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怎麼樣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勞動技師學院)是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直屬的國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始建於1955年,是全國第一所高級技工學校。牽頭組建了全省最大的職教集團——山東省機械行業職業教育培訓集團。
學院位於濟南。現有槐蔭和長清兩個校區,擁有機械製造、數控技術、3D列印、工業機器人、精密測量、電氣技術、物流快遞、蘋果ios等166個校內實訓中心、實習場地和集「產學研」於一體的「校中廠」4個,各類實習、實訓和生產設備7000餘台(套)。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0餘人。
學院目前設有機械工程系、機制工藝系、電氣及自動化系、汽車工程系、信息工程與藝術設計系、經濟管理系、基礎部、技師部等8個教學及學生管理系部,有一批在職業教育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和學科帶頭人,多名教師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技術能手、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首席技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技師稱號,9人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學院始終處於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最高端,是全國率先實行「雙證書
」制度的高職院校,大專畢業生經考試合格,能同時獲得「大學專科學歷證書和高級技能職業資格證書」。
2016年與全球最大的電氣工程和電子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在標准化實訓中心建設、教師培訓、創新型技能大賽、學生培訓認證、教學資源庫建設、新技術展示活動等六個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學院聘請包括山東省首批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趙峰、姜和信、王欽峰在內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技能拔尖人才在院成立了14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實現技能大師的絕活傳承,帶徒傳技和高端引領作用。近3年來,學院獲得國家、省級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項200餘個,期中,國家級一、二等獎12個,省賽一等獎68個,平面設計項目選手入選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40餘名師生因競賽成績突出,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和「山東省技術能手」稱號,獲得省級以上技術能手稱號的師生數量居於全省同類院校首位。
2. 勞動小能手感言20字是什麼
勞動小能手感言:
1、勞動是光榮的崇高的神聖的,是創造文明的一個偉大寫照。
2、幸福的果實,要靠勞動去創造。
3、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因為勞動是財富之源。是勞動,讓我們的生活變的多姿多彩。
4、只有在艱苦卓絕的勞動中培養出來的靈魂才是最高貴的。
5、我知道什麼叫勞動:它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3. 關於勞動的名人故事
關於勞動的故事1:
克洛克的家境並不富裕,下課的時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闆安排他專門擦桌子,他毫無干勁兒,當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親訴苦:「我的理想是做老闆,不是擦桌子。」父親沒有反駁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乾凈。克洛克拿來毛巾,在桌子上隨意擦了一遍,然後看著父親,等他驗收。
父親拿來一塊嶄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輕輕擦拭了一下,潔白的毛巾立即臟了,分外刺眼。父親指著桌子說:「孩子,擦桌子是很簡單的活兒。但是你連桌子都擦不幹凈,還能做好什麼,憑什麼做老闆」克洛克羞愧難當。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謹記父親的教誨,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備5條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順著同一個方向擦,為的是不讓毛巾重復污染桌面。
最終,克洛克得到老闆賞識留了下來,並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闆。10年後,他創立了自己的——麥當勞。
關於勞動的故事2:
在毛澤東住的院外有個小廁所。那裡以前一向由警衛班的同志打掃,但是一連很多天廁所總是在戰士們去之前就被打掃干凈了。戰士們心中很是納悶兒。
一個大雪過後的清晨,戰士們很早就起來掃雪。當警衛班長准備去掃廁所附近的積雪時,發現廁所外的積雪早被打掃完了。「是誰打掃的呢」大家估摸著,一時卻猜不出來。
忽然,班長聽廁所里有人說話:「你到爐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來,往廁所里撒一撒。」多麼熟悉的聲音阿,班長立刻就聽出了這是毛澤東同志和小岸英的對話。
原先,毛澤東同志為了培養岸英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特意和岸英一齊來打掃廁所。從這以後,警衛戰士們經常能夠看到一個小男孩打掃廁所,很少間斷過。
關於勞動的故事3:愛勞動的小猴
一隻小猴在自己的家門口種了一棵桃樹,期望在夏天能夠吃上甜甜的桃子。
小樹一天天長大了。有一天,小樹被風吹得東倒西彎。小樹痛苦地說:「小猴,快幫幫我,我要被大風吹倒啦!」小猴聽見了,連忙給小樹做了個支撐架。小樹最後在風中站穩了,感激地小猴說:「謝謝你,小猴!」
過了一段時間,桃樹身上又長了蛀蟲,小猴又立即把樹上的蛀蟲捉了個一干二凈。經過漫長的等待,盛夏來臨了,桃樹上長出了鮮美的桃子,讓小猴吃了個夠。
關於勞動的故事4:毛澤東學打草鞋
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帶著隊伍上了井岡山。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井岡山生活十分困難。應對困難,毛澤東向紅軍指戰員發出號召:沒有糧,我們種;沒有菜,我們栽;沒有布,我們織;沒有鞋,我們自己動手編!
