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象山大白象歷史
相傳北白象鎮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鎮西的小山地勢呈西北向東南傾斜,形若象鼻,故名象山。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在象山建白塔院,故又名白塔山。白塔山上有一座「白塔」,清道光丙戌(1826年)《樂清縣志》將「白塔」改名「白象」並以此名鎮,意取白塔之白,象山之象。鎮內水網密布,樂琯運河東北段、樂琯運河西南段、樟河、南河及東河等5條大河呈輻射狀匯集於白象大橋頭,素有「五龍搶珠」之美稱。 民國21年(1932)建立白象鎮公所。1950年設白象區,1956年撤區稱鎮,1958年建立白象管理區。1961年與茗西管理區合並為白象公社。因與甌海縣白象公社重名,1982年10月改稱為北白象公社。1983年建立北白象鄉。1985年4月經省人民 *** 批准為建制鎮。1992年撤擴拼,由原北白象鎮、三山鄉、茗嶼鄉、萬家鄉、洪渡橋鄉合拼為現北白象鎮。
象山的由來【民間故事】
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頭大白象,是玉皇大帝的坐騎。大象總想到凡間去走走,只是天有天規,不能私自下凡。
這一天,大象在南天門口吃草,見守門金剛在打瞌睡,其就偷偷跑出南天門,向下一看,正好看到大海邊上一個好看的小島。其想:凡間有介好的地方,我要是能去遊玩一下多好啊!一動心,也不顧啥天條,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小後生駕起祥雲,一會兒就降落在島上。
島上一個老頭看到這個陌生的人,便上前問道:「你從哪裡來,叫啥名字?」大象腦筋一動,答道:「我叫阿祥,在海上抲魚,讓大風刮到這里來了。」老頭看其衣服破舊,就講:「儂住到我屋裡去吧!我屋裡笑則好只有阿拉兩老,交關冷清。」阿祥說:「那我就做你的兒子吧!」老頭蠻喜歡,高興地把阿祥領回家。阿祥再也不想回天上去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凡間過了一年半,大象私自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龍顏大怒,下令天將去把大象捉回。一天黃昏,阿祥抲完魚,打算回家。突然,天空響雷閃電像要塌掉一樣,阿祥曉得不好,連忙奔跑回家。兩老見其慌慌張張的跑來,問其出了啥事?阿祥眼淚汪汪,勿講閑話。這時,天將已闖進院子,兩位老人嚇得昏倒在地。大象跑到海邊,回頭看了看兩個親人,嘆了口氣,縱身向海里跳去。只聽「轟」的一聲響,海面升起一座山,把大陸和小島緊緊連在一起,成了一個半島。
後來,這地方住的人多了起來,就把其稱為「象山」。
丹城的由來【民間故事】
從前,有個山東人叫徐福,跑去跟秦始皇吹牛,他在海上遇到一位大仙,大仙把他帶到東南方的蓬萊山。山上有一座非常好看的宮殿,他急忙跪在大仙腳下,請問大仙,秦始皇怎麼樣才能得到長生不老的仙葯。大仙說:只要始皇能送來童男童女,能工巧匠,就能得到。」
秦始皇聽了竟然相信了,非常高興。馬上下旨全國,徵收三千童男童女,三百技藝最好的能工巧匠和各種種子、家畜盯模、農具等,一起讓徐福帶到蓬萊山,去取回長生不老的仙葯。
徐福只好硬了頭皮,從山東下船出海。只是他知道世界上哪有什麼神仙和不老葯呢?現在只得聽天由命,讓船在大海里漂。也不知漂了幾天幾夜,忽然看見海中有一高山,山上長滿又高大的樹,確實是個難得的地方。他就對船上的人說:「這就是蓬萊山。」
徐福把大家帶到了山上,造了一座道觀,又在山下挖了口水井,打算在這里長期隱居下來。不料第二年,秦始皇南遊發現他在這里隱居,這可是要滿門抄斬的大事,於是,徐福連夜帶了童男童女、工匠,慌慌張張下船逃跑。據說,後來漂到現在的日本,才定居下來。蓬萊山留下了徐福建造的道觀和水井。
後來,有個叫陶弘景的道士滿世界雲游,求仙煉丹。發現了蓬萊山和山上的道觀,山下的水井。他就住了下來。取了井中泉水,到蓬萊觀煉丹。還把自己的像,畫在觀內牆壁上。
到了唐朝,象山縣建立了,縣城就設在蓬萊山下的彭姥村。以後,有人在蓬萊山上挖出了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蓬萊觀和水井的由來。人們根據碑文記載,把蓬萊山改稱丹山,造了煉丹亭,重建了蓬萊觀,塑了陶弘景的像,把陶弘景煉丹用的水井,取名為「丹井」,蓬萊山下的縣城稱為「丹城」,一直沿用到今天。
