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人的別稱
一、以服飾、化妝品代稱美女:
「紅袖」、「紅裙」、「金釵」、「紅粉」、「粉黛」、「紅顏」、「紅妝」、「翠袖」、「紅翠」等。
如:紅袖。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唐代:韋庄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釋義:
現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處來,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著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閨房屏障曲折迂迴,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叢之所在。現在要是能再有像當年那樣的遇合,我就是到白頭也一定不會想回來。
二、以玉代美女:
「玉顏」、「玉人」、「玉奴」、「玉兒」、「玉姝」、「玉容」、「紅玉」等。
如:玉人。
《綠頭鴨·玉人家》宋代:賀鑄
玉人家,畫樓珠箔臨津。托微風、彩簫流怨,斷腸馬上曾聞。宴堂開、艷妝叢里,調琴思,認歌顰。麝蠟煙濃,玉蓮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綉屏掩、枕鴛相就,香氣漸暾暾。迴廊影,疏鍾淡月,幾許消魂?
翠釵分。銀箋封淚,舞鞋從此生塵。任蘭舟載將離恨,轉南浦,背西曛。記取明年,薔薇謝後,佳期應未誤行雲。鳳城遠、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門外,只憑芳草,尋訪郎君。
釋義:
美人之家,就在渡口邊那掛著珠簾的畫樓。簫聲隨輕風傳送幽怨,斷腸人在馬上聽得分明。在宴席上,在歌女叢中,從琴聲和愁容一眼就把她相認。麝香蠟燭煙霧濃濃,漏聲滴滴夜色已深,等不得酒醉就更衣。掩上錦綉屏風,便在鴛枕上相依相擁,屋子香氣濃郁沁人。
月光映出迴廊暗影,幾響鍾聲一彎淡月,這一夜多麼歡樂銷魂!自分別後她封封書信淚斑斑,舞鞋從此落滿灰塵。任隨小舟漂泊,載著離愁別恨,從南江轉到北浦,從早晨直到夕陽西沉。
請記住在明年,薔薇花凋謝之後,我們定期相會絕不耽誤行程。京城很遙遠,這楚地的梅花清秀鮮嫩,請你先寄一枝芳春。到那一天在青門外,順著芳草路,去訪尋郎君。
三、以蛾代美女:
「翠娥」、「青蛾」、「蛾眉」、「嬌娥」、「翠娥」、「青蛾、「黛蛾」、「雙蛾」 等。
如:青蛾
《少年行》唐代:劉長卿
射飛誇侍獵,行樂愛聯鑣。薦枕青蛾艷,鳴鞭白馬驕。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調。日晚春風里,衣香滿路飄。
釋義:
(少年)射殺飛禽被陪同狩獵的人誇贊,最愛與人並騎而行。侍奉少年的少女嫵媚多姿,少年騎在寶馬上驕傲的揮動馬鞭。密室里珠簾合攏,長常的巷道里奏起樂曲。在傍晚的春風里,少年衣服上的香味飄散在路上。
四、用表示「美好」的形容詞代美女:
1、用含有「佳」「麗」「嬌」「淑」等的詞語代美女。
「佳人」、「佳麗」、「佳俠」、「麗人」、「嬌艾」、「嬌冶」、「嬌姿」、「嬌娃」、「嬌娘」、「嬌姝」、「嬌媚」、「嬌倩」、「淑女」、「淑媛」、「佚女」、「逸女」、「嬋娟」、「佼人」。
2、用含「妖」的詞語代美女。
「 妖嬈」、「妖女」、「妖姬」、「妖艷」、「妖冶」等。
3、用含「姝」的詞語代美女。
「 姝麗」、「名姝」、「明姝」、「姝好」、「姝子」、「妍姝」等。
如:佳人
《佳人》唐代: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釋義:
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她說自己是高門府第的女子,飄零淪落到與草木相依。過去關中一帶遭遇戰亂,家裡的兄弟全被亂軍殺戮。官居高位又有什麼用?自己兄弟的屍骨都無法收埋。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隨風而轉的燭火。
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人。合歡花尚且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丈夫只看見新人歡笑,哪裡聽得到舊人哭泣?泉水在山裡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讓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把青蘿修補茅屋。
摘下來的花不願插在頭上,喜歡采折滿把的柏枝。天氣寒冷,衣衫顯得分外單薄,黃昏時分,獨自倚在修長的竹子上。
四、用仙女、人名或植物名代美女:
「仙子」、「虹女」、「玉女」、「巫娥」、「玉真」、「玉妃」、「西子」、「麗姬」、「麗娟」、「謝娥」、「碧玉」、「嬌嬈」、「窈娘」、「解語花」、「國色天香」等。
如:西子。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代: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釋義: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五、用「誇張」的手法稱極品美女:
「花魁」、「尤物」、「上色」、「殊色」、「絕色」、 「國色」、「驚鴻」、「絕代佳人」、「傾國」、「傾城」等。
如:國色。
《書幽芳亭》(節選)宋代:黃庭堅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
