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懿傳中,乾隆的九個妃子,誰才是後宮第一美人呢
如懿傳是一個集眾多美人的一部大劇,因為如懿傳是甄嬛傳的姊妹篇,講述的是後宮的故事,因此在後宮當中妃子們都是非常漂亮的。也許在真正的歷史上,妃子們沒有這么好看,但是在選擇的時候,如懿傳選的都是娛樂圈當中一禮一的美女,那麼這些人在後宮當中,他們的排名到底如何呢?
第一,嘉貴妃、舒妃和容妃以美貌占據後宮,誰第一呢?
那麼後宮當中的其他人如何去排名呢?集中可以知道的就是海南他可以排名到第五,因為他雖然很漂亮,可是他一直不善於打扮,所以他都沒報,直到後期才被發現,他是五阿哥的生母,他的排名排在第五。
其中高貴妃攝皇帝,乾隆一直很寵愛的一個妃子,不過他對她的寵愛相當於是甄嬛傳中的華妃之從博愛,所以他排名到第六令妃是皇帝後期最為寵愛的一個妃子,他的位置最後可以達到了皇貴妃,所以他也是非常厲害,他排名第7位,皇帝生下最多皇子的一個妃子就是純貴妃,因為他的相貌並不是十分的好,所以他排到了第八。
對於這一次的排名呢,也許會有一些偏差,那你是怎麼看待呢?如懿傳當中的八美,他們每個人的排名到底該如何去抉擇呢
『貳』 古裝劇里的嬪妃都很美,在古代真實的生活中,後宮的妃子都是美女嗎
說到古代皇帝的後宮大家一定都會十分羨慕吧,因為自古就有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的說法,大家一想因該都是美女吧,的確皇帝後宮當中的女子大多數都是從全國各地篩選上來的,其資質應該都屬上乘,不然怎麼能入的了皇帝的眼中呢。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列外的,並且有些朝代的審美並不和我們現代人的審美一樣,還有就是古代皇帝娶妻也並不都是從各地篩選,還有的就是遵從太後和太上皇的安排,那這些就有一些政治聯姻在裡面了,而對象就不一定有多美了。還有就是電視劇裡面有些都是虛構,大部分都是與歷史不相符的。接下來就具體的說一說。
因此可以說古代妃嬪大多數都是美女,只有少數是丑的,而這些人也得不到皇帝的寵幸。
『叄』 我在大清當皇帝,後宮有哪些美女啊
洛晴川 夏雨荷 香妃 陳純激圓圓 程淮秀 甄嬛 若曦雀胡 大玉兒做歲襪 蒼雲空 玉漱公主 李師師 貂蟬 虞姬 太平公主 林黛玉 崔鶯鶯 柳如是 祝英台 趙姬 小喬
整整20個!
『肆』 咸豐後宮有哪些女人
咸豐皇帝的後妃:
一、皇後
(1)孝德顯皇後(1831年—1850年),咸豐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
(2)孝貞顯皇後(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後。光緒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成謎,葬於定東陵。
(3)孝欽顯皇後(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後,名杏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後,次日崩逝,葬於定東陵。
二、皇貴妃
(1)庄靜皇貴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麗貴人」。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時年五十有四,謚曰庄靜皇貴妃。葬於定陵妃園寢。
(2)端恪皇貴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統二年逝世,謚號為端恪皇貴妃。
三、貴妃
(1)玫貴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咸豐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憫郡王,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2)婉貴妃(1837—1894.5.17),索綽絡氏,光緒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終年約五十七歲。
四、妃
(1)璷妃那拉氏,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於定陵妃園寢。
(2)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緒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3)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於定陵妃園寢。
(4)慶妃(1840年-1885年)張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五、嬪
(1)雲嬪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容嬪伊爾根覺羅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3)璹嬪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4)玉嬪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六、常在
(1)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咸豐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2)瑃常在,名氏未知。咸豐九年正月初四日卒。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暫安。
(3)鑫常在,名氏未知。咸豐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4)後宮里有哪些美女擴展閱讀
清文宗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了。1860年9月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咸豐皇帝急忙帶著他的皇後鈕祜祿氏(後來的慈安太後)和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後來的慈禧太後)以及一班親信,逃亡到熱河去,由恭親王奕䜣留下來向侵略者求和。
