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魚指誰落雁指誰閉月指誰羞花指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魚指西施,落雁王昭君,閉月指貂蟬,羞花指楊貴妃。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四個詞,分別指著四個人。這四個人分別是西施、王昭君,以及貂蟬和楊貴妃。
西施沉魚典故的由來:
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她曾在河邊洗衣服,可是洗著洗著,水裡的魚兒都沉入水底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西施太好看了,使得魚兒們都拜服了。
這當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是的確表明了西施的美貌是傾國傾城的。當年西施不過只是一個浣紗女,被范蠡一眼看中以後,兩個人便打算長廂廝守了。
萬萬沒想到,勾踐為了復國成功,狠心將西施從范蠡身邊奪走,訓練她舞姿,以此將她送給了吳王夫差。
夫差得到西施以後,成天沉醉在後宮之中無法自拔,結果把朝中大事都給荒廢了。因此勾踐趁著這個機會滅了吳國。
完成大事以後,西施並沒有被范蠡拋棄,而是跟著范蠡一起泛舟於太湖之中,從此兩人過上了歸隱山林的日子。
② 「閉月羞花」中的閉月,指的是古代哪一位大美女呢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
羞花-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③ 閉月是指誰,閉月是哪位美女
閉月是指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傳說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正是因了這種美貌,讓弄權作威的董卓、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使得動亂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
連環計雖然是王允的絕妙策劃,但真正的實施者是貂蟬。在《三國演義》之中,董卓禍亂朝綱,殘忍暴戾,濫殺無辜,百姓深受其害。
而群臣皆岌岌自危,即便梟雄曹操亦是行刺失敗而亡命天涯。由於貂蟬的出現,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才有了凶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武功蓋世呂布的白門樓上的殞命。
④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中的「閉月」是形容中國四大美女的哪一位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傳統上指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蟬(閉月)、楊貴妃(羞花
)。
⑤ 閉月指的是哪位美女
閉月指的是貂嬋。
貂蟬(生卒年不詳),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三國演義》中,貂蟬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為拯救漢朝,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連環美人計),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成功地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⑥ 四大美女中,沉魚指誰落雁指誰閉月指誰羞花指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一般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太真(楊玉環,又稱楊貴妃),分別對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
沉魚
傳說春秋時代的西施在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水中的魚兒看到她的容顏,都驚艷得沉入江底。
落雁
傳說西漢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掉落在地。「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閉月
傳說東漢末年,貂蟬在花園中拜月時,有雲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後王允就對人說貂蟬比月亮還漂亮,稱為「閉月」。
羞花
傳說唐代楊貴妃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也許是含羞草,也許是別的原因,花瓣收縮,花葉垂下。被宮女看見,就說楊貴妃與花兒比美,花兒自知不如,都羞得低下了頭。
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
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在歷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6)閉月指的我國四大美女中的誰擴展閱讀:
一、簡介
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來自四位美女的典故。花,自古都是古代人們心中美麗的代名詞,比花美,比月美,可見其美貌非凡;魚游水中,雁翔天上,為美人所打動,可見其美貌過人。古人本來用這四個修辭來形容四大美女,後來更廣泛的用於形容人的美貌。
二、其他說法與爭議
因為貂蟬是虛構人物,許多說法中,貂蟬都被取代。
有一種說法將她換成趙飛燕,稱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趙飛燕、楊太真(楊貴妃)。
四大美女還有一種「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楊妃」的說法,即:褒姒、西施、妲己、楊貴妃;四妃都曾使帝王失國。另一說法則是「楊貴妃、鄭貴妃、董鄂妃,陳圓圓」,這四位美女都曾經紊亂國家大政。
1909年在甘肅發現的南宋平陽木刻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也稱為《四美圖》,該圖從右往左依次繪有綠珠、王昭君、趙飛燕、班婕妤四位古代美人。
明代詩人張元凱《伐檀齋集》中有《四美人詠》組詩,分別詠「明妃」(王昭君)、「飛燕」、「文君」、「綠珠」等「四美人」。
《紅樓夢》第六十四回,林黛玉曾為西施、虞姬、明妃(王昭君)、綠珠、紅拂五位古代美女各寫下一首絕句,賈寶玉命名為《五美吟》。其中西施、王昭君兩人為通行版「四大美女」中的人物,通行版「四大美女」的說法在曹雪芹生活的時代似乎還並未固定並佔主導地位。
⑦ 在古代中國傳說中,閉月是四大美女的誰
在古代中國傳說中有四大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有精彩的故事,組合成的歷史典故,而其中的閉月就是貂蟬拜月的故事,貂蟬是著名的美女。根據史實記載,貂蟬是東漢末年的歌女國色天香,有著非常高的顏值和美貌,所以說被很多人所羨慕,而且貂蟬美貌被很多君王所喜歡。
閉月之所以是形容貂蟬,其實源於一個歷史典故,就是貂蟬當時在後花園拜月,突然有一片雲將明月遮住了,這時候正好被王允所看見,王允為了宣揚自己的女兒長得漂亮,見到別人就說我的女兒比月亮還要漂亮。因此久而久之,在眾人的眼裡面,貂蟬就是比月亮還漂亮的美人兒。
⑧ 四大美女中,"閉月"指誰
閉月是指 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乾女兒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貂蟬是呂布的老婆。
其他三個美女:
沉魚
指代西施,西施是春秋時期的南方人,一次去水邊洗衣服,用水面做鏡子整理妝容,魚兒看到她那麼美,都羞得沒面目出水了,沉下去藏了起來。西施據說是范蠡的老婆。
落雁
指代 王昭君,王昭君是西漢時期的宮女,漢朝為了和匈奴和親,封王昭君為公主,把他嫁給匈奴單於。北去大漠的途中,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王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羞花
指代楊貴妃(楊玉環),楊玉環是唐代皇帝李隆基的妃子,在成為皇妃之前,生活很枯燥,一天,她到回到老家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
⑨ 閉月是指哪位美女
閉月指的是貂嬋。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人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