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動漫 > 花鼓戲美女演員有哪些

花鼓戲美女演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16 00:01:21

『壹』 80年代電影女明星伍姓

伍宇娟,1965年10月3日湖南耒陽。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1981年進入當地花鼓戲劇團當演員,1989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分配至中央實驗話劇院。
1986年,參演首部《難忘的中學時光》。1988年,主演《瘋狂的代價》獲得金雞獎、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90年,憑借電影《龍年警官》,獲得第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

『貳』 湖南花鼓戲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是歌唱家李谷一。 李谷一,我國著名歌唱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44年11月10日出生於雲南,15歲考入湖南藝術專科學校。1961年至1974年,作為湖南省花鼓戲劇院主要演員,成功地塑造了二十多個不同時代,不同性格的年輕姑娘形象,李谷一老師精彩的唱腔更是讓所有的花鼓戲迷連連稱贊,她本人也由唱花鼓戲進入了聲樂殿堂,成為當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沒有李谷一,花鼓戲只是湖南的一個小劇種,不會揚名天下。中國人都知道的民歌《瀏陽河》,其實並不是民歌,而是花鼓戲的一個唱段,將這個唱段唱成經典歌曲的正是李谷一。1984年春晚的《劉海砍樵》,李谷一更是讓花鼓戲名聲大噪。同時,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李谷一最早的成名,不是因為唱歌,而是因為她在花鼓戲《補鍋》中的優異表現。為此,她還受到過毛主席的接見。而這,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事。由一名花鼓戲演員成長為優秀的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用她飽滿的藝術熱情和對音樂的孜孜追求,塑造了輝煌的藝術人生。湖南花鼓戲人才輩出,涌現出了一批歌唱家如、張也、雷佳、王麗達、等。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現有主要藝術家:劉趙黔(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桃花訊》)、李小嘉(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打銅鑼》)、凌國康(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打銅鑼》)、歐陽覺文(一級作曲,代表作品《喜脈案》、《桃花訊》)、卜再庭(一級作曲,代表作品《天之嬌女》、《求訣》)等。葉紅、李左(一級演員,代表作有《劉海砍樵》)宋谷(一級演員,《送表妹》)。
張廷玉(1910-1966)藝名雪伢子。衡州花鼓戲演員。衡陽縣人。六歲時,父死母嫁,孤苦無依,九里渡巫師湯成足憐而收為義子。九歲從鄧金生學唱衡州花鼓戲。以演《安安送米》之安安而名噪鄉里,甚得其師喜愛,常背負他輾轉演出於各地。稍長,習旦行,因倒嗓,又改學場面(樂師)。民國十九年(1930),廷玉嗓音漸復,得勝班班主王春和勸他從屈榮卿習小生。首次在《金釧會》中飾張金生,以扮相俊美、眼大有神、表演細膩,獲得了滿堂彩聲。從此「雪伢子」聲名風靡衡州花鼓藝壇三十餘年。張廷玉擅演窮秀才戲,《楊春龍》、《朱買臣》為其代表作。他演楊春龍,在「東閣相會」一場中,一段(四川哭皮),唱得纏綿悱惻,催人淚下。他的唱腔很有特色,噴口有力、字字入耳,腔隨字行,婉轉動聽。楊春龍打漁鼓更精彩,揭露嫌貧愛富的劉洪吉的卑劣行為於嬉笑怒罵中,痛快淋漓,百看不厭。他飾朱買臣,在「吵嫁」一場中,以憨厚反襯崔氏之刁蠻,把朱買臣窮而不俗、憨而非蠢的性格表演得恰到好處。演崔氏的周恩蘭說:「和張老師演戲,他能把他拉到戲中去,不會演戲也能演好戲」。他剪步走圓場,腰微弓,左手提衣下擺,右手成斜線擺動水袖,身段非常優美,至今猶為小生行所效法。1955年,張廷玉參加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在摺子戲《水漫藍橋》中飾魏奎元。這是小生獨角戲,唱做並重。他演技精湛,特別是演到水漫橋上時,人物心情、水勢層次分明,得到中國戲曲研究院羅合如、郭漢城、胡沙等專家的贊許,獲演員一等獎。他戲路廣,飾《追魚》中披發仗劍之張天師、《劉海砍樵》中幽默詼諧之大姐、《生死牌》中老成持重之黃伯希、《柯山紅日》中正氣凜然之軍政委,皆能傳神、各臻其妙。所創新腔(西湖二流)、(西湖滾皮)、(三川調數板)已成為衡州花鼓戲的保留腔調。
張廷玉(1910-1966)衡州花鼓戲著名小生演員。衡陽縣九里渡張新屋人。六歲父亡母嫁,師公湯成足憐而收為義子。湯有徒鄧金生、鄧明善兼習花鼓,遂教張。九歲即隨師參加得勝班,與同班藝徒演出《磨豆腐》、《過江》等小戲。在《安安送米》中飾安安,演至「庵堂見母」時情真意真,母子難舍難分,催人淚下。稍長,工旦,逢倒嗓失音,受人輕視欺凌,又改習場面(樂師),從師王朝喜。民國十九年(1930),得勝班主王春和(名小生)同情廷玉身世和遭遇,以十爪全薪聘之,並勸改習小生,教以《訪友-會文》、《楊春龍寫退婚》等小生戲數出。後嗓音恢復,柔和有韻。同年,在衡陽「怡園」演出《金釧會》,飾張金生,因有旦行功底,劇中男扮女裝一折,演來駕輕就熟、細膩傳神,一時名聲大震。他不以為足,再拜榮華班屈榮卿為師,學習《反情》、《藍橋會》、《大盤洞》、《搶親失妹》等傳統戲中之文武小生,常年演出於衡陽、耒陽、常寧、郴州、衡山等地,功藝日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政府組建衡陽市衡劇工作隊,張廷玉擔任副隊長。1955年,他參加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在摺子戲《藍橋會》中飾演魏奎元,受到中國戲曲研究院羅漢如、郭漢城等專家的一至贊許,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參加中央文化部舉辦的戲曲演員講習會學習,受到梅蘭芳、程硯秋等藝術大師的教益。1950年被選為衡陽市花鼓戲劇團團長,雖行政工作繁重,但仍不斷參加演出,無論扮演主角或配角,都很認真、一絲不苟。他先後飾演過《孟麗君》中的元成宗、《劉海戲金蟾》中的狐大姐、《生死牌》中的黃伯希、《金鱗記》中的張天師,生、旦、凈、丑,演來性格迥異。戲路之寬,無論內行、外行均表嘆服。扮演現代戲中的角色,也很有成就。他在《年青一代》中飾退休幹部,《紅星高照》中飾老農,《血肉相連》中飾董醫生,《柯山紅日》中飾軍政委,無論工、農、商、學、兵都能創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張廷玉文化不高,但善於吸收,勇於創新。五十年代初期,從長沙學來(西湖調),經與樂師研究改進,發展板式,取代了南、北路,結束了花鼓戲夾用湘戲聲腔的歷史。排演《生死牌—別女》一折時,有一段長唱詞,一時無適用曲牌。他自創(三川調)數板,如泣如訴,很有特色,現已成為衡州花鼓戲保留腔調之一。
張廷玉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湖南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衡陽市委員會委員。(1950—1966年)衡陽市花鼓戲劇團團長。1966年因病逝世,留下《藍橋會》一張唱片。(來源:湖南地方劇種志叢書(三)衡州花鼓戲志)

