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楊貴妃作為四大美女之一,關於唐朝楊貴妃的歷史都有哪些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1]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華陰楊氏,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2-3]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生平:
楊玉環於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
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恪先生曾對這種說法頗感稀奇,並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作了考證。陳氏懷疑劉詩「貴人飲金屑」之語,是得自「里兒中」,故而才與眾說有異。然而,陳氏並不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所以「里兒中」才傳得此說。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初瘞時以紫 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 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舊唐書·卷五十一楊貴妃傳》)[
『貳』 楊門女將都有誰,在史書上有記載嗎正史中記載了哪些女將軍
《楊門女將》虛實雜糅,來源於各種傳說故事,作品中角色個性鮮明,故事貼近生活,深入人心,在民間廣為流傳,表達了百姓千百年來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願望。熱情地贊揚了中國女性保家衛國、巾幗不讓須眉的英雄氣概,。
其她女將軍還有花木蘭、梁紅玉、呂母、洪宣嬌、唐賽爾、馮婉貞等等,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這些巾幗英雄的成就更加值得敬仰。
『叄』 古代的楊氏人才有哪些
楊姓名人
楊堅(公元541-604年),姓楊,名堅,鮮卑姓普六茹,名那羅延。
楊廣(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位積極、有進取心的人。修築「京杭大運河」。
楊震:名聲最大的古代楊姓名宦。勤奮好學,博覽群經,東漢時有「關西孔子」的稱譽。
楊杏佛:又名楊銓,最早透露紅色中國真相的勇士。
楊虎城:國民黨最著名的愛國將領。1908年拉起打富濟貧的隊伍。1911年辛亥革命時率隊加入陝西民軍。任營長、游擊支隊司令。
楊振寧:最早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人之一。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
楊簡:楊姓歷史名人中壽命最長的人。南宋哲學家。生於1141年,卒於1225年,享年84歲。
楊炯:楊姓成名最年輕的人。唐代著名詩人。幼年聰敏好學,10歲就被選為神童,待制弘文館。27歲應制舉,補校書郎,官至崇文館學士。與王勃、駱賓王、盧照鄰齊名,稱「初唐四傑」。
楊國忠:名聲最壞的楊姓奸臣。本名楊釗。天寶年間因為他的堂妹楊貴妃深受唐玄宗的寵愛,他由監察御史升為侍御史,賜名楊國忠,身兼15職,權力逐漸大起來。兩次出兵征伐南詔,喪師20萬。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為右相,兼有40多個職位。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滛縱不法,在私第選定官吏。後來與安祿山的矛盾日漸加劇,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舉兵叛亂;楊國忠隨唐玄宗逃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被士兵殺死。
楊玉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楊太真,是唐玄宗的貴妃,又稱楊貴妃。她體態豐腴,肌膚細嫩,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給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為妃,後因為美貌被唐玄宗召進宮中,封為貴妃,深受寵愛。楊氏一家因此而顯貴,堂兄楊國忠操縱朝政,敗壞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馬嵬驛,兵士嘩變,楊貴妃被迫自縊而死。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名人
楊尚昆: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勇(瀏陽籍),開國上將。
楊至成,開國上將。
