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臨沂神話傳說
龜蒙頂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這地方有一座無名的大山,山的頂上有一個老龍潭,潭水深通東海。每逢大旱,潭水就會霧氣騰騰的升起來,行雲布雨,澆灌花木莊稼。因此這里山清水秀,花果累累,黎民百姓都過著安居樂業的日子。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老龍潭裡卻出現了一隻碾盤大的烏龜。這山上繕寫再也來不了雲霧和雨水了。從此,草木枯萎,百花凋零,鳥飛獸散。只有不知羞恥的蝙蝠充當了無辜的馬前卒。桃花開的時候,由成群的蝙蝠開路,烏龜便拖雲帶霧地下了山。它渴了要喝騾馬血,餓了要吃黃牛肝,一次禍害牛馬各一百頭,才回到龍潭裡曬晾肚皮。到了菊花開的時候,又同蝙蝠們拖雲帶霧地下了山,這季節它不再禍害牛馬,而是渴了要喝童男血,餓了要吃童女肝,一次禍害男童女童各一百名,才又回到老龍潭裡龜縮起身子來。這樣一來,大山周圍數百里以內,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剩下的人都是些老弱病殘。他們天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大山下有個村莊叫白馬關,村裡住著白蓮、白原姐弟倆。在他們還不懂事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在他們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又去世了。父親臨去世前,把小姐弟倆叫到跟前告訴他們:山裡下來的老和尚說過,要是有一位心靈手巧的童真少女,綉出百隻蒼鷹,一齊放出去,就能啄瞎龜的眼,吃光龜的肉,除此一害。白蓮、白原牢牢記在心中,從小立下大志,一心為民除害。他們在烏龜下山的時候,嚴嚴實實的躲到山洞裡。烏龜回山後便一心一意的種蠶、養蠶,抽絲,織絹。一有空閑,白蓮就學習刺綉。當他們長到十四五歲的時候,抽夠了五彩絲,織足了白錦絹,白蓮試綉了一隻金翅鳥,金翅鳥撲稜稜飛上了天。於是弟弟手執長矛監視著烏龜的動靜,白蓮就在屋裡綉著鷹。她起五更睡半夜,廢寢忘食,每天都有一隻雄姿勃勃,眼珠咕嚕轉的蒼鷹出現在雪白的絹子上。每綉一隻,白蓮便把它鎖在櫃子里,恐怕他飛跑了。她一連九十九天綉出了九十九隻蒼鷹,眼看再綉一隻,小姐弟的願望就能實現,山上又會花果累累,人們又能安居樂業了。就在這個時候,一隻蝙蝠窺探到了消息,悄悄飛去報告了烏龜。天蒙蒙亮,白原正睡著覺,那烏龜拖雲帶霧來到村前,對准白蓮的綉房,噴出三口妖風,刮開了房門,刮開了花窗。白蓮一陣頭暈目眩,停止了手中的針線,倒在了地上。被風聲驚醒的白原見勢不妙,背起姐姐進了山洞,待白蓮清醒以後,一雙美麗的眼睛失明了,最後的一隻蒼鷹沒有綉完,小姐弟相抱痛哭了一場,但他們並沒有氣餒。白原跑遍了四外八鄉,為姐姐求醫治眼。這天又除外求醫,路上遇到了一百歲農夫告訴他:在遙遠的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雪葡萄,聾子吃了聽得見,瞎子吃了看的著,沒有治不好的病。白原把這喜訊告訴姐姐後,立即就要啟程去采雪葡萄。姐姐流著淚說:「別的難處先不講,光是走路就得三年,有苦就讓姐姐自己吃吧,你小小的年紀哪裡受得了那麼多的磨難!」白原不聽姐姐的勸說,執意要去。他把姐姐託付給百歲農夫,便打點好行李辭別了家園。
走了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天又一天。側著身子進山林,披著白原登高山。攀著石縫過懸崖,抓住葛藤下深澗。衣裳劃得蓑衣樣,頭發蓬亂如草團。野果野菜充飢腸,山泉冰雪潤心田。白雲就這樣艱難的前進著。
這一天,他正過怪石崗,忽然聽到一聲吼叫,他登上怪石抬頭一看,近前一隻二目閃著寒光的猛虎大搖大擺的走了過來。身下怪石張口說道:「白原白原回去吧,小小年紀別遭難,要是猛虎看到你,姐弟從此難再見!」白原沒有膽怯,依然攀爬牽拉的往前走。當他正過墨松林,一陣狂風搖天撼地。他側身躲進樹洞里一看,百斤重的大雕抓住一頭野羊,呼嘯著飛了過去。老松樹張口對他說:「白原白原回去吧,小小年紀別遭難,百斤大雕看見你,從此難再回家園!」白原沒有膽怯,照舊攀爬牽拉往前走。。。。。。
走了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天又一天,白原終於來到了喜馬拉雅山。在哪白皚皚的雪山頂上,他看到了青藤綠葉,找到了水靈靈的雪葡萄。他迎著寒風,踏著冰雪,抽藤編筐,把筐里裝滿了雪葡萄。他不顧勞累,背起筐來往回走。一路上,聾、瞎、跛、癆等所有的病人,吃了他贈送的雪葡萄都恢復了健康。不久,他回到了家鄉,讓姐姐吃了雪葡萄,眼睛立時亮了。白蓮顧不得親一親受了千辛萬苦的弟弟,一心撲在了白絹上,飛針走線,不過半日就綉完了第一百隻蒼鷹。