『叄』 北京愛情故事 裡面飾演邵華陽妻子的女演員是誰

編輯本段個人檔案
姓名:伍宇娟 伍宇娟
星座:天秤座 血型:A型 身高:167cm 體重:55kg 籍貫:湖南耒陽 學歷:本科,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工作單位: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編輯本段從藝簡歷

伍宇娟寫真(17張)1981年[1]進入當地花鼓戲劇團當演員,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與同年進校的鞏俐、史可、陳煒、金莉莉一起被稱為「中戲」名噪一時的「五朵金花」,畢業後分配至中央實驗話劇院。 1986年從影,處女座《難忘的中學時光》,1988年因主演《瘋狂的代價》一舉成名,獲得當年金雞獎、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其後拍攝了《龍年警官》,獲得「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2年與斯琴高娃共同主演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香魂女》;拍有電視劇《東邊日出西邊雨》、《雪山飛狐》,在後者中一人同時飾袁紫衣和銀姑兩個角色,並因此成為大陸第一個與台灣合作拍片的演員。
編輯本段成長經歷
她是家喻戶曉的實力派演員,曾主演《香魂女》《雪山飛狐》等影視劇,獲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文化部「優秀表演」獎等多項大獎。當年,忍痛與丈夫分手後,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遭受創傷,她無奈當起了兒子的「姨媽」。以女性的智慧與隱忍,給了單親兒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遭遇無法預測的意外
伍宇娟出身工人家庭。她的童年飽受艱辛,1979年,14歲的伍宇娟加入耒陽花鼓戲團,從此跟著戲團背著被子遊走各地。就在她主演《楊三姐告狀》成為戲團頂樑柱時,1985年花鼓戲劇團宣告解散,無戲可唱的伍宇娟隨後被分配到一家釀酒廠當工人。還沒來得及報到,命運垂降給了她一個驚喜:陰錯陽差地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做單親媽媽
戀愛中的男主角出現了,白馬王子便是當年頗有潛質的影壇英俊小生賈宏聲。賈宏聲和伍宇娟是中戲同學。伍宇娟坦誠地告訴賈宏聲說,她是一個比較傳統、保守的女孩子,追求那種「執子之手,白頭偕老」的感情,為了家庭幸福,她寧可放棄自己的事業。這對影壇情侶的熱戀得到了圈內外的祝福。 沉醉在愛情中的伍宇娟沒有想到的是:痴情相愛的男友賈宏聲染上了毒癮!一夜之間,全國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了這一丑聞。伍宇娟的精神幾近崩潰。 原來,那時的賈宏聲瘋狂喜愛上了搖滾樂,視約翰·列農為精神之父,但同時,他也接觸了並非這些先鋒藝術家精神內核的附屬物——大麻和軟性毒品。伍宇娟從此開始了用愛情拯救男友的艱難之旅。她運用葯品治療、精神鼓勵、情感安慰等各種辦法,甚至跪在地上哀求男友戒毒。賈宏聲遠在東北的父母提前退休,將家搬到北京,也全力以赴相助展開親情拯救。然而,毒癮對身體和精神的腐蝕力量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賈宏聲變得性格極端、偏執、瘋狂和歇斯底里。伍宇娟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最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1994年10月,伍宇娟揮淚斬情絲,離開了賈宏聲。
忍痛做「姨媽」
兩個月後,
伍宇娟古裝劇照(15張)赴美參加文化交流活動時,結識了美籍華人李慕華。李祖籍上海,在洛杉磯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李慕華不僅高大英俊,且性格活潑開朗,言談風趣幽默,給伍宇娟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後,李慕華對伍宇娟展開了熱烈追求。 1995年春,伍宇娟回湖南耒陽看望父母,李慕華陪同前往。見伍宇娟家鄉的一所小學十分破舊,孩子們凍得瑟瑟發抖,李慕華當即捐款15萬元在當地修建了一所新學校。這一善舉感染了伍宇娟和伍家父母,他們一致認定李慕華是個值得託付終身的男人。半年後,伍宇娟與李慕華在北京登記結婚。 1997年8月,伍宇娟生下兒子「嘛香」。然而,嘛香出生不久,演藝圈謠言四起,說他是賈宏聲的私生子;伍宇娟匆忙與李慕華結婚,就是為了替孩子找個「頂缸」父親。 李慕華亂了方寸,刺耳的風言風語和別人的怪異眼神讓他失去了學者的冷靜。此外,兩人的生活習慣和處世方式都因為東西方差異而不合拍。1999年1月,伍宇娟與李慕華平靜地辦理了離婚手續。 