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風土人情!!!
如果你來自低緯度國家,依然可以陶醉於這里溫煦的陽光,因為台灣擁有多一份的清涼,絕對可以滿足你想遠離酷暑的心願。到台灣的山區走走,滿山翠綠的景緻,是來一場森林浴的絕佳時刻,投身在森林的精氣和香氣中,請恣意呼吸台灣這片美麗島嶼的清新空氣吧!
大體而言,台灣全年溫暖,四季中以春冬的變化較大,夏秋變化較小,有著最適合旅遊的天氣,年平均溫度約為22度,平均最低溫不過12-17度(54- 63℉),所以這里的冬天看不到靄靄白雪,只有在少數的高山地區,可以一瞥雪花的影子。在春夏之交時[每年的3月-5月],偶受滯留鋒面徘徊影響,有著細雨綿綿的天氣型態,此時到訪台灣,要記得隨身帶把雨傘,因為漫步雨間雖然浪漫,但是你可不想帶著濕淋淋的身體旅行。台灣的夏天[每年的6月-8月],偶爾會有台風經過,請你留意氣象報導,因為台風天所造成海邊波濤洶涌的海浪,絕對不是觀賞奇景的好時機。在秋天的台灣[約每年的9月-11月],你則可以縱情於天天的晴朗涼爽里。台灣短暫而溫暖的冬天[每年的12月-2月],是賞楓的季節,偶爾來襲的寒流,是泡湯族的最愛。
大部分人三餐都是在外面解決的
台灣有句廣告詞"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我老外,老外老外老外"
每天7點多起床
早餐就在街上的早餐店解決 有時侯吃西式早餐三明治玉米濃湯
有時候吃中式早餐飯團單餅豆漿
一般辦公室的工作中午12點~1點都會有休息
那時就是吃便當的時候了 排骨便當雞腿便當三杯雞便當....一個60塊
每天中午就是換著吃
下午5點准時打卡下班
台灣人都是"白天一條蟲,晚上一條龍"
因為晚上的台灣 是一個美麗的王國 在台灣 晚上能玩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5星級的電影院 20幾層樓的百貨公司 人潮密密麻麻的夜市 海邊公園
擁有許多性感美女的酒吧(許多年輕男女夜夜在酒吧里尋找一夜情....)
看人彪車拉 自己彪車拉
跟好友上"好樂迪"K歌拉 (台灣的好樂迪比內地的好樂迪好上千倍 不只有變聲系統可以玩 還有情景效果可玩 還有隨你吃的點心熱食飲料冷盤)
還有好多好多內地沒有的東東......
總之台灣人的夜晚就是玩!!!!(沒辦法,工作壓力太大了)
也因為如此 台灣人必有的現象"月光族"
人人都是月底還沒到就把錢花光了.....55555下個月10號才發薪水阿.....
所以又發生了一種現象...."卡奴"
在台灣人人手上有5.6.7張信用卡是小case 平均一張卡額度是15萬
也就是就算你每個月薪水才2.3.4萬
你也將近100萬的新台幣額度的信用卡可以刷刷刷
所以 唉唉
經不起誘惑的台灣人就一個個死在信用卡上 每個月薪水才2.3.4萬
卻背負著幾十萬的卡債...........
這就是目前台灣人生活習慣的一角......
------------------------------------
方言習慣......