白蓮、白原每人懷抱五十隻蒼鷹,走上村後的山樑,興高采烈地齊聲說道:「去吧,去吧,飛去吧,去把烏龜的眼啄瞎,去把烏龜的肉吃光!」說罷,向著老龍潭方向,一撒手,百隻蒼鷹展開翅膀,一起呼叫著飛向了老龍潭。正在潭邊得意洋洋的曬蓋的烏龜,來不及躲閃,就被上下翻飛、嗷嗷嘯叫的蒼鷹啄瞎了眼,吃光了肉。剩下的骨架又被群鷹拉拉扯扯拖到龍潭上,化作了烏龜一樣的巨石,嚴嚴地蒙蓋在潭水之上。那些為烏龜通風報信做開路先鋒的蝙蝠,大多數都充當了蒼鷹的食料,剩下的鑽進了鼠洞,只有黑夜裡才能爬出來瞎飛。從此,這山上山下又花果累累,山清水秀,黎民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後來人們在那巨大的烏龜石上,為白蓮、白原姐弟修了廟,塑了像,樹了碑。碑文刻寫的就是這個故事,最後的幾句是:
「龜妖化巨石,蒙住老龍潭,頂上建廟宇,光輝留人間。」
人們從中取了三個字,作為山峰的名字-----------「龜蒙頂」。
八大崮
在沂水縣泉庄與王莊兩區交界處,並排屹立著險峻而壯觀的八大崮------墩子崮、雲頭崮、枕頭崮、歪頭崮、錐子崮、剪子崮、掖刀崮和珠連崮。
相傳,很久以前,這里並沒有八大崮,八崮東面散布著零星的村莊,西面的高山深澗里伏居著一個大蟒精。大蟒精窮凶極惡,時常變成人形到村子裡騷擾。
驛站村有一戶姓王的老漢,兩天光景,老伴和女兒都被蟒蛇精背走了。老漢撕心裂肺般的難受。從此,他無心做莊稼活,更無心修建家園。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王老漢只好以打漁來消磨時間,他覺得這樣可以消愁解悶。
有一天,老漢照舊來到河邊打魚。第一網竟打出個紅光光、軟綿綿的怪物,打開一看,啊!原來是個女子。這女子長的眉清目秀,花朵一樣美。王老漢滿心歡喜,他把這女子當成自己親生女兒一樣疼愛。他自己去地里做莊稼活,讓女兒在家裡綉花描雲。
晌午十分,王老漢正在地里鋤草,忽然發現西邊深洞里煙霧彌漫,一霎間,狂風大作,天昏地暗,山嶽為之顫動,看勢頭,定是蟒蛇精出動了。他撒腿就往家裡跑,跑到家門口,見女兒正坐在家門前的墩子上綉花,便催女兒趕快進屋。可是女兒呢,無論父親怎麼催促,還是認認真真地綉完了最後一針,才沖父親一笑,站起來整理綉花樣子。
這當兒,妖風已刮進村了。門前那棵大柳樹的枝條被狂風撕扯著,扭動著,抽打著地皮「啪啪」作響。突然,「咔」的一聲,柳樹林被攔腰折斷了。王老漢嚇出了一身冷汗,見女兒還在慢騰騰的收拾花樣,他一氣之下,奪取了女兒手裡的針線筐拋了出去,只聽得咔嚓嚓一陣巨響,針線筐里的剪子、錐子、掖刀和剛剛綉成的枕頭,彩雲花朵,一齊飛向天空,頓時化作幾座大山自天而降,把蟒精牢牢的壓住了。
王老漢一下子被這驚心動魄的場面嚇呆了, 而女兒卻哈哈大笑起來,一高興竟把坐著綉花的墩子一腳踢了出去,接著把手脖上戴的一串珠鏈擼下來拋向天空,又是一陣雷鳴般的響聲,珠鏈牢牢纏住了蟒精的脖子,綉花墩徑直飛去壓住了蟒尾,蟒精動彈不得,就死去了。
王老漢鎮靜下來,回頭看女兒,女兒早已無影無蹤了。猛抬頭,只見一仙女正駕著祥雲向東南方向飛去。王老漢恍然大悟,才知道這是仙女下凡來整治人間妖蟒、為民除害的。一陣山風吹來,妖霧退去。
王老漢放眼四望,只見八個仙崮出現在人間,自南向北並排而立,形成了一道南至馬脖山,北至黃草山長達數十里,蜿蜒崎嶇的山脈。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和八個山崮的形狀分別起了以上的名字。
鬼穀子洞的傳說
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開始,在那個時候的山東境內有個強大稱雄的齊國。齊國有一名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名叫孫臏。孫臏曾從師鬼穀子學藝。鬼穀子大號叫王禪,他出生的山洞在蒙山之上,叫「鬼穀子洞」。這名、這號、這洞的來歷,有一段神話傳說。
古時候,在那峻拔秀麗的蒙山腳下,有一家姓王的富戶,家中有一位相貌出眾的小姐名叫王勝仙。這位小姐從小就聰明伶俐,但她不學穿針引線,描龍綉鳳,喜歡的是咬文嚼字,攻讀詩篇。到了十七歲那年,她已經通曉天文地理,滿腹詩文了。
勝仙常常抱怨自己是個女子,一肚子才藝沒地方使。因此,她整天悶悶不樂,常常面對詩書獨自**,久而久之養成了一個孤獨的脾氣。