當李慕華拎著行李箱出門時,兒子晶亮的眸子隨他的身影移動,奶聲奶氣地問:「爸爸,你去哪兒?」李慕華回頭凄然一笑。小嘛香蹣跚著走過去,抓住他的衣角不撒手,酸楚的一幕讓伍宇娟潸然落淚。 伍宇娟知道,自己選擇了做單親媽媽,就選擇了艱辛。山一樣的債務,獨自撫養孩子的艱難,對她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與李慕華分手不久,伍宇娟將父母從湖南耒陽接到北京,幫她照看孩子,自己則開始了艱辛的拍戲還債之旅。 伍家父母雖然才60多歲,但身體都不太好,看著本該安享晚年的父母還要日夜為外孫操勞,伍宇娟心裡很不是滋味。在這種情況下,伍宇娟與遠在長沙中醫院工作的妹妹伍宇虹商量,希望父母能帶著小嘛香去他們那裡住。這樣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可以互相照應。妹妹妹夫爽快地同意了。 妹妹妹夫十分喜歡小嘛香。伍宇娟返回北京時,和兒子依依不捨。妹妹安慰她:「姐你放心,我們絕不會讓他受半點委屈。」
伍宇娟生活照(10張)這年10月,伍宇娟去妹妹家看望兒子。半年不見,兒子長高了,戴著俏皮的鴨舌帽、穿著牛仔衣褲和旅遊鞋。伍宇娟老遠就向兒子招手:「嘛香,媽媽看你來了。」兒子看了她一眼卻不理睬,伍宇娟伸手想摟他,他卻像條泥鰍一樣「哧溜」一下躲到了姨父背後,說:「爸爸,我要吃蛋筒。」伍宇虹把蛋筒遞給他,他高興得手舞足蹈,對姨媽說:「媽媽,我吃完這個還要吃。」伍宇娟好奇地走過去問兒子:「嘛香,我是誰呀?」嘛香竟說:「你是阿姨。」 看得出來,妹夫妹妹給了兒子濃濃的父愛和母愛,否則兒子不會叫他們「爸爸、媽媽」。然而兒子對自己如此陌生,伍宇娟心裡酸楚。 當晚,伍宇娟徹夜難眠。一番掙扎後,她做出了一個痛心而又無奈的決定。伍宇娟將妹妹妹夫約到書房,跟他們商量:「為了嘛香的健康成長,希望你們能夠在名義上做他的爸爸媽媽。讓他叫我姨媽,等他懂事了,再把真相告訴他。」 妹妹妹夫感念伍宇娟的良苦用心,答應了她的請求。就這樣,伍宇娟變成了兒子的大姨。一直到嘛香4歲半,該上幼兒園時,伍宇娟才把父母和兒子接到北京。才過了一個星期,孩子吵著要回長沙找「爸爸媽媽」。為了拴住他,伍宇娟給小嘛香置辦了全套溜冰服,辦了一張溜冰卡。
單親媽媽的良苦用心
嘛香圓圓的腦袋,胖乎乎的臉蛋,烏溜溜的黑眼珠,長得虎頭虎腦,但卻膽小、性格內向。生活的閱歷讓伍宇娟明白:無論平民還是明星,人生中都隱藏著許許多多無法預測的意外,只有將孩子打造成勇敢的男子漢,才能使他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於面對意外。 2001年4月,她將嘛香送到少年宮舉辦的幼兒武術培訓班。練武很辛苦,嘛香常常摔得鼻青臉腫,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伍宇娟一邊給兒子擦抹葯水,一邊蹺起大拇指稱贊他「你真棒!」受到媽媽表揚的嘛香信心陡增,忍痛給媽媽來個現場「騰空」表演,一招一式像模像樣。久而久之,嘛香膽子越來越大。有一次在院子里散步看見一條小花狗,伍宇娟故意裝著被「嚇」得直往後退,嘛香挺身而出,一邊用腳踢小狗,一邊說:「媽媽,別怕,有我保護你。」兒子「英雄救母」的壯舉讓伍宇娟掩面竊笑。 伍宇娟擔心自己給兒子染上過多的「脂粉氣」,她便經常帶著兒子參加男同事組織的垂釣、籃球、足球等各種聚會活動,讓嘛香感受男子漢勇於挑戰、不甘示弱的品質。伍宇娟又從北京師范大學專門請了一位男生做家教,她不要求男生教孩子文化知識,只要求他「陪玩」。 為了培養孩子的野性,她讓家教男生帶著小嘛香登山、爬樹。一次,因在爬樹中擦破了手皮而流血,可憐巴巴的嘛香向媽媽求助。伍宇娟說:「你是男孩子,出了事自己想辦法吧。」於是嘛香翻箱倒櫃找到雲南白葯,自己塗在傷口處,伍宇娟會心地笑了。 一天,伍宇娟要嘛香下樓去買鹽。走在街上,一位中年婦女攔住他:「小朋友,前邊有個兒童樂園,好多小朋友在滑旱冰、坐碰碰車,我帶你去玩吧。」嘛香盯著她說:「我不認識你。」中年婦女告訴他:「我就住在你家樓下,我跟你媽媽很熟。」嘛香說:「那我打電話問問媽媽,看她是否認識你。」說著,嘛香跑到電話亭,撥通了家裡的電話。伍宇娟著急地說:「我根本不認識那個人。」兒子放下電話,大聲說::「你是壞人,我要打110報警。」那中年婦女嚇得一溜煙跑了。誰知道,這都是伍宇娟為了考察兒子應對「意外」能力而精心安排的一次「實戰演習」,那中年婦女是她的朋友。 有一天,伍宇娟在中戲的同班同學史可來她家做客。兩個老同學在客廳里說著悄悄話,史可勸她:「你怎麼還不找對象一個人過太苦了!趁年輕趕緊再找一個稱心如意的。」伍宇娟重重地嘆了口氣,說:「不是我不願意找對象,我只是擔心虧待了孩子。我沒能給嘛香一個完整的家,如果再讓他受繼父的虐待,我一輩子都不會心安!」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話劇作品
《探長來訪》(英國)中主演布拉 主演小鳳
《桃花扇》(中國)中主演李香君 《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中國·德國)主演香姐與瑪麗兩個角色 《老頑固》(義大利)中主演露琪艾塔 《我認識的鬼子兵》(中國)中主演平田太太 《托兒》(中國)中主演小鳳 《雷人晚餐》飾演:妻子 (合作:陳佩斯)2011年