在台灣沒有人會刻意去說台語(閩南語)
大家早已習慣用國語(普通話)來交流
只有那些政治人物才喜歡用台語(閩南語)說話
一般我們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都是說國語(普通話)
有時會攙雜一些台語(閩南語)
呵呵 就是國語台語一起說的拉
http://..com/question/15431561.html
台灣小吃
台灣小吃不但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能呈現出台灣一般市民的生活與文化,因此,若想認識台灣本土特色,藉由走訪各地夜市、品嘗美味小吃,是最迅速的方法。「就地取材」是各式小吃的特色,由於台灣四處環海,漁獲豐富,因此「海鮮」經常是料理的主角之一,如蚵仔煎、生炒花枝、海產粥、魷魚羹、虱目魚湯等,鮮美的滋味,往往讓人吃得大呼過癮!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又有人稱其為「波霸奶茶」,起初是台中地區商人以紅茶加入鮮奶與軟 Q 的粉圓,再予以混合調勻而成的飲料。由於它具有茶葉的香濃口感和粉圓的嚼勁,很快就受到台灣民眾的熱烈歡迎,並且名氣遠播海外,許多國外華人街都可品嘗到這種濃醇的珍珠奶茶。
肉粽
這種以粽葉包入糯米、香菇、花生、蛋黃、豬肉等佐料,口味帶有淡淡竹葉香的肉粽,原本只有端午節才吃得到,現在幾乎每個夜市裡都有攤位販賣,它是一般台灣民眾宵夜點心的最佳選擇。
臭豆腐
越臭越好吃的料理,只有臭豆腐!許多人對臭味撲鼻的豆腐往往不敢嘗試,但是一旦入口淺嘗後,便難忘其特殊滋味。作法簡單,只要將已發酵的臭豆腐直接放入熱油鍋中將表皮炸酥,起鍋後剪成入口大小的 4 小塊,再搭配酸甜泡菜一同食用,就可嘗到外皮酥脆、內部組織蓬鬆的特殊口感。
擔仔面
從台南開始走紅的擔仔面,小小的一碗面有著川燙過的油麵和豆芽菜,淋上熬煮多時的鹵汁和肉燥,一道香味四溢的擔仔面便可上桌供人品嘗。若覺得配料不夠豐富,還可以加一顆鹵蛋或貢丸提增口味。
蝦仁肉羹
台灣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有著豐厚的漁獲海產,因此利用各種鮮味製作成小吃,也成為民眾飲食文化的一部份;蝦仁肉羹便是夜市集里普遍可見的一例。蝦仁肉羹主要以蝦仁羹與少量肉羹一起烹煮而成,並加些太白粉水勾芡,使湯汁更為濃稠、更有咀嚼口感。而且品嘗蝦仁肉羹時,一定要加些烏醋提味,酸酸甜甜的湯汁與新鮮蝦仁羹、肉羹搭配會更加美味。
[ Top ]
蚵仔煎
這是台灣夜市裡相當普遍的一道小吃,新鮮的蚵仔是這道美味的重要元素,將蚵仔淋上調和太白粉與地瓜粉的粉漿,加上蛋、青菜下平底鍋以大火油煎,食用時再淋上特調的酸甜醬汁,味道香郁令人垂涎。
潤餅卷
潤餅卷的餡料相當豐富,包括燙熟的高麗菜、豆芽和蛋絲、紅糟肉、花生粉、糖粉等,以薄薄的春卷皮包成圓柱狀即可,溫熱口感爽脆美味,是相當受到歡迎的台灣夜市小吃。
蚵仔面線
