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古代四大美女卷子

古代四大美女卷子

發布時間:2022-08-04 01:34:33

1. 古代科舉考官閱卷的時候會批改卷子嗎,都會寫一些什麼批註呢

考完試以後最重要的就是閱卷,在古代也是一樣的,而且古代的閱卷方式比現在還要繁瑣,其目的也是為了防止作弊,保證公平。 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很簡單,只寫好或不好。

晚清時候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改卷方法,總考官比較懶,於是他就把試卷從圓形擺開,中間放了一個鼻煙壺,然後轉它,等它停下來以後,鼻煙壺的頭部對准哪張試卷就取哪張試卷,這個鼻煙壺就成為了考生命運的主宰者。

還有的時候考官忙不過來的話,就會讓家裡人或者是用人也參與改卷子,人多手雜的自然烏龍事件就經常有。有一次一個落榜的考生去拿自己的卷子,居然發現上面貼著便條,寫著火腿一支。考生非常的疑惑,就去找考官理論了,原來是考官寫了張便條,叫傭人去考試的供應處要火腿,結果傭人給貼到了試卷上。

2. 道破官場沉浮的狀元卷子,現在收藏在哪個地方

眾所周知,古代要想出人投地,就「便捷」的方式是「考狀元」。而從隋朝開始,科舉考試也順應而生,直到清朝末年,科舉制盛行了1300多年,期間共產生700多名狀元。然而,因為朝代更迭和戰亂的影響,歷朝歷代的狀元卷保存下來的很少。




就這樣,狀元卷於1983年收藏在青州博物館後,該館名聲大振,國內外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而主動捐獻狀元卷的趙煥斌及後人卻青史留名。

3. 古代考生將試卷污改,這種卷子叫什麼

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一直只有文科,而且考卷上考生姓名不密封,這樣容易滋生舞弊現象。武則天當上皇帝的第一年,即公元690年,在文科之外創立武科,而且考卷封閉姓名,並把合格的考生召到殿前,由皇帝親自策問面試,以增加考試的嚴格性和考生的光榮感,設立了文武兩科錄用人才的新規則。從此歷代王朝皆照此辦理。

4. 趣味中國歷史故事

古代避諱的笑話

古代人講「避諱」,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諱,臣民避君王名字諱。一般

地說,是在寫文章、談話時避開要避諱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來替換。普通

老百姓的避諱還好辦,而帝王的避諱可沒有商量的餘地,它帶有強制特點,

弄不好就會被殺頭。

由於皇帝的避諱如此神聖不可侵犯,結果造成了一個個讓人噴飯的笑

談。

晉文帝名叫司馬昭,那麼「昭」字別人誰也不許用,於是,連古代的王

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晉愍帝叫司馬業,那麼「業」字就為皇帝獨霸了去,甚至連地名「建業」

(今南京)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變成皇帝獨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

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寫成「持」「理」等同義詞的字。

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須用「幼」來代替。

好在漢語當中同義詞較多,否則真不知如何辦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麼「忠」字也得避諱。朝中實行多少年的官職

名「中郎將」,也奉命改為「旅賁郎將」。

以上避諱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還好理解,發展到後來,甚至連皇帝的

姓、屬相都要避諱,這一下子更出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為屬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運,有旨禁止天下殺狗。

元仁宗因為屬雞,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內提到雞。從此買雞賣雞,都得抱

雞而行,以示對「雞」字的尊崇。

荒唐的是,明武宗既姓朱,又屬豬,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聖

旨,禁止民間養豬。他認為養豬、殺豬,是把矛頭指向了皇帝。不想此令一

下,幾年後,幾乎全國的豬都斷了種,以至於節日用來祭祀天地祖廟的豬都

無法找到。後來,由於大臣們的勸諫,他才不得不取消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

禁令。

清代的慈禧太後屬羊,於是朝中有令,不許人們說:「養羊、殺羊、吃

羊肉」一類的話。但是慈禧太後嘴饞,又不能不吃羊肉。於是又下令,管「羊

肉」叫「福肉」「壽肉」,真是欺人欺己的可笑辦法。

啼笑皆非的帝王夢

古代人做夢往往讓人占卜一下吉凶禍福,以便趨吉避凶。普通人占夢,

一般不會有多大的舉動。而封建帝王們的夢卻不同了,他們有時「趨吉避凶」

的舉動令人瞠目結舌,時常還會鬧出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南北朝時期,宋少帝劉子業是一個荒淫無恥的帝王,他常令宮女們赤身

