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沒有民國四大美女,是誰
民國四大美女有「校園皇後」陸小曼,有民國才氣與美貌並重的林徽因,有「金噪子」之稱的周璇,還有「電影皇後」阮玲玉。 望採納
林徽因(1904-1955),外文名Phyllis,別名徽音,生於福建閩縣。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
陸小曼(1903-1965),近代女畫家,江蘇武進人,生於上海市孔家弄。學生時代的陸小曼,不僅才能出眾,美麗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聰明活潑,又有北京姑娘的秀麗端莊。在學校里,大家都稱她為「皇後」。1922年和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
周璇(1918-1957),江蘇常州人,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民國時期著名歌唱家。她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就是不愛聽國語流行曲的人,也會對她那燕語鶯聲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阮玲玉(1910-1935),原名阮鳳根,學名阮玉英。廣東香山人,出生於上海。阮玲玉端莊大方,清麗脫俗。對待表演藝術,她勤奮刻苦,傾注了全部的熱情,不懈追求,達到了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贏得廣大觀眾由衷的傾慕。
2. 民國時期「四大美男」指的是誰你知道嗎
關於民國四大美男子,大體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指汪精衛、梅蘭芳、周恩來、還有張學良;另一種是指汪精衛、蔣中正、周恩來、還有張學良。
我個人更傾向於蔣介石而非梅蘭芳,因為汪精衛、蔣中正、周恩來、張學良這四位都是民國時期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而梅蘭芳確實文藝界的名人。而且我個人認為,梅蘭芳長得過於陰柔,遠不如蔣介石剛毅挺拔。
在民國四大美男子中,人們對蔣中正政治得失的關注遠遠大於對其相貌的注意,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蔣中正一直是一個頭頂光光的禿頭形象,難看得很,很難與美男子的形象相聯系。然而,這樣一個風雲際會的亂世英雄,之所以能夠取得震古爍今的抗戰功勛,一定程度上卻不得不感謝父母賜予的英俊容顏。很多年來,人們一致認為,蔣中正與宋美嶺的結合,是蔣因為政治原因為達到與孫中山的姻親關系而追求宋的,然而,幾十年後,宋美齡卻坦言,是自己在一次宴會上與蔣相識後,傾慕蔣的英俊挺拔,而主動追求蔣的,由此可見,蔣中正的美應當是無所置疑的。
在蔣中正留學日本的西裝照中,蔣戴金絲眼鏡,目光迥然閃爍,而英姿神采飛揚,既有旭日初升的勃然生機,又兼文明洗禮的文雅之氣。是一個標準的美男子形象。而蔣的美,重在剛直勇毅。在青年時代,蔣英俊挺拔,充滿革命激情,眼神堅定而銳氣十足。而到了老年,蔣相貌卻越來越有儒雅之風,完全象一個和藹的老爺爺,絲毫不見年輕時的霸氣。
蔣介石這個人,與汪精衛不同,他曾經混跡於市井,曾經在少年時飽嘗冷暖,對現實有著深刻的了解,不象汪精衛從少讀書,眼高手低,滿腦子的革命框框,遇到挫折時就手足無措,不知所以。蔣中正雖然讀書不多,但在少年時代讀過私塾,而這份經歷,在其人生歷程中卻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在這一時期,蔣接受了傳統文化的熏陶,接受了曾國藩、王陽明的人生哲學,為自己樹立了「中正自守、其介如石」的人生標桿。可以說,這一時期,蔣中正的文化積累,影響了其一生的人生軌跡。也正因此,「七七事變」,他會召集胡適、張伯苓等知識分子商討國是,最終痛下決心,奮起抗戰。所以有人認為,蔣中正是一軍閥武夫,此言差矣。