一天,毛澤東望見半山坡的一間小茅屋前坐著一位白發老漢。走近一看,老人正在打草鞋。毛澤東高興地走上前去,笑著說:「老人家,我拜你為師來啦!」毛澤東坐在一旁仔細地向老人學習打草鞋,每個步驟、每個動作都默默地記在心裡。
不一會兒,一隻草鞋打好了。毛澤東學會了打草鞋,又一招一式地教給戰士們,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勤勞儉朴的好榜樣。少不勤勞,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必安逸。
關於勞動的故事5:白求恩製造「盧溝橋」
1938年1月,白求恩來到中國,就立刻趕往抗日前線的戰地醫院。當時,戰斗激烈,條件艱苦,前線醫院缺乏超多的葯品和醫療器械。
夜深人靜,白求恩又伏在他那張簡陋的工作台上反復思考著:醫療隊超多的葯物和手術器械要由牲口馱運。怎樣才能使葯瓶子不會撞碎或者打翻呢他為此熬了好幾個通宵,最後畫出了草圖,何工人民一齊製作。
白求恩笑著說:「一個戰地醫生,就應學會木工和鐵匠的收益,才能根據傷員的需要改善醫療設備。」很快,一種特製的簡易葯架子製成了,因為形狀像一座橋,白求恩詼諧地稱它為「盧溝橋」。
只有嗅到勞動葯味的滿足中,才能孕育出人生的樂趣。
4. 做一個幸福的勞動者,探界者,爭做勞動小能手!
勞動節是咱們老百姓自己的節日,一年只有一個。愛生活,愛工作,愛勞動,美好生活離不開我們自己的辛勤勞動。生活的點點滴滴其實都是辛勤勞動換來的。可以說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勞動,人們為了犒勞自己制定了這個節日。最早的時候五一,只放一天假,後來為了刺激國內消費變成了7天小長假,再後來簡短了變成3,4天,開始的那幾年確實對51節充滿了期待,休息幾天帶著家人去旅旅遊,放鬆放鬆。後來節日出行的人太多,反而成了景點人擠人,路上車堵車的場面,出行出遊的體驗越來越差,所以到現在我是會錯開高峰出行,畢竟堵在路上也沒什麼心情玩了! 今年的五一節也是如此,沒計劃出遊,過了高峰期再去想去的地方看看!這幾天在家重點總結了下近期的工作,陪陪兒子,順便完成愛勞動,吃苦耐勞精神的傳幫帶。孩子在慢慢長大,吃苦耐勞,熱愛勞動讓他懂得這些我覺得很重要。人生路上,各行各業的成功離不開勤勞二字,所以成長中的孩子養成能吃苦,愛勞動的品質挺重要的。從起床穿衣吃飯,到日常的家務,拖地擦玻璃,整理打掃房間等等必須要實踐才可以養成。
收到之家小怪獸,喜歡的不得了!
來個特寫,哈哈萌萌噠
沒有外出遊玩,但是開著小探城區逛逛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兒[可愛]
愛勞動,從小養成才行!
擦玻璃開始擦不幹凈,後來慢慢的可以了
澆花也有模有樣的,( ^_^ )不錯嘛[調皮]
瞧這小樣兒
整理玩具屋,比較認真
做完家務,帶他出來轉轉,玩玩
買的滑冰鞋,自己慢慢就會了,
今年很流行的蝙蝠俠,哈哈
玩累了,坐在圍欄上歇會
公園廣場自己轉了好多圈,喜歡的事還是很認真的
自己主動練習了很久,
看到很多放風箏的,只有這只大章魚,太吸引人了
超人也要補充能量,吃的真香
夜拍不錯,對手機夜拍滿意
拍出來沒有那麼黑
晚上廣場上的人很多
和小夥伴們在交流經驗,猶如看論壇的我們
超人蝙蝠俠,出動!
做一個生活的探界者,美好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一腳油門,說走就走!
現在的五一節假期,也不一定要出遊,更多地是讓大家記住我們是勞動者,積極向上,勞動最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一年來堅持了自己所堅持的,但是不夠勤奮,革命尚未成功自己仍需努力,最自豪的莫過於初心未改,探界前行,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哈哈[奮斗][調皮]
5. 介紹勞動小能手的主要事跡50字
大家好,我是xxx。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我們家進行了大掃除,我雖然年紀小,但是做的事可多了,我幫媽媽分擔了很多事務,我墩地、掃地、擦桌子、疊被子……做了許多的勞動。當然不止在五一勞動節勞動,還要在平時空閑時間幫爸爸媽媽做家務,通過我的勞動爸爸媽媽也減少了負擔。所以要多勞動,勤勞動,認真勞動。做一名愛勞動的少先隊員。
6. 勞動小能手錶彰大會有感作文
這也不算是完全的快樂.許多足球迷特別崇拜2002年世界足球先生小羅納爾多,都認為他在場上快樂,場下快樂.肯定是個幸福的人,但是幸福不是簡單的快樂,真正的幸福,應該是物質與精神和諧同一.純物質精神的精神的滿足都只能作為幸福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只有將二者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幸福.