裸體地在宮里互相追逐取樂,不從者立斬不赦。一天夜裡,劉子業夢見一個

宮女痛斥他無恥。少帝大怒,醒後召集所有宮女,發現其中的一個與夢中所

見的頗為相像,於是不容分說,將她拖出斬首示眾。

公元944年一天早晨,後晉皇帝石重貴派太監去翰林院問眾學士:「朕

昨夜夢一玉盤,中有一玉碗和一玉帶,光瑩可愛,是何徵兆?宜即奏來。」

眾學士商量一番,決定上表稱賀。表中寫道:「玉者,帝王之寶也。帶者,

----------------------- 頁面 3-----------------------

有誓功之兆。盤盂者,乃守器之象,為吉夢。」晉出帝做此夢後不到3年,

後晉政權就滅亡了。雖然後晉的滅亡與出帝做夢毫無關系,但這對眾學士的

解釋與祝賀卻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宋徽宗繼位不久,夢一青衣童子從天而降,並向他出示一玉牌,上面寫

著「丙午昌期,真人當出」8個大字,徽宗醒後喜不自勝。他想距丙午年尚

有二十餘年,便預先寫好將這美夢大大渲染一番的詔書,同時又派人去全國

各地尋訪異人。他想,到了丙午年,輔佐自己的異人尋訪到了,再拿出早在

20年前寫好的詔書,這樁祥瑞大事豈不可以轟轟烈烈地慶賀一番?可是直到

丙午年前一年的乙已年,仍然未見有什麼異人出現。那年冬天,他傳位於太

子宋欽宗,即把欽宗當做「異人」,勉強去應驗那個夢。可是不久,女真人

大舉進犯,攻陷開封,自己和欽宗雙雙當了俘虜。做了階下囚的徽宗仍不忘

記20年前的美夢,和被俘的大臣說,那夢為什麼不靈驗呢?這時有個大臣對

8個字的解釋是,丙午是猖獗之期,女真人出現。反正這時君臣都當了俘虜,

說話也不用顧忌了,宋徽宗只好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明萬曆皇帝夜做一夢,有一隻老虎咬傷了他的腳,醒後既害怕又惱怒。

