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什麼你去了澳洲才知道的事情
澳洲很大,超級大的那種
真的是huge,不是big的那種大,澳大利亞是一塊獨立的大陸。千萬不要低估了地理上的距離,澳洲不是一個,你可以坐車幾周就能游完的國家。
到一個城市之前,先做點調查,了解一下城市之間的距離和交通方式。澳洲太陽毒辣
澳洲,是個以海灘文化著稱的國家。美麗的沙灘、壯闊的海洋、蔚藍的天空還有白雲,都讓人們在夏天心情無比舒暢。
然而,如果你不塗抹防曬霜,穿戴遮陽衣帽和太陽鏡,那麼不一會兒,你的皮膚就像一隻煮熟的龍蝦,通紅一片……
⑵ 澳大利亞人怎麼生活
澳大利亞人大都肥胖,尤其是婦女。
在街頭的咖啡座,默數胖婦的比例,細算之下,如果是中年婦女,三人行必有一胖婦;至於青少年,大概五、六個之中也有一個。以至於象我這樣的中國胖子在澳大利亞是「小巫見大巫」了,只能算是標准身材;而中等身材的中國人來到這里簡直好像是營養不良。
走在澳洲街頭,見一個極其肥胖的女士穿著非常寬大的裙子,形似一個巨大的圓形的鳥籠。而那些穿著T恤、沙灘褲,頂著大肚子的男子,肥胖得連走路都困難。看那身材兩頭尖尖、中間胖胖的,極像澳大利亞的「袋鼠」。
傳說昆士蘭州有一個肥婆重330公斤,平時行動都十分困難,有一次在家中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動彈,當醫務人員趕到她家,都無法把她從家裡抬出來,最後無奈只得拆掉一面牆。可到了醫院又找不到一張合適她的床,只能躺在地上進行治療,可見這個肥婆的厲害。
澳大利亞人運動機會甚多,遠足、游泳、風帆、球類活動,照理應該人人健康,不致痴肥。導游說,澳大利亞肥胖者多,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澳大利亞人喜愛吃雪糕和甜食,常見街頭肥胖的少女、女童,以至中年婦女,都手持一雪糕筒或雪糕條,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還手持兩筒,吃完一筒再來一個。此外,薯條、漢堡包、炸雞塊等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都是致肥胖之物,他們樂此不疲;另外,長期以來,澳大利亞人還有不用早餐、狂吃晚餐的習慣,難怪肥婆之多了。澳洲優質的乳製品和啤酒讓澳洲成為醉漢的天堂,也是肥胖人士的數目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據說另有澳大利亞人種的基因關系,人體中缺少一種氨基酸的成分,所以怎麼節食也瘦不下來。
澳大利亞似乎對於「纖體」並不熱衷。澳大利亞街頭,報章雜志不見大量「纖體廣告」,也不見街頭有健身商店,大都順其自然。據說這里180斤以上的女人有「亞級美女」之稱。然而澳洲人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們不以肥胖為恥。即便是「亞級美女」,在海灘上依然會穿上艷麗的比基尼曬太陽,依然會瀟灑自信地走在街上。
據說澳大利亞人是世界上最肥胖的。由於澳洲是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優越的生活條件使得這里的胖人非常多。這里社會福利制度健全,上學不花錢、生孩子不花錢、買新房有補貼,其醫療、養老、生育等生老病死一系列大事都由政府或保險公司負擔。所以澳大利亞人生活得很安逸,隨之而來的是很多人非常懶惰。一些年青人不能吃苦,往往學沒有上完就輟學,以打工為生。即使人們沒有工作,澳大利亞政府也會保障他們有基本的生活水平,每月提供150澳元的救濟金,並安排參加培訓,然後介紹到相應的單位作雙向選擇。澳大利亞,地大人稀,政府鼓勵生育。小孩越多領取的救濟金就越多。但是一般家庭大都是2個或者3個小孩。
可以這么說,澳大利亞人工作並非為了糊口,他們掙錢只是為了更好地享受,對「存錢」一詞,自然是沒必要;說政府鼓勵人民消費,以增加就業為目的。假若你不花錢的話,存錢則需交利息稅。所以澳大利亞人沒必要存很多錢。