石浦的由來
石浦是古鎮,宋范成大的《吳郡志》上已見此名。清《淤南志》稱石浦為「視縣諸鎮,名最古亦最著名。」據現有資料考查,石浦成鎮於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碰鉛。從前,石浦不叫石浦,叫宋里,那為什麼後來叫做石浦呢?原來,宋里鎮上出了一個狀元叫衛涇。衛涇小的時候是在宋里鎮上的一家叫友順堂的私塾里讀書的。衛涇一考上狀元,鄉里的豪富士紳紛紛上門拜見,送禮賀喜,誰知衛涇誰都不見。大家眼見馬屁拍不上,這些人急得團團轉,其中有一個機靈的鄉紳向衛涇身邊的師爺打聽,如何才能討好衛涇狀元?師爺說:「衛老爺曾經說過他小時候在友順堂里讀書,友順堂的老師有恩於他,但是老師已故,無以為報,他想在這兒建一座衣冠冢,以表示勿忘之心。還說衣冠冢最好選用太湖之石疊成像小山一樣。」 當地士紳得到了這一消息後,歡喜得不得了,立即把友順堂對面的小石橋改名為狀元橋,並紛紛出資疏通大華浦,安排了大批船隊,日夜趕裝太湖石,大華浦頓時一片繁忙景象。衛狀元見此情景,高興得哈哈大笑,連聲說:「這地方分明是運石之浦。」 從此,大家開始稱宋里鎮為石浦鎮。
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頭大白象,是玉皇大帝的坐騎。大象總想到凡間去走走,只是天有天規,不能私自下凡。
這一天,大象在南天門口吃草,見守門金剛在打瞌睡,其就偷偷跑出南天門,向下一看,正好看到大海邊上一個好看的小島。其想:凡間有介好的地方,我要是能去遊玩一下多好啊!一動心,也不顧啥天條,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小後生駕起祥雲,一會兒就降落在島上。
島上一個老頭看到這個陌生的人,便上前問道:「你從哪裡來,叫啥名字?」大象腦筋一動,答道:「我叫阿祥,在海上抲魚,讓大風刮到這里來了。」老頭看其衣服破舊,就講:「儂住到我屋裡去吧!我屋裡只有阿拉兩老,交關冷清。」阿祥說:「那我就做你的兒子吧!」老頭蠻喜歡,高興地把阿祥領回家。阿祥再也不想回天上去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凡間過了一年半,大象私自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龍顏大怒,下令天將去把大象捉回。一天黃昏,阿祥抲完魚,打算回家。突然,天空響雷閃電像要塌掉一樣,阿祥曉得不好,連忙奔跑回家。兩老見其慌慌張張的跑來,問其出了啥事?阿祥眼淚汪汪,勿講閑話。這時,天將已闖進院子,兩位老人嚇得昏倒在地。大象跑到海邊,回頭看了看兩個親人,嘆了口氣,縱身向海里跳去。只聽「轟」的一聲響,海面升起一座山,把大陸和小島緊緊連在一起,成了一個半島。
後來,這地方住的人多了起來,就把其稱為「象山」。
得名說法一說是這里有一尊漢白玉雕塑石象,恰好和南岸玄壇廟一對青石獅相對,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青獅白象鎖大江」;另一種說法是,當地原有為白象洗沐的白象池,所以取名白象街。
歷史沿革白象街上的很多事物和重慶的發展密切相關。史料記載,南宋淳佑年間(1241年—1252年),四川安撫制置使(相當於南宋長江防線軍區司令)兼重慶知府余王介曾在這里開設招賢館,廣納人才商討抗蒙方略。
1886年,這里成立了重慶最早的有線電報局。1891年重慶開埠後,英、美、日等家在這里開設洋行,形成「金融街」。
白象街15號是1897年宋育仁主辦的《渝報》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筆的《新蜀報》報社舊址。1905年左右,卞小吾、楊滄白、朱叔痴等人集資在白象街上創辦了東華火柴公司。
以前這里還有碼頭,人煙稠密,是重慶的鬧市區之一。名人相關除了老舍,在白象街的路上還出現過很多「名人」:1922年,陳毅在重慶《新蜀報》任主筆,和報社同仁在白象街社址前合影;1938年《大公報》遷到重慶後,《大公報》第二任總編輯王芸生便居住在白象街的一個小寓所里;1941年皖南事變後,周恩來在白象街舉行愛國工商界人士座談會……代表建築開埠時期老建築:白象街166號。
建於19世紀末,中西結合折衷主義特風格,重慶開埠時期的沿江街區建築。重慶海關報關行(大清郵局)舊址:白象街154號。
