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代指「女子」的詞語有哪些
1 紅袖[ hóng xiù ] 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風》詩:「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2 紅裙[ hóng qún ] 指美女。出處南朝·陳後主《日出東南隅行》。
3 裙釵[ qún chāi ] 裙子與頭釵都是婦女的衣飾,舊時借指婦女。
4 巾幗[ jīn guó ] 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借指婦女。
5 紅粉[ hóng fěn ] 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粉,舊時借指年輕婦女,美女。
6 粉黛[ fěn dài ] 白粉和黑粉, 後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7 蛾眉[ é méi ]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8 紅顏[ hóng yán ] 指美女。 明王世貞 《客談庚戌事》詩:「紅顏宛轉馬蹄間,玉筯雙垂別 漢 關。」
9 玉顏[ yù yán ] 形容美麗的容貌。 多指美女。
10 玉容[ yù róng ] 是指女子的容貌,借指美女。
Ⅱ 稱呼漂亮女生的稱呼有什麼
1、傾國/傾城
指容貌美艷至極的女子。
2、紅粉
本指女子化妝用的胭脂,代指美女。
3、紅顏
特指女子,尤其是年輕的,美麗的女子。
4、解語花
喻指美人聰慧可人、善解人意。
5、佳人
指才貌雙全的女子。
6、蛾眉
本指女子彎曲的眉毛,代指美人。
7、姝麗
指美麗的女子。
8、玉人
指如玉般潔白無瑕的女子。
9、尤物
尤:異,突出。尤物指特別漂亮的女人。
10、麗姬
人名,西施。也是美女的代名詞。
Ⅲ 形容女生的詞語,古人18種稱呼美女的詞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人看到美女,打招呼的方式千篇一律,有時候還有點唐突。
比如大街上搭訕:嗨,美女,留個聯系方式吧。天啊,這在古代會被人打的,除非你是高衙內。
古人如何搭訕美女呢?
我最服司馬相如,不出聲,不廢話,七弦琴一張,一曲《鳳求凰》,哇塞,追到白富美。
《詩經》第一篇《關雎》上來就告訴我們怎麼搭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現代人通用稱呼:女神,美女,靚女,漂亮姑娘
年輕人之間稱呼:小仙女,小姐姐
社團里稱呼:校花,班花,系花,廠花
二次元:卡哇伊
(一)美人
這是古人最古老的稱呼,樸素,簡單,而且源遠流長。
最早出現在詩經,比如《簡兮》: 「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後面歷朝歷代都有使用,我們現在用的「美女」一詞都出自「美人」。
唐朝李賀《染絲上春機》: 「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
宋朝蘇軾也有詞句(續麗人行):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即使到了現在,美人這個詞還在使用,存在了2500多年的詞語,足見其生命力。
不過現在各位不要隨便用美人這個詞,因為詞性變了,大街對陌生人喊美人兒,估計一巴掌扇過來是輕的。老老實實叫美女吧。
(二)伊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中的伊人,顯得那麼恬靜,相比窈窕淑女,我更喜歡在水一方的伊人。
宋朝柳永口中的伊人應該是個國色天香的美女,不然為啥會相思消瘦呢?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後來,伊人不再是美女的專屬名詞,也經常用在男人身上,成了中性詞。
比如宋朝戴復古: 「生絹六幅淡墨圖,伊人筆端有造化。」 這里的伊人指的是畫師儒衣陳其姓。
這個詞好像已經很少用了,不管是文章中,還是生活上,伊人基本上不再使用了。不過你要對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女拽兩句,估計對方也不會反對。
(三)玉人
「二十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是我記住的最出名的一首關於玉人的詩句。
詩經《野有死麕》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這也許是玉人的出處。也有可能是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的別稱,弄玉嫁給了會吹簫的蕭史,引出了一段「弄玉吹簫」的佳話。
不管出處在哪裡,玉人這個詞用的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很多都是優美的詩句。
唐朝元稹《白衣裳》: 「雨濕輕塵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 穿白衣的美女站在雨後院落中,一幅唯美的圖畫。
唐朝唐彥謙《梅》詩中: 「玉人下瑤台,香風動輕素。畫角弄江城,鳴璫月中墮。」
宋朝黃庭堅《定風波》一詞: 「冠帽斜欹辭醉去,邀定,玉人纖手自磨香。」
大街上喊陌生美女:嗨,玉人。我可沒這個勇氣。文章里金童玉女還在用,但是你確定玉人能寫到文章里?
