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畫的題材有幾種
早期武強年畫以神畫為主,有「十分年畫七分神」之說,所以印製灶王爺、天地神、門神較多,後來,年畫的內容和題材逐漸豐富起來。其中有以戲文為內容的《三國》《水滸》《說岳全傳》《打漁殺家》等;也有一部分風景畫和農事畫,如《趙州橋》《西湖景》《二十四節氣農事圖》《三年早知道》等;還有以神話傳說為題材的如《白蛇傳》《八仙圖》等。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文藝工作者和武強年畫藝人相結合,創作出了一大批有革命內容的新年畫,如《抗日光榮》《大生產運動》《互助春耕》《立功喜報》等。這些年畫成為教育、動員人民群眾,打擊、瓦解敵人的武器。解放戰爭時期的《支援前線》《送子參軍》《夫妻識字》《白毛女》等,成為轟動一時的作品,人們爭相購買。武強年畫構圖清晰,人物表情生動,畫面鮮艷典雅,製作精細。近年來,武強年畫藝人和美術工作者,在繼承傳統木版年畫的同時,創作了許多新年畫。有些年畫改為絲絹印線、人工敷色和宣紙木版套印的高檔產品,有的還鑲綾邊托裱成畫片和軸畫。這些精製的年畫古樸美觀,是我國木版年畫中一枝絢麗的花朵。
2. 年畫的內容有哪些
內容有花鳥、胖孩、金雞、春牛、神話傳說與歷史故事等,表達人們祈望豐收的心情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
傳統年畫以木刻水印為主,追求拙樸的風格與熱鬧的氣氛,因而畫的線條單純、色彩鮮明。
年畫大部分是以吉祥、喜慶、歡樂、美好等事物,或以典故、成語作為主題,有情節,易於理解。其取材內容極為廣泛,諸如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吸取人物、世界風情以及山水花鳥等。
年畫題材眾多,大致可分幾類:
1、世俗生活類:莊稼忙、漁家樂、慶元宵等。
2、歷史故事類:岳飛報國、三英戰呂布、文王訪賢等。
3、神話傳說類:天河配、白蛇傳、麻姑獻壽、東方朔偷桃等。
4、喜慶吉祥類:麒麟降瑞、五子登料、連中三元、五穀豐登等。
5、神像紙馬類:文武財神、和合二仙、門神、灶君、送子娘娘等。
6、幽默諷世類:三猴燙豬、俏皮話、小兒怒等。
3. 求年畫中的一些圖案和寓意,謝謝
從種類上看,年畫大致可分為六大類:
(一)門神類
新年貼在門上的年畫叫門畫,它是年畫的最早的形式。「門神」是門畫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個類別。
4. 年畫的題材包羅萬象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是什麼
年畫的題材包羅萬象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神仙與吉祥物
這是年畫的基本題材。神仙是早期年畫的主要表現內容,它在年畫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吉祥物包括獅、虎、鹿、鶴、鳳凰等瑞獸祥禽,蓮花、牡丹等花卉,搖錢樹、聚寶盆等虛構品,通過隱喻、象徵或諧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義,表達辟邪禳災、迎福納祥的主題。
二、世俗生活
民間藝術家通過自身的觀察與感受,表現現實生活。這類題材在年畫中少於其他題材。世俗生活的題材主要包括人們的生息勞作、節令風俗、時事趣聞等。
三、娃娃美人
這種題材在民間年畫中佔有很大比例,表達了人們早生貴子、夫妻和美的良好願望。
四、故事傳說
這一部分大多取材於歷史事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筆記小說以及戲曲等,其中戲曲題材比重最大。這類年畫常見的有《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白蛇傳》、《牛郎織女》等。人們往往通過這類題材增長了知識,並接受了傳統的道德教育。
年畫產地分布
中國民間年畫分布廣泛,明中葉以後,刻印年畫的作坊幾乎遍及全國,據搜集到的作品表明,除黑龍江、吉林、新疆、寧夏、西藏、內蒙古等地外,其他各地過去都有印刻年畫的作坊。
