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春秋時期四大美女的筆名

春秋時期四大美女的筆名

發布時間:2022-08-06 06:52:54

1.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姓名。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2. 中國四大美女都知道,那春秋四大美女分別是何人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都知道中國四大美女,但春秋四大美女誰知道?二者中還有一人重合。

西施、貂蟬、楊玉環和王昭君,這四人的名字估計在我們當下社會,或者說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普及了的今天,應該沒人不知道。沒錯,他們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但今天筆者不跟大家說這個,而是說點別的,如標題所示,「春秋四大美女」



然而,就是這么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子,卻是一個有著亂倫經歷的「盪婦」!齊文姜在沒有許配給魯恆公之前,就與自己的哥哥齊襄公私通,後來被許配給魯恆公之後,雖然消停了一段時間並為魯恆公生下了兩個兒子。但齊襄公來到魯國探望她時,二人又一次私通而且還被魯恆公發現了,憤怒的齊襄公便讓人死了魯恆公。

3. 春秋時期的四大美女是誰

1、春秋四大美女指:息媯、夏姬、齊文姜、西施
2、息夫人,媯姓,陳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為陳國君主陳庄公之女,生於陳國宛丘,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息媯省親時(一說出嫁時),借道蔡國,卻被姐夫蔡侯糾纏戲弄。息侯聞知後與楚國設計報仇。楚文王借機俘獲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親征息國欲霸息夫人。危難時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換息國百姓免遭塗炭,以驚人膽嫁入楚國,成了楚夫人。楚文王熊貲倍加寵愛,在楚國別都穰邑(今鄧州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並鑿修建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廟宇樓榭,山旁泉水潺孱,為之絕勝。她愈加精進,成為文王的賢內助,休養生息、儲備重臣、重視教化、嚴治後宮等許多建議被文王採納。文王死後,傾力輔佐太子熊惲,除逆安邦,重外交、選賢才、赦天下、勸農桑,大膽改革,最後還政於君,為楚成王及後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礎。息夫人容顏絕代,目如秋水,臉似桃花又稱為「桃花夫人」。死後葬於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
3、夏姬,姬姓,名「少」 ,春秋時期鄭國公主。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 ,母親為少妃姚子。因為嫁給封地位於株邑的陳國司馬夏御叔為妻,因而稱為夏姬。御叔早死,與夏姬有一子夏征舒 ,夏姬是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 史載她三次成為王後、先後七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4、文姜,姜姓,名字不詳,齊僖公之女,齊襄公異母妹,魯桓公的夫人。與齊襄公亂倫被魯桓公得知,齊襄公令彭生殺魯桓公。以才華著稱於當世,所以被稱為「文」。
5、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

4. 古代四大美女的稱號及名字

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1、西施

西施,子姓施氏(9月19日出生,農歷八月二十五,具體生卒年不詳,一說卒於公元前473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

5. 春秋四大美女

西施,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息夫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為陳國君主陳庄公之女,生於陳國宛丘,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夫人容顏絕代,目如秋水,臉似桃花又稱為「桃花夫人」,死後葬於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如今河南信陽息縣依然有桃花廟。

文姜,姜姓,齊僖公之女,齊襄公異母妹,魯桓公的夫人。文姜與她的姐姐齊宣姜,都是當時聞名的絕色美人。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她的風流韻事,轟動了天下各國,人們一面諷刺她的盪婦淫亂行徑,一面又歌頌她的絕世艷麗,《詩經》上就留下許多有關文姜的篇章,有毀有譽。

