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幾首二胡演奏的好聽的曲子!
1、《悲歌》又名《處世難》,是劉天華創作於1927年的一首二胡曲。大量使用變化音(#I)(#5),甚至把五聲音階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變成大三度(3#5)(6#1)。
2、《寒春風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鈞)創作的二胡獨奏曲。曲子通過對初春寒風的描繪,表達了被壓迫者的沉重哀嘆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現了作者苦難坎坷抗爭的一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3、《空山鳥語》是中國近代音樂家劉天華創作的二胡獨奏曲。其初稿寫於1918年,十年後才定稿。在此曲中,劉天華創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進手法,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意境,是一首富形象性的作品。
4、《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
5、《秦腔主題隨想曲》為著名作曲家、西安音樂學院教授趙震霄和魯日融1958年以秦腔曲牌為素材創作的民族管弦樂曲。1963年,該曲在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獨奏比賽中以新作品與觀眾見面,獲得巨大成功。
『貳』 經典秦腔曲牌有哪些
《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梵王宮》;
《法門寺》、《鐵公雞》、《長坂坡》、《賣華山》、《臨潼山》、《斬單童》、《取洛陽》、《三娘教子》、《櫃中緣》、《反延安》、《破洪州》、《三上殿》、《獻西川》等。
特點:
秦腔作為一種地方文化,所以它一大的特點是所謂的唱、念全都是以陝西關中方言為基礎的,同時也融入了我國漢唐時期的一些詩、詞、曲的語言,這些語言特點與音樂特點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藝術獨特的聲腔風格,即語調高亢激昂、語音生硬、語氣硬朗結實等風格。
秦腔的唱詞語言節奏也是非常豐富的,唱詞結構是永言體,唱詞的句子按照表現思想內容的需要有長有短,但其句式基本上可歸納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文句等。常見的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也就是整出戲詞如同一首無韻詩歌一樣排列整齊。
『叄』 秦腔曲牌一共有多少個
目前繼承和整理的秦腔曲牌約三百首,套曲約20餘套,其中戲劇舞台常用的約有60餘首,尤以嗩吶曲牌和弦樂曲牌為多
秦腔曲牌是襯托秦腔戲劇中不同人物動作、過場和各類戲劇角色思想感情變化以及塑造劇中人物形象、渲染舞台環境氣氛、並使各種唱腔板式自然過渡、增強舞台效果、連接戲劇過程等方面的一種伴奏樂曲。秦腔曲牌音樂曲調優美、旋律動聽、曲目繁多、內容豐富多彩、用途廣泛,它充分體現出秦腔音樂慷慨激越、纏綿悱惻的藝術風格。目前繼承和整理的秦腔曲牌約三百首,套曲約20餘套,其中戲劇舞台常用的約有60餘首,尤以嗩吶曲牌和弦樂曲牌為多。這些曲牌顯示出梆子劇種的藝術魅力,並具有獨特的戲劇性。建國後,隨著戲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繁榮,大量新編、改編和創作劇目的出現,在有些劇目中,除繼續應用一些傳統曲牌外,五六十年代起,一些戲曲音樂工作者,在傳統曲牌的基礎上繼承和改革,並從戲劇內容、劇本主題、人物個性出發,創作了大量的秦腔新音樂,從而為秦腔曲牌音樂增添了新的生命和藝術感染力,並產生了一定的舞台效果。
『肆』 經典二胡獨奏曲20首有哪些
《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苦悶之謳》、《悲歌》、《良宵》、《閑居吟》、《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聽松》、《二泉映月》、《寒春風曲》;
《迷胡調》、《秦腔主題隨想曲》、《採花》、《搖籃曲》、《三門峽暢想曲》、《豫北敘事曲》、《流波曲》。
1、《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劉天華(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於1915年開始構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發表。
《病中吟》並非生病之意,而是作者心中苦悶如病,不知何去何從。
2、《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3、《寒春風曲》
《寒春風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阿炳(華彥鈞)創作的二胡獨奏曲。曲子通過對初春寒風的描繪,表達了被壓迫者的沉重哀嘆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表現了作者苦難坎坷抗爭的一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4、《流波曲》
《流波曲》是孫文明於1952年冬季創作的一首二胡曲,有著定弦方便、技巧獨特等諸多特點。
樂曲情緒深沉,節奏平穩,速度變化較小,旋律富有敘事性,採用民間傳統的循環變奏結構,配以孫文明自創的演奏技巧,大大豐富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