年畫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明顯的地方特色,像天津楊柳青、河南開封朱仙鎮、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楊家埠、山東高密、四川綿竹、河北武強、陝西鳳翔、廣東佛山、山西臨汾平陽(古臨汾)、福建漳州、湖南邵陽灘頭木版年畫等都久負盛名,各有千秋。
5. 桃花塢年畫的題裁作品
桃花塢年畫在自身發展的歷史脈絡上,有著明顯的風格傾向;前期表現的是江南城市文化,後期則為近代鄉村文化。如,早期的桃花塢木版年畫套版印色的比較少,雍正、乾隆年間的製作,以填彩為主,填彩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平塗,一種是暈彩;也有先用濃淡兩種墨套印,然後敷色的。前者如《牛郎織女》、《美人對弈》和《五子奪魁》等,後者如《百子圖》、《西湖十景圖》和《戲貓圖》等。而到了主要面向農村銷售的時期,桃花塢年畫只有部分採用暈染的方法,如門神的臉部及一些細部;雕版轉為簡率粗狂的風格,出現了優美的裝飾意味的變形和富有誇張裝飾意味的色彩。這時桃花塢年畫的色彩有著強烈的對比,除三原色外多採用紫、紅、桃紅、深紫和朱紅等鮮艷而明快的顏色配色,充滿了熱情的活力、明快簡朴。
桃花塢年畫的題材主要有如下幾類:
1、祈福迎祥,如《和氣致祥》、《天官賜福》、《萬寶祥瑞》、《花開富貴》、《福壽雙全》、《八仙慶壽》、《金雞報曉》等;
2、驅凶避邪,如《門神》、《灶君》、《關公》、《鍾馗》、《姜太公》、《張天師》、《張仙》等;
3、時事風俗,如《法人求和》、《蘇州火車開往吳淞》、《劉軍克復宣泰大獲全勝》、《春牛圖》、《十美踢球圖》、《姑蘇報恩寺進香圖》、《洋燈美人》、《合家歡》、《黃貓銜鼠》等;
4、戲曲故事,如《楊家將》、《忠義堂》、《西廂記》、《孫悟空大鬧天宮》、《白蛇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三笑煙緣》、《定軍山》、《苦肉記》、《戰北原》等。
桃花塢年畫品種很多,大致可分為美女畫、裝飾圖案畫、門畫、農事畫、兒童、歷史故事畫和神州傳說畫等,其中神仙佛像等迷信類畫片,內容有門神、灶神,以及所謂「辟邪人物」。含有致富獲利內容的畫片有《一團和氣》、《娃娃得利》、《劉海戲金錢》、《歲朝圖》等。有關農事的有《春牛圖》、《豐收圖》、《魚樵耕讀》、《大慶豐收》等。
山水風景畫片有各地風景,如《姑蘇萬年橋》、《蘇州閶門圖》等。雍正後出現的故事戲文畫片,范圍很廣,有古有今,有單張有連續,如《武松打虎》、《花果山》、《定軍山》等。風俗畫有《玄妙觀廟會》、《蘇州城內外三百六十行圖》等。風土人情躍然紙上,今天成了寶貴的地方史料。有些年畫富有愛國主義色彩,如《法人求和》、《劉軍門大敗法軍圖》等,贊揚中法戰爭中愛國將領劉永福,可謂較早的政治宣傳畫。
6. 在傳統年畫中~~有哪些形象是象徵長壽的
龜蛇(長、壽) 壽桃 南山不老松 仙鶴 壽星老兒 青松,壽星,彭祖,長壽面
7. 歷史上有四大美人,上古有四大美仙,你知道嗎
一、嫦娥傳說
榜上第四名姑射仙子,姑射仙子和嫦娥奔月、巫山神女、子高瓊姬這三位仙子不同,姑射仙子神話和傳說少之又少。
有說姑射仙子出自《莊子》,一個痴情美麗的少女和一個男子相愛,男子進京趕考途中病死,而女子一路尋找心上人遭遇雪崩而亡,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後來姑射仙子被傳說為掌握冰雪的女神,高傲而痴情,姑射仙子也通常被用於形容較為高冷的美女。
當然在我國古代文學裡面,民間傳說的四大仙子出現的頻率基本上勢均力敵——不論是唐詩宋詞,還是明清時代的小說,時常引用四大仙子來做修辭。
但在民間,老百姓知道最多的莫過於嫦娥仙子。每逢茶餘飯後拉家常,老人哄孩子講故事經常講的就是嫦娥奔月;瓊姬仙子等典故多在文人墨客中流傳。因此瓊姬等三個仙子的知名度在民間遠不敵嫦仙子。雖然到今天各種媒體各種網路有許許多多玄幻、傳奇、傳記、小說、紀實、自然的奧秘等等五花八門,可是最讓人難忘的恰恰是兒時奶奶講過的故事。
8. 年畫一般表現什麼題材,有什麼
年畫題材眾多,大致可分幾類:
1、世俗生活類:莊稼忙、漁家樂、慶元宵等;
2、歷史故事類:岳飛報國、三英戰呂布、文王訪賢等;
3、神話傳說類:天河配、白蛇傳、麻姑獻壽、東方朔偷桃等;
4、喜慶吉祥類:麒麟降瑞、五子登料、連中三元、五穀豐登等;
5、神像紙馬類:文武財神、和合二仙、門神、灶君、送子娘娘等;
6、幽默諷世類:三猴燙豬、俏皮話、小兒怒等。
分門別類:
按印製工藝分,可分為木板年畫、水彩年畫、撲灰年畫、膠印年畫。