小小一碗看似貌不驚人的蚵仔面線,卻是夜市裡不可或缺的小吃美食,好吃與否的關鍵在於蚵仔的新鮮度和面線的Q勁。利用紅面線不易爛的特性加高湯煮後再勾芡,放入已川燙過的新鮮蚵仔和鹵過的大腸,食用時淋上烏醋、特調醬料等,最後灑些香菜提味便可盡興享用。
肉圓
台灣肉圓以彰化和新竹兩地最為出名,其中彰化肉圓是以油炸的方式;新竹肉圓則是以蒸的方式處理,口感上有所差別,遊客可依自己喜愛口味選擇品嘗。肉圓的外皮是以地瓜粉、在來粉、太白粉加水調和成的米糊,內餡包入豬肉、香菇、筍乾等食材,吃起來外皮Q韌,內餡香醇,有咀嚼的樂趣。
割包
割包原本是尾牙(農歷12月16日)時才吃的小點心,如今已在台灣夜市普遍吃的到。割包的外型宛如中式漢堡,白皙、松軟如包子一般,趁熱夾進入口即化的豬肉和酸菜、再灑上花生粉與香菜,氣味芳香、口感絕佳。
棺材板
台南當地知名的特色美食,光是菜名就令人覺得十分特別,其實棺材板只是將吐司中間挖空,填入雞肉、雞肝、蝦仁、紅蘿卜、馬鈴薯、牛奶等配料,再以吐司蓋起,這道小吃需趁熱切塊品嘗。
銼冰
一般所謂的銼冰,多指以刨冰機銼出的碎冰,加上綠豆、紅豆、粉圓、芋頭、愛玉等可隨意選擇的配料後,再淋上糖水的冰品,在夏天食用相當沁涼舒暢。不過,相當懂得吃的台灣人,陸續開發出許多新的台式冰品,如利用水果製成的芒果冰、草莓冰等季節性冰品,不僅清涼消暑且又富有創意。
台灣著名觀光夜市一覽表
夜市名稱 特色 地點
基隆夜市 基隆夜市的廟口小吃遠近馳名,例如廟口的鼎邊趖、泡泡冰、天婦羅、營養三明治、豆簽羹、蝦仁肉圓 基隆市奠濟宮附近的仁三路和愛四路的小吃攤
士林夜市 集合大江南北小吃,包括西式牛排、鐵板燒、紅油抄手、大餅包小餅、刀削麵、豬肝湯、花枝羹、蚵仔煎等。 台北市文林路、大東路及安平路之間
饒河街夜市 台北第一座觀光夜市,全長約600公尺,有多家葯燉排骨,是寒冬進補的好選擇。 台北市八德路四段與撫遠街交叉口,至八德路的慈佑宮為止
華西街夜市 台灣最著名的觀光夜市,吸引不少中外人士前來觀光,有名的小吃包括蛇肉與蛇酒、鼎邊趖、碗粿、鱉肉、海鮮等 台北市西園路與環河南路之間
景美夜市 多數攤販、店面都集中在已有30年以上歷史的景美街,有許多五金百貨、錄音帶、衣服、飾品等店家。另外,景美新街有「景美公有市場」,有各式飲食類攤子。 台北市景美街
通化街夜市 可以大快朵頤,且邊散步邊逛街;從基隆路轉進臨江街,過了通化街之後的臨江街則是賣服飾及棉被之類的日用品。 台北市信義路四段與基隆路二段間
遼寧夜市 著名的小吃有鵝肉、海鮮、筒仔米糕、沙威瑪、蚵仔煎、鹵味等,此外,遼寧街外圍巷道內也開設許多具特色的咖啡館與餐飲店,因此這一帶區域享有「咖啡街」之稱。 台北市長安東路與中興高中之間
興南夜市 路面相當寬廣,店家排列十分整齊。主要特色是有許多家刨冰店,並有多家雜貨用品百貨,價格便宜而種類繁多。 台北縣中和市信義街、景新路410巷共同組成
新莊夜市 以香菇赤肉羹、紅豆餅、肉圓、雞蛋糕、蚵仔面線、蝦仁羹最膾炙人口。街巷之中隱藏百年歷史推衍的軌跡,例如古跡,及打鐵店、豆腐工廠、老字型大小餅鋪等百年老店。 台北縣新莊市新莊國中後、新莊路上