電影作品
1986年《難忘的中學時光》 飾 藝術家 1988年《戴勛章的走私犯》 飾 夏靜雅 《瘋狂的代價》飾 青青 1989年《都市奇緣》飾 劉蓓蓓 瘋狂代價中的伍宇娟
1990年《龍年警官》飾 鍾小妹 1991年《幾度風華幾度愁》飾 白玫 1992年《香魂女》飾 環環 《美的誘惑》 2000年《因為有愛》飾 任青青 《女足九號》飾 羅甜 2001年《尋槍》飾 韓曉雲 2002年《警察有約》飾 所長 2003年《戎冠秀》飾 戎冠秀 2004年《愛亦無聲》飾 郝梅 2006年《箱子》飾 老婆 2008年《鑰匙》 《油菜花開/老耿的故事》飾 李桃花
電視作品
1991年《雪山飛狐》飾 袁紫衣、袁銀姑 1994年《東邊日出西邊雨》飾 陳丹妮 2000年《婚前婚後》飾 羅依嘉 2002年《立案偵查》飾 靳美麗 2002年《大宅門2》 《忠誠衛士》飾 肖靜宜 2003年《沒有硝煙的戰場》飾 聶欣 2004年《居家男人》飾 楊柳
2004年《偏不離婚》飾 花月風 《滿天星》飾 何麥 《卓爾的故事》飾 馬秀秀 《使命》飾 方政委夫人 2005年《陪讀》飾 趙紅英 《鄉村警察》飾 蔣雲芳 《用我的生命去愛你》飾 薛芙蓉 2006年《射鵰英雄傳》飾 李萍 《奧運在我家》 2009年《礦長》 2010年《新玉觀音》飾 趙律師 《北京愛情故事》飾演 邵妻 2011年《大武當》飾 冷婆婆 (拍攝中) 《熱血碼頭》飾 三娘
編輯本段所獲獎項
1988年因主演《瘋狂的代價》一舉成名,獲得當年金雞獎、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其後拍攝了《龍年警官》,獲得「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1992年與斯琴高娃共同主演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影片《香魂女》 「城市獎」最佳女主角獎,新人獎 話劇《我認識的鬼子兵》,獲得該年度文化部優秀劇組評選的「優秀表演獎」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伍宇娟與賈宏聲
[2]曾是中戲的同學,賈宏聲與伍宇娟曾瘋狂相愛,但最終因為賈宏聲染上毒癮而分道揚鑣。賈宏聲7月5日匆匆了卻生命,紅網娛樂數度嘗試與伍宇娟獲得聯系,但其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由於賈宏聲近年來甚少在娛樂圈露面,一些同行也表示甚少與其聯絡,不能發表意見。 伍宇娟和賈宏聲是同學,沉醉在愛情中的伍宇娟沒有想到的是:痴情相愛的男友賈宏聲染上了毒癮!一夜之間,全國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了這一丑聞。伍宇娟的精神幾近崩潰。1994年10月,伍宇娟揮淚斬情絲,離開了賈宏聲。兩人相戀了4年,若不是因為賈宏聲吸毒,兩人可能會結婚。對伍宇娟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賈宏聲因吸毒在觀眾的視線中消失後,伍宇娟也有6年沒拍攝任何影片。2003年接受采訪說起這段逝去的愛情時,她已淡然,「賈宏聲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我真的很喜歡他,為了勸他戒毒,我甚至跪在地上求他,但最終是心有餘力不足。現在我也只能希望他好好的」。1994年分手後,伍宇娟獨自撫養兒子,有傳聞說伍宇娟兒子的爸爸就是賈宏聲,但伍宇娟從未承認。[3]
兒子生父是謎
圈內人否認是賈宏聲 前幾年有媒體報道,伍宇娟在2000年與丈夫離婚,當時孩子才四歲,之後她獨自撫養兒子。為了改變兒子從小內向膽小的性格,伍宇娟在兒子還沒上學時就送他進武術訓練班,鍛煉他吃苦勇敢的個性。她還一直鼓勵兒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跟同學玩,培養兒子的自信和頑強。後來兒子一點點長大,越來越活潑、自信,伍宇娟非常欣慰。可以說除演戲之外,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在兒子身上。不過這些報道都沒有透露孩子生父的身份。 伍宇娟與賈宏聲的戀情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影視圈最著名的戀情之一,兩人苦戀四年,後來因為賈宏聲吸毒,伍宇娟力勸他戒毒不成,兩人忍痛分手。曾有媒體指出伍宇娟兒子生父就是賈宏聲,但2005年初,伍宇娟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從來沒說過我兒子的父親是賈宏聲。」同時,有位圈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伍宇娟的兒子是1996年出生,那時她與賈宏聲已分手一年多,在此之前賈宏聲就染上了毒癮,身體和狀態越來越糟,不可能與伍宇娟生孩子。孩子的生父是一位外籍華人,現在在國外生活,但這個說法也沒有得到伍宇娟的證實。