按著色層次分,可分為單色年畫、黑白年畫、彩色年畫。
按年代長度分,可分為古代年畫、近代年畫、當代年畫。
按國家地區分,可分為中國年畫、西洋年畫。
文化價值:
第一,吉祥的主題是中國各地年畫創作的共同觀念。中國民間年畫從題材內容、藝術形式到表現手法,均以表示吉祥如意、納福驅邪為其最基本功能,使年畫成為具有無限生命力和最受人們歡迎、擁有最多用戶與觀眾的畫種。
第二,年畫的造型來源於中國古老文化千百年的積淀,來源於中國農村特定的社會結構所形成的集體審美意識,來源於民間藝術家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造型意識。
第三,想像力在年畫藝術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沒有想像,就沒有藝術形象的創造。民間藝人對形的表現,完全是憑著記憶和想像,從「意」到形,形隨心變,在形的塑造中融進了自己強烈的主觀臆想。
第四,各地年畫工藝都有固定的傳承方式和工藝流程傳統。各地製作年畫時的要求和操作工藝反映著各產地不同的文化取捨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同時也反映了年畫的傳承方式—家傳、招徒、辦學—所蘊涵的民族精神、民族標識、社會的組織力以及其中的生活經驗和情感。言傳身教、口傳心授、物化傳播是年畫的主要傳承手段。
9. 年畫怎麼畫
年畫的製作方法大致有人工繪制、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畫、石印、膠印等。一般說來,套色木版年畫有四道工序:
(一)、畫師起稿,將定稿用白描法畫在毛邊或薄綿紙上;
(二)、刻工將畫稿的反面,用粉糊粘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線版,先印出幾幅墨線畫樣;最簡單的年畫怎麼畫?製作方法是什麼。
(三)、在畫樣上點出顏色,刻工再按點出的不同顏色,分別刻制出幾種顏色的套印版(一般不超過5塊);
(四)、刷工將墨線和套色版准備齊全後,將白紙數百張固定在刷印圖案的位置上,再將畫版仰放在紙的左邊,將紙覆在塗勻顏料的畫版上,再用棕刷平刷畫版上的紙。如此刷完,再換另一顏色版,依樣刷印,直到全部畫版刷完。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最簡單的年畫怎麼畫?製作方法是什麼。
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
10. 武強年畫的作品分類
1、六美圖
(1)劉無雙贈珠
王相柯去赴考場,其妻贈他寶珠,勉勵他科考中榜。
(2)青雲下書
書生趙序與王桂艷定親,因科舉落第,被王府驅趕,暫居客店。桂艷遣丫環青雲下書,二人相見互生愛慕之情,相約科考得中後完婚。
(3)白美娘借傘
錢塘許仙,清明掃墓,經西湖與白蛇、青蛇幻化之二少女同舟相遇,因天下雨許仙將傘借與白美娘,訂期往訪送傘,喜結良緣。
這種三聯畫較少見,造型美好,具有東方女性的特點。
2、富貴花開
花瓶主體紋樣是象徵男女愛情的鳳凰戲牡丹。瓶中插著牡丹花、菊花和百合花,象徵富貴、吉祥、夫妻和合。果盤中的壽桃、佛手柑、葡萄和切開的多子西瓜,表示多子、多福、多壽等美好祝願。還有取意配偶的「藕」和蓮(連)子、蓮(連)花(女),以及比喻「瓜瓞綿綿」的黃瓜等吉祥花果,體現了美好幸福的夫婦生活。
3、神荼、郁壘
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郁壘,見於古本《山海經》的記載。
4、洛陽出土北朝寧懋石室門神
此年畫中刻有兩位頂盔貫甲的武士形象,環眼虯須,身軀粗壯,他們手執戈盾,相對而立,形象上富有誇張成分,全身披掛及飽滿的構圖都開始具有後世門神畫的特點,是了解早期門神形象的重要遺存。這種類型的門神一直影響到後世的年畫中。
5、秋庭戲嬰圖
是蘇漢臣的巨幅名作,作品成功地刻畫出幼兒對生活經驗的探求和摹仿,環境的描繪占據了畫面相當部位,庭院中假山聳秀,芙蓉盛開,野菊競艷,不只點明季節,對孩子的優美形象也起著重要烘托作用。
6、歲朝圖
描繪慶賀新年的一幅節令畫,圖中大門及廳門都貼有門神,門框上裝飾桃符,正廳供有祖先牌位,門前院內及廳堂中皆有賓客,與主人揖拜賀節,院里還有嬰兒嬉戲,洋溢著慶祝新春的歡樂氣氛。
7、四美圖
此畫描繪民間熟悉的四位古代絕色美女:趙飛燕、王昭君、班姬、綠珠。 1、新排洋煙陣捉拿櫻徐花