夏姬,春秋時期鄭國公主。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姦,引出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史載她三次成為王後、先後七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5)春秋時期四大美女的筆名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在歷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6. 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指春秋戰國末期的西施、西漢時期的王昭君、東漢末年的貂嬋、唐代盛世的楊貴妃。
一、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的一位賣柴人的姑娘,因為生得艷麗絕倫,她在河邊浣紗時,清轍的河水照著她美麗動人的人影,使水中的游魚竟忘了游水而慢慢沉入水底,所以便西施為「沉魚」的雅號。因越王勾踐為報滅國之仇,對吳王夫差施行「美人計」,她被選中。吳國破亡時,因為她太美貌了,怕這股「禍水」再殃及越國,被越軍沉到江底淹死了。
二、王昭君,西漢時期一貧困女子,姓王,名嬙,字昭君,今湖北姊歸縣人。據說王昭君在離家途中,她看到遠飛的大雁,勾起了無盡的鄉思,為禁彈起了琴弦,一群飛雁聽到琴聲,看到她美麗的容貌竟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到地上,所以,王昭君便得了一個「落雁」的美稱。她是一個才貌雙全的美女,自漢元帝即位時選入宮中,因見不皇帝而倍受冷落,心中自然不悅。在與匈奴和親時,王昭君聞訊後權衡輕重,便自願嫁到匈奴,為維護漢匈兩國的友好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
三、貂嬋,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大臣王允府中的一名歌妓,因有超群的美貌,又能歌善舞,深得王允的寵愛。據說,有一天晚上貂嬋在花園拜月時,一片雲彩將月亮遮住了,王允得意地說:「月亮比不過我女兒的美貌,也慚愧地躲到雲的後面去了。」貂嬋由此被人稱作有「閉月」之美。時值董卓專權,獨攬朝政,東漢已名存實亡。司馬王允為了要殺董卓,離間董卓與義子呂布的關系,設下「連環計」:即先將16歲的貂嬋許嫁呂布,接著又把貂嬋送給了董卓,造成董卓奪呂布所愛的假象,貂嬋也故意勾引呂布於後花園,被董卓看見,導致董卓與呂布干戈相見,最後董卓被呂布殺掉,娶貂嬋為妾。其實貂嬋既不愛董卓,也不愛呂布,她只是被用來充當誘餌,只不過是權貴們手中的玩物或犧牲品。
四、楊貴妃,原本是洛陽一小吏養女,取名太真,小字玉環,今山西水濟人。初為唐玄宗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一名妃子,因天生麗質,被李隆基看中而選入宮中,天寶四年(745年)封為貴妃。傳說她有一天到花園賞花解悶,無意中碰了一下含羞草,含羞草馬上捲起了葉子,唐明皇贊嘆她有「羞花」之容。後因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把持朝綱,滿朝怨恨,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帶楊貴妃棄位逃跑途中,將士嘩變,殺掉了楊國忠,並逼唐玄宗賜楊貴妃自縊而死於佛堂。可憐這位受寵皇恩的「絕代佳人」,其結局也只為過是皇帝保命的殉葬品。

7.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別稱是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別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1、西施:沉魚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是浣紗的女兒,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有一天她站在一條河邊、清澈見底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得她更加美麗,見到她的美麗身影時,河下面的魚都忘記的游水,漸漸沉到河底,從此西施「沉魚」這個代稱開始傳下來。

2、王昭君:落雁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送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王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2、貂蟬:閉月

在三國時期,王允的女兒貂蟬有一天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剛好王允瞧見,為了宣揚自己女兒的美麗,她就說月亮見到他女兒時都要躲在彩雲後面,從此貂蟬就得來「閉月」的代稱。

3、楊玉環(楊貴妃):羞花

有一天楊玉環在花園逛時,她對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的她摸了一下面前的花,沒想到花瓣就立即收縮起來,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候剛好有個丫環看到然而到處跑地說楊玉環跟花比時,比不過楊玉環的美麗,花都害羞低下了頭。從此楊玉環就得了「害羞」的代稱。

(7)春秋時期四大美女的筆名擴展閱讀

歷史典故

1、沉魚之容

西施天生麗質,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於水底,故譽其有「沉魚」之美。

事實上,「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2、貂蟬拜月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貂蟬以侍婢出現,以死者家屬退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只敘列呂布白門樓殞命,便以一句「妻女運回許都」作結,自此,貂蟬生死成了千古之謎。在1971年時,還有人看見了貂蟬墓,但也有說是她女兒的墓。可見三國演義上的說法也不足取信。

3、玉環羞花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復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朵淡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朴實,才那樣忸怩、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

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含羞草「羞」於見人,是由於植物電的緣故。含羞草的葉棲基部,有一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平時裡面充滿了足夠的水分。

當葉片受到刺激時,薄壁細胞里的水分,在植物電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與兩側流去。由於葉片的重量增加,就產生了葉片閉合,葉柄耷垂的現象。含羞草植株纖細嬌弱,為了生存,它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形成了這種適應環境的特殊本領。

4、平沙落雁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寧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來長安朝覲漢天子,對漢稱臣,並自請為婿,漢元帝挑選了宮女王昭君。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凄婉悅耳的琴聲,美艷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8. 春秋四大美女都有誰她們的歷史結局是什麼

春秋時期的四大美女分別是息媯、夏姬、文姜以及西施,她們四人的結局都不是很明確。

息媯:桃花夫人

息媯原為媯姓,為陳庄公女兒,後因嫁至息國而稱“息媯”。息媯因為容貌出眾,面似桃花而被人以“桃花夫人”相稱。息媯在出嫁至息國的途中需要途徑蔡國,而蔡哀侯則因覬覦息媯的美色而對她有過無理舉動。息侯得知此事之後,派人前往楚國並向楚文王提出了一個攻打蔡國的計劃。這一計劃實施之後蔡國被楚國擊敗,蔡哀侯也因此被俘。被俘的蔡哀侯因心有不甘而慫恿楚文王爭奪息媯,為息媯美色所迷的楚文王果真出兵滅了息國。

