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班藝術教案京劇臉譜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班藝術教案京劇臉譜,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幼兒欣賞京劇臉譜的色彩美與圖案美,初步培養幼兒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與表現能力。
2、實踐目標:鼓勵幼兒嘗試用對稱的方法設計臉譜圖案,並能細致、耐心地進行描繪與塗色。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與表現,激發幼兒關心、喜愛京劇臉譜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
活動准備:
京劇臉譜欣賞、示範畫(共4張);範例步驟圖4張;幼兒臉譜設計用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臉譜話題:
孩子們最近我們一直在講關於京劇的一些事情,都知道了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寶貝,表演京劇的演員不僅會唱、有真功夫,還有一個很大的本事——在演出之前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化妝、設計各種各樣的臉譜,就是在臉上畫上代表自己角色身份的花紋、圖案,很漂亮的!觀眾老遠一看,就知道是好人還是壞人。所以,我們中國的京劇真的很了不得,連聽不懂中國話的老外看了也直翹大拇指。
二、欣賞臉譜
(主要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京劇臉譜的主要特點:色彩鮮艷、對稱;圖案花紋對稱、誇張。)
1、欣賞藝術化臉譜
引導語:(出示三張欣賞畫)這些都是京劇中的大花臉角色(美的視覺享受與情感表達,要投入真情實感與幼兒的情緒一致,是和幼兒一起感受美的人,而非教授者;要對幼兒的情感表現有反映)。京劇臉譜真漂亮,你最喜歡哪一張,你覺得什麼地方很美,很特別?(根據孩子的情況教師把握以下基本點,給予積極回應)
色彩方面:
(1) 找一找,有哪些鮮艷漂亮的顏色?幼兒自由說,教師手指點相應的顏色。
(2) 色彩與人物的關系,以及左右色塊的對稱。
小結:京劇臉譜上的顏色一般有紅、黃、藍、綠、黑、白;顏色濃濃的、深深的、亮亮的,一看就很吸引人,怪不得京劇有那麼多人喜愛看。
圖案花紋方面:
(1)找一找,哪個是後裔?(關注圖案花紋的對稱與簡單蘊意)。
(2) 臉譜上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圖案,你看出來象什麼?
小結:京劇臉譜上的圖案花紋真多,眉毛、鬍子也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快速簡單指點剛才幼兒說到的),真誇張,很有趣的。
2、欣賞范畫臉譜
看看老師畫的臉譜棒不棒,是一個大紅臉。我把眼睛這兒設計成了雲、浪花的圖案(引導幼兒用手指頭跟著老師筆劃),一朵雲,兩朵雲,三朵雲;兩邊對稱,右邊也有一朵彎彎的大雲朵,兩朵雲,三朵雲……
眉毛變成了兩朵大大的浪花,額頭也是一朵卷卷的浪花,下巴是——兩朵雲。
三、示範設計臉譜
示範步驟:眼部周圍——眉毛——鬍子——額頭和下巴
四、幼兒設計臉譜
1、幫助幼兒簡單回顧設計步驟(出示臉譜步驟圖)
2、鼓勵幼兒設計臉譜(大膽、細心)
五、延伸活動
1、幼兒作品的賞析。
2、組織幼兒開展京劇臉譜展示秀活動。
設計意圖
京劇是我國特有的劇種,京劇臉譜、服飾、唱腔都非常有特點,其鮮艷的色彩,誇張的形象、有一定功夫的動作,都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此活動旨在從京劇臉譜入手,讓幼兒欣賞京劇的特點,培養幼兒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艷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
2、初步了解京劇的特點,知道京劇是我國特有的劇種;激發幼兒對京劇藝術的興趣,激發幼兒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准備
1、京劇臉譜照片和有鮮明個性的臉譜圖畫若干。
2、京劇音樂磁帶、電視錄像帶。
過程建議
1、 聽京劇片斷,說說自己的感受及想像的人物形象。
2、 欣賞京劇臉譜的色彩。
了解臉譜色彩與人物個性之間的關系:黑色臉譜代表個性剛直(如包公),紅色臉譜代表忠勇(如關羽),白色臉譜代表姦邪(如曹操),金色臉譜代表神話人物(如:財神、金錢豹、二郎神)。
3、感受臉譜對稱和誇張的圖案。
臉譜上所畫的五官都是對稱的,比普通人的五官大,眉毛是粗粗的、長長的。眼睛又大又圓,嘴巴又紅又大,這就是誇張,目的是讓看戲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誰。
4 、欣賞有趣的圖案。
包公的額頭上畫有月牙印,財神臉上畫有銅錢和便服,二郎神的腦門上睜著第三支眼,孫悟空的臉畫得象猴子等。
5 、聽京劇,表演動作。
延伸提示
1、製作京劇臉譜。
2、學唱京劇:《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3、 舉行京劇臉譜化妝會。
4、認識京劇服飾特點。
5、認識京劇演出時用的樂器:鑼、鼓、鈸、京胡、板鼓等。
活動目標:
1、感受京劇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體驗京劇的魅力,萌發對京劇表演的喜愛。
2、嘗試京劇表演,用自己的方式大膽表現。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在感受和觀察比較中學習花旦和花臉的走路和亮相。
難點:引導幼兒把已有的經驗初步遷移到京歌中。
活動准備:
環境准備:把有關京劇臉譜的裝飾布置在活動室里,供幼兒欣賞。
知識經驗准備: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京劇的資料,並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及各種京劇臉譜的代表人物。
物質准備:
1、教師准備材料:製作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挑選京劇選段(有關花旦和花臉的音像資料),錄音機及磁帶。
2、幼兒操作材料:在四個花籃里放有絲巾若干、塑料圈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
教學過程:
一、營造京劇的氛圍,激發幼兒的興趣。
1、幼兒在京歌《說唱臉譜》音樂伴奏下進入活動室。(背景是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用來襯托京劇表演的氛圍。)
2、教師用京劇四大行當中的"念"的語調向大家問好,與幼兒互動。
3、引導幼兒講述有關京劇的已知經驗,幫助幼兒了解京劇的文化。
小結:京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不但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深受外國友人的歡迎,是中國人的驕傲!
二、運用多種感官,學習花旦和花臉的動作特徵。
我們一起走進京劇的世界,領略京劇中人物的風采。
1、欣賞京劇《賣水》選段,學習花旦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旦是怎麼走的?手部的動作是什麼樣的?
2、為什麼花旦走路會這么輕啊?你試試,怎樣走才會又快又輕呢?
