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鮮魚腥草怎麼採摘,泥土直接挖出來嗎,挖什麼樣的阿,怎麼判斷挖哪些呢,哪些是根要留下來的阿
挖到根部 一拔就出來了 根也是可以吃的 望採納
⑵ 怎樣挖魚腥草魚腥草怎樣種植魚腥草怎樣做好吃
1.繁殖
魚腥草的繁殖方法採用分株,插枝和根莖繁殖均可。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將母株挖出分株移栽於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剪取無病蟲健壯枝條作插穗,截成長12--15厘米,插扦於花盆中,行株距16cm×10cm或14cm×10cm。插後澆水,遮蔭,生根後移苗定植。根莖繁殖,可在2~3月進行,選擇無病斑、白色、粗壯的根莖,截成具有2個腋芽以上的小段,在花盆中開淺溝育苗或定植。冬季和早春應注意防凍保溫,夏季和初秋應注意遮陽保濕。
2.栽種方法
種植魚腥草應選擇有自然遮陰(半陰半陽)、盆土疏鬆肥沃條件下栽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冬季、春季和夏初栽種當年可收,一般播種的最佳時期在立春前後。在花盆中朝同一方向開溝條栽,溝深8~10cm,寬13~15cm,行距20~25cm。在溝中擺放魚腥草種根,每溝平行擺兩行,種莖段間距為5~8cm,連續擺放,頭尾相連。種莖要擺放均勻,然後覆土,種植後要保溫保濕。如果在夏季高溫季節種植,一定要有3個節,以保證中間的節位能夠發芽生根。如在冬前種植,還應起加蓋地膜或蓋報紙,以利冬天和初春正常生長發育,獲得高產 。
3.日常管理
在定植後,幼苗期遇乾旱,應早晚澆水,濕潤畦土。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中耕除草和追肥 2--3次,肥料以氮肥為主。每次除草結合追肥,每平方米可施尿素20~30克,先稀後濃施用。每次收割後追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萌發;進入秋季採收後則以施磷鉀肥為主,並培土以利越冬,為來年萌芽打好基礎。乾旱季節應適時澆灌水,雨季應及時排水,忌花盆中長時間積水。雜草應及時清除,適時進行淺中耕鬆土,結合鬆土在株行距間撒施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料。對地上莖葉生長過旺的植株,要進行摘心,抑制長高,促進發生側枝。
5
4.採收
魚腥草定植後,苗高8—10厘米時就可以開始採摘嫩莖葉,以後每隔10—20天採收一次。採摘的嫩莖葉可以趁鮮上市,也可以曬干後上市。地下莖在定植半年以後,即可根據市場需要適時採挖,洗凈後除去雜質,趁鮮上市或用於淹漬加工。留作種用的地下莖可隨用隨采。魚腥草全草可供葯用,隨時可採收,洗凈後曬干貯藏。
⑶ 魚腥草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定植
選肥沃疏鬆、排灌方便、背風向陽的沙質壤土或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栽培。深翻鬆土後起畦,畦寬1.5-1.6米,畦高30厘米,溝底寬20厘米。每畝施農家土雜肥3000-4000公斤作基肥,按株行距14×20厘米開淺溝或挖穴定植,種植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管理
幼苗期遇乾旱,應早晚澆水。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中耕除草和追肥2-3次,肥料以人糞尿或化肥等氮肥為主。
每次除草結合追肥,每畝施人糞尿1000-1500公斤或尿素15-25公斤,先稀後濃施用。
每年收割後追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植株萌發;第二次則施磷鉀肥為主,並培土以利越冬,為來年萌芽打好基礎。
收獲加工
3-5月采割較幼嫩的魚腥草供食用。若以葯用為主,種植當年只可採收1次,可在9-10月採收。第二年可收割兩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10月。
若是加工製作飲料,可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用鐮刀平地割下全草,洗凈曬干,即可收藏備用。
⑷ 魚腥草彩摘
提問
寶寶知道
寶寶問題媽媽知道
立即下載
鮮魚腥草怎麼採摘,泥土直接挖出來嗎,挖什麼樣的阿,怎麼判斷挖哪些呢,哪些是根要留下來的阿
十分鍾內有問必答,下載網路知道立即下載
我來解答
推薦回答
顯微鑒別
葉片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多角形,有較密的波狀紋理,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5個;油細胞散在,類圓形,周圍7-8個表皮細胞呈放射狀排列。腺毛無柄,頭部3-4個細胞內含淡棕色物,頂部細胞常已無分泌物、或皺縮。非腺毛(葉脈處)2-4(-10)個細胞,長180-蛐200μm,基部直徑約40μm表面有條狀紋理。下表皮氣孔、非腺毛較多。葉肉組織中有小簇晶微在.直徑6-10μm。
理化鑒別
1.取該品粉末適量。置小試管中、用玻棒壓緊,滴加品紅亞硫酸試液少量至上層粉末濕潤,放置片刻,自側壁觀察,濕粉末顯粉紅色或紅紫色。