於是下了一道聖旨,令西苑動物園禁止給老虎餵食。這一下老虎遭了殃,不

久就一個一個地全都餓死了。

可笑的是,有些帝王的夢不是真夢,而是編造出來的瞎話,以達到自己

的政治目的。

曹操受封魏王,時刻怕人謀害。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個侍從見他被

子掉了下來,出於好心為他去蓋。這時,本來醒著的曹操一躍而起,拔出劍

來把這個侍從殺了,然後倒頭又「睡」。早晨醒來見侍從被殺,他裝作痛惜

的樣子說:「孤夜裡做夢殺人,望侍者小心。」然後厚葬被殺者。從此,他

睡覺時侍從們都遠遠地躲開,怕他再「夢」里殺人。

元世祖忽必烈攻打南宋,欲渡黃河。他事先已經探好水淺的地方,但不

對眾人說出來。一天召集眾將,宣稱昨夜有神仙托夢,說有一處水淺可以渡

過黃河,眾將率軍而去,果然安全渡了過去。於是,眾將士都信以為真,認

為天神保佑,大元將興。

明太祖朱元璋也愛玩「做夢」這種把戲。洪武初年,他下令為開國功臣

建廟。廟剛建好時,朱元璋向大臣們宣布說,昨夜夢見關羽,詢問為何不給

他建廟。關羽還說,明軍在鄱陽湖與陳友諒決戰時,他曾領10萬陰兵助戰,

功勞極大。於是,朱元璋責成工部為關羽建廟。不難看出,關羽之夢純屬胡

言。這明明是朱元璋編造此夢,企圖讓臣民們相信,大明政權是應天而興,

得到神人保護,自己則是真龍天子。

稀奇古怪的帝王夢,有時還會不明不白地讓某些人佔了便宜。

明洪武十八年適逢大考。在殿試狀元的前夕,朱元璋做了一夢,夢見宮

中有一個巨大的釘子釘綴著幾縷白絲。在朱元璋殿試閱卷時,發現一個考生

的名字叫「丁顯」,姓名與夢境相符,所以不管答卷好壞,當即傳旨,丁顯

為本科狀元。

無獨有偶,明嘉靖二十三年大考殿試,考官們照例將已擬好名次的卷子

呈給皇帝御覽。可嘉靖沒有同意考官們排的名次,而是排出了一個叫秦鳴雷

的人做了狀元。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夜裡夢中聽到了雷聲,恰與鳴雷

的字相符。這正是十年苦讀,不如取一佳名。可是這名字又實在難取,因為

誰也不知道到時候皇上會做什麼夢。

----------------------- 頁面 4-----------------------

歷史上也有借解夢而進諫的事例。武則天稱帝後,曾夢見一隻鸚鵡,羽

毛非常豐滿,但兩只翅膀卻折斷了。第二天上朝,她讓眾大臣占夢。內使狄

仁傑奏道:「鸚鵡的鵡與陛下的姓同音,因此這羽毛豐滿的鸚鵡象徵著陛下,

而折斷的兩只翅膀是陛下的兩個兒子廬陵王和相王被放逐出京,若陛下召回

他們,則雙翅齊全了。」當時武則天自立為帝,篡奪了大唐江山。放逐她兩

個兒子是為了鞏固武家統治的需要。因為廬陵王和相王都是唐高宗的合法繼

承人。狄仁傑借圓夢進諫,可謂是膽大至極了。不過畢竟是「占夢」,不會

因此惹來殺身之禍,這也是狄仁傑過人的聰明之處。

因夢做官的事在歷史上也不乏其人,西漢文帝時期的鄧通就是典型的一

例。一天清晨,漢文帝貪睡,恍惚做了一夢,夢見自己騰空而起,差不點兒

登上雲霄。正在要上又上不去的時候,突然身下來了一個黃頭郎(宮中侍衛,

因扎黃頭巾,故稱「黃頭郎」),使勁兒推了一下他的腳,方得登上天界。

文帝非常高興,急忙回頭看是誰幫了他的忙,無奈只看到了背影,似乎這人

的衣服破了一個洞。天亮時,文帝把宮中侍衛召集起來,讓他們一個一個在

眼前走過。當鄧通走過時,文帝立刻高興了,原來,他的衣服正好破了一個

洞。另外,鄧字的繁體字偏旁是個「登」字,「正是此人能讓我登天」,文

帝大喜過望。立刻傳旨,封鄧通為大中大夫。就這樣,一個庸碌無能的宮中

侍衛一下子升了官,而他自己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哩。

皇帝的業余愛好

中國古代的封建帝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按理,他們要管理好國家,

應該是十分忙碌和操勞的。可是,有些皇帝把管理國家的事情都推給了心腹

大臣和自己信任的太監去管,自己則專務「業余愛好」。其中有些帝王的業

余愛好,已經達到了專業水平。

唐玄宗接任於盛唐的國富民強,不愁吃喝,享受太平,閑來無事,專門