3、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演與集體表演相結合)小結:花旦走路快如飛,兩腿並緊邁小步,一步跟著一步走,挺胸走路真開心。這種步子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圓場步,演員進場和出場時會這么走。
2、欣賞京劇《鍘包勉》選段,學習花臉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臉走路的感覺怎麼樣啊?(神氣)
2、花臉的腳尖和花旦的腳尖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花臉走路的時候手要架起來?
3、學花臉走路時腰應該要怎麼樣啊?(挺直了)
4、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現與集體表現相結合,教師口念:匡-采、匡-采……)小結:花臉走路真神氣,勾腳用力向前踢,前腳邁出,後腳跟緊,腰板挺直,兩手用力握。古時候當官的人都是這么走的,特別神氣!
三、欣賞京歌《說唱臉譜》,體驗小組表演的樂趣。
1、請幼兒欣賞京歌《說唱臉譜》。
教師提問:請大家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呀?
小結;這首《說唱臉譜》把唱歌和京劇融合在了一起,我們就把它叫做"京歌"。
2、欣賞京歌第二遍,引導幼兒分辨AB段內容。(重點找出AB段中間的間奏)教師提問:
這首京歌的演唱分成了前後兩部分,你聽出那一段適合"花旦"表演?
(個別、集體練習)那後面一段就比較適合誰表演呀?(個別、集體練習)
3、鼓勵幼兒結合創編的亮相動作進行表演。
4、分小組互動學習、交流,分享創編的快樂。
5、小組成果展示。
聽音樂,每組幼兒分角色展現合作成果。
小結:剛才每個小組的孩子不僅分配好演員角色----誰演花旦,誰演花臉?還能商量好表演的先後次序。你們的表演真精彩!
四、運用生活道具,提升表演經驗。
1、出示絲巾和塑料圈,引導幼兒選擇與角色相匹配的道具。
2、幼兒展示完整的舞台表演。(從候場到演員依次出場,直至演出結束。)
五、活動延伸:
繼續為幼兒創設與本主題活動相結合的區域環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體驗京劇表演的樂趣!
建議:
開展角色游戲:
戲迷茶館創設表演區:
快樂的小戲迷創設美工區: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圖案、色彩對稱的方法大膽誇張地表現臉譜特徵。
2、為京劇臉譜是中國的特有的藝術而感到自豪。
活動准備:
京劇音樂、臉譜賞析視頻、臉譜範例、眉毛、眼睛、嘴巴、額頭花紋等範例
活動過程:
(一)、京劇導入(知道京劇是我國特有的藝術,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1、放京劇,這是什麼音樂?你怎麼知道是京劇?
小結: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唱腔非常獨特很有韻味等,京劇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很有影響,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
2、知道唱京劇時人們臉上畫得妝叫什麼?
小結:京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戲曲,京劇不僅唱腔好聽,而且化妝也很獨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京劇臉譜的秘密。
(二)、欣賞臉譜(通過觀察發現臉譜左右的對稱,知道臉譜的色彩表示的不同的人物性格)
1、老師逐一出示包公、關羽、曹操等各色的的臉譜圖片,你們認識這些臉譜嗎?
2、這些臉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臉譜左邊和右邊臉的圖案是一樣的嗎?
小結: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每個臉譜至少用了三種以上的顏色,色彩鮮艷、圖案誇張、它們都是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兩側對稱的。
3、京劇臉譜有那些顏色?為什麼有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都代表什麼樣的人?
小結:老師來告訴你們,這些顏色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義:像紅色的,它表示個性忠誠、正義;黑色的表示個性剛毅、正直的;藍色是勇猛、剛強,它們都是好人。白色的表示奸詐、陰險,還有黃色:兇狠、殘暴,它們都是表示壞人。金色、銀色的表示神話里的人。臉譜還有綠色、紫色等也都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三)講解創作(通過示範和多樣的眼睛、眉毛、額頭的範例的欣賞,激發幼兒大膽創作)
1、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個臉譜?臉譜是畫在什麼地方?(先來畫一個臉)
2、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有什麼?(教師畫上五官)
3、分別出示眼睛、眉毛、額頭、臉頰的不同表現手法的範例,讓孩子觀察比較
說說眼窩是怎麼樣的?眉毛像什麼?額頭上有什麼?臉頰上有什麼?
4、最後要給臉譜塗上顏色,顏色和顏色不要碰在一起,想好了我想畫一個什麼顏色的臉譜?如果你要用黑色的蠟筆就最後用。
2、你們知道為什麼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這么粗大,顏色也這么鮮艷,你們知道做戲的人為什麼這么畫嗎?
教師小結:京劇臉譜的圖案設計非常誇張,這樣畫是為了讓看戲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性格,年齡等特徵,知道是誰。這種帶有裝飾性的圖案的美,是中國戲曲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也是中華民族的特色之一。
3、今天老師想請你們也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4、幼兒操作,教師提示
(1)突出臉譜的眉毛、眼窩、額頭的一些特徵,想好塗什麼顏色的臉譜
(2)臉譜上線條和圖形要對稱,什麼地方要塗什麼要清楚
(3)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3、播放臉譜賞析圖片,幼兒自由繪畫臉譜,老師巡迴觀察、指導。
(四)交流講評(能大膽的用語言表述自己所畫的人物性格)
1、展示作品,共同欣賞,引導幼兒選出造型獨特,色彩鮮艷的作品進行評價。
2、老師抽取一些幼兒的作品,請幼兒介紹你的畫的是什麼樣的人?
(五)活動延伸(感受京劇中戴上官帽、頭飾、鬍子的臉譜的美,激發孩子再次繪畫的興趣)
出示一張有頭飾和鬍子的臉譜,其實人們在唱京劇的時候不但給自己畫上臉譜,它們還會戴上官帽、頭飾、鬍子、衣服等,下次我們把唱京劇時人們的穿戴也畫下來。
活動目標:
1、感受京劇的獨特韻味和京劇舞蹈「小小戲迷」的歡快情緒。
2、學習京劇舞蹈中簡單、典型的動作(如亮相等)並能合著節奏創造性地表演。
3、根據自己的愛好畫出簡單的京劇臉譜。
4、對祖國的傳統民族文化藝術感興趣。
活動准備:
1、網上下載京劇「生、旦、凈、丑」的臉譜及其它一些有代表性的`臉譜,並製作成演示文稿。
2、京劇錄像片段、音樂磁帶《小小戲迷》。
3、鉛畫紙、蠟筆、剪刀、橡皮筋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京劇片段,感受京劇的獨特韻味
1、看錄像,欣賞京劇片段。
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京劇里人物的服裝和臉是怎樣的?