澳大利亞實行的是周薪制,據非專家數字,澳大利亞工人最低收入每周約400澳元。澳大利亞人每星期工作五天,通常在周四、周五發薪,更多的人們往往會在發薪的前一兩天就沒了錢用。本著這掙了錢不花也沒用的思維方式,自然會有掙了錢便及時花掉的普遍現象存在。像在澳大利亞這種司空見慣的生活方式,對有著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傳統習俗的中國人來講,恐怕是難以一時接受的現實。
澳大利亞工人最低收入每周約400澳元,即平均每天80澳幣,約合人民幣400元;中國工人最低收入每月約800人民幣,即平均每天27元人民幣。買一雙耐克球鞋,澳大利亞120澳幣,按最低收入,澳大利亞工人需工作1天半;中國230元人民幣,中國工人需工作8天半,1:6。買一台1.5匹的松下空調,澳大利亞1080澳幣,澳大利亞工人需工作13天半;中國3000元人民幣,中國工人需工作111天,1:8。買一套普通辦公套裝,澳大利亞120澳幣,工人需工作1天半;中國400元人民幣,工人需工作12天,1:8。買一台東芝手提電腦,澳大利亞2800澳幣,工人需工作35天;中國22000元人民幣,工人需工作815天,1:23。買一台29寸索尼全平彩電,澳大利亞699澳幣,工人需工作9天;中國6000元人民幣,工人需工作222天,1:24。去醫院生一個嬰兒,澳大利亞免費,政府額外獎勵7000;中國2000元人民幣,工人需工作74天……數字很枯燥,但說明問題: 普通人在澳大利亞生活比在中國生活容易, 況且澳大利亞人年均收入為41000澳幣,是最低收入的兩倍。
在澳大利亞買汽車,價格相當便宜,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比如一輛奧迪八成新,或豐田八成新的轎車,僅需人民幣1萬元左右;如果是買桑塔納這一檔次的轎車,就更便宜了,僅需五、六千元即可。買一輛新豐田佳美小車,約25000澳幣,澳大利亞工人最多需工作312天半;而在中國則需450000元人民幣,工人需工作16667天。
從住房情況看,幾乎所有家庭都居住在郊外的別墅,有自己的汽車、花園。都是一套一套的,用柵欄或花木隔開,干凈整潔。一般家庭都有2-3輛汽車,交通相當發達。因此,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到下午5點過後車來人往,大街小巷十分繁忙。不一會,整個城市尤其是鬧市中心,就歸於平靜。沒有燈火輝煌,沒有卡拉OK,呈現出一片寧靜。這是因為,城市裡就只是辦公的地方,只有白天才感覺到城市這部機器的轉動。下班後,就小鳥歸巢,一片寧靜。
澳大利亞是人們能想出來的最安逸社會中的一種,是一個很福利的國家。這個國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中間大兩頭小」,也就是極富的人和極窮的人都少,中產階級多,國家超穩定,和平,不動亂,搞起文明的勾當極為方便。世界上任何國家要想成為一個穩定、安寧、社會治安良好、犯罪率低的國家,都必須加大中產階級的比例,使社會財富在民眾中成一種均衡存在的狀態,貧富之間沒有陡峭的山谷,人心間沒有不平的憤恨和仇視。如果社會財富分配懸殊很大,就會暗示天理「不公」,人心裡就會有刀劍。澳大利亞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人到了18歲就有一個稅號,收入2萬元,交稅15%;收入4萬元,交稅21%;收入10萬元,交稅40%。掙的越多納稅越多。而窮,你絕不會「不聊生」,別說是質朴的良民,就是一個無賴和懶漢也一樣沒事兒,國家會養著你。這里有一個人性的基點,不是說不餓死人,而是要「養好人」。
中國經濟正在迅猛發展, 但法規卻跟不上, 成了「冒險家的樂園」。據報道13億人口的中國已有了五千萬的千萬富豪, 千萬富豪們在國內不可一世,有些現在已「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嘲諷起「海外的朋友」來。令人沮喪的事實是貧富懸殊急劇拉大,甚至富人迅速地一步步擠壓窮人的生存空間。有千萬富豪本來是好事, 可中國的千萬富豪有哪一個敢公開他的致富歷程? 有幾個千萬富豪可以公開傳授他的成功經驗?