蔣介石出身草莽,曾經在上海跟從黃金榮等流氓投機倒把,炒作股票,一直被人們認為流氓無賴。然而,正是這個流氓無賴,卻被孫中山格外看重,委以黃埔軍校校長的重任。而黃埔校長的首選,其實並非蔣,但其他人都看不上這個位子,只好讓蔣這個後生來擔當。蔣中正這個人,與其他的國民黨首領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他的首領大多是知識分子出身,能寫文章,會宣傳口號,能演講造勢,是革命家的好材料,但卻不善權謀斗爭。這些人屬於眼高手低的典型。例如:胡漢民、汪精衛、於右任、廖仲愷等等。而其他善於斗爭,掌握實力的人卻沒有信仰,瞧不起孫中山。例如:陳炯明、陸榮廷等。唯有蔣中正,這個市井無賴,混跡於黑白兩道,深悉世故權謀,但同時,信仰三民主義,對孫中山忠心耿耿,為孫殺陶成章,中山艦勤王護主,表現尤堪表率。這些年來,經過無數的挫折磨難,孫中山認識到自己這一代人想依靠宣傳革命精神而實現革命目的是不可能的了,只有依靠有信仰的革命軍隊才能實現,而領導者必須信仰與實力兼具,而蔣正是此人選。
蔣中正為人嚴謹。雖然在市井廝混過,但由於有過良好的軍事訓練,有著極強的自製力。生活作風簡朴。但蔣雖曾經作過流氓,也是軍人,卻只有流氓的手段,沒有流氓的歹毒;有軍人的作風,卻缺少軍人的從容。他跟黃金榮混過,但學到的是拉幫結派,籠絡人心的手段,對於江湖內部爭奪的血腥狠毒卻缺少鍛煉。因此,對於那些軍閥,蔣一直都是籠絡收買,反對者也很少掉頭丟腦袋。對於稱兄道弟者的反對自己,蔣更是抹不開面子大開殺戒。其是這也跟自己的傳統思想有關,蔣非常重視人倫道德,事母至孝,尊重長輩。有一次回鄉祭祖,坐轎掃墓,半道遇到同父異母的姐姐,就把轎子讓給姐姐坐,自己走了十幾里山路回鄉。由此可見,對於倫理蔣是非常重視的。也正因此,蔣對共產主義宣傳的推翻舊道德重樹新世界的一套是非常反感的,他在給廖仲愷的信中說,「共黨殊無誠信可言」,蔣認為的共黨「無誠信可言」在於,為了某個目標,可以不顧人倫道德,去實現此目的。因而,蔣與共產黨的分道揚鑣是有思想基礎的,並非只是利益之爭。蔣在1948年的會議上曾痛心疾首的說,如果毛**勝利,那麼中國的傳統文化必將毀於一旦。言之鑿鑿,卻也真之切切。
蔣作為軍人,有新時代的風貌,也承繼舊文化的影響,註定在其中左右搖擺。他得到象蔡元培、吳稚暉等元老的支持,又從宋氏家族那裡汲取了西方的政治理論。毛澤東與其不同,他接受的傳統文化是《水滸》《三國演義》民間文化,這種文化直面面對生死人們赤裸裸的利益抉擇,更加深刻的揭示了人性的復雜與醜陋。所以,毛的手段更現實。而蔣讀私塾接受儒家教條,又多少接受美化思想,雖然也作過流氓,但心中畢竟有一條底線,關鍵時刻猶豫不決,在亂世之中就要鑄成大錯。
縱貫蔣的一生,政治成敗,任人評說。但忠孝仁義四字,卻大體不虧。忠於總理,為總理刺殺陶成章,中山艦孤劍勤王,可以說忠心耿耿。事母至孝,床前恃母,也可說盡了孝道。對於象李宗仁、閻錫山這樣多次反對自己的軍閥沒有痛下殺手,可以說夠仁慈的的了。蔣在兄其美死後,照顧其家人,提拔侄子陳果夫、陳立夫為黨國要員,並嚴加追查張宗昌,在北伐戰爭中誰都可投降,惟獨要殺死張宗昌替兄報仇,這對朋友夠義氣的了,只不過隨著自己身處高位,朋友也越來越少了。
蔣年輕時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罵人打人,但被罵被打卻代表此人是蔣的嫡繫心腹,往往不會丟官,有時還能升遷。蔣對他們可說就象父母對孩子一樣,呵護備至。而對雜牌軍,蔣的確有私心,但人心不同,蔣無法探知他們的意圖。所以,國民黨內各懷心思,無法團結,蔣只是盡力維持罷了。
可以說,蔣中正在人格上是值得尊敬的,他的失敗,不是個人的失敗。而當洗卻歷史的塵垢,「中正自守,其介如石」這八個字也許是對他人格最好的評價吧!
