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明朝初期的美女都有哪些人呢
10.郭愛
9.卞玉京
8.馬香蘭
7.馮小青
6.寇白門
5.顧橫波
4.柳如是
3.李香君
2.董小宛
1.陳圓圓
『貳』 張家口宣化的王氏,為何被譽為是深明大義的皇後
因為這位皇後可以為了國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敵人的手裡。所以她被彎蘆人們稱為是深明大義的皇後。這位深明大義的皇後是出生於張家口宣化的美女是泰國的平文皇後王氏,她是十三歲入宮的,而且姓於戴國平文帝,生下了代國昭成帝。不僅自己的丈夫是皇帝,自己的兒子也是皇帝,所以他的醫生是非常顯赫的。
中國歷史上的皇後是非常多的,然而卻有一位出生於張家口宣化的皇後是被人們稱為神明大義的皇後,並且在歷史上他還是一直都栩栩如生的。
『叄』 明朝前期的美女都有哪些人呢
江蘇南京人,
明初京城女子劉莫邪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一生有兩奇,一奇是她那個御賜
的「女秀才」的名號,二奇則是她後半生暗中聯絡,擁戴故君的行動,最終,她也就是死在這後一奇上。
劉莫邪出生於元末南京城中一個普通讀書人家,父母早逝,年幼的劉莫邪被舅舅家收養。她舅舅是個閑散之人,膝下無子,非常疼愛已是孤兒的外甥女,見她聰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詩詞,小小年齡的劉莫邪竟能聽三遍就記住,而且還能依自己的理解評點一番。舅舅見小莫邪乖巧可愛,每次參加文友的詩會總愛帶著她,這種時候,小莫邪特別高興,在詩會上,她閃著一雙烏亮的大眼睛,專心致至地盯著品詩論文的大人們。
那些詩興盎然的文人除了偶爾逗弄一下這個長相甜美的小姑娘外,誰也不把她放在眼裡。
一個丹桂飄香的日子,一幫文友又在一座花園中舉辦文會,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帶著參加了。這次的詩題是「詠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箋上寫一首詩。小莫邪看到大人們或低頭沉吟,或揮筆走龍,很有興致,於是也向舅舅討來紙筆,悄悄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
三秋桂子美錢塘,疏影橫斜點素妝;
十里芙蓉嬌出水,春風桃李滿庭芳。
這時莫邪的舅舅還未寫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寫好的詩箋遞給了他。舅舅接過詩箋一看,十分滿意,於是對眾人誦吟了一遍,頓時,文會上人人噴噴稱奇。這短短四句詩,恰到好處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詩意雖談不上新奇,但出自一個九歲小姑娘之手,詩句老練自然,怎不讓眾文人贊口不絕呢!從此,小莫邪成了文會中的一位正式成員每次與大人平起平坐,作詩論文,她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南京也成了戰火紛飛之地,在性命難保的動盪之中,誰也顧不得什麼詩文,劉莫邪這個「女神童」自然也就沒人關心了。
朱元漳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明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復了昔日的昇平繁華。這時,花信年華的劉莫邪又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這時的劉莫邪已成了一個圓熟干練的小婦人,憑著她的詩才和詩名,頻頻出現於公侯門的詩文酒會,成了高級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貴婦的傾愛。她與明太祖的女兒大長公主關系十分密切,是大長公主的座上常客,如此一來,她的盛名通過大長公主又傳到明太祖耳中。
明太祖朱元漳雖出身貧賤,卻也酷愛附庸風雅,聽女兒說起京城裡有一個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試。劉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驚慌,應答自如,朱元漳一時高興,當即賜她為「女秀才」。
按科舉考試的慣例,秀才是通過「縣試」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資格;根本無需皇帝欽命,皇帝只主持「殿試」,從進士中點狀元。如今由明大祖親自賜給劉莫邪一個「女秀才」稱號,可以說是有點不倫不類,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開了金口,誰也不能說不合適,從此,劉莫邪就有皇帝御賜的「女秀才」這一奇特名號。
劉莫邪不但名號奇特,身世也令人猜摸不透。戰亂之後,劉莫邪是以一個獨身婦人的形象出現的,她時而作貴夫人打扮,妝扮得渾身溢光流彩;時而又布衣淡妝,儼然一副村姑民婦模樣,誰也弄不清她的身份。有人說她嫁過人,丈夫是個富商,在戰亂中喪生,卻給她留下了大批錢財,使她成了個富孀;也有說她在戰亂中遇到世外高人,傳授給她了幻術蠱法,能替人醫治疑難雜病,也能迷人心神;還有人說她曾經出家為尼,在青燈古剎中潛心修煉,因而練得一手好書法和一身詩才。因為她從不對別人談起自己的經歷,所以這一切都只是猜測。
現在,劉莫邪頂著「女秀才」的頭銜,似乎有了個身份。雖說一般的秀才並沒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來;可劉莫邪這個秀才與別人不同,因為她是皇帝御賜的特殊秀才,全國獨此一個,不知不覺地有了「見官大三級」的殊榮,再加上她與大長公主的密友關系,人人便對她敬畏三分。她廣交達官貴人、文士名流,因為她的聰明才乾和豁達爽朗的性格,成了京城裡的一個十分吃得開、兜得轉的「名女人」,辦起事來總能左右逢源。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駕崩,這時太子已先他而逝,於是由皇太孫允敉繼位,作了明惠帝。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勢力膨脹影響自己的政權,就聽從了侍臣齊泰、黃子澄的計謀,採取了削藩政策。分封在燕地的燕王朱核對此十分不滿,他憑著手中的兵權,打出「清君側」的旗號,由燕京起兵南下,實際上是要爭奪惠帝的皇位。 惠帝急忙派大軍去,無奈燕王的軍隊訓練有素,驍勇善戰,雙方血戰了四個年頭。大長公主的丈夫、駙馬都尉梅殷,奉命率領重兵屯紮在淮南,以作為保護南京的屏障,幾經交鋒後,朱棣的部隊逐漸攻下一些北方的城市,許多北方守將在大軍壓頂的形勢之下,紛紛降歸了燕王。燕王大軍直逼到淮南,局勢緊迫,南京城中風傳駙馬都尉梅殷也有投降意圖,一時間,全城官民惶恐不安。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寫信探明梅殷的態度,可是兵荒馬亂之中,竟找不到人去冒險送信。就在這時,劉莫邪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因為她長期周旋於官貴門戶,所以對政局十分清楚,危亂之時,她有意地運用自己特殊的能力,助朝廷一臂之力。因為劉莫邪是梅殷妻子的密友,她去傳信自然合適不過,茅大方當即寫下一詩帖箋,並密囑有關事項,劉莫邪便攜帶詩箋離開了南京。
穿過硝煙彌漫的路程,劉莫邪風塵僕僕地來到淮安防地,拜見了梅殷。梅殷一見是妻子大長公主的閨中密友來到,驚訝之餘當然是殷勤招待。到了帥府,劉莫邪取出茅大方的詩箋對著梅殷大聲朗誦道:
幽燕消息近如何?聞道將軍志不磨:
縱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
關中事業蕭丞相,塞上功勛馬伏波;
老成不才無補報,西風一度一悲歌!