澳大利亞也有億萬富翁,但最低收入的工人在當地也有足夠的生存消費能力,不致於望富哀嘆。澳大利亞沒有社會棄兒,街上的乞丐不是閑得無聊就是吸毒酒鬼,單身母親帶一小孩在家無須找工作,澳大利亞政府每周會准時自動匯她帳戶五百多澳幣,竟然比澳大利亞工人每周最低收入還多。也許帶大一個小孩的工作在澳大利亞政府眼裡比最低收入的工人要貢獻大。
現代澳大利亞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為富有的國家之一。隨便問一個澳大利亞人,他們都會告訴你,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他們自豪地把自己的祖國稱為:「幸運之國」或者「上帝的土地」。
旅澳匆行中,的確感受了澳大利亞人放鬆、歡樂、悠閑的舉止心態,這與該國的高稅收高福利國策,國民享有的高福利待遇不無關系。而我們似難以真正放鬆下來,要面對太多的生存競爭,生老病死之憂!但我想,在內心營造一個放鬆、寧靜的心態,營造一片綠茵,不也是應對競爭、焦慮的良方嘛,或許真正的放鬆,才是釋放想像力、創造力的自由空間。
⑶ 袋鼠的外貌是什麼樣子的
袋鼠的外貌是什麼樣子的呢?袋鼠的頭和兔子的頭很像,只是比兔子的頭要大一些,他們靠兩只後腳直立跳躍行走。母袋鼠的腹部會有一個育兒袋,里邊裝著袋鼠小寶寶。袋鼠的毛分為兩種顏色,很多公袋鼠的毛呈淺棕紅色,母袋鼠的毛呈灰色,個頭也要比公袋鼠小些。袋鼠是哺乳動物中的跳遠冠軍,他們天生跳遠能力極其發達。
雖然袋鼠很可愛很有趣,但是他們在澳洲平原生活得並不是很盡如人意,目前已經遭到大量捕獵,成為一種肉食品。很多袋鼠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希望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野生動物!
⑷ 澳大利亞女子推開門後被15隻袋鼠圍觀,袋鼠對人類有沒有攻擊性
大家一定很難想像被一群袋鼠圍觀是什麼景象,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女子她在酒吧工作,當時他推開門之後,突然看到了好大一群袋鼠都在門口聚集著,在這一群大水當中呢,還有兩只居然還在旁若無人的親吻著。
這個女子也被這種場景所驚訝到了,這一堆袋鼠也太可愛了,她呀拍攝的視頻發布在了社交媒體上,還調侃的寫著:“看到幾個年輕人在酒吧後面親熱”。
在我們這些地帶,很難見到袋鼠的身影,這一次這個女子見到這么多袋鼠,也真的是運氣太好了吧。
當然呢,大家也會想,那麼袋鼠會不會攻擊人呢?這個女子一次看到這么多的袋鼠,如果說袋鼠對她發起攻擊的話,相信她也很難躲避的。
但是現在雖然也有一些新聞就是袋鼠傷人或者說是打人這樣的事情,但其實我覺得人類對於這些動物的傷害更加大,有的人肆無忌憚的去捕獵袋鼠,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才會讓一些袋鼠覺得我們是對它們有惡意的,所以才會發起攻擊,我們和袋鼠還有其他動物,真的其實都應該和平相處的,只要這些動物們沒有做出攻擊我們的事情,我們應該先用自己的善良去包容它們,愛護它們。
⑸ 一個女生喜歡用澳洲袋鼠做微信頭像,即使更換頭像也依然是袋鼠,除了喜歡,還說明什麼
袋鼠象徵著可愛,就像個小精靈一樣,古靈精怪的,她喜歡一直用袋鼠做頭像,說明一方面她很喜歡,另外一方面就是她也很像袋鼠,性格會很乖巧,可愛。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⑹ 2020澳大利亞哪裡可以看到袋鼠
紅袋鼠 灰袋鼠 樹袋鼠 阿得萊德山 塔龍加動物園 袋鼠可是澳大利亞的國寶級萌寵動物呢~蹦蹦跳跳的可愛模樣總是吸引了許多人對其的關注,相信每一位前往澳大利亞進行遊玩的旅客都不會忘記在這里和袋鼠進行合影留念,那麼澳大利亞有哪些地方可以看袋鼠呢。
紅袋鼠
紅袋鼠是袋鼠中的大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袋目哺乳動物。紅袋鼠之所以為紅袋鼠,是因為其雄性有著厚厚的紅褐色短毛,下身和四肢是黃褐色的毛,耳朵尖長,雌性紅袋鼠的體型比成雄性要小一點,它們的外皮帶些紅色,但是大多是煙藍色。
如何看到紅袋鼠?
