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繆家大美女

繆家大美女

發布時間:2022-07-28 08:00:17

『壹』 有什麼姓繆的名人

歷史名人
繆生:漢代長沙內史。申公弟子,為博士,官至長沙內史。
繆襲:三國時魏文學家。有才學,官至光祿勛。著述頗多,已散佚。著有《魏鼓吹曲》十二首。
繆希雍:明代醫葯學者。精通醫術。著有《本草經疏》、《本草諸方》等書。
繆謨:清代詩畫家。詩文清麗,善畫山水,尤長樂府,有《雪庄樂府》等著作傳世。
繆嘉惠:清代女畫家。通書史,善篆隸,尤工畫。嫁予陳氏,早年孀居。光緒年間入宮為供奉給事。甚受孝欽後寵愛,人們稱她為繆先生。相傳孝欽之畫,多為她代作。
漢代有名人繆元德,元代有經學家繆主一,明代有詩畫家繆仲藇,清代有畫家繆雲岩、侍講繆彤。

『貳』 姓繆的名人

繆襲
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他撰述很多,其中《魏鼓吹曲》12首大多為歌頌曹操功業的作品。
繆瑜
宋代江西人。官進賢令,擅長寫詩,著《崆峒集》。
繆元德
宋代人。知撫州,寬厚愛民,建米倉祟米,活飢民,掩遺骸,皆出己俸。
繆恭
明代天台縣人。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孝宗下詔書求吏民直言,恭上書陳六事:保神器、崇正學、紹絕屬、懷舊勛、革冗員,皆人所不敢言者。
繆海稜
四川西昌人,1937年肄業於四川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原新華社副社長。