(四)佳人
漢朝李延年說: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漢武帝劉徹《秋風辭》裡面有: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唐朝詩仙李白《春日行》: 「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佳人成了美女的別稱,而那個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傾城傾國的絕代佳人,可謂是終極美女的形容詞。絕代佳人現代去稱呼,估計對方也會接受的,這個詞劃重點吧!
(五)麗人
(一)閨秀
這個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主要形容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
閨秀現在已經不流行了,通俗說法叫富家女,流行說法叫白富美,媒體寫法叫名媛,你要說閨秀,小心被丟到醋缸里。
(二)碧玉
主要是指小戶人家靦腆善良的美麗女子。出自晉朝孫綽《情人碧玉歌》: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
宋朝陸游《無題》: 「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這個詞已經與美女無關了,更多的回歸詞本意,嗯,就是那個綠色,含硅的礦物質。
(三)嬋娟
嬋娟多形容女人姿態美好,代指美女了,當然也可以稱呼月亮,誰叫月亮上有個嫦娥仙子呢?
最早出自漢朝張衡《西京賦》:「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
李白《飛龍吟》這樣寫: 「後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
嬋娟貌似更多的被稱呼月亮,不過你要說嬋娟,估計大家也能聽懂你在說什麼,所以這個詞還在,可以放心使用。效果咋樣,不敢保證,應該不會被打。
(一)粉黛
粉黛是古代女人化妝品,白粉來塗面,黛粉來描眉,再點一個絳唇,齊活。後來發現代指美女也是那麼貼切,毫無違和感。漸漸的文人墨客爭相相仿了。
最早是誰開始用的不好說了,但是唐代這個詞已經流行起來,特別是白居易《長恨歌》直接把粉黛放到了熱搜里。
唐朝白居易《長恨歌》也說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後來,晚唐詩人鄭谷在《海棠》中也說道: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宋朝直接把白樂天的原句各種改編,簡直成了皇宮里美女的專名詞。
比如王安石說《虞美人》: 「同輦隨君侍君側,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個詞已經不用了,你說粉黛,大家聯想到的絕對不是美女,估計都以為你要買雅詩蘭黛這類化妝品呢。
(二)紅粉
紅粉最早是女人妝容,早在漢代就有了,《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里有「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
後來呢,紅粉也被用來稱呼美女。
唐朝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詩中: 「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紅粉知己目前還在用,紅粉佳人也在用,單獨紅粉沒人用了,你確定說的紅粉不是用來刷牆的?
(三)紅妝
紅妝本來是古代女子在重大儀式中的盛裝,也被用來稱呼女子了。
這不宋朝晁補之就有詩句《好事近》: 「坐中誰唱解愁辭,紅妝勸金盞。」
這個有人用嗎?我感覺應該用不上了,可以有煙熏妝,淡妝,就是沒有紅妝,更沒人用紅妝來稱呼美女。
(一)紅顏
紅顏一般指女人美麗的容顏。比如三國曹植《閨情詩》: 「紅顏韡燁。雲髻嵯峨。」
後來用在美女身上更顯得形象,比如現在也在用紅顏知己一詞。
清朝吳偉業《圓圓曲》: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這里的紅顏就是陳圓圓了。
紅顏和紅粉一樣,提到紅顏也就剩下紅顏知己了,反正你說紅顏,大家也都明白你想說啥,估計也沒人打你,願意用就用吧。
(二)娥眉
最早娥眉稱為蛾眉,出自《詩經碩人》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形容女人的眉毛彎彎的,非常好看。
正因為娥眉只有女人才有,而且非常好看,直接用來代指美女沒什麼問題,總不能男人也長著一對娥眉吧。
宋朝辛棄疾《添字浣溪沙》: 「赤腳未安芳斛穩,娥眉早把橘枝來。」
娥眉不出名了,峨眉山太出名了,你確定你說的不會被人以為是峨眉山嗎?
