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東平人有沒有每年八月十五去女方家裡送禮的習俗是不是需要接女朋友到家裡過八月十五
呵呵,這種說法太迷信了,簡直扯淡。
民間有諺語:「吃亂了月餅死公公」,什麼叫吃亂了月餅?這是源於河北冀縣的風俗,就是說結婚後新媳婦第一年在婆家或娘家哪邊過中秋,就要連續幾年都在這里過,如果今年在婆家過明年在娘家過,這就算吃亂了月餅。現在這一說法在北方地區任然盛行。
我是這么覺得,中秋節是合家歡樂的團圓節,你先別管上面的說法是不是迷信,如果雙方任何一方的老人有在意這個的,那你們就必須尊重和遵守,別因為這個迷信的說法弄得家裡人不高興。比如說如果男方這邊有這說法,結婚第一年的中秋節在男方家過的,那第二年還在男方這邊過好了;如果女方家人有異議的話,送節禮的時候跟他們好好談談,就跟他們說有這個風俗,實在不行的話中秋節後再來住幾天這樣。總之事在人為,一切以「和」為貴。
像春節、端午、中秋、重陽這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每逢過節按說都要給岳父岳母家送「節禮」,送的節禮根據地區的不同差異性很大,有的地方要求的節禮很多很重(比如我有同學的丈母娘家就要求送半片子豬肉雲雲的),有的地方則比較隨意(我也見過送餐洗凈、洗發水、沐浴乳等生活日用品的)。現在年輕人在外打工創業者居多,有些離岳父岳母家非常遠的像端午、中秋、重陽這些節日很多都不會送節禮了,明白事理的老人也就不在乎,不過建議沒時間回去就買點東西快遞回去,或者直接給老人的卡里打點過節費吧,不在乎買什麼、花多少,就是份心意。
至於每年的哪幾個重要節日需要到男方家過?這就不好回答了,要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沒有說必須、一定要在男方或女方家過的節啊。如果有條件能和家人在一起過的節,當然越多越好,過節嘛,就是團圓團聚才有氣氛。也可以跟家裡人商量下,今年的某個節在男方家過,某個節在女方家過,這都可以的。呵呵,如果雙方家裡人離得近最好,平時還可以約上雙方老人一起聚聚之類的。
⑵ 結婚第一年8月15在外地,不能回家走親戚,怎麼給家裡人說
如果在外地,實在不能去的話,可以托父母買點禮品送給親戚,如果是雙方父母的話,應該是可以理解,直接告訴他們,因為有事不能回家,畢竟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忙,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外地,因為八月十五回家,雖然說是團圓節吧,可是有時候沒有時間,而且事情很多,肯定是不能在一起團圓。一個地方,一個風俗,像我們這八月十五走不走親戚都行
⑶ 我八月十五號要回我的老家。還在和美女玩嗎
搞就搞,還說
⑷ 八月十五女兒女婿不在老家誰去娘家送禮。是婆婆代去嗎老家河南的。
千萬不要叫婆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打電話對父母說清楚,下次回家一定補上給他們,或者寄錢給他們也一樣!
⑸ 八月十五月圓人不圓,父親在老家,女兒在遠方。
「不」字去了,就對了,人圓是指包括團聚在內的家裡成員的和睦及雖不在一地但彼此想念對方的親情。若人不圓是指親人之間有大的矛盾和沖突且破烈了。應寫:八月十五月圓人圓,父親守鄉土,女兒遠奔波,我在守家門,彼此思念,親情如故。
⑹ 8月15晚上去女朋友家裡見未來的丈母娘可以嗎
去見未來的丈母娘不必要挑什麼日子,8月15晚上去是可以的,但是大過節的過去最好是手上要帶一個禮物,不要空手去就行了,其他的無所謂。
⑺ 結婚第一年媳婦八月十五在哪邊過急,急急急i
婆婆家過。如果雙方老人都遠在老家就和老公一起過。
⑻ 蕭縣結婚之後的女人八月十五回家,買禮物還要給錢不
有條件就給紅包,主要看女方意見。
⑼ 中秋節(八月十五)前沒來的及給女朋友爸媽送禮,八月十六還能送嗎我們現在還沒訂婚。
能,但是不要作為中秋禮送,那樣會顯得有點兒失禮,就當作是你平時去看望二老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