是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劇目,把罌粟(鴉片原料)擬人化,喻為害人女妖「櫻徐花」,被破陣的戒煙將士「地花丸」、「一狠心」「一口氣」、「路引龍」等捉拿,形象化表現了戒煙的決心、葯物和方法。它是反抗帝國主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在舞台上的反映,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是很可貴的。
2、河間府演大操
畫面取焦點透視法,構圖勻稱,陣容龐大,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傳統練兵的一大變化。
3、日德兩軍大戰青島
反映日德兩軍激戰青島的情形,弱肉強食,中國領土被列強侵奪。
4、同盟軍新立協約大會
民國8年(公元1919年)以孫中山為大總統的南方軍政府,派代表唐紹儀,和以徐世昌為大總統的北方政府代表朱啟鈐在上海開會議和。圖為代表們騎馬入場,儀仗隊行舉槍禮,馬隊打著青天白日旗,樓頂上插著五色旗為五族共和之意。國民要求和平,希望南北統一。結果協議未成,戰禍依然不止。
5、大戰灤州
直魯聯軍和奉軍組成了安國軍,張作霖於1927年6月在北京出任安國軍大元帥。1928年春,南京國民政府部署北伐,征討張作霖在沈陽黃姑屯站被日軍炸死,安國軍解體。9月,直魯聯軍殘部在灤州東部地區被奸。圖為灤州激戰。
6、四川真景全圖
畫面上匯有電燈、電車、汽車、飛機、西式樓房、豎起煙囪的工廠、大馬路、警察站崗、人力車上坐著摩登女郎,都是城市的新變化,受西方科學文化的影響。還有戴禮帽穿長衫馬褂的行路人和商販等種種社會現象,構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風光,當時被叫做「西洋景」 的年畫,打開了鄉下人的眼界。按畫面和標題對照,畫面沒有體現出「四川真景全圖」,或許畫的是上海「四川路」真景全圖。
7、女學堂演對圖
廢科舉,興洋務,女學堂習武,反映了中國教育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
8、豆選
翻身農民在建立民主政權中認真行使自己的權力,使用豆粒做選票,選舉自己信任的幹部。以農村場院為背景,在選民中突出表現一位婦女的參選位置,更具有深刻的含義,具體地反映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構圖豐滿,色調鮮明,把嚴肅的主題表現得紅火熱鬧,歡樂喜慶。
9、保衛我們的好日子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群眾運動廣泛展開,農村兒童積極參加和平簽名,反對侵略戰爭。
10、勞動換來光榮
反映新社會尊重勞動,歌頌農民的勞動積極性。 1、天地全神
包括天神、地神、人神、鬼神,儒、釋、道三教等民間諸神,大凡民間信奉者應有盡有,結成一個群體,各得其位,共享人間香火。因為大小開張不同,神位多少不等,又有「大全神」、「小全神」之稱。
2、二佛頭
此為天地全神禡中的一種。
3、六佛頭
亦為天地全神神禡,此圖風格古樸,形象突出,線條圓勁,構圖排列有序,具有很強的鄉土趣味,神祇中集道釋兩教於一體,亦可見民間信仰之龐雜。
4、觀世音
觀世音是大乘佛教中的菩薩,以大慈大百萬普度世人救苦救難而獲得信徒的尊崇,是中國民間影響最廣信仰最眾的神祗之一。
5、上關下財
此幅神禡上部為關羽,下部為增福財神,俗稱上關下財,亦可諧音為(上官下財),可以帶來官運和財運。
6、關公
此幅構圖緊湊但人物不夠完整,疑因印畫紙型篇幅縮小而對畫有所裁割所致。
7、財公財母
此幅財神與夫人並坐,俗謂之財公財母。
8、三人灶
此幅灶神兩側有兩位夫人,俗稱三人灶。全圖顯示出民間藝術的稚拙之美,為北方民間版畫中的傑出之作。
9、灶神(雞狗灶)
體現了民間百姓對灶王既敬又怕的兩重性。
10、鎮宅神判
此幅鍾馗身軀壯偉,氣勢昂揚,內穿鎧甲,外罩錦袍,須發飛動,執七星寶劍而舞,圖側有五雷神符,下方又畫著珠寶,表示出驅邪降福的功能。以硃色印製,適應著硃砂驅邪的風俗,民間將鍾馗俗稱為「判官」,故稱「鎮宅神判」,因以硃砂印製又稱為「硃砂判」。
11、上觀下關
觀音菩薩與關聖帝君合繪同一畫面,觀音在上,關公在下,故稱上觀下關。因觀音的觀與關公的關字都與陞官的官字諧音,故又寓意上觀下關,意謂官帶傳流,永世富貴。