精神與物質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促進的,擁有一定的物質財富才能激活幸福的精神細胞;保持精神的愉悅,才能有信心和經理創造更多的財富.
也許你覺得獲得完全的幸福實在不容易.但是物質與精神並非魚和熊掌.你完全可以兼得.關鍵要靠自己去追求去創造.幸福,只要你奮斗不息勇於創造,幸福的安淇兒將永遠伴著你.
淡淡的茉莉花
7. 我是勞動小能手勞動收獲怎麼寫啊
勞動小能手的收獲:
今天休息,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幫助媽媽擦樓梯。
今天媽媽不在家,我看見樓梯上蒙著許多灰塵,就想把樓梯擦一擦,當一回清潔工,做一件家務,給媽媽一個驚喜。
先把水桶拎到樓上,把布擰干,弓著腰,順著樓梯一級一級的往下擦。漸漸給感覺到有點吃力,腰很酸,像壓了一塊十斤重的大石頭,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可轉眼又想到媽媽每天要上班,又要料理許多家務,真是太辛苦了。最後堅持咬咬牙對自己說,沒關系,再忍一忍,反正馬上就要擦完了。這樣最後把樓梯擦的乾乾凈凈。
通過這次勞動,我體會到做家務的辛苦。我平時應該多幫媽媽做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同時也鍛煉我的生活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8. 2022全國十大勞動模範
2022全國十大勞動模範:
1、徐振超
許振超,生於1950年,山東榮成人,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是新時期產業工人的傑出代表之一。
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他立足本職工作,多次帶領團隊刷新世界集裝箱裝卸紀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譽世界航運界;他發揚「工匠精神」自學成才,成了響當當的「橋吊專家」;他把港口當家,發揚「主人翁精神」。
創造了「一鉤准」「一鉤清」「一鉤凈」「無聲響操作」等多項絕活,成為技術頂呱呱的「許大拿」,讓「振超精神」名揚四海,令世人贊嘆。中國能成為世界第一集裝箱裝卸大國,他功不可沒。
9.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我國人民最的關於星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誰最先說出來的,什麼時候開始在民間流傳——這兩個問題不曉得已經有人考證出來沒有。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關於織女,古書里還有幾處提到她。《後漢書·天文志》:「織女,天子真女。」《史記》:「三星,在天紀東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記》:「天河之東,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謂之織女。」天河就是我們在夜裡看到的那條橫貫天空的光帶;我國古人也把它叫做「銀漢」、「星河」、「天杭」、「銀潢」、「明河」、「高寒」等等。現在天文學家叫它「銀河」。織女星在銀河的東邊,它的西名是Vega。從前我國人把天空分作二十八宿和三桓,現在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公定把天空分作88個「星座」。織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恆星。附近銀河裡有五個幾乎一樣亮的恆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狀,那五個星屬天鵝座。銀河的西邊稍為南一點有三個星排得很近,中間那個比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牽牛星,我國古稱「河鼓」、「何鼓」、「黃姑」,西名叫Altair。牛郎是天鷹座里最亮的恆星。它和兩旁那兩個亮度小一點的星,有時候被人們合起來稱為「扁擔星」。神話里說旁邊那兩個星是牛郎和所生的孩子。天鵝在銀河裡漂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織布,對岸有一個牧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在放牛。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幅圖畫。
宋代詞人秦觀也被牛郎織女這個悲里帶歡、歡里帶悲的故事激動了文思;他把這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意境用長短句很巧妙地表達出來。「鵲橋仙」是詞里很美麗的一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從前我國許多人相信牛郎和織女真的在七夕渡河相會一次。那一夜,婦女們都穿針乞巧民,又以瓜果祀織女星。這個故事也常被用作戲劇的資料,京劇、話劇和各地的地方戲里多半有「牛郎織女」這出戲。
在戲劇里,牛郎是一個農村裡放牛的孩子。他不肯幫哥哥種田,不肯幫嫂嫂車水,不肯幫媽媽做家務事。牛郎只是貪玩,只愛作奇怪的幻想。他的最好的朋友就是他所看守的老牛。有一晚,他在夢幻中看到天上的仙境。他便牽著老牛動身到天上去。同時,在天上有一位織女卻想要下凡來享受人間的溫暖。王母娘娘可憐織女的孤寂,便差遣金童玉女和喜鵲把織女帶到天涯海角去和牛郎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真是「勝卻人間無數」。一對愛侶被送上九霄雲外度蜜月去了。
牛郎游遍了天上的勝境,日子一久,也便覺得平淡無奇了。織女得繼續紡織雲錦天衣,不能老陪著他。牛郎越來越感覺無聊,又從金童得知家裡的人日夕在盼望他回去,便把回家的意念告訴織女。織女決心和他同到地上去享受那可愛的春天。可惜事機不密,給西王母曉得了。她趕來用玉簪劃成銀河一道,把牛郎和織女隔開,只答應每年七夕遣喜鵲結成天橋,使他們渡河相會一次。牛郎回到人間,很高興地再看到母親、哥哥、嫂嫂。從此,他不再偷懶,不再作無謂的幻想,天天努力勞動。他覺悟到在現實生活里也可以創造出美麗來。他聞到泥土的香味了,他洞悉生活的意義了。他唯一的惋惜,就是所愛的織女不能也到地上來和他一起勞動,一起享受人間的溫暖。不過每年七夕還可以相會一次,那已經比永別好多了。
有個話劇里有幾首歌曲,其中一首是俞鵬所作的《鵲相會》:
誰知道天長地久何時了?