在四大美男子中,誰最漂亮呢?我想這應該沒什麼爭議,當屬汪精衛。這不是妄斷,應是共識。章怡和曾回憶說,小時候問父親章伯鈞自己那個時代四大美男子誰最美,章說,汪精衛,而汪精衛最美的地方在眼睛,章還說,這不是自己觀點,是一個寫新詩的詩人說得。章沒說這個人是誰,其實這個新詩人是胡適。
汪精衛之美,以前只是耳聞,不曾親見。後來,在圖書館中看到,第一眼用驚為天人來形容一點不為過。面容清秀,稜角分明,目光澄澈堅毅,在1924年黃埔將領的合照中是格外顯目。汪精衛文人氣息比較重,於堅毅中蘊有詩氣。但其目光如炬,炯炯有神,更重要的是眼神清澈。所以,胡適說汪精衛最美在眼睛,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但眼睛太干凈也不好,這就說明汪這個人常常的對現實不太了解,而有文人的想當然的不切實際。所以,汪精衛這個人是幹革命的料,有激情,有理想。然而卻不是搞政治的能手。因而,在政治上幾次叫蔣介石逼得出國,最後還落了漢奸的下場。當了漢奸還想當然的以為自己擺脫了蔣的陰影,可以自己舒展抱負,卻不知日本人的許諾根本都是空頭支票。
汪精衛這個人,有很深的舊學功底,又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思想很復雜。但其性格卻是始終如一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太軟弱。平常人軟弱也就罷了,可他身居高位,這就會害國害己。幹革命時刺殺清朝大臣,被俘後開始一段時間,還有革命者的風骨,寧死不屈還寫了那首「引導成一塊,不負少年頭」的革命詩,但後來就意志消沉。
孫中山臨死前說對身邊人說我死沒什麼,就是擔心你們經不起誘惑,意志不夠堅定。孫中山說誰呢?說的就是汪精衛。當時汪精衛就在孫中山身邊。孫中山對汪精衛很了解,他能挺身冒死幹革命,卻經不起挫折,容易虎頭蛇尾。所以,在後期,他著重提拔蔣介石,蔣既有革命精神,解放浙江時組織敢死隊身先士卒。又具有果敢與韌勁,捨身護主,臨危不亂。在後一點上,汪是比不上蔣的。但是在學問知識上,蔣又遜色汪很多。至於在操守上,我不說人格只說操守,是因為汪在大節上與蔣遠不能比,所以只比小節。二人在生活細節都堪稱模範。最大的相同之處是二人都沒有什麼財產,生活相當的簡朴,吃穿用度都節儉異常。而他們的老婆卻使金戴銀,揮霍無度。真可謂出淤泥而不染。而且二人都相當的尊重知識分子。可能跟小時候的家教於私塾有關吧。
汪精衛這個人一生活在猶豫跟軟弱之中。心中有著無數的主張,真叫他拿主意的時候,卻猶猶豫豫,不知所措。而且意志不堅,往往半途而廢。他叛國投敵,主張和談對抗戰持悲觀情緒是內在原因,跟蔣介石的矛盾不甘生活在其陰影下是外部原因,而陳璧君則直接是導火索。其實,在當時情況下,陳璧君對之曉以民族大義那麼汪精衛不會當漢奸,如果火上澆油,則懼內的汪必定走上漢奸的道路。可惜,在一方面是民族大義,一方面是權力主張,汪正猶豫不決的時候,陳璧君這個潑婦倒向了權力,而汪精衛就這樣把自己一生的道路交給了陳璧君。
汪精衛在投敵後來到北平,想起自己三十年前被清朝關在監獄時受到獄吏母子的關照,就讓人找到這對母子,此時獄吏的母親已九十有餘,白發蒼蒼,汪精衛問母子二人有什麼要求,二人說,沒什麼要求。汪問,那為什麼當初接濟於我?獄吏母親答道,那時你是革命志士,我們同情你,所以對你好。汪聽後,嚎啕大哭。三十年前,自己身處牢獄,他人伸手相助;如今,自己榮華顯要,想要報恩,人家卻不願接受,此情此景,真是情何以堪。
革命志士,知識分子,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國民政府主席,這些耀眼的光環曾經是那麼的絢爛,讓人心馳神往。可是最後卻轟然倒地,黃粱一夢。真可謂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3. 民國四大美女分別是誰
陸小曼(1903-1965),近代女畫家,江蘇武進人,生於上海市孔家弄。學生時代的陸小曼,不僅才能出眾,美麗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聰明活潑,又有北京姑娘的秀麗端莊。在學校里,大家都稱她為「皇後」。1922年和王賡結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
周璇(1918-1957),江蘇常州人,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民國時期著名歌唱家。她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就是不愛聽國語流行曲的人,也會對她那燕語鶯聲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阮玲玉(1910-1935),原名阮鳳根,學名阮玉英。廣東香山人,出生於上海。阮玲玉端莊大方,清麗脫俗。對待表演藝術,她勤奮刻苦,傾注了全部的熱情,不懈追求,達到了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贏得廣大觀眾由衷的傾慕。
4. 當民國四大才女與民國四大美女碰到一起,你最喜歡哪個
民國是指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期間。民國時期涌現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任何時代都不缺乏美女,二十一世紀初,後人根據當代人的某種審美觀和當代的知名度所評選出了民國的四大美女。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民國優秀的才女與美女們。
民國四大才女-張愛玲
民國四大美女中,張愛玲可能是最被當代人熟知的一位。張愛玲,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於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她有很多被大家所熟知的經典語錄比如:
1、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是張愛玲對胡蘭成說的話。
2、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出自《張愛玲語錄》
3、一個知已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出自《張愛玲語錄》
4、替別人做點事,又有點怨,活著才有意思,否則太空虛了。——出自《張愛玲語錄》
5、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緣》
6、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半生緣》