紅袋鼠棲息在澳大利亞中部的乾旱內陸,以及較少樹生長的遼闊平原,清晨和夜裡是他們出來活動的時候,其它的時間會睡覺休息。
灰袋鼠
灰袋鼠的形態特徵和紅袋鼠相似,只是體型較小,身高在110-130cm左右,灰袋鼠的毛皮是灰色的,不過有時候看起來更像銀色。他們非常擅長跳躍,在一些情況下能跳起來1.5-1.8m,並且躍過7m-8m的距離。
如何看到灰袋鼠?
灰袋鼠主要生活在灌木叢中,他們產於澳大利亞的南部和西部,不過現在在東部也可以看到,早晨和黃昏是他們活動的時候。
樹袋鼠
樹袋鼠(Tree-kangaroo)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樹上的袋鼠,因為常年在樹上生活所以樹袋鼠有很長的尾巴用來保持平衡,同時前肢強壯以便適應攀樹。樹袋鼠在地上行動很緩慢又笨拙,但是回到樹上卻十分靈活,在叢林中飛躍也不在話下。
如何看到樹袋鼠?
樹袋鼠分布在昆士蘭州東北區及鄰近島嶼的雨林,大部分的樹袋鼠生活在山區中。
阿得萊德山
阿得萊德山有一個克萊蘭德野生動物園,從阿得萊德出發只要20分鍾就能到達,這里有好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就有超級可愛的小袋鼠和考拉,對了對了,在這個動物園里是可以去和趴在樹上的考拉免費合影的。而且每天11點-12點和下午2點-4點都有活動,可以親手抱一下考拉,只是這個是自費項目,需要30澳幣哦。
阿得萊德山還有個峽谷野生動物園,這是個私人的野生動物園,主人收養了很多小動物,在這里是可以免費抱考拉,如果帶著小朋友的話去那裡真的很好玩的。
塔龍加動物園
塔龍加動物園位於悉尼北岸的小山丘上,地理位置優越,在動物園的長頸鹿園區可以眺望整個悉尼港,悉尼歌劇院、海港大橋盡入眼簾。佔地面積比市內的動物園大,澳洲代表性動物如無尾熊、袋鼠、袋熊(Wombat)、鴨嘴獸、Dingo狗、有塔斯馬尼亞惡魔(Tasmaniandevil)之稱的袋獾、澳洲鳥類,其它還有黑猩猩、企鵝、水獺、犀牛、海豹、浣熊、蜥蜴爬蟲類等多種動物都能在這里找到。
還可以近距離接觸散養的袋鼠,但考拉只可遠觀。與考拉合影需在進園後下午14:30之前預約買票。動物園每天還會有不同的動物表演。這是一座盤山式動物園,游覽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先乘索道上山,由上往下游覽;另一種是由上往下游覽,最後乘索道下山。
⑺ 為什麼袋鼠被視作澳大利亞國寶
【原因】:
袋鼠是最古老的史前動物,世上獨有;其二,袋鼠乃澳大利亞最高大的動物,無以匹敵;其三,袋鼠「溫文爾雅」,平和善良。
【袋鼠】:
袋鼠是任一種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 ,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袋鼠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袋鼠 「有時候指所有的有袋動物。這個詞源自Guugu Yimidhirr(一種澳洲原住民語言),後來袋鼠這個詞被約瑟夫·班克斯在 詹姆斯·庫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命名。
【澳大利亞國寶】:
鴯鶓
鴯鶓是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之一,是飛翔功能已經退化的大鳥,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鴯鶓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是鳥綱鶴鴕目鴯鶓科唯一殘存種。
樹袋熊
又名樹熊或考拉,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之一,既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墨爾本有一考拉保護區,在布里斯班一千米處也有一考拉保護區僅在布里斯班的考拉保護區可抱考拉,在藍山雖然桉樹有許多但光憑雙眼是看不大清的,建議帶望遠鏡,這樣可能會看到考拉。
鴨嘴獸
澳大利亞的單孔類哺乳動物,鴨嘴獸是出現在澳大利亞20仙硬幣上的動物,它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約克角至南澳大利亞之間,在塔斯馬尼亞島也有棲息。
⑻ 誰知道澳大利亞袋鼠的簡介
袋鼠(kangroo)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