建於19世紀末,磚木混合結構建築,高三層,青磚外牆,立面簡潔,門窗採用券式結構,木質門窗,細部有西式風格的裝飾。美國大來公司舊址:白象街142號。
始建於1850年,整體呈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風格,是白象街最具有特色的老建築,歷史上,這里也曾是汪全泰號絲綢商鋪。白象街吊腳樓民居:街沿白象街往東前行,穿小巷,至白象街街背面,可見典型吊腳樓結構。
繼續下行可至長江濱江路。
俞士吉(1354~1430):象山人,歷經明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先後任監察御使、湖廣巡按、侍郎右僉都御史等職,在石浦還保留著他的故居——「侍郎府」。
紀子庚(1865~1933):石浦延昌人,早年營商,家道日裕。好施與,行善舉,屢捐資建燈塔、橋梁、碼頭、學校等,曾資助蔡元培及馬敘倫避難福州。
民國總統黎元洪賜「孝義可風」匾,世人稱頌「樂善好施」,「急公好義」,被譽為慈善家。任筱和(1876~1944)、任筱孚(甫)(1879~1953):石浦東門島人。
因家境貧寒,兄弟倆只讀了兩年書後,奉其母黃氏之命開始從商。先後在石浦、沈家門等地開設寶泰行、大皆春國葯號、新協元運輸船等。
慈母課子極嚴,兄弟事母至孝,鄉里有難,不吝接濟,數十年如一日,將辛勤積蓄付公益事業。先後募建燈塔於台州磨盤山、舟山菜花山、烈表嘴、象山雞娘山、銅瓦門、三門山等,又與紀子庚建仁義橋、五里橋、三灣路廊、築路造涼亭修碼頭。
1927年1月,蔡元培、馬敘倫先生避難來象山,任氏兄弟與紀子庚先生一起,用燈塔船、綠眉毛大帆船送至福州。民國33年(1944)筱和病故,鄉里感其德,於東門天後宮前,塑立像紀念之。
柯受良:石浦沙塘灣人,有「亞洲第一飛人」之稱,為紀念他,人們在老街專門建造了「亞洲第一飛人館」。 漁文化:石浦的漁港、漁區、漁村、漁民、漁宅、漁鹽、漁埠、漁汛、漁事、漁行、漁節、漁商、漁史、漁諺、漁俗、漁具、漁服、漁飾、漁船、漁風、漁食、漁市、漁歌、漁號(子)、漁謠等每個漁字都是一本書,都是一筆寶貴的遺產。
石浦漁文化的富集性、典型性和歷史性,是其他地區無法取代的。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以石浦為代表展現漁文化的共有三項:石浦媽祖信仰及迎親習俗,象山漁民開洋、謝洋節,象山曬鹽技藝。
海鮮文化:石浦港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國家中心漁港,早在漢時就被人們認識利用。數以萬計的漁船裝卸漁貨,400多種魚類、100多種甲殼類、80多種貝類在這里匯聚,色、香、味俱全的石浦海鮮美食,作為中國新八大系列之一的甬菜石浦海鮮是主要組成部分。
海商文化:歷史上明州(寧波)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歷史學家和考古工作者已證實,吳越大量的絲織品和越瓷通過明州港走向世界,而這支龐大的船隊自唐朝以來即將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向東南亞、西亞和非洲。象山從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這條絲綢之路的黃金水道,而石浦就是海商文化的橋頭堡。
海防文化:元代起即稱石浦為「浙洋中路重鎮」,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地處海防要沖,調昌國衛守御置前、後二千戶所,築堤捍守。石浦所城「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廣六尺,周六百有七丈。
辟西、南、北三門。辟水門於(西)北、南二門之側。
羅以月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六十,警鋪二十九,敵台十三。」東南開「濠一百十丈。」
下轄石浦巡檢司和大金山、後山、前山、下嶴、松嶴、土灣六烽堠。逢汛期,衛撥游哨兵船防守。
清順治,改置石浦陸、海二汛。康熙二十三年,仍設官防守,重築所城。