1861年8月22日,咸豐在簽訂《北京條約》後不久就病死了,他唯一的兒子6歲的載淳即位。年號定為「祺祥」。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還有原來的五個軍機大臣中的四個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咸豐臨終前,又將自己刻有「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賜給了皇後和懿貴妃,並頒詔說,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印有這兩枚御印才能有效。
載淳繼位後,尊先帝皇後鈕祜祿氏為母後皇太後,徽號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後,徽號慈禧。載淳的母親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是個陰險、貪權、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剛剛坐上聖母皇太後的寶座,就迫不及待地攬權。慈禧先讓人建議,因為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所以要由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實際上是要掌握實權。
『伍』 中國古代宮廷最具美麗,智慧與涵養集於一身的十大女性是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 1、古代十大美女之首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句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句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句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中國歷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因此她排第一毫無疑問。
2、古代十大美女之二貂禪
貂蟬,在關漢卿的劇本里記載此女名為任紅昌,山西並州(今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而貂禪也跟隨了呂布。呂布死後貂禪不知所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兩個人物沒有記載去向,其中就有貂禪。而根據我對三國的研究,我認為貂禪最終是跟隨了曹操,而關羽之所以後來又反叛曹操投奔劉備,就和貂禪有關。
相傳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歷史上有很多關於貂禪的傳說,而我看過的就不下十餘種版本,其中更是有傳說曹操、諸葛亮和關羽等人都被其吸引,可見其美。位居第二,實至名歸。
3、古代十大美女之三王昭君
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
昭君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以其美貌與貢獻,探花一位非她莫屬。
4、古代十大美女之四楊貴妃
楊貴妃,原名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當年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因此也就有了羞花的典故。歷史記載楊貴妃體態豐腴,很多人理解成胖。可是一個胖女人怎能成為帝王崇愛?我猜想因為當初沒有一個詞,所以文人不知如何描寫,那個詞就是「性感」。能與前三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說明她有足夠的資本,排名第四沒有問題。
5、古代十大美女之五陳圓圓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家境貧寒,流落蘇州為妓。後被明將吳三桂收為妾。李自成軍攻克北京,曾被俘。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又歸三桂,隨至雲南。「三藩」亂平,自縊死。一說曾出家為尼,名寂靜,字玉庵,死在雲南。
前四名是的人選是沒有爭議的,只不過是順序是按我自己的想法排的,可第五名就困難了。想來想去,仔細衡量一翻,能做到讓國家重臣沖冠一怒為紅顏,導致改朝換代的,恐怕只有她一人了。
6、古代十大美女之六虞姬
虞姬,名虞。秦末虞地(江蘇吳縣)人,有美色,善劍舞。公元前209年,項羽助項梁殺會稽太守,於吳中起義。虞姬愛慕項羽的勇猛,嫁與項羽為妾,經常隨項羽出征。項梁死,項羽為次將,施升上將軍,虞姬與項羽形影不離。楚漢之戰,項羽困於垓下,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項羽在飲酒中,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有虞姬墳。宋詞詞牌《虞美人》就得名於虞姬。
盡管楚漢相爭項羽慘敗,但兩千年來他一直被奉為英雄,而有情有義的虞姬也成為了無數少年的夢中美人。誰為少年等在窗前,誰為英雄走到江邊,枉費了因緣,如何思念?就讓英雄唱空悲切,就讓君子嘆斷橋前,試問有此重情重義的佳人相伴,縱情江山誰又在乎輸贏?!
7、古代十大美女之七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長安人,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鰲的皇後,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後。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我認為,即使以今天世人對美貌和身材的理解,趙飛燕也絕對是個難得的美女。可惜前六位的名氣太大了,也就只能委屈我們的小飛燕了。
8、古代十大美女之八武則天
武則天,名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唐高宗李治皇後,後改國號武周,定都洛陽。690—705年在位。武則天,性巧慧,多權術,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美貌讓世人絢目,但其才華也同時是各美女中無人能比的,可以說是才貌雙全的佳人。
9、古代十大美女之九蕭皇後