這年中秋佳節,月明星稀,天清氣爽,勝仙獨自在後花園里賞月散步,看花解悶。但是轉了一圈兒,也沒找到一朵稱心如意的花兒。當她走到菊花池旁,一眼看到菊花下孤零零地長著一株高高的穀子,谷穗黃澄澄、沉甸甸,大得出奇。她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這么秀氣的谷穗,不由得又驚又喜,一伸手掐下谷穗放到了嘴裡。沒想到,谷穗一入口,「唰」地一下子鑽到了她的肚子里。
原來,這棵穀子是天上一位神仙變的。因為他在天宮冒犯了天條,被玉帝貶到人間,來到蒙山水簾洞落了腳。這天,時值中秋夜晚,心事重重,怨恨玉帝,走出水簾洞,來到了王勝仙的後花園,借賞花消愁 。不巧正碰上了王勝仙,一急之下,便變成了一棵穀子隱在菊花下面。沒想到偏偏叫王小姐看見了,更萬萬想不到王小姐會掐下來。本來他想立即現出原形逃走,又一想,王小姐是個閨閣千金 ,要是她手中的谷穗變成個人飛走,還不把她嚇個半死啊!他心裡只盼著王小姐能把他扔到一邊,等小姐一走遠,就趕快現出原形溜走。誰知王小姐愛不釋手,玩弄一會又把他「吞」肚子里去了!
說來也怪,王勝仙自從吃了這穗穀子,就懷了「谷孕」,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她知道這是「穀子」壞了她的清白,自個渾身是嘴也說不清了。她不敢向家裡人誰,只是怨自己嘴饞,惱那可恨的穀子。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快十個月了,王勝仙在家裡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好偷偷地躲進蒙山上的一個山洞裡。不久,就生下了一個白生生、胖乎乎的兒子。她看著懷里的孩子,想著那惱人的穀子,就給這孩子起了個名字叫鬼穀子。鬼穀子沒有父姓,就隨了自家姓王,又恨自個嘴饞惹的禍種,就又給孩子起了個大號叫「王饞」。王饞就是後來修道成仙的王禪,王勝仙生王禪的洞,後人就稱「鬼穀子洞」。
⑵ 淄川旅遊景點大全介紹
1、蒲米松齡紀念館
蒲松齡紀念館的前身是蒲松齡故居管理委員會,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文化局,座落在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西距淄川城八里許。蒲松齡去世後,一直由其後人居住。抗日戰爭期間,故居毀於日軍戰火,僅剩殘垣四堵。1954年進行了初步修復。
2、太河水庫
位於淄博市東南部山區淄河幹流上,是淄博市最大的水庫,總庫容1.83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128億立方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780平方千米
3、淄礦集團德日建築群
位於淄礦集團機關院內,總佔地面積4661.0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179.63平方米。有德國建築13座。整個建築群自清光緒三十年由德國人開始興建,到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續建,有100多年的歷史。
4、普照寺
位於淄川城區,亦稱「大佛寺」。據《中國佛教文化大辭典》記載,始建於南朝陳廢帝光大元年,已有1400餘年。唐朝時為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師弘法處,時稱「唯識三祖」或「淄州大師」,被譽為「山東一遍昭」。
5、文峰山風景區
坐落在淄川區城南二公里處,位於將軍路辦事處查王村東首。早在明清年間,文峰山上就建有大雄寶殿,大聖廟,文昌閣,山神廟等古建築,由於大聖廟到文革前還保留完好,所以文峰山又被稱之為"猴子山"。
⑶ 草帽姐徐桂花為何會被官方封殺
一手好牌被她打的稀爛,封殺也在情理之中了。
草帽姐本來是一個農村傻大妞,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參加《星光大道》,上台表演才藝之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土錘,怎麼看怎麼土的那種。後來一開嗓,《沂蒙山小調》唱出來著實不一般,前後對比之下一炮而紅。
紅了之後就開始接各種商演,到了後來竟然成了很多節目的評委。我覺得這就和很多導演拿著大ip找最當紅的明星當主角是一個道理,不管這個人合不合適能不能行,只要有噱頭,只要有收視率,怎麼整都行。
開始的時候,草帽姐也懵啊,這傢伙,自己從來沒干過這行當,突然給人請了搖身一變成做台上的那位了,真是既感動又懵逼。
人怕出名豬怕壯,你說你不行,但是別人說你行,還把你捧到了那麼高的位置,你再說自己不行那就不合適了,這錢你還賺不賺了?