東、北面相接,長約700米。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居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稱。
現仍存有金雞山炮台、二灣摩崖、古城牆、古城門、古炮台、摩崖石刻等海防遺跡。
『貳』 北白象國際品牌香水店地址
日樂清北白象草本潤舍化妝品店的地址為浙江省溫州市樂清此譽老市北白象森升鎮硐橋村沿河路2號,位虛基於浙江溫州樂清市,浙江省溫州樂清市北白象鎮南屏社區
『叄』 樂清有沒有賣墓地的地方
當然是有的。
樂清市北白象鎮茗山福壽陵園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這個是具體的地址。
首先當然是亂纖有的呀畢竟人死後還是需嘩渣仿要安裝的梁橘地方的那麼如果沒有安裝的地方人們為什麼會到這個地方去呢對不對。
『肆』 樂清北白象鎮有什麼好玩好吃的地方從樂清怎麼到白象的金朋旺賓館
白象板糕,白象豬臟粉,白象豆腐,一般在白象鎮上都能問到
『伍』 「高」姓有什麼名人啊
古代高姓歷史名人 1、高漸離:戰國末年時燕人,擅長擊築,燕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擊築,荊軻和歌。後因在築內暗藏鉛塊撲擊秦始皇,不中被殺。逗山 2、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武義高強的將領,是北齊大將,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為蘭陵王。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是中國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長恭、楊華)之一。 3、高 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並稱為"高岑"。其"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為內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4、高汝礪:金右丞相,封壽國公。今山西省應縣人。曾對紙鈔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對金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人正直。 5、高克恭(1248—1310):元代畫家,字彥敬,號房山,其先回鶻(維吾爾族),籍貫大同(今屬山西),居於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錢塘(今浙江杭州)。官至刑部尚書。 善書畫, 《雲橫秀嶺》、《墨竹石坡》為其代表作。與趙孟頫齊名,時人有"南有趙魏北有高"之稱。 6、高攀龍:曾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顧",為東林黨首領之一。 7、高 武:在我國傳統醫學上,久享聲譽,針灸之術即他所傳。 8、高則誠:著名戲曲家,所著《琵琶記》,對後世戲曲的發展影響深遠。 9、高 鶚:清朝文學家,漢軍鑲黃旗人,以續《紅樓夢》後40迴流世界傳名。 10、高 翔:清代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山水,畫梅風格疏秀,兼能畫像。
11、高 啟:(1336-1374)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季迪,號槎軒。張士誠據吳時,隱居吳淞江青丘,自號青丘子。博覽群書,工詩,尤精於史,與楊基張羽、徐賁並稱吳中四傑。其詩之才力聲調,過三人遠甚,為元明間一大家。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後張士誠獲罪被誅。啟曾為之作《上樑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纖中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12、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道人,溫州市樂清北白象鎮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追贈太子少保。