蕭皇後,後梁國都江陵人,後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隋煬帝楊廣的皇後,性婉順,好學能文,此女天生麗質,嬌媚迷人。蕭皇後天生就是一個人間尤物,她出生時,當時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綱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後得出了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 蕭皇後以後的人生經歷似乎恰好印證了這八個字。她自十三歲作了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了隋場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千般滄桑、萬種風流,全溶進了她幾十歲的生命歷程,使她成為一個命運奇特的女人,這也就是她命中註定的「桃花劫」吧。
10、古代十大美女之十甄宓
甄宓,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後人,父親官至上蔡令。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袁熙被外調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後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稱帝,封她為文昭皇後。漢亡之後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後、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派遣內使賜死她,葬於鄴。曹植為了紀念她,寫了千古留芳的《洛神賦》。甄皇後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後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她創造發明的「擰旋式」發型很美麗。據載:她初入魏宮,宮中有一綠蛇,她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她仿效而梳成發型,每天皆同蛇形變化而梳發不同,取名為「靈蛇髻」。
曹值《洛神賦》中認為甄宓就是水中洛神,以曹子健的智慧能如此贊賞,可見其美艷程度必然要進前十 在中國歷代才媛之中,須眉最欣賞這十位女性。
1。謝道蘊。東晉女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安西將軍謝奕之女,著名政治家謝安之侄女,王凝之之妻。聰明有才智,所作詩賦頗有名。
2。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3。柳如是。本姓楊,名愛,改姓柳,名隱,後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又號蘼蕪君,盛澤鎮人,幼年被賣到盛澤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養女。受徐教養,柳詩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作書得虞世南、諸遂良筆法。年稍長,流落青樓。在松江,她以絕世才貌,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相交往,常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詩歌唱和。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與柳如是結秦晉之好。兩人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錢戲稱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勸錢殉節,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一。錢面有難色,如是奮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錢謙益降清後,遭猜忌被逐回鄉,鬱郁而死。錢氏家族乘機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繯自盡。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如是墓在常熟虞山腳下錢謙益墓西,墓碑文"河東君之墓"。
4。劉令嫻。南朝梁代女詩人。生卒年不詳。劉孝綽妹,徐悱之妻。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她的詩多寫閨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詩》二首,是回贈丈夫徐悱之作。詩中通過寫景來襯托相思之情,頗為真切生動。如「落日更新妝,開簾對春樹。鳴鸝葉中舞,戲蝶花間鶩。調琴本要歡,心愁不成趣」(其一);「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還看鏡中色,比艷似知非」(其二);寫婦女的心理狀態都很能傳神。《聽百舌詩》「風吹桃李氣,過傳春鳥聲。凈寫山陽笛,全作洛濱笙」等句,寫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也很形象。
劉令嫻的《祭夫文》,乃徐悱死後所作,辭意凄惋,頗為人們所稱道。文中如「一見無期,百身何贖」,「百年何幾,泉穴方同」等句,不加雕飾,出自肺腑。
劉令嫻的詩,今存8首,全見於《玉台新詠》,今人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文1篇,見《藝文類聚》,嚴可均輯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5。蔡文姬。漢末女詩人。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蔡邕之女。博學有才辯,通音律。初嫁河東衛仲道。夫亡,歸母家。漢末大亂,為董卓部將所虜,歸南匈奴左賢王,居匈奴十二年。曹操念蔡邕無後,以金璧贖歸,再嫁董祀。所著有《悲憤詩》五言及騷體各一首。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相傳亦為其所作。
6。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學高才,和帝下詔令其續成。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後和妃嬪的教師,號為「曹大家」。每有貢獻異物,常令昭作賦頌。及鄧太後當朝,班昭與聞政事。著名學者馬融,曾從其授業。著有賦、文等16篇。