『叄』 江陰名人

地方人物
江陰歷史文化名人很多,自古為泰伯化育之邦、季子躬耕之邑、英才薈萃之地。自宋至清,先後出進士415名,武進士14名。
歷史人物
抗清三公像
抗清三公:指明末率領江陰十萬百姓抵抗清軍的三位主要領導人: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閻應元,字麗亨,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縣),民族英雄。 陳明遇(?—1645), 明末浙江上虞人,民族英雄。 馮厚敦(?—1645),崇禎末年任江陰訓導,民族英雄。 徐霞客(1587-1641)地理學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記》。 丘崈(約1140-1208),字宗卿,抗金名將。南宋江陰軍(軍相當於州)人。宋隆興元年(1163)進士,殿試取一甲三名(探花)。歷任華亭知縣、平江知府、四川安撫制置使兼成都知府、建康知府、刑部尚書、江淮宣撫使、資政殿學士、同知樞密院事等重要職務。 巨贊(1908-1984)法師,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著名佛學家。 上官雲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著名話劇演員、電影演員。 吳文藻(1901-1985),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冰心丈夫。 繆荃孫(1844年9月20日—1919年12月22日),中國近代藏書家、校勘家、教育家、目錄學家、史學家、方誌學家、金石家,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的奠基人,譽稱為中國近代圖書館之父,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先驅者之一。 胡山源,(1897年-1988年),原名胡三元,作家、文學翻譯家。 嚴本:字志道,明朝大臣。 惠希孟:(生卒年待考),字秋崖,著名元朝學者。 玉林通琇禪師(1614~1675),俗姓楊,字玉林,世稱玉林通琇,加封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上化下來和尚,又名化來和尚,1933年生,禪宗溈仰宗第10代祖師,萬佛城首座,大悲寺首座和尚。 蔣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陰城內蔣家巷人,詞人。清詞後七家之一. 李應升,字仲達。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授南康推官。著有《落落齋集》 陸文圭,字子方,由宋入元的詩文作者。傳其精通醫道。 徐元獻(1454—1482),是徐霞客的太祖父,字尚賢,號梓庭,是梧塍徐氏以文才著稱的佼佼者。 徐經(1473—1507)字衡父,又字直夫,自號西塢。與唐寅最為莫逆。 張端(約公元一三四0年前後在世)字希尹,十年,授國史院大學士。十一年,卒,贈太子太保,謚文安。 曹毓瑛(1813—1866)一名毓英,字子瑜,號琢如,晚清大臣。歷官軍機章京、鴻臚寺少卿、同治初軍機大臣、兵部尚書。 楊名時:江蘇江陰人,曾任雲貴總督,當過吏部尚書。抄錄、編訂的《游記》稿本是現《徐霞客游記》的原版。 承天秀(公元1464~1545年),字鍾之。著名明朝官吏,授錢塘知縣,「卓有政聲,惠及黎民,以民人詣闕乞留,連任九年。」 王蘇,清代詩人,字儕嶠,乾隆庚戌(1790)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衛輝知府。 曹穎甫(1866年—1938年),名家達,字尹孚,號鵬南,晚署掘巢老人,江蘇江陰人,醫學家。 季芝昌(1791—1861)字雲書,號仙九,曾任閩浙總督,授禮部侍郎,督安徽學政。 金國琛(?—1879)字逸亭,清朝將領,戰歿後加贈內閣學士,謚忠壯。 繆昌期(1562-1626),東林黨早期人物,與徐霞客關系密切,其孫女嫁與徐霞客長子。 錢振標(1895-1928),曾任京滬特委軍委書記兼江陰縣委書記,於君山南麓陸家墳場英勇就義。 夏敬渠(1705-1787),撰有《野叟曝言》、《浣玉軒集》等。 徐爾灝(1918年-1970年7月12日),氣象學家,是中國大氣物理學的奠基人。 張曼筠(1901-1975)女,上海書畫家張筱樓的次女,曾就讀於北京師范大學,擅畫。 趙曦明(1704-1787),字敬夫,號瞰江山人。撰有《桑梓見聞錄》、《顏氏家訓注》等。 祝丹卿(1871年6月11日-1939年6月13日),名廷華,號毅丞。江陰同盟會分部部長。 金武祥(1841——1924),字粟香,又字菽鄉,江陰人,著名文學家。 錢以湘(1857-1928),江陰城內司馬街人,原名維錡,民國著名企業家。 夏孫桐(1857-1941),近現代文學家。字閏枝,又字悔生,晚號閏庵,江陰人。 李應升(1593年-1626年),字仲達,號次見,明朝南直隸江陰人。「東林後七君子」之一。 李寄(1619.12-1690),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的兒子。 貢震,字息甫,乾隆六年(一七四一)拔貢,歷任安徽知縣、知州。能文著述甚富,善書法。 承淡安(1899 09.01 - 1957 07.01),中國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慶孚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國民革命軍第35軍、第19軍師政治部主任。 陳虞孫(1904~1994)又名陳椿年,曾任中共地下上海市委文委書記。 姜君辰,1904年生,曾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副秘書長、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主任等職。 吳研因,原名輦瀛,(1886~1975),曾任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長,推行白話文教材。 周水平,1894年出生於顧山周東庄。1926年1月16日晚,孫傳芳密令江陰縣署斬決。 奚佐堯,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於馬鎮北渚。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任中共中央軍委技術書記。 蔣雲,原名陳流,字宇中,又名陳叔文。北伐軍進駐江陰,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特派員辦公室主任。 張大烈,1911年出生於長涇鎮望族。1940年8月30日晚,被暗殺黨槍殺於長涇鎮龍園茶店。 吳汀鷺,江陰近代實業先驅者、愛國民主人士。 張豐胄,1907年6月出生,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國務院參事。 朱佛定(文黼、黻廷):鄧傳楷之姑父。欽命獎給舉人,授職中書科中書。 朱堅章,朱佛定侄子,為國內知名政治學、法學學者、教育家,堂姐夫空軍總司令陳衣凡上將。 鄧傳楷,(1912年9月7日-1999年1月3日)中國教育家、作家、政治家、外交耆宿和奧運會先驅。 鄧仲和,曾求學於上海法政學院。民國19年(1930年)起,從事工商業。 鄧之傑,民國上海美麗牌毛紡廠老闆,全國工商界十大巨頭之一,當選香港太平爵士。 呂斯百(1905~1973),油畫家。 張慶孚(1901-1968) 共產黨員。黃埔軍校政治教官。 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副部長。 潘茹剛(1908-)國民黨員,黃埔七期。少將。 蔣建文,抗日將領,日本士官28期炮科畢業.曾參加過中國遠征軍與日軍作戰,新一軍孫立人將軍屬下。 王國楨(1908~1989),為打破外商版紙公司壟斷,生產國產柏油紙,為我國造紙業填補了空白。 陳瑜(1907-)成都中央軍校上校戰術教官,後任國民政府總統府軍務局少將高參。 郭斌佳(1906~?)。歷史學家,外交學家。1946年任安理會事務部首席司長。 鄭覲文(1872—1935),字光裕,近、現代民族音樂家和古琴演湊家。 徐欣夫(1897~1968)江蘇江陰人,中國近代著名導演。 薛和(女)(1918- ):曾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司令部軍醫處醫政科科長,新四軍衛生部醫政科科長。
江陰籍將軍
江陰籍將軍
陳章元,1964 年底入伍,歷任國防大學組織部部長、總政組工部部長,現任國防大學副校長,中將軍銜。 王立猛,1929年3月出生,南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少將軍銜。 陳慶季,1937年12月6日出生,南街人,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某艦隊副司令員,少將軍銜。 吳炳興,1943年8月24日出生,華士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政治委員,少將軍銜。 陳德毅,1943年10月24日出生,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少將軍銜。 包楚忠,1947年出生,文林包家灣人。退休前任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副院長,少將軍銜。 周定標,1944年10月30日出生,任解放軍總醫院全軍神經外科中心主任,文職將軍,一級,正軍職。 孟忠明,1943年10月出生,申港塘頭里村人,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政委(副軍職),少將軍銜。 陸錫良,1942年5月25日出生,長涇人,1965年2月入黨,第二炮兵黨委委員,少將軍銜。 鄭洪濤,中國共產黨黨員,華士鎮人,1993年調任某基地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少將軍銜 楊千里,1933年10月12日出生,曾任總參謀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少將軍銜。 王普豐,澄江鎮人,歷任軍事科學院軍事研究員、 戰略部部長等職,少將軍銜。 