在進入中央當部長級京官前,高友璣歷任過許多地方長官。任江西九江知府時,治績為當時十三府之最。任河南汲縣知府時,裁減官供,罷停黃河勞役,放寬鹽禁,為百姓做了一系列實事。任大同巡撫時,不畏強梁,彈劾囂張行凶的皇親國戚。 13、高其佩(1672-1734):中國繪畫史上著名的指畫創始人,官至刑部侍郎,與高鶚為同宗本家,高氏父子都是清代名臣。其父高天爵、其伯高承爵、高蔭爵皆在清朝為官,其長兄高其位為兩江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太子少傅,其堂兄高其倬為康熙進士、浙閩總督。高氏原隸漢軍鑲白旗,後因長兄高其位有軍功,改為鑲黃旗。高其佩以名門望族而身歷宦海,歷知州、員外郎、署運使、刑部侍郎。雖為高官,但卻以工指畫以名顯。高其佩一生畫作甚豐,精妙獨到。凡花木、鳥獸、魚龍,人物靡不精妙。作品達五、六萬幅之多,代表作品有《怒容鍾馗圖》、《水墨雜畫冊》等傳世,其作畫大都題款以"鐵嶺高其佩指畫"或"鐵嶺高其佩指頭生活",等字,時人尊稱為高鐵嶺。高氏8歲始學畫,遇稿則摹,以指蘸墨,仿其大略,盡得其神,信手拈來,皆成妙諦。所繪人物生動、形象,堪稱開宗立派的大家。現鐵嶺銀岡書院存有其《貓蝶牡丹圖》和《風竹圖》。著有《且園詩鈔》。高其佩的指畫,在當時影響很大,「揚州八怪」受高其佩直接影響,李鱓曾從其學習。「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在題高鳳翰畫跋中,認為惲壽平、王翚諸皆不能破古人牢籠,「獨高且園(山豎中其佩)軒然特出,冠絕一時,後堂(李鱓),西(高鳳翰)一頭一尾-----」高其佩自稱指頭畫得於夢授,曾刻一印「畫從夢授,夢自心成」。 七、近現代高姓名人(請將您知道的人填寫上)
1、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靜樂縣靜游鎮峰嶺底村(今屬婁煩縣)人。名尚德,字錫三,號君宇。1896年生於山西省靜樂縣(今屬婁煩縣)。1912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學,因才華出眾,以「十八學士登瀛州」而享譽省城。少年高君宇對社會政治問題非常關心,訂購了《晨報》、《申報》、《康梁文鈔》等進步書刊研讀。1915年,他參加了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的斗爭,捐款翻印「二十一條」全文廣為散發,組織遊行和街頭演講,聲援蔡鍔等人護國反袁斗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英語系。「五四」運動的組織者之一。在當時進步思想的發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進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響,很快成為學生運動的領袖。1918年5月,他參加了反對北洋政府簽訂《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活動,成為近代中國學生運動史上第一次公開的遊行請願活動。1919年5月4日學生愛國遊行時,高君宇是組織和參加的骨幹之一,和許德珩等十幾個學生沖進趙家樓,痛打簽訂賣國條約的官員章宗祥,演出了「五四」運動壯麗的一幕。隨後,他代表北大學生參加了學聯的領導工作。1920年3月與鄧中夏等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首屆書記。中共二大中央委員,編輯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1924年7月到廣州,任孫中山秘書,翌年隨孫中山北上。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當時的年輕人最容易接受新思想,建立共產黨和建立革命的青年團組織幾乎是同步進行的。高君宇不僅是黨的創始人,同時還是社會主義青年團(即共青團前身)的創始人之一。