張愛玲這個幽艷女子在文學的歷史長卷上塗抹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卻又飄然遠逝。隔了時空,隔了世俗,縱然紅衰翠減,她仍以非凡的才能、幽冷的目光和華美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響亮而有穿透力的句子,如同江天上不絕的瀟瀟暮雨,洗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
呂碧城,安徽旌德人,生於1884年。父親是光緒三年進士及第,曾任山西學政,家學淵源。呂家有姐妹四人,呂碧城是老三。呂碧城和她的姐姐呂惠如、呂美蓀都以詩文聞名於世,號稱「淮南三呂,天下知名。」 她是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並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民國四大才女-石評梅
石評梅生於1902年,山西省平定縣城關人。父親是清末舉人,其家庭為平定城內一個書香門第。石評梅原名汝壁,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而自取筆名石評梅。石評梅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僅活了26歲。石評梅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游記、小說,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小說創作以《紅鬃馬》、《匹馬嘶風錄》為代表。
民國四大才女-蕭紅
蕭紅1911年6月2日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1930年,蕭紅因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後被棄,困於旅館,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報社的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蕭紅一生受盡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絕給定、拒絕平庸,這不僅體現在她對傳統社會的抗爭和對愛情自由的追求,更體現在她的文學創作中。不管是從題材選取還是手法運用,蕭紅都拒絕已有成法,另闢蹊徑,堅持自己別致而獨特的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蕭紅將北方鄉村特有的荒涼曠野下人們的生存狀態、風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帶入文壇,使文壇既陌生又無限新奇。
以上就是民國四大才女,有才華,有自我的思想及堅持,都留下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後人尊敬。
接下來,民國四大美女來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女都有高度的關注度,很多古詩詞都有對古代四大美女的描繪,可惜我們不能憑著想像,不能見其真像,而民國四大美女,依賴於科技的發展,近百年前的美女,我們今天有幸可以看到。
民國四大美女-陸小曼
陸小曼生於1903,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2]。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於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2歲。
民國四大美女-林徽因
林徽因1904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從上不難看出,林徽因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女子,難得的美女加才女。
民國四大美女-周璇
周璇1920年出生於江蘇常州,中國電影演員、歌唱家。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團,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關注。1932年發行個人首張唱片《特別快車》。1934年憑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同年她在上海《大晚報》舉辦的「廣播歌星競選」中名列第二。1935年進入電影圈。1937年主演的劇情片《馬路天使》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華人地區流行。1938年簽約上海國華影業公司。1941年《上海日報》舉辦「電影皇後」評選,周璇在當選後婉拒了「電影皇後」的榮譽。1946年赴香港發展。1947年主演愛情片《長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為華語歌壇的代表作品之一 。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1951年因突發精神病而被送入醫院治療。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
民國四大美女-阮玲玉
阮玲玉,原名阮鳳根,1910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香山縣,就讀於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後自動退學,中國無聲電影時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最高水平,被譽為「中國的英格麗·褒曼」,在民國時期的影壇地位僅次於影後胡蝶。因為當工人的父親早逝,孩童時代的阮玲玉就隨母為人幫佣;母親節衣縮食,讓她上學讀書,就讀於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後輟學。1926年為自立謀生奉養母親,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處女作《掛名夫妻》,從此踏入影壇,代表作有《野草閑花》、《神女》、《新女性》、《三個摩登女性》等。
阮玲玉成名後陷於同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於1935年婦女節當日服安眠葯自盡,噩耗傳來震驚電影界,各方唁電不可勝數,上海二十餘萬民眾走上街頭為其送葬,隊伍綿延三里,魯迅曾為此撰文《論人言可畏》。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已經停留在黑白照片的她們留下的書籍影視作品無疑都給這個世界添加了絢爛的一筆。