12、張天師
五月天氣漸熱,癆疫災病容易發生,民間習俗在端午節張掛張天師像,以辟瘟消災,霹妖鎮邪。
13、鎮宅福神
此為單座門神,開張甚小,系供貧窮之家在單扇門上貼用。因只一幅,故作正面處理。將軍細眉鳳眼,紅臉,五綹長髯,戴帥盔,穿魚鱗甲,外罩戰袍,左手捻須,右手執劍,威嚴端坐,意態軒昂,篇幅雖小但卻顯得威風凜凜氣概非凡。飛舞的飄帶使人物取得靜中帶動的效果。上邊神牌中標有鎮宅福神字樣。 1、鞭鐧門神
俗以臘月三十換貼新門神。而民間流行最普及的是《鞭鐧門神》,民間根據神話傳後說以秦瓊、尉遲敬德為門神。武強年畫中的門神構圖豐滿,造型誇張,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2、文門神(五子登科 喜報三元)
出自五代後晉時燕山地方的竇禹鈞「五子登科」的典故。
取自從前科舉取仕,以取「喜報三元」之音義,體現生子成才的美好願望。
3、五福臨門(功名富貴、吉星高照)
兩個童子各騎一隻大公雞,各持的條幅上分別寫著「功名富貴」、「吉星高照」。借「公雞鳴唱」的「公鳴」取「功名」之音義。童子頭上戴的牡丹花象徵「富貴」,結成吉語為「功名富貴」。另一童子頭上戴的是菊花,取「菊」與「吉」音相同的吉祥含義為「吉星高照 」,而且雞在世俗觀念中是辟邪的吉祥之物。幾只蝙蝠,取「福」字之音義,象徵幸福,故稱「五福臨門」,表現古人對幸福的嚮往和追求。
4、打日本救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人民奮起抗戰。武強出版的傳統門神加印上醒目的大字標語「打日本救中國」,把觀念中保護家宅的門神變成保護國門的衛士,發揚了這一民間藝術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
5、保衛邊區這副集成創新大門畫,當是1938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後創作的。構圖章法、人物和戰馬的姿態都是直接從武強古版門畫脫胎而來,所謂「舊瓶裝新酒」的抗戰門神產生了,在中國年畫史上掀開了新的一頁,是更新換代的一個品種。
6、戳刀門神此幅武門神,雙雙頂盔貫甲,執大刀相對而立,人物皆白面長髯飄灑,慈眉善目,然不失威武之氣勢。
7、四季平安此對門童頭梳雙辨,衣著花衣,手捧元寶和金錢,肩抗蓮花牡丹,面帶喜色,邊行邊舞,活潑健壯。畫上題「四季平安」的祝頌之詞,反映了人們希冀連年喜慶富貴生財的願望。
8、財連銀漢 利貫金城此對門畫表現手托元寶和金錢的娃娃坐在元寶上,旁邊放置著錢囤和聚寶盆,背側則有掛著成串金錢的搖錢樹。娃娃穿綵衣,梳小辮,戴長命鎖,面龐豐滿俊秀。畫面突出堆積的財寶,並題以「財連銀漢 利貫金城」,喻示財源茂盛,日進斗金,這也正符合了人們發財致富的願望。
9、大戳錘門神武強地區習慣將拄金瓜肅立的將軍門神稱為戳錘門神。並按照畫面大小分為大戳錘門神和小戳錘門神。
10、福壽童子此對門童戴紫金冠,佩項圈,穿虎頭鞋,花衣上裝飾喜壽字圖案,他們一手托著蓮花盤,上有福壽字,另手端著寶瓶,中插著三戟或谷穗嘉禾,諧音寓意為平升三級、平安豐登。該圖雖彩色版已佚,但墨線版保存完好,朴質古雅,體現了北方小型門畫的典型風貌,在武強門童中具有代表性。
11、麒麟送子
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出現麒麟是國家祥瑞的徵兆,古代又常將麒麟和子孫賢德聯系起來。此對門畫中騎在麒麟上的嬰孩戴紫金冠,穿花衣,一手捧笙,另手執桂花或牡丹,空中有蝙蝠飛翔,喻有連生貴子之意。
12、春回大地 萬象更新
以春牛表示「春回大地」;取萬年青和大象諧音以喻「萬象更新」。牛和象都是象徵美好的吉祥物,兒童代表著未來和幸福。
13、對雞
雞司晨,古代貼畫雞於門。這幅對雞圖口銜一副對聯,題為「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祝願風調雨順,國泰年豐。
畫面造型古樸,色彩鮮明,形成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表達了農民祈年求福的純朴願望,傳遞著農耕文化的古老信息。 1、福祿壽三星
三星是民間喜歡的吉祥神。福神源於福星,即木星、歲星,也就是「天官」,年畫《天官賜福》即來於此;祿神出自民間,祿者富也,繪祿神多以富豪之家有錢人像為本,祿神即賜官與功名之神;壽即南極老人,古人說老壽星出現,國泰民安。