2、逐一介紹臉譜「生、旦、凈、丑」的含義。
(1)提問:你見過這些臉譜的?你知道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2)看課件,向幼兒介紹臉譜的含義。
3、請幼兒說說京劇里的人物做了哪些動作,教師再逐一講解示範。
提問:你喜歡戲里的哪個角色?請你學學他的動作。
(二)製作臉譜。
1、看課件,欣賞其它的臉譜。
(1)引導幼兒從臉譜的顏色、造型等方面欣賞,感受它的對稱性。
(2)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臉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製作臉譜,教師指導。
根據幼兒的能力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如繪畫能力較強的幼兒自己設計、繪畫臉譜;
能力一般的幼兒可在已勾畫好形狀的臉譜上塗色。
(三)表演京劇,體驗愉悅的情緒。
1、欣賞教師表演。提問:你看見老師做了哪些動作?請學一學。
2、學習「亮相」和走圓場步等動作。
3、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表演,做個「小小戲迷」
4、鼓勵幼兒帶上自製臉譜、合著節奏創造性地表演京劇。
活動延伸:
1、在美工區投放臉譜的製作材料。
2、在表演區提供京劇磁帶、臉譜等,讓幼兒自發表演。
設計思路:
《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必選教材。京劇以它特有的唱腔、服飾、臉譜深深的吸引著幼兒。其中京劇臉譜更是以它誇張的藝術表現形式深受幼兒的喜歡,都想帶著臉譜來演一演。於是設計京劇臉譜就走進孩子的課堂。京劇臉譜、唱腔之所以成為藝術作品就是因為具有藝術表現力。而藝術重要的就是需要我們用心感受,留心觀察,敢於想像。
在此次活動中不僅是將京劇臉譜介紹幼兒認識,同時更為重要的是了解不同臉譜上的學問,比如顏色的不同就能代表該臉譜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作為大班的幼兒在美術領域會逐漸接觸到各種對稱圖案,那麼京劇臉譜同樣能很好的幫助幼兒感受對稱圖案的美。
活動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中鮮艷的色彩和對稱、誇張的表情形象,了解不同色彩的臉譜代表了不同人物性格、類型。
2、初步對京劇藝術產生興趣,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活動准備:
幼兒操作材料、臉譜圖片、京劇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一、 欣賞視頻,分析京劇臉譜的特點
京劇是我國特有的,不管是服裝、道具、臉譜還是其它都有很深的學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京劇臉譜。(教師播放視頻)
關鍵提問:
1.我們剛才欣賞了一段關於誰的京劇?(包拯)
2.你有什麼感覺?(害怕:臉黑黑的、好笑(好玩)
3.那你們說說看這個白臉是誰?(曹操)
4.他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陰險)
5.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剛剛我們看到的臉譜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小結:京劇臉譜的特點有:
(1)對稱: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的京劇臉譜左右兩邊的顏色、紋樣都是一樣的
(2)五官:誇張
(3)色彩:鮮艷、大膽(單純)
(4)線條:流暢
二、 我來學做化妝師
關鍵提問:
1.我們也來設計一個京劇臉譜。請小朋友拿一張臉型,先對折,然後設計出自己喜歡的臉譜。設計的時候要注意五官要誇張,顏色要鮮艷,線條流暢。
2.幼兒創作體驗,教師巡視輔導。播放京劇。
三、 作品賞析
關鍵提問:
1.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好在哪裡。(抓住誇張、色彩等)2.請大家嘗試畫出有特色的京劇臉譜。
四、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提供京劇臉譜、京劇選段,創設表演的氛圍。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目標】
1.臉譜的基本特徵。
2.大膽表達對京劇臉譜色彩、造型的感受與理解。
3.萌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活動准備】
包公、關公、趙高的京劇臉譜 白紙 彩筆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幼兒欣賞京劇選段:包龍圖打坐開封府——幼兒感知京劇藝術。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包公臉譜、關公臉譜、趙高臉譜。
師:臉譜的主要顏色是什麼?還有什麼顏色?
看了這臉譜你是什麼感覺?
敘述包公、關公、趙高的傳奇故事。
2.比較三張臉譜眼睛、眉毛、眉心的不同表現手法。
3.幼兒設計臉譜。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送至展覽區。
活動反思:幼兒設計臉譜難度很大。少數幼兒能表現出京劇臉譜色彩豐富、誇張的特點。
Ⅱ 演啥都一個樣,觀眾都審美疲勞了,這8位「臉譜化」的女明星都有誰
作為演員,一定要有「百變的面孔」,放得下身份、捨得下面子,才能演什麼像什麼,得到觀眾的認可。然而,一些女演員卻非常喜歡呆在「舒適區」,導致自己不管演什麼都一個樣,從而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下面給大家介紹8位演戲「臉譜化」的女明星。
劉敏濤在《琅琊榜》中飾演賢良淑德、善於攻心的「靜妃」名聲大噪。她在劇中精準拿捏人物,表演溫和自然,把角色詮釋得十分飽滿,劉敏濤也一躍成為中年女演員的演技天花板。可近幾年,劉敏濤卻又飽受爭議。觀眾們都很納悶:劉敏濤的演技去哪了?