7。鮑令暉。南朝宋女詩人。生卒年不詳。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人。鮑照之妹。鮑照曾答武帝曰:「臣妹之
才,自亞干左芬,巨才不及太沖耳。」鍾嶸《詩品》說她是南齊人,但從鮑照的《請假啟》中講到僅有的一個妹妹死去等語看來,她似乎在宋孝武帝時就已去世。著《香名賦集》,已佚。其詩見於《玉台新詠》。今人錢仲聯《鮑參軍集注》附有鮑令暉詩。
8。左芬。字蘭芝,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人,左思之妹,西晉文學家。少好學,善作文,有文名,晉武帝聞而納之。泰始八年(272年)拜修儀,後為貴嬪,因姿陋無寵,以才德見禮,體弱多病,常居薄室。每有方物異寶,帝必詔為賦頌,由是屢獲恩賜。今存詩、賦、頌、贊、誄等二十餘篇,大多是應詔之作。原有《左九嬪集》四卷,已佚。
9。朱淑真。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斷腸集》有宋鄭元佐注本
10。薛濤。薛濤(770-832):字洪度。父薛鄖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亂後居成都,薛濤於唐代宗大歷三年出生。
薛濤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其父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薛濤應聲即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薛濤的對句似乎預示了她一生的命運。十四歲時,薛鄖逝世,薛濤與母親裴氏相依為命,迫於生計,薛濤憑自已過人的美貌及精詩文、通音律的才情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
唐德宗時,朝廷拜中書令韋皋為劍南節度使,統略西南,韋皋是一位能詩善文的儒雅官員,他聽說薛濤詩才出眾,而且還是官宦之後,就破格把樂伎身份的她召到帥府侍宴賦詩,薛濤遂成為成都著名營伎(供鎮守各地的軍事武官娛樂所用的樂伎)。一年後,韋皋惜薛濤之才,准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後雖未付諸現實,但「女校書」之名已不脛而走,同時也被世人稱為「掃眉才子」。後來,韋皋因鎮邊有功而受封為南康郡王,離開了成都。繼任劍南節度使的李德裕,同樣非常欣賞薛濤之才,在薛濤的有生之年,劍南節度使總共換過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對她十分青睞和敬重,她的地位已遠遠地超過了一般的絕色紅伎。
當時與薛濤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輩慶、張籍、杜牧、劉禹錫、張祜等,都與薛濤有詩文酬唱,但真正讓薛濤動了深情的卻是元稹,薛濤初見元稹時已四十二歲,比元稹大十一歲,當時元稹任監察御史,於唐憲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兩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濤在閑雅之餘,常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玉津井的水,製成粉紅色的特殊紙張,紙面上呈現出不規則的松花紋路,煞是清雅別致,她便用這種紙來謄寫自己作的詩,有時也送些詩箋給友人,人們把這種紙箋稱為「松花箋」或「薛濤箋」。唐人喜用彩箋題詩或書寫小簡,其實都是學了薛濤的樣。
晚年,薛濤在成都遠郊築起吟詩樓,隱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時年六十二歲。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並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薛濤詩集名《錦江集》,共五卷,詩五百餘首,可惜未流傳下來。在全唐詩中收錄其詩八十九首。
『陸』 古代後宮女人出名的有哪些(越多越好)從夏朝開始最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狐狸精妹喜【夏朝 桀時期的】, 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的褒姒, 春秋時期魯庄公的母親齊文姜【和同父異母的哥哥姜諸兒亂倫,害死自己丈夫】 ,晉獻公的麗姬【害死晉國太子申生,逼走重耳和夷吾, 讓自己兒子奚齊當上君王結果臣子忍無可忍密謀政變母子被殺】 , 春秋時期鄭國國國君鄭穆公的女兒夏姬【三為王後,七為夫人,兒子因他而死】, 孔子的緋聞女友南子【嫁給年邁的衛國國君,與舊時情郎私會,與寵臣不明不白】, 美女間諜西施, 桃花夫人息夫人, 邯鄲城的歌妓嫁給呂不韋,後來異人看上娶回去當了皇後生了秦始皇, 漢高祖劉邦的原配呂雉呂後, 處女皇後張嫣嫁給舅舅漢惠帝劉盈, 漢景帝劉啟的皇後王娡【與皇帝是二婚,也是因為她與館陶公主的私下結盟才實現了了兒子劉徹的皇位】 漢武帝第一任皇後陳阿嬌【金屋藏嬌的典故就出自這】,後來歌妓衛子夫成了第二人皇後, 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漢武帝朝思暮想的女人,臨死不見漢武帝】 漢武帝的鉤弋夫人【傳說天生握拳沒人能打開,只有未來夫君能打開,結果漢武帝命中】 漢成帝賢良淑德的班婕妤【漢書作者班固的姑母】, 還有後來的姐妹花趙飛燕,趙合德 劉秀的美麗妻子陰麗華 布衣皇後馬明德 晉武帝的皇後賈南風【第一丑後】 中間有太多了直接跳到隋唐 六君痴迷的蕭皇後, 第一女皇武則天 女兒太平公主也很有名 還有出軌皇後韋後 唐玄宗的楊貴妃 借腹生子的劉娥 三里三廢的孟皇後 大明的萬貴妃【比皇上大19歲,年老色衰皇上依然寵愛】 清朝 皇太極的孝庄皇後 順治專寵的董鄂妃 康熙的啟蒙老師蘇麻喇姑, 傳說一生下來就有體香的乾隆的妃子容妃【還珠格格里所說的香妃】, 咸豐皇帝只臨幸過一次就懷孕並且母憑子貴沒當過皇後直接升太後,改變大清歷史的蘭貴人【就是慈禧】, 被慈禧棒打鴛鴦的阿魯特氏和順治皇帝【順治19歲死去,而在他去世75日後年僅22歲就死去的嘉順皇後,死後陵墓被盜還被開膛破肚。因為民間傳她是吞金而死的】, 被慈禧逼著跳井的光緒的愛妃珍妃,中國最後一位皇後婉容。
『柒』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後宮女人有哪些
你好~
我很喜歡後宮這種類型的史記,讓我試試幫你解答吧~O(∩_∩)0~
西漢:
呂雉(漢高祖後):
漢高皇後,姓呂名雉,前241年-前180年)。
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乎閉孫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又稱為漢高後、呂後、呂太後。
