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秧歌的介紹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系。
拓展資料: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清代吳錫麟《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秧歌」的起源,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斗爭。
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扭秧歌,是我國北方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 是我國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它的前身是農民在插秧時的一種歌詠活動,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成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並流行於我國北方以及南方各地。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但因流傳地區不同,又有陝北秧歌、晉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這種秧歌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綵綢等起舞。
在表演形式上,開始和結束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為變換隊形的集體舞,小場是兩三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有的地區將高蹺、旱船、竹馬燈、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稱秧歌」(見《辭海》)。
⑵ 桃李杯的東北秧歌女子獨舞有哪些
為什麼會有這個。。
⑶ 有哪些有關秧歌的趣聞(簡短)
1.在關東大地上,最受老百姓喜愛的民間歌舞就是東北大秧歌。史書記載,早在康熙年間,東北就已經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辦秧歌的習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參軍、婦女等角色,邊舞邊歌、通宵達旦。到了清末民國年間,扭大秧歌已經是遍布東北各地的春節娛樂活動.過去農村過年,一是圖「喜興」,二是講面子。假如哪個村沒來秧歌隊拜年,村裡的人都會覺得不開心。因此,如果本村不辦秧歌,各家按貧富攤錢,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為村裡增添過年的喜慶氣氛。
2.鬧秧歌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
3.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不僅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⑷ 陝北秧歌歌詞女客回娘家女客唱的秧歌歌詞咋樣編
摘要 正月里來是嘛新年啊
⑸ 賀升亮唱四大美女秧歌歌詞
歌名:看秧歌(東北民歌)
歌手:合唱
所屬專輯:中國純美民間小調集4 太陽出來喜洋洋
歌詞:
正月里來是嘛新年啊
村裡村外鑼鼓喧天啊
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
時興頭戴金簪
瓜子臉賽粉團
通紅的胭脂點唇邊
身上穿小花衫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嘴說是看秧歌
哼其實是會情郎
王呀嘛王海山啊哎嗨呀
打扮起來多麼苗條
歡天喜地人群里躦
大秧歌扭得真熱鬧哇
耍龍燈跑旱船
扭秧歌那個踩高蹺
龍燈盤玉柱船象水不漂
秧歌辮蒜辮高蹺打飛腳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吆號
那邊的獅子還會抖摟毛啊哎嗨呀
喇叭吹來鑼鼓也是敲
大人小孩拍著手笑
狠心的情郎哥為啥還不到哇
我翹著腳也看不著
凈看人家的後腦勺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埋怨自己個個頭不夠高哇哎嗨呀
猛瞧見情郎哥擺手把我叫哇
樂得我心亂跳臉兒發燒
有心喊他怕別人聽到哇
我擺擺手叫他等著
擠擠擦擦往外躦
一隻烏拉腳呦呦踩得我火燎
一隻鞋踩丟了
光腳丫多難瞧
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
情郎哥看到
我的小臉往搞哇哎嗨呀
⑹ 女子雙人東北秧歌舞蹈視頻有那些
建議你在土豆視頻優酷視頻或者網路視頻檢索一下,會有很多作者上傳遇到分解慢動作。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⑺ 桃李杯舞蹈大賽里,女子獨舞的膠州秧歌和東北秧歌劇目有哪些
說情書(廣東舞蹈學校 膠州秧歌)水中草、曉春三月(海陽秧歌)
⑻ 秧歌詞大全
正月里來是嘛新年啊村裡村外鑼鼓喧天啊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時興頭戴金簪瓜子臉賽粉團通紅的胭脂點唇邊身上穿小花衫得兒那呼咳兒呼咳兒呀嘴說是看秧歌哼其實是會情郎王呀嘛王海山啊哎嗨呀打扮起來多麼苗條歡天喜地人群里躦大秧歌扭得真熱鬧哇耍龍燈跑旱船
⑼ 秧歌分為哪些種類
扭秧歌現在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可分為陝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北秧 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不同類型。王錫齡在《陝南巡視目錄》中記 敘了陝西南部西鄉縣沙河鎮的秧歌:「田間農民有系彩,扮戲裝者歌唱舞蹈。 金鼓喧鬧,蓋為秧歌助興,俗名大秧歌本此。」這種秧歌同現在陝北、山西等 地新年社火中的大秧歌相似,成為一種頗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