尤其是《花木蘭》這部電影,讓觀眾吐槽得體無完膚。所以說,劉亦菲如今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好在劉亦菲也算是及時醒悟,至於她能否挽回頹勢,還要看她在《夢華錄》中的表現了。
在當今這個時代,演員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顏值說得過去、會念台詞,就能夠進組演戲。正因如此,演藝圈才會變得烏煙瘴氣,很多藝人只關注自己的流量,卻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忘得非常徹底。
幸運的是,如今有不少00後演員正在崛起,雖然她們尚顯稚嫩,但是未來卻一片光明。希望這些新生代演員的表現,能夠對這些女星起到一個警醒的作用。演了一輩子戲,最後演技卻被新人吊打,那才是真的沒臉見人了。
Ⅲ 京劇人物臉譜故事
1、藍臉:竇爾敦
竇爾敦平民出身,從十五歲開始,就為地主種田為生。一次,他在集市上看見流氓欺侮人便打抱不平,被流落民間的一名起義軍頭領看中,他深愛竇的為人,便收他為徒,教了他三年武藝。
竇爾敦因殺死作惡多端的知縣父子,為躲避官府緝拿,而流浪四方,遇到靜慈和尚,學得軟、硬氣功、輕功和護手雙鉤等技藝,武功大大長進。不久,他回到家鄉舉起義旗,招兵買馬抵抗清朝統治。出家後江湖人稱「鐵羅漢」。
後來,清軍多次圍捕,均未能將他拿獲。於是抓了竇爾敦的母親,並張貼告示稱如竇爾敦不投案即殺其母。竇爾敦是孝子,為了救母親,自已把自己綁起來投案。其母責備他作了糊塗事,做事魯莽,撞牆自盡。竇爾敦悲痛萬分,掙斷了繩索與人搏鬥,腿部受傷被抓,後被清朝朝廷秘密殺害。
2、白臉:馬謖
馬謖是三國時的將領。他愛好談論軍事,丞相諸葛亮很看重他。但是,劉備總覺得馬謖好高談闊論,說話不踏實。
劉備臨死前,曾經對諸葛亮說:「馬謖此人言語浮誇。超過他的實際能力,不可重用。」但是諸葛亮忘記了劉備的忠告,面對強大敵軍司馬懿,諸葛亮命「熟讀兵書」的參軍馬謖為主將,率兵鎮守戰略重地街亭,並一再囑咐他堅守街亭,不得輕易出戰。
馬謖違背諸葛亮叮囑,生搬兵法,屯兵山上。結果,遭司馬懿放火燒山,馬謖無法堅守,只好率軍撤退,街亭被敵軍佔領。馬謖回營後,自已把自己綁起來跪於諸葛亮帳前。諸葛亮為嚴肅軍紀,命刀斧手將他推出斬首,並承擔失敗之責。
3、黑臉:包公
包公當縣官時,當地出產一種非常好的硯台——端硯,作為向朝廷進貢的貢品。由於官吏大量貪污,每年進貢端硯數量不斷增加,人民負擔赿來赿重。
包拯上任後,下令只按規定數量進貢,任何官員不得貪污,隨意增加數量。一掃往日貪風,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而包拯自己後來在離任時,連一個端硯也沒有帶走。
由於包拯在開封府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於碰硬,官位很大的人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公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兒童婦女老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親切稱呼他為「包青天」。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4、紅臉:關羽
有一次,關雲長揮軍攻打曹兵時,左臂中了敵人的毒箭。神醫華佗聽說關公中了毒箭,前去醫治。華佗看過關公的箭傷後對關公說:「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將軍的手臂牢牢綁在柱子上,然後我用刀把皮肉割開,颳去骨頭上的毒,再敷上葯,以線縫合,這才治得好,但是擔心你害怕。」
關公聽了,笑說自己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縛在柱上。隨後關公便伸出了右臂,說:「現在就請動手,我照樣下棋吃喝,請先生不要見怪!」華佗也不再說什麼,取出一把尖刀,請人在關公的手臂下放上一個盆子,看準了位置,下刀把關公的皮肉割開。
華佗手上的刀子在關公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動,發出悉悉的聲音,而關公手臂上流出的鮮血都溢出了下面的盆子。將士們見到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獨關公仍繼續正常下棋喝酒,面不改色。不久,華佗把毒全颳走,敷上葯,並把傷口縫合。
關公大笑而起,對眾將說:「此臂伸舒如故,並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 華佗說道:「我為醫一生,從來沒有見過象將軍這么神勇的人。關將軍真天神也!」
5、黃臉:典韋
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力大過人。與別人發生爭斗,殺了人就逃跑了,在野外追逐老虎過河時被夏侯敦看到,覺得他很厲害,就帶他去見曹操。這時曹操的帳篷前插的旗又長又在,風一吹就要倒的樣子,軍人弄不住這個旗桿,而典韋竟然用一隻手便將其執穩,人們都為他的大力氣感到驚奇,曹操稱他為大力士。
曹操與呂布作戰時,典韋奮力勇戰,為保護曹操而一人抵擋叛軍,擊殺多人。
張綉造反了曹操,灌醉了典韋,盜走典韋的大雙戟,使他沒有了武器。睡夢中聽聞外面擊鼓聲、喊殺聲,便趕緊起來尋找自己的雙戟,卻沒找到。這是敵兵已殺到轅門,典韋急著掏出短刀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
典韋沒有穿盔甲,全身被刺數十槍,仍在力拚。刀砍鈍了不好用,典韋棄刀,一手抓一個士兵當武器抵抗敵軍,打死八九人,敵軍不敢靠近典韋,於是遠遠的用箭射典韋,典韋繼續拚死據守著。最後敵軍從後方攻破,典韋背上又中一槍,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很久,還沒有人敢從前面殺進去。
Ⅳ 生旦凈丑的臉譜特色是什麼謝謝!
臉譜的主要特點有以下三點:一、美與丑的矛盾統一;二、與角色的性格關系密切;三、其圖案是程式化的。
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
「生」、「旦」面部化妝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
「凈行」與「醜行」面部繪畫比較復雜,特別是凈,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復雜,因此稱"花臉"。
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凈的面部繪畫。而 「丑」,因起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Ⅳ 京劇中紅色臉譜代表什麼
1、京劇臉譜紅色一般是忠勇俠義,多為正面的角色,這類臉譜的色彩代表人物非關公莫屬。
2、有些反面人物也勾以紅為主色的臉譜,這是具有諷刺意義。如《祥梅寺》的黃巢是反叛唐王朝的舉子,勾紅臉是諷刺唐僖宗無道,還有《法門寺》中的劉瑾,他是做盡壞事的宦官,勾紅臉具有諷刺含義。
3、為了舞台色彩協調的需要而用紅色臉譜,如《四傑村》的蕭月用紅色臉譜是為了與白色的鮑自安、粉色臉的花振芳配合,色彩和諧。
4、為了說明某種事實而用紅色臉譜,如《白良關》中的劉國幀,表示黑臉的尉遲寶林是黑臉尉遲恭的兒子,而不是紅臉劉國幀的兒子。
(5)聽評書看臉譜賞美女擴展閱讀:
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
臉譜的分類:
1、整臉
一種顏色為主色, 以誇張膚色,再勾畫出眉、眼、鼻、口和細致的面部肌肉紋細。
2、三塊瓦臉
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誇張眉、眼、鼻的畫片, 用線條勾出兩塊眉,一塊鼻窩,所以稱「 三塊瓦臉」。其中又再分「正三塊瓦」 「尖三塊瓦」 「花三塊瓦」 「老三塊瓦」等。
3、十字門臉與六分臉
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發展出來,特點是 將三色縮小為一個色條, 從月亮門一直勾到鼻頭以下,用這色條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條和眼窩構成一個「十」字,故名「十 字門臉」,又分「花十字門」、「老十字門」。
六分臉特點是將腦門的主色縮為一個色條,誇大眉形,白眉形佔十分之四,主色佔十分之六。「六分臉」也稱「老臉」。
4、碎花臉與歪臉
碎花臉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豐富,構圖多樣和線條細碎,故稱「碎花臉」。
歪臉主要用來誇張幫凶打手們的五官不正, 相貌醜陋, 特點是勾法不對稱, 給人以歪斜之感。
5、僧臉與太監臉
「僧臉」又名「和尚臉」。特徵是腰子眼窩 花鼻窩 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太監臉專用來表現擅權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紅白兩種 ,形式近似「 整臉 」與「 三塊瓦臉 」,只是誇張太監的特點;腦門勾個圓光,以示其閹割凈身,自詡為佛門弟子。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出養尊處優 腦滿腸肥的神態。
6、元寶臉與象形臉
無寶臉的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稱「元寶臉」。分「 普通元寶臉 」、「倒元寶臉」、「花元寶臉」 三種。
象形臉一般用於神話戲,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徵出發, 無固定譜式。畫法要似像非像,不可過於寫實,講究「意到筆不到」,貴在 「傳神」,讓觀眾一目瞭然,一看便知道何種神怪所化。
7、神仙臉與丑角臉
神仙臉由「整臉」 「三塊瓦」發展而來,都用來表現神、佛的面貌 ,構圖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銀色,或在輔色中添勾金、銀色線條和塗色塊,以示神聖威嚴。
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樑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
8、小妖臉與英雄臉
「小妖臉」表現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 小妖等角色。這種臉譜又名「隨意臉」。
「英雄臉」 不是指傑出人物的臉,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師和參與武打的打手的臉。
Ⅵ 形容女人唱戲好聽句子
1. 唱念做打樣樣精通,演員們粉墨登場京劇開始了,我們都喜聞樂見。
2. 和著京劇的配樂,她一會兒轉著圈,一會兒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連停下來的姿勢都是那樣的精美。還有她的眼神,真是傳神哪!