2、五路進財這是一幅表現文武財神率其部屬為人間進財降幅的年畫。正中桌上擺著搖錢樹和元寶,執如意的文財神比乾和捧鋼鞭的五財神趙公明坐於兩側。又有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帶領錢龍和寶馬侍立於兩廂,前方是和合與劉海扛著寶盒盒錢串,寶貝童子和進財使者推著滿車財寶,洋溢這一片喜慶氣氛。
3、群仙祝壽
此圖正中畫有聚寶盆,鍾離權和呂洞賓為首的八仙形象排列兩旁,上邊出現了壽星騎鶴乘空而至的形象,構成八仙祝壽的情節,畫中以祥雲、蝙蝠等映襯,更使作品增強了吉祥喜慶的色彩。
4、大花瓶(耄耋富貴)
花瓶身上的圖樣是祥雲麗日和福(蝙蝠)、祿(鹿)、壽(壽星老人)三星,是星宿崇拜的形象化反映。瓶中安插著長生的忘憂草和象徵富貴的牡丹,取義「忘憂長壽,富貴平安」。花盆裡長著萬年青、雞冠花,祝福萬年常青,吉祥如意。
5、鯉魚跳龍門
從前科舉取仕,學生經過考試中選,方可進入仕途。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則成龍,後人把科舉考試喻為「鯉魚跳龍門」。圖為童戲魚燈舞,表現的就是這一情節。
6、雙喜對花瓶(窗旁)
在洞房的窗戶兩旁張貼,瓶身各有一個「雙喜」字,是從前嫁娶的典型標志,表示雙方都喜之意。一紅瓶,一綠瓶,大紅大綠喜幸吉利。「瓶」與「屏」諧音,瓶中插著鮮花,以喻「屏中生花」。還有佛手柑和摘下來的石榴、桃子,取意「榴開白子」、「福壽(佛手、桃子)雙全」,祝頌生活美滿,喜結良緣。
7、聚寶盆
人們追求致富發財的心理和願望在一年之始表現得最為強烈,因此招財進寶形象也最為流行。此畫面中聚寶盆中栽種的搖錢樹上長滿了金錢,也最為符合人們的心理追求。
8、八仙祝壽
老壽星南極仙翁過壽,八大仙人(即道家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蘭采和、何仙姑)齊來祝壽。老壽星居中,八仙各執法器站立兩側,此圖民間在逢年過節或給老人祝壽時用。
9、八仙對聯
相傳在元代已有上八仙之說。這個群體的組合說法不一,保存有兩種版本,一為橫條,一為豎條,畫的是:李老君、孫真人、楊戩、白猿、陳摶、東方朔、沉香、劉海。各有一個成仙的動人故事,但不及中八仙那樣貼近群眾生活。 1、水滸傳
以富有變化的邊框形式,分為六幅畫面:急先鋒東郭爭鋒,晁天王認義東溪村,公孫勝應七星聚義,武鬆起解十字坡,祝家莊箭射紅燈,梁山英雄大戰盧俊義。圖畫邊框追求變化,人物雖依戲曲裝扮,但特點鮮明,畫面結構緊湊,能於不大的篇幅中畫出復雜的情節及場面,使觀者欣賞到豐富的內容,其中如十字坡店房之恢諧,索超與楊志爭功比武之激憤,大戰盧俊義之群雄亮相,皆鮮明生動,顯示出武強年畫之藝術特色。
2、金沙灘赴會
年畫以舞台戲曲場面表現雙龍會上韓昌觀武,楊七郎上前與之比試,楊大郎識破陰謀准備放箭,遼天慶王大驚失色,遼、宋眾將兩廂列開,一場大戰即將發生。該圖人物眾多,陣營鮮明,神情各異,耐人玩味。
3、鐵弓緣
年畫生動地表現了匡忠拉開鐵弓,陳氏母女驚喜之狀。
4、小五義拿白菊花
故事見《小五義》,並編演為京戲,年畫中的盧芳、丁氏兄弟為一方,姚文、晏飛為另一方,兩方相持不下,呈現鮮明之亮相,壁壘分明,生動而逼真的再現了舞台演出場面。
5、西遊記燈方
該幅畫面以燈方形式表現了西遊記的故事片段。
6、呼延慶打擂
此圖畫呼延慶三次赴開封掛號打擂,力劈凶僧歐子英故事,為《呼家將》金鞭記故事發展之高潮。圖中正中呼延慶在擂台上激戰正酣,為兄報仇之盧鳳英一旁觀戰,擂台兩側的蘆棚中分別坐著包拯和龎文,台下又有孟強、焦玉、楊文廣和王多嘴、李會說等人,雙方對壘,忠奸分明,體現著群眾的愛憎。
7、昭陽宮
明隆慶帝死後,李艷妃抱幼子萬曆帝臨朝聽政。其父李良謀朝篡位,李妃欲讓,不聽徐延昭、楊波等老臣勸阻。徐楊帶兵二次進宮,並將先帝所賜徐延昭的銅錘出示,犯顏直諫。李妃感悟,遂托國於老臣,李良被拿下。
8、廿四孝圖
傳統繪畫中宣揚孝道有著悠遠的歷史,漢代時即編纂有孝子傳,且行之圖繪,元代郭守徵集古代孝行人物為二十四孝並繪為圖畫,傳播甚廣。此件孝行圖採取分格小圖形式,以簡單明確的構圖展示出故事情節,風格古拙淳樸,人物雖寥寥數筆但卻生動傳神,每圖附以兩句或四句韻文,如「恣蚊飽血」中題以「九歲小黃香,孝名天下揚。暑天扇涼枕,冬日暖被床」,明白易懂且能概括主題內容。
9、狐狸緣
書生張皂與狐妖幻化之美女名春燕者互相愛慕結合,後竟患病不起,其父請高僧林恩茂降妖,春燕被擒,哀求釋放,願以五花洞下天書贈林,並謂山下溫泉能療張疾,林遂放其歸山,並攜張皂前往。事為老狐所知而惱怒,擬幻成庄園設計加害,但妖狐春燕與張皂情篤意好,由林恩茂做媒成婚,老狐無可奈何,只好焚化庄園而去。