釋義:
如果一個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過其他的士人,那麼就成為國士;如果一個女人的美色超過其他的美女,那麼就稱之為國色;
❷ 古人是如何稱呼長得好看的女生
古代一般稱呼好看的女生為傾國,傾城,紅顏,紅粉,淑女,這幾個名詞都是表示這個女生長得特別好看,特別的驚艷。
❸ 古代小常識:古代美女別稱知多少
古代美女別稱
嬋娟:姿態美好的意思,後用來指美女。
千金:舊稱別人的女兒,含有尊貴之意。
花魁:百花的魁首,舊時指有名的妓女。
麗人:光彩照人,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指美人。
玉人:用來稱謂美麗的女子。
淑女:指溫和善良而美好的女子。
西施:美女的代稱。
尤物:指美貌的女子。尤,奇異之意。
青娥:指代青年女子。娥,「娥眉」的省稱。
糟糠之妻:貧困時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後專用作「自己的妻
子」的謙稱。
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的美貌女子。
大家閨秀:舊時指有地位的大戶人家的秀麗女子。
絕代佳人:指當世無雙的美人。
二八佳人: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妙齡少女:指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
半老徐娘:風韻猶存的中年婦女,後用來形容中年婦女仍保留青
年時的神態。
巾幗英雄:指才智出眾的婦女。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後作為婦女的代稱。
中國古代女子別稱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對婦女有很多代稱,這些代稱大多是從婦女的容貌和服飾兩方面著眼的,在此作簡要介紹。
①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
②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諾z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③紅粉。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
代李商隱《馬嵬》: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婦女塗在臉上的白粉和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
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
顏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借為美人的代稱。如
唐代高適《塞下曲》:「盪子從軍事征戰,蛾眉蟬娟守空閨。」
⑥紅顏。本指婦女美麗的容顏,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吳偉業
《圓圓曲》:「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⑦裙釵。因婦女著裙插釵,因此稱婦女為裙釵。如清代曹雪
芹《紅樓夢》:「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
⑧巾幗。本指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後成為婦女的代稱。如清
代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幗英雄叫九閽。」
古詩詞中美女的別稱:
佳人:《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
玉。」
麗人: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玉人: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仙子: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嬌娘: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
妖嬈:李商隱《碧瓦》:「他時未知意,重迭贈妖嬈。」
姝麗:柳永《玉女搖仙佩》:「有得許多姝麗,擬把名花比。」
驚鴻:陸游《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碧玉:萬楚《五日觀妓》:「西遊漫道浣春紗,碧玉今日斗麗華。」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
紅顏: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皆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袖:韓《邊上看獵贈元戎》:「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
紅粉: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偶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稀。」