(一)紅袖
紅袖最初指古代女子襦裙長袖,由於長袖善舞的女人,美到醉人。用紅袖形容長袖翩翩的美女恰如其分,賞心悅目。
杜牧《南陵道中 / 寄遠》: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元稹《遭風》: 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現在的流行色已經不是大紅色了,不要說水雲袖這種長袖了,你就是穿一件紅色短袖的衣服,都會被人笑話。
你說紅袖,喜歡古龍的以為你再說李紅袖,喜歡網路文學的以為你再說小說網站,反正沒人知道你在誇美女。
(二)金釵
金釵本來是古代女人頭上的金制首飾,由兩股合成,插於發髻的。這個飾品又是只有女人才有,所以也可以用來指美女。
最出名當屬紅樓夢的十二金釵了,一顰一笑十二美,大觀園里處處春。
詩句里的金釵美人又是如何呢?
唐朝韓愈《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 「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半醉座添春。」
宋朝曾幾道《河滿子》: 「可羨鄰姬十五,金釵早嫁王昌。」
由於紅樓夢的出名程度,金釵生命力源遠流長,哪怕現在已經沒有金釵這種飾品了,大家也知道你在說美女,不過是特定的那十二個美女而已。
(一)飛瓊
許飛瓊原本是傳說中的仙女,西王母的侍女,後泛指仙女或美麗的女子。
清朝納蘭性德《南樓令》: 「將息報飛瓊,蠻箋署小名。」
這個太生僻了,要不是我查資料,我根本不知道還有這個詞,估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詞是說啥吧?
(二)蕭娘
南朝以來,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與之對應,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唐朝徐凝《憶揚州》: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蕭娘肯定不用了,因為我打字的時候連聯想詞都沒有出來。再說娘這個詞形容美女,你想讓她老幾歲?
(三)謝娘
《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 所以後世稱有才有貌的女子為謝娘。
宋朝晏殊《望漢月》一詞中說: 「謝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亂、絮飛如雪。」
同蕭娘一樣,基本沒人用,而且顯得對方歲數大,這詞比蕭娘還生僻,至少我很少聽過。
其實古代還有很多稱呼美女的詞,只不過即使在古代也是小眾文化,比如似花人,解花語等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語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部分的詞在現在的語境下已經很少使用了。要想這些詞有用武之地,只能穿越回古代,你們准備好了嗎?我已經准備好了,誰給我一個月光寶盒?
圖片來自於網路,有糾立刪。
Ⅳ 形容美女的形容詞有哪些
形容美女的形容詞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傾城傾國、國色天香、貌若天仙等。
Ⅳ 古代美女還有什麼稱呼
①以服飾、化妝品代美女:
「紅粉青蛾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前人對於美女的代稱,首先是從服飾、化妝品著眼的。因此「紅袖」、「紅裙」、「金釵」、「紅粉」、「粉黛」、「紅顏」、「紅妝」等,在古代詩詞曲賦中都是女子的代稱。「釵」是婦女固定頭發用的兩股簪,「黛」是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的顏料,類乎現在的眉筆,「紅粉」則是胭脂和鉛粉,這些都是女子的案頭必備之物品,用以代稱女子順理成章。「紅妝」則是從「裙」、「釵」等具體的服飾到束妝完畢,以整體的盛妝代稱女子。
②以玉代美女:
以玉比作美女,一般說來,是取玉石的珍貴、晶瑩、雅潔之意。如「玉顏」、「玉人」、「玉奴」、「玉兒」、「玉姝」、「玉容」、「紅玉」等。
③以蛾代美女: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蛾」、「娥」通用,本義指蠶蛾,因其觸角又長又細又彎,故用來形容女子的眉毛,後來成為美貌女子的代稱。又因為古代女子常用「黛」這種青黑色的顏料來畫眉,因而「翠娥」、「青蛾」也隨之成為美貌女子的代稱。以「蛾」作比的有「蛾眉」、「嬌娥」、「翠娥」、「青蛾、「黛蛾」、「雙蛾」等。
④用表示「美好」的形容詞代美女,用含有「佳」「麗」「嬌」「淑」等的詞語代美女:
「佳」即美好;「嬌」既有「柔嫩」意,更有「美好可愛」的內涵;「麗」、「俠」、「冶」、「嬌」、 「佼」等都是美好之意;若它們連用或交叉使用,則進一步突出、加重了「美好」。