袋鼠是食草動物,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真菌類。它們大多在夜間活動,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動。不同種類的袋鼠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羅伊德袋鼠會給自己做巢而樹袋鼠則生活在樹叢中。大種袋鼠喜歡以樹、洞穴和岩石裂縫作為遮蔽物。
所有袋鼠,不管體積多大,有一個共同點:長著長腳的後腿強鍵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遠可跳至13米,可以說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大多數袋鼠在地面生活,從它們強健的後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將其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袋鼠在跳躍過程中用尾巴進行平衡,當它們緩慢走動時,尾巴則可作為第五條腿。
所有雌性袋鼠都長有前開的育兒袋,育兒袋裡有四個乳頭。「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兒袋裡被撫養長大,直到它們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袋鼠屬有袋鼠為袋鼠科,結指鼠兒亞目,袋鼠目,有帶類,哺乳動物綱,脊索動物門,動物界,它們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哺乳動物,在澳洲佔有很重要的生態地位。袋鼠前肢短小,後肢特別發達,常常以前肢舉起,後肢坐地,以跳代跑。袋鼠一般身高有2.6米,體重約有80公斤。
袋鼠圖常作為澳大利亞國家的標識,如綠色三角形袋鼠用來代表澳大利亞製造。袋鼠圖還經常出現在澳大利亞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現,特別是夜間行車要注意,袋鼠的視力很差,加上對燈光的好奇會跳去「看個究竟」。但因為袋鼠的繁殖率高所以即使不小心撞死了也不需要負責,會有專門的人把袋鼠的屍體收走。
袋鼠通常以群居為主,有時可多達上百隻。但也有些較小品質的袋鼠如wallabies會單獨生活。
袋鼠不會行走,只會跳躍,或在前腳和後腿的幫助下奔跳前行。袋鼠屬夜間生活的動物,通常在太陽下山後幾個小時才出來尋食,而在太陽出來後不久就回巢。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 30-40 天左右既出生,非常微小,無視力,少毛,生下後立即存放在袋鼠媽媽的保育袋內。直到 6-7 個月才開始短時間地離開保育袋學習生活。一年後才能正式斷奶,離開保育袋,但仍活動在媽媽袋鼠附近,隨時獲取幫助和保護。袋鼠媽媽可同時擁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在袋內的小袋鼠和一待產的小袋鼠.
⑼ 為什麼澳洲的國寶袋鼠,蛋蛋都被做成紀念品
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而言,都需要擁有一些能夠代表自己、象徵自己的物價,以此來寄託民族精神或者成為對外的標簽,所以國寶這個東西就被提了出來,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其實國寶就是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其實都能夠被列為國寶,這類國寶大多數都是無價之寶,所以都是國家的驕傲和象徵,會受到著專門的保護。
不過由此可見,國寶雖然象徵著一個國家的無價之寶,但數量還是不宜過多,只要多了就真的待遇急轉直下,試想如果熊貓真的太多了,四川人民不得家家戶戶人手一隻?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評論。
⑽ 澳洲一女子推開門,發現有約20頭袋鼠站在門前,袋鼠的生活習性是什麼
袋鼠一般屬於食草動物,大部分生活在澳大利亞地區周邊,袋鼠一般喜歡清晨或者傍晚,活動一般不喜歡在中午的時間活動,因為中午的時候太陽正照著,比較炎熱,所以袋鼠喜歡在清晨或者傍晚氣溫稍低一點的氣候類活動,再說,而且還喜歡吃一些短小的草,一般不喜歡吃一些長,而且又乾的草,而且有一些袋鼠,還喜歡吃一些樹葉之類的,鮮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