2、高旭:(1877-1925)字天梅,號劍公,別字慧雲、鈍劍,江蘇金山人。早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響,創辦《覺民》雜志。1904年留學日本,次年參加同盟會,任江蘇分會會長,並創為《醒獅》雜志。1906年回國,在上海創為健行公學及欽明女學,倡言革命,提倡女權及女子教育。1909年與柳亞子,陳去病共同發起南社。辛亥革命後,曾任金山軍政分府司法長、眾議院議員身等職,堅持反袁立場。他把詩歌作為鼓吹革命、喚起民眾的武器,稱其詩為「覺世書」。有《天梅遺集》。 3、高劍父:(1879~1951)字劍父,以字行,廣東番禺人。現代著名畫家,嶺南畫派領袖。 與胞弟高奇峰, 陳樹人合稱「二高一陳」,被稱「嶺南畫派」,1906年留學日本,1908年回國後主持廣東同盟會,並在廣州起義中任聯軍總司令。辛亥革命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創辦了春睡畫院、南中美術院。曾任廣東省立工業學校、廣州市立藝專、南中美術院校長,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廣東美術會會長。1949年移居澳門。 4、高士其:(1905-1988) 福建閩侯(今福州)人。科學家、科普作家。1925年留學美國,先後入威斯康辛及芝加哥大學,攻讀化學和細菌學,1928年在芝大細菌實驗室作研究時,不幸受病毒感染,致使終身殘疾。1930年回國,任南京中央醫院檢驗科主任,翌年辭職。1932年曾與陶行知等創設獐科學通訊學校,後任國立編譯館特約編審。1939年參加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華全國科普協會委員,中央文化部科普顧問,中國作協理事,保衛兒童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我們的抗敵英雄》、《細菌與人》、《抗戰與防疫》、《生命的起源》、《細菌世界探險記》、《五年計劃的科學故事》、《高士其科學小品集》等。 5、高 崗:前國家副主席。
6、高 琨:香港人,著名物理學家,後移居美國。
7、高行健:原四川大學教授,著名文學家、劇作家,後移居法國,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8、高建成:軍人,1998年長江爆發特大洪水,奮不顧身抗洪搶險而犧牲,被授予「抗洪英雄」稱號。
『陸』 在浙江溫州生活是怎樣一番體驗
1、溫州人多地少,城市基建差,馬路小,配套設施不齊全,連蘇南小鎮的市政建設都比溫州好。
2、企業大多數是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輕工業佔比大,高 科技 企業少,高素質人才不願意來溫州發展。
3、本地人攀比性太強,愛裝大款,一身名牌,手裡總是拿著中華煙和車鑰匙外露,擔心別人看不見似的。
4、人均五張以上的信用卡,幾乎是空卡,月月套現,甚至pos隨身攜帶。
5、車子是貸款,房子也是貸款的。
6、溫州地區的人情隨禮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大多數白事一千,喜事二千到五千,親戚更高,一個月遇到一二起紅白喜事,這個月就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以上是溫州人生活的縮影,物價高,房價照比國內一線城市,打工的一輩子買不起房子;小孩教育開支大,各種的課後輔導,你的孩子不參加,擔心趕不上同學。
近十年來,新溫州人逐漸離開了溫州,這個城市生活的太累。
不同的階層不同的體驗,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體驗,別人的感受終歸是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感受替代不了你自己的感受,所以,這個問題肯定沒有標准答案,但有一點事肯定的,經濟基礎好, 社會 地位高在生活品質方面在哪裡都會好一些
1 市區公交車到站要播報兩遍,普通話一遍,溫州話一遍。
2 每年九月份十月份都有那麼一兩個台風跑過來嚇唬你。
3 愛吃海鮮,愛吃醋,炒菜味精放得比鹽還多。
4 美女多,女性年齡越大越打扮,年齡越大衣著越鮮艷。
5 私企小公司多,老闆多工作機會也多。
6 遊玩的地方多,北雁、南雁、南麂、洞頭、西灣、漁寮、炎亭、百丈漈、雲嵐、水口.....