5、《三門峽暢想曲》
《三門峽暢想曲》是劉文金創作於1960年的一首二胡曲,是當代優秀的二胡創作作品之一。
其創作內容、結構、形式等都有著一定的獨特性,建立三門峽水庫中的幾個畫面,創作上在繼承傳統民間音樂中常見的創作原則的同時,技法上還借鑒外來的迴旋曲式結構;
構成了帶再現的四部曲式,其內容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三門峽水庫工地勞動人民的生活實景,歌頌了社會主義建設者積極樂觀的態度。
『伍』 中國十大二胡名曲
中國十大二胡名曲主要有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鳥語、閑居吟、病中吟、光明行、月夜、賽馬、江河水、秦腔主題隨想。
例:
《二泉映月》
創作背景
作者阿炳原為無錫城區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
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
阿炳年過而立之後,他的境遇急轉直下,但才藝出眾的阿炳,經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5)秦腔美女曲牌二胡獨奏大全擴展閱讀
1、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創。阿炳的演奏技藝是他二胡藝術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細膩深刻、瀟灑磅礴、蒼勁有力、剛柔相濟、感人至深,他民間音樂修養廣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
2、在演奏該曲時,他運用二胡的五個把位,並配合多種弓法的力度變化,在變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將意境展現得無比深刻,具有很強的抒情性。
『陸』 二胡秦腔各種版頭,過門演奏
如二六版板
『柒』 二胡的經典曲子有哪些
·1920至1930年代
劉天華:劉天華二胡十大名曲,包括:《病中吟》(1915)、《月夜》 (1918)、《空山鳥語》(1918)、《苦悶之謳》(1926)、《悲歌》( 1927) 、《良宵》(1928.1.22)、《閑居吟》(1928.6)、《光明行》(1931) 、《獨弦操》(1932.1)、《燭影搖紅》(1932)
阿炳:《聽松》(1939)、《二泉映月》、《寒春風曲》
·1950年代
劉文金:二胡協奏曲《豫北敘事曲》 (1959)
·1960年代
劉文金:二胡協奏曲《三門峽暢想曲》 (1960,陳鋼編曲 )、《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梁祝協奏曲》
黃海懷:《江河水》
·1970年代
魯日融:《迷胡調》、《秦腔主題隨想曲》、《歡樂的秦川》、《採花》、《搖籃曲》、《曲江吟》
周維 :《葡萄熟了》
·1980年代
劉文金 :《長城隨想》
吳厚元:二胡協奏曲《紅梅隨想曲》
朱昌耀:《江南春色》、《蘇南小曲》、《歡慶鑼鼓》
陳耀星:《戰馬奔騰》、《陜北抒懷》
張曉峰、朱曉谷::二胡敘事曲《新婚別》 (1980)
陳剛、 何占豪:《梁山伯與祝英台》
譚盾:二胡、揚琴二重奏《雙闕》 (1984)
陳能濟:二胡協奏曲《明月幾時有》 (1988)
何占豪 :二胡協奏曲《亂世情》、二胡協奏曲《別亦情》
楊春林:雙二胡協奏曲《長恨歌》
何占豪:二胡協奏曲《莫愁女幻想曲》(1987)
閻惠昌:二胡與大型民族管弦樂隊《幻》(1987)
·1990年代
王建民:《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風情》 (1992)、二胡與管弦樂隊《姑蘇行》(1995)、二胡協奏曲《楊貴妃的故事》(1998)
高韶青:《隨想曲》
譚盾:《火祭》 (1995)
嚴潔敏:《卡門主題隨想曲》
黃安倫:二胡與交響樂《敦煌古譜四首》 (1997)
瞿春:《霓裳曲》 (浙江民間樂曲)
吳華:二胡及革胡雙協奏曲 《天仙配幻想曲》 (1995)
黃曉飛:二胡協奏曲《愛河之春》(1997)、二胡協奏曲《長恨歌》、二胡協奏曲《母親》、二胡與鋼琴《懷念》、二胡協奏曲《六月雪》
關銘:《蘭花花敘事曲》
金夏載:《春江水暖》
廬亮輝:《疆風舞韻》
顧冠仁:二胡協奏曲《夜月》
許可:二胡與鋼琴《風韻》(1991)、二胡與鋼琴《思念》(1993)、《搖籃曲》(1996)
王燕樵 :二胡與管弦樂隊《百鳥朝鳳》(1990)
陳怡:二胡與弦樂隊《胡琴組曲》(1998)
外山雄三:二胡與管弦樂隊《橋》(1998)
松尾佑孝:胡琴協奏曲《天風愛舞和庵》(1998)、二胡協奏曲《江河雲夢》 作曲:梁雲江
·2000年代
劉文金:《二胡套曲——如來夢》 (2002)、二胡與琵琶與樂隊《火—綵衣姑娘》( 劉文金曲,二胡:王穎 琵琶:鄧樂
劉學軒)、《第二二胡協奏曲》、《二胡協奏曲》、《山林之秋》二胡與絲竹室內樂團、《二》低音二胡與南管團、《港都、春花、夜雨》給二胡與民族室內樂
關乃忠:《第二二胡協奏曲-追夢京華》
陸橒:《西秦王爺》 (2003)
莫凡:胡琴協奏曲《京風》
譚盾:胡琴協奏曲《卧虎藏龍》 (2003)
王建民:《第三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
楊青:《秋之韻》
王之輝、景建樹:《黃水韻》
王曙亮、梁奇:《剪窗花》
許可:《大莫敦煌》(2004)、《黃沙古道》(2004)
楊勇:二胡與大提琴二重奏《河曲》(2001)
蔡東鏵:二胡協奏曲《浮徒》(2007)、二胡與樂隊《幽滿庭》(2007)、(二胡、中阮、揚琴、打擊樂)《三生石》(2007)
朱毅:二胡與管弦樂隊《西域風情》(2004)
王燕樵:二胡、大提琴、鋼琴三重奏《阿吐什的朝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