因是探試梅殷的態度,所以這首詩寫得含義曲折委婉,使梅殷一時間不甚明白劉莫邪百里送詩的意圖,於是問:「此詩何意?」劉莫邪覺得梅殷似無二心,就索性點明了說:「茅大人對西風興悲,是擔心樹葉將辭舊枝呀!」梅殷番然領悟,忙表白道:「食君之祿,忠君之國,理所當然。梅某率兵拒敵,決不會作辭枝的落葉,隨風飄舞!」劉莫邪證實了自己的感覺,連夜返回南京,把消息傳給了茅大方。
此後,燕王大舉南下,探知了梅殷堅決抗拒的決心,只好繞過了他的防地,由揚州渡江直取京師。谷王朱穗歸降,薛岩打開金川門迎接燕軍,南京很快就被攻陷,宮中燃起了大火,朱棣進宮時,惠帝已不知去向。
燕王朱棣自立為皇帝,稱為明成祖,改元永樂,重製朝綱。
梅殷一死,女秀才劉莫邪立刻被捕了。當時許多公侯的家眷和文人名士,出於仰慕女秀才的才華和能耐,紛紛出面為她向朝廷求情。人們普遍認為,她不過是個女流之輩,沒有丈夫子女,也沒有官職,怎麼可能去參加那些皇位之爭的政治活動,想必是冤枉了她。等到後來,許多證據陸續查清後,人們不再敢為她說情求保了,只是驚嘆這女子為何有這般出人意料的舉措。
劉莫邪此時已經年逾半白,歷盡繁華之後,自己選擇了一條充滿艱險的政治道路,事到如今,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對生死已能安然處之。在獄中她十分但然地嬉笑怒罵,把一些見風使舵的軟骨頭舊臣,一個個指名譏笑嘲弄,縱情表明自己堅貞的信念。
有一天,大理寺少卿薛岩前去查獄,前呼後擁,不可一世。他本是惠帝舊臣,因打
開金川門降迎朱棣進京而有功,所以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寵臣。劉莫邪見他那無恥的得意之狀,朝他吐了一口口水,並哈哈大笑地朗吟道:
三朝元老兩朝臣,尺蠖龍蛇看屈伸;
縮頭脅肩公相貴,金川門外迎新君。
這首詩正好揭了薛岩的傷疤,他不由惱羞成怒,臨走時命獄卒在當天夜裡將劉莫邪縊殺了。就這樣女秀才結束了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給人們留下無數驚嘆和不解
杭州西湖邊有兩座常令遊人悲嘆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齊著名詩妓蘇小小的孤塋,位於西冷橋畔;另一座則葬著明初怨女馮小青,長寂在孤山腳下的梅樹叢中。兩座長滿青草的孤墳,給西子湖畔增添了幾分凄美的色彩,到這里憑吊的人們不免會回想起兩位薄命佳人的凄婉故事。
馮小青原本是廣陵(今揚州)的世家女。其祖上曾追隨朱元璋南征北伐,到馮小青父親則受封為廣陵太守。馮小青童年的日子可謂是錦衣玉食,呼婢喚奴。小青自小生得秀麗端雅,聰穎伶俐,深得父母的寵愛。小青十歲那年,太守府中來了一個化緣的老尼,她見小青聰明可愛,就將她喚到身邊。老尼撫著小青的頭,緩緩開口說:「小姐滿臉穎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歡?」小青好奇心正強,饒有興致地點點頭。老尼閉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經。念完後,睜開眼睛看了看小青,小青知是在考自己,當即也閉了眼,把剛才老尼念的佛經復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臉露驚詫之狀,隨即搖了搖頭,轉身對小青母親鄭重說道:「此女早慧命薄,願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捨,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的陽壽!」意思說若捨不得讓馮小青出家,又教她讀書識字,那就連三十歲還活不到。
馮母聞言大吃一驚,但她認為憑自家的條件,小青無論如何也能過得舒舒服服。老尼定是故弄玄虛,豈可深信!送走化緣老尼後,馮母依然一如既往地調教女兒。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難」之名奪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進軍南京時,馮小青之父作為建文帝之臣,曾帶兵堅決阻擋。當朱棣取得天下後,馮家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誅連全族。年方及笄的馮小青當時恰隨一遠房親戚楊夫人外出,倖免於難,慌亂之中,隨著楊夫人逃到了杭州。
在杭州城裡,馮小青舉目無親,只好寄居到一個曾與馮父有過一回交往的本家馮員外家中。馮員外是經營絲綢生意的富殷,家大業大,見馮小青孤身一人,楚楚可憐,就收留了她。
住進馮家,吃穿住都不用發愁了,可一夜之間從太守千金淪落為寄人籬下的孤女,使馮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憂郁之中。轉眼到了元宵燈節,馮員外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楊夫人見小青一個人悶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來看燈。馮家大少爺馮通是個精通文墨的儒商,制了不少謎語掛在燈上。待馮小青出來時,燈謎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時,被一條謎語的謎面吸引住了:
話雨巴山舊有家,逢人流淚說天涯;
紅顏為伴三更雨,不斷愁腸並落花。
這條燈謎的謎底一下子就被馮小青猜中了,是紅燭。但更吸引她的倒是這首絕句體的謎面,彷彿是她此時心境的寫照,不由地站著發呆。