草帽姐狠狠心,咬咬牙,賺!肯定得賺!堂而皇之的坐在那裡,一開始還不會說到了後來說的比誰都6,六得讓人聽不懂,聽懂了的人想砸電視。整一個粗俗下流的讓人臉熱。
說到底,這也是官方的鍋,資格審查如此不嚴密,讓這種人都有機會登到那麼萬眾矚目的位置來做出這樣不堪入目的節目效果,一切盡在「嘖嘖嘖」中。
注意:此篇文章不針對任何人。
⑷ 李文馨的才藝經歷
第八屆中國少年兒童歌曲卡拉OK電視大賽兒童A組三等獎,山東賽區少兒組第一名;
第九屆中國少年兒童歌曲卡拉OK電視大賽兒童B組銅獎,山東賽區兒童B組一等獎第一名;
「廣田悅城杯」臨沂市首屆少兒才藝大賽(2008年)聲樂組第一名;
「齊魯園」杯臨沂市第二屆少兒才藝大賽(2009年)聲樂類少兒組第一名;
臨沂市第三屆校園歌手電筒視大賽少兒組第一名;
唱響沂蒙「鑽石錢櫃杯」第三屆K歌大賽少兒組第一名;
大型水上實景《蒙山沂水》少年兒童演員海選暨「沂蒙小使者」總決賽女生組第一名,並獲「沂蒙小使者」稱號;
2009年「益膳房」放歌童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暨臨沂市廣播電視台「益膳房」少兒藝術團成立大型文藝晚會小主持人;
2008年被臨沂三小評為「百優」少先隊員;
2009年被臨沂三小評為「十佳」少先隊員;
2010年6月1日被臨沂三小評為「四好少年」;
2009年2月26日,山東省軍區政治工作會議在臨沂召開,李文馨應邀參加《誰不說俺家鄉好》專場慰問演出,首次獨唱《沂蒙山小調》;
2009年7月6日,「赤誠熱土 祝福中國——十一運·中國人壽和諧之旅」首站赴臨沂採集聖土,李文馨被推選為聖土傳遞人,與「沂蒙六姐妹」的代表尹淑英等在孟良崮圓滿完成了首站採集任務,並冒雨演唱《沂蒙山小調》;
2009年9月10日,「關愛伴我成長」——山東省老少共慶新中國成立60周年才藝表演電視晚會,李文馨與孟源同台演唱「爽樂坊唱片」首席音樂人陳爽的新作品《熱愛》,並獲優秀獎;
2009年9月2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祖國頌·沂蒙情」大型歌會,李文馨獨唱《熱愛》;
2009年9月24日,第十一屆全運會火炬在臨沂傳遞,李文馨在閉幕式上獨唱《熱愛》;
「新聯通之春」臨沂市2009春晚童聲獨唱《沂河岸邊我的家》(李鳳軍詞,陳鴻林曲,李文馨原唱);
美哉沂蒙「中國電信之夜」臨沂市2010年春晚在華盛江泉城與山東大嫚彭艷輝同台演唱《沂蒙山小調》;
「日照之春」盛世魯南——2010年魯南五地市春晚在日照舉行,李文馨參加演唱《沂蒙山小調》;
2010年4月28日夜,由臨沂市總工會、臨沂市文廣局主辦的慶「五一」《勞動者之歌》文藝晚會在蒙山沂水大劇院舉行,李文馨主演少兒朗誦《我的爸爸媽媽》;
2010年5月29日,由臨沂市關工委、共青團臨沂市委、臨沂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臨沂市「三項活動」總結表彰會暨慶「六一」匯報演出在蒙山沂水大劇院舉行。李文馨參加了《在燦爛陽光下》等三個節目的演出;
2010年8月27日,臨沂市第五屆校園歌手大獎賽頒獎晚會在蒙山沂水大劇院舉行,由李文馨主演的沂蒙娃組合(李文馨、蓋佳雯、馬嘉翊、王文君、李欣頤)——《百變小魔女》,首演獲得巨大成功;
2010年8月28日,「金鷹美樂杯」首屆臨沂少兒歌詠大賽決賽暨頒獎晚會在陽光沙灘舉行。經過激烈角逐,篩選出的22名選手經評委現場打分,當眾公布成績,李文馨、馬嘉翊分別獲得第一名。最後經評委推薦,沂蒙娃組合——《百變小魔女》再次在陽光沙灘上亮相,好評如潮;
2010年10月26日,臨沂市城鄉青少年宮「手拉手」文藝演出在蘭山區白沙埠鎮舉行。由李文馨主演的沂蒙娃組合——《百變小魔女》再次受到好評;
2010年10月12日李文馨參加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音樂快遞」擂台賽;
2011年1月28日,臨沂市首屆少兒春晚在蒙山沂水大劇院舉行,作為壓軸節目,由李文馨主演的沂蒙娃組合《百變小魔女》再次亮相;
2011年5月28日,李文馨參加了在蒙山沂水大劇院舉行的盛世之舞《舞韻沂蒙山》,來自北京舞蹈學院的潘之濤教授親臨現場並給予高度評價;
2011年5月30日上午,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校園歌曲原創作品推廣活動」在濟南啟動,同時出版了首部歌曲集《太陽少年·中國校園歌曲2011》,該集收錄了李文馨《遊子吟》、《大別山的紅杜鵑》等四首原創歌曲;
2011年6月1日,臨沂青少年宮走進蒙山社區,李文馨以京劇選段《都有一顆洪亮的心》及一首原創歌曲《大別山的紅杜鵑》獻給建黨90周年;
