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蘇聯歌曲《喀秋莎》俄語版的卡拉ok (俄語字幕),非常感謝!!
http://tieba..com/f?z=286250229&ct=335544320&lm=0&sc=0&rn=30&tn=PostBrowser&word=%CB%D5%C1%AA%B8%E8%C7%FA&pn=0
B. 唱《喀秋莎》的美女女兵是誰
喀秋莎,是一首二戰時蘇聯歌曲。此曲於1938年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由知名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Лидия Русланова)首次演唱。
同時前蘇聯時期BM-13火箭炮也被稱為喀秋莎。
C. 抖音上有首俄羅斯歌叫啥名字
叫《喀秋莎》。
歌詞:
Расцветалияблониигруши
蘋果樹和梨樹花朵綻放
Поплылитуманынадрекой
茫茫霧靄在河面飄揚
ВыходиланаберегКатюша
出門走到河岸邊,喀秋莎
Навысокийберег,накрутой
到那又高又陡的河岸。Выходила,песнюзаводила
一面走著,一面唱著歌兒。
Простепного,сизогоорла
唱道草原上空的蒼鷹,
Протого,котороголюбила
唱道她衷心喜愛的男孩
Протого,чьиписьмаберегла
他的來信封封都珍藏。
Ой,тыпесня,песенкадевичья
啊!歌兒,女孩悠揚的歌聲,
Тылетизаяснымсолнцемвслед
請跟隨著光明的太陽,
Ибойцунадальнемпограничье
飛翔到遙遠前方的戰士,
ОтКатюшипередайпривет
為喀秋莎來向他致意。
Пустьонвспомнитдевушкупростую
願他還記得純情的女孩,
Пустьуслышит,каконапоёт
願她的歌聲能被聽聞。
Пустьонземлюбережётродную
願他保衛著祖國的大地,
АлюбовьКатюшасбережёт
而喀秋莎守護著愛情。Расцветалияблониигруши
蘋果樹和梨樹花朵綻放,
Поплылитуманынадрекой
茫茫霧靄在河面飄揚。
ВыходиланаберегКатюша
出門走到河岸邊,喀秋莎,
Навысокийберег,накрутой
到那又高又陡的河岸。
創作背景:
《喀秋莎》這首歌描繪了前蘇聯春天的美麗景色,以及一個叫喀秋莎的女孩對一個離開家鄉保衛邊疆的愛人的渴望。這當然是一首情歌。這首歌,沒有一般情歌的婉轉和纏綿,但節奏活潑、簡單,旋律簡單、流暢,因此多年來被廣泛演唱,深受歡迎。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這首歌發揮了非凡的作用。雖然卡秋莎很有名,但它不是像卡琳卡那樣的俄羅斯民謠。
D. 《喀秋莎》對俄羅斯人的意義有多大
《喀秋莎》對俄羅斯人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這種武器的全稱是BM-13喀秋莎火箭炮。這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製作的,以共產國際的俄文首字母K命名,印在炮艦上。新武器在戰爭期間需要保密,當時使用的蘇聯紅軍並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根據字母K,士兵們將其命名為喀秋莎,一個女人的昵稱,這個名字很快在蘇聯紅軍中傳播開來。有趣的是,在德國納粹一方,它被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E. 喀秋莎是什麼梗啊
喀秋莎是俄羅斯風格女孩的名字,沙皇俄國時期一般用作比喻情人或心愛的姑娘。
在前蘇聯時期,作了一首歌的歌名,後來用早期多管火箭炮工程的代號出於保密的考慮也叫作喀秋莎,隨著多管火箭炮一戰成名之後,喀秋莎也就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詞。
喀秋莎是一首中國人非常喜歡的前蘇聯歌曲,這首歌曲誕生於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詞作者是伊薩科夫斯基,曲作者是勃朗捷爾。
歌曲取材於俄羅斯民歌的旋律,結構簡明,曲調流暢,感情真摯,朗朗上口,它是一曲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流淌在紅軍戰士情感深處的心曲,至今不僅在俄羅斯,而且在中國仍膾炙人口,廣泛流傳。
喀秋莎創作背景
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2020年6月24日我國三軍儀仗隊在俄羅斯閱兵上再次唱響此歌,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
1938年張鼓峰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F. 求《喀秋莎》完整歌詞
歌名:喀秋莎
填詞: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
譜曲:馬特維·勃蘭切爾
歌曲原唱:麗基雅·魯斯蘭諾娃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
勇敢戰斗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勇敢戰斗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
創作背景: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
1938年,張鼓峰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G. 這個唱喀秋莎的小女孩是誰
她叫瓦列里婭·庫爾努什金娜(Baлepия Kypнyшkинa)是俄男斯的童星,因歌唱《喀秋莎》而出門,網上關於她的信息很少,不過那年空難她不在飛機上
H. 抖音很霸氣的俄羅斯歌曲叫什麼
《喀秋莎》。
喀秋莎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
《喀秋莎》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當然是一首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朴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在蘇聯的蘇德戰爭時期,這首歌對於那場戰爭,曾起到過非同尋常的作用。雖然喀秋莎非常有名,但它並不如卡琳卡般屬於俄國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