馮小青異樣的神情被制謎的馮家大少爺看在眼裡,不禁升出一股憐惜之情。他早知道家裡住進了一個遇難的小姐,聽人說是如何才貌雙全,無奈自己是有婦之夫,不敢隨意造訪。今見到馮小青,他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幾天後,杭州城裡下了一場春雪。馮小青的屋外有幾樹白梅,這時梅花正迎雪吐蕊,清香溢滿小院。在廣陵舊宅她的閨閣前就種著一大片梅樹,如今飄落異鄉,又見到了熟悉的梅花映雪,她沉悶的心情閃出一片晴朗。於是找了一個瓷盆走出房間,到院中的梅樹叢中,十分用心地從梅花瓣上收集晶瑩的積雪,准備用來燒梅雪茶。
就在這時,也有愛梅雅好的馮通走進了小院,他是特意來看梅花的。兩個愛梅人在雪地梅樹下不期而遇。於是,馮通開始幫著小青一同拂掃梅雪。不知不覺中,就收到了滿滿一盆梅花雪。馮小青略帶羞澀地邀請馮通進屋一同燒煮品嘗梅雪茶,馮通欣然領命。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燒雪、品茶、談詩,情融意恰。
有了那次傾談後,馮通情不自禁地總想找機會接近小青。小青覺得馮通文雅知禮,又善暖人心,因此也十分樂意馮通來看她。如此一來,馮通三天兩頭瞞著妻子崔氏來會小青,終於,兩人的感情發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彼此不忍再暗中相會、日日別離,在春天來臨時,馮通向父親提出了納妾的要求。馮員外原本對聰明可人的小青就頗有好感,加之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後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應充了馮通娶小青為妾的婚事。崔氏對此雖然耿耿於懷,但既然老爺子點了頭,她也奈何不得,只在暗中切齒發恨。
小青與馮通有了名正言順的關系,益發朝朝夕夕相伴相守。馮小青滿以為劫難已過,否極泰來。不料好景不長,新婚蜜月剛過,馮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開發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風了。先是對馮通的行動嚴加約束,繼而又對馮小青的生活挑三揀四。
因受制於崔氏,馮通很少有機會來馮小青屋中陪她。小青重新又落於孤寂中,因為有了那一小段美好時光,眼下的孤寂變得更加難耐。枯坐屋中,小青只好借詩詞排遣憂情。這天,她心有所慨,寫下這樣兩首絕句:
垂簾只愁好景少,卷簾又怕風繚繞;簾卷簾垂底事難,不情不緒誰能曉!
雪意閣雲雲不流,舊雲正壓新雲頭;來顛顛筆落窗外,松嵐秀處當我樓。
寫成後詩箋攤放在桌上,小青就焉焉地睡著了。正巧這時崔氏路過,見屋內寂靜無聲,悄悄溜進來窺探,無意中發現了桌上墨跡未乾的詩箋。崔氏粗通文墨,竟也看明白了那兩首詩的含義,知道是暗諷自己的,頓時大發淫威,吵嚷起來。
抓到一絲把柄後,崔氏就決不放過,非逼著馮通把小青送出家門,否則自己就尋死覓活。迫於崔氏的潑辣橫蠻,加之她娘家是馮家的世交,也是杭州城裡的富商,不便得罪,馮通只好把小青送到孤山的一座馮家別墅中居住。
馮小青的住處靠近當年宋代處士林和靖隱居的地方,雖已物換星移,但這里仍留下大片的古梅林。面對看盡人間盛哀的梅樹,她不由地暗嘆自己飄零凄苦的身世.形然而下的眼淚化成了一束悲詩;
春衫血淚點輕紗,吹入林逋處士家;嶺上梅花三百樹,一時應變杜鵑花。
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痴如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鄉心不畏兩峰高,昨夜慈親入夢遙;說是浙江潮有信,浙潮爭似廣陵潮。
小青漸漸茶飯不思,人變得病弱懨懨。她歪在病榻上,抱著琵琶,一遍又一遍地彈唱著自撰的「天仙子」
文姬遠嫁昭君塞,小青又續風流債;也虧一陣墨罡風,火輪下,抽身快,單單零零清涼界。
原不是鴛鴦一派,休算作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著衫又執雙裙帶。
一日,小青對老僕婦說:「立刻請一位高明的畫師來為我寫真,不惜金錢多少!」畫師請來後,馮小青仔細描了妝,穿上最好的衣衫,端坐在梅花樹下,讓畫師為自己畫像。畫師仔細畫了兩天,終於畫成了小青倚梅圖,小青接過畫看了一會兒,轉頭對畫師說:「畫出了我的形,但沒畫出我的神!」
畫師又開始重新作畫。又費了兩天時間,畫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像。馮小青仍然搖頭嘆息道:「神情堪稱自然,但風態不見流動!也許是我太過矜持的原因吧。」
於是,第三次畫象,馮小青不再一板正經地擺著姿勢,而是如平常一般地生活行動,或與老僕婦談笑;或扇花烹茶;或逗弄鸚鵡;或翻看詩書;或行於梅樹間。畫師在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間,把握了她的神韻,用了四天時間把畫畫成。這副畫中,小青依然倚梅樹而立。生動逼真,幾乎是呼之欲出。
馮小青重金酬謝了畫師,然後請人將畫像裱糊好,掛在自己的床邊,天天獃獃地望著畫中的自己,似乎在與她作心與心的交流。
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畫像上的小青光鮮依舊,可生活中的小青卻日漸衰弱。無緣再會心上的夫君,畫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憂愁。此生萬般無奈,她只好祈禱來世的幸福:
稽首慈雲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先;願為一滴楊枝水,灑作人間並蒂蓮。
蕭秋來臨,萬物盡凋。這天一早,身體已極度虛弱的小青,把一封「訣別書」托老僕婦轉交給她唯一的親戚楊夫人。並把自己的幾卷詩稿包好,讓老僕婦尋機送給馮家大少爺。一切交待完畢,她竭力打起精神,沐浴薰香,面對自己的畫象拜了兩拜,禁不住大聲慟哭,哭聲愈來愈小,終於氣斷身亡。這年她還不滿十八歲,果然應了當年老尼的預言,這究竟是天命,還是人為?