3. 穆桂英就屬於武旦了,著重於「打」。兩個兵器一相交,動作也隨之而來,又是翻跟頭,又是轉身。當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時,都讓人產生畏懼感。
4. 一出場,小悟空就是十幾個空翻,緊接著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繚亂。不一會又練起了金雞獨立,站得穩穩的,真是好功夫!
5. 特別是跟羅漢斗的時候,悟空三拳兩腳就把羅漢們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極了。輕松勝利的悟空還調皮地抓耳撓腮,顯出了猴子的頑皮勁兒。
6. 開始,演員們表演了一出「打虎上山」。他們披著白色的戲服,畫著五彩的臉譜,有的舞劍,有的翻跟頭,還有的唱戲,表演得非常精彩!
7. 接下來是水袖表演,演員們穿著淡黃色的紗裙,象一群漂亮的天使。有一位主角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其他人圍在四周,把長長的水袖拋向中間,舞台上好像盛開了一朵美麗的蓮花!
8. 大幕緩緩拉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蜘蛛精帶領的大小眾妖。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嬌媚多姿。緊接著是唐僧師徒4人,他們精神抖擻,一身正氣。
Ⅶ 京劇里怎麼看臉譜就知道是誰
「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里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凈(花臉)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京劇那迷人的臉譜在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京劇臉譜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它通過運用誇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徵。眼睛,額頭和兩頰通常被畫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狀,再加上誇張的嘴和鼻子,製造出所需的臉部效果。
臉譜的分類:
臉譜根據描繪著色方式,分為:揉,勾,抹,破四種基本類型。
揉臉:凝重威武,整色為主,加重五官紋理加以實現。是十分古老的臉譜形式。
勾臉:色彩絢麗,圖案豐富,復雜美麗,五彩繽紛,有的還貼金敷銀,華麗無比。
抹臉:淺色為多,以為塗粉於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詐壞人之性。
破臉:不對稱臉,左右不一,形容面貌醜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據臉譜的圖案排列,又把臉譜分為以下四種:
整臉:最原始的臉譜形式,利用雙眉把臉分為額和面兩個部分的臉譜。
三塊瓦臉:在整臉的基礎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為左右的臉譜。
花三塊瓦臉:把三塊瓦臉的分界邊緣藝術化,加上各式圖案的臉譜。
碎臉:三塊瓦臉的變種,其分界邊緣花形極大,破壞了原有的輪廓。
臉譜的色彩:
京劇臉譜色彩十分講究,看來五顏六色的臉譜品來卻巨細有因,決非僅僅為了好看。不同含義的色彩繪制在不同圖案輪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臉譜的通用色彩含義為:
紅色 一般:忠勇俠義,多為正面角色。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顯示年輕紅光猶在;壞人做了點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剛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於鬼魂。 膚色較黑或面貌醜陋。
一般:陰險奸詐;剛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監臉譜;表示老人年邁,
紫色 一般:剛正威武,不媚權貴。
其他:面色不好,醜陋。
黃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將。
銀色 神仙,妖怪。
綠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綠林好漢。
藍色 剛強陰險。
臉譜的圖案:
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嘴下圖。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無定論,如:
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
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喝酒。
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於古典傳說。
巨靈,煞神,金錢豹有多張臉,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楊七朗額頭有一繁體「虎」字,顯示其勇猛無敵。
趙匡胤的龍眉表示為真龍天子。
雷公臉譜中有一雷電紋。
姜維額頭畫有陰陽圖,表示神機妙算。
夏侯敦眼眶受過箭傷,故畫上紅點表示。
竇爾墩,典韋等人的臉譜上有其最擅長的兵器圖案。
王延章頭畫蛤蟆,表示是水獸轉世。
趙公明面畫金錢,表示自己是財神爺。
北斗星君畫七星圖於額上……
Ⅷ 京劇臉譜中、白色 紅色 黑色 分別的性格特徵以及代表人物
一、白臉
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
代表人物: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二、紅色
表現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為正面角色。
代表人物:關羽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
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三、黑臉
表現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
代表人物: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
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
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8)聽評書看臉譜賞美女擴展閱讀:
其他臉譜:
一、黃色
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
代表人物: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古典小說《說唐全傳》以及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還有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的虛構人物,在真實歷史上並不存在。
他在作者筆下是大隋天寶大將,隋唐第二條猛將,隋唐十八好漢中排名第二。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隋文帝封為鎮殿大將軍,號天寶大將,御賜「天下第一橫勇無敵」金牌。
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金面長須,虎目濃眉。頭戴一頂雙鳳金盔,身穿一件鎖子黃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黃花馬。使一條鳳翅鎦金鎲,重四百斤。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身負三載龍命。
曾於南陽關力挫天下第五好漢伍雲召,晉陽宮前與天下第一李元霸比武,單臂舉三千斤金獅上殿。四平山之戰,擊敗天下第四好漢雄闊海、天下第五好漢伍雲召、天下第六好漢伍天錫三人聯手,因力竭不敵天下第三好漢裴元慶。
後十八路反王進逼揚州,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宇文成都與宿敵李元霸戰於紫金山,終被李元霸所殺。
二、綠色
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
代表人物:王彥章
王彥章(863年―923年),字賢明(一作子明),鄆州壽張(今山東陽谷)人,五代時期後梁名將。朱溫建後梁時,王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至節度使。
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後為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於是被下令斬首。享年六十一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劇臉譜
Ⅸ 大班教案:欣賞京劇臉譜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班教案:欣賞京劇臉譜,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了解京劇臉譜常識。
2、學會欣賞京劇臉譜,掌握簡單譜式的繪制,初步學會民間工藝品的製作。
3、進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教育,培養民族審美情趣。
活動准備:
PPT、京劇錄像活動過程:
一、學前導入,調動情緒。
1、放一段京劇錄象(1分鍾)。
提問:演員在化裝造型上有什麼特點?