傾國:白居易《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傾城:李商隱《北齊》:「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
中國女性稱謂多自古至今,中國女性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進步,
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和愛戴。由此,在古籍詩文中
出現了許許多多對她們的尊稱、敬稱,美稱和雅稱。
「女士」,源於《詩經》「厘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
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
女子的尊稱。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
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
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巾幗」,源自《晉書》,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
性。當時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對方不應戰,諸葛亮便把
婦女的頭飾遺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個女人。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
的英雄豪傑稱之為「巾幗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後禮儀、典籍、文件
工作官員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婦女的衣著裝飾,泛稱女性。多在小說、戲劇中
出現此詞。《紅樓夢》第1回:「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衩。」
「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學作品中常見此稱謂。《詩
經·周南·關睢》:「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齡少女」,指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
「絕代佳人」,指當世無雙的美人。「燕趙多佳人,美者顏
如玉」,故對年輕美麗的女子總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麗
人」、「玉女」、「嬌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稱。
「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
「冶葉倡條」,指輕狂嬌艷的女子。
「軟玉溫香」,指溫柔年輕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拋棄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戶人家的美貌女子。古樂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之句。
美麗而堅貞的婦女被稱為「羅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婦女被稱為「無鹽」。尊稱別人的女兒為「千金」、「令媛」、「女公子」。
稱別人的妻子為「太太」、「夫人」,此外還有「會閫」、「室人」、「令間」之稱。稱自己的妻子為「賤內」、「內子」、「內助」、「中饋」、「糟糠之妻」等等。在女子稱謂中,「母親」是最偉大而高尚的。清《冷廬雜識》中載:《爾雅》對母親稱「妣」,《詩經》稱「母氏」,《北齊書》稱嫡母為「家家」,《漢書》列侯子稱母為「太夫人」。其他記載還有:帝王之母稱「太後」,官員之母稱「太君」,一般人之母稱「媽媽」。
❹ 詩詞中的對美女的雅稱有哪些
1、傾城
"傾城"一詞,意義甚多。古以"傾城"為女主擅權、傾覆邦國的典故,後形容女子美麗或花色艷麗,又有全城出動之意。
2、紅顏
特指女子美麗的容顏。漢·傅毅《舞賦》:「貌嫽妙以妖蠱兮,紅顏曄其揚華。」意思為表面嫽妙以蠱惑啊,紅顏劉曄的揚華。
3、粉黛
粉黛,讀音為fěn dài,漢字詞語,原意指白粉和黑粉,後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如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意思為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4、紅袖
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意思為長安眾多富人,盤菜羅膻葷;不懂文字飲,只有能醉紅裙。
5、紅粉
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隱《馬嵬》:「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意思為希望馬燕犀動地來,從埋紅粉白成灰。
❺ 美女有哪些代稱