研究音樂。他組織了專門的宮廷樂隊和舞伎,自己譜曲,自己編舞,把唐朝

的宮廷音樂推向高潮。他作的《霓裳羽衣曲》成為古代名曲。

唐僖宗可稱得上典型的球迷皇帝。他曾得意洋洋地自我吹噓:「我要是

應考打球進士,一定得頭名狀元。」四川節度使出缺,有陳敬暄、師立、牛

勉、羅元果四人爭著要去。唐僖宗決定,採用擊球選官。比賽結果,球藝較

精的陳敬暄出任四川節度使。

唐庄宗喜歡摔跤 (角抵之戲)。一天,他叫大臣李存賢和他較量,李存

賢最初沒有施展出全部本領,唐庄宗嫌不過癮,說:「如果勝我,賞你一郡。」

李存賢再次角斗時,竟斗膽把庄宗摔倒在地。庄宗不但沒惱,反倒說話算話,

封他為蔚州刺史。

南朝齊廢帝蕭寶卷特別喜歡做生意。他為了過做生意的癮,下令在宮中

的後苑設立市場,和宮女太監們共同做買賣,並建立起了「管理機構」。他

以寵妃潘氏為市場總管,自己則充任潘氏手下的管理人員。對違反市場規矩

的,包括皇帝自己,均可以鞭撻。

晉惠帝司馬衷的兒子,從小不愛讀書,當了皇帝後專門研究做生意。他

在宮中讓人和他一起殺豬賣酒,竟練到可以用手掂量肉的斤兩,毫釐不差。

南唐後主李煜當太子時就喜歡填詞,當了皇帝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專

門研究寫詩填詞,即使在他亡國被俘的時候,也即景生情,寫出很多感人的

----------------------- 頁面 5-----------------------

詞作。他的「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名詞名句,被人看做是五代詞的頂峰,因

此,人們稱他為「皇帝詞人」。清代的乾隆皇帝卻專門寫詩,他的詩在藝術

成就上雖不及李煜,但在數量上卻是中國古代的第一人。據《四庫全書簡明

目錄》記載,乾隆御制詩有4集,共達33940首之巨!又據鄭鶴聲、鄭鶴春

所著《中國文獻學概要》載,乾隆的詩有10多萬首。以乾隆88歲壽數計,

他平均每天要寫出3首詩。

宋徽宗趙佶的業余愛好是書畫。他曾在宮里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畫院,並

親自給學員們上課和批改「作業」。他的書法藝術更是出類拔萃,所創造的

「宋體」字一直流傳到今天,印刷體中的「仿宋字」就是仿宋徽宗的字體。

明熹宗朱由校喜歡蓋房子。他親自當木匠、操作斧頭鑿鋸一點兒也不比

能工巧匠遜色。當他幹得起勁兒時,不願會見任何人。宦官魏忠賢投其所好,

專挑其「引繩削墨」興趣最濃的時候奏事,熹宗往往回答一聲:「知道了,

你去負責辦這件事就是了。」結果魏忠賢操縱了朝政。不過,熹宗也真有耐

心和勁頭兒,據記載,他仿造皇宮里的建築,造出來的宮殿模型真是惟妙惟

肖。假如他不投胎皇家,說不定真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建築家哩。

與其他皇帝的業余愛好相比,北齊後主高緯的愛好卻顯得寒酸和下賤

了,他居然愛好當乞丐。他在後宮的華林苑設立了貧窮村舍,令人穿上破衣

爛衫當乞丐,自己也參與其間,充任一個角色,從事乞丐之間的生意買賣,

聊補精神空虛。

娃娃皇帝

中國的封建社會,帝王的「寶座」是世襲的,因此,出現了許多乳臭未

乾的娃娃皇帝。據統計,僅10歲以下的娃娃皇帝就有20多人。

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漢的昭帝劉弗陵。他10歲時繼承皇位。

最後一個娃娃皇帝是末代皇帝溥儀,他繼位時是3歲(1908年)。

最小的娃娃皇帝是東漢的殤帝劉隆。他出生100天就當了皇帝。

2歲時當皇帝的有兩人:東漢沖帝劉炳和東晉穆帝司馬聃(dān)。

3歲當皇帝的是清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

5歲當皇帝的有東晉成帝司馬衍、北魏孝文帝元宏和南宋的恭帝趙顯。

6歲當皇帝的有清朝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和清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