同時呂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掌握漢朝政權長達十六年。
戚夫人(漢高祖妃):
(?-公元前194年)一稱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蘇邳州)人,祖籍秦末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是漢高帝劉邦的寵妃,曾隨劉邦征戰四年,她也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來,其舞姿優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的技巧,且花樣繁復。
戚夫人舞時只見兩只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
戚夫人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聽之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憂傷時則相對唏噓不已。
戚夫人可謂是漢高祖最寵愛的女人。
薄姬(漢高祖妃):
薄姬,漢高祖劉邦的嬪妃。
劉邦的第四子劉恆之母。
劉恆即皇位後,尊其母為太後娘娘,即薄太後。
薄姬是漢高祖所有的女人中最幸運的一個。
竇漪房(漢文帝皇後):
西漢竇太後,傳說名為竇漪房,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
其出身貧寒,後被選入宮中,呂後將一些宮女分給諸侯王的時,竇氏被分給了漢文帝。
與漢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長子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最寵愛的是態碧小兒子劉武。
竇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是西漢時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貧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備受命運垂青由民女到宮女最後成為輔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漢江山的傑出女性。
栗姬(漢景帝妃):
栗姬,漢景帝的姬妾之一,齊國人,家世不祥,生卒不祥。
受景帝寵愛,為景帝生下劉榮、劉德、劉閼於三個兒子。
劉榮是漢景帝長子,最早被立為太子。
之後栗姬在後宮爭斗中屢屢失策,失寵於景帝,劉榮也因此被廢,栗姬憂郁而死。
王夫人之子劉徹遂被立為太子,即為後世所稱漢武帝。
司馬遷說:「栗姬負罪,王氏乃遂。
」(《史記。
太史公自序》)從栗姬的盛衰,可見後宮爭斗之一斑。
王娡(漢景帝後):
孝景王皇後(前173年-前112年),姓王氏,名娡,為漢景帝第二任皇後,漢武帝生母。
王皇後是槐里(今陝西興平)人,母臧兒為燕王臧荼孫女,父為槐里人王仲。
陳阿嬌(漢武帝廢後):
陳皇後(前2世紀-前2世紀),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後,陳皇後的名字在《漢武故事》記載為嬌,故後人稱其為陳阿嬌或陳嬌。
與漢武帝劉徹青梅竹馬,後嫁與劉徹成為大漢朝身份最尊貴的皇後之歲鏈一。
「千金買賦」及「金屋藏嬌」等典故都與陳皇後有關。
現存描寫陳皇後詩詞共70餘首。
衛子夫(漢武帝後):
衛子夫(?-前91年),名不詳,字子夫。
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後,大司馬大將軍衛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男為戾太子劉據,女為衛長、諸邑、石邑三位公主。
衛子夫建元二年入宮,第二年懷孕後被封為夫人。
元朔元年衛子夫生下劉徹長子劉據,被立為皇後。
在她被立為皇後的第38年,即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蠱之禍中,衛子夫母子等人遭江充等人陷害,不能自明,自殺。
十八年後漢宣帝劉詢以皇後禮重新厚葬她,追謚號曰 「思」,建園置周衛。
史稱孝武衛思後。
李妍(漢武帝妃):
李妍,即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倡家出身,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李廣利與李延年之妹,天生麗質,精音律,擅歌舞。
有次李延年為武帝唱其為妹妹李佳人譜寫的新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使人難再得。
」武帝因此召見李佳人,後遂狂寵之。
因體弱,產下一子後便早逝。
武帝傷心欲絕,以皇後之禮營葬,並親自督飭畫工繪制他印象中的李佳人形象,懸掛在甘泉宮里,旦夕徘徊瞻顧,低徊嗟嘆。
昭帝即位後,大將軍霍光按武帝的旨意,上奏昭帝,追尊李夫人為「孝武皇後」。
趙鉤戈(漢武帝妃):
鉤弋夫人趙氏,齊國河間人。
因她總是握拳,被稱為「拳夫人」。
漢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一日召見她,她才將手展開。
傳說因為手開後掌中握有一玉鉤,因此被封為鉤弋夫人,後被封為婕妤。
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
郭聖通(東漢武帝廢後):
郭聖通(?—公元52年),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後,西漢皇族後裔。
新莽王朝覆滅之後,天下陷入了軍閥與諸侯混戰之中。
圖謀大業的劉秀欲藉助河北真定府之力,實現其平定河北的戰略。
為達這一目的,劉秀雖然在前6個月剛剛娶妻陰麗華,仍親赴真定府,迎娶了出身於河北真定王室的郭聖通。
劉秀稱帝之後,郭聖通被冊封為皇後,陰麗華為貴人。
夫妻恩愛,相濡以沫十幾年。
然後人到中年後,卻遇到中年危機,建武十四年後,郭皇後「寵稍衰」,沒有調整好心態,有不安及怨言。
建武十七年,郭氏被廢為中山王太後。
建武二十八年,在被廢十一年之後,郭聖通病逝,安葬於京師洛陽近郊的邙山。
陰麗華(東漢光武帝後):
陰麗華(公元4—64年),南陽新野人。
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的結發妻子,為春秋時代著名的齊相管仲之後。
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