楊成武(長汀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楊得志(醴陵籍),開國上將。任過解放軍總參謀長。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號稱明代博覽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罰到雲南充軍,其最有名的代表作為膾炙人口的詞——滾滾長江東流水,浪花掏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戶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萬里(1127-1206年),漢族,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勉勵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萬里為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為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為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秘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為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萬里以為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祠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開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胄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謚「文節」。
開國中將:楊秀山、楊國夫、楊梅生。
開國少將:楊思祿(於都籍)、楊卓(興國籍)、楊力(瑞金籍)、楊漢林(興國籍)、楊俊生(瑞金籍)、楊懷珠(吉安籍)、楊恬(德安籍)、楊世明(瀏陽籍)、楊永松(大埔籍)、楊尚高(平江籍)、楊尚儒(連城籍)、楊國宇(儀隴籍)、楊家保(吉水籍)、楊輝圖(大埔籍)等33人。以上近1/2出自客家聚居地。《黃埔軍校三百名將》列有楊林(紅一方面軍參謀長)、楊傑(國民黨少將)、楊至成(解放軍上將)、楊家騮(國民黨追贈少將)、楊嗣震(國民革命軍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等5人。贛南楊姓名人還有出自的瑞金名列明末「江西五大家」的學者楊以任,清初著名詩人楊枝遠,及頗具阮籍風格的詩人楊方立;出自興國的自強不息光明磊落的省委書記楊尚奎等。
在中國歷史上,楊姓稱帝稱王者有十幾人,先後建立有隋、吳等政權。北朝末,華陰人、北周外戚楊堅,在靜帝年幼即位時任丞相,總攬朝政,封隋王,於581年廢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建都大興(今陝西西安),587年滅後梁,589年滅陳,結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統一全國。隋朝歷二帝38年,於618年滅於唐。五代時,合肥人楊行密創建吳國,都揚州,歷4王36年。南宋初年,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楊么領導洞庭湖地區農民起義,稱大聖天王,並用以紀年,有眾加萬人。金末,紅襖軍首領、益都(今屬山東)人楊安兒建立反金政權,建元天順,有眾數十萬人。元初,寧海人楊鎮龍率領浙東農民起義,國號大興,年號安定。
除了稱帝稱王者外,楊姓在文化、科學、軍事、政治等方面涌現出許多傑出人才。戰國初期有哲學家楊朱。西漢有學者楊何,無神論者楊王孫,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楊雄。新莽末年有赤眉軍政權大司農楊音。東漢末有文學家楊修。三國時魏有不畏豪強的京兆尹楊沛。魏晉之際有哲學家楊泉。西晉有太傅、大都督楊駿。北魏有驍勇善戰的平東將軍、氐族人楊大眼,散文家、《洛陽伽藍記》的作者楊炫之。隋有大臣楊素、楊玄感父子。唐代,楊氏任宰相者11人,其中唐德宗宰相楊炎,曾定議改革賦稅制度,堪稱理財家,學者楊士勛,雕塑家楊惠之。五代時有書法家楊凝式,筆勢雄傑,變化多姿.評者說他用筆有破方為圓、削繁為簡之妙。宋代,楊氏最顯赫的人物莫過於以楊業為首的楊家將。楊業,又名繼業,原為北漢將領,號稱「無敵」,河東歸宋後,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曾在雁門關大破契丹兵,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大舉北伐,他率軍收復雲、應、寰、朔四州,後在主帥潘美和監軍王 的錯誤指揮下,他孤軍被陷於陳家谷口,重傷被俘,絕食而死;其子楊延昭、孫楊文廣均為北宋名將。楊業的事跡,在當代即被人傳頌,後經文學藝術家的渲染,形成豐富的楊家將傳說,更具傳奇色彩。此外,北宋有文學家楊億,學者楊時,醫學家楊介。南宋有詩人楊萬里,數學家楊輝。元代有詩人楊載,對外貿易家楊樞,文學家、書法家楊維楨,散曲家楊朝英,戲曲作家楊梓、楊顯之、楊訥。