馮通聽到了小青的死訊,不顧一切地趕到了別墅,抱著小青的遺體大放悲聲,嘶聲喊著:「我負卿!我負卿!」清檢遺物時,馮通找到了三副小青生前的畫像,連同老僕婦轉交給他的詩稿帶到家中,象寶貝一樣地珍藏起來。不料,幾天後,詩稿和畫像被潑婦崔氏發現,全部丟在火中。馮通奮力搶救,才勉強搶出一些零散的詩稿。
楊夫人受馮小青之託,從各方搜羅了她的詩稿,將它們結集刊刻行世,書名就稱《焚余稿》。
西陵芳草騎轔轔,內信傳來喚踏春。杯酒自澆蘇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何處雙禽集畫闌,朱朱翠翠似青鸞。如今幾個憐文彩?也向秋風斗羽翰!
盈盈金谷女班頭,一曲驪珠眾伎收。值得樓前身一死,季倫原是解風流。
脈脈溶溶灧灧波,芙蓉睡醒欲如何?妾映鏡中花映水,不知秋思落誰多?
蘇坦妹,元末明初,江浙一帶著名的才女,和楚方玉並稱「江南蘇楚」。同浙江四賢,劉伯溫等人也是素有往來,他們經常
參加浙江地區當時非常有名的「蘭溪會」,在會上常常高談闊論,吟詩作對。
真是「紅顏薄命」啊,蘇坦妹正值如花似玉的年紀時卻被朱元璋給誤殺了,後來,朱元璋為了表示悔意,在蘇坦妹的墳前立了一個「罪己碑」。
楚方玉,元末明初江南才女之一,死時年僅24歲,14歲便與江南另一才女蘇坦妹並稱「江南楚蘇」, 在浙西文人匯集的著名詩會---蘭溪雅會上,以詩才力壓群賢.與蘇坦妹並稱,二人交好情同姐妹.明初因蘇坦妹被朱元璋誤殺,作為摯友的楚方玉悲痛萬分,立誓要為蘇坦妹申冤,隨後就有了她女扮男裝,參加科舉考試並一奪狀元之舉,在大殿上羞辱朱元璋的傳奇故事!
從小備受戰亂之苦,家人都死於戰火,後跟隨一老僕人背井離鄉,曾在一寒冬之日給了落破之時的朱元璋一碗泔水---說是什麼珍珠翡翠白玉湯,以至於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還念念不忘當年的施捨之人.最後,當楚方玉在高中狀元之後再大殿上說明當年施捨之事後,朱元璋仰慕其才情和美貌,想納其為妃,楚方玉冰清玉潔怎肯答應,最後,完成了一生最後一本書稿<<珍珠翡翠白玉湯文存>>之後,便投繯自縊了.文稿還是當年"浙西四賢"之一的宋濂給幫忙刊發的.今已軼失.宋濂看到當年的文壇好友仙逝,惋惜的連嘆道"可惜!可憐!可嘆!"
『肆』 楊廣染指的極品美女有些誰李世民霸佔表叔楊廣的妻女了嗎
楊廣、李世民都是大有作為的君主,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不足為過,所謂「染指」「霸佔」之說統統站不住腳。 因為在古代,女性是男性的附庸,作為財產或戰利品,被人繼承或俘獲也在情理之中, 只有唐玄宗巧取豪奪兒媳楊玉環才算得上真正的「染指」和「霸佔」。
楊廣一向被塑造成荒淫好色之君,實際上他真正寵愛的嬪妃沒幾個,那些演義中傳的沸沸揚揚的故事大多都是無中生有,捕風捉影,刻意抹黑楊廣的手筆。
提起蕭皇後,總有人說什麼「六位帝王丸」,說蕭皇後一生被六位帝王佔有。
實際上,蕭皇後是西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楊廣還在做晉王時就娶了蕭皇後為正室,所以他做了皇帝後就把蕭皇後冊封為皇後,母儀天下,地位一直很穩固。
隋煬帝隨後,蕭皇後輾轉奔波,先後跟隨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可汗、唐太宗等帝王,傳說說她天生麗質,魅力極大,所有男人都被她迷得七葷八素。
這完全是赤裸裸的誣陷,蕭皇後確實天生麗質,姿容絕世,但年齡已長,之所以輾轉六位帝王處,是因為身份特殊,地位尊崇,所有帝王都很尊重她,而不是因為她的美色。
宣華夫人陳氏,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陳後主的同父異母妹。
隋滅陳後,陳氏被充作隋朝宮女,後來被隋文帝楊堅看上,納為嬪妃,封宣華夫人。
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後是出了名的模範夫妻,獨孤皇後又是一個河東獅加母老虎,但楊堅仍然對宣華夫人很寵幸,特別是獨孤皇後死後,宣華夫人主持後宮,位同皇後。
史料記載宣華夫人國色天香,太子楊勇對其垂涎已久,有一次竟在宮中公然挑逗她,宣華夫人將此事告訴楊堅,楊堅一怒之下廢了太子,這才改立楊廣為太子。
這樣來看,宣華夫人還是楊廣繼位的重要功臣。楊堅死後,楊廣繼位,他把宣華夫人召入皇宮寵幸以作報恩。 宣華夫人無力反抗,只能乖乖做了楊堅、楊廣父子倆的共同嬪妃。
蔡氏也是隋文帝楊堅的寵妃,她的情況跟宣華夫人陳氏差不多,也是南朝陳國人,陳滅後被選為隋文帝的嬪妃,因美貌溫婉得到楊堅寵愛,地位跟宣華夫人陳氏不相上下。
據《隋書後妃列傳》記載,楊堅死後,蔡氏也被隋煬帝楊廣繼承,但具體下落不明。