南雅夜市 入口有個超過30年的牌樓,每個攤位均有固定位置,排列整齊;大多是小吃攤位,只有少數服飾店與雜貨用品店。 台北縣板橋市南雅東路內
新明夜市 設攤幾乎是老字型大小,可品嘗到各式小吃及全台著名名產,五金百貨、生活日用品、港韓服飾、鞋、帽、襪等應有盡有。 桃園線中壢市中央西路、民權路之間的新明路
城隍廟夜市 城隍廟內老字型大小小攤大多將近50年歷史,小吃包括新竹肉圓、貢丸、潤餅、肉燥飯、魷魚羹、米粉、及牛舌餅等 新竹城隍廟與法蓮寺廣場前的小吃聚集地
中華夜市 小吃集合南北口味,有台灣小點心、台中肉圓、潤餅、當歸鴨、蚵仔煎、炒花枝、肉羹、米糕、新加坡肉骨茶等。 台中市公園路與民路一帶的中華路上
東海別墅夜市 店家大多是固定的,以供應餐飲為主,其次是服飾等生活用品店。以中港路和東海別墅相隔的國際街中有條「藝術街坊」,多是具特色的店家,例如古董、茶坊及咖啡店。 最熱鬧的地段為台中市東園巷、新興路交叉處
逢甲夜市 「價位便宜,應有盡有」是一大特色,販賣各式小吃、衣服及飾品等。 台中市西屯路二段及西安街之間的福星路、逢甲路及文華路
鹿港小吃 小吃包括鱘、鰻、蚵仔、蝦猴、花跳、蛤蜊、沙蝦及西施舌等海鮮。茶點則有鳳眼糕、豬油荖、牛舌餅、口酥餅、花生糖、面粿等,其中玉珍齌餅鋪從清朝乾隆時期即享譽全台。 彰化縣鹿港
文化夜市 聚集千家以上的攤販,有各式各樣熟食小吃,尤以「噴水雞肉飯」、「郭景成粿仔湯」和「冬菜蝦仁蛋黃」三樣最出名。 嘉義市中山路噴水圓環延伸到垂楊路
台南小北街夜市 干凈整齊,每一攤位各有編號,小吃口味繁多,包括海鮮、棺材板、鼎邊銼、鱔魚意麵、紅燒旗魚、肉羹、臭豆腐。 台南市西門路與臨安路交介面
六合夜市 山產、海產、飲食、各地特產、小吃等一應俱全,口味之豐富為全台有名。其中木瓜牛奶、鹽蒸蝦等是主要特色 高雄市六合路
新興夜市 小吃攤眾多,服飾、鞋店更是櫛比鱗次。許多攤位已有20以上歷史,如老李排骨湯、沙茶羊肉、北港香菇肉羹等。 高雄市南華路
民族路夜市 有七十年以上歷史,是饕客天堂,小吃包括土魠羹、香菇肉羹、屏東肉圓、愛玉冰、肉粽、冷凍芋等。 屏東市民族路上、復興路橋下
羅東夜市 地道小吃包括咸米苔目、熏鴨、肉羹、龍鳳腿、豆腐卷、米粉羹、海鮮、粉腸、油豆腐包香腸、蚵仔煎等。 宜蘭縣羅東鎮中心、中山公園四周
㈡ 去台灣旅遊都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台灣美食聞名世界,散落在民間的小吃成千上萬,台灣匯聚著來自中國各地的人們,他們帶來家鄉的飲食,與當地食物和烹調相結合後,發展出獨特的美食料理。現在就向大家推薦幾種台灣美食。
1、牛肉麵
牛肉麵不僅僅是台灣獨具一格的代表性美食,更作為一種飲食文化深深影響著台北。一碗好吃的牛肉麵是將新鮮牛肉燉爛,用牛肉湯煮麵,再將牛肉切塊放在面上,要做到肉香而不膩、湯味鮮美,面條筋道。
在台北的「胡須張」可以吃到美味正宗的鹵肉飯,除此之外,街邊的飯館、各大夜市也都可以品嘗到這道美味,小心別吃得太撐啊!