明代,楊榮、楊士奇、楊溥在英宗時同輔朝政,並稱「三楊」;楊繼盛劾權相嚴嵩十大罪,楊漣彈劾魏忠賢24大罪,均受迫害致死,可謂不畏權奸的英雄;還有詩人楊基,文學家楊慎,學者楊東明,針灸學家楊繼洲,畫家楊文聰,中原地區農民起義首領楊虎,民間抗倭英雄楊鈿。清代有學者楊名時,戲曲作家楊潮觀、楊恩壽,藏書家楊以增,太平天國將領楊秀清、楊輔清,湖南末陽農民起義領袖楊大鵬,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佛教學者楊文會,外交官楊儒,「戊戌六君子」之一楊深秀。現代有1925年省港大罷工領導人之一楊殷,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夫人楊開慧,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東北抗日聯軍主要領導人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化學家、造紙專家、冀東抗日領袖楊十三(又名楊裕民),教育思想家楊賢江,教育家、法學家楊秀峰,中國可靠性系統工程的奠基者和開拓者楊為民。
僑居海外的楊姓華人,對當地的繁榮與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涌現出許多著名人物。例如,前已述的美國有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寧,著名企業家楊雪蘭;紐西蘭有「菜花大王」楊汶釗。楊汶釗和菲律賓的楊應琳、馬來西亞的楊忠禮,以及香港的楊連景父子、楊受成,澳門的楊秉正,台灣的楊塘海等,均以擁有財富超過數億或十多億美元而聞名於世,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
『肆』 古代美女楊貴妃生平簡介
楊貴妃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號太真,下面是我為你 收集 整理的楊貴妃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貴妃生平簡介
楊貴妃,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原名楊玉環,號太真,天生麗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能歌善舞,音樂才華頗高,是唐代宮廷音樂家和 舞蹈 家。
楊玉環出生於公元719年,十歲左右父親便去世了,被寄養在叔叔楊玄珪家中。公元734年,咸宜公主大婚,楊玉環也在受邀參加,咸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傾心,在李瑁生母武惠妃的要求下,唐玄宗下詔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楊玉環與李瑁婚後生活甜美異常。
公元737年,備受恩寵的武惠妃去世,唐玄宗李隆基因此抑鬱寡歡,有人進言說楊玉環貌美無雙,於是李隆基便將楊玉環召進宮中。公元740年,李隆基以為竇太後祈福為名,令楊玉環出家,道號“太真”,公元745年,李隆基為李瑁另立壽王妃,以此慰藉李瑁,而後立楊玉環為貴妃。彼時宮中無後,楊貴妃雖無皇後名號,但事實上已的皇後待遇,李隆基更是親自譜寫《霓裳羽衣曲》,對楊貴妃寵愛無比。
這樣得寵的楊貴妃在宮中卻有兩次被送回娘家。第一次是因為楊貴妃恃寵驕縱,惹了李隆基不開心,而被送回了娘家,但很快又被接回了宮中。楊貴妃得寵,楊家得勢,楊貴妃第二次被送回娘家很有可能是因為李隆基殺雞儆猴,做給楊家看的,但《舊唐書》中記載的是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這次送楊貴妃回家,李隆基沒有馬上將她接回,後來才派人去看她,楊貴妃於是趕緊認錯,並剪下了一縷頭發獻上,李隆基這才派人將她接回。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李隆基帶著楊貴妃等人逃往蜀中,途徑馬嵬坡時,隨行的禁軍士兵嘩變,殺死了楊國忠,又逼李隆基縊死了楊貴妃。安史之亂平定後,李隆基曾派人尋找楊貴妃的屍體,但都沒有找到。
楊貴妃究竟有多胖
關於楊貴妃究竟有多胖這個問題,真實的想必沒有人知道,只是從 傳說 和史書上的隻字片語上了解,楊貴妃是個體態豐腴的胖美人。自楊貴妃得唐玄宗寵愛以來,這天底下的女人們變都以胖為美,沒 辦法 ,人家皇帝喜歡唄。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喜歡什麼 天下 變流行什麼的不是么?
有個 成語 是環肥燕瘦,說的是楊貴妃的胖,趙飛燕的瘦,於是漢朝以瘦為美,唐朝就以胖為美了。
根據這些史書的描寫,其中不難推斷出楊玉環胖則胖已,但應該也不會超過一百五十斤,要不然人家唐玄宗又怎麼能抱得起來這么個胖美人還不把人家皇帝壓壞了?史書上記載唐玄宗看上楊玉環的時候都已經快六十了,皇帝即使保養的再好也不可能抱得起一個體重和自己差不多的女人吧?如果唐玄宗當時是個大肚子的皇帝就更不用說了。
看過現在很多體態豐滿的女生,她們長的漂亮,皮膚又好。人家身材胖是胖,但是很勻稱所以大家一樣喜歡看。頂多一百二十多就差不多了,再胖一點兒或許就看不清五官了,在這里不是歧視胖子,網上說許多胖子都是潛力股,咱也不能看不起是不是?你看人家楊貴妃,人家胖是胖,可是人家美,基因好,照樣不是得到皇帝喜愛?