蕭皇後一生波折,甚至被帶到漠北生活,李靖統兵消滅東突厥後,把蕭皇後迎回唐朝。
此時的蕭皇後已經六十多歲,李世民當時只有三十幾歲,絕不可能被她吸引,而且因為蕭皇後是楊廣的女人,相當於是李世民的表嬸,他更不可能對蕭皇後有什麼非分之想。
事實上,蕭氏得到李世民的充分禮遇,李世民沒讓她住在皇宮(名不正言不順),而是賜宅於宮外居住,蕭氏一直活到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才高齡病逝,享年81歲。
蕭氏病逝後,李世民以皇後之禮將之與隋煬帝合葬。 此舉充分證明李世民對表嬸蕭皇後的尊重,巨大的年齡差距使得李世民和蕭皇後之間不可能有什麼緋聞。
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姨表親,兩人的母親是親姐妹,所以說楊廣是李世民的表叔,兩人除了這層淵源,還有一個特殊關系——李世民娶了楊廣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表妹。
這樣一來,楊廣又算是李世民的老丈人,倆人親上加親,輩分不亂。
根據史料記載, 楊廣至少有兩個兒女,其中一個女兒嫁給了李世民,被稱為「楊妃」, 不過此時楊廣已死,他並不知道自己成了李世民的老丈人。
李世民娶楊妃算不上霸佔,因為兩人本就有親戚關系,親上加親的婚姻關系在當時十分常見,而且楊妃在嬪妃中地位頗高,很受李世民寵愛,還給李世民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吳王李恪,也是各方面才華能力最接近李世民的一個皇子。
《南史》中記載被楊廣染指的美女有蕭後、崔氏女、陳婤、宣華夫人。
13歲就成了楊廣的妻子,隋朝滅亡後,被宇文化及納為淑妃,竇建德的小妾,接著是突厥王妃,然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這個轉了幾手的女人為何那麼吃香呢?
她的父親是南北朝末期西梁孝明帝蕭巋。蕭公主出生時,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綱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後得出八個字的結論:「 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蕭家四姑娘由於從小被父母託付給叔叔,在鄉下長大,沒有千金小姐的嬌氣,知書達禮,溫柔宜人。被楊廣的母親獨孤皇後一眼看中,然後培養她琴棋書畫。也就是因為她的這個性格,讓很多男人為之痴狂。關於她的外貌,沒有明確記載有多美,只知六十多歲,也能讓三十幾的李世民為之動容可見其美貌。
罪臣之女,被罰入掖庭。後被楊廣看中,赦免了其崔氏一族,並且因為崔氏女的受寵獲得了和蕭皇後同等的地位。
陳朝公主,在大業二年被楊廣冊封為貴人。楊廣對陳婤極為寵愛,史書稱「絕愛幸」,寵愛到了什麼程度呢?
根據《南史》的記載,原本陳朝滅亡後,100多位宗室子弟被隋文帝發配到了各個地方。陳婤一受寵,陳朝宗室便被楊廣召回授予官職。
《隋書》記載宣華夫人「性聰慧,姿貌無雙」, 因為隋文帝有個悍婦老婆獨孤皇後,其後宮嬪妃幾乎無人受寵,唯獨陳氏。不僅迷倒了隋文帝,兒子楊廣也是被她迷暈了。竟敢在父親在位,趁機在宣華夫人上廁所的時候把她抱回了房間。楊廣登基後便納宣華夫人為妃子,可惜紅顏薄命香消玉殞。楊廣為之寫了篇《神傷賦》悼念宣華夫人。
題目問的表叔楊廣,很多人大概奇怪為什麼會是表叔。其實李世民和楊廣還是有親戚關系的。楊廣是李世民的親表叔,李世民還娶了楊廣的女兒。
再說霸佔,我覺得不合適,因為那時候楊廣已經死了,是李世民攻打突厥的時候迎回蕭皇後的。那會蕭妃已經很大歲數了。
史料記載是貞觀四年(630年),此時的李世民32歲。而,蕭皇後已經65歲了。都可以當媽媽的歲數了我覺得不至於會有什麼曖昧不清的關系。
至於前面封為昭容,我覺得是李世民只是給個名分給蕭皇後,給她一個正當名義在唐朝後宮安度晚年。畢竟是前朝皇後,不可以這個名義生活在後宮,不然大臣們肯定會有異議的。蕭皇後死後,李世民還是將她和楊廣合葬啊,我覺得李世民這做法值得豎起大拇指敬佩。
蕭皇後估計在臨死那一刻還惦記著死鬼楊廣與她在隋朝後宮風花雪月的日子吧。對於女子來說,自己愛的男人,無關乎天下大事,只是純粹的愛。
公元618年,楊廣在揚州被宇文化及縊殺。此後,在長安篡位的李淵給他這位表兄弟上了個惡謚:「煬」,故楊廣在 歷史 上被稱為隋煬帝。
按照《謚法》:
所謂的「好內遠禮」,也就是沉迷女色,不顧禮法,荒淫無道。
可見楊廣的「好色」之名在當時就已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事實,且備受批評。
那麼,楊廣的後宮里到底都有哪些女子呢?