淳。

7歲當皇帝的有後周恭帝柴宗訓和元朝寧宗。

8歲當皇帝的有東漢質帝、三國吳廢帝、北齊的幼主、北周的靜帝、南

宋的廣王趙昺。

9歲當皇帝的有西漢平帝、東魏的孝靜帝、南宋的端宗和明朝的英宗。

10歲當皇帝的有東漢的和帝、三國魏廢帝、南朝宋的後廢帝和南朝宋順

帝、北宋的哲宗。

古代君王的奇癖

人類社會歷史漫長,無奇不有。而古代權力至高無上的君王們的奇特癖

好,更令人啼笑皆非。

中國春秋時期的楚靈王(前540~前530年在位)喜歡瘦弱細腰的美女。

----------------------- 頁面 6-----------------------

為此他專門修了一座宮殿來收養細腰的宮女,稱「細腰宮」。有的宮女為了

使自己的腰細,取得楚王的歡心而不吃飯,甚至出現餓死的情況。這可以說

是人類「減肥」的最早記錄了。為此,後人把細腰的女子稱為「楚腰」,變

成 了 9

一個典故。

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1556~1598年在位)特別寵愛個子小的人。他

在皇宮里養了數百名侏儒,並為這些侏儒提供豪華的待遇。酒足飯飽之後,

這位國王便和後妃、大臣們以戲弄侏儒取樂。他還為那些男侏儒選了一些女

侏儒當配偶,希望得到超級小人,但都未能成功。

18世紀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則特別喜歡五大三粗的男子漢。因此,

他養了一個「巨人兵團」。這些鐵塔似的大兵飯量如牛,身穿特大軍裝,佩

帶特大寶劍,一個個威風凜凜。雖然這些大漢如此雄壯,但國王從不讓他們

上前線,而只是讓他們享受美味佳餚。為了得到更大的巨人,他還專門選了

一些女巨人做他們的妻子。但這些女巨人生下來的後代卻使國王大失所望,

因為他們個子都和平常人一樣。

19世紀時期烏干達國王羅梅尼加喜歡腰粗如牛的胖女人。他養了10名

妃子,個個胖得只能爬行或仰卧。其中有一個最胖的,也是他最心愛的妃子,

體重達300餘磅(合136公斤),但他還拚命地給她餵食一種「催肥茶」(實

際是一種南瓜湯)幫她催肥。

20世紀前期,埃及最後一任國王法魯克,登基時只有16歲。這位國王

最大的愛好是當小偷。他為了學習偷技,甚至從監獄里把最老練的扒手帶到

宮中當面學藝,結果,法魯克學得了一手熟練的小偷功夫。他喜歡從來訪的

客人衣袋裡偷東西。他一生中偷了無數手錶、錢包、打火機和化妝品。而他

把這些扒得的東西都放在一間小倉庫里收藏。據說,在他扒來的東西里邊,

還有邱吉爾的懷表。

孫臏詐瘋脫身

戰國時,孫臏經墨翟推薦,來到魏國與其同學龐涓一起為魏王效力。

一次,龐涓設酒宴與孫臏談論兵法,孫臏對答如流,還提出了一些問題,

使龐涓「不知所出」。後來在魏王面前試兵布陣,孫臏又將龐涓的陣法一一

識破,而且還擺出精巧陣法,使龐涓「茫然不識」。

龐涓本來就嫉妒孫臏的才智,而如今孫臏來到魏國,對他的地位已構成

了嚴重的威脅。於是,龐涓便施用詭計,誣陷孫臏私通與魏國不和的齊國,

並以省親掃墓為由,准備叛魏赴齊。魏王不辨真偽,就將孫臏革職,由龐涓

去問罪。龐涓本想殺掉孫臏,但想起《孫子兵法》尚未騙到手,又假惺惺地

裝起慈悲來。他對孫臏說:「魏王本要判你死罪,是我再三懇求才改為刖足

黥面。」心誠意善的孫臏信以為真,在肢體殘疾的情況下還恭順地為龐涓默

寫《孫子兵法》。幸好龐涓的一位家丁起了憐憫之心,將真相告知孫臏。