2011年6月6日,李文馨再次推出了一首原創紅歌《歌兒唱給黨來聽》獻給建黨90周年;
2011年7月5日,《沂蒙晚報》「教育」「聚焦」版塊刊登了該報記者劉躍對李文馨的專訪《李文馨:快樂的孩子愛唱歌》;
2011年10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村長」論壇頒獎盛典暨《誰不說俺家鄉好》文藝演出在臨沂江泉大酒店舉行。2011十大傑出村官、2011功勛村官、沈泉庄十大創業功臣揭曉。晚會由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新聞聯播》著名播音員李瑞英主持。李文馨應邀參加了女生三重唱《沂蒙山小調》;
2012年2月21日,李文馨再次推出了兩首原創歌曲——《小達娃和小妮瑪》(崔增錄詞,王東音曲)、《有一種美麗的花》(趙大國詞,張文曲)。
⑸ 四川新鮮事老中減肥沂蒙山的老中醫
我告訴你一些吧: 首先最好不要吃葯和抽脂!那樣是快`` 可是你想過後果么? 首先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反彈!減得快彈得也快! 教你幾招簡單而又實惠、快捷、明顯、不反彈的減肥方法:(不用太多的運動也可以,減腰就轉呼拉圈玩玩唄,用玩的方式減肥是最好的!) 不要吃豬油!吃菜油或色拉油都行!可以多吃點魚! 多吃水果! 3餐注意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睡覺的時候平起睡可以減小肚子! 可以多吃吃胡蘿卜、魔芋、豆腐。 切忌不要吃油炸食品!也不要吃辛辣的!不要吃太多鹽,清淡點的最好! 房間可以掛上身材苗條的美女的照片,沒事看看她們自己也會更有減肥的動力!如果再加上適量的運動,效果更加! 千萬不要去嘗試吃那些花花綠綠的減肥葯噢!~~~~ 喝的茶可以是桃花+玫瑰花(桃花有很強的減肥效果,配合可以美容的玫瑰花可以更好的護理你的身體!)註:桃花30顆最合適,不需太多。玫瑰花4、5顆就好了。如果你喝第一、二次的時候如有拉肚子的現象,那純屬自然現象,以後就不會了!效果出來之後記得告訴莪喲! 還有就是減肥不是減重!減肥是減去體內多餘的油脂,而減重是減去重量,減重的話還不如直接用瀉葯,那樣只能把體內的水減掉而不是油!只到了嗎`? 要人家覺得你瘦了,(明顯的瘦噢!)就算是減肥成功。不要太過於相信稱體重的機器!莪還有很多減肥的方法,要是又不懂的地方莪可以給你再指導下! 畢竟莪也是這么過來的!呵呵這些都是莪的小秘方! 祝你早日得到自己想要的身材! 很有幫助的噢!
⑹ 趙國經王美芳工筆人物畫的藝術風格
趙國經
河北景縣人。 1968年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73年入天津藝術學院繪畫系習國畫專業,1976年畢業,分配至天津美術出版社,現任該社連環畫編輯室主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委員,美協天津分會理事 。擅長工筆重彩人物畫、連環畫 。中國畫《朦山臘月》(與王美芳合作)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彩色連環畫《王貴與李香香》(與王美芳合作)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質獎,藏於中國美術館;年畫《烽火連三月》(與王美芳合作)獲第四屆全國年畫展二等獎 。
挑戰自我
繼何家英之後,趙國經、王美芳以其工筆仕女脫穎而出,享譽畫壇,也為書畫市場所追捧,成為收藏新寵。當我們論及天津畫壇時,工筆便成為其顯著優勢。江浙的筆墨、天津的工筆、北京的綜合創作實力,各具特色。
作為畫壇伉儷,他們的大名早在工筆仕女畫走紅之前已為人們所熟悉,作品曾連續入選第五屆、六屆、七屆、八屆全國美展,其中,《王貴和李香香》連環畫一套6幅,獲六屆全國美展銅獎並為中國美術館所收藏,國畫作品《做嫁衣》則在同一屆展事中獲銀獎。上述作品均為北方農村題材,畫了十幾年了,有了豐厚的積累和經驗。能否另闢蹊徑,換一種題材試試?兩人討論再三,選擇平生最喜愛的女詞人李清照為題材,取其詞意「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精心構思,連畫三稿。畫中的李清照端坐於一葉小舟,聚精會神,沉醉在賞荷的愉悅中若有所思,又似乎正在精心構思詞句。
李清照小像喜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在主題性創作向來占絕對優勢的大展中,此作以其清新雅逸、超凡脫俗的風格贏得評委和觀眾。隨後,他們的大型工筆仕女畫冊和技法叢書《仕女工筆畫范》相繼出版,使其迅速走紅於海內外。
