。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國健在的百歲老人已達58789人,比2017年同期增加4623人,其中年齡最大的132歲。這是中國老年學學會21日在北京公布的統計數據。
統計數據顯示,百歲老人中女性數量明顯多於男性,佔到總數的四分之三;居住在鄉村的明顯多於居住在城鎮的,佔到總數的七成。百歲老人最多的三個省份是海南、廣西、安徽,增長最快的三個省份是河南、安徽、廣西。
中國老年學學會會長李本公分析指出,長壽老人普遍喜歡戶外活動,喜歡與人溝通交往,飲食結構相對科學;同時,他們生活的地區也普遍呈現出生態環境優良、長壽文化厚重、經濟發展適度、社會事業協調等特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壽星
⑸ 肥東縣到大王村有多遠
公交線路:d101路 → d103路,全程約47.8公里
1、從肥東縣步行約220米,到達琪瑞大廈站
2、乘坐d101路,經過28站, 到達金橋街站
3、乘坐d103路,經過28站, 到達馬湖社區站
4、步行約2.4公里,到達大王村
⑹ 安徽省有多少個市
17個: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黃山市、銅陵市、安慶市、桐城市、滁州市、天長市、明光市、阜陽市、界首市六安市、亳州市、池州市。
省級直轄縣級市:界首市、桐城市、天長市、明光市、寧國市。
拓展資料: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位於中國大陸東部,屬於華東地區,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襟江帶淮,沿江通海,經濟繁榮,教育發達。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過,與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山東、河南接壤,轄境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組成,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徽商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明清時期,安徽商人就將貿易拓展到了東南亞、日本以及歐洲,留下「無徽不成商」的美名。
⑺ 在肥東地方女親戚稱呼大大,男親戚喊什麼
在肥東地方女親戚稱呼大大,男親戚也同樣稱呼大大,只要是同輩份,就可以這樣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