西施:沉魚之貌

出生於越國的西施,因美貌而被越王勾踐選中,從而進入土城美女宮接收舞蹈禮儀教導。待學成之後,西施隨即被送往吳國以迷惑吳王夫差。而吳王夫差也確實對西施非常寵愛,以至於真的如勾踐所想那般荒廢了國政。之後,越國出兵攻滅吳國,西施則自此不知所蹤。

9. 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女性代表,有那幾位

有:鍾無艷、西施、驪姬、齊姜、夏姬等。

1、鍾無艷

鍾離春,又名鍾無艷、無艷女即丑娘娘。史書記載,「復姓鍾離名無鹽(一說名春,字無鹽),她之所以叫無鹽是因為她是無鹽邑(今山東東平)人。她和武則天的母親一樣40後才嫁,但不同的是她雖然丑卻立志要嫁予王侯。歷來並沒有叫鍾無艷的說法,這是前些年戲劇中給她起的外號。

齊宣王執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歡聲,後無艷進,述先人開疆不易,歷數宣王之錯。宣王悔改,為表其悔改之心,散盡後宮,立無艷為後,彰其不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齊國成為六國之佼佼者! 」

2、西施

西施,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越王勾踐在對吳國戰爭中失利後,採納文種「伐吳九術」之四「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於薴蘿山下得西施、鄭旦二人。並於土城山建美女宮,教以歌舞禮儀,飾以羅 ,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成,使范蠡獻於吳王。

吳王夫差大悅,築姑蘇台,建館娃宮,置二女於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於國政,而寵嬖西施尤甚。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3、驪姬

驪姬(?-前651年?),或稱麗姬,名不詳,春秋時期驪戎國君之女,晉獻公妃子,晉君奚齊的生母。

驪姬姿色艷美。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驪戎,驪戎求和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驪姬深得晉獻公的寵愛,獲立夫人,並生下兒子奚齊,而驪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陰險狡詐,獻媚取憐,逐步博得晉獻公信任,參與朝政,但驪姬仍不滿足,使計離間挑撥晉獻公與兒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殺,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齊為太子,史稱驪姬之亂。

前651年,晉獻公病危,囑託大夫荀息主政,保護奚齊並輔助他繼位。晉獻公死後,荀息遵旨立奚齊繼位,驪姬為太後。但在喪禮過程中,里克殺死奚齊,荀息於是改立卓子為君。不久,里克又殺害卓子。

4、齊姜

齊姜,是齊桓公之宗女,晉文公的夫人,是有位有膽有識的夫人。烈女傳中稱贊她:「公正果斷,言行不怠,勸勉晉文,返回無疑。公子不聽,強與謀議,醉而載之,卒成霸基。」

歷史上的「春秋五霸」有兩種講法。一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二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最多的三個是:齊桓、晉文、楚庄。晉文公的稱霸與其他幾位不同,晉文公稱霸雖然得力於天時,地利與人和各項條件的洽切配合,然而她的夫人寧願獨守空閨,苦勸丈夫拋棄安樂,冒險犯難,回國靖難,是晉文公稱霸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晉文公夫人的遠見和魄力深為後人稱道。

5、夏姬

夏姬(約公元前640年前後 ―?),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時期鄭國公主。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3],母親為少妃姚子。因為嫁給封地位於株邑(今河南柘城縣)的陳國司馬夏御叔為妻,因而稱為夏姬。御叔早死,與夏姬有一子夏征舒。

夏姬是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姦,引出一連串的歷史事件。史載她三次成為王後、先後七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最終,夏姬與申公巫臣私奔到了晉國。《史記》、《太平寰宇記》等史書均記載夏姬死後葬於河南商丘柘城縣北舊湖東北處。

10. 春秋共有四大美女,除息媯外,其餘三位是誰

春秋共有四大美女,除息媯外,其餘三位是誰?

春秋時期陳庄公女兒,因容顏絕代,目如秋水,臉似桃花又稱為「桃花夫人」,後嫁給了息國國君,所以也稱「息媯」(媯gui為陳國國君姓)。據說在一次歸寧之時,路過蔡國,被姐夫蔡侯調戲。息侯聽說了非常惱火,於是找老大楚國幫忙報仇,楚文王抓了蔡侯,蔡哀侯告知楚文王息夫人的美貌,楚文王想霸佔她,於是出兵滅了息國,息夫人為了保住丈夫息侯的命,嫁給了楚文王。後為楚文王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之一就是楚成王——城濮之戰主角之一。楚文王死後,息夫人盡心輔佐楚成王,除逆安邦,重外交、選賢才、赦天下、勸農桑,大膽改革,最後還政於君,為楚成王及後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春秋時期四大美女的筆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8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9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6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51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38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8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4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6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1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3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3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7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3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