史載,劉秀還是一個沒落皇族之時,十分仰慕陰麗華的美貌,不禁嘆曰:「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稱帝之後,陰麗華成為了他的寵妃,備受光武帝的寵愛。
建武十七年,即劉秀掃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的第5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後。
永平七年,陰麗華薨,在位二十四年,與劉秀合葬於原陵。
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皇後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後。
馬氏(漢明帝後):
明德皇後馬氏(38-79),漢明帝劉庄唯一的皇後,伏波將軍馬援的三女
兒。
閨名已經失傳,她的謚號為明德皇後,單從謚號上來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服的皇後。
長孫無垢(唐太宗後):
長孫皇後,小字觀音婢,名不見載。
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
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13歲嫁李世民。
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
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
之後拜太子妃。
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冊封為皇後。
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
先後為皇帝誕下三子四女。
貞觀十年薨。
謚號文德皇後。
上元元年,加謚號為文德聖皇後。
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
嘗著有《女則》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
僅存《春遊曲》一首。
幼子即唐高宗。
武瞾(唐高宗後):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
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韋後(唐中宗後):
韋皇後(?-710年),唐中宗第二任妻子,名號不詳。
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中宗復位後,韋皇後勾結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權,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大肆修建封寺廟道觀。
韋後於景龍四年又毒死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臨朝稱制。
不久臨淄王李隆基發動政變,擁其父相王李旦復位,韋皇後被殺於宮中。
江采萍(唐玄宗妃):
梅妃(710年-756年),姓江名采蘋,唐玄宗早期寵妃。
其體態清秀,稍瘦,並且好淡妝雅服。
出生於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親江仲遜,家族世代為醫。
多才多藝的江采萍,不僅長於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
後來,唐玄宗奪媳楊玉環為妃,梅妃漸失寵直至被貶入冷宮上陽東宮。
她曾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
楊玉環(唐玄宗妃):
楊貴妃(719-756),即楊玉環,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
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於蜀州(今四川崇州)。
開元二十三年(735),17歲的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壽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
天寶四載(745),27歲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冊為貴妃,距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整十年。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禁軍嘩變,38歲的楊貴妃被縊死,香消玉散。
楊貴妃天生麗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堪稱大唐第一美女,此後千餘年無出其右者。
其與西施、昭君、貂蟬並稱中國四大美女,是體態豐腴之美。
謝道清(宋理宗後):
謝道清(1210—1283年),即歷史上有名的謝太後、南宋女政治家。
臨海縣(今臨海市)城東下渡人。
宰相謝深甫孫女,17歲入宮為通義郡夫人,1227年(理宗趙昀,寶慶三年)冊封為皇後。
度宗趙禥即位,尊為皇太後,1275年(德佑元年)恭帝趙顯即位,尊為太皇太後。
時恭宗5歲,應眾大臣屢請,隨恭宗垂簾聽政。
馬氏(明太祖後):
明太祖孝慈高皇後,馬氏(1332-1382年),安徽宿州人,史載,馬氏仁慈、聰明、有見識,朱元璋稱帝前後,馬氏給了很多幫助。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卒,年51歲。
太祖甚悲慟,遂不復立後。
是年九月葬孝陵,謚曰孝慈皇後。
永樂元年(1403年)六月上尊謚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
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謚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後。
萬貞兒(明憲宗妃):
恭肅貴妃萬氏 (1428—1487年),小名貞兒,原籍青州諸城(今山東益都縣一帶),萬貴之女。
明憲宗朱見深之寵妃。
明憲宗即位時,萬妃已經三十五歲了,成化二年,生皇一子,封貴妃,後皇子早夭。
逝於成化二十三年,謚曰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葬天壽山。
明朝一代傳奇貴妃——大皇帝十九歲,但成為皇帝最寵愛的貴妃!