誰知道離恨年年有多少?
度盡了長歲,好難得這七夕良宵;
卻又是無限悲愁相逢在鵲橋。
夢長夜短總是多情惱。
見東山晨星已現,天將曉。
可奈何,喜鵲頻噪,催人分道。
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來到。
一直到今天,我國還有好些人真的相信牛郎織女兩星每年七夕渡河相會一次,許多婦女還在那一夜向織女乞巧。很可惜,科學告訴我們: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並不是真的,它只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神話而已。近年來,天文學的進步,使我們對這個恆星,對其他的恆星和銀河中,都認識得比從前清楚得多。銀河並不是一條河,銀河裡並沒有一滴水,也沒有橋。它是很多恆星和星雲的集合,用大望遠鏡就可以看出來。牛郎織女兩星雖然不是絕對的「恆」,但每逢七夕並不能看出它們向對方移動絲毫,當然更談不到「渡河」。每年七夕,還是一在河之東,一在河之西,彼此都在望河興嘆。科學的進步竟打碎了他們的美夢,這使作者想起曹雪芹替太虛幻境的牌坊所作的對聯: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痴男怨女,可憐風雲債難酬。
恆星的「恆」字,只是和行星的「行」字相對而言。實際上天上沒有一個星是絕對地「恆」;每個星都在動,動多動少而已。牛郎星每年在天球上移動0.658角秒;此外,每秒鍾還以26千米(每小時93600千米)的速度離開我們往外跑。所以,牛郎星在空間的速度比地上最快的客機還快幾十倍。織女動得慢一點,不過在女子百米比賽里還是可以得冠軍。她每年在天球上移動0.345角秒,每秒鍾以14千米的速度離開我們行為往外跑。
牛郎和織女都比太陽大得多、亮得多。為什麼我們看起來只是兩小點的光呢?那是因為這兩個恆星比太陽遠得多。牛郎的光度為太陽的10.5倍,直徑大7成,質量差不多大7成。織女的光度等於太陽的60倍,直徑等於太陽的2.76倍,質量差不多等於太陽的3倍。所以,織女比牛郎大,比牛郎亮,比牛郎重,算來還是牛郎的大姐姐。牛郎離我們的距離為154萬億千米,比太陽遠100萬倍;織女離我們的距離為250萬億千米,比太陽遠170萬倍。織女不僅比牛郎大好些、亮好些,而且又遠好些,所以我們看起來兩個星差不多一樣亮。光從牛郎星來到我們的眼裡,需要16年4個月;光從織女星來,需要26年5個月。牛郎織女兩星不是在同一方向,兩星之間的距離是16.4光年。無線電波的速度和光一樣,假使牛郎想打一個無線電話給織女,得等32年才有收到回電的可能。
恆星在大小、光度、溫度、顏色方面相差都很大,質量卻差得不很多。20世紀以來,天文學家把許多恆星分門別類,好像生物學家把動植物分門別類那樣。
科學家已經證明日光和星光都是從原子能來的。因此,牛郎和織女這兩個星也可以說是兩個非常大的原子彈。它們把肚子里的原子能變成光線發射出來。人類在欣賞它們的燦爛的光輝的時候,竟幻想出一個哀艷動人的故事來。
童話和神仙故事並不會因物質文明的進步而被消滅。它們可以提高少年人的幻想能力,可以作成年人的業余的消遣,又可以作為各種藝術的原料。中國的牛郎織女可以和希臘的奧德賽、金羊毛,法國的尼貝倫指環等故事並列。每年七夕,大家不妨繼續提出牛郎織女這個故事來談:一方面欣賞這富有詩意的神話,一方面也可借機會提倡科學,使一般人注意到科學家替我們所發現的許多關於星星的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