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女科學家有哪些人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於1998年聯合設立,每年授予全球5名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這是唯一在全球范圍內獎勵女科學家的獎項,被稱為「女性諾貝爾科學家獎」。中國當前共有6位科學家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中國首位獲獎者:李方華(2003)
李方華院士是凝聚態物理學、電子顯微學專家,是中國科學院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李方華院士於1950年考入武漢大學,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李方華院士是首位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中國科學家。
香港首位獲獎者:葉玉如(2004)
葉玉如院士是著名神經生物學家,是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美國科學院、香港科學院院士或外籍院士。葉玉如院士於1974年就讀於美國西蒙斯學院,1977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後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工作。
最年輕中科院院士:任詠華(2011)
任詠華院士(左二)是著名的無機化學家,曾於38歲當選當時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院、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香港科學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任詠華院士於1988年獲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後進入香港大學任教。
化學領域第一位女性長江學者:謝毅(2015)
2. 女科學家有誰
居里夫人(1867.11.7—1934.7.4),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文:Maria Sklodowska)跟皮埃爾·居里結婚以後,改名為瑪麗·居里,世稱「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
古道爾,古道爾女爵士,英國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著名動物保育人士。珍·古道爾長期致力於黑猩猩的野外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她的工作糾正了許多學術界對黑猩猩這一物種長期以來的錯誤認識,揭示了許多黑猩猩社群中鮮為人知的秘密。除了對黑猩猩的研究,珍·古道爾還熱心投身於環境教育和公益事業,由她創建並管理的珍·古道爾研究會是著名民間動物保育機構,在促進黑猩猩保育、推廣動物福利、推進環境和人道主義教育等領域進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由古道爾研究會創立的根與芽是目前全球最活躍的面向青年的環境教育計劃之一。
吳健雄(1912 ~ 1997)美籍華人,核物理學家,1912年5月31日(陰歷4月29日)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素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曾獲美國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勛章。
金慶民 ,1939年出生在湖南省炎陵縣三河鄉。1961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分配到新疆,當了哈密地質隊的第一位女隊員。她在浩瀚無垠的戈壁灘上和挺拔險峻的昆侖山上工作了20年,在塔里木盆地巴楚瓦吉爾塔格爾首次發現了「角礫石田橄欖岩」,為後來新疆地質局找到金剛石礦提供了重要依據。並先後撰寫了16篇重要論文,為開發大西北作出了突出貢獻。
蕾切爾·卡遜(美國)(Rachel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但她是以她的小說《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
何澤慧(中國)(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系中國著名原子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夫人。1946年起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核化學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1948年回國,先後在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和錢三強等合作發現了鈾核裂變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在20世紀50年代成功研製出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為開拓中國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領域和中國的科教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2011年6月20日,何澤慧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蒙如玲(華裔)(RULING MENG),女,系美國休士頓大學物理教授、美國休士頓大學德克薩斯超導電性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旅美專家協會顧問、中國旅美交流協會國際交流中心顧問、及中國旅美專家協會首任會長。作為資深科學家的蒙如玲教授長期從事高壓暨低溫實驗研究,在促進對超導體的深入了解,找出新的化合物和合金的物性描述,超小導薄氧化超導體、單晶體的發展,以及錄音帶和防水導體的製作技術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蒙如玲教授被美國知識協會列入「1981至1997最優秀的1000位物理學家」中的第25位,還在科學知識協會2000年通過的最新報告中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應被通報表彰的作家(少於所有出版者百分之一的二分之一)之一。
鍾端玲(華裔)美國紐約州州立大學首席教授、院士鍾端玲教授出生於香港,在加州理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是加州理工大學首批女性學士學位獲得者之一,隨後在麻省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先後研究過炭材料,電子材料和建築材料等領域。她的家庭背景很好,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從外祖母那裡,她知道了做人是要有目標的,而且要努力和誠實。在香港上完中學,18歲的她發現電子方向很好,就隻身一人去了美國加州。學士畢業後,她發覺自己對材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就去麻省理工學材料。博士畢業後10年之間,她一直從事炭材料方面的研究,並成為了該領域的專家。但很快這個領域面臨垮台,她不得不從一個全新的領域開始自己的科學研究,幸運的是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水泥,並把自己原來研究的炭材料用到水泥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前些年,她又發覺電子業很好,就又轉到電子材料,但並沒有完全拋棄自己原來研究的東西,又把炭材料用到了電子業上。她能跳出自己的研究領域找到新的研究興趣又不放棄曾經研究過的知識,真的是做到了完美。