拋開《隋唐演義》這一類的小說家言,以及《隋煬帝艷史》這一類的花邊野史,我們只來看看魏徵編纂的官方正統史書《隋書》里,記載了哪幾個楊廣的妃嬪:
蕭皇後(567年-647年),楊廣所立的皇後。
和許多古代女子一樣,蕭皇後名字不詳,後世的小說家倒是給她起了個名,號「蕭美娘」。她本出身南朝蕭梁皇室,父親還是割據勢力西梁的梁明帝蕭巋,也算是一位公主。但是因為生於二月,而在當時的江南有個奇怪的風俗,二月份所生的小孩不予養育:
所以小蕭先後被送往叔叔家和舅舅家收養,在很多事上都「躬親勞苦」,嘗遍艱辛。
後來苦盡甘來,碰上隋文帝給還是晉王的楊廣在梁國選妃,因為梁國其他公主的生辰八字都不合,最終找到了小蕭,卜得大吉,最終被冊為了晉王妃。
此後隨著楊廣地位的變化,由王妃變太子妃,再成皇後,一路順風順水,直到楊廣在揚州被弒。
楊廣被害後,如少時一般,蕭皇後又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先後輾轉在宇文化及、竇建德、東突厥各處勢力,最終被李世民迎回長安,直到去世,死後被安排與楊廣在揚州合葬了。
古代那些小說,往往對蕭皇後過於醜化,比如《隋唐演義》之類,總會津津樂道於蕭皇後後半生依託各路勢力,並總往下三路寫,無非是古代那些飽受性壓抑的酸文人的無知想像罷了。
實際上,蕭後並不像小說中那般俗氣艷情。她出生名門,在楊廣生時,蕭後還經常對楊廣的荒唐行為進行勸諫,曾寫過一篇《述志賦》來表述心志。等楊廣死時,蕭後已五十三歲,此後,她帶著年幼的皇孫和公主,在各勢力底下努力求生,最終得以善終,享壽八十有餘。
宣華夫人,本是南陳的寧遠公主,是後主陳叔寶的妹妹。隋朝滅陳之後,被送進掖庭做了宮女,後來成了楊堅的嬪妾,備受寵愛。沒想到卻被楊廣看中了:
楊堅死前,重病在身,宣華夫人和太子一起在楊堅身邊侍候,凌晨時分,宣華夫人出外更衣(如廁),楊廣趁機行逼奸之事,宣華夫人勉強掙脫開來,跑回了楊堅的住所。
此後,便是一場史書語焉不詳的可疑謀殺:
聽得楊堅的死訊,宣華夫人「色動股慄」,怕得不得了,已經做好了被賜死的准備,沒想到楊廣送了個金盒子來,裡面裝了幾枚同心結,當晚,就被楊廣遂了意。
但宣華夫人「歲余而終,時年二十九」,想來雖是委身於楊廣,她心中也是鬱郁不平,常懷恚恨,這才不到一年便早逝了。
也是一個可憐的女人。
這位也是出身南陳,在陳滅後,被送進了楊堅後宮,受到楊堅寵愛,後來又跟了楊廣。
不過這位品行上就遠不如宣華夫人了,史載:
楊堅死後,這位榮華夫人居然自薦枕席,最終也被隋煬帝所亂。這就有點無恥了。
在《隋書》的《後妃傳》中,與隋煬帝有交集的女人,只載了這三位,當然事實上肯定不止這三個,只可惜史書未細載。後世那些小說家發揮想像力,不是杜撰了一系列名字嗎,什麼朱貴兒、袁寶兒、薛冶兒之類,還有什麼殿腳女、任意車、烏銅屏呀,真是虧他們想得出。
至於李世民霸佔隋煬帝的妻女這個問題,先說妻子。
《隋唐演義》里寫道,蕭皇後對唐太宗使出渾身解數,拿出「許多勾引人的伎倆」,意欲勾引李世民。這簡直太扯淡了,要知道蕭皇後歸唐是在630年,這一年她已經六十四歲了,讓一個六十四歲的老太太去搔首弄姿,勾引一個三十來歲正當壯年的男人,就真不怕把李世民的隔夜飯吐出來呀。
所以霸佔妻子這個事情是沒有的。
至於女兒,那倒是真有,也就是李世民「四妃」(貴妃、德妃、淑妃、賢妃)之中的楊妃(具體封號不詳)。「霸佔」這個詞應該也可以用,畢竟這位楊妃進入李世民的秦王府時,已是改朝換代,正是她家破人亡的時候。
不過按照她給李世民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是李世民非常喜歡的吳王李恪,這位楊妃應該倒也很受李世民的寵愛,只可惜史載不詳,只有寥寥數語。
歷史 上真實的楊廣是「美姿儀,少敏慧」,楊廣稱帝後,給自己設立了「子孫萬代莫能窺」、「奄吞周漢」的宏偉目標,一生鞏科舉制、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三游揚州,兩巡塞北,用6年時間開鑿了長達5000里的京杭大運河……步子快了些,手段狠了些,兩三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竟想自己一代完成,一口沒吃成胖子、卻把自己咽死了,親手把大隋錦綉江山給徹底葬送了。
楊廣妃嬪很多嗎?