心動的體驗,既不會讓你忙的日子都不好過,也不會讓你窮的日子都過不好,前提是你肯努力去做。當然,有待拆房的大佬以及富N代不在此列。不過這個生活水平和生活態度也不一樣,越是有錢人越是有想法和努力。加油吧
1、溫州靠近東海,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了,吃著生猛海鮮長大的溫州人,非常豪爽、非常大度,甚至是非常勇敢、狂野、剛烈的,迥異於江南其他地界的小橋流水、老樹昏鴉,吳儂軟語、纏纏綿綿的;
2、溫州人特別會做生意,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想做老闆、都不服輸、都敢闖敢乾的,迄今為止,溫州的農村還有趕集的節日,叫做白石節吧?我在溫州樂清的北白象鎮呆過17個月時間,那裡就有這么一個迥異於其它地域的民間自發組織的節日;
3、相傳,北白象一代居民的五世祖南增順、南敬順是兩兄弟,為挽救朝廷運糧船有功,被宋寧宗敕封為「橫塘福佑將軍」,為了紀念南氏兄弟,後人還建了一座神廟供奉他們,現在南氏宗祠里春運,也保存還有立於清代《弍難千古》碑,詳細記載了南氏兄弟受封的事跡;
4、後來,南氏六世祖南遇福,死後葬在了白石鎮的小田嶴山,各地的南氏後人,不管遠隔千里,都要從每年的三月初十開始就備辦豐盛祭品,船載肩挑,水程山路,從東海之濱吹吹打打地來到白石祭奠祖先;
5、後來,北白象的村民見祭墳儀式如此隆重、參與、觀看的人這么多,人如潮、花如海,就趁機拿出農具、傢具出來出售、交易。年復一年,上墳的隊伍日益壯大,交易的商品也日益增多了起來,外姓人也不斷加入,慢慢的就形成今天著名的白石「三月初十」的大會市了,後人就習慣地叫做白石節了;
6、白石節每年的農歷三月初十開市,主要是樂清市的柳市、 白象、 白石、 磐石地區的人參與,主要在集中在白石街道 ,集市一般消森橘會持續時間半個月左右,白石節里,人們不僅集會、做貿易、易貨交換,還要祭祖、念舊,還會登高遠眺、祈求幸福安康;
7、講這個故事有什麼意義呢?主要就是說,溫州人做生意是有傳統的,溫州七山兩水一分地,土地貧瘠,靠農耕生活是不足以養活自己的額,於是,就走出去、就靠做生意、開店鋪、開超市來謀生了;
8、溫州的孩子從小都會做生意,血液里都流傳著生意經,很多人都說,溫州拿團人的頭發芯子都是空的,就是說溫州人太有生意頭腦了。
在溫州我的一個體驗就是:物價太高了!生活成本比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點不差。尤其是餐飲方面,牛羊肉比北方最少高出1.5倍以上!兩個人吃頓飯起碼三百多,可能你不信,在溫州你去本地的面館看看,面條普遍20+,甚至有五六十一碗面條的,而且還不好吃(當然這是我的理解)。反正我在溫州三年了,就覺得自己真的很窮活不起,然後覺得溫州人真有錢[捂臉]
在溫州,除了房價、物價高,
幸福指數也是越來越高!
比如孩子周末的親子項目越來越豐富!
要親近大自然,
可以選擇茶山,楠溪江,
方便點就是家門口的公園,
現在比較火爆的當屬以下幾個公園:
三垟濕地、楊府山、綠軸、白鷺洲,
可以進行的項目如下:
三垟濕地遊船,滑滑梯,玩沙,
楊府山滑梯,玩沙,喂天鵝;
綠軸鍛煉身體,晚上靠近世紀廣場看音樂噴泉,
南塘白鷺洲看燈光秀。
除了大自然這類比較省錢的項目,
也可以選擇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逛吃玩這類燒錢的項目,主要取決於你的消費觀。
比如萬象城,萬達,大西洋銀泰,名城廣場,5050,
都集遊玩, 美食 ,購物於一體!
都說孩子的錢好賺,
所以消費市場關於四腳吞金獸的配套設施,
也是越來越充裕!