吳湘慶,1935年11月生,曾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少將軍銜。 徐俊寶,曾任濟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少將軍銜。 繆國亮,申港繆家店人,歷任副部長、部長、省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少將軍銜。 郭嘉誠,軍事科學院軍事運籌分析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7月晉升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唐鼎襄,1943年3月出生,先後任參謀、副所長、所長,現任二炮五十五基地總工程師,少將軍銜。 徐阿文,哈工大計算機工程系畢業,海軍北海艦隊某基地參謀長,海軍試驗基地副司令員。 崔秉書,國防科工委第23基地(遠洋測量船基地)參謀長,司令員。少將軍銜。 劉宏寶,1937年8月15日生,江蘇江陰人。,總後勤部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委,少將軍銜。 李愛平,歷任總裝第二十九基地(綿陽空氣動力研究中心)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少將軍銜。 鄭堯興,總裝備部某基地司令員,少將軍銜。 徐超,1919年出生於江陰璜土鎮,歷任空軍學院副院長等職,副兵團職將領。 邱巍高,(1922.05~2011.01),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北京衛戍區原副司令員。
江陰籍院士
曹鶴蓀:(1912年9月15日-1998年10月29日),空氣動力學家。 曹湘洪:(1945年6月28日-),石油化工專家,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任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 承淡安:(原名澹庵,1899年8月8日-1957年7月10日),近代針灸學家。 方成:(1938年8月10日-),天體物理學家。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蔣新松:(1931年8月3日-1997年3月30日),機器人、工業控制專家。被譽為「中國機器人之父」。 錢保功:(曾用名錢樂華,1916年3月18日-1992年3月17日),高分子化學家。 吳中偉:(1918年7月20日-2000年2月4日),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家。我國混凝土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張大煜:(1906年2月15日-1989年2月20),物理化學家。中國催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趙承嘏:(1885年12月11日-1966年8月6日),植物化學家、葯物學家。葯用植物化學的先驅者。 周義剛:(1930年10月18日-),中國鈦合金高溫鍛造科技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陳斌:(1962.3-)號壺天,翔鷹齋主人, 微雕大師、著名書畫篆刻家 杜雨蒼:生物化學家。我國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 王杲:1937年8月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理化工程研究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史維浚:1937年6月出生,,核工業總公司鈾礦地質教材委員會委員。 施望雞:高級工程師。男,1936年1月生,郵電部設計院郵政處總工程師。 楊汝清:(1944年——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機器人設計專家,博士。 陳坤基:1941年5月生,研究領域:非晶、納米晶半導體;低維半導體量子結構及介觀物理。 華祖林:1965年10月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環境水力學與污染物質遷移摻混規律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 周惠興:在冶金工業部鞍山熱能研究院任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研究所所長、開發公司經理。 徐福松:1940年11月生,全國名老中醫,全國著名中醫男科學家,現代中醫男科學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吳蘊瑞:(1892~1976) 字麟若,著名體育家。在教學過程中開僻了我國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領域。 方成星:著名天文學家,在太陽物理方面的研究造詣深厚。天體物理學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 繆銓生:原鎮江師專校長,現宿遷學院副院長。獲得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榮譽證書。 王鶴亭:農田水利專家,新疆現代水利事業的開拓者。中國環境水力學會副理事長。
其他
滕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委員、副主席。 陳章元:國防大學副校長。 王瑤琪: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俞敏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 孫民治:現任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 趙宗藻:版畫家。曾任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副院長,現為中國版畫協會副主席。 沈鵬: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編輯出版家。 沈本瑛:現任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香港圖書文具業商會(有限公司)會長。 龐培:本名王芳。文學家,獲得1995年首屆「劉麗安」詩歌獎。 劉育熙:劉北茂之子,小提琴演奏家。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顧銘洪:水稻遺傳育種學家。曾任揚州大學校長。 顧明遠:中國教育理論家。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曹鵬:著名音樂指揮家。曾任上海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 陳麗麗:又名陳嘉庭,著名演員。 姚澄:錫劇著名表演藝術家,姚派創始人, 江蘇江陰人,1926年出生。 梁曦東:1962年12月生,2009年10月出任青海大學校長。 顧明遠:1929年10月生,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教育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張豐胄:1907年6月出生,愛國民主人士、國務院參事,曾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醫學校總校政治部少將主任。 吳青:著名教授,著名作家冰心(謝婉瑩)和著名社會活動家吳文藻之女。 陳煥新:民國10年(1921年)生。197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曉鋒:1973年3月生,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祝彥: (1926-),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日耳曼文學家。 戴禮興:男,1961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德鈞:生於1934年11月。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陸幽:現任CCTV5足球記者。 朱穆之:男,1916年12月生。曾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宣傳科科長,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俞偉超:1933年1月出生。1961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吳新如:字辰子,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西泠書畫院特聘書畫師。 陳石珍:西北大學前代理校長(1940.10~1942.3)、文學院院長。生於1892年。曾任教育部參事等。 陳鋼:男,漢族,2011年6月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主任。 李進軍:男,漢族,2007年3月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 吳新雄:1949年10月出生,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江西省省長。2011年擔任電監會主席。 周禹鵬:男,回族,現任上海市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 金生官: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劉述卿:曾任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 吳仁寶:江陰市華西村黨委老書記。