周玉鳳(明思宗後):
明思宗的皇後周玉鳳是嘉定婁塘周奎的女兒,被選為當時還是信王的王妃,崇禎即位後,立為皇後。
皇帝最寵愛貌美無雙,且琴棋書畫,刺綉烹調,弓馬騎射無一不能的田貴妃。
周皇後當然對此深感不滿,時時在田面前端出皇後的架子故意使其難堪。
一年除夕田貴妃按例赴周宮中朝賀,周有意拖延不及時召見,使田在寒冬臘月里於門外苦凍了許久。
待其入內參拜畢,周又久久不發一言,態度冷淡,事後田向崇禎哭訴了此事。
後來帝後在閑話中「偶然」談及,言語間起了沖撞,皇帝將皇後一下子推倒在地,拂袖而去。
幾日後,崇禎忽然覺得自己當日對皇後的態度有些粗暴,叫人送一件貂皮褥子給皇後並代致問候起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不久,田終因恃寵失禮,一連幾個月都沒有見到皇帝。
一日帝後觀花時,周提出是否可以請田來共賞?崇禎聽後只是笑笑沒有回答,算是默許。
於是周將田以宮車接到,帝後,後妃,帝妃間遂和好如初。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都城,崇禎命其自裁。
葉赫那拉*孟古(清孝慈高皇後):
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氏,名孟古姐姐(1575年-1603年)其父為海西女真葉赫部貝勒楊吉砮,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後。
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於一五七五年生於葉赫,一五八八年與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結婚,因其端莊秀麗溫柔可愛,受努爾哈赤的寵愛,一五九二年生皇太極,一六零三年病逝,年僅二十九歲。
努爾哈赤痛失其寵,愛不能舍。
齋戒月余,宰牛、馬各百敬祭。
令四婢殉之,停孟古靈於院內三載,後葬尼亞滿山崗,後金天命九年遷葬東京楊魯山,後金天聰三年再遷遼陽石頭山,即今沈陽東陵,與努爾哈赤合葬於此。
1636年5月16日清太宗皇太極登基,孟古母以子貴,追封諡號為孝慈昭憲純德貞順承天育聖武皇後。
康熙元年改謚為高皇後,以系太祖謚,雍正、乾隆累加謚,為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顯慶承天輔聖高皇後。
孝慈高皇後「莊敬聰慧,詞氣婉順,得譽不喜」倍受世人稱贊。
博爾濟吉特氏(清孝端文皇後):
孝端文皇後(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宮皇後。
生於萬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
清太宗時為國君福晉,正宮皇後,居中宮。
清世祖時尊為皇太後。
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年五十一。
順治七年二月葬昭陵。
雍正、乾隆累加謚,謚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庄敏輔天協聖文皇後。
無子,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清孝庄文皇後):
孝庄文皇後(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孝端文皇後的侄女,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
是史上有名的賢後,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博爾濟吉特氏海蘭珠(皇太極妃):
清太宗皇太極後宮中有五位後妃,包括孝端後和後來的孝庄文皇後等,個個都是艷麗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極沒有一個不喜愛的,然而最受寵愛的莫過於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姓博爾濟吉特,名哈日珠拉,漢名海蘭珠。
她是孝端皇後的侄女, 庄妃(孝庄文皇後)的姐姐。
博爾濟吉特氏(清世祖福臨繼後):
孝惠章皇後(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爾濟吉特氏,名不詳。
生於後金崇德六年(1641)十月三日,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世祖廢後之侄女。
清世祖時為妃、皇後,聖祖時尊為仁憲皇太後。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丙戌卒,年七十七。
五十七年(1718年)上謚,葬孝陵(清東陵)之東,稱孝東陵,祔太廟。
雍正、乾隆朝累加謚,為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後。
無子女。
佟佳氏(清世祖福臨妃):
孝康章皇後,佟佳氏,少保、固山額真佟圖賴女。
後初入宮,為世祖妃。
順治十一年春,妃詣太後宮問安,將出,衣裾有光若龍繞,太後問之,知有妊,謂近侍曰:「朕妊皇帝實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
」三月戊申,聖祖生。
聖祖即位,尊為皇太後。
康熙二年二月庚戌,崩,年二十四。
初上徽號曰慈和皇太後。
及崩,葬孝陵,上謚。
雍正、乾隆累加謚,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溫穆端靖崇文育聖章皇後。
後家佟氏,本漢軍,上命改佟佳氏,入滿洲。
董鄂氏(清世祖妃):
孝獻皇後(1639 -1660年)董鄂氏,又譯棟鄂氏,世稱董鄂妃,清順治帝福臨寵妃,內大臣鄂碩之女,撫遠大將軍費揚古之姊。
有學者認為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是董鄂妃的前夫,並且由於順治與其搶奪董鄂氏而死,這個傳說不見於正史。
赫舍里氏(康熙皇後):
孝誠仁皇後(1654-1674),赫舍里氏,生於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1654年2月3日),崩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674年6月6日)。
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後(元配)。
鈕祜祿氏(康熙皇後):
孝昭仁皇後(?—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鰲拜義女。
初入宮時封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康熙帝第二任皇後,溫僖貴妃的姐姐,兩人同為康熙帝妃嬪。
佟佳氏(康熙皇後):
孝懿仁皇後,(?——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是康熙第三任皇後,也是他的嫡親表妹。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後,翌日崩逝,實際上只當了一天不到的皇後,成為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後,而他的丈夫,清聖祖康熙皇帝,則是我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烏雅氏(康熙皇後):
孝恭仁皇後,烏雅氏,雍正帝生母。
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
康熙十八年晉封為德嬪,二十年晉德妃。
雍正元年五月崩逝於永和宮,享壽六十四歲。
同年八月加謚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後」,九月合葬景陵,升祔太廟。
乾隆元年三月加謚「慈純」,嘉慶四年五月加謚「欽穆」。
最終謚號是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後。
烏拉那拉氏(雍正後):