有錢在哪都活的好
散講下,講講自己的感受。
溫州以前給人最多的印象就是有錢。現在的印就是老闆黃鶴的故事。
溫州近10年算是沒落的十年,在其他城市都在奮起直追的時候,溫州還徘徊在往日的榮光里。
溫州人是以吃苦耐勞著稱的,各地的溫州城,溫州街,都是一代一代溫州人奮斗拼搏出來的。但溫州的傳統美德在逐步消失,房市有溫州炒房團,股市有溫州幫,期貨有溫州人炒大蒜,炒黃金等等。錢來的太快了,迷失了方向。溫州在錢來的太快的那幾年,很多做實業投身房地產,投身金融行業,相互抵押,相互擔保。然後國家收緊政策,資金鏈斷裂,多少風雲人物自殺跳樓。泰順的育才集團,幾乎向一個縣的人借錢了,最後轟然倒塌。
溫州房價最高的時候08年前後,現在很多樓盤房價距離08年的時候都是腰斬的。而同期其他城市翻了幾倍。
回到正題。
1、溫州人民熱情好客,外地朋友來肯定盛情招待。
2、溫州是人情 社會 ,本來正常程序能走的,也喜歡提個小籃子,辦事喜歡先搖人。
3、溫州人好面子,人情往來是大頭。最近移風易俗效果顯著,不然都是大搞特搞,人情1000起步。
4、溫州人民排外,這點我也討厭。鹿城三區人民以前只認自己是溫州人,永嘉泰順樂清都不算。這幾年瑞安、樂清發展好了,會問,那邊這么好,為什麼來這里。 對溫州市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外地人,不算極度排外,也總喜歡貶低他們。
5、溫州人民很傳統,一般而言,結婚只找本地的,如果外地的,會遇到家裡的強烈反對。彩禮每個地方都不同,女方陪嫁也都不同。
6、溫州人民信仰虔誠。基督教很多。佛教也盛行。不過信佛教的家庭一般不找基督教的。
7、溫州氣候不錯,空氣指數很贊,基本沒有霧霾。但是梅雨季節、台風很討厭。
8、溫州 美食 餐飲發展畸形。夜宵排擋和私房菜發達,溫州夜宵排擋眾多,找個老字型大小的海鮮大排檔絕對不會失望。
9、出行方面,現在有BRT更加便利。不過年輕人更喜歡打的,以前計程車司機態度很差,亂收費,這幾年規范很多。交通不算堵車, 但道路設置小家子氣。
10、住宿方面。很多連鎖酒店在溫州開不住,如家漢庭關的差不多了。基本都是溫州人自己的品牌,以前的99,現在的銳斯特等等
11、溫州人才流失嚴重,大批量的人在杭州上海。很多在外地讀完大學就不會回溫州,專業不對口,市場落後。最近政府有意挽留人才。
12、 旅遊 資源,周邊適合 旅遊 ,永嘉楠溪江,樂清雁盪山,泰順、文成等等都有可以看看的地方。但是 旅遊 資源不成系統,開發程度一般。市區而言的,江心嶼雖然號稱四大名嶼,跟鼓浪嶼還有很大差距,改造後的五馬街、禪街、公園路可以去看看,改造相對成功的是公園路,但這幾個業態都有問題,去了沒有消費慾望。
13、城市基建很差,市中心老舊房子很多。政府沒錢改造。
14、最喜歡的一點。城市書房很多,全免費,有空調,有桌子,有很多書。
15、夏天愛心伏茶很優秀。
16、溫州城市綠化不錯,植物的覆蓋率和品種越來越好。但老舊小區綠化非常差。
17、甌江路亮化,每年點掉幾個億。
等等還有很多。
請吃瓜的溫州人民補充。
溫州人做事比較乾脆利落,不會斤斤計較。
『柒』 溫州樂清白鷺嶼規劃會是哪裡
樂清市北白象鎮白鷺嶼村。山毀轎根據網路地圖得知,余銀溫州樂清白鷺嶼逗肆規劃會是樂清市北白象鎮白鷺嶼村,項目是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開展的經營活動,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