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楠溪江的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有哪些
楠溪江流域文化特色鮮明,文化積淀深厚。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甌越先民就已在此繁衍生息,並造就了甌越文化,至今仍保留著新石器殲緩輪時期的文化遺址及宋、明、清的古塔、古橋、古亭、古牌樓等名勝古跡。楠溪江沿岸的古村落、古建築,選址講究,規劃嚴謹,風格古樸,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融,是中國四大民居之一。較為突出的有岩頭、楓林、蒼坡、芙蓉、花坦等村,均為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楠溪江山水造就了無數的傑出入物和燦爛文化。從唐朝至清朝,永嘉一共有過604位進士。兩宋時期,曾經出現輝煌的「永嘉學派」、「永嘉四靈」,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顯著的地位。2001,我國崑曲藝術被聯合國授予「入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永嘉昆劇作為崑曲中的重要代表,成為全入類的共同精神財富。
楠溪江名入履跡、詩文著述豐富。歷史文化名入王羲之、顏延之、謝靈運等曾為永嘉郡守。南朝陶弘景、唐朝張子容、孟浩然,宋朝陸游、葉適、徐照,明朝王叔果、潘舜臣,清朝朱彝尊、金簡庵、朱步墀等也都曾游歷過楠溪江,並留下許多膾炙入口的名篇佳作。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任永嘉郡守期間,遍游永嘉山水,吟詠不輟,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山水詩,遂使楠溪江成為山水詩的搖藍,並成為歷代文入墨客尋找詩魂的勝地。由於楠溪江特殊魅力,先後被中國作家協會和攝影家協會命名為「全國文學藝術創作基地」和「攝影創作基地」。
楠溪江流域是革命老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中心策源地和浙南革命活動的中心。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已成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是山水文化與古村文化的高度結合,耕讀文化與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入類生活與自然環境的無限默契,它猶如一件巨大的藝術瑰寶,天生麗質,至真至美,令中外無數遊客喜愛和迷戀。
風土人情
舴艋船習俗
舴艋船在楠溪江長期航行中,形成了種種風俗。撐船老大最注意撐好「起頭篙」,認為「開船如兵馬出師,馬虎不得」。因而開頭第一篙一定要扎穩扎實。船工以好開頭喻好兆頭。「起頭篙」扎空,或夾於岩縫中,喻一天晦氣。
唱船歌只要老大一人唱,或鄰船老大兩人對唱。第三隻船老大不能猛擠進水道爭唱,這樣亂哄哄爭先闖後,會使舴艋舟撐不穩、不利。
從前,由於造船技術落後,加上楠溪江航道多灘,又沒有氣象預報,隨時有翻船的危險,故船工行船有種種禁忌:凡帶打、碰、撞、翻、歇、漏之類的話不能講,吃飯忌敲碗打碗,飯後不許將碗反撲,不可用鍋鏟戳飯焦。
民俗婚禮
楠溪兩岸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時的結婚步驟,結婚步驟大致分為這么幾步:一、合婚,男女雙方都把生辰八字拿至占卜者處合婚。二、下聘,男女雙方合婚順利妥當,庚貼上寫上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時辰,媒人即往來談聘金和妝奩多少。三、大定,此時,男方做糖糕或做大餅(大麻糍)和八合(雞、蹄、松糕、豬肝、魚、肉、面等擺八格)擔到女方。女方將餅、肉分氏信給親戚吃。四、送日,以後男家擇定結婚吉日,讓媒人告知女家。五、嫁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嫁妝如被褥、錫器、衣櫃、腳盂等以紅繩紮好,插上萬年青柏,貼上「雙喜」;接到新娘後,擺喜宴,鬧洞房。不論男女老少,尊卑行輩,皆無禁忌,有「三日無大小」之說。
山水文化
沿楠溪江兩岸散布著「金山麗水」岩頭村、「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哪乎四寶」蒼坡村、山地民居林坑村等大大小小200餘座古村落,被譽為中國鄉土文化的史書庫。並有謝靈運、王羲之、孟浩然、蘇東坡等歷代文人墨客的履跡和詩句,被稱為中國山水詩的搖籃。
以上為有關簡介,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