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童騎在牛背上看書地上有一小女孩看書符合什麼詩意
書香門第,欲牧欲讀。
Ⅱ 古代一個愛看書在牛角上掛書的那小子叫什麼
李密牛角掛書
李密在少年時發奮學習,上進心很強,他打聽到緱山有一位名士包愷,就前去向他求學。李密騎上一頭牛出發了,牛背上鋪著用蒲草編的墊子,牛角上掛著一部《漢書》。李密一邊趕路一邊讀《漢書》中的《項羽傳》,正巧越國公楊素騎著快馬從後面趕上來,勒住馬贊揚他:「這么勤奮的書生真是少見呵!」少年書生回過頭來,一見是越國公,趕緊從牛背上跳下來行禮。一老一少在路邊上交談起來,李密談吐不俗,楊素深深感到他不同尋常。果然,李密後來成了隋末農民起義隊伍瓦崗軍的首領。
出處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Ⅲ 一個人坐在牛身上看書,成語
騎驢看唱本
Ⅳ 一個男孩坐在牛背上看書一個女孩背著一筐草牽著牛看書是什麼古詩
牛角掛書
【拼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解釋】: 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舉例造句】: 我們要學習他牛角掛書的讀書精神。
【拼音代碼】: njgs
【用法】: 作定語;指勤奮讀書
【英文】: read while grazing the cattle with one's books hung on its horns
【故事】: 唐朝時期,李密年輕時聽說包愷在緱山,就前去拜他為師,他騎在牛背上,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剛好在路上看到,騎馬跟在他的後面問他為什麼這樣勤奮。李密見是楊素就回答說在看項羽傳入迷了。
Ⅳ 小男孩騎在牛背上看書,看圖猜成語
小男孩騎在牛背上看書的成語是:牛角掛書
牛角掛書:[ niú jiǎo guà shū ]
詳細解釋
1.【解釋】:比喻讀書勤奮。
2.【出自】:《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3. 【示例】:我們要學習他牛角掛書的讀書精神。
4. 【近義詞】:韋編三絕
5. 【反義詞】:偶一為之
1、我聽人說魏王幼時牛角掛書,滿腹經綸,很有學問的么?
2、牛角掛書練功底,牛蹄之涔勵奮起。
3、李世民躊躇滿志,李密牛角掛書,張須陀正要黃沙百戰。
4、不過這段牛角掛書,也成為歷史一段佳話。
5、酒色之徒!我還不死心,追問他:「我聽人說魏王幼時牛角掛書,滿腹經綸,很有學問的么?」。
Ⅵ 看圖猜成語小孩在牛背上看書
是初生牛犢嗎
Ⅶ 隋唐時期的李密騎著牛是如何看書的
李密坐在牛背上,書掛在牛角上,牛趕路他在牛背上看書。
楊玄感恰恰採用了下策,開始雖接連取勝,隊伍也擴大到十萬多人,但接著即被隋軍圍追堵截,兵敗自殺。李密也被俘,在押送途中用計謀逃離了險境。從此他隱姓埋名,東奔西走,後來投奔了瓦崗軍,因其有出色的智謀,很快就成了瓦崗軍的首領,開始領導瓦崗軍反隋的大業。
Ⅷ 看圖猜成語牛背上有個小書童
牛角書生
【注音】niú jiǎo shū shēng
【解釋】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用法】作賓語;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結構】偏正式
【年代】古代
【同韻詞】觸斗蠻爭、滅自己志氣,長別人威風、蝸角斗爭、靡然向風、正正經經、馬屁精、激濁揚清、赤壁鏖兵、高情逸興、歲比不登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李密年輕時聽說包愷在緱山,就前去拜他為師,他騎在牛背上,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剛好在路上看到,騎馬跟在他的後面問他為什麼這樣勤奮。李密見是楊素就回答說在看項羽傳,因而被叫做牛角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