『肆』 繆潔晶長什麼樣

繆潔晶的長相如下圖。繆潔晶女士之前是一名空姐,出生於1980年,今年42歲,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她曾和郎咸平交往過一段時間,繆潔晶與郎咸平熱戀時,郎咸平與樊小純還沒分手,所以繆潔晶一直都被認為是小三。


已經有過六任妻子的郎教授出手很是闊綽,不僅為繆潔晶在靜安區買了一套房產,同時還為繆父在松江區購置了一套價值500萬的房產,只不過2013年兩人分手之後,郎咸平就准備將這兩套房產的所有權要回來,但是繆潔晶與繆父以當初自願贈予為由抗辯,最終沒能讓郎教授得逞。

敗訴之前的郎咸平並沒有閑著,他後來以前妻樊小純的名義主張當初贈與繆家的兩套房產為婚內夫妻共同財產,要求繆家返還購房款,最後法院宣布郎咸平和樊小純勝訴。

本來覺得郎教授著手段就已經有點不男人了,但是沒想到事情遠遠還沒有結束,在兩人爭奪房產的過程中,郎咸平又狀告了一家公司,而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繆潔晶。

但其實繆潔晶的這家公司根本只是郎咸平的空殼公司,裡面的錢都直接轉到了郎咸平兒子郎世瑋執掌的「郎基金」里,這也就意味著,繆潔晶非但沒有撈到一分錢,卻要承擔900萬的巨債。

『伍』 求魚乾女的機甲生涯 80

80 愛的方式
中午時分,一盒盒熱的飯菜已經放在牆角的,讓眾人各取所需。
自從從播放室出來之後,繆祺蘭就感覺到眾人落在她身上的視線都很奇怪,各有不同,不過。
不過繆祺蘭並沒有無聊到想要去研宄這些,他們怎麼想她,似乎和她沒什麼關系。她現在的首要
任務是盡日能快地恢復身體健康,而不是想東想西地用腦過度。就快開學了,麥倫可不是慈善機
構。
葯補不如食補,而且難得免費吃大餐的機會啊,呃,也不是,她有進一套文房四寶來著。吸了
吸鼻子,繆祺蘭更餓了。加快腳下的步伐,來到自助餐桌前,哇,世家不愧是世家,跟她平時吃
的那就是天差地別啊,看看這紅燒蹄膀這切工整齊的蔥油雞 那日不是她平時吃的方便菜色
可以比擬的,繆祺蘭再次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臉部肌肉還是有點酸痛啦,不過看到眼前的美味,
這些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於是,繆祺蘭迫不及待地抬手拍照,是的拍照,第一步用通訊器攝錄
食品的圖像,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禁忌食品,如果沒有,第二步,弄點菜什,滴入,進行分
析,看看有沒有不可食用的成分存在。感覺為啥那麼像皇帝在吃飯前的測毒工作啊好麻煩。
梅鮮pass都不需要拍照確認。
蔥油雞,看著油光鋥亮,看著讓人食慾大增,可致命的綠色小點,讓繆祺蘭悲從中來,洋
蔥,不能吃。
繼續下一道菜
越走繆祺蘭的臉色越垮,為啥連土豆坭都混奶油啊全都是看得到吃不到,她開始懷念起家
里的方便麵了。
「祺蘭。」
一轉頭,繆祺蘭看到旁邊幾位同輩中人,開口的是繆家老大,繆棋瑞。
「你的眼睛 」
「兩星期。」目答得簡拮明了。
「那就好。」繆祺瑞不明顯地鬆了口氣,心中的罪惡感少了點。
「對不起。」布里斯凱奇開口道歉。
沒頭沒尾的道歉,讓繆祺蘭很茫然,他有做過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情嗎?可惜,她茫然的眼神
被鏡片遮住,無法表達出來。
「布魯指的是之前向你挑戰機甲的事情。他沒注意到你的眼睛還沒有復原。」戚皓言在一旁
解釋。
就算答應了,也不一定要今天馬上比試啊。繆祺蘭還是無法理解布里斯道歉的原因,也許這
就是代溝吧。既然是代溝,那就不要去想它了。於是繆祺蘭同學很坦然地接受了道歉,雖然她不
知道為了什麼,可顯然,這個道歉可以讓布里斯凱奇好過,那就成了。
「二姐,你要吃什麼?我幫你拿。」繆祺風一臉殷勤,帶著點崇拜和驕僦,崇拜自己樣樣不
如他的二姐,很陌生的感覺,但他並不討厭。
「還沒找到。」說到這里,繆祺蘭都郁悶了。
「忌口?」繆祺瑞皺起了眉頭。
「呃,一樣都不能吃?」繆棋風張大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色香味俱全的菜色。
回答他的是繆祺蘭咕嚕嚕的肚子叫,她的臉有點熱。
好可憐對此也無能為力的繆祺風只能報以無限地同情,這里是外公家。
「怎麼了?都圍這里,菜色都不台你們的胃口嗎?」看到人手一個盤子,上面卻沒有一丁點
食物,姜王慧麗開玩笑地詢問。
「當然不是,很豐富的菜色。」繆祺蘭將嘴角上翹三十度,果斷地放下手裡的空盤子,再順
手拿了杯果汁,狠狠吸了一口,有東西進胃,肚子大概就不會叫了吧。