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氏,滿洲正黃旗,內大臣費揚古之女,元配嫡後。
世宗為皇子時,康熙指婚為雍正的嫡福晉。
雍正元年,冊為皇後。
九年九月己丑崩。
謚孝敬皇後;乾隆、嘉慶累加謚,曰孝敬恭和懿順昭惠庄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後。
祔葬泰陵。
子一,皇長子弘暉,殤。
鈕祜祿氏(雍正妃):
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在雍正在世時僅做到了貴妃,皇後是乾隆即位後尊封的。
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四品典儀凌柱之女。
雍正為親王時為藩邸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歷。
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晉熹貴妃;九年,孝敬皇後崩後,攝六宮事。
雍正十三年九月,弘歷即位,尊為(聖母)皇太後,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後。
國有慶,屢加上,曰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後。
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於圓明園之長春仙館,年八十六。
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
既葬,上謚;嘉慶中,再加謚,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
子一,皇四子弘歷,即乾隆帝。
富察氏(乾隆皇後):
孝賢純皇後(1712-1748),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後,滿洲鑲黃旗人,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世家,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保和殿大學士傅恆(後追封郡王)姊。
史載:皇後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
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
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子二:端慧皇太子永璉、哲親王永琮,女二:皇長女、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
魏佳氏(乾隆妃):
孝儀純皇後(1727.10.23——1775.2.28),魏佳氏,內管領魏清泰之女,祖父內務府總管武士宜。
後家魏氏,本正黃旗包衣。
乾隆四十年(1775年)奉旨將令懿皇貴妃之外戚人等由內務府撥出編立本旗,抬入滿洲鑲黃旗。
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奉旨修改玉牒,於玉牒內孝儀純皇後之母家書寫為魏佳氏。
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歲。
初入宮, 乾隆十年初封魏貴人,同年冊為令嬪。
乾隆十三年晉令妃。
二十四年晉令貴妃。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晉令皇貴妃。
鈕祜祿氏(道光帝皇後):
清宣宗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後(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姓鈕祜祿氏(滿語,穆麟德轉寫:Niohuru hala),本名不詳。
曾祖父為乾隆朝著名駐藏將軍成德, 祖父為戰功赫赫的將軍穆克登布,父親為清朝蘇州駐防將軍、乾清門二等侍衛、世襲二等男爵、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頤齡,滿洲鑲黃旗人。
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的第三位嫡妻1、即位後所立的第二位皇後2(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的生母。
葉赫那拉氏(咸豐帝妃):
孝欽顯皇後(慈禧太後)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名杏貞。
出生於葉赫部(今四平附近)。
咸豐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後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於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
人稱清朝「無冕女皇」,由於在其48年的統治期間,中國除了太平天國之亂外,還飽受外國侵略,中國國力日漸衰敗。
其執政能力頗受爭議,加上中國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負面意見,近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局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評價。
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葉赫那拉氏(光緒帝後):
孝定景皇後(1868年-1913年2月22日),姓葉赫那拉氏,諱靜芬,或稱隆裕太後、隆裕皇後、光緒皇後。
1光緒帝的表姐和皇後,慈禧太後之弟都統桂祥的女兒。
他他拉氏(光緒帝妃):
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人們一般習慣按她曾獲封的珍妃來稱呼她。
清朝光緒皇帝的側妃,也是最為受寵的妃子,生於光緒二年二月初三為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
珍妃和光緒
光緒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後選定其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為光緒帝之後,同時封珍妃與她的姐姐瑾妃為嬪,時瑾嬪15歲,珍嬪13歲。
光緒二十年,兩人同時晉封為妃。
珍妃其祖父乃陝甘總督裕泰,其父長敘曾任戶部右侍郎,其伯父長善乃廣州將軍,珍妃與其姊瑾妃自幼隨長善在廣州長大。
珍妃10歲那年,長善卸任廣州將軍,她與姊姊隨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兩姊妹被入選宮中,13歲的她被封為珍嬪,15歲的姐姐封為瑾嬪,嬪為九等宮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緒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後六旬萬壽加恩得晉嬪為妃,前面還有皇後、皇貴妃、貴妃三個等級。
光緒26年(1900年)8月初,八國聯軍集結兵力進攻北京,慈禧太後挾持光緒帝慌忙出逃。
[行前,命太監將幽禁於北三所壽葯房中的珍妃喚出,推入位於慈寧宮後貞順門的井中淹死。
當時,珍妃年僅25歲。
郭布羅氏(溥儀皇後):
郭布羅·婉容,字慕鴻,號植蓮,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公歷1906年11月13日)。
原籍黑龍江省訥河市龍河鄉滿乃屯,達斡爾族,後編入滿族正白旗。
高祖郭布羅·阿爾景,是咸豐年間的副都統,並封為武顯將軍、建威將軍。
還有很多,一時間也說不出~我還是比較了解清朝的後宮妃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