10、空城計
諸葛亮駐西城,所部精銳俱被遣出,驚悉街亭失守,司馬懿大軍已距西城不遠,危急中令將城門大開,自坐城頭,撫琴飲酒以待。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見狀大疑,火速退軍。當探明確系空城急令回軍時,趙雲已被調回,攔路截殺,驚退司馬。
這幅燈方,以黑白關系為設色基礎,施以紅黃藍三原色。造型樸拙,流露著歷史的古老神韻,具有版畫的藝術特色。 1、十不足
以十二幅圖畫表現某些人的貪多無厭的行為。此圖畫風古樸,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鄉土特色。
2、杠箱官
「杠箱官」是民間春節的花會節目。此畫中坐杠上的官吏,由猴子扮演,身著補服,項帶朝珠,應有很高的官階。他手搖羽毛扇,洋洋得意,前面有猴子衙役扛著「禁煙」旗幟鳴鑼開道。意在朝笑清廷喧囂一時的「禁煙」不過是一場猴戲而已。諷刺手法大膽而潑辣,一針見血,可看作是早期的漫畫。
3、猴搶草帽
這是大人教孩子說的一個童謠,啟發智慧,生動有趣。圖為猴子正在搶草帽。
4、尖頭告狀
此圖以誇張的手法畫出種種尖頭,其中有兩人在比尖中互不服氣,遂訴之於官,豈料差役和縣官也都是尖頭,而且更尖。平配合畫面內容題詩一首:「原告本尖頭,被告頭更尖。不若二差人,尖中帶拐彎。尖上更帶刺,還得數著官」,矛頭的批判對象毫不掩飾的直指腐敗官吏。在嘻笑怒罵中暴露其丑惡的本質,觀之人心大快。
5、老鼠告狀
這是一幅富有幽默情趣的年畫作品,以連環畫形式表現老鼠被貓捕食後到陰司告狀的故事。圖中提款作庚申年,時為民國九年(1920)由慶順成畫店繪刻,從中可見近代武強年畫的繪刻水平。但此圖因紙型的變化兩旁經過裁割已經不完整,其裁割年代當更晚,以致無法得見全圖原貌。
、老鼠嫁女
武強年畫中的老鼠娶親,其娶親隊伍儀仗皆為人間婚嫁風俗之寫照,燈籠火把吹吹打打,新郎已經幻化成人形,以青蛙帶馬,新娘穿紅衣坐花轎中,但前方狸貓已經捕捉了最前方的老鼠,看來全隊都不免被貓吞食。整幅畫妙趣橫生,令人觀之忍俊不止。
7、玩童鬧學
在一私塾中,先生睡著了,天真頑皮的孩子們有的戴上老師的花鏡、有的在模仿老師上課的模樣等,表現的維妙維肖,把孩子們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
8、蛤蟆娶親
此幅畫青蛙成親,頗有興味的是其儀仗隊列全仿民國年間新式結婚的面貌。新娘新郎皆成人形,他們打扮入時,新娘坐在花團錦簇的汽車上,新郎則以兔代馬,其他西式鼓樂隊吹奏極為歡躍。具有很強的童話色彩。
9、俏皮話
該圖以生動的圖畫對俏皮話作形象的圖釋。觀之際趣味橫生,如「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相(像)人」,「未出閣的姑娘裁借子(即小孩尿布)——閑時指(置)下忙時用」,「武大郎玩夜貓子(即貓頭鷹)——那樣人玩那樣鳥」等。圖文對照,頗為風趣。 1、淵明愛菊
此圖為燈方畫,陶淵明和童子們在田野中興沖沖的挑扛著菊花,表現了詩人對傲霜的菊花的摯愛和高尚的情操。
2、浩然尋梅
此圖為燈方畫,表現雪天郊野,孟浩然騎於驢背興沖沖的出遊,他肩扛一隻梅花,前後二童子相隨,構圖與淵明愛菊相同,二者應為一套,推測還仍有《羲之愛鵝》、《周茂叔愛蓮》等幅,合成為四愛圖。已佚。
3、羲之愛鵝
圖為王羲之正在觀察思考鵝的動態,如何運用到書法中去。
4、周子愛蓮
與王曦之愛鵝、淵明愛菊、浩然愛梅合稱「四愛」。
5、洗硯圖
此幅為成套燈方畫中的一幅。表現文人學士於郊野據書案而坐,案上放置杯盂紙筆書籍等物。前方一童子在池邊洗硯,引來一群游魚,作驚喜狀。畫面上題句「洗硯魚吞墨、預兆金榜題」。本畫面以大片黑色表現天空,襯出題字,與人物形成鮮明對比,構圖疏密相間,藝術上與明代書籍版畫插圖有一脈相通之處。
6、義犬救主
唐朝太和年間(公元827-835年),廣陵人楊升養了一隻犬。常常帶在身邊,喜愛的形影不離。一天,楊升喝醉了酒,睡倒在草叢中,冬天草枯,有牧童燒荒,風勢很大。犬圍著楊升大叫,楊升不醒。它就反復跑進附近的水塘沾濕身子,上岸來卧濕楊升身邊的枯草。野火燒來,楊升倖免於難。畫面題詞寫道:「楊升好犬傳古今,狗有濕草報主恩。」
7、走雪山
繪刻以實景表現,造型古樸,刀情木趣,蒼勁有力。具有濃郁的版畫韻味和鄉土氣息。 1、打金枝