孫臏雖然知道了龐涓的蛇蠍之心,但如今自己肢體殘疾,如何逃脫龐涓

的魔掌呢?想來想去,最後才找到一條妙計,既然龐涓加害於我是因為我的

才能,何不採取「能而示之不能」的辦法來脫身呢?於是,孫臏裝起瘋來。

只見他披頭散發,痰涎滿面,時而大哭,時而又大笑。龐涓聞訊,親自趕來

察看,孫臏更是「瘋性」大發,表演得惟妙惟肖。龐涓仍有疑心,於是又叫

----------------------- 頁面 7-----------------------

人把孫臏拖到豬圈,送酒食試他。孫臏將酒菜打翻在地,反而嚼食遞給他的

糞便,龐涓這才信以為真。眼看著孫臏如今已變成了行屍走肉,龐涓漸漸地

放鬆了警戒,任孫臏在豬圈裡爬來爬去。

後來,齊國想辦法救出了孫臏,然後任命孫臏為軍師,在馬陵道與魏軍

開戰,孫臏終於設計殺了龐涓,報了深仇大恨。

計獻美人圖

公元前200年,匈奴的冒頓單於帶領40萬大軍進犯中原,一直打到太原,

圍住了晉陽。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抗擊,很快就攻進了晉陽城,劉邦下令乘

勝追擊入侵之敵。

冒頓單於兵駐代谷,隱蔽了精兵強將,只布署了一些老弱殘兵引誘劉邦,

漢兵果然中計。劉邦求勝心切,帶領一隊人馬急速追趕,結果在平城東南的

白登山被困。白登山地勢險要,匈奴兵把守住各道口,漢兵余部無法實施救

援,劉邦這支部隊成了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孤軍。

一日,劉邦、陳平登山觀察敵情,見敵營有女人騎馬奔跑,一打聽,知

是冒頓單於將王後閼氏也帶來了,陳平頓時心生一計。次日,劉邦派一位使

者前往匈奴軍營,求見閼氏。獻上一大堆光彩照人的黃金和珍寶,閼氏愛不

釋手,這時,使者又拿出一幅美女圖,對閼氏說:「漢皇劉邦恐怕大王不退

兵,想把中原第一美女獻給大王,這是她的畫像,請王後過目,看看怎樣。」

閼氏只見那畫中美女,花容月貌,眼溢秋波,令人銷魂,閼氏驚呆了。轉念

一想:要是單於迷上了這中原美女,我豈不是失寵了嗎?忙對漢使者說:「珠

寶等物我收下,這美女就不用了,我請單於退兵就是了。」

當天晚上,閼氏說通冒頓單於,下令匈奴軍讓開一條路,劉邦倉皇逃出

重圍,一路狂奔與大軍會合。

巧猜呂後心

呂後和劉邦只生一子,劉邦死後,他的兒子繼位,就是漢惠帝。漢惠帝

繼位時年僅17歲,並且一直體弱多病,所以朝中大事,多是呂後做主。

沒想到公元前188年8月,漢惠帝在位僅7年,24歲的皇帝就去世了。

這對於僅有一子的呂後來說,是一件多麼悲痛的事情啊。

祭奠漢惠帝的時候,眾大臣及呂後都聚在惠帝的靈柩前,眾大臣無不為

惠帝的英年早逝而痛哭失聲,但是,呂後的哭聲卻與其他人不一樣,聲音特

別高,簡直就是在嚎。

令人奇怪的是,呂後哭盡管是哭,但卻沒有眼淚。祭奠結束時,眾大臣

都很納悶,連老謀深算的丞相陳平也猜不透呂後的心思。

按理說,呂後已是60多歲的人了,漢惠帝又沒有一個可以繼位的兒子,

老年喪子該是大不幸的事情啊,她沒有理由不哭。

當時,在祭奠的人群中,有一個15歲的少年官員,他是張良的兒子,叫

張辟強,在朝中任侍中。他似乎看出陳平等老臣們的疑惑心情,就問陳平說:

「太後只有孝惠皇帝一子,今天駕崩,但哭而不悲,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陳平一聽,心裡一愣,知道張良的後代出語不凡,肯定有新的見解。於