不過在四大美女裡面我最喜歡的是阮玲玉,而在四個才女裡面我最喜歡的是周愛玲,這個是看自己的感覺和對歷史的了解。
5. 中國第一位獲得社會各界人士贊譽的女明星阮玲玉,她的代表作有些什麼
阮玲玉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民國時期聞名影星,出演多部電影,終究因為愛情風波自殺身亡。而縱觀阮玲玉的終身,不由讓人感嘆這位悲慘劇人物的坎坷命途。
阮玲玉代表我國無聲電影時期扮演的最高水平回首阮玲玉的終身,著實讓人扼腕嘆息。阮玲玉身後留遺書給唐季珊,讓唐季珊賠養自己的母親和養女,而唐季珊按照阮玲玉的遺書,每月都寄錢給在香港的阮母,這或許會減輕他心中的不安和罪惡感,一同也讓天堂的阮玲玉能夠有少量安慰。
6. 上世紀中國十大美女[有圖最好]
上世紀十大非明星美女
潘素:字畫美女,(1915--1992),字慧素,著名山水畫家。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新中國建立前,曾任北平美術分會理事。建國後曾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吉林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副社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藝術顧問,北京工筆重彩畫會藝術顧問,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等職。有《張伯駒、潘素書畫集》行世。
羅儀鳳:貴族美女(1914-1977)康有為外孫女,祖籍廣東寶安。幼年隨父羅昌、母康同璧出使英國、新加坡等國,16歲入燕京大學家政系就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軍拘捕,經多方營救,約一年後獲釋。通曉英、法等多國文字,曾任教於北京貝滿女中。1949年後長期隨侍母親。1974年病逝。
林徽因:博士美女(1904--1955)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 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寫下有關建築方面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築論文.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
陸小曼:多才美女(1903年 --1965年)陸小曼是個才女。1915年就讀法國聖心學堂,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她是個畫家,師從劉海栗、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1920年和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同年參加了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她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卞昆岡》五幕話劇。她諳崑曲,也能演皮黃,曾出演《春香鬧學》、《思凡》、《玉堂春》等劇,在北京和上海名動一時。她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建國後擔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65年病逝。
蕭紅:激情美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人,原名張乃瑩,筆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
袁震:病態美女(1907--1966)
安娥:憂郁美女(1905-1976) 田漢妻,後離異。原名張式沅,河北獲鹿人。早年肄業於北平美術專門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擔任北平團的工作。後赴大連從事革命宣傳和女工運動。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1976年逝世。
楊靜:丁香美女(1926--)她的父親是寧波人,她的母親是廣東人,她身上兼有兩地人的特點與美麗:精緻的五官,鮮明的輪廓,一雙廣東人的大眼睛被長長的睫毛覆蓋著。小巧玲瓏的身材,閃著光澤的淺棕色的皮膚,是個美人。她活潑好動的性格使她十分容易與人相熟。朋友見到她無不稱贊,戴望舒也頗為得意。戴望舒和楊靜只維持了8年多,當初楊靜不顧家裡的反對死也要嫁與戴望舒,後來出走還是她。有人說戴望舒愛上楊靜,就是把她當成了《雨巷》中那個丁香般的姑娘。
關露:悲情美女(1907年7月14日—1982年12月5日)原名胡壽楣,又名胡楣,原籍河北延慶。生於山西太原。幼年家貧自學完中學課程,1927年至1928年,先後在上海法學院和南京中央大學文學系學習。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說《她的故鄉》發表於南京《幼稚周刊》。 1980年後.因患腦血栓症,全身癱瘓。
張志新:倔強美女(1930--1975)生於天津一個大學音樂教師家庭;1950年高中畢業後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師范學院教育系學習。1962年,張志新被調到遼寧省委宣傳部當幹事。1969年9月24日,張志新被捕入獄,先判處無期徒刑,後改判死刑。
7. 如果說民國時期評選四大風流美女,你會想到誰嗎
民國時期,美女多多,要說風流,余美顏是當之無愧的1姐,其他3位該是誰?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民國時期4大風流美女
一、余美顏
陸小曼,北京名媛場的標志性人物,出門時,後面都跟著十來米的長隊(太誇張了)。
連胡適都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1922年,陸小曼與王庚結婚。第三年,王庚被任命為哈爾濱警察局長。
王庚忙著做官,他說:我沒空,叫志摩陪你玩吧。徐志摩與陸小曼朝夕相處,很快,兩個富有浪漫情懷的情種就雙雙墜入愛河。
1925年,陸小曼與王庚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