畫為媒
趙國經出生於1950年,河北景縣人。王美芳出生於1949年,北京人。倆人的合作始於1973年,共同的繪畫愛好和知青經歷使他們走到一起。倆人從小都喜愛畫畫,從三四歲起就滿地亂畫。若論早年的習畫條件,王美芳要更好些,在陪一位好友報考中央美院附中時,她自己倒被意外地錄取了,有幸成為文革前該校招收的最後一屆學生,在校4年,重在打基礎,國畫、油畫、版畫都學,國畫中素描、色彩、速寫都學,也安排創作課,綜合檢驗學習成果,學習氣氛好極了。她們這一屆共有七八個女生,畢業時多半分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50多位應屆畢業生中有38位去了北大荒。
趙國經分在五師,王美芳分在二師,相距一千多里地。兵團每年都要舉辦一屆美術創作班,抽調各個師的美術骨幹,進行3個月的集中培訓,趙和王相識於創作班裡。
在兵團俱樂部的一間大空屋子裡,十幾個學員桌對桌,擠著畫,大家互為老師,一個草圖出來了,都得提意見,提了改,改了再提、再改,直到認可、通過。幾次創作班下來,收獲相當大。趙國經畫國畫,王美芳也畫國畫,創作時一起討論、修改。初次合作,趙國經為主創作了《咱們連隊英雄多》,王美芳創作了《新書下連》,一同參展,並收入兵團出版的畫冊中。
倆人多次參加創作班,創作上頗多收獲,同時收獲了愛情,也收獲著整體觀念、合作意識,一事當前總是與人為善,以包容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創作。他們在一本畫集的自序中有如下敘述:「對於最終將形成獨特風格的畫家來說,人品應該是厚道的。觀李可染、潘天壽等大師的眼睛,無不透著和善,畫如其人,他們的作品洋溢著才華,浸透著善良和親和力,顯示著博大心胸。好的畫家不會拒絕別人提供的營養,而是積極地吮吸這些營養來豐富自己、壯大自己。
各取所長
趙國經當了5年知青,七十年代初考取天津美院中國畫專業,畢業分配到天津美術出版社工作,後調天津畫院。王美芳則繼續在北大荒呆了4年,直到1978年大返城,她29歲了,機會總算降臨。他們於天津重逢,組成家庭。許多年之後,趙國經話說往事,依舊滿懷感激之情。「太知足了!」他說:「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也使你的心態好得不得了,凈遇貴人了,得到的東西平時想都不敢想,那是天上的事呀!牛郎織女,怎麼能到一起生活?但是一夜之間還真成了事實,不僅能在一起生活,還能一起畫畫,從事最喜愛的工作,簡直就象做夢一樣,心情好得不得了。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畫畫好,回報社會。」
趙國經生性豁達,心地坦盪,快人快語,作畫時天馬行空,想法特別多,一會一個構思,從不墨守成規。他在天津美術出版社連年畫創作室工作14年,大型創作之外,畫了上萬幅連環畫,每天作畫十三四個小時,練就扎實的造型能力,駕馭多種題材的能力,組織畫面得心應手。
王美芳溫敦謹厚,為人謙和善良。她的優勢是素描基礎好,擅長形象刻劃,有著獨特的審美感覺。其平和、寬厚、溫馨的品性,扎實、獨特、細膩的技法,有若天成,造就其近乎完美的繪畫語言。把人畫得漂亮並不難,難在畫出人的內心世界、精神氣度。王美芳筆下的仕女沉靜端莊,氣質高貴,美的善良、深厚,嫻淑,是真正的東方美女,大國淑女,其靜謐安詳令人神往、陶醉。王美芳畫活了仕女的眼睛,平靜、專注、明亮,那深情的一瞥,有如洞穿世事般的魅力,使之美而不媚,充滿智慧。
通常,趙國經提出畫面構想,起草小稿,倆人討論後確定下來,由趙國經放大,勾線完成初稿,再行討論、修改、完善,仍舊由趙著手畫成稿,留出面部和手等需要深入刻劃的部位,由王美芳完成。一幅畫,倆人交叉著畫,各施妙手。王美芳畫的手是眼睛之外的又一亮點,其豐富的質感、細微的動感,有如真實的皮膚一般。被人視為難點之處,恰恰是他們作品中最具神韻的部分,得益於扎實的基本功,也是倆人取長補短的結果。倆人若分開來,可能各自能打80分,只有合二為一,才是100分。
嘗試突破
他們的工筆仕女,取之理想中的人物,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路子,按自己的想像進行設計,適度誇張。以靜為美、以逸為美、以高潔為美。
李清照小像是其最鍾情的題材之一,曾被《中國現代人物畫全集》選作封面照,廣泛見於各種出版物、印刷品。在這位才女身上,傾注著他們對傳統文化、對古典詩詞的熱愛,通過造型藝術、現代色彩的筆墨轉換,融入現代人的情感理念,塑造了他們心儀中的東方女性美。