「胡鬧 」繆洲兆雙手背後,沉著臉走了過來。
「(繆)爺爺。」
「生為一名軍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強健的體魄。你看看你,瘦成什麼樣子如吊不是因為
你身體不夠強健,上太空會爆血管嗎」
「爸爸 」繆姜鴻敏一臉地不贊同。且不說祺蘭不是那些皮糙肉厚的男生,而且這次的傷根
本不是她鍛煉不夠,而是因為她操控的是亞機甲,超時所致,就算是正式的機甲兵,在太空操控
亞機甲超時,結果也不會比她的祺蘭好多少但說話的耶人是她的公公,所以,繆姜鴻敏只能不
滿地狠狠瞪了自家老公一眼。
繆洲兆的嗓門震得繆祺蘭耳朵疼,她低頭看看自己,還好嘛,不瘦啊,離排骨和竹竿差遠
了,怎麼說她都有在高強度的訓練,不然怎麼操控機甲。不過,這個時候,論輩份,她是低的,
論嗓子,她是比不過的,論氣勢,她是沒得比的,論道理,一時是講不清的,論反駁,看情勢是
很不明智的。因此,她低頭乖乖聽訓。
「醫生要你在醫院呆五天,你居然三天就跑了出來,難道說你認為外公是個不講道理的人?
」姜哲中將也帶點心疼地薄責。
「參加外公的生日宴,這是我的承諾。」雖說行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她會盡最大的努力去
實現自己的諾言,這是繆祺蘭做人的原則之一。看到繆洲兆對自己的話不以為然地撇嘴,繆祺蘭
不得不又加了一句:「我是一名軍人。」雖說是預備役,但怎麼樣,她都己經正式上過戰爭,打
過仗,應該算是一名真正的軍人了吧。軍人的承諾,在眼前的人眼中應該更神聖吧。
果然,聽了繆祺蘭的話,繆洲兆的臉色正經了許多。可他還是吃醋,這個外孫女居然這么認
真對待她對姜書呆的承諾,連自己的身體都可以不顧,怎麼從小就沒見她對她這個親爺爺這么
好 「哼,還不走,呆在這里幹嘛,這里的食物是人吃的嗎?」說完,繆洲兆率先轉身離開,向
另一個小餐廳走去。
聽了繆上將的話,所有人,看看熱騰騰的飯菜,集體黑線。什麼叫這里的食物是人吃的嗎?
如果不是人吃的,擺在這里干什麼?所有拿著盤子的,都將空盤子放到了桌子上,同時在慶幸自
己還沒開吃。如果嘴快,那豈不是被人笑話自己不是人了搖頭跟上,去吃繆上將嘴裡是人吃的
食物吧。
姜順謙早在拿到繆祺蘭的醫療報告之後,就己經知道小侄女受傷的事情,所以他一直以為繆
祺蘭是不會參加父親的生日宴席,也想事後再向父親說明睛況。看到繆祺蘭之後,細心的姜順謙
忙聯系了棋蘭的主治醫師,了解情況之後,讓廚房特意准備了只針對於繆祺蘭的食物,數量不
多。沒想到,意外再次發生,繆上將居然要陪孫女兒同甘共苦,還拖所有人下水,這再次讓姜家
的廚房雞飛狗跳,一陣忙亂。
長長的餐桌,擺滿了味道清淡的菜色,上兩輩的,吃著律律有味,一點都不覺得什麼,或許
是他們以前常吃,坐在繆祺蘭身邊的繆姜鴻敏還一個勁地幫女兒夾菜,要她多吃。
小一輩的,年長的,或許是要做個榜樣,個個一臉平常,看上去像和平時吃的沒什麼兩樣。
倒是小的,如繆棋風姜啟震就很直接地表露出來,吃不慣,太淡。
看到繆祺風皺眉地將一口菜塞進嘴裡,繆祺蘭終於忍不住,輕聲說:「讓機器人去廚房拿瓶
醬油吧。」宴會餐桌上居然投有調料瓶,這也太
「這點苦算什麼。」繆祺風像是故意要證明什各似的,又塞了更大一口菜進嘴裡。
看得繆祺蘭一陣好笑的同時,一股暖流從心裡流過。愛,這些人都不會掛在嘴上,他們只會
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也不管對方是不是夠聰明到能夠接收到,大家都是只會做不會說的傻子
啊。

『陸』 誰被判死刑後無罪釋放

被指作運送碎屍的拖拉機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隨後,由繆進加駕駛農用拖拉機與繆新華、繆德樹、繆新容、繆新光一起,將裝有屍塊及被害人衣褲、鞋子等物的包裝袋運至柘榮縣城郊鄉福基崗村石樓坪山上一廢棄的舊房子內,予以拋棄。

當年4月19日,一位上山採茶的婦女發現了屍塊並向警方報案。警方隨即鎖定了繆新華等5人。

14年繆家5口喊冤不止

楊燕輝被害案後的兩年多,繆新華一家5口,歷經寧德中級法院兩次一審、福建省高級法院兩次二審,都未能脫罪,蒙冤獲刑。

在發回重審後,2005年8月15日寧德市中級法院再次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繆新華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繆德樹、繆新容、繆新光、繆進加以包庇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8年、6年、3年、3年。

福建省高級法院於2006年4月21日作出終審判決,改判繆新華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駁回其他四人之上訴、維持原判。