㈢ 台灣美女食神 上過康熙來了的,誰知道她的無名部落格網址嗎 賴以真
美麗女食神 Rebecca
無名:http://www.wretch.cc/user/Rebeccastyle
說七年級生就一定是草莓族?今年21歲的REBECCA(昵稱「貝卡小姐」),從八歲第一次親自下廚做蛋炒飯和薯條,給餓得飢腸轆轆的弟妹吃開始,就意外發現自己對下廚這件事充滿興趣,尤其是享受看著別人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做的菜,更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八歲開始做菜
於是,從八歲拿起鍋鏟的那一天開始,貝卡小姐就從此展開與料理談戀愛的日子。如今,貝卡小姐已把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心得放在部落格上,和大家分享,更擔任父親在海峽兩岸所開設六家餐廳的美食總顧問。
但可別以為會做菜就一定是黃臉婆,貝卡小姐不但外型出眾,甚至還被網友冠上「美少女食神」的封號。貝卡小姐形容,下廚就像一門藝術,不光光只是做菜給別人吃如此簡單而已,處女座的完美性格使然,讓她不但堅持料理要做得好吃,就連菜色的分配和餐盤的裝飾和擺設都相當講究。
分享戀愛料理
或許大家會以為,貝卡小姐年紀輕輕,卻能擁有如此的好手藝,完全得歸功於家中開設餐廳的父母傳承。然而,事實上,貝卡小姐的媽媽不但完全不會做菜,爸爸更是長年忙於經商,會有如此好的手藝,完全只是來自於自己的興趣。
貝卡小姐回憶,小時候常跟著祖母在廚房忙上忙下,於是開始對做菜這件事有了初步的概念,直到後來發展出興趣,每當遇到棘手的問題,只好往美食書籍鑽研,或向旁人求助。
現在,貝卡小姐終於有機會和大家暢談美食和戀愛,結合戀愛、美食與特定季節,每周固定推出一道戀愛料理,與讀者分享。
㈣ 台灣小吃排行榜前十名分別是哪些
台灣小吃排行榜前十名分別是蚵仔煎、大腸包小腸、鼎邊銼、阿宗面線、甜不辣、棺材板、彰化肉圓、薑母鴨、生炒花枝、台灣牛肉麵。
3、薑母鴨
是一種進補的小吃。必須選用台灣特產的紅面番鴨,將鴨肉取下,用老薑,胡麻油,米酒,以及中葯製成葯材包,和鴨肉放在一起,於鍋內燉煮,約一個小時打開鍋蓋,頓時鴨肉的香氣彌漫開來,引得人直流口水。
4、大腸包小腸
台灣美食大腸包小腸的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是台灣1990年代興起的一種特殊小吃,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
5、阿宗面線
是台灣地道小吃,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原料為福建米面,其特點是色黑條細,筋韌爽滑,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
將精緻的福建米面用溫水和成面團,取適量的面團放入面線床內壓入開水鍋中,煮熟後撈入溫水盆中,食用時在上面淋上海鮮、豬肉、菇類等澆頭拌食即可。冬可熱吃,夏可涼吃,有健胃消暑之功效。阿宗面線有200餘個品種。阿宗面線集中地體現了台菜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㈤ 台灣人最喜歡吃什麼.
特產都喜歡
基隆 ● 鼎邊趖、甜不辣、叉包
台北● 八里黑糯米、關渡紅仁鹹蛋、淡水鐵蛋、白沙灣海砂土豆、郭元益綠豆糕、金山跳石芋、鶯歌陶瓷、士林刀、陽明山草山柑仔、石門鐵觀音、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士林夜市大餅包小餅、九份芋圓…等
桃園 ●大溪豆柑、龍潭龍泉茶、石門活魚…等
桃園 ●大溪豆柑、龍潭龍泉茶、石門活魚…等
新竹● 貢丸、米粉、花生醬、香粉、新埔柿餅、文旦柚茶、凸柑、玻璃製品、燈籠…等
苗栗● 柑風茶、酸柑茶、文旦柚茶、菊花茶、公館福菜、大湖草莓、大湖蠶絲、三義木雕、三灣梨、大湖紅芭樂、卓蘭椪柑、公館紫蘇梅、牛心、水柿…等