『肆』 《旋風女隊》演員吳軍是誰

吳軍(原名吳亥),1970年1月25日生於湖南桃江縣,199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後進入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


『伍』 湖南花鼓戲的劇種劇目

各地湖南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1949年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而《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解放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湖南花鼓戲在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編了許多傳統劇目,其中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有《劉海砍樵》、《劉海戲金蟾》等。 劉海砍樵
「家住常德武陵境,絲瓜井畔劉家門」。這是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中劉海的兩句唱詞。在常德武陵區的一些老人當中流傳著劉海砍樵傳說的另一個「正宗版本」:古時候,常德城武陵區絲瓜井旁,住著劉海母子倆。劉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劉海非常勤勞孝順,天天上山砍柴,奉養老母。在劉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帶,住著一隻多年修煉的狐狸精,她煉成寶珠一顆,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時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煉幾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劉海的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執意要嫁給劉海。但是憨厚朴實的劉海,怕連累胡秀英受苦,幾番推辭,後見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應與胡秀英成親。回到家後,劉海告訴母親,母親也很喜歡,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劉海於是去位於城中心的雞鵝巷置辦東西結婚。雞鵝巷旁邊有個小廟,廟里有十八個羅漢。其中十羅漢帶著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煉。
他煉得一串金錢,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寶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羅漢見胡秀英和劉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帶領弟子搶走了胡秀英的寶珠。胡秀英失去寶珠就會現出原形,無奈之下只好把實情告訴了劉海。劉海知道後,沒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羅漢,最終在斧頭神和胡秀英眾姐妹的幫助下,劉海打敗了他們,拿到了寶珠。從此,他們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
常德劉海砍樵的傳說在北宋時已經成型,至清代中葉已形成了今天流傳的劉海砍樵傳說的主要版本。今天在常德還能找到傳說中的絲瓜井,但是現井口石板風化剝落,井壁石磚殘缺破損,井口四周雜草叢生。傳說中劉海大戰十羅漢的「劉海廟」也早已損毀。 劉海砍樵傳說在今天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劉海和狐仙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勤勞、正直、孝順等美德和追求忠貞愛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真實地表現了勞動人民向美向善的願望。傳說中的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堪稱湖南民間口頭文學的精品。劉海砍樵傳說保存了一定歷史階段常德人民的生活狀態和民俗民情,而它所表現的價值理念也將隨著故事的流傳而傳承下去。劇中「劉海哥,那我將你好有一比……我這里將大姐好有一比……」胡秀英與劉海的一段對唱活潑歡快,把二人成婚,雙雙歸家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風趣可愛。是湖南花鼓戲最富特色的唱段之一,一直傳唱不衰。
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名段,由湖南花鼓戲著名演員葉紅飾胡秀英,李左飾劉海,李曉嘉飾劉母。
劉海砍樵(比古調)
(女)我這里將海哥好有一比呀!
(男)胡大姐,
(女)哎
(男)我的妻,
(女)啊
(男)你把我比作什麼人羅!
(女)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
(男)那我就比不上羅!