第一幅工筆仕女畫純屬偶然,北京一家賓館組織一批藏畫,給他們派了任務,畫什麼?能不能畫一張和以前不同的東西?畫張王熙鳳吧,嘗試一下古典題材吧,畫出來一看效果不錯,索性畫一套金陵十二釵吧,倆人邊畫邊琢磨,由對題材的嘗試發展到嘗試繪畫語言上的突破。工筆仕女在畫壇中的位置一直不高,有種種原因:它的製作性、題材的局限性以及程式化等等,自我束縛,少有突破。傳統仕女的形象,無不削肩蜂背,細眉細眼,一團粉脂氣,臉粉白,兩邊塗上紅臉蛋,如此狀況為趙國經和王美芳留下了突破的空間、發展的餘地,以他們的能力和條件,應該有可能將工筆仕女畫向前推進一步,使之煥發嶄新的時代精神。
他們創作了《神曲》,倆個女子,掩映在松柏叢中,撫琴懷古,凝神靜思,真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畫面所釀造的高古之氣,令人神往。
他們創作了《秋之霧》,畫中少女一襲素衣,似乎天外來客,隨秋葉飄落,她翹首仰望著的是對昨日的留戀,還是對未來之期盼?沒人知道,所以叫「霧」,一種朦朧美,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這也正是他們作品的魅力所在,既有工筆之精緻亦有寫意之境界。
他們創作了《賞魚圖》,此作被大量仿製,書畫市場隨處可見,足見人們的喜愛程度。畫中的紈扇女臨淵觀魚,略帶驚訝的神色拉近了與讀者間的距離,恍若身臨其境一般,她在觀賞魚兒,而讀者在觀賞美人,那天仙般的神態,怎不令人賞心悅目。荷花將其簇擁,清香四溢,人荷一體,分明是荷花仙子,而又顯現生活中的某種真實,是讀者能體會到的真實感受。
他們創作了《一夜新雨》,是其作品中最為接近生活真實的題材之一,衣著、竹籃、木梳,畫中女臨塘梳妝,其面容、舉止中流露著的純朴清麗,似乎都離我們很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美並不遙遠,就在身邊,就在平凡普通的生活里,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重要的是人們是否在意、是否能用心感受並懂得珍惜。
生活成就藝術
回首往事,如果沒有北大荒,沒有陝北的窯洞和沂蒙山的小路,沒有那些看似尋常卻總是在心頭留下巨大波瀾的人和事,趙國經和王美芳也能畫,也能把仕女畫得很美,卻很難畫出內在的精神氣量,很難畫得如此寬厚和質朴。
他們的昨天和今天有了很大區別,筆下仕女之恬靜悠閑亦和他們有過的經歷區別很大。昨天,趙國經挑石頭,一早晨曾經挑斷3根扁擔。王美芳體重不足90斤,瘦得跟麻桿樣,卻能扛起140斤的麻包,攀登三級翹板,登上糧倉,揪住庥袋口,把糧食倒進倉里,現在回想起來怎麼可能?可那時就是這么干出來的。采訪中趙國經講述那些苦幹大乾的故事,至今仍歷歷在目。王美芳在兵團9年,風霜雪雨,春去秋來,所經受的生活磨煉可想而知。就在我到他們府上拜訪的前夜,王美芳還在給她們的孩子講北大荒捉蟲子的故事:凌晨3點鍾集合出工,一人拎個小口袋,往莊稼上撒葯粉,天蒙蒙亮時,感覺身上有東西在蠕動,低頭一看,哇哇大叫,有的女孩嚇得大哭,邊哭邊蹦,拍打衣服,身上都是蟲子。蟲害太厲害了,莊稼快吃光了,綠花花的一片全是蟲子。北大荒有一種叫小葉障的草,可用作打草廉子。打草所走之路叫「塔頭地」,高低不平,一疙瘩一疙瘩的,雨季浸泡後有草的地方形成「塔頭」,走路時要踩著「塔頭」走,以防陷入沼澤。身背比人還高的草捆,艱難地走著這樣的路,汗流浹背,渴的實在受不了,只好就近選一窪沼澤,扒拉開水面的漂浮物,就喝那臟水。
他們的作品也是在講故事,不過換了一種方式而已。《王貴和李香香》是一部在全國很有影響的出版物,我以為是在用國畫的技法畫連環畫,畫面很厚重、很耐看。這是他們八十年代前後的風格,親切、自然、淳樸。九十年代轉向以工筆仕女為主,並以此走紅全國,產生了更大影響。近期又有轉變,突出水墨人物。天津的工筆畫家幾乎無一例外地擅長寫意,工寫兼備,工而不膩。以寫意之寬泛、率性,趙國經自會獲得更大的創作自由度和表現空間,以展其平生所學。王美芳亦可從寫意中獲取靈感,反饋於工筆仕女,以避免落入程式化,而能始終保持鮮活的筆墨感覺與熱情。
⑺ 臨沂一小伙打賞女主播2300多萬,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大家都知道直播行業很賺錢,曾經喬蘿莉殿下」的事情也算是讓網友們大開眼界了。
10萬塊人民幣對普通人來講已經是一筆巨款,而土豪觀眾卻是眼睛不眨一下似乎就付款了,我只想說:土豪我們交個朋友吧!
有一位中國土豪1個小時在線刷了14萬的禮物,瞬間升級為骨灰級榜1。不過這位主播可不是「喬蘿莉殿下」,是另一位真正的美女主播。這位女主播的名字叫hyeziu,長相很可愛但是身材卻很惹火,還有一點點長得像周子瑜。
不過這位小姐姐長得那麼可愛身材還那麼好,又很親切乖巧,相信還是會很多人喜歡她的。只是打賞主播還是應該量力而行了,如果是你會喜歡這位小姐姐嗎?