⑤用含「妖」的詞語代美女:
妖,古稱一切反常怪異的事物或現象,或指裝束、神態不正派。此處作媚、艷麗之意。以含「妖」的詞語代美女的有妖嬈、妖女、妖姬、妖艷、妖冶等。
⑥用含「姝」的詞語代美女:
「姝」,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字林》註:「姝,好貌也。」以含「姝」的詞語代美女的有姝麗、名姝、明姝、姝好、姝子、妍姝等。
⑦用仙女、人名或植物名代美女:
「有多少天仙玉女。」古時常用仙女或貌美的女子名泛指美女。「爭如我解語花?」古時常用植物尤其是用花代稱美女。如稱美女為「名花」,美女有了婆家或意中人曰「名花有主」。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稱社交場合中活躍美麗的女子為「交際花」,稱學校中最漂亮的姑娘為「校花」,稱以美貌作擺設,沒有多少真才實學的女子為「花瓶」,都是取了「花」的相似點或引申義。
⑧用「誇張」的手法稱極品美女:
古時極言美女俏麗的近於「誇張」修辭格的別稱有「花魁」、「尤物」、「上色」、「殊色」、「絕色」、 「國色」、「驚鴻」、「絕代佳人」、「傾國」、「傾城」等。
Ⅵ 古代女子有多少代稱
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想想看,就連詩人也寫出很多關於美女的詩來,那肯定是別有一番滋味了。
粉黛。本指婦女塗在臉上的白粉和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且,還記得電視中還會這樣講,不施粉黛,就是說不化妝也有一種清新脫俗、溫文爾雅的感覺。
巾幗。本指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後成為婦女的代稱。如清代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幗英雄叫九閽。」而且,從木蘭代夫出徵到穆桂英掛帥,再到女皇武則天,都是一些巾幗英雄的例子。
(6)美女的代詞有哪些擴展閱讀:
粉黛,讀音為fěn dài,漢字詞語,原意指白粉和黑粉,後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白居易《長恨歌》。
紅袖是漢語詞彙,拼音hóng xiù,是指古代女子襦裙長袖,後來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詞。。出自南朝 齊王儉《白紵辭》之二:「情發金石媚笙簧,羅袿徐轉紅袖揚。」唐杜牧《書情》詩:「摘蓮紅袖濕,窺淥翠蛾頻。」後蜀歐陽炯《南鄉子》詞:「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相對語。」
巾幗原是古時的一種配飾,寬大似冠,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裱黑色繒帛或彩色長巾,使用時直接戴在頭頂,再綰以簪釵。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繒幗」。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
三國時有著名的一出戲:諸葛亮出斜谷向司馬懿挑戰,但後者避而不出,諸葛亮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幗婦女之飾」,以示羞辱。巾幗後來引申為女子的代稱,如今已是對婦女的一種尊稱。
Ⅶ 美人的別稱
一、以服飾、化妝品代稱美女:
「紅袖」、「紅裙」、「金釵」、「紅粉」、「粉黛」、「紅顏」、「紅妝」、「翠袖」、「紅翠」等。
如:紅袖。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唐代:韋庄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釋義:
現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處來,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著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閨房屏障曲折迂迴,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叢之所在。現在要是能再有像當年那樣的遇合,我就是到白頭也一定不會想回來。
二、以玉代美女:
「玉顏」、「玉人」、「玉奴」、「玉兒」、「玉姝」、「玉容」、「紅玉」等。
如:玉人。
《綠頭鴨·玉人家》宋代:賀鑄
玉人家,畫樓珠箔臨津。托微風、彩簫流怨,斷腸馬上曾聞。宴堂開、艷妝叢里,調琴思,認歌顰。麝蠟煙濃,玉蓮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綉屏掩、枕鴛相就,香氣漸暾暾。迴廊影,疏鍾淡月,幾許消魂?