對於法院的判決,繆家人一直喊冤不止,在柘榮縣城的家裡,院內一直懸掛著白底紅字的牌匾,上面寫著「天大殺人冤案」。

弟弟繆新光曾面對記者的鏡頭說,「殺人分屍,聽說死者還懷有身孕,一屍兩命,可是天大的案子啊,十條命都不夠槍斃的」。

大哥繆新華、二哥繆新容在監獄里也一直堅持申訴。

父親繆德樹出獄後身患多種疾病,2016年6月病逝。臨終前交待家人,「如果我真等不到那一天,你們不要給我下葬,我死不瞑目。」

繆新華的叔叔繆進加更是否認開拖拉機拉屍體的事情。他說,他不是在法庭上才喊冤,每次提審他都是跪在地上喊冤。

初中畢業的繆新容出獄後,先後到福建省高院、省政法委、最高院和最高檢申訴。

2017年7月28日福建省高級法院再審此案,繆新華在法庭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事我沒做」。

有罪供述系為「非法獲取」

繆新華的二弟繆新光,2003年4月21日隨父親繆德樹去的公安局,那年他18歲。

繆新光回憶說,父親帶著他來到公安局的二樓,就被分別關押。在公安局的那些天,給他的感覺是度日如年。

公安人員問他那天晚上他家裡發生了什麼事,繆新光說他整個人都懵了,莫名其妙。他說,沒有。人家就說他不老實。後來他受了很多的苦。

律師毛立新提供給北京青年報記者的一份《申訴代理意見》中明確指出,繆新華等5人的有罪供述系偵查人員以刑訊逼供、誘供、指供等非法手段獲取,依法應予排除。

繆新容提交的一份錄音證據顯示,繆新華及繆德樹等被告人在看守所內外均遭到過刑訊逼供。

在詳細研究了該案卷宗後,律師毛立新發現5名嫌疑人的口供多處前後不一,不斷反復,疑點叢生。

比如,被害人楊燕輝的隨身飾品至今沒有找到。繆新華等5人被逼供中曾經說丟到河裡了,後來又說交給別人了,但警方查證後都沒有找到。「因為不是繆新華等人作案,當然也就不知道東西到底在哪裡。」毛立新如是說。

繆家浴室不可能是分屍現場

繆家人至今封存著一樓的浴室,目的是讓人隨時可以查看這個所謂的「分屍現場」。看過浴室的人都能得出一個結論,那裡根本就容不下三個成年人,更別說在裡面分屍了。

毛立新律師稱,本案有殺人、分屍、拋屍三個現場。偵查機關收集、提取到一些客觀證據,但缺乏指向性,不能證明是繆新華等5人實施了殺人、分屍、拋屍行為。

唯一把繆新華等5人與分屍現場建立關聯的,是在繆家浴室下水道中提取的毛發,公安機關DNA鑒定認定系被害人楊燕輝所留,但送檢的毛發來源不明,只能作排除認定,並不能作同一認定,該證據不能認定繆新華家浴室就是分屍現場。

律師毛立新的《申訴代理意見》中,就分屍現場證據提出了一系列質疑。

當年法院判決認定的一項關鍵證據是,福建省公安廳法醫學檢驗報告證實,送檢的分屍現場浴室下水道污物、衛生間門框靠地面一側木塊、浴池內瓷磚上、衛生間矮櫃木片上檢出人血。

代理意見認為,在繆新華家的浴室,即所謂分屍現場,除了在下水道中提取到了部分毛發外,並未提取到任何與被害人有關聯的血跡、肉末、骨頭碎片等物證。雖然在衛生間地面一側木塊、浴池內瓷磚、衛生間矮櫃木片上「暗紅色可疑斑跡」中檢出人血,但並未檢測出血液系被害人楊燕輝所留。

此外,代理意見還提出,作為分屍工具的「砧板」,系木質,中間有一條明顯的裂縫。如果真是作案工具,則「砧板」中間裂縫處難免會滲入血跡、肉末、骨頭渣等微量物質。但實際上,並未檢出被害人血跡或其他任何微量物質。

當年法院判決中認定的另一項重要證據是,遼寧省公安廳刑事技術鑒定證實,通過對送檢的「嫌疑人繆新華家衛生間浴室門口下水道殘留物中提取的毛發」和「被害人楊燕輝毛發」進行DNA檢測鑒定,「嫌疑人繆新華家衛生間浴室門口下水道殘留物中提取的毛發」是楊燕輝毛發的可能性為99.999%。

代理意見認為,偵查機關在下水道中提取的毛發,DNA鑒定認定系被害人楊燕輝所留,不具有科學性、准確性,不足為據。代理意見從7個方面詳細陳述了理由,其中之一是《現場物證提取記錄》上的「見證人」簽名為「陳建濤」,系偵查機關的駕駛員,其見證人身份不合法。由於提取筆錄記載不明確,此處提取的毛發與後來送檢的毛發,是否同一,難以確定,導致送檢的毛發來源不明。

客觀證據不真實,與刑訊逼供的有罪供述不相吻合,這是冤假錯案的一個共性,毛立新說。

「繆新華一家5口蒙冤案,獲再審改判,無罪釋放,很幸運。」毛立新對北青報記者表示。

2016年1月,繆新華案被尚權律師所集體代理,同年12月向福建省高院提出代理意見,要求再審改判此案。福建高院2017年7月25日作出決定,7月28日在南平市建陽區法院公開開庭再審此案。