美女:娥、嫭、嬌、婧、妔、姩、姼、姝、娪、艷、嬽、媛、璧人、粲者、嬋娟、長眉、雛鬘、楚鄰、綽約、翠眉;翠袖、翠娥、黛娥、娥眉、翠佩、翠眉、蛾黛、粉黛、粉色、芙蓉、館娃、姑射、國色、紅粉、紅巾、紅袂、紅裳、紅顏、紅袖、紅妝、花枝、環佩、姬姜、佳口;佳麗、佳人、佳俠、繭眉、嬌艾、嬌娥、嬌娃、嬌嬈、嬌冶、佼人、姣姬、絳樹、金釵、驚鴻、絕色、梨渦、麗姬、麗娟、麗姝、麗人、良人、綠蛾、綠珠、媌娥、藐姑、明姝、妙姬、美人、南威、綺羅、青娥、青眸、瓊姬、瓊英、人才、上色、殊色、姝好、姝麗、姝子、雙成、雙蛾、雙文、宋女、宋艷、天仙、天香、檀的、婉孌、巫娥、西施、細腰、仙姬、仙女、仙子、小靨、小喬、謝娥、行雨、鴉雲、婭奼、嬿婉、妍姝、艷妝、燕玉、嬮嬱、妖嬈、妖姬、妖艷、妖冶、夭穠、瑤釵、瑤簪、窈娘、窈窕、逸女、佚女、玉兒、玉娥、玉鬟、玉笄、玉奴、玉容、玉人、玉色、玉顏、玉真、媛女、約黃、雲娥、雲鬟、雲髻、雲裾、雲女、雲翹、雲鴉、尤物、障袖、趙女、趙辟、珠妓、真真、薴蘿、解語花、石榴裙、燕趙姝、玉京人、楚腰衛鬢、姑射神人、皓齒娥眉、皓齒明眸、姑射神人、姑射仙子、紅粉佳人、紅粉青蛾、柳腰蓮臉、桃根桃葉、霧鬢風鬟、霧鬢雲鬟、香嬌玉嫩、楊柳宮眉、螓首蛾眉;
❻ 女子的別稱或雅稱
女子的別稱或雅稱
女子的別稱或雅稱,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是自己的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有的問題還不知道解決方法或者說是為什麼,那麼女子的別稱或雅稱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嗎?快來看看吧。
古代對女子的稱呼
1、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女。
2、嬋娟:色態美好的意思。後用來指美人。
3、千金:舊稱別人的女兒,含有尊貴之意。
4、嬌娃:也作嬌娘。指美麗的少女。
5、花魁:百花的魁首。舊時指有名的妓女。
6、麗人:光彩煥發,美麗。指美貌的女子。
7、佳人:(見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指美女。
8、女公子:舊時對別人女兒的尊稱,現用來稱謂外國人士的女兒。
9、玉人:用以稱謂美麗的女子。
10、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11、交際花:指在社交場合中活躍而有名的女子。有貶義。
12、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為一種擺設的美貌女子。
13、玉女:指仙女。亦指美人。也用作對他人之女的敬稱。
14、尤物:奇異的.。指美貌的女子。亦指優異的人或物品。
15、青娥: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女子,是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為nǚ zǐ,指的是女性,如,《後漢書·五行志·五》:"武陵充縣女子李娥,年六十餘,物故。"也可以指的是處女;女兒。如:《禮記·雜記上》:"男子附於王父則配;女子附於王母則不配。"鄭玄注:"女子,謂未嫁者也。"
贊美女子的句子:
1、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2、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3、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4、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5、參差袖短指偏長,縱跳蟾蜍踞玉床。刻柏成舟雛鹿好,柔荑誰累在東牆贊美女子的詩句_贊美女性的句子_贊美女性的詩詞贊美女子的詩句_贊美女性的句子_贊美女性的詩詞。
6、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7、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❼ 女子的別稱或雅稱有哪些
古代女子的雅稱有:紅袖、紅粉、粉黛、蛾眉、紅顏、巾幗、嬋娟、嬌娃、麗人、淑女、玉女、玉奴、青娥、仙子、姝麗、驚鴻、傾國、傾城、尤物、軟玉溫香、小家碧玉、二八佳人。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也是女子的別稱,其中沉魚是指西施,落雁是指王昭君,閉月是指貂蟬,羞花是指楊貴妃。
淑女是指賢良淑德的女子,在儀容儀表、言行談吐、家庭教養、文化領悟能力等方面都十分得體大方。
具體介紹
紅袖:本意指古代女子襦裙長袖,後來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詞。
紅粉: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舊時借指年輕婦女、美女。
粉黛:原意指白粉和黑粉,後代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紅顏:原指美麗女子的容顏,後代指美麗的女子。
巾幗:原指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後成為「婦女」的代稱。
嬋娟:用來形容姿態美好,古詩文中常以此形容女子。
嬌娃:指美麗的少女。
麗人:指美貌的女子、美人、絕色麗人。
淑女:指賢良淑德的女子。
玉女:傳說中的仙女,後代指美女、仙女,也可做對他人之女的美稱。
玉奴:常見於詩詞中,泛指美女。