小結:
我們看到演員們的臉上塗了顏色並畫成了花臉,這也是我國戲曲中特有的化裝藝術,尤以京劇為典型,因為它在構圖、勾畫、塗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譜式,所以叫「臉譜」。
二、欣賞京劇臉譜
1、臉譜運用誇張的手法,利用色彩和圖案,將角色的眉、眼、鼻、口及臉膛加以粉飾,從而加強人物面部的特徵,顯示出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出示人物未化裝於化完裝後的兩張圖片)。
如:曹操的臉譜是在以白色為主調的臉上,描繪了又細又長的三角眼,以及眼角雜紋,揭示出其工於心計、狡詐多疑的性格特點。(出示曹操的臉譜)
2、示若干不同顏色的臉譜這些臉譜的顏色都一樣嗎?什麼地方的顏色不一樣?
小結:它們的主色調不一樣。那麼,在京劇中臉譜的主色也有其固定的寓意與象徵。(在臉譜畫面中加入「說唱臉譜」的音樂)。
討論顏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徵:(結合相應的臉譜進行課堂討論)紅色——威武中正——關公黑色——嚴肅剛正——張飛藍色——兇猛豪爽——竇爾墩白色——陰險狡詐——曹操
活動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艷的色彩和誇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2、嘗試利用用鮮艷的色彩和誇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重點
利用鮮艷的色彩和對稱圖案設計臉譜。
活動難點
對稱圖案的設計。
活動准備
各種臉譜,油畫棒、勾線筆、A4紙。
教法設計
觀察法
學法指導
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色彩鮮艷、左右對稱的京劇臉譜特點,在指導幼兒作畫。
活動過程
一、唱歌導入
小朋友們會唱《戲說臉譜》這首歌嗎?讓我們一起來唱唱。
歌詞中說到的藍臉、紅臉、花臉、黑臉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出事京劇臉譜
讓幼兒初步欣賞京劇臉譜特點。
三、介紹京劇臉譜
這些臉譜非常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他們的秘密呢?
1、觀察顏色
紅色代表個性忠誠;黑色代表個性剛直;白色和黃色代表壞人;藍色代表勇士;金色銀色代表神話里的人。
2、觀察臉譜的對稱
左邊和右邊的圖案是一樣的,一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
3、觀察臉譜的誇張
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這么粗大,這樣畫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台上的是誰。
四、幼兒創作
1、老師這兒友許多小朋友的設計的臉譜,請大家看一看。
強調幼兒要看顏色,看對稱,看誇張的表現樣子。
2、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幅京劇臉譜,要求: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選擇一種底色來表現人物。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戴面具表演
幼兒戴臉譜再次表演《戲說臉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上下來,大部分孩子們對圖案的對稱是掌握了,並能均勻地塗色,但是單憑一節課,就讓孩子們了解京劇文化是遠遠不夠的。
活動點評
本節課,老師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交流環境,幼兒樂於與他人交談,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是這節課成功的關鍵。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京劇臉譜的色彩美與圖案美,初步培養幼兒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與表現能力。
3、通過欣賞與表現,激發幼兒關心、喜愛京劇臉譜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
活動准備:
1、 ppt課件
2、說唱臉譜音樂
活動重點:
感受京劇臉譜的藝術美
活動難點:
通過欣賞,思考京劇臉譜能運用在哪裡
活動過程:
一、引出臉譜話題:
1、播放歌曲:說唱臉譜
剛才,小朋友聽到了什麼呢?
2、小朋友們說的就是老師這里的臉譜。出示臉譜認一認。
3、這些臉譜來自於我國的京劇,。京劇是一種很特別的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只有我們中國才有。你瞧,他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腳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們不一樣,尤其是演員臉部化的妝非常誇張、特別。
師:這些京劇臉譜這么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一下京劇臉譜的秘密呢?
幼兒活動:幼兒欣賞京劇,了解京劇。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幼兒感受中國的特有的國粹,由京劇引入到京劇臉譜,很合乎情節。
二、欣賞臉譜
欣賞藝術化臉譜
引導語:(出示京劇臉譜)這些都是京劇中的大花臉角色京劇臉譜真漂亮,你最喜歡哪一張,你覺得什麼地方很美,很特別?
1、色彩方面:
找一找,有哪些鮮艷漂亮的顏色?幼兒自由說,教師手指點相應的顏色。
色彩與人物的關系,以及左右色塊的對稱。
小結:京劇臉譜上的顏色一般有紅、黃、藍、綠、黑、白;顏色濃濃的、深深的、亮亮的,一看就很吸引人,怪不得京劇有那麼多人喜愛看。
2、圖案花紋方面:
臉譜上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圖案,你看出來象什麼?
小結:京劇臉譜上的圖案花紋真多,眉毛、鬍子也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快速簡單指點剛才幼兒說到的),真誇張,很有趣的。
幼兒活動:幼兒觀察、了解京劇臉譜的主要特點:色彩鮮艷、對稱;圖案花紋對稱、誇張。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讓美的視覺享受與情感表達,要投入真情實感與幼兒的情緒一致,是和幼兒一起感受美的人,而非教授者;要對幼兒的情感表現有反映。
3、想一想京劇臉譜的作用
(1)教師:京劇臉譜它很美?那你們覺得它會用在哪裡呢?
(2)幼兒自由討論
(3)總結:京劇臉譜能用在衣服上,可以做成床上用品,可以做成餐具,可以做成裝飾品,還可以做成大型建築物等。
教案前:
大班美術欣賞活動《京劇臉譜》
設計意圖:
京劇並非是我們南方孩子生活中經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從教育角度來說,是有意義的,通過這方面內容的系列活動,讓孩子初步接觸京劇,了解中國這一特有的戲曲形式,從而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激發起孩子喜愛京劇、熱愛祖國的情感。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為了能夠讓他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去更直觀的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在活動前,請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搜集有關京劇的知識,在活動中,給孩子觀看京劇片段,通過這些讓孩子們初步地了解京劇。另外,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同時還需兼顧領域與學科性的知識、技能,於是設計京劇臉譜成了我們的一個教學點,從中不僅讓孩子對京劇臉譜藝術的特點有所了解,也能對「對稱」、「誇張」等的美術表現方式有所了解與嘗試。
一、活動目標:
1.學慣用鮮艷的色彩和誇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2.初步了解京劇文化,知道京劇是中國特有的藝術。
二、活動准備:
油畫棒、墊板、空白臉譜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欣賞京劇片段:
(1)請幼兒欣賞京劇唱段,引起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說一說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幼兒交流後,教師歸納:這是一段京劇唱段,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都塗著鮮艷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
2.討論京劇臉譜的裝飾方法:
(1)教師與幼兒觀察臉譜,討論:臉譜是由哪些顏色畫成的?它的圖案都是什麼樣的?從哪兒開始裝飾呢?