沈驪英(中國)(1897~1941),女,原名家蕙,烏鎮人。祖父善蒸,精歷算,曾掌當地方言館數十年。父親承懌,號伯欣,為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沈驪英留有著作22種,大半譯載於英、美作物育種學和生物學雜志,常為各國學者所引證。沈驪英的丈夫沈宗翰博士,是世界聞名的中國農學家,原中央農業實驗所所長。沈驪英對沈宗瀚事業的成就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被譽為「助夫之事業成功為第一,教養子女成人為第二,自己事業之成功為第三」的最典型、最模範、最聰明、最識大體的賢妻良母。
喬治亞娜·西加爾·瓊斯(美國)美國著名女科學家,有「美國試管嬰兒之母」之稱,瓊斯和丈夫霍華德·瓊斯於1978年在東弗吉尼亞醫學院建立了試管受精的研究項目。1981年,這對夫婦宣布了美國首位試管嬰兒伊麗莎白·喬丹·卡爾的誕生。瓊斯於1936年在約翰斯·霍普金斯醫學院獲得醫學學位。她的第一個醫學突破就是確定了妊娠荷爾蒙由胎盤產生。早在瓊斯開始試管受精研究以前,她就被廣泛地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女科學家之一。她曾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員,之後又成為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的生殖生理學實驗室和醫院婦產科內分泌門診的負責人。
巾幗不讓須眉哦:)望採納
3.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
卡羅琳·赫舍爾(1750年-1848年)
這位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的父親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精心於對子女的文化和音樂教育,但卡羅琳卻是個例外。卡羅琳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她曾與父親一起觀察星座和天體。
由於家庭中有愛好天文學的傳統,加之哥哥威廉成為英國喬治三世的宮廷天文學家,並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通過它曾觀測到天王星。作為哥哥的助手,卡羅琳經常幫他磨製和拋光鏡面,並為這些觀測做記錄。
在日積月累中,卡羅琳積累了豐富的數學和幾何知識,甚至獲得了國王頒發的作為天文學家助手的津貼。卡羅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觀測遙遠天外星空的望遠鏡前。1786年8月的一個夜晚,卡羅琳獨自觀測到了第一顆彗星,在接下來的11年裡她又陸續發現了7顆彗星。她的發現為後來天體學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賴的資料。1798年,卡羅琳將自己的所有發現製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並附上了一份《不列顛天圖》中忽略的560顆星的目錄以及該出版物的勘誤表。
哥哥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又搬回到漢諾威繼續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個星雲和許多星團的記錄工作。
4. 世界上的女科學家有幾個
有瑪麗、居里、還有物理學家何澤慧
、著名女科學家楊振華
對全新的抗癌物質
新型抗癌物質sba研究取得成果
。
5.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近代歷史有哪些聰明有美麗的女性科學家
樓主問的是既漂亮又聰明的科學家,這樣是不是可以將范圍局限在女科學家裡,畢竟男科學家的話用「帥氣」比「漂亮」更合適。如果單是女科學家的話,推薦以下幾位:
林徽因,民國時期的建築學家、詩人、作家,也是眾多民國才子心目中的女神。
2.吳健雄,民國時期的核物理學家,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勛章,被稱為東方居里夫人,有人說說民國最美的才女不是林徽因,也不是陸小曼,而是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的吳健雄
3.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6. 中國女科學家有誰
1、林巧稚
1901年12月23日出生於福建廈門,1921年9月至1929年6月,就讀並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本科學士學位、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29年進入協和醫院婦產科,從住院醫、總住院醫一直做到主治醫。
7. 世界上著名的女科學家
6.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920 - 1958)
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考慮到著名的女科學家,沒有其他的女科學家的研成果能夠超越她,兩度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全球唯一一位女性,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開創放射性理論。在190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911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死於白血病,享年66歲。
8. 有哪些女科學家
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物理學家——伊侖娜,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侖娜,由於發現人工放射性,獲得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物理學家——邁特納,奧地利女物理學家,對發現核裂變作出重大貢獻,愛因斯坦稱她為「我們(德國)的居里夫人」。
物理學家——邁爾夫人,由於創立原子核的殼層模型與德國物理學家延森和匈牙利出生的美國物理學家維格納分享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
物理學家——S.J.貝耳,脈沖星的發現者,獲諾貝爾物理獎。
化學家——霍奇金,由於測定維生素B12的結構獲1964年諾貝爾化學獎。
生物學家——R.富蘭克林,出色的結晶學家和X光衍射技術專家。
生物學家——麥克林托克,美國的女遺傳學家,1983年獲得了遲到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女科學家努斯蘭─沃哈特,德國女科學家,開創了發育遺傳學而分享了199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