(女)你比他還有多咯,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羅,
(女)劉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隨著我來走羅,
(女)海哥哥你帶路往前行哪,
(男)走羅嗬,
(女)行羅嗬,
(男)走羅嗬,
(女)行羅嗬,
(合)得兒來得兒來得兒來哎哎哎。
(男)我這里將大姐也有一比呀,
(女)劉海哥,
(男)哎
(女)我的夫,
(男)啊
(女)你把我比作什麼人,
(男)我把你比織女,不差毫分哪,
(女)那我就比不上哪!
(男)我看你儼像著她羅。
(女)劉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羅,
(女)海哥哥你帶路往前走咯,
(男)我的妻你隨著我來行咯,
(女)走咯,
(男)行羅,
(女)走咯,
(男)行羅,
(合)得兒來得兒來得兒來哎哎哎。
補鍋
生產隊的養豬能手劉大娘,希望找一個有文化、有技術、職業好、貢獻大的小夥子做女婿。但女兒蘭英卻瞞著她找了一個補鍋匠做對象。劉大娘和女兒的看法不一樣,認為補鍋是「屋檐腳下蹲,一臉墨黑盡灰塵」的職業,沒有什麼出息。有一天,劉大娘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鐵鍋,著急之中拿了飯鍋當潲鍋,只好叫女兒去請補鍋的師傅來補鍋。蘭英與男友李小聰商定計策,要趁這個機會來啟發和教育媽媽。
小聰來到蘭英家,劉大娘不知道小聰就是蘭英的男朋友,催他快點補鍋。小聰不急不忙講述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補鍋匠,劉大媽也表示贊同他岳母的思想,接著,小聰對劉大媽的舊思想給予嚴厲的批評,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體,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離。劉大娘聽小聰講得有道理,表示不僅自己要改變舊觀念,還要幫助小聰勸說他岳母接受這個女婿。小聰見岳母已回心轉意,連忙向岳母表露身份。劉大娘在滿意的微笑聲中接受了這位女婿。
演劉蘭英的李谷貽,後改名李谷一,由唱花鼓戲進入了聲樂殿堂,成為當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膾炙人口的經典湖南花鼓戲《補鍋》名段,由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李谷貽飾劉蘭英,著名的湖南花鼓戲國家一級演員彭復光飾李小聰,鍾宜淳飾劉大娘。
補鍋(反手洞腔)
(女)手拉風箱,呼呼的響
火爐燒得紅旺旺
(男)女婿來補鍋,瞞了丈母娘
(女)操作要留意呀,當心手燒傷
(男)雙手燒傷不要緊
(女)怕只怕呀
(男)怕什麼咯
(女)說不服我媽媽娘,小聰我的同志哥
(男)跑馬莫怕山,行船莫怕灘
(合)幫助我的媽媽娘改造那舊思想
(女)風箱拉得響,
(男)火爐燒得旺
(女)我把風箱拉
(男)我把鍋來補
(女)拉呀拉
(男)補呀補
(女)拉呀拉
(男)補呀補
(男)教育我的丈母娘,蘭英我的同志妹
(女)教育我的媽媽娘,小聰我的同志哥 除傳統戲的整理改編外,湖南花鼓戲特別注重創作演出現代戲,在本省和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僅湖南省花鼓戲院1965年統計:「上演大小94個劇目中,現代戲佔69個,如《三里灣》、《打銅鑼》、《補鍋》、《雙送糧》、《紅色營業員》、《郭亮帶兵抓郭亮》、《我的一家》、《還牛》、《送貨路上》、《兩張圖紙》、《山村獸醫》、《野鴨洲》、《對象》、《牛多喜坐轎》等。其中《打銅鑼》、《補鍋》、《兩張圖紙》、《送貨路上》、《野鴨洲》等拍成了彩色舞台藝術片,《三里灣》、《對象》獲1979年文化部舉辦的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創作獎。」
提起《劉海砍樵》,就不能不提起陳北方、何冬保。1947年,何冬保自洞庭湖來到長沙,解放後與田氏兄弟田瓊林、田運隆曾共事於民眾花鼓戲劇團。何冬保出身貧寒,積極肯干,且有名氣。陳北方,長沙市文化局幹部,1951年將原是「搭橋戲」的「大砍樵」改編為有劇本的《小劉海砍樵》。過去的搭橋戲是沒有劇本的,只是有一個故事,演員上場自編唱詞。
陳北方將《小劉海砍樵》劇本交給何冬保,因當時演出太多,無暇顧及排練之事,何冬保將劇本丟在田瓊林的床鋪帳頂上,一丟就是好幾個月,後來,湖南省搞戲曲匯演,這才想起了這個劇本,劇本要編曲,何冬保找來了民眾劇團的鼓師田瓊林、琴師田運隆,大家坐在一起就七嘴八舌湊了起來。其中有幾段可以套老腔,這沒問題。開場一段,大家在苦苦思索,瀏陽出生的田運隆頓生靈感,提出用瀏陽的采蓮船調,原詞是「瀏陽的鞭炮劈里啪拉響衣么拉子喲火,劈里啪拉響衣么拉子喲火」,把這個劇本的新詞「風和日暖好風光」套上去,非常好,情緒也合,幾個人很高興。最後一段詞,何冬保提出來用地花鼓的《十月望郎》套新詞,大家發現,這樣非常合適,唯獨中間一段「我這里將海哥好有一比」的新詞大家有些犯難,為什麼?詞不工整,一下子九個字,一下子八個字或六個字、三個字、一個字,大家都沉默不語。田瓊林思索良久,提出能不能用「安童調」來唱,原詞是「張老三在家中忙(呀)收拾」,九個字,套上「我這里將海哥好有一比」很合適,上句是出來了,可下一句怎麼唱呢?還是何冬保轉得快,叫出了「胡大姐」,田瓊林、田運隆兩兄弟馬上就答「哎」,何又唱「劉海哥」,這邊又答「啊」,「你把我比作什麼人羅嗬嗬」自然唱出了「安童調」的下句,這樣一來一往,將這段新詞全部唱完,都沒有離開「安童調」的基本旋律,但又是一個新曲調。田運隆是琴師,提出將「花石調」上下過門拼在一起做這個新調的過門。因這段詞是用古人來比喻,後來這個新調就叫「比古調」。