(2)歸納大家的發現:京劇臉譜由許多鮮艷的顏色組成,它的圖案是對稱的,並以鼻子為中心進行裝飾。
3.介紹各種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油畫棒、空白臉譜
(2)提醒幼兒在創作過程中注意的問題:塗色均勻、對稱。
4.創作京劇臉譜:
幼兒學慣用鮮艷的色彩和誇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5.展示幼兒作品:
請幼兒談談自己最喜歡哪幅圖,說說原因。
活動後的反思:
整個活動上下來,大部分孩子們對圖案的對稱是掌握了,並能均勻地塗色,但是單憑一節課,就讓孩子們了解京劇文化是遠遠不夠的。從目標來看,目標一中的學慣用鮮艷的色彩和誇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在活動中只體現了用對稱的方法來設計臉譜,色彩鮮艷和誇張在活動中基本沒有體現。目標二制定的比較寬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國的京劇文化,又要掌握誇張、色彩鮮艷、對稱地畫臉譜,可以把活動分為2個活動時間,第一個活動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孩子們欣賞京劇和臉譜,讓孩子們初步地了解京劇文化和欣賞臉譜的藝術美(為幼兒創作臉譜做鋪墊)。第二個活動就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創作臉譜上了。從過程上來看,活動中孩子的自主性學習體現的不夠,教師應起到引導作用,帶動孩子大膽想像,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整個活動開展下來,發現操作材料過於簡單,難度不大,孩子們只是選擇顏色圖畫,如果給一張空白臉譜讓幼兒自己創作更符合現階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過這一活動,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點:1.了解孩子是實施教育行為的依據。我們不僅要了解孩子們的認知背景,還需要了解孩子們的社會性發展和個性特性。2.教師的語言是一門藝術,怎樣的語言能給孩子起到一個提升的作用,正確引導孩子操作 是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3.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交往環境,吸引幼兒樂於與他人交談,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是必備的。
改進後的教案:
大班美術欣賞活動《京劇臉譜》
一、活動目標: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根據這3點目標,我將活動目標改為:
1.學慣用線條紋樣、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張的表現京劇臉譜特徵。
2.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大膽創作,發展想像力和創作力。
二、活動准備:
教師材料:實物京劇臉譜、黑白局部臉譜貼磁(一套)、與黑白臉譜紋樣相同的彩色完整臉譜一個。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兩張、京劇片段ppt。
幼兒材料:幼兒操作卡,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一個橢圓形臉的輪廓(人手一份),第二層次是已經畫好一半京劇紋樣的臉譜(每組一份),第三層次是已經完全勾勒好的京劇臉譜(每組一份),勾線筆、油畫棒、墊板人手一份。
在活動材料上做了很大的改動,首先本節活動增加了難度,為幼兒提供了只有一個橢圓形臉的輪廓,讓幼兒自由發揮創作,二不是簡單的塗色活動。教師材料將臉譜分解開,讓幼兒在學習掌握創作臉譜的時,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組一份的畫好一半京劇紋樣的臉譜和已經完全勾勒好的京劇臉譜目的是給那些在創作時遇到困難或者不會畫的幼兒提供一個參考對象。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幼兒欣賞京劇選段。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京劇,我們一起仔細聽聽這段京歌中唱了什麼。
(2)幼兒交流後,教師歸納: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都塗著鮮艷漂亮的油彩。
(由京劇片段導入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引出本節活動的主題:臉譜。)
(二)觀察、了解臉譜的對稱性和誇張性特點,感受京劇臉譜的獨特魅力:
1.幼兒觀察臉譜,感受臉譜中色彩、紋樣的誇張性和對稱性。 師:我這兒有許多臉譜,你喜歡哪一個?喜歡它的哪裡?
(1)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顏色。」
教師提問「它用了哪些顏色?它們搭配在一起怎麼樣?我們再看看其它臉譜,它們又用了哪些顏色?(教師讓幼兒關注黑白色的臉譜和其他色調的臉譜)
小結:臉譜上的顏色看上去都比較誇張,有的很鮮艷,有的色彩的對比很強烈。
(2)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花紋。」
教師提問:「這個紋樣裝飾在了臉譜的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看看其它的臉譜用了哪些紋樣?」
教師小結:這些臉譜的紋樣很好看,有的裝飾在了下巴上,有的裝飾在了額頭上,還有的讓臉譜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得很誇張了。
(3)教師提問:這么多的臉譜,你發現了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若幼兒說不出對稱,教師可把一張臉譜沿中間線剪開然後慢慢的合起來,讓幼兒感知臉譜的圖案顏色都是對稱的。)
2.小結:臉譜的色彩誇張,五官的紋樣誇張、特別,很好看。而且臉譜還是左右對稱的。
(這一過程主要是讓孩子們掌握臉譜的對稱性和誇張性特點,分為三點來分析:顏色、圖案以及對稱,請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臉譜來
說,體現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在這一過程中,請小朋友說,老師幫忙總結,代替了原本的教師說,幼兒聽的模式,給了更多的孩子發言機會和表達想法的機會。)
(三)幼兒明確要求,並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設計京劇臉譜:
1.幼兒觀察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教師提問:這些臉譜是本來就長在演員的臉上的嗎?怎麼上去的?
(教師出示人臉底板,然後將黑白局部臉譜貼磁逐個已對稱的方法貼在人臉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臉譜,最後將與黑白臉譜紋樣相同的彩色臉譜蓋上,讓幼兒完整了解臉譜製作的方法。)
2.明確操作要求:先設計紋樣裝飾對稱臉譜,再為臉譜塗色。如果想不出紋樣的話,可以選擇老師准備的紋樣,也可以就畫上面的臉譜一樣的紋樣,都可以。(教師出示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
3.教師組織幼兒分組畫臉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若有的幼兒實在不會畫,就給他提供第二層次或者第三層次的操作紙。)
(根據大班幼兒的能力,教師提供空白臉譜,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設計創作臉譜,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整個活動將了解京劇文化省去,重點放在京劇臉譜的設計和創作上,主題更明確。在有限的時間內也能相對輕松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示範時,教師運用一步一步遞進的方式讓幼兒掌握了畫臉譜的步驟,簡單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劇文化可放在區域游戲中開展,教師可設置讓幼兒觀看京劇片段、模仿京劇演員、欣賞京劇圖片等,讓幼兒對中國京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感受其中的美。
2.幼兒結合經驗進行點評。
師:請你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臉譜。
(教師引導幼兒從顏色、圖案和對稱性等方面進行講評。)
(五)活動延伸:
師幼戴著京劇臉譜一起共樂。
幼兒園教學案例的改進評析:
大班美術欣賞活動《京劇臉譜》
高郵市城北實驗小學幼兒園 王麗
美術教育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美術欣賞活動卻是教育實踐的冷門。如何在美術欣賞教育實踐中切實體現新《綱要》精神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從教材分析,京劇臉譜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極富有民族特色,它歷史悠久,樣式很多,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但我們的孩子們對京劇臉譜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為了讓幼兒了解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讓孩子初步接觸到京劇,了解中國這一特有的戲曲形式,從而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激發起孩子喜愛京劇、了解國學、熱愛祖國的情感。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為了能夠讓他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去更直觀的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臉譜的種類,各種臉譜的意義,培養幼兒對中國特有的臉譜藝術的濃厚興趣。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引導幼兒欣賞各種京劇臉譜,認識臉譜的基本特徵。第二個目標是讓幼兒了解京劇臉譜的`象徵意義。
在此活動前的准備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臉譜的圖片資料,給孩子們一個視覺上的認識,然後又收集了一些關於中國的國粹戲劇——京
劇的相關資料,介紹劇目中的人物為什麼要化裝成花臉表演,而臉上的每一種顏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慢慢的孩子對臉譜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對京劇臉譜更感興趣了,而我們的活動也將開始了。
本次活動我是以傳統藝術---京劇臉譜作為欣賞對象,讓幼兒對我國的國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京劇臉譜造型誇張,色彩鮮艷,內容豐富,能夠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在活動中根據幼兒思維直觀性的特點,我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通過欣賞經典的京劇表演音像片段,讓幼兒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京劇藝術的魅力,使幼兒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對京劇藝術和臉譜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引導幼兒對京劇臉譜的基本造型特徵進行觀察討論時,我採用實踐操作法,將一幅臉譜圖沿著中心線對折,很快幼兒就發現了左右對稱的特點。這就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教師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幼兒在主動學習中構建的知識是多麼的重要。
在美術活動中,我改進了教學手段,利用了多媒體課件,給孩子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激情高漲的學習情境。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觀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走近了幼兒。它將聲音、圖形、影像等多媒體結合,幫助幼兒打開眼、耳、手、口、腦等多種感知通道,發揮聽覺、視覺、運動覺、語言等多種感官的作用,使幼兒更容易遷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作品背後畫家的情感、態度以及人類文明的諸多領域,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的輔助手段,從而提高了幼兒對美術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審美情感,激發了幼兒表現 美,創造美的情趣。在活躍的氣氛中輕松地實現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對周圍美好事物和藝術作品的興趣,開拓了他們的視野,並在欣賞中獲得愉快地經驗。
一、課件激發欣賞興趣,增強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用多媒體課件參與美術欣賞教學能大大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思維積極,想像豐富,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孩子們全面和諧的發展。多媒體聲色並茂、動靜結合、高度智能化等強大的技術,是傳統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激發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過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發現美和表現美。牽引幼兒眼、耳、手、口、腦等多種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在情感共鳴中獲得滿足。在幼兒有需要自我表達的願望時,幼兒就會用動作或美術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京劇臉譜》,在現代孩子的眼中,京劇臉譜並不是國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還有一點可怕。可設計一個教學課件,繪制或下載各種京劇臉譜片段以及各種精美的圖片,另外還有各種臉譜的優秀美術作品,幼兒大開眼界,輕松地掌握京劇臉譜的特徵,使孩子興趣大增,畫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劇臉譜,真是栩栩如生,充滿童趣。
二、課件內容豐富,增強欣賞品質:
課前我通過上網、下載、掃描圖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賞的教學圖片,通過軟體製成的課件,讓幼兒看到畫面品質完好的作品,解決了沒有真實作品讓幼兒欣賞的難題。
同時還增加了京劇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齡孩子的京劇作品,配上音樂、畫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賞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來。在模仿與欣賞中讓孩子掌握了京劇臉譜的各種知識,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又豐富了教師講課內容,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課件發散思維,增強創造性:
21世紀人們稱之為信息時代、多媒體時代、創造性時代。幼兒園《綱要》中指出藝術教育就是要激發幼兒的藝術創造性。美術欣賞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同時當今社會又是一個瞬息變化的社會,他需要有創造性的人才來適應和推動。而課件的應用,在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京劇臉譜》教學中,在欣賞同伴作品以及一些誇張的作品中,讓幼兒體驗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為幼兒的創造提供了形象,同時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現京劇臉譜的顧慮。在此基礎上,我又適當地加以引導、點撥,幼兒思路開闊,想像力,創造力也隨之調動了。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京劇臉譜」的課堂變得有趣而靈動。使幼兒多角度、多方位地參與美術活動,也是一種極有效的教育方法,促進了教師教育活動過程中「教」的趣味性,為課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還覺得有些細節方面還應當有所優化。在幼兒發現京劇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樣的地方時,幼兒最先提到的是顏色(這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依據幼兒的思路來一一探究,就從顏色著手,讓幼兒說出顏色中隱藏的秘密,接著再是圖案花紋等等。
另外,在引導幼兒對京劇臉譜的象徵意義進行討論的時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圖片,比如黑臉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臉的代表人物是曹操,金臉的代表人物是孫悟空,使小朋友們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在引領幼兒感受臉譜的色彩上我有些急於總結,應該給幼兒更多自由議論和互相交流的時間,然後再讓幼兒表達對臉譜的感受,那樣幼兒才能充分表達對臉譜的感受,而不是單純的「旁觀者」和「聽眾」,使每個幼兒都切實參與到活動中來。最後表演的內容也可以豐富一些,可先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臉譜,說出自己對臉譜的理解,再戴上進行表演,這就起到了一定的鞏固作用,幼兒在表演活動中充滿興趣,過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應創造條件讓幼兒多接觸一些中國的傳統藝術,萌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引領幼兒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同時我也將不斷探索美術欣賞教學實踐活動,在提升幼兒欣賞美、感受美的同時使自己的欣賞水平不斷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課,每一次教學活動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斷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斷的調整進步。我將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