是,在散朝時私下裡向張辟強請教。

----------------------- 頁面 8-----------------------

張辟強說:「惠帝早逝,身後無成年兒子接續大統,因此呂太後對元勛

大臣有疑懼情緒,她心裏面惦記的是江山是否穩固,怎麼會哭得安心呢?」

陳平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問:「那麼,依你看怎麼辦呢?」

張辟強說:「呂太後擔心的是兵權。丞相不妨向太後推薦,讓太後的侄

子呂台、呂產、呂祿為大將,掌握皇宮的軍隊。」

第二天,陳平按照張辟強的意見向呂後上了一道奏疏。果然,呂後高興

地任命了她的幾個侄子掌管了兵權。

再一次哭祭惠帝時,呂後果然悲痛欲絕,淚如泉涌。這時,60多歲的陳

平心裡暗服張辟強的精明與智慧。

皇宮里的村莊

隋文帝的長子楊勇被立為太子後,整日里吃喝玩樂,不務正業。他手下

有幾個侍臣為了討好太子,四處尋求奇珍異寶,還招來幾個美女供太子玩樂。

久而久之,太子的學業荒廢了,人也變得越來越昏庸。

太子的種種惡行傳到了隋文帝耳朵里,隋文帝十分憂慮,他打算廢掉太

子而改立別的兒子。

楊勇聽說自己的太子地位要保不住可嚇壞了,他急忙把侍臣們找來商量

對策。一個侍臣說:「京城附近的新豐有一個叫王輔賢的人,很會占卜,把

他找來問問吉凶吧。」

王輔賢來了,對太子說:「我夜觀天象,見有白虹貫於太子的宮門,恐

怕於太子不利。」

楊勇一聽更是著慌,急忙問計。王輔賢說:「只要讓太子殿下改做平民,

方能避災。」

古時候的人是十分迷信的,一聽說能避災,楊勇高興了。於是,他叫人

在宮庭的後園里建了一個庶人村。特意蓋了幾間茅草房,房內是土炕草席。

太子則一改往日錦衣玉食的習慣,穿起了土布衣服,吃起了粗菜淡飯,過起

了老百姓的日子。

楊勇滿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能躲過災難,誰想到他建的「庶人村」竟被

皇上知道了。隋文帝十分生氣,他派大臣楊素到太子府上去查看。楊素一看,

確有其事,向文帝匯報。隋文帝大怒,嚴斥太子,楊勇不得不脫掉布衣,又

----------------------- 頁面 16-----------------------

恢復了太子的裝束。

後來,隋文帝到底廢掉了太子,改立了他人。

5. 浮票和文貼哪個曾是古代准考證的名稱古代准考證是什麼樣的

隨著科舉制度的逐步完善,為了避免替考現象,考試機構還會向考生發放「准考證」。科舉的准考證叫浮票。因為古代沒有照片,所以浮生記錄的是考生的外貌和身材,比如身高、胡須、痣等。清朝的「准考證」要填家人、老師、鄰居、資助人的信息。在古代,「入場券」被稱為浮票。考前,官員會准備好卷子,將浮票粘貼在卷子表面,填寫考生姓名、座位號,將姓名、籍貫等信息封在卷子上。交卷時,考生將浮票揭下,妥善保管,以備試卷信息與案件信息比對。

准考證是考生用來證明身份和進入考場的憑證。一般由考試機構出具。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持准考證到規定地點參加規定的考試。准考證上會有考生的個人資料和考試信息,如准考證號、姓名、個人照片、性別、座位號、考試科目等。准考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別人作弊。

6. 中國最後一位狀元試卷曝光,為什麼字跡讓現代人汗顏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最高級別考試——殿試的第一名。科舉制度誕生於隋朝,一直持續到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止,期間一共經歷了1300多年。據統計,在這1300多年間,一共產生了649位科舉狀元。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科舉狀元名叫劉春霖,他是在光緒三十年(1904)考中狀元的。劉春霖當年殿試的答卷被保存了下來,這份殿試答卷的字跡非常清秀,很多人看過之後都自嘆不如。

劉春霖當年能考上狀元,其實也是有偶然性的。起初閱卷官們初步定的狀元是廣東人朱汝珍,但是慈禧太後看到朱汝珍這個名字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好感,反而有一些反感。最終起初第二名的考生劉春霖就被慈禧太後定為第一名(狀元)。據說慈禧太後很喜歡劉春霖這個名字,她認為這個名字很吉祥,能給屢屢受挫的清廷帶來一場及時雨。

7. 在古代進行科舉考試的時候可以作弊嗎,有哪3種作弊方法

一說起古代四大美女,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她們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但是這古代的四大醜女是誰?你們知道嗎,到底是多麼丑的人,能夠在歷史上稱得上醜女。但是相對於四大美女,她們雖然丑,但結局卻比四大美女好太多,真的應了那句老話,自古紅顏多薄命。



許允的妻子阮氏女

傳說阮氏女容貌非常的醜陋,但是她聰慧明達。阮氏女嫁給了許允,相傳在他新婚之夜,行完合巹禮後就嚇跑了丈夫,看過她的容貌後就再沒踏進過新房,後來許允的好友勸他說,阮家既然把醜女嫁給你,你應該觀察她的為人行事,許允聽了好友的建議,果然有一次跨進了新房。但依然被阮氏女的相貌嚇得想跑,許允就對阮氏女說,婦有四德,你符合幾條?阮氏女說我缺乏的只有容貌,但是男子有幾百種高尚的品行,您又具備幾種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阮氏又說:"百行以德為首,您喜歡美色,不欣賞美德,怎能稱為百行皆備呢?"許允懺愧至極,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8. 考試卷子在古代怎麼說

古代的考試被稱為科舉。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8)古代四大美女卷子擴展閱讀:
科舉考試的內容:

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繫到一個人能不能陞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陞官。「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閱讀全文

與古代四大美女卷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8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9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6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51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38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8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4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7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1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3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3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7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3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