正史記載中他的妃子有蕭皇後、蕭嬪、陳後主的兩個女兒、李淵的外甥女、宣華夫人、容華夫人、崔氏八人。
蕭皇後始終是楊廣最愛的人,蕭皇後與楊廣成婚時,年紀約為16歲,與楊廣共同生活了36年,「恩隆好合,始終不渝」(《隋書》)
楊廣在楊堅去世的當晚,姦淫了他的兩位庶母宣化夫人和容華夫人,而容華夫人後來也成了楊廣的妃子,相當於說楊廣娶了兩個庶母,據記載,榮華夫人是自薦枕席。
現在看來是匪夷所思並有違倫理,但隋唐皇室都是鮮卑人的血統,父死子娶繼母或者庶母算是常例。
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煬帝僅有兒子四人,女兒兩人,楊廣可是活了59歲,說明楊廣年輕時主要是治國理政。
我們先來認識一蕭皇後,蕭皇後生於567年2月,按當時風俗,出生於2月之人,不能親自養育,無奈只能送到舅舅家養育,從小「躬親勞苦」,嘗遍艱辛,同時養成了很好的品行。
楊廣繼位後,立即立其為後,二人恩愛有加,共同生活了36年,直至公元618年,楊廣在揚州被宇文化及縊殺,此時她已53歲。她帶著年幼的皇孫和公主,先後輾轉在宇文化及、竇建德、東突厥各處勢力,直到公元630李靖統兵消滅東突厥後,蕭皇後才被李世民迎回長安,此時的她已63歲。
《隋唐演義》里記載:蕭皇後拿出「許多勾引人的伎倆」,意欲勾引李世民,只能說是腦殘之人自古有之。
當時李世民僅32歲,比蕭皇後長子楊昭還小14歲,當時妙齡女子隨李世民挑選,他口味再重,也不可能看上一位多年居住塞外,風吹日曬、年近70滿頭白發的老媽級的婦人。
最直接的佐證就是,公元647年,蕭皇後以81歲高齡仙逝,李世民將其與楊廣合葬。
李世民確實娶楊廣之女為妃,李淵和楊廣二人的生母是親姐妹,所以李世民得稱楊廣為表叔,李世民與楊妃是表兄妹,姨表親,親上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輩分不差,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楊妃生下吳王李恪,所以更談不上霸佔。
這位隋煬帝楊廣,可是出了名的色狼,只要是有點姿色的,他一概不會放過,甚至違背常理,慾望上來的時候,連自己的後母,親妹妹都不放過,被其染指的美女不計其數,根據《隋書》《南史》等史書中明確記載楊廣喜歡過的女人至少有5個:蕭後、崔氏女、陳婤、宣華夫人、容華夫人。我就帶大家盤點幾位被染指比較有代表性的極品美女吧:
第一位,蕭皇後簫氏
蕭皇後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兒,此女天生麗質,嬌媚迷人,據說其姿色可以以傾國傾城來形容,此女在十三歲那年嫁與楊廣,而後隋朝滅亡後,被宇文化及納為淑妃,竇建德的小妾,接著是突厥王妃,然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一個女子可以被多人所垂涎看中納入,從側面便可以佐證,這位簫皇後,不愧為絕世美女。
第二位,宣華夫人陳氏
宣華夫人陳氏,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宣帝女、陳後主同父異母之妹,封寧遠公主,隋開皇九年,隋朝平陳完成南北統一後,其與陳國皇室成員作為俘虜從建康西入大興,被配入掖庭為宮女,後選為隋文帝嬪妾,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去世後,陳貴人進封宣華夫人。據《隋書》記載,隋煬帝即位後,貪圖陳氏美貌,因此再度接進皇宮為妃。
第三位,容華夫人蔡氏
容華夫人蔡氏,隋文帝晚年嬪妃,江南丹陽人,陳國滅亡之後,被選入隋宮,此女也是長得姿色可人,怎耐老態龍鍾的隋文帝並不寵幸與她,據《隋書》記載,隋文帝過世後,蔡氏亦被隋煬帝楊廣看中,兩人長期廝混在一起。
當然,隋煬帝楊廣生性風流,被他染指的美女不計其數,暴君楊廣也就以殘暴,好色而流傳與後世,相比楊廣,李世民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說李世民和楊廣還有點沾親帶故,按輩分,李世民還得叫楊廣一聲表叔,可是這個表侄可是厲害了,還娶了楊廣的女兒大楊妃,連表叔的女兒都不放過,這還不算,李世民平滅突厥,迎回了楊廣的皇後簫氏,此時的簫氏,已經輾轉落入多人手中為妾室,經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手中終於又回到了長安,《舊唐書·太宗本紀》載:「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大破突厥,獲隋皇後蕭氏及煬帝之孫正道,送至京師。此時歸到長安的簫氏已經年逾花甲半老徐娘年近六十,沒想到這位李世民還是照單全收納入宮中,可謂是口味不輕啊,從另一個方面說,這位蕭皇後絕對是一個絕世美女,否則不會多人搶著要還不算,年逾花甲還被李世民接進宮中。
隋煬帝楊廣也許好色,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多麼荒淫。
隋煬帝楊廣見於史籍記載的兒子有四個,一子早殤,另外三子中元德太子楊昭和齊王楊暕的母親都是隋煬帝的皇後蕭氏,女兒見於記載的有兩個,其中南陽公主母親也是蕭皇後,楊妃(唐太宗妃)的母親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蕭皇後,從子嗣情況看,楊廣也許好色,但不見得有多荒淫,相比表哥唐高祖李淵的22個兒子和19個女兒,楊廣的私人生活簡直可以說相當節制了。 有關楊廣好色無厭乃至任意車等等匪夷所思的荒淫故事,主要是後來天下之惡皆歸焉的結果,特別是明清時代為了迎合市民趣味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的腦洞,與 歷史 真相相去甚遠。
楊廣平陳之後,陳後主寵妃張麗華被俘, 有一個說法是高熲命人斬之,楊廣很不高興(王甚不悅);另外一個說法是楊廣命人斬殺了她——無論哪種情況,楊廣和張麗華之間沒有發生什麼。
第二個問題,不管是說李世民霸佔還是收繼,指向的對象就是上述 隋煬帝楊廣的蕭皇後,論親戚關系,蕭皇後是李世民的表嬸,論年齡,蕭皇後比李世民大31歲,連兒子楊昭都比李世民大14歲,李世民不可能把她納入後宮。
根據吳王李恪的生日,楊妃最遲在武德二年春三月進入秦王府成為李世民的王妃,以當時李淵接受禪讓尊崇隋朝合法性的政治正確,即便楊妃此時已經不是皇家公主,但還是地位尊崇的,所以也談不上霸佔。
隋煬帝愍皇後蕭氏是腦殘文最喜歡YY的對象,什麼亂世佳人群雄瘋搶、唯一服侍六個帝王之類,這些作者要麼是人雲亦雲的剽竊黨,要麼是內心污濁加上無知的所謂「 歷史 寫手」。
在古代很多有地位的家族都喜歡抱團,像隋朝的皇室楊家,就曾經是唐朝皇室李家有著密切的關系,按照輩分算下來,煬帝居然是太宗的表叔。不過除了這層關系外,倆人其實還是翁婿的關系,因為太宗曾經娶了他的女兒為妃。
民間盛傳楊廣好色,倒是確實有他曾經下令讓手下徵集民間容貌不錯的女子,但是實際上他的妃嬪還不足十個,反倒是素有英明之稱的太宗,竟然有14個妃子。李世民確實娶了楊廣的女兒,但是對於楊廣的妃子倒沒有下手。
我們來看看楊廣染指的美女有哪些?