2.取該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迴流10min,濾過。取濾液2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滴,置水浴中加熱,顯紅色。
3.薄層色譜
① 取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濃縮至lml,作洪試液。另取金絲桃甙少許,甲醇溶解後作對照液。分取供試品及對照品適量點於同一硅膠G板上,以乙醚-甲醇-水(4.5:1:1.5)展開,用1%的三氯化鋁乙醇溶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淡黃色斑點,紫外光燈下呈暗棕色斑點。
② 取該品粉末2g,加水10ml及8%氫氧化鈉8滴,冷浸2h,不斷攪拌,濾過。濾液置於分流漏斗中,加醋酸乙酯10ml,7%鹽酸溶液6滴,振搖5min,靜置,分取醋酸乙酯提取液,作供試品溶液。另取癸酸乙醛對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製成每1ml含2mg溶液,作對照液。吸取供試品和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板上,以苯-無水乙醇(7:2)展開,噴以5%三氯化鐵試液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斑點。
葯物應用鑒別
魚腥草、敗醬草、紅藤,三葯為清熱解毒之品,消癰涼血力強,為治內癰專葯。其不同之處,以應用部位來說,魚腥草多用治肺癰,敗醬草多用於腸癰,紅藤多用於腸癰,紅藤多用於腸癰及乳癰。
實驗數據
不同種質魚腥草總酚、黃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提取並測定16份魚腥草材料(含1份峨眉蕺菜)葉片總酚和黃酮含量,研究其體外抗氧化活性。
方法:以95%乙醇超聲提取並測定16份綜合農藝性狀較好的魚腥草材料以顯色及紫外分光光度測定成分含量,DPPH、ABTS法測定抗氧化活性。
結果:16份魚腥草總酚含量變異范圍為7.01——15.0mg/g;黃酮含量變異范圍為3.56——11.0mg/g;DPPH法抗氧化值最小為84.7μmol/g,最大為248μmol/g;而ABTS法抗氧化能力的變幅為78.4——218μmol/g。以總酚和黃酮含量、DPPH法以及ABTS法抗氧化能力進行聚類分析,按歐氏距離大於70可將16份魚腥草材料分為兩類。其中Ⅰ類包含11份魚腥草材料(含峨眉蕺菜),其總酚和黃酮含量低,抗氧化能力弱。Ⅱ類包含5份魚腥草材料,其總酚和黃酮含量高,體外抗氧化能力強。總酚、黃酮含量和體外抗氧化活性指標間相關性均達極顯著水平。
結論:16份魚腥草材料總酚、黃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不同,主要是由於遺傳背景所致;且總酚和黃酮含量高,體外抗氧化能力強的材料多為染色體數目大於80者。
選方偏方
常用選方
1.治肺癰吐膿吐血:魚腥草、天花粉、側柏葉等分。煎湯服之。(《滇南本草》)
2.治肺癰:蕺,搗汁,入年久芥菜鹵飲之。(《本草經疏》)
3.治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感冒:魚腥草、厚朴、連翹各15克。研
⑸ 魚腥草要怎麼採收
魚腥草生長期一般為10~12個月。野生魚腥草一般於夏、秋季採收,家種魚腥草多於當年12月份或翌年早春採收。但作為蔬菜用時,切勿過晚採挖,否則不僅根莖不脆嫩,而且風味亦欠佳美。3~5月采割較幼嫩的魚腥草供食用。若以葯用為主,種植當年只可採收1次,可在9~10月採收,第二年可收割兩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10月。選擇晴天開挖,挖出全株,抖盡泥土,洗凈。若是加工製作飲料,可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用鐮刀平地割下全草,洗凈曬干,即可收藏備用。
⑹ 上海哪裡可以挖魚腥草(折耳根),自己挖,最好野生,謝謝
就在鄉村田埂或者土地里山裡草叢里,都應該有,
魚腥草產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四川廣漢市高坪鎮引入田間規模種植,現已帶動周邊鄉鎮近萬畝種植面積,形成我國最大折耳根種植基地。
所以在上海應該也有分布
⑺ 想要去農村挖折耳根,哪個節氣最適宜呢
種植和野生的折耳根哪種口感好,最嫩的折耳根在哪個月份?種植的折耳根口感比野生的好,種植的折耳根粗、嫩脆、節長、須根少,而且味道沒有野生的猛烈,一般人都可以接受。野生的折耳根由於生長在瘠薄的土地上,不是乾旱就是長期水淹的地方,生長緩慢,在稍微肥沃濕潤的土壤中比較好,但是大多數野生的折耳根比較細,節間短,粗糙,生長時間長,粗纖維含量高,味道濃厚。
人工種植的折耳根從10月份採收到第二年的5月份,供應時間長達8個月。最嫩的折耳根在10—11月份和早春挖取的品質最好、最嫩。
2、操作步驟:
(1)折耳根去除老根、黃葉,入淡鹽水中浸泡後洗凈,瀝干水分。
(2)蠶豆洗凈,放入沸水中煮5分鍾,撈出晾涼。
(3)蒜泥、食鹽、醬油、醋、白糖、味精、花椒粉、辣椒油入盆調勻成味汁,入折耳根、蠶豆拌勻,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