『陸』 湖南花古戲戴瑛是一級演員嗎

花鼓戲戴英是一級演員嗎?拿湖南的花鼓戲,戴英是一級的國家,一級演員,他演的非常好

『柒』 花鼓戲的湖南花鼓戲流派

湖南花鼓戲是一種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作為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永州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流行於湖南省的益陽、南縣、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舊分西、東兩區)、長沙市區、寧鄉、湘陰、望城、瀏陽、湘潭、株洲等地。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摺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摺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庄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劃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凈、丑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爛布丑、奶生丑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岳陽花鼓戲流行於岳陽、臨湘、以及湖北的通城、崇陽等地。清代嘉慶《巴陵縣志》就有在巴陵 一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岳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等。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綉]、[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岳陽花鼓戲有不少劇目也是以「琴腔」為主的。
岳陽花鼓戲「琴腔」約於清末流傳至湖北東南地區的通城、崇陽等地,因為音樂同源,語言相近,所以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並融入了當地民間山歌民樂,花腔小調。逐步形成了當地一個新的劇種,稱其為「提琴戲」。
主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合蓮》、《雙賣酒》、《牛郎織女 》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花鼓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鬱淳厚。
岳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託管弦、人聲幫腔。解放前荊州花鼓戲也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和,50年代才加入文場伴奏。無論是岳陽還是長沙的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 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 [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採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采蓮船調]、[洗菜心]等。但作為過門、過場音樂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一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台]等。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成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即一旦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丑的「三小」歌舞戲,多用當地小調,後受漢劇和其它劇種影響搬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因小調戲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與之毗鄰且語言、語音又比較接近的漢調音樂,形成後來 的 「琴腔」或「川調」及某些「打鑼腔」。並在長期的舞台演出過程中融入地方音樂,依循旋律特點相對固定的聲腔格式。花鼓戲把這稱之為「正調」。「正調」的形成彌補了小調之不 足,曲牌聯綴之不足,使花鼓戲具備演本戲的音樂條件。 衡州花鼓戲,是一種流行於湖南省湘南地區的民間小戲劇種。各地的名稱不同,在衡陽、衡南、耒陽、常寧一帶稱之為「馬燈」,攸縣、茶陵一帶稱為「地花鼓」,安仁一帶稱為「花燈」,永興江左一帶也叫「花燈」,江右則叫「唱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曾稱為衡劇,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命名衡陽花鼓戲。1983年編修《中國戲劇志·湖南卷》時定名衡州花鼓戲。
張廷玉(1910-1966)藝名雪伢子。衡州花鼓戲演員。衡陽縣人。六歲時,父死母嫁,孤苦無依,九里渡巫師湯成足憐而收為義子。九歲從鄧金生學唱衡州花鼓戲。以演《安安送米》之安安而名噪鄉里,甚得其師喜愛,常背負他輾轉演出於各地。稍長,習旦行,因倒嗓,又改學場面(樂師)。民國十九年(1930),廷玉嗓音漸復,得勝班班主王春和勸他從屈榮卿習小生。首次在《金釧會》中飾張金生,以扮相俊美、眼大有神、表演細膩,獲得了滿堂彩聲。從此「雪伢子」聲名風靡衡州花鼓藝壇三十餘年。張廷玉擅演窮秀才戲,《楊春龍》、《朱買臣》為其代表作。他演楊春龍,在「東閣相會」一場中,一段(四川哭皮),唱得纏綿悱惻,催人淚下。他的唱腔很有特色,噴口有力、字字入耳,腔隨字行,婉轉動聽。楊春龍打漁鼓更精彩,揭露嫌貧愛富的劉洪吉的卑劣行為於嬉笑怒罵中,痛快淋漓,百看不厭。他飾朱買臣,在「吵嫁」一場中,以憨厚反襯崔氏之刁蠻,把朱買臣窮而不俗、憨而非蠢的性格表演得恰到好處。演崔氏的周恩蘭說:「和張老師演戲,他能把他拉到戲中去,不會演戲也能演好戲」。他剪步走圓場,腰微弓,左手提衣下擺,右手成斜線擺動水袖,身段非常優美,至今猶為小生行所效法。1955年,張廷玉參加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在摺子戲《水漫藍橋》中飾魏奎元。這是小生獨角戲,唱做並重。他演技精湛,特別是演到水漫橋上時,人物心情、水勢層次分明,得到中國戲曲研究院羅合如、郭漢城、胡沙等專家的贊許,獲演員一等獎。他戲路廣,飾《追魚》中披發仗劍之張天師、《劉海砍樵》中幽默詼諧之大姐、《生死牌》中老成持重之黃伯希、《柯山紅日》中正氣凜然之軍政委,皆能傳神、各臻其妙。所創新腔(西湖二流)、(西湖滾皮)、(三川調數板)已成為衡州花鼓戲的保留腔調。張廷玉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湖南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衡陽市委員會委員。從1950年起至逝世,一直任衡陽市花鼓戲劇團團長。(來源:中國戲曲志-湖南卷)