⑻ 上過春晚4位農民歌手,她賺昧心錢、他蹲了監獄、她卻身價過億,他們是誰
上過春晚的農民歌手應該是五位,分別是:草帽姐、滿文軍、旭日陽剛、大衣哥,旭日陽剛是一個組合,組合有兩位成員叫王旭和劉剛,所以准確地說是五位歌手。
草帽姐作為難得一見的靠春晚走紅的農民女歌手,走紅之後擁有很多粉絲擁簇,剛走紅的那幾年發展得非常迅速,熱度可以和當紅明星一爭高下,身價也是水漲船高,有傳言她的身價曾經達到了一個億,不知道其中水分有多少,上億可能有些誇張但是上百萬肯定是有的。
做一件事情不難,堅持做一件事情才是最難的,把你鍾愛的事情堅持做到極致,你也能夠成為一直閃亮的耀眼「明星」。
⑼ YY李黑龍罵天賜 李黑龍為什麼退出皇族 爆料天賜身份照片隱私
答:
這是一個大題啊,太悠久了。
李黑龍是個藝名,主要才藝:哇哇大實話。
人物簡介:
張X洋本名張X龍,號黑狗居士,魯國沂蒙山人,因磕巴之有節奏聞名於世。善食鍋包肉,幼曾不待肉出鍋而急食之致舌受創,腫脹甚巨終日不消至今已十數載矣。每與人言,皆因舌巨而旁不知其詳只聞哇哇之聲,遂笑談之曰:「哇哇大實話」耳。
發跡史:
李黑龍是個農民,有幾晌地,家裡一妻二孩,日子過的到也富足,農閑之餘坐在炕頭百無聊賴便上上網,後逛到了YY。
YY上的主播多才多藝,唱歌跳舞趣味十足,但最讓李黑龍傾慕的一個主播卻是個吹牛x主播,他叫李賢良,李黑龍贊道:「這個豬頭真能說,滔滔不絕居然一點不磕吧!」李黑龍被李賢良迷的暈暈忽忽,毅然加入李家軍,把自己姓都改了,起了個李黑龍的名字。為了李賢良,他不但付出了自己的時間,還掏出了自己的存摺。因為當時yy消費還比較低,李黑龍只花了萬把塊錢從一個鐵粉成了財團。沉迷於李賢良的他,極盡吹捧之能事,加上花了不少錢,漸漸混成了李家軍的二當家。
天賜組建公會,要搞一個醬油團到處營造氣氛,可是醬油領隊想找一個專門的人不想找主播,還沒有人選,天賜問到李賢良,李賢良自然而然推薦了李黑龍這個不是主播的人。
天賜本不看好李黑龍,覺得他口條不行,可又沒有別的合適人選,便決定讓他試試看。
剛開始乾的時候,李黑龍到處著人笑話,雖然條件差,可是有大量的李家軍支持他,加上臉皮厚,也就逐漸站穩腳跟,讓他幹了起來。
有道是樹倒煳孫散。萬事輝煌的時候往往相互和睦,一但落幕必然勾心鬥角。china崛起之後,天賜突然不怎麼上線了。
天賜在時,李黑龍只聽天賜和李賢良的,而李賢良並不直接管理他,所以李黑龍的直接領導只有天賜。天賜不上線,管他的變成了天賜的女人——藍美琪。
李黑龍當然不會服氣藍美琪管自己,在藍美琪免不了臭牛x一翻。藍美琪一看,哎呀我靠,丫裝b啊。
接下來,偷錢門事件。
藍美琪發現天賜號幾十萬沒了,說:李黑龍乾的。李黑龍說:栽臟。天賜表態:更相信藍美琪。李賢良:不了解情況,但認為李黑龍不太可能這么干。李家軍認為是栽臟紛紛罵藍美琪,天賜再表態:不許罵藍美琪,她是個小女孩 沒什麼心眼。
後,李黑龍憤然(看起來是)離開皇族,創建come公會,天天很惡心的罵天賜。
天賜更少上了,內部惶恐,主播心灰,遊客失望,皇族分崩離析。
後續發展:
歪歪魚接收皇族,成立娛加公會。
李黑龍加入娛加。
李賢良耍了歪歪魚,沒有加入,成立藍雨。
歪歪魚記恨李賢良。
李賢良藍雨被打發時間收購。
打發時間叫囂歪歪魚,藍雨和娛加敵對。
陣營沖突,李黑龍選擇罵李賢良,李賢良猛烈回擊。
年度打發時間慘敗。
雙方休戰。
⑽ 從一夜爆紅到銷聲匿跡,草帽姐的失敗在哪了
從草根一躍成為大明星的案例在娛樂圈不少見,王寶強、鳳凰傳奇、小沈陽等這些人都是從普通人一躍成為萬眾焦點的大明星,走上了另外一條路。
巨星古天樂悄悄地捐了幾十所學校,被人叫做「建校狂魔」,才被好友爾冬升曝出來,大家才知道這一偉大壯舉。
迄今為止,他已經建造了130多所學校,數量仍舊在上升。
對比起草帽姐,還沒有開始做就急著邀功,這樣的行為實屬令人反感。
脫離本色之後的草帽姐,表面光鮮亮麗,卻終究還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