第一個就是她的皇後蕭後。
蕭後生於567年,遭遇了極大的不幸,但是她寄養親戚家中後,卻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品行,不但勤勞,還精通醫術,人美氣質也好,於是楊廣在選擇妻子的時候唯獨鍾意她。後來楊廣想謀奪太子之位,也是她用自己的醫術做掩護,幫助丈夫聯絡朝中官員。楊廣繼位後,她馬上就被立為了皇後,可見楊廣對她十分喜愛。後來楊廣暴虐,導致天下之人都想反他,最後一次下江南後,他被人斬殺,京城也隨即被攻陷。此時的蕭後還在皇宮,於是就被竇建德擒獲。但是她並沒有受到傷害,反而是被安置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後來又因為小姑的關系,被大汗索要,去了突厥那裡。後來她又被李世民迎回,依然受到眷顧。
於是民間的百姓就根據這些事跡,盛傳她生得極為美麗,所以經手好幾個君主,都受到了這些君主的寵幸。甚至連李世民都沒能經得住她的魅力,最後將她收入了後宮。但是實際上,她是在公元630年才回到中原的,此時的她已經快70歲了,早已是一個頭發灰白的老婦人,塞外居住的這些年裡,想必受到了風吹,無法保養,所以太宗是不會對她有興趣的。所以對蕭後的染指之說,這是沒道理的。
然後就是陳國的皇室女眷。
陳國滅亡後,陳國國君的兩個女兒一個妹妹,都陸續被楊廣收入了後宮,在這三個女子中,他最為鍾愛的就是後主的六女兒。但是這個女子原本是他父親的妃子,據說生得極為美艷,所以楊堅還沒死的時候,他已經垂涎不已,也正是因為此時,他差點丟了太子之位。父親剛死,這位美人就被他侮辱了,但是後來去了哪裡,並沒有記載。但是年齡肯定不小了,太宗並沒有喜歡大齡婦女的習慣。至於她的姐姐、姑姑,這年紀顯然比她更大,更不會受到寵幸。
還有一個王氏,這是李淵的侄女
古代表兄妹結婚倒是可以,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太宗佔有她的記載。
最後一個是個烈女,楊廣曾經徵集了許多女子,侯夫人就是其中之一。據說此女很有才氣,還留下了多首詩篇,但是她卻一生沒有得到寵幸,最後索性自盡,那時候隋朝還沒滅亡,所以李世民是沒法得到她的。
所以,太宗只是娶煬帝的女兒,至於他的妻妾,應該沒有霸佔一人。
《資治通鑒》記載,在隋文帝病重時,宣華夫人曾衣衫不整哭著告訴隋文帝:「太子無禮」。
楊廣可是個好色的人,他霸佔了自己父親的女人宣華夫人,還曾強迫自己的嫂子發生關系。
這個宣華夫人原本是南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後來跟了隋文帝。楊廣其實很早就對宣華夫人起了歹心,不過由於隋文帝健在,楊廣也不敢怎麼樣。
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駕崩,這下楊廣直接將宣華夫人收到了自己宮中,伺候自己。
當然,楊廣做過的有違倫理的好色之事,不只這么一件。楊廣還曾霸佔大哥楊勇的妻子,不過這些女人,都只是楊廣一時的玩物。
在楊廣身邊最久的還是蕭皇後,這個蕭皇後生得漂亮,也是個嫵媚的人。蕭皇後在楊廣還是晉王時,就跟著他,楊廣登基後,立她為皇後。蕭皇後在楊廣身邊,對楊廣也是幫助甚大。
說完隋煬帝楊廣,再說說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雖然是明君,但是也是個好色的人。「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盯上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並且把她占為己有。
那麼隋朝滅亡後,李世民有沒有霸佔表叔楊廣的女人呢?
《北史》記載:「(蕭氏)歸於京師,賜宅於興道里。」
這句話說的是隋煬帝死後,李世民把蕭皇後接到長安,讓她安居。既然是前朝皇後,而且又是楊廣得力助手,李世民為什麼不殺了蕭皇後呢?其實傳聞李世民與蕭皇後是不清不楚,但是兩人年齡差距太大。
李世民雖然與蕭皇後好像沒什麼,但是卻霸佔了楊廣的女兒。
李世民有個妃子叫楊妃,《隋書》記載,這個楊妃正是楊廣的女兒,不過她的母親是誰,並沒有明確記載。楊廣死後,李世民將她的女兒納入後宮。楊妃一直也不得寵,其實有時候更像是李世民的「性奴隸」。
李世民與楊廣,雖然一個是仁慈的明君,一個是暴君,但是他們好色的本性是相同的。
眾所周知,隋煬帝楊廣一生染指的美女難以計數,但是,要說他身邊美之極品的女子只有三位:一是蕭皇後,二是宣華夫人,三是容華夫人。楊廣的這三位後妃個個花容月貌,傾國傾城,各領風騷。
『伍』 痛哭六軍俱高速,沖回一怒為紅顏。這個美女是誰
陳圓圓。
原句應為「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出自清代詩人吳偉業的《圓圓曲》。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世居江蘇崑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
陳圓圓是明末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艷」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紅顏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獻給了崇禎皇帝,豈料沒有得到崇禎的寵幸,後被吳三桂納為妾。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隨後,他親率大軍渡河東征,殺向明朝的都城北京。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宣府(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禎萬般無奈之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放棄關卡,入關勤王。此時吳三桂是遼東總兵,駐守山海關。吳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統兵入關,當到達出山海關不遠的河北豐潤(今河北唐山市內)突聞噩耗,京城失陷,崇禎自縊身亡,遂帶兵返回山海關。四月初,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勛貴高官,拷掠追銀,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相傳吳三桂當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當即揮師第二次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上演了一幕絕世的「沖冠一怒為紅顏」,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馬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