台中● 太陽餅、一心豆乾、蘇州采芝齋月餅、鳳梨酥、酥餅、一口香、豐原雪花餅、沙鹿石頭肉角、員林蜜餞、大甲草席、帽、東勢椪柑、巨峰葡萄、密豆冰…等
台北:九份芋圓、淡水鎮的阿婆鐵蛋與阿給。
桃園:大溪豆乾、石門活魚。
新竹:貢丸、米粉、新埔柿餅、香粉。
苗栗:三義木雕、大湖紅芭樂。
台中:太陽餅、鳳梨酥、豐原雪花餅。
彰化:肉圓、北斗酥糖、鳳眼糕、彩頭酥。
南投:竹山紅蕃薯、苦茶油。
雲林:草嶺苦茶油、斗六文旦、莿桐蒜油精。
嘉義:阿里山山葵。
台南:棺材板(像三明治的小吃)、古月餅、擔仔面、麻豆文旦、玉井芒果。
屏東:林邊蓮霧、潮州冷熱冰、萬巒豬腳、里港豬腳。
宜蘭:鴨賞、羊羹、李仔糕。
台東:釋迦。
澎湖:文石、嘉寶瓜。
另外還有:珍珠奶茶這也是台灣非常出名的特產,其實有很多台灣名產都已經有外銷的行為了,漸漸其他地區也都會所謂台灣的特產可吃哦。
㈥ 關於台灣省的美食
台灣飲食文化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風味小吃雲集的夜市是台灣庶民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成千上萬種台灣傳統小吃中最能體現台灣飲食特點的十種小吃。包括大腸包小腸、鼎邊銼、蚵仔煎、棺材板、薑母鴨等。從高檔飯店到街攤小吃,無不適風靡全球。
1、牛肉麵
台灣素有牛肉麵王國之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牛肉麵店,且台灣的牛肉麵融合了各地料理精髓而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湯頭濃郁鮮美、面條筋道、牛肉、牛筋大塊又實在,俘獲吃貨的嘴,也使得遊客們來到台灣若不吃碗牛肉麵,彷彿就多一分遺憾。
名氣店家:林東芳牛肉麵(台北)、史記正宗牛肉麵(台北)、老張牛肉麵(台北)、段純真牛肉麵(新竹)、永康牛肉麵(台北)、香園牛肉麵(高雄)、真善美牛肉麵(台北)、牛店(台北)、滿庭芳牛肉麵(台中)、七十二牛肉麵(台北)等。
2、蚵仔煎
蚵仔煎是很多大陸遊客熟悉的小吃,民間傳聞,當年鄭成功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索性就地取材將台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台的小吃。
名氣店家:賴記蚵仔煎(台北寧夏夜市)、七佳蚵仔煎(台南花園夜市)、海埔蚵仔煎(花蓮)、王記蚵仔煎(新竹)、清泉號(台北華西街夜市)等。
3、鼎邊銼
傳統鼎邊銼原本是在福州人的家常小吃,後來變成台灣特色小吃之一,以基隆鼎邊銼最為聞名。「銼」是台語,為爬滾的意思。以米磨成粉調水成糊,沿火熱的大鍋邊緣一抹而成薄皮,再取出切絲,加入蚵仔、金針、木耳、筍絲、魷魚絲,熬成湯料而成。
名氣店家:基隆廟口夜市等
4、大腸包小腸
是台灣1990年代興起的一種特殊小吃,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台式香腸,即成為「大腸包小腸」,與美國的熱狗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台灣某些地區的夜市也會提供豪華版本的大腸包小腸,除了香腸之外,還會加上各種如蒜頭、花生粉、酸菜等配料,藉此創造更豐富的口味及口感。
不同的夜市會推出不同的不同的大腸包小腸版本,有「豪華版」、「國民版」等。
大腸包小腸遍布台北各大夜市,比如士林夜市、師大夜市等。
5、官財板
棺材板是先將厚吐司切開,裡面放上各種不同的餡料,然後經過高溫油炸後出鍋即可。推薦的餐品有:麻辣雞肉、鳳梨蝦球等。
6、薑母鴨
鴨肉營養豐富,特別適宜夏秋季節食用,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又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薑母鴨是自1980年代後才流行於台灣冬天進補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鴨肉(台灣特產紅面番鴨)、老薑(台語薑母)、米酒、胡蔴油、中葯葯材包,共同熬煮於顧客桌上瓦斯爐或炭火,食後通體暖暢,頗受歡迎。