再審當天庭審持續了7個小時,10名辯護人均作無罪辯護。出庭檢察員也認為本案證據存在問題、不足以認定。

福建省高級法院相關人士稱,福建高院近年幾乎每年重審一起重大疑案,都是在沒有「真凶再現」情況下改判的舊案,主動重啟了再審程序。

『柒』 繆才子詩文冠遼東是翰林路的緣由嗎

沈陽曾經是「一朝龍興地,兩代帝王都」,清王朝在這里建國立都,並一直是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可以說,在歷史上曾產生過不少官員,也出現過不少的詩人,但既是官員又是詩人的卻不多,而既是官員又是詩人還能留下好名聲的恐怕就更不多了。沈陽出生的繆潤紱,不僅詩寫得好,官也做得好,而且還永久留下了一個好名聲。

繆潤紱(1851—1939)原名裕紱,滿族,漢軍正白旗人,字東霖,亦稱東麟,號釣寒漁人、太素生、含光堂主人等。

..繆潤紱所著《陪京雜述》、《沈陽百詠》

..繆潤紱書法

繆潤紱的其他詩作散見於遼東、山東等地名勝古跡的刻石中,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比如他的泰山題刻《後石塢》就深為當代美學家楊辛教授所激賞:石塢何年辟,奇觀進化鍾。庭無丹灶活,門有白雲封。古洞滋靈液,危岩掛怪松。可同書法論,入妙在藏鋒。「『藏鋒』是書法用語,含筆鋒內斂意,繆潤紱以書法論後石塢風景,堪稱妙喻。……泰山石若以此句描寫,亦可妥帖入神。」又如他詠遼陽名勝佛手峰的《佛手拿空》:「兜羅棉認有無中,繞指雲煙造化工。不必拈花原解脫,從來妙手只空空。」寫景狀物之中微露禪機,細細品來頗有一番深意。

繆潤紱不僅是一個詩人,出於對家鄉歷史文物和風土人情的熱愛,還寫成並出版了《陪京雜述》,此書是地方見聞雜錄,有古跡、盛典、官制、名翰、聯語、勝境、雜藝、庶務、舊聞等幾類,既有別於志書,又是對志書的補充,是後人研究沈陽地方史不可多得的文獻。

繆潤紱還是形成於乾隆年間、流行於清末的傳統說唱形式「子弟書」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在敘事抒情、人物塑造、心理描寫、場面烘托、氣氛渲染上都有較高的技巧。1877年他同友人韓小窗等人發起組成「薈蘭詩社」。詩社以城內鼓樓會文山房為據點,除以詩文唱和外,還創作子弟書,編寫對聯和謎語。他著有子弟書《錦水祠》、影卷《驚天錄》和《謎選》四卷。

繆潤紱還酷愛書法。書法家尚雅貞少年時即以書法著稱沈陽,他年長於繆潤紱,因為都是八旗子弟,時有往來。尚雅貞每次到繆家,都看他在汗流浹背地練正楷,就給他起了個外號「橫豎先生」。繆潤紱並不介意,他說:「字講風骨,風骨二品,骨字見功底。某生性愚,故而當在功底上下苦功。」他的書法近於歐陽修,屬館閣體,典重工巧。到了光緒年間,繆潤紱的書法也頗有名聲。

繆潤紱作為詩人、學者,著有《含光堂文集》等多種著作。同治光緒年間,他以詩文冠遼東,享譽南北,是沈陽的三大才子之一。

繆潤紱一生勤奮,刻意進取,但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他在中舉人後,曾多次進京赴考,但都名落孫山。後來,他借讀到八王寺,苦讀三年,終於在四十二歲時中了進士。初為翰林院庶吉士,繼任戶部主事,後官至山東臨清直隸州知州,候補知府,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授濮州(今山東濮縣)知州。1904年被降為陽信縣縣令。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離任。

在陽信縣令任上,繆潤紱頗有政聲,留下了許多勤政愛民、抑強扶弱的佳話,陽信人民因此親切的稱他為「繆官」,至今民間仍流傳著許多他的故事。其中,「繆知縣脫靴遺愛」的故事曾廣為流傳。

繆潤紱在知縣任上為官清廉,聲望卓著。有一次,巡撫大人來屬縣巡視,繆潤紱腳穿破靴,出城迎接。大堂落座後,巡撫大人質問繆知縣:「你堂堂知縣,為何腳穿如此破靴?」繆潤紱右手指著破靴,意味深長地說:「這靴子僅是幫破了,但底子是厚實的!」言外之意是說:我雖是七品芝麻官,但出身是翰林院,學歷高,基礎厚。只此一句話,就說得巡撫大人張口結舌,無以答對。

當百姓得知繆知縣要離任時,萬眾雲集縣城。他們敬送萬民傘和萬民衣,以表心意。臨行前,百姓一擁而上,再三挽留,不肯離去,雙方相持難讓,繆知縣無奈,只得將腳穿的雙靴脫下,留在城門之內,以示止步。分手之時,他語重心長地告訴送行的人們:「對待父母,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以此作臨別留念。繆潤紱走後,他的靴子被縣民用木盒盛裝,放置在東門城洞內。此靴直至抗戰前還保留在東門城樓上。繆潤紱辭官居濟南,也時常回沈陽老家,結交文學青年,與之游覽山川,寫了許多詩篇。晚年曾在千山祖越寺創設書院,曾撰著有《千山紀勝圖》《含光堂文集》《律賦准繩》等。繆潤紱在濟南居住的花園內原有名泉「一虎泉」,由此改名「繆家泉」。而其未出仕前沈陽住處的一條街巷也被命名為「繆翰林胡同」。