或許楊貴妃就差不多是60多公斤的樣子,人美,唐玄宗確實喜歡豐腴的美人, 自然 對她的寵愛就不在話下了。
高力士和楊貴妃關系
眾所周知的,高力士是個太監,我相信太真娘娘眼光再低也不會這樣委屈自己吧!想想那“紅塵一騎妃子笑”,對食物要求都這么高,何況是男人呢!而高力士,雖然是個權利極大的太監,手都能伸到朝堂上,但是對於皇帝的妃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這兩人之間,更有可能是利益關系。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貴為貴妃,另一個又為宦官之首,不合作一下,達到兩者之間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太過意不去了,況且,楊貴妃深居皇宮,自然需要一些消息來源,無論是關於唐明皇還是整個楊氏家族,都是有必要的。
但 歷史 不乏巧合,安史之亂,馬嵬坡之變,明皇忍痛處死楊貴妃,卻派了高力士前去下令,這種事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就是不知昔日同伴今日卻一個成了另一個的死神,雙方心中作何感想了。
不過後來楊貴妃去向成謎,千古未知,倒也成了一則佳話,否則,又怎麼會有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無數人各種各樣的遐想呢?想必和高力士的執令也多多少少有點關系吧。一方面高力士極了解明皇心思,另一方面兩人也是故人,手下留情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猜你感 興趣 :
1. 楊貴妃的生平介紹
2. 四大美女王昭君生平簡介
3. 古達美女王昭君是哪個朝代的
4. 古代十大名將
5. 楊玉環畫像是怎麼樣的
『伍』 唐玄宗時期有哪些著名的美女
楊貴妃: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小字玉環,道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獨頭村)人。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有待查證)。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後經大臣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後招入宮做女官,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從此楊門一族權貴顯赫。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 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又稱」妃子笑」。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四川崇慶)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後來又遷往永樂(山西永濟)。所以問楊貴妃是哪裡人,有說廣西容縣的,有說四川的,有說山西永樂的,莫衷一是。就我看到的《唐國史補》有言: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雖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體有狐臭,因此特別喜歡沐浴。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 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開元二十二載(734年)她被冊立為李瑁的妃子,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梅妃莆田(今福建莆田縣)生於醫學世家。江采萍聰明過人,九歲能誦讀《詩經》父親以《詩經·召南》里《采蘋》一詩的題目為女兒名字,對她期望甚高。 [編輯本段]梅妃入宮 據說在唐玄宗寵愛武惠妃死後,玄宗整日鬱郁不樂。太監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煩惱,於是到江南尋訪美女,結果在福建的莆田縣發現了一個蘭心蕙質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萍。 江采萍被高力士選入宮中後,曾深受玄宗寵幸。她淡裝雅服,姿態明秀,風韻神采,無可描畫,她精通詩文。因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每當梅花盛開時,賞花戀花,留連忘返,唐玄宗昵稱她梅妃,又戲稱為「梅精」。唐玄宗曾寵愛她至極,後宮其他妃子都視而不見。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卻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為紅顏之事爭風吃醋,並擅長於書文,常以東晉才女謝道韞自比。 只是楊玉環的到來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漸漸失寵。楊貴妃設法貶梅妃入冷宮上陽東宮。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有一次,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訊問侍兒可是送梅花來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誰還記得曾經專寵一時的梅妃江采萍呢?梅妃江采萍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便拿出千金請高力士找人寫賦呈給皇上。高力士正在拚命討好楊貴妃,因此加以推脫。江采萍就自己寫了一首《樓東賦》給唐玄宗看。可唐玄宗看來這篇賦後,雖然也略微有所觸動,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賞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見了,傷透了心,寫下來一篇《謝賜珍珠》,並將詩與珍珠一起送還給唐玄宗。 唐玄宗讀後悵然不樂,令樂府為詩譜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盛唐時歌舞名妓。(717-約757)唐代著名宮廷舞蹈家。臨潼人。原為民間藝人,後入宮廷。擅長《凌波舞》,表現凌波池中衛宮護駕的龍女,在波濤起伏的水面上翩然起舞。該舞由唐玄宗李隆基作曲,楊貴妃彈琵琶,寧王李憲吹玉笛,李龜年吹篳篥(古樂器)伴奏。楊貴妃賜以珍貴臂環,名紅粟玉臂友.安史之亂時流落民間,至德二載(757)夏入宮重見唐玄宗,再舞《凌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