7、蚵仔煎
蚵仔煎是很多大陸遊客熟悉的小吃,民間傳聞,當年鄭成功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索性就地取材將台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台的小吃。
名氣店家:賴記蚵仔煎(台北寧夏夜市)、七佳蚵仔煎(台南花園夜市)、海埔蚵仔煎(花蓮)、王記蚵仔煎(新竹)、清泉號(台北華西街夜市)等。
8、甜不辣
甜不辣由日語音譯而來,是用魚肉打成魚漿,再和上麵粉、雞蛋、海鮮等,然後入鍋油炸,可根據個人需求再淋上調味醬。作為台灣名小吃之一,在各大夜市都能找到。
名氣店家:賽門甜不辣(台北)、頂級甜不辣(台北艋舺夜市)、吉甜不辣(台北)、食谷飯堂(台中)等。
9、章魚小丸子
章魚小丸子,素有皮酥肉嫩、味美價廉之特點,成為家喻戶曉的小吃,章魚小丸子的成份主要是章魚,章魚燒粉,柴魚片,海苔,沙拉醬,章魚燒醬等。
10、鳳梨酥
鳳梨酥是台灣最具人氣的伴手禮,遊客來台不嘗一口或帶一點回家,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台灣鳳梨酥的酥皮奶香四溢,內陷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傳統內餡,用鳳梨加冬瓜製成,口味不會太酸。另一種是土鳳梨酥,只有鳳梨,口味會略酸一些。
名氣店家:佳德糕餅、微熱山丘、維格、梨記、糖村、郭元益、裕珍馨、舊振南等。
㈦ 台灣特色小吃有哪些
台灣小吃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來源於大陸,或者西方,但是又經過加工進化,具有了自己的特點。
比較著名的有如下:
1. 林家肉圓:就是糯米皮,裡麵包有叉燒肉,北方是蒸的,南部或中部有炸得,味道略微發甜.
2. 肉燥飯:就是鹵肉末澆在飯上,很香。
3. 飯團:有9種餡,魚松,香菇,肉,可口的早餐。
4. 大腸包小腸:大腸是用糯米做的,小腸就是台灣香腸啦。
5. 蛋餅: 台灣蛋餅裡面有餡的,肉鬆或者玉米的
6. 鹵味: 屬於宵夜,黑輪,米血糕,有點像我們的麻辣燙,這些東西也都是火鍋常吃的,只不過不是麻辣味的。
7. 東山鴨頭:好吃,皮有點焦,好像炸過。
8. 萬巒豬腳: 屏東名吃,也是一種鹵味。
9. 客家粽:糯米做的,透明的,豆沙餡。
10. 官財板:聽著名字怪嚇人的,其實是陞官發財的意思,就是兩片土司炸過,然後中間加上餡,有奶油蟹肉之類的,吃多會膩的。
11. 可麗餅: 源自於一種法國點心,就是攤成雞蛋餅,烤得脆脆的,然後加上鮭魚等餡。
12. 蛤仔煎: 就是蛤類,然後放到蛋餅裡面,上面澆番茄醬。
13. 阿給: 淡水小吃,好像是餅裡麵包著粉絲,辣辣的,早餐食品。
14. 虱目魚粥: 有點像魚片粥,還加了油條。
15. 紅豆餅: 香甜可口,還有花生的,香芋的。
16. 燒仙草: 燒好的仙草裡面有花生粉,果仁,紅豆。
17. 粉圓: 很像湯圓,有的有餡。
18. 珍珠奶茶: 味道很濃,而且700cc才25NTB(半個刀),就是紅茶+奶精+珍珠搖啊搖,
19. 木瓜牛奶:
20. 花生卷冰激凌:把冰激凌用蛋餅包起來,撒上花生粉。
21. 液香扁食:就是混沌啦,名氣很大。
22. 鼎泰豐: 小籠包,蒸餃,混沌,特別有名氣。
23. 涮涮鍋: 很不錯,牛肉丸,花枝,魚丸。
24. 加州風洋館:奶油海鮮鋦烤飯,,吊燒雞,還有甜點和奶油濃湯,上面還可以做個酥皮。
25. 鐵板燒
26. 台塑牛小排: 據說一頭牛隻用那麼一塊肉,很貴!
27. 花蓮芋&花蓮薯:外面的皮很軟很薄,裡麵粉粉的,香甜可口。
28. 曾記麻薯:就是糯米的,很Q,有各種餡,吃起來很甜。
29. 綠茶糕:清爽,外面很松軟,裡面很Q.