如今,繆翰林胡同已改名為「翰林路」,它位於瀋河區中部,西起風雨壇街,東至小南街,長六百五十五米,寬十二米。在這條路路北就曾是繆潤紱的故居,當然今天我們看到的早已是林立的樓群了。

『捌』 繆姓的來源,祖輩高祖的傳奇故事(革命先烈)

繆氏來歷]
《元和姓纂》記載:「繆,立木,秦繆公之後,以謚為氏,或作穆。」春秋時,秦國的秦穆公原出於嬴姓,是春秋時「五霸之一」。秦穆公的謚號為「繆」,古代「穆」與「繆」二字通音通用,所以秦穆公又作秦繆公。他的子孫後世有以其謚號為姓,稱繆氏。望族居蘭陵郡(今山東嶧縣東)。
[繆氏名望]
西漢經學博士繆生,後漢名士繆彤,三國時文學家繆襲,元代經學家繆主一,明代醫學家繆雍,清代女畫家繆嘉惠等都是留名青史的繆姓傑出人才。
繆,古時,「繆」與「穆」同音通用。春秋時期,秦穆公也稱秦繆公。他有庶子以他的謚號「繆」為姓,稱為繆氏。繆襲,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人。他撰述很多,其中《魏鼓吹曲》12首大多為歌頌曹操功業的作品。
[繆氏名人]
在我國歷史上,青史留名的繆彤和繆斐等人 。後漢的繆彤,是位孝悌之士。據說,他有兄弟4人,一向共有財產,後來三個兄弟分別娶妻,紛紛要求單過,而繆彤知道此事後,就「掩戶自責」,檢討有沒有對不起兄弟的地方。這種真誠的表現,使得弟弟,弟媳大受感動,馬上向長兄謝罪,自此不再提分家的事,而繆氏一家,也越來越興盛,成為「兄弟一條心」的楷模。繆氏名人,還有三國時的文學家繆襲;元經學家繆主一;明醫學家繆雍;清繆嘉惠,女,雲南人,著名書畫家,據說慈禧太後的書畫大多出自其手。

『玖』 繆雙大的人物成就

家境的貧寒、對現狀的不滿足,使得回鄉不久的繆雙大決定辭職,並憑借8800元這筆小小的財富,帶著三個哥哥(老大繆敖大、老二繆敏達、老三繆黑大)以及兒時的幾個好友(江榮方等)開始自己創業。
搞了一陣小生意後,繆雙大偶然聞聽在上海搞空調安裝很有錢賺,而江陰距離上海僅2個多小時的車程,於是,這位繆家老四決定從此入手。
像所有初創業者一樣,繆雙大和哥兒幾個從賣勞力起步,在上海灘開始了赤手空拳走街串巷的空調安裝生涯。
很快,繆雙大的商業天份得以應驗,短短三年,這支空調安裝隊伍就積攢了幾十萬元。
繆雙大和他的創業團隊在1985年回到了江陰開辦了一個小廠--江陰溴化鋰製冷機廠(雙良集團前身),摸索生產中央空調。
從上海一家製冷研究所繆雙大買來中央空調生產圖紙,依葫蘆畫瓢,就這樣幾個人開始敲敲打打生產中央空調。
1985年7月的盛夏,繆雙大及其夥伴們生產出第一台溴冷機。得知上海藍天賓館使用的一台製冷機組停轉,且維修無望後,繆雙大找上了門。沒人敢用鄉鎮企業的產品,繆雙大即刻立下軍令狀:「先用我們的機組,運轉正常後再付款」。賓館經理答應試試,沒想到一舉調試成功。直到今天藍天賓館還是雙良的客戶。
此後,雙良的產品得以順利地打入上海市場並走向全國。
到1989年,雙良已經可以批量生產中央空調,並占據了相當的全國市場份額。
1989年雙良空調打進四川,在四川國棉一廠與北京農機公司進行了一場著名的中央空調的現場擂台賽,繆雙大親自壓陣成功擊敗北京農機公司,並進而幾乎獨佔了四川市場。

『拾』 趙雅芝和繆騫人年輕時貌美如花,算經典美人嗎

趙雅芝和繆騫人應該算得上是兩位經典女神。

1984年的時候,趙雅芝終於和黃錦燊結了婚:「明白我的人自然明白,不明白我的人也都不需要明白!」,自從兩人結婚之後便相伴至今。趙雅芝當時一集片酬八九萬,是黃錦燊的數十倍。但她從來都沒有嫌棄過自己的丈夫,現在的生活倒也還算幸福。

另外一邊,繆騫人也嫁給了知名導演王穎,後移居到了洛杉磯。在婚後,繆騫人便再也沒有出來拍過戲,儼然專注到了家庭生活當中。直到現在,仍舊有人如此評價繆騫人:氣質過人,摩登又書墨氣息,干練果敢的美,非一般嬌麗可比擬!

閱讀全文

與繆家大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7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20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92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7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54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38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3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23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7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5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2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9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3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3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9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32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5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90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6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