張廷玉(1910-1966)衡州花鼓戲著名小生演員。衡陽縣九里渡張新屋人。六歲父亡母嫁,師公湯成足憐而收為義子。湯有徒鄧金生、鄧明善兼習花鼓,遂教張。九歲即隨師參加得勝班,與同班藝徒演出《磨豆腐》、《過江》等小戲。在《安安送米》中飾安安,演至「庵堂見母」時情真意真,母子難舍難分,催人淚下。稍長,工旦,逢倒嗓失音,受人輕視欺凌,又改習場面(樂師),從師王朝喜。民國十九年(1930),得勝班主王春和(名小生)同情廷玉身世和遭遇,以十爪全薪聘之,並勸改習小生,教以《訪友-會文》、《楊春龍寫退婚》等小生戲數出。後嗓音恢復,柔和有韻。同年,在衡陽「怡園」演出《金釧會》,飾張金生,因有旦行功底,劇中男扮女裝一折,演來駕輕就熟、細膩傳神,一時名聲大震。他不以為足,再拜榮華班屈榮卿為師,學習《反情》、《藍橋會》、《大盤洞》、《搶親失妹》等傳統戲中之文武小生,常年演出於衡陽、耒陽、常寧、郴州、衡山等地,功藝日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政府組建衡陽市衡劇工作隊,張廷玉擔任副隊長。1955年,他參加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在摺子戲《藍橋會》中飾演魏奎元,受到中國戲曲研究院羅漢如、郭漢城等專家的一至贊許,獲演員一等獎。1956年參加中央文化部舉辦的戲曲演員講習會學習,受到梅蘭芳、程硯秋等藝術大師的教益。1950年被選為衡陽市花鼓戲劇團團長,雖行政工作繁重,但仍不斷參加演出,無論扮演主角或配角,都很認真、一絲不苟。他先後飾演過《孟麗君》中的元成宗、《劉海戲金蟾》中的狐大姐、《生死牌》中的黃伯希、《金鱗記》中的張天師,生、旦、凈、丑,演來性格迥異。戲路之寬,無論內行、外行均表嘆服。扮演現代戲中的角色,也很有成就。他在《年青一代》中飾退休幹部,《紅星高照》中飾老農,《血肉相連》中飾董醫生,《柯山紅日》中飾軍政委,無論工、農、商、學、兵都能創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張廷玉文化不高,但善於吸收,勇於創新。五十年代初期,從長沙學來(西湖調),經與樂師研究改進,發展板式,取代了南、北路,結束了花鼓戲夾用湘戲聲腔的歷史。排演《生死牌—別女》一折時,有一段長唱詞,一時無適用曲牌。他自創(三川調)數板,如泣如訴,很有特色,現已成為衡州花鼓戲保留腔調之一。常德花鼓戲 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曰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解放前,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 》、《揀菌子》、《雙下山》以及解放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新編現代戲《山村獸醫》。
湖南花鼓戲除聲腔音樂外,不少傳統劇目是從漢劇搬過來的,據說有幾百個,如《宋江殺 惜》、《梅龍戲鳳》、《關王廟燒香》、《槐蔭送子》、《清風亭》、《趕潘》等。

『捌』 衡州花鼓戲演員肖北方那年出生的簡介

1944年6月17日出生。據肖北方個人資料顯示,肖北方,女,1944年6月17日出生,1960年中學畢業後入湖南省花鼓劇院,1984年任湖南省花鼓戲劇院院長、演員,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湖南劇協理事。

閱讀全文

與花鼓戲美女演員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34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173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11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50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640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674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676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1938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26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21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09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484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444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99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28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2874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771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790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972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