這套小窗花表現的是唐朝名將郭子儀之子郭曖因昇平公主自恃高貴而不赴郭子儀之壽宴而毆之,公主憤然進宮,郭子儀綁子上殿請罪及皇帝與皇後勸和的故事情節。2、錦上添花畫面繪有花瓶、花籃及梅、菊、蓮及喇叭花等,附有柿子、葡萄、佛手、南瓜等果實,花團錦簇,果實豐盛,可謂錦上添花。3、萬事如意左右兩幅是古寫的「壽」字,中間是佛家的吉祥物「盤長」。它無首無尾,無窮盡的回環,與「壽」字組合在一起,表示回環貫徹,萬事如意,長壽吉祥。4、名山勝景四小幅的名字分別是:漸入佳境;秉燭夜遊;深山訪友;風雨同舟。5、吉慶花鳥《喜上眉梢》,俗以為喜鵲是報喜的吉祥鳥,認為它能感應人際關系,所以叫「喜鵲」。諺雲:「喜鵲叫,喜事到。」喜鵲登在梅梢上,取意「喜上眉梢」。《燕爾同棲》,兩只燕子棲息在桃柳叢中,月圓如鏡,象徵生活美滿。燕子知時守節,冬去春來,以喻愛情忠貞。《荷花鴛鴦》,俗以為鴛鴦是同命鳥,常偶居不離,卧在美麗適意的荷花叢中,比喻夫妻恩愛,和合美美。《富貴白頭》,宋代周敦頤作《愛蓮說》,以多種花作比較,稱牡丹為花中之富貴者。畫面上的兩枝白頭翁鳥棲息在牡丹枝上,以喻富貴白頭,同心偕老。6、小窗花這是用窗花版製作的一組小圖片,內容是愛情故事。《桑園會》,魯國大夫秋胡回鄉,與分別多年的妻子羅敷不期在桑園相會,表現羅敷對愛情的忠貞。《洛神》,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夜間有女神示夢,遂至洛水相會,締結良緣。《拾玉鐲》,明代,陝西世襲指揮傅朋與少女孫玉嬌偶遇,頓生愛慕,遂以玉鐲為媒介,與玉嬌定情。《小放牛》,是根據河北民歌《小放牛》創作的村姑和小牧童載歌載舞的畫面。《陳妙常》,宋代,尼姑陳妙常在庵堂與潘必正相遇,產生愛慕之情。忽聞潘必正離庵,懇求老艄公渡她過江追趕。《仙女窗花》這是用窗花版套印在用筆描繪的四幅小圖片,用祝女壽。內容是:《麻姑獻壽》,相傳東漢時麻姑成仙,曾三次見滄海變桑田。她能擲米成珠,用靈芝釀酒向王母祝壽。世人祝女壽多用《麻姑圖》進賀。《何仙姑》,唐代零陵人,成仙後長生不老。是中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嫦娥奔月》,傳說古代嫦娥吃了她丈夫後羿從王母那裡討來的不死葯,飛升到月宮成了永生的仙子。《天女散花》,是佛經中的一個故事。釋迦牟尼派天女給維摩詰散花,祝他康復。從此引申為祝賀「健康長壽」。 1、獅子
獅子是一種猛獸。它的畫像隨著佛教繪畫而傳入中國,經過再創造,變成馴順可親的吉祥瑞獸。其造型蓬頭大耳,巨目環睛,嬌憨可愛,逗人喜歡,是意象化的藝術形象,與自然形態的獅子大不相同。在宮殿、廟堂或大宅門兩旁往往擺著一對石獅子,作為守護裝飾和辟邪之用,也是權勢的象徵。俗還以為它是賜子的神獸,凡畫獅子必畫綉球。綉球是古代女性向男子拋打的定情信物。因為它既辟邪又賜子,所以它的畫像很受歡迎。有的地方還被當作小孩的守護神敬奉。
2、老虎
虎在民間被尊為百獸之王,能威鎮山林。虎在古代又被視為神獸《山海經》中謂神荼、郁壘以葦索縛鬼以館虎,漢應劭《風俗通義》中亦認為虎能噬食鬼魅,故古代流行畫虎於門冀以衛凶驅除邪崇。武強年畫流行將虎刻印成中堂、門畫等掛於室內,起著鎮宅保平安的作用。
3、小女婿
此畫是為配合《婚姻法》頒布,提倡婚姻自由而創作的。
4、劉巧兒
此畫是為配合《婚姻法》頒布,提倡婚姻自由而創作的。
5、指日高升
這張古版畫刻有明確的創作年月(中華民國癸丑,即1913年),可以准確地獲知這一時期武強年畫的時代風格。
6、蟲精
圖中的昆蟲,都是擬人化的「蟲精」,從頭頂冒出一股「靈光」現出原形,是為祈禱豐收祭祀用的神馬。在周朝就有祭昆蟲的記載,為的是莊稼避免蟲害。後世各地建有八蠟廟、蟲王廟,供奉蟲王劉猛。
7、猴演雜技
圖為動物耍的什樣雜技,以猴子的表演最為有趣。從它們的表演中可以看到當時多種雜技節目表演的情形。畫上詞寫道:「叫聲眾猴你聽言,猜拳打馬心不樂,延(沿)繩跑羊狗鑽圈,雜耍小猴頑(玩)的好,耍盤耍碗上刀山。」是一件形象的雜技史料。
8、卧美人
9、紡織圖
農村婦女除協助田間耕作及操持家務外,紡織成為其勞動的主要方面。本圖將婦女從事的彈花、紡線、漿線、涼線、絡線、織布等全部紡織過程表現的井然有序,人物雖寥寥數筆,但神情動態相當生動,其中還穿插著小兒玩鳥逗狗及兩雞相鬥等有趣情節,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為了解那一時代農村紡織生產留下了形象的資料,是一幅獨具特色的農村民俗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