翠釵分。銀箋封淚,舞鞋從此生塵。任蘭舟載將離恨,轉南浦,背西曛。記取明年,薔薇謝後,佳期應未誤行雲。鳳城遠、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門外,只憑芳草,尋訪郎君。
釋義:
美人之家,就在渡口邊那掛著珠簾的畫樓。簫聲隨輕風傳送幽怨,斷腸人在馬上聽得分明。在宴席上,在歌女叢中,從琴聲和愁容一眼就把她相認。麝香蠟燭煙霧濃濃,漏聲滴滴夜色已深,等不得酒醉就更衣。掩上錦綉屏風,便在鴛枕上相依相擁,屋子香氣濃郁沁人。
月光映出迴廊暗影,幾響鍾聲一彎淡月,這一夜多麼歡樂銷魂!自分別後她封封書信淚斑斑,舞鞋從此落滿灰塵。任隨小舟漂泊,載著離愁別恨,從南江轉到北浦,從早晨直到夕陽西沉。
請記住在明年,薔薇花凋謝之後,我們定期相會絕不耽誤行程。京城很遙遠,這楚地的梅花清秀鮮嫩,請你先寄一枝芳春。到那一天在青門外,順著芳草路,去訪尋郎君。
三、以蛾代美女:
「翠娥」、「青蛾」、「蛾眉」、「嬌娥」、「翠娥」、「青蛾、「黛蛾」、「雙蛾」 等。
如:青蛾
《少年行》唐代:劉長卿
射飛誇侍獵,行樂愛聯鑣。薦枕青蛾艷,鳴鞭白馬驕。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調。日晚春風里,衣香滿路飄。
釋義:
(少年)射殺飛禽被陪同狩獵的人誇贊,最愛與人並騎而行。侍奉少年的少女嫵媚多姿,少年騎在寶馬上驕傲的揮動馬鞭。密室里珠簾合攏,長常的巷道里奏起樂曲。在傍晚的春風里,少年衣服上的香味飄散在路上。
四、用表示「美好」的形容詞代美女:
1、用含有「佳」「麗」「嬌」「淑」等的詞語代美女。
「佳人」、「佳麗」、「佳俠」、「麗人」、「嬌艾」、「嬌冶」、「嬌姿」、「嬌娃」、「嬌娘」、「嬌姝」、「嬌媚」、「嬌倩」、「淑女」、「淑媛」、「佚女」、「逸女」、「嬋娟」、「佼人」。
2、用含「妖」的詞語代美女。
「 妖嬈」、「妖女」、「妖姬」、「妖艷」、「妖冶」等。
3、用含「姝」的詞語代美女。
「 姝麗」、「名姝」、「明姝」、「姝好」、「姝子」、「妍姝」等。
如:佳人
《佳人》唐代: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釋義:
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過去關中一帶遭遇戰亂,家裡的兄弟全被亂軍殺戮。官居高位又有什麼用?自己兄弟的屍骨都無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隨風而轉的燭火。
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人。合歡花尚且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丈夫只看見新人歡笑,哪裡聽得到舊人哭泣?泉水在山裡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讓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把青蘿修補茅屋。
摘下來的花不願插在頭上,喜歡采折滿把的柏枝。天氣寒冷,衣衫顯得分外單薄,黃昏時分,獨自倚在修長的竹子上。
四、用仙女、人名或植物名代美女:
「仙子」、「虹女」、「玉女」、「巫娥」、「玉真」、「玉妃」、「西子」、「麗姬」、「麗娟」、「謝娥」、「碧玉」、「嬌嬈」、「窈娘」、「解語花」、「國色天香」等。
如:西子。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代: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釋義: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五、用「誇張」的手法稱極品美女:
「花魁」、「尤物」、「上色」、「殊色」、「絕色」、 「國色」、「驚鴻」、「絕代佳人」、「傾國」、「傾城」等。
如:國色。
《書幽芳亭》(節選)宋代:黃庭堅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
釋義:
如果一個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過其他的士人,那麼就成為國士;如果一個女人的美色超過其他的美女,那麼就稱之為國色;
Ⅷ 代指「女人」的詞語有哪些
佼人、嬋娟、千金、嬌娃、花魁、麗人、佳人、女公子、玉人、淑女、交際花、花瓶、玉女、尤物、青娥、內人、發妻、紅袖、紅裙、紅粉、粉黛、蛾眉、紅顏、裙釵、巾幗
Ⅸ 詩詞中的對美女的雅稱有哪些
1、傾城
"傾城"一詞,意義甚多。古以"傾城"為女主擅權、傾覆邦國的典故,後形容女子美麗或花色艷麗,又有全城出動之意。
2、紅顏
特指女子美麗的容顏。漢·傅毅《舞賦》:「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顏曄其揚華。」意思為表面嫽妙以蠱惑啊,紅顏劉曄的揚華。
3、粉黛
粉黛,讀音為fěn dài,漢字詞語,原意指白粉和黑粉,後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如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意思為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4、紅袖
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意思為長安眾多富人,盤菜羅膻葷;不懂文字飲,只有能醉紅裙。
5、紅粉
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隱《馬嵬》:「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意思為希望馬燕犀動地來,從埋紅粉白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