30. 洛神餅:皮和花蓮芋一樣,裡面的餡是洛神花口味,Q
31. 紅龜糕: 糯米粉製成龜狀的糕頭,餡料是黃豆糊或花生糊,由於加了紅色色料,因此是紅色的。
32. 度小月"擔仔面
33. 肉圓: 有新竹肉圓、台中肉圓、彰化肉圓、台東肉圓、台南肉圓等,但名字最響亮的應為彰化肉圓及新竹肉圓,其中,彰化肉圓被人稱為彰化三寶(肉圓、爌肉飯、貓鼠面)之一,最大特色是餡多豐盛,外皮以番薯粉(地瓜製成的澱粉)製成,餡料則以瘦肉、香菇及筍丁為主。
彰化肉圓最道地的吃法是不將外皮剪開,以保留原汁原味,這和現在習慣切開肉圓外皮的吃法稍稍不同;至於新竹肉圓,也是十分有號召力的地方小吃,特色是形狀成橢圓形,比一般肉圓小,外皮以番薯粉製成,再因應各家口味的發展,加進不同比例的太白粉、再來米漿,內餡則以紅糟肉餡為主,口味獨特,也有以瘦肉、蔥末為餡的簡單口味。
除了上述兩種,北斗肉圓也值得一提。雖然北斗肉圓的知名度不及彰化及新竹肉圓,但歷史卻更為久遠,早在日據時代,就已是著名的地方小吃。北斗肉圓的外皮、餡料所用的材料,和一般肉圓沒有兩樣,最大的特色是外形呈三角形,而且樣子嬌小,因此一般成人一次吃個三、五個都沒問題;另外,在傳統餡料里,創意地加入蝦仁為餡的台南肉圓,也別有風味唷!
至於口味方面,肉圓因烹調方式的不同,又分油炸與清蒸兩種,一般來說,彰化以北慣吃油炸口味,彰化以南則流行清蒸肉圓。油炸肉圓因以豬油激發香味,所以氣味芬芳撲鼻,不過外皮就較為酥硬死板;清蒸肉圓則又黏又Q,口感清爽不油膩,但味道就沒油炸的那麼濃香了。
另外,以冷凍方式出售的涼圓,也是肉圓的一種,特色是要冷冷地吃,為夏季消暑聖品。這種咸點的外皮材料一樣以番薯粉製成,餡料也以瘦豬肉為主,蒸熟後呈白色透明狀,帶涼沾醬油食用即可,亦是彰化的著名小吃。
除了在皮、餡料及油炸的過程會影響風味,沾醬也是讓肉圓美味的關鍵之一。現在愈來愈多人以甜辣醬做醬汁,但傳統的醬汁以蒜泥醬油、辣椒醬及糖醬拌在一起所創造出的咸甜辣三種不同的滋味,其實才和肉圓的口感最對味。
㈧ 台灣十二大美女海底城泳裝歌唱秀 唱免矢志 ,最漂亮的那個叫什麼名字,不要和我說是陳小雲..她不是..
王彩樺。
王彩樺,1968年11月24日生於台灣台南,台灣知名藝人,閩南語歌手、演員。
代表作品有保庇、鋩鋩角角、秀米的媽、恩情深似海、不驚行情壞等。
演藝經歷:
十六歲以歌手身份出道,首部正式戲劇作品為1987年華視《恩情深似海》。
2003年出演《鳥來伯與十三姨》並真正讓她受到大眾關注。
2010年,以一首《保庇》紅上國外CNN,被美國CNN封為「台灣碧昂絲」。
2011年發行全新EP《秀米的媽》。
2012年發行第二張專輯《不驚行情壞》。
在2011年網路票選「最想約會對象」排名第五,贏得林志玲一個名次。
㈨ 「台灣省地圖」火上熱搜,當地有哪些大陸常見的美食
近期台灣問題廣受到大家的關注,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現在在地圖中搜索台灣省,放大之後可以看到很完整顯示的台灣地圖,包括街道店鋪名稱等等一目瞭然。台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些吃食上面雖然存在著差異,但也屬於地方特色,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留著,我國很多美味的美食的,很多大陸常見的美食,在台灣省也比較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