❽ 美人的別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來,文學作品中對美女的詠頌就是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就像今天我們稱美女為「女神」、「美眉」、「靚妹」一樣,在中國古代詩詞曲賦中,作者筆下的「美女」大多另有所代。這種借代手法的運用,既避免了詞語的直露和重復,也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新奇性、凝練性,從而使女性形象更加鮮活生動、多姿多彩。
一、以服飾、化妝品代美女
「紅粉青蛾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前人對於美女的代稱,首先是從服飾、化妝品著眼的。因此「紅袖」、「紅裙」、「金釵」、「紅粉」、「粉黛」、「紅顏」、「紅妝」等,在古代詩詞曲賦中都是女子的代稱。「釵」是婦女固定頭發用的兩股簪,「黛」是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的顏料,類乎現在的眉筆,「紅粉」則是胭脂和鉛粉,這些都是女子的案頭必備之物品,用以代稱女子順理成章。「紅妝」則是從「裙」、「釵」等具體的服飾到束妝完畢,以整體的盛妝代稱女子。
紅袖
「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唐·白居易《對酒吟》)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倚江樓。」(唐·杜牧《南陵道中》)
「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唐·韓偓《邊上看獵贈元戎》)
「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清·席佩蘭《壽簡齋先生》)
紅袂,即紅袖
「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白居易《秦中吟·五弦》)
「卧思陳事暗消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前蜀·韋庄《小重山》)
「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北宋·蘇轍《記歲首鄉俗寄子瞻·踏青》)
翠袖
「翠袖年年寒食淚。為伊牽惹愁無際。」(北宋·王采《蝶戀花》)
「紅樓桂酒新開,曾攜翠袖同來。」(北宋·晏幾道《清平樂》)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南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琵琶馬上再三彈,翠袖朝啼關塞寒。」(明·何景明《明妃引》)
紅翠
「紅翠」為「紅衣翠袖」或「紅巾翠袖」的省稱。
「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北宋·柳永《鶴沖天》)
「紅翠斗為長袖舞。香檀拍過驚鴻翥。」(北宋·張先《蝶戀花》)
紅裙
「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萬楚《五日觀妓》)
「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唐·韓愈《醉贈張秘書》)
「歌喚紅裙,酒招青旆。」(南宋·高觀國《踏莎行》)
金釵
和一般指代女性的詞不同,它偏重於特指歌舞之妓,且常與「珠履」並
❾ 女孩子的別稱
嬋娟、千金、佳人、淑女、玉女。
1、嬋娟
嬋娟是一個漢語詞語,釋義為形容姿態美好;古詩文里多用來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
出自:宋 蘇軾 《水調歌頭》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
示例: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只願今日千里共嬋娟。
2、千金
千金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很多的錢財,引申有豪富或珍貴之意。千金,一開始是比喻出類拔萃的少年男子,一千年來都是如此,元代之後才開始用於指官宦女兒的尊稱。
出自:《紅樓夢》第五十七回:「怨不得他,真真是侯門千金,而且又小,那裡知道這個?」
示例:就算她是千金大小姐,也不能這樣出言不遜。
3、佳人
佳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是jiā rén。具體解釋:指有才的女子,或者是美貌的女子,也指君子賢人。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古時常指懷念中的女子、理想中的女子及有才情的女子。
出自:曹禺《日出》第三幕:「那大門口常貼著什麼『南國生就美佳人,北地天然紅胭脂』一類的春聯。」
示例:淑女那株柳樹搖曳生姿好象一位風華絕代的俏佳人似的。
4、淑女
賢淑美好的女子。泛指女人,多含嘲諷或戲謔義。
出自:清李漁《慎鸞交·卻媒》:「如今有個內相人家,養著兩位淑女,都有傾城之色。」
示例:巴金《<沉落集>序》:「他那遺言如今堂皇地刻在紀念碑的石座上面,甚至那些到金圓國家去觀光的紳士和淑女們也可以看見。」
5、玉女
玉女可指美女、仙女,也可用作對他人之女的美稱。與「金童」相對時,指的是侍奉仙人的女童,在現代,也指以清純為特徵的女明星。
出自:《宣和遺事》前集:「到晚後乘龍車鳳輦,去三十六宮二十四苑閑游,有多少天仙玉女。」
